看到豆瓣上已经有很多筒子解读其中的各种感情戏,我想吐个槽,因为对女主比较有代入感(都被闺蜜抢走过男人而从此与之断绝来往)。
男主最后给女主的信和卧轨自杀很多人都觉得男主是殉情。
我觉得不全是爱情的原因。
一般自杀的人,都是无法自我谅解的人。
他在掐女主脖子的时候,是真恨女主。
但是当女主一脸歇斯里底扭曲地求他替她写歌的时候,他顿悟的那一刻,他意识到是自己在爱情上的鲁莽和变心,死了女二,疯了女一。
在他写下:其实我不爱你之前是停顿了的。
他或许觉得,让女主相信是他从头至尾都骗了他,或许比他写下:我曾经爱过你,能让女主更容易解脱。
潜意思就是“我是渣男我骗了你”,而不是“我爱过你,但是我更爱你的闺蜜”。
因为第二种意思,会让一直心理上对女二有优越感的女主崩溃。
所以他最后写下,我希望你不要忘了你自己,也是就是这个意思,你不要盲目模仿女二,你有你自己的闪光之处。
如果男主不曾爱过女主,他不会在最后这封信里这样忏悔,更不会写下特别适合女一歌声特质的那首爱情谎言。
关于男主为什么会爱上女二筒子里已经有很多经典解读我就不鹦鹉学舌了。
我个人都挺赞同的。
我更想提及的一点是:男主其实是个二百五,在各个层面上。
他和女二才是绝配。
首先,男主觉得:歌曲是带有等级色彩的。
传统歌曲代表着腐朽的过去和对达官贵人的跪舔。
只有通俗易懂的流行歌曲才是写给劳动人民的。
劳动人民的我们表示:我们才不背这个锅!!!
这就好像说:哦,我们劳动人民就不能懂古典音乐,不能懂昆曲。
我们就只听得懂纯白话的Pop。
(男主你信不信我扇死你?
)于是乎,纯粹喜欢并擅长朝鲜传统歌曲的女主就成为了腐朽的代表,而音色擅长流行歌曲的女二就成了他的女神。
这不是二百五是什么?
其次是,日久真的会生情。
男主和女二朝夕相处。
他启发了女二对自我才华的肯定(例如让女二创作歌词,问女二对自己演绎的歌曲哪个版本更好等等)。
女二之前一直生活在女一的光环下,好不容易有人肯定自己,自然会飞蛾扑火地爱上男主。
男主觉得,女二比女一更适合他(因为音乐的等级色彩);而且女二会对他大胆谈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见女主带食物去看望他们,他们在一起聊歌曲,而女主只能默默地听)。
可是男主从来没有肯定过女主对传统音乐的理解和看法,甚至残酷地从未去想要理解女主对自己喜欢的音乐的看法就做了决定。
只能说,他就是一个二百五。
影片中最残酷的是,反而是那个日本署长问了女主对日本传统音乐的看法和理解并且表示欣赏,虽然只有一个很小的片段。
我想说:音乐就是音乐。
古典和流行,都是平等且中性的。
任何想要给音乐扣上帽子贴标签的人都是二百五。
关于女主和女二的友情从个人经历角度来讲,我诚恳地认为:女性之间的友谊,往往是带有比较性的。
总有一个是绿叶,是衬托另一个的存在。
见七月与安生某段争执讲家民喜欢哪种颜色的内衣。
之前提过,女二一直生活在女主的光环之下。
但是她本质是倔强的,她并不屈服于成为女主的配角。
才会在有人肯定自我的时候那样幸福。
有人说:女二最作死的就是,抢了别人的爱人还去秀恩爱。
我同意。
但是我也能理解那一刻女二的想法。
当女主对她说:不要太相信男主的话。
她眉毛上扬了一下,略带有胜利感的语气说:我相信他,他正在想办法让我们在一起,是一种下意识的对女主回击并宣扬自我。
她的潜意识里想告诉女主:我比你相信他,我比你更爱他,他也更爱我,所以他会想办法和我在一起。
我比你更适合他。
她并不是真心想气女主,只是因为她从来也不想生活在女主光环之下罢了。
男主和女二最大的错误作为过来人,我真的想和各个撬墙角的闺蜜和渣男们说:如果你们能真真正正和女主敞开来说一次,坦白地告诉女主你们在一起了。
希望女主能另觅好人家。
我觉得,女主虽然会愤怒会伤心,但不一定会黑化,更不一定会害了所有人,并赔上了自己。
因为,比背叛更令人愤怒的是轻视与欺骗。
看了一些人的评论,我有话要说,前面评论的有很多都是韩孝周的粉丝吧,所以才会刻意美化她在剧中的角色。
整片看下来,围绕三个人物展开,韩孝周扮演的绍塛,柳演锡扮演的允宇,绍塛最好的朋友妍熙,允宇是当时有名的爱国作曲家,与绍塛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但并不爱她,但他错在没有告诉绍塛,一次偶然的机会,允宇听到了妍熙的演唱,并感到震惊,之后希望由妍熙来演唱自己写的歌曲,因为志同道合走到了一起,后来听说妍熙死了,为妍熙殉情而死!
妍熙是天才女歌手,发行了为后世称赞的唱片,在唱片被禁,允宇被日本人抓走后,被绍塛骗去为日本人唱歌,其实是去做妓女,妍熙不甘受辱杀死了日本军官,后来被日本人枪杀。
绍塛这个人物很可悲,也有些变态,在发现允宇移情别恋之后,不惜充当妓女卖身侵略者,并利用其打压封杀允宇和妍熙,在最终导致妍熙被枪杀之后,还自私的要求允宇为其写歌。
大韩解放后,这位更是无耻的冒充妍熙的名字登台唱歌,苟活在世上。
《解语花》主要呈现了从善良到阴暗、再到迷失的过程,其间以爱情悲剧、友情悲剧、天赋悲剧和自我悲剧推动情节发展。
四种悲剧相互干渉,看似野心勃勃,却使得影片在任何层面上都无法和“前贤”媲美,达到更高的层次。
在《霸王别姬》、《黑天鹅》等影片中,爱情元素均出现在天赋悲剧形成之后,用以辅助天赋悲剧的发展。
而在《解语花》中,爱情元素的提前和突出直接束缚了其它元素更深入的表达,而其它元素发人深省的力量又喧宾夺主地让人同时忽视着爱情,使得其成果可以预见的平平。
影片的形式表达与内容表达倒是得到了统一:什么都不想放弃的人,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主人公的手指是黑化的开始,内心的拉扯必然造成肉体上的自我戕害,这一点在很多心理剧情片中都有体现。
从报复他人到摧毁自我,再到因自我堕落而厌弃自我,最后在抢夺另一个生命体生活体验的过程中迷失自我,自我悲剧成为了主人公自身最大的悲剧。
在其它三种悲剧中的过分认真、独自认真,导致了这个暗线悲剧的发生。
主人公前半生经历的收束明显单薄,没有办法撑起之前焦灼纠结的叙事,结尾卑微而贪婪、满腹执念的顶替,可以称为本片的一大亮点。
剧中所体现的友情 悲剧不单单指反复强调的唯一的、最好的朋友,爱上了自己的爱人,更多的是这段友谊中的双方从一开始就体现出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所引发的溃烂,一先一后的不断发酵,扭曲着两个人的心。
“久负大恩必成仇”,与其说三人之后所发生的一切是命运的安排,不如说是源自于女二带有小心翼翼的快感与刺激的刻意为之。
“妓生调教人”三月的性格不够丰满,这个人物可以成为极有冲击性的点睛之笔。
之前在铺垫上的忽略使得三月在抚摸照片时缺少了本应存在的悲伤的力量,郁结的情绪没有达到高潮。
“解语花意思就是要理解别人说的话”,而全片却充斥着“不理解”:执拗的妄图改变,自私的指责与自我指责,知音人的难觅……一朵本应“散发着高贵香气,让人不敢折断的解语花”,被自己折断在了没人在意的过去。
实在不想起这么傻缺的题目,先这样吧…渣男太渣了,连再见都不跟第一个说就和女主闺蜜在一起,女主有句话说的太解气了,“变心这么快的话,能变第一次,也能变第二次,有什么难的?
”这耳刮子打得啪啪响啊。
最后男主竟然殉情,殉你麻痹啊搞得真爱一样,跟谁都他妈的真爱啊,就你能爱人,就你的爱情伟大,就你因为真爱第二个所以能肆无忌惮的伤害第一个吗?
去他妈的真爱。
还去质问女主,你有什么资格质问女主?
女二也是,知道男主是作曲家就巴巴的跑去就算了,明知道女主和男主的关系还和男主在一起,女主没甩你巴掌已经不错了还骂别人。
女二总是一副老子很清纯老子就是有才华有人爱的无辜样子,烦死这样的立牌坊了。
女主一直拿你当朋友,你拿女主当朋友了吗?
女主一有了钱就买你最喜欢的唱片,小时候推荐你唱歌,让你去见李香兰,女二的任何机会都是女主给的啊,但是女二对女主做过什么,反正从头到尾我没看出她对女主的情谊。
唱歌女主可以忍,你适合流行她适合正歌,各有所长,可是男主这事放谁谁也不能忍啊,怪不得说防火防盗防闺蜜,我不相信接吻之前两人一点感觉都没有!
女二太他妈的让人来气了。
女主就是一条道跑到黑的倔脾气啊,站在她的立场完全理解她的做法,但是咋这死倔呢?
被偷走一切以后要放手确实很难,但为了那两个人赌上自己一辈子不值当啊…女主就是对男主太好了,做人真不能这么死心眼儿,女主对女二太实诚了,实诚也要分对象啊。
他们两个搞事情之前女主多么明媚的一人啊,开朗又通达,像是阳光一样温暖人,大方又勇敢,敢表达自己,也能接受别人的爱,女主站在阳光下面唱歌的时候真是明亮的睁不开眼,这么好的女主男主真心配不上啊。
遇到这两个傻缺之后呢?
女主的自信心受到极大打击,她因为男主觉得唱流行是好的,因为男主不给自己出唱片而选择了女二对自己的信心几乎崩盘了,好,这时候我还能忍,唱歌嘛,个人欣赏,我可以不追究为什么不给我出,我可能不适合,没关系,我还有男主的爱情啊,这是女主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可是那个该死的男主突然文艺大爆发,爱上唱歌的女二,这时候也许只是感兴趣还不到爱,女主一看他的眼神就懂了,卧槽,这种事怎么一猜一个准呢?
猜测就算了,男主抱着她说心里只有你一个女主就信,这时候我相信男主也确实是爱着女主的,可是后来女二天天和男主在一起,他们唱歌写歌出唱片日久生情,做着流行歌曲的他们也和女主的生活越行越远,女主也忍,一个是朋友一个是男朋友,他们在做事业啊事业,女主还带盒饭去看他们,但是发现男主的眼光全都在唱歌/女二的身上,女主还能忍,可以骗自己说他是作曲家是为了艺术忘记一切的人,这都能忍,女二开了他妈的演唱会,男主根本不和女主说,女主明明十分介意还要让男主下的来台假装生气说我生气了我走了。
多好的女主啊,男主这傻逼……女主这时候还催眠自己他们两个什么事也没有,还买花去给她庆祝,结果看到俩人接吻一下子就黑化了。
我想说,叫谁谁不黑化啊!
不黑化难道叫女主去质问男主为什么不和自己在一起吗?!
女人之间的友情真的是非常薄弱的,女主其实是非常大方的人了,但是女二太自私根本承不起女主的深情厚谊,男主也是一样。
女主对女二从原先的神情变成嫉妒、愤怒、怨恨交织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我惊讶的是那个指挥指责女主不适合唱流行,女主竟然是不适合唱流行的啊?
我之前一直以为她和女二差不多,至于差这么大吗?
我觉得最惨的是女主还一直深爱着男主,这样的神情那个渣男真的承受不起。
日本警察局长大概真的喜欢女主吧,明知道这么个男的还对她这么好。
女主做的最错的事就是继续爱他,可是放手哪有那么容易?
凭什么他们两个人辜负了她还可以过得那么快乐?
还可以一起去意大利?
还可以出唱片赢得所有人的掌声?
他们吞噬了女主生活的所有热情还可以生活的那么好,为人称羡,凭什么?
凭什么得到幸福的不是她?
明明说好是女主的啊!
性格这么执拗就完了,真的。
女主就是因为这样的执拗,一定要出唱片,一定要唱流行,一定要让他给我写歌,逼得自己过得痛苦。
可是放手哪有那么容易。
最后女主真的一辈子不想想明白,就一定要唱他写的歌。
她终于还是想要成为别人,不要成为自己。
唉,“至尊中的至尊”,这句话要是当年有人跟她讲,在她最低谷的时候跟她讲,她怎么会走到这一步呢?
渣男毁了她的信心,渣男和小三毁了她追求自己幸福的能力。
远离渣男,远离小三,让他们能滚多远滚多远。
纷飞的裙角,飘落的桃花,嬉笑的童年,都是最美的过往曾经。
爱情让人失去理智,也让人变得无耻。
素律本来是可以往正歌的艺术道路前进,徐妍熙往她的流行歌手发展。
但是偏偏出现渣男以爱情诱惑着素律,给了她一生的承诺又以朝鲜之心迷惑她,可是发现徐妍熙更适合他的朝鲜之心标准后,以伯乐识千里马的姿态向素律保证自己对他的真心,却又立即陷入对徐妍熙的爱情之中。
渣男意乱情迷,总说素律是自己独一无二的朋友的徐妍熙就可以毫无芥蒂和他一起拥吻吗?
他们都对不起素律,可是没有一句对不起,心安理得的把彼此视为真爱,之后还异常无耻的以受害者的形象对素律表示不原谅和原谅。
被恨冲昏头脑的素律之后的一些行为确实很傻也很作,可是她还是担的起他们的一声对不起。
整个故事我不喜欢,素律因为渣男渣女放弃自己最爱的正歌,因为渣男渣女向日本军官献身,因为渣男渣女唱着不适合自己的流行歌曲,被当做二流歌手,所有行为都很傻以及不值得,不喜欢这样的她。
可是听到最后那首《谎言、爱情》还是无法讨厌素律这个角色,为她痛心。
韩孝珠的素律实在是太美了(虽然有几幕能看见眼角的细纹与疲惫),所有的服装和她一起美的浑然天成。
初期的她唱着正歌,穿着各式传统的韩服,与徐妍熙他们站在一起仿佛一股清流,扑面而来的舒服与端庄。
后期献身之后以歌手之姿,穿着时尚复古的长裙,仿佛带刺的玫瑰。
三位主演的演技都不错,但是由于素律的角色更丰满一些,所以韩孝珠的表演更突出,不论是在雨中质问渣男哽咽唱着流行歌曲,还是呼唤着知道被自己封杀的徐妍熙,以及最后听到编辑赞赏自己的那首《谎言爱情》唱的特别好时,含泪喃喃“那为什么当时没有人喜欢”,都让人为之动容。
最后还是想表白那首《谎言爱情》,韩孝珠简直把素律的感情演唱的丝丝入扣。
如果不是因为最后听到这首歌,我也不会想写这样一篇影评。
自己最珍视的爱情只是对方的一句谎言,所有的努力与不甘都方仿佛是一场笑话,绝望悲伤,呐喊呼唤。
不过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素律要冒名徐妍熙,这种情感我真的无法理解。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图片1>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大概知道会有很多人不认同我的话,因为我看到的就有很大一部分影评都在骂女二妍熙。
说实话,我觉得妍熙没什么错。
女二在这场感情中从来没有主动过,她被女主叫过去结识大明星歌手,被大明星歌手叫上台表演,被男主鼓动去当流星歌手,很多时候她就是被推着走。
还记得那天晚上的庆祝宴一结束,女二带着笑容想和男主说话,但是在男主故作冷淡之下,女二很快收敛起笑容,闭上嘴巴,马上就要沉默地离去。
是男主主动抱她去冰敷脚踝,也是男主主动吻她,女二有逼迫男主吗?
没有吧。
站在女二的角度上,男主是为她创作唱片的制作人,面对他如此明显的冷淡,女二根本不可能厚着脸皮贴上去勾引,一旦不成功关系会变尴尬,以后很难再共事,如果不是男主留下她,女二本来是要离开的。
她的脚伤是真实存在的,也许她故意表现明显一些想博得一丝怜惜,也许她是真的下楼梯不便,不论哪样,男主如果只是适当地关心,比如嘱咐她回家擦药或者为她叫一辆黄包车送她回家,女二都不会留下来。
一个年轻英俊、才华横溢、专门为她写歌、助她成为歌手的制作人吻她,喜欢她,想给她未来,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能抗拒的诱惑吧,女二根本拒绝不了,换成骂她的那些人,他们就真的能拒绝得了吗?
问题在于男主的变心,他违背誓言,移情别恋,他自己知道自己爱上女二,也对自己的变心感到生气,但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既然决定和女二双宿双飞,就应该及时把女主约出来说清楚,和女主郑重地道歉,哪怕人家的巴掌扇在他脸上也应该受着,但他没有。
他选择单方面结束和女主的关系,女主去探监男主,他问的都是女二的消息。
其实这时候如果女主清醒,就应该果断放手。
奈何女主头昏,她太年轻太冲动,之前为了搞垮男主女二的新唱片,把自己出卖给日本人,人一旦失去了自我,所做的事情都开始变得疯狂起来。
女二在男主身边的日子里,必然培养起一定的仇日情绪,在知道女主的所作所为之后必然要与之翻脸的。
尤其女主介绍女二去唱歌的那个地方差点让女二被辱,女二在情急下杀了日本人,事情发展这个地步已经无法挽回,女二最终迎来死亡。
其实最后女二妍熙都没有向日本人低头,她不知道转身会被射杀吗?
她当然知道,“抵抗就射杀”的命令她听得懂,但是她不愿意被日方逮捕,不愿意妥协,就像与她最相似的那种花——荆棘花,她始终是带刺的。
其实电影中对女二妍熙的性格像带刺的荆棘花这点并没有太多着墨,只是寥寥数笔,但是她最亲近的两个人,女主和男主,都不约而同用这样的花去形容女二。
我认为如果只是接吻,都不能证明男主真心爱上女二,反而是男主那首名为“荆棘花”的曲谱,才是他移情别恋最好的证据。
过往的日子里只有女主用“荆棘花”去形容女二,她俩是最亲密的朋友,这个形容是女主藏在心中的专属,是别人想不到的隐秘。
在后期仅有的几个场面中,女二对男主的态度已经显得可亲许多,但是男主竟然用“荆棘花”这个名字去谱曲,说明在电影镜头之外的日常里,同身为艺术家的男主敏锐地察觉到了女二的魅力特性,这个隐秘的代号被男主感知到是因为他爱着她。
这才是最让女主崩溃的地方。
他想着女二,可以自然地做出专属于她的曲子,但对女主不行。
直到生命的最后,男主才能把心中的愧疚汇成一曲“爱情谎言”,以求让女主忘了他,找回自我。
男主最后掐着女主的脖子质问对方,既有对妍熙死亡的悲痛怨愤,也是在问女主“你怎么可以和日本人合作害死自己的同胞好友?
”他对这样的现实感到绝望,一个善良纯真像桃花一样的女孩,在乱世之下就这样失去民族信仰,变得面目全非,而她的改变也有他的责任,他所坚持的一切都变成了泡沫,一切美好全部逝去了。
他们各自都并非完美,但我觉得不能用简单的标签去形容他们。
男主在感情中移情别恋但心怀一腔爱国情怀,甚至因此入狱;女二没有拒绝男主的示爱,背叛了友谊,但她确实和男主志同道合,同时比女主更加清醒,更加具有反抗精神;女主原本美丽温柔,善解人意,但在感情遭到背叛之后为了复仇出卖自我给日本,但她内心深处的善良依然存在。
女二喊出的那句“是你把你自己变成这样的”,对也不对。
女主所做的选择,每一次都走向绝路,她可以走其他的路,她选错了。
但是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那样的成长环境,她很难跳出困局,做出明智的选择。
我总觉得女二这个角色,其实是所有角色中最具有反抗精神的人。
她不像男主和歌手大明星那样有海外的经历,她明明和女主一样在艺妓园里长大,但她能够跳出传统曲艺的禁锢,彻底地抛弃旧梦,把自己喜欢并擅长的流行歌曲唱出风格。
在对待外国侵略者的态度上,她的态度也偏向宁折不弯,面对危险时敢于出手,面对死亡威胁时也不愿苟且偷生,这应该就是男主会爱上她的底层原因,歌声只是表层罢了。
男主从出场开始就是一个反抗精神的代表人物,他反抗家庭,反抗侵略者统治下的社会规则,不愿意同流合污,不愿意践踏本国老百姓,而女二的底色其实也是这样,女二甚至没有接受过那些国外的先进教育,就能完全消化男主写的曲目当中的强烈感情,男主对女二是平视的,有些时候甚至是仰视的,他想带女二去留学,因为他知道女二的才华不止如此,但他对女主是俯视的,他走在时代的前面,一直想做也在做时代先锋,但女主已经落后了,他们只是短暂地相交便各自通往不同的道路。
没什么对错,不过是命运罢了。
电台中清甜的女声伴随着机械的巨大轰鸣,尘封的历史抖落了满身的黄土,重见天日的第一缕阳光刺眼。
『解语花』的故事由倒叙开始。
朝鲜京城,花重券番。
长镜头掠过盈盈花间,拂去胭脂红粉,一座白墙围住娉娉豆蔻。
那日,某个欠债的脚夫将自己的女儿抛下在庭院中,素律透过澡房的木栅依稀可辨她哀戚的眉眼。
多年以后,孑然一身的素律再次回想起那时的初遇,似乎两人的命数早已在那时被写好:妍熙孤独地伏在众人脚边,生活的重锤接连向她落下,抗争却无果;而自己就在围栏筑起的阴影之后,自由或自我,一生难再得。
转眼桃李年华,成年人的世界由不得两小心无猜,券番中的女孩要由木匣中的一柄纸伞定了前程。
迥异的命运在声画中对比交叉:高等的妓生将被唤作「解语花」,低等的妓生只能以身体求得「男人心」。
那日艳阳芳菲,有人哭便有人笑,然而故事几番辗转之后,身份的高低其实并无二致,纸伞的颜色终究毫无分别,「解语花」自电影中初出现便是谎言:如花美眷再知人心,也不过是被挑选把玩的一张相片,被印上画册的一页薄纸,被闲置在玻璃橱窗内的一件可购商货。
纵使花能解语,奈何人心善变。
素律从来都不是该手握红伞的人,金允宇的一句盟约便剥夺了她成为「解语花」的资格。
她看向这个男人的眼眸始终星海深邃,桃花面容只因他的回望而格外绯红,迟早要为了他将自己和盘托出。
素律当时不懂允宇那一具「不羁放纵的自由的灵魂」,男人在盟誓之前便预支了爱情的风险;她只知道他回到自己的身边便是幸运,愿意为自己反抗父母之言便是好事。
首先表露爱慕的那一方,常常夸大了被爱慕者的意义,言重了自身爱慕的分量。
他停留,并不代表他是归人。
素律是允宇欣赏的「桃花」,妍熙是意外破土的「荆棘花」,同为一种相思,却是两处闲愁。
面对素律滂沱大雨中的悲唱,金允宇也是曾经赌咒发誓过「从未对别人有过半分私心」的,然而感情的分岔却正出现在那个雨天。
自诩「新新人类」的允宇对两个女孩都言及过自己创作歌曲的信念:素律自幼长在券番深闺,正歌是她的学习、生活、日常与前程,她对允宇的认同来自对其人的爱慕,素律数次向允宇要求的不过是「想唱你创作的歌」;妍熙出身市井,素律的收留终究只是短暂荫庇,券番之外仍有她的过往和牵挂,「传承正统」并非她愿,去平民中唱歌令她神往,到外面的世界施展才是她扭转命运的阀门。
允宇与素律雨中相拥,妍熙的雨伞却曾举过他的头顶,一起淋雨固然可贵,持伞同依何不更好。
有些爱情,被说出来的瞬间已是谎言。
故事前半段还算尚可,美工与音乐别致出彩,故事铺垫做得细致;在高潮点后的对抗和结局部分,氛围却急转直下,角色单薄、叙事零散,仅有韩孝珠的反派演技来添色。
素律亲手裁去如瀑的长发,依附日本警务司长,「解语花」原来并不需要解读人心,只需言听计从。
自由与自我,被埋葬在真相浮出的那夜凉薄中,从此她便是花瓶中的一缕香,从券番的矮墙被移到殖民者的暗室。
她从来都不懂得人生信条,不理解民族大义,「再过两年你便能成为我的新娘」因为这句话活着罢了。
彻底粉碎了素律对妍熙感情的,不是金允宇的冷漠疏远,不是两张机票的爱情夙愿,而是妍熙在素律面前流露出的幸福与希望。
素律曾经也是这样沉沦在对金允宇的等待中,可她等来的却是背叛:她想要唱允宇的歌,想要获得称赞,想要成为朝鲜之心,想要和他一起过新的生活,这一切她毫无保留得告白给了允宇,他却硬生生将实现梦想的机会交予妍熙。
她用尽了力气失掉了自己,也得不到妍熙不费吹灰之力的任何。
她站在妍熙面前已是疮痍遍身,而这个“唯一的朋友”却从未曾发现。
素律在最后问妍熙「你什么都没做,那我为什么会一无所有呢?
你,允宇,唱歌」,妍熙是在第一位的。
真正使她失去方向的,不是允宇的变化,而是妍熙从券番离开。
后来她在楼上的窗台前偷看妍熙,用自己的手拂过妍熙的身影,素律最想要抓住的,或许还是那个在券番后院唱歌洗衣的女孩。
直到金允宇为妍熙殉情之后,他才留给素律一张信笺以示感情的交代,他说他不爱她,他承认自己的誓言是谎言,他果然做到了一生不羁自由,从未将她的眼泪落在心头。
他说「你失去了我,希望你不要失去自我」,她的警务司长走了,她的券番被烧毁了,所有关于她的证明和记忆都随着时代的洪流一同被吞没。
那日以后,她便不再是郑素律,而是代替徐妍熙活在世上。
春去桃花败,被尊称为「妍熙老师」的素律徐步走到公园的长椅旁,她想起那个在电台工作的年轻男孩,听懂了那首「爱情 谎言」中的故事与痛楚,权当是为他们三人的爱恨做最后的谢幕。
这一次,不在券番里也不在深闱中,她自由地就着长椅躺下,在温和的暖阳与浅绿的青草中阖眼睡去,放开一生的痴缠,卸下心头的罪负。
将长久以来的相思放入转动的碟片,任由唱针拨动,尽随歌声散去。
真是一部致郁的电影,一对狗男女害了一个真心待朋友真心爱恋人的女主。
话说主角光环哪里去了?
最终负心汉和小三的结局还是大快人心的,可怜wuli女主啊~明明是妍煕和允宇背叛了女主,还一本正经的说自己是真爱、没有对不起任何人,女主今天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自己选择的。
阿呸!
尼玛还能更不要脸点儿嘛?
我愣是没有看出导演拍这电影是为了表达什么?
就只有女主的性格塑造的尚算饱满。
另外现实生活中请不要让我看见出轨闺密的人,如果有就祝他们生离死别,互相怨恨,孤独终老!
因为孝周看这部电影,开始瞄了几眼影评,评论不妨是防火防盗防闺蜜、遇上渣男等等。
因此内心对此并不是很期待。
但是在看的过程中却逐渐被吸引。
一是被孝周的演技所震撼,尤其是当她得知女二要离开的时候,男主说好的朝鲜之心变成了自己最好的朋友,那种委屈与愤怒,一次次的表现在她唱的流行歌曲中,“你并没有听过我唱流程歌曲,听过之后就觉得应该是我”眼神真的全是戏,非常真实。
二是这部电影不是像有人所说的为娼妓漂白,我认为从大的方面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流行和传统的碰撞。
自由平等的民主社会逐渐卷入社会,有人穿着便服洋装,有人穿着朝鲜传统服饰。
男主认为音乐是要唱给所有人的,不能像过去的正歌只是给达官贵人,歌曲是平等和自由的,因此要流行。
女主则是遵循着母亲的教导,即使喜欢老师的流行歌,但是接受的训练和义务是坚守传统。
传统音乐是否应该被抛弃,流行音乐是否是全都对的。
就像在很多年后遇到知音,传统与流行的结合才是至尊。
传统不应该固执封闭,流行也不应完全抛弃传统,只有二者很好的结合才能得到更久远的发展。
女主:一朵桃花,象征传统和古典。
生来有一切。
女二:一朵荆棘花,是流行的解语花。
离开传统,才有了自己的一切。
关于男主和女主的爱情,是青梅竹马的约定,但是大家长大后的经历让双方都已经变了,双方家长的要求和两人音乐观念上的不同,得不到祝福的爱情很容易消散。
更重要的是,和女二的观念一拍即合又日久生情,注定这一对青梅竹马不能有结果。
而女主后来到底爱的还是男主呢,还是只是对曾经美好的执念。
有时候放手才能更好地成全自己。
当然这个锅的确得女二男主背了,背叛和出轨,还一副都是你自己的错的嘴脸,对曾经给你付出真心的人,好歹要怀抱抱歉之心道歉吧,当个小三还把你骄傲的不行。
虽然你们的爱情也并没错,只是伤害了很在乎你的人,你能不能来句对不起。
男主最后还是有点良心,有才华的确,也不是没爱过,只是不爱了,有更爱的人了。
所以,不能轻易对人掏心掏肺,友情和爱情都是建立在彼此志同道合且势均力敌的基础之上。
即使没有人爱自己,即使被所有人都背叛,也要自己爱自己。
冲着韩孝珠去看了这部电影,果然,没有让我失望,细节拿捏的敲到好处,情感表现的没法再满。
看完之后照样是搜了很多的影评去看,对韩孝珠的演技都是大大的认可,但是对于她扮演的女一郑素郁的做法,很多都是惋惜和正义的谴责,讲她是一时恶念,葬送了至亲至爱和自己人生。
这种说法,和片中男一女二自以为理直气壮、理所当然的背叛有什么区别呢?
凭什么?
他们毁了我的人生,还要求我若无其事。
男友金允宇和闺蜜徐妍熙,当然是至亲至爱,可是背叛起来的时候也是一点也不马虎,感觉两个人就是应该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在一起。
歉意是个什么鬼?
抱歉,不知道。
解释又是个什么鬼,在真爱新欢的面前微不足道,大家大度一点忽略不好吗?
所以郑素郁崩溃了,爆发了——你们背叛了我还装糊涂,我就用自己的毁灭来祭奠你们的背叛,因为你们,是我的至亲至爱,你们对我的否定和背叛毁了我全部的人生,那么大家就都来体会这种失去的痛苦吧。
在看到男友和闺蜜激吻的时候,素郁虽然伤心崩溃绝望,但是并没有对他们痛下杀心,她始终是善良的,不忍心。
是这对真爱男女冷漠残忍的态度生生把素郁已经碎掉的心碾成碎末末。
金允宇喝醉了酒打了日本人被抓起来,素郁去看他,他首先问的是妍熙怎么样?
见到自己背叛的未婚妻,不道歉不解释,只问新欢好不好,情商智商都不怎么高的节奏,直接暴露渣男本质。
果然,真爱男女早就打算好了自己的出路——去意大利进修音乐,双宿双飞,背叛嘛,既然已经开了头就要彻底。
妍熙来找素郁,也是只问金允宇的下落。
素郁伤心绝望,但还是不忘了劝闺蜜——我已经看到他渣男的本质,你不要相信他。
但是闺蜜反而炫耀似的说,相信他正在找让他们能在一起的办法——果然物就是要类聚,同样水平三观情商智商的人是应该在一起。
女主这个时候,真的是彻底黑化(按照其他影评的说法),把妍熙介绍去了声色场所去唱歌。
妍熙为了不被强奸杀了一个日本人,被追杀。
救她的人,当然还是素郁。
得知让自己没法唱歌没法和金允宇在一起的人是素郁后,妍熙暴走,甩了素郁一巴掌不说,还非要跑到大街上去,果然还是被日本兵抓住枪毙,但是死之前都不肯承认自己的背叛,一口咬定什么都没偷走。
看着倒在地上的妍熙,素郁痛苦撕喊——伤害了自己的人,死都不肯认错,死都不肯道歉,靠。
金允宇最后还是给素郁写了一首歌《爱情,谎言》,并说他的真心是素郁最后能找到原谅自己的方法。
WTF?
解释呢?
道歉呢?
你做错了事,伤害了我,希望我能自己找到原谅你的方法?!
真是无语望天空流泪,表示这种三观看不懂。
你们情趣相投,都想要抛弃我相爱,这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拜托,态度请放端正,给个解释,再来个郑重的道歉,也不枉我们至亲至爱一场,也许大家都可以好好过下去。
但是,你们理直气壮铺好了自己的路,却顺便把我的路堵死了,那么只能用我的毁灭来祭奠你们的背叛,大家,地狱见。
故事俗套包装精美,还是很有看头的。世有解语花,凭谁解花语。音乐美极,加一星
渣男和小三怎么可以这么理直气壮的不要脸???看到女主黑化的时候觉得真解恨。男主的誓言都是鬼话 转眼自己就忘的一干二净。韩孝周好美~真美人儿 我见犹怜… ps:不信承诺不信以后只信当下。活在当下。这一刻开心了就是真开心 这一刻伤心了就不要委屈自己。
画面很美,第一次了解朝鲜的传统唱法
挺狗血的剧情,其实作为观众很同情女主
韩孝周很美,值两星。其余只看了4分钟就猜到了结尾,都是套路。
画面太美 三个人其实都没有对错 这才是纠葛 说渣的多幼稚?
我也不喜欢韩孝珠 真巧
不痛不痒,挺无聊的故事,小气了些,为了花猪看的。
婊子配狗,天长地久
同情女主,狗男女死的好!
爱情中的怨念总是容易摧毁一切,韩孝珠的反派表演让人又爱又恨。简直韩版的《赎罪》。
201901调色是真渣,渣到我怀疑人生。韩孝珠是真好看,不过更喜欢她的现代装。剧情是真烂,烂到不如韩影的qsp。最后还是纠结在细枝末节上了,新旧时代的碾压、交替哪里是这么简单的,哪里都是如此。
一个抢闺蜜爱人的碧池和一个移情爱人闺蜜的渣男,有什么理由觉得自己爱得理直气壮的?两个人不去死还等什么?
画面极其精致
狗血,两个女主唱歌巨难听
美倒是挺美的,就是有点太女性化了,张口动不动的说爱,但就看不见现实,这点特别韩国。说到细腻深沉的感情,并没看出来。
真不想下这个判词 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防火防盗防闺蜜。
一颗给女神,演技还是那么自然清新。一颗给片尾,大意是不论别人是否爱你,都要保持自我。第三颗星给自己,不要从别人身上寻求优越感。如果身边某个人白了瘦了美了,一定要笑着祝福她,因为优越感从来都是自己给的,不是从别人身上找的。你要相信,只要坚持,没有出现不了的奇迹。
两星都给孝珠欧尼 刘延锡的戏路越来越窄 这个渣男真的渣到想要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