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号「电影审片官」(dianyingspg) 不知从何时起,各行各业开始兴起各种关系链条,而在影视圈,最知名的莫过于追剧鄙视链:英剧 > 美剧 > 日剧 > 韩剧 > 港剧 > 台剧 > 内地剧 > 泰剧看英剧的鄙视看美剧的,看美剧的转头开始念叨追日剧的,日剧党会把情绪发泄到韩剧迷身上,韩剧迷则对港剧观众嗤之以鼻,港剧观众的下层则是台剧迷们,不过在内地剧面前这些都是大佬,而最可怜的当然要数垫底的泰剧迷们。
其他剧种先不提,今年刚刚过去一半,美剧就出现了好几部大热度神作,隐隐出现要反超英剧翻身当老大的趋势。
不过英剧迷们也别急,今年夏天英剧圈也出了一部开局豆瓣9.0,并且播出三集后口碑依旧稳健的神剧——《名姝》第二季Harlots Season 2
虽然中文译名《名姝》听起来非常高级,但是翻开牛津大辞典,剧集的英文名“Harlots”的意思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典雅,它的直译简单粗暴:妓女、人尽可夫的女人!
对,没错,《名姝》这部剧讲的就是有关妓女的那些事,并且一讲就是两季共18集的超大容量。
对比英剧一贯的短小精悍,这个集数简直令人兴奋。
围绕妓女这个特殊群体,《名姝》的故事不可避免带上香艳色彩,大尺度更是所有人对它的标签定义。
不过只凭借简单的感官刺激就能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吗?
那是在做梦!
《名姝》两季能在豆瓣拿到8.4和9.0的高分,根本原因还是剧集实力够硬故事够好!
《名姝》的故事背景设置在了1963年的伦敦,当时正值英国的巅峰时刻,打败法国拿下北美洲的英国第一次戴上「日不落帝国」的帽子。
但是这种巅峰只是对男权阶级而言的,对于当时的英国女性,剧中的这句台词直截了当地说出了她们的悲惨境遇——“如果想要活下去,除了嫁一个金龟婿外,就只能成为Harlots”Harlots,即为妓女。
而成为妓女,在当时的英国社会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不堪,甚至称得上是份正当职业。
就像《名姝》第一季开篇语所说:“1763 年,伦敦崛起,城中五分之一的女性以卖娼为生!
”
而第一季的故事就是围绕伦敦最知名的两位老鸨——玛格丽特(萨曼莎·莫顿 饰)和莉迪亚(莱丝利·曼维尔 饰)及她们手下的妓女群体展开。
同行相轻是常态,就算玛格丽特和莉迪亚的业务发展方向有着明显区别。
莉迪亚致力于服务达官显贵,她将手里的姑娘当作名门淑女进行培训,以求卖个好价格。
而玛格丽特则剑走偏锋,手下女孩环肥燕瘦种类齐全,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适应各类人群需求。
不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玛格丽特的得力干将,也是她的大女儿夏洛特凭借自己的颜值和野性气质征服了一位贵族伯爵霍华德的心,成为伯爵的合法情妇,为妓院带来了不菲的收益;
而小女儿则日渐长开婀娜多姿,玛格丽特从她身上也看到了无限“钱”力。
因此,一直在贫民区从业的玛格丽特动起在高档街区开设妓院的念头,想要吸引更多达官显贵上门光顾。
这下子,就碰到了莉迪亚一直护在手里的蛋糕,两家妓院的战争一触即发,女人间的撕逼各种飞起,让人看得大呼过瘾。
如果说《名姝》第一季还只是在讲这个行业内的各种勾心斗角,那么到了第二季,随着各路新角色登场,《名姝》的故事被搬到了更广阔的舞台,观众也随着故事上演更加深入18世纪的英国社会,感受到当时上层阶级的奢靡和底层人民的残酷。
同时,这一季的视角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妓女”这个底层群体的百态人生。
“1763年的伦敦,无论是贫穷或者富有,只要你是女性,就没有真正权利。
”丽芙·泰勒饰演的女贵族伊莎贝拉的出现,完美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作为一名贵族,同时是布雷恩家族的女继承人,在许多人眼中,伊莎贝拉代表的就是“美丽与高贵”、“财富与地位”。
然而,事实上她的生活却掌控在兄长手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需要经过他的允许,就连合法继承来的遗产也只能看着不能随意动用。
这样一位角色的出现,无疑是在表述,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剧绝不仅仅出现在底层人民中。
甚至可以说,在男权社会里,只要你是女性,你就注定成为这个社会的牺牲品。
而更可悲的是,女性不仅会成为男性的牺牲品,她们的命运也往往会受困于同性之手。
就像用不可言的黑暗过去掌控伊莎贝拉的莉迪亚是一位女性;而用这个秘密胁迫伊莎贝拉拿出五百英镑的夏洛特也是女性;开设妓院训练妓女的莉迪亚和玛格丽特同样是女性;出售女儿初夜掌控女儿人生的玛格丽特还是女性;千方百计想对入狱的莉迪亚落井下石的玛格丽特依然是一位女性;《名姝》中,所有女子悲惨命运的背后,在男性的身影旁边,永远少不了一只女性的手。
看到这里阿木才真正觉得,这部以风俗业为背景的英国电视剧,总是描绘的是妓院那群在很多人看来是自己选择堕落的女性的风流史,但本质依然是在表现女性的独立与尊严,为女性的生存权益发声呐喊。
哪怕是装饰在洛可可华丽服饰下的哥特暗黑系,《名姝》的核心依然是今时今日仍存在的社会现实——女性的不平等遭遇与不公正待遇。
作为女子,无论身处什么阶层,也无论活在哪个时代,能够拯救你的的,或许从来都只有你们自己!
欢迎关注
1、 刺伤乔治爵士为什么不肯屈从:大家都能做到的事怎么Lucy就做不到,一个注定要成为妓女的人怎么可以连最基本的接客都无法完成。
而这一系列问题的预设前提是Lucy生而为娼。
当然,在剧中的情况下,Lucy是很难有其他人生选择的,但这不能成为她一定要欣然接受,至少表面上接受成为妓女的人生。
成为一个自己鄙视的人的样子有多难大家不是不知道。
正是因为很多东西我们预设了一个坏的印象,从而免去了很多坏事的发生(比如偷盗,强奸等等)。
而妓女在Lucy的心里其实与罪犯的丑恶程度不相上下,所以她有些瞧不起同住一起的其他女孩子,在初夜拍卖时会不由自主的哭出来,甚至于在乔治想要和她做爱时因为难以忍受而刺伤他。
2、 为法伦作证为什么要为法伦作伪证第二季的时候Lucy对他就没有最开始的那种极度厌恶了,甚至有些天真的认为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
至于法伦,大概也是有一些情意的,只不过这只是极少的一部分。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Lucy没有观众的上帝视角。
前面的剧情很清晰的交代了Nancy去找Lucy但没有找到,很显然,Lucy对于妈妈入狱是不知情的。
所以,当她成为证人时,选择了偏袒法伦,因为他以为这个证词只是决定法伦的命运,而不知道她妈妈的生死也掌握在她的手上。
3、 一副清高的样子前面说过她打从心里鄙视厌恶这个行业,而且也因为被妈妈保护的很好,所以在别人已经懂得人生的无奈时她还是单纯而又幼稚。
她单纯的依照自己的心性做事,不愿意就是不愿意,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有人觉得矫情,夏洛特都已经把乔治爵士玩弄于股掌之间时,她还在纠结着自己的初夜。
又回到前面第一点,这其实是一个置身事外的人的看法而已,当你觉得没办法理解Lucy的选择时,其实已经站在了一个过分客观的视角,站在一个高位,看底下的人在挣扎。
Lucy大概是整部剧人设最为普通的角色,但也正是因为其普通,所以才更显得贴近现实中的人,当然,因为现实少不了缺陷,而这些缺陷让她在夏洛特的对比下显得格外的愚蠢和不可救药。
夏洛特很厉害,可以做到忍辱负重,可以做到洞察真相,但夏洛特不是普通人,她是在现实中见到会敬仰的那类人。
而Lucy正相反,他做错的很多事其实都是我们会犯的错误,而这些错误事实上也许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个人的能力已经决定了你没有办法做到面面俱到。
这些错误其实都情有可原。
从第一季开始就追到现在,说实话第二季最后结尾的时候我当时以为全结局了,后来朋友和我说,应该还会有第三季,所以心暂时放了下来。
相对于第二季,第一季更很吸引我的目光,不管是在剧情还是在人物上,但第二季就没有那么有趣,但是相对来说,我还是很期待第三季,当时第二季最后一集结束的时候,我真的很懵,觉得太烂尾了,希望第三季快点到来,也希望剧情能有更大的进步。
标签居然有女权,做鸡=女权?
不然看不出里面有任何女权的部分,也不是因为热爱做鸡而去的。
重点骂一下Lucy。
Lucy这个人物如果不是编剧疯了,不会把她写成这么一无是处吧,自命清高,观众还给她洗白说不是她自己选择妓女这个职业的,所以她就可以看不起身边的人,那几个姐妹对她不差吧,还各种不配合捅娄子。
问题我看她只是想找个自己看得上的人做他的妓女吧,还想着跟姐姐比,吸引更多男人呢。
第一季纯洁高贵的她捅了人后,第二季摇身一变走了杀人犯小变态人设,和她的勋爵成了冥王夫妇,也是好笑。
以为自己杀过人很酷呢,还跟法伦说,以为他是真爱呢。
问题人也不是她杀的,处理也不是她处理的,她全程只在旁边哭哭啼啼一下而已啊。
跟了她的勋爵几天,就妈妈的警劝不听了,爸爸姐姐阿姨来说都不好用,只信她的主人。
她确实不知道她妈正要被处刑,又认为当初杀了上个法官这事儿法伦勋爵做的对,可毕竟法伦是真的捅了修女一刀吧,她毫不犹豫去法庭做伪证,所以修女死不死没关系呗,毕竟第二季已黑化嘛。
其实真不真爱也没关系吧,只是觉得现在自己牛逼了,套住一个勋爵,又那么爱自己的样子,比姐姐厉害了,所以才会无条件现在勋爵那边。
顺便,这位演员的演技也拉低了很多分,永远高低眉嘴角一边上翘眼睛斜视的表情,我一度以为她是在表达看不起和她对戏的所有角色。
其余里面所有人(除了反派),都爱把自己的秘密通知所有人。
夏洛特不如上报告诉大家自己是卧底吧,也省得一个一个告诉了。
最后想念本杰明。
这一季感觉所有人智商整体不在线,鲁莽冲动,一个个还都是大嘴巴,实在看得又气又捉急剧情实在太紧凑了,仓促结尾慌慌张张故事也没有交代清楚让人摸不着头脑,Lydia一次次和倒台擦肩每一次都越站越稳还攀上了法官,结尾却突然被关进疯人院了,还有那个被强奸的女孩呢,另外Fallon就这么自杀了法官和小修女那条线倒是莫名让人感觉很舒服另外lucy作为一个被重点刻画的主角可能是就来搞笑的吧,本来还以为这季会反转。。。
除了精致的画面,好看的裙子,漂亮的女人,其他。。。
原谅我词穷
首先这部剧追到第二季第7集,真的一度想弃剧;第二季Margaret阵营全体智商下线,编剧是为了第三季有的拍吧,才一次次让Lydia游走在倒台的边缘然后一次次站得更稳。
编剧习惯了每一次都挖大坑 而且要一次比一次坑大,那就必须需要剧情角色配置里要有坑角色所以有了Lucy这样的坑队友连带第二季Margaret阵营全体坑。
Margaret、Emily连带Lucy都是智商跟不上野心的一类人, Margaret和Lydia和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老鸨,有良心的老鸨还是老鸨;这个老鸨还亲自参与自己两位女儿的营销活动当中,利用手段将两个女儿的价值利用到最大化;所以Margaret和Lydia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也许在那个背景下成为贵族的情妇或许是Lucy和Charlotte最好的出路,但是被物化的人还有权利可言吗?
所以Margare的:金钱是女人唯一的权利 言论是不成立的 在这部剧里 自由支配身体才是女人唯一的权利;这就是为什么Charlotte宁愿当操遍八方的花魁也不愿意做没有自由的情妇; Margaret就和当下很多父母一样把好多我认为对的东西强加到子女身上,还处处标榜我都是为了你好;我至少没有像我妈妈一样贱卖我一样贱卖你们 可是不管贱卖与否,Margaret还是将自己两个女儿卖了 只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问题的实质都一样 都是卖了自己的女儿; Emily属于有自己的小目标有自己的小手段,但是手段都太低级拙劣配不上自己小目标的那类人;她的能力还不如Margaret手下的Kitty,只会耍小聪明又胆小怕事;但是这个角色并不讨人厌,她无非是想通过自身的一点资本换取更好的生活;这无可厚非,而且她没有存心或者刻意去害过谁; 重点讲Lucy,这位妹子明显从小在Margaret的保护和宠溺下长大;Margaret给了她大小姐般生活和物质条件其实是为了更好的包装她能卖个好价钱吧(不是百分百的原因,但是这个因素占大部分),其实她资质平庸(不像Charlotte具备一切头牌花魁的条件),如果没有母亲的包装她的从妓生涯应该连Emily都不如;第一季她只不过是Charlotte的替代品,醋王花大价钱包养她大部分原因是因为Charlotte,第二季Lord Fallon包养她也不全是因为她的魅力,也或多或少的有一点为自己寻找安全筹码的意味在里面;马车上Lucy用Charlotte教的招式挑逗Lord Fallon成功后那个表情足以说明一切,Lucy一直觉得自己高所有人一等包括她姐姐!
她不愿意活在姐姐的阴影下,她要通过成为Lord Fallon的情妇来证明自己。
典型的自卑心理作祟。
全剧映像最深刻的是,老修女的女儿被法轮捅了一刀之后,请来的医生居然是用,烧红的铁棍来阻止出血。
剧情的走向有些始料未及,但是本质是对的,人生本就是悲剧,成长一定是痛苦且有代价的,你不可能做到所有人满意,最亲近的人也不一定会理解你,最亲近的人也会伤害,感情是最难把握的东西,邪恶虚伪正直勇敢善良诡诈狡辩这些词可能说的是一个人。
抱着想上车的心来看剧的可以省省了,喜欢宫廷风的可以看下。
1763年,伦敦五分之一的女性靠出卖身体维持生计!
在现今社会谈女权,更像是在说一个笑话。
然而,女性解放也不过百十来年,甚至还有一些地方,女性尚未得到解放。
2017年打败《西部世界》获得艾美奖大满贯的《使女的故事》第二季刚完结,讲述了在未来社会的女性如何在男权的社会中奋起反抗。
而接踵而至的《名姝》则带我们回到1763年的伦敦,为我们上演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与互相碾压。
《名姝》制作优良,情节饱满;紧凑的剧情、精湛的演技、唯美的服饰、精心布置的场景以及莫名燃向的BGM是它最显著的优点,“尺度大”、“肉戏多”、“女权主义”、“鸨斗剧”是它最深刻的标签。
本剧制作团队庞大,由科奇·吉尔佐和琪娜·木杨两位女性导演联手制作,前者是英剧《演播时刻1》的导演,后者则是《失落十三年》、《应召女郎的秘密日记》的导演。
主演萨曼塔•莫顿,有“90年代后期最负盛名的新秀之一”的美誉。
莱丝利•曼维尔也是出演过多部高分电影的老戏骨一枚。
女主夏洛特,则由《唐顿庄园》里的三小姐杰西卡·布朗·芬德利出演。
本剧主要为我们呈现了1763年的伦敦市里女性真实生活的场景。
在那个年代,女性只有三种职业,女仆、女工和妓女。
女仆地位低下,时常受到男性贵族的苛待凌辱;女工抢占了男性就业市场,间接导致男性失业率上升,工作中时常受到男性的打压。
而妓女,一次委身的收入虽然不多,但确实是其它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女性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出卖身体维持生计在当时成为一种风气,而嫖娼也成为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司空见惯的事情。
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斗争,即使在妓院行业这也是个颠仆不破的道理。
妈妈桑玛格丽特•威尔斯在贫民区经营着自己的妓院,手下的姑娘一共五个,环肥燕瘦,各有风采,当然最出彩的还是她的两个女儿,夏洛特和露西。
虽然生活在贫民区,但挡不住人有梦想,妈妈桑玛格丽特的梦想就是在富人区开一家更豪华的妓院。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妈妈桑不仅操持着自己的姑娘们夜以继日为伦敦男性提供放松身心的娱乐活动。
还鼓励姑娘努力创收,开拓业绩,出门拉人。
终于在大家废寝忘食共同努力下,这个梦想即将实现。
然而,富人区的妈妈桑莉迪亚•奎格利也不是省油的灯。
相对于玛格丽特,莉迪亚开的可以说是个星级会所。
在她那里,一切都是豪华精致的,姑娘们就是艺术品。
会乐器、懂艺术,接得上客人随口冒出的莎士比亚,完全迎合贵族口味。
因此,垄断经营、霸占贵族资源的她当然不会任由别人在自己眼底抢食。
所以,她采取了合法公民最妥当的手法——向有关部门举报玛格丽特经营色情场所,轻易击溃了市场新入者。
显然所有人都知道,这简直是贼喊捉贼,但这更像是一种居高临下有权有势者的宣告。
然而,妈妈桑玛格丽特也不是只任人宰割的羔羊。
她采取了哄抬物价的方法,将小女儿露西的初夜权拿出来拍卖,成功解决了经济危机,进驻富人区。
受欺负不啃声非成功人土所作为,玛格丽特费尽心力找到了一位得了性病的花魁,对外告知花魁是在莉迪亚手下染病,之后被遗弃乃至生命垂危。
果然,做这一行靠的就是名声,莉迪亚妓院名声被毁,一时间门可罗雀。
智勇双全莉迪亚再出新招,威逼利诱眼盲的修女去新开的妓院门口宣教,站在道德至高点对经营淫秽场所进行谴责。
嫖客们出门正是贤者时间,听到修女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决心转战莉迪亚娱乐场所,不做玛格丽特回头客,因此,新妓院生意惨淡。
所以做大事的人就是做大事的人,妈妈桑玛格丽特遭遇商业危机,不仅没有对门口传教修女进行驱逐,还将之当做一场正经反面宣传。
当新妓院因为修女的宣扬而被画上堕落之地标签时,玛格丽特专门策划了一场以地狱为主题的假面舞会,邀请贵族参与,一时间门庭若市。
画重点,向妈妈桑学习如何利用公关将危机转化为商机,如何将负面影响转化为有利因素。
当然,本剧吸引人的地方不止剧情,还有其无处不在的真实性,故事均有原型。
玛格丽特是以伊丽莎白·韦斯博恩为人物原型,历史上她擅长包装,以哄抬女孩们的初夜而闻名。
莉迪亚原型是夏洛特·海斯,十几岁起开始卖淫,成年后拥有的财富,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日以继夜日工作500年的成果。
正如剧中所讲,她擅长迎合上流社会人士口味,懂得精准营销。
而剧中多次出现的大众点评《Harris’s List》,在历史上也真实出现过。
《Harris’s List》是当时在伦敦工作的妓女的年度目录,流通量约为每年8000份。
每个版本包括大约120-190名妓女的身体外观和性特征条目。
书中详细罗列了城内娼妓们的容貌、技巧、才艺,另加特殊属性。
片头曲里的人物画像都来自英国绘画之父——威廉· 荷加斯人铜板组画《妓女生涯》。
这组画取材自真实人物,讲述一名女子在大城市伦敦的起伏人生从刚下马车就被骗进妓院到成为富商的情妇,被抛弃后染病彻底沦落风尘,详细记录了她悲惨在一生。
当然,无处不在的“开车现场”也为本剧增添了不少趣味性。
台词孟浪,作风大胆。
裸露的躯体和陈旧的历史感混杂着充刺屏幕。
未成年最好在父母陪同下观看。
但其实,本剧并不仅仅满足于以“性”为噱头拉高收视率,而是想通过“性”这个敏感话题呈现一个边缘群体的秘密群像,呈现女性这个群体曾经的定义。
它野心不小,不仅想要赚足眼球,刺激感官,还想跟观众来一场精神交合。
它向我们展示了妈妈桑玛格丽特和大女儿夏洛特,向往独立与自由,不屈服于现实,对女性旧社会的反抗精神。
向我们展示了艾米丽适应社会,无数次绝处逢生,再在夹缝里开出花来的坚韧。
向我们展示了贵族妻子们被男性压榨的一生,要么一起堕落,要么孤独到死。
还向我们展示了太多丰满的人格,太多时代碾压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本剧背景音乐以摇滚为主导,代表了所有人所向往的独立和自由。
在女性被物化的时代,生为妓女本应当是个悲伤的故事,却生生让这样一群人活出拼搏和豪迈来!
剧中所有贵族,不如一群小妓女活得阳光通透,她们才是最接近天堂的人!
无愧为名姝!
夏洛特与露西一母同胞,同样出身底层、同样被权贵包养,一个坚守本心为底层女性发声,一个与权贵勾结乱花迷了眼(不然真没法解释露西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除了持续性坑队友、坑亲妈、坑亲姐🥲🥲🥲另外剧里的女女cp都好好磕!
妈妈与南希👭 Violet与修女👭 夏洛特与lady👭 但总感觉像是被男权社会伤到了抱团取暖,如果再➕一组,两位上流阶层的女性阶层组cp会不会更好呢🤔
掉了第一季的最后一集,以为掉了一个季,法国女的怎么走的,感觉衔接不太流畅。
这一季Lucy是真蠢,不相信她妈,即使她妈把她送给了法伦,她妈也很蠢,妄图用自己的死换女儿的安全,结果只可能是换到nothing,如果她不这么蠢也不会和女儿长久分离。
我最喜欢的修女小姐姐,太善良了,不管谁伤害她,她都祈求法官轻判,然而,居然被捅了,她要是死了我就弃剧,还好她活过来了,要不然我铁定弃剧。
公爵夫人真的是太窝囊了,不然她哥早死了,法伦也不会逃跑,不过法伦最终还是死了。
新法官人挺好的,就是不自量力。
Lucy完全变了,放开了,上一季还是个害羞内向的小姑娘,这一季就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妓女了,像她姐一样。
艾米丽真的是小聪明害了她,她的悲惨经历很大一部分和她高傲,小聪明有关,只能说自作自受。
真的是很讨厌她。
玛格特想要一个儿子,这样她的孩子就不会去卖淫了,而莉迪亚要一个女儿,这样她儿子就不会被聪明的妓女骗的团团转,多么讽刺。
这部剧拍的还是很用心的,运镜,转场。
维奥里特和修女多拍点啊,尤其是动作片,不要只拍事后和亲吻啊,公爵夫人和夏洛特也是一样啊。
这一季的节奏太摇滚,博弈关系瞬息万变,即使不拍第三季,这个结局也非常好了。各有所报的同时绝非彻底的清算,有些事是改变不了的,有些权力是动不了的,有些感情是无法继续的,然而花朵在泥泞恶臭之地盛放。十八世纪伦敦街道的细节刻画好棒,好几个瞬间以为回到了沃特斯的笔下世界。
美貌的法國妞是不是因為戲份太少不想參演了……新法官很可愛啊,最後究竟是會和夏洛特在一起還是和黑妹子呢,好期待~英式發音聽的我各種神魂顛倒。
一如既往的过瘾,带感!夏洛特太美了!还有新角色加入,超级期待了!
小女儿像童谣 和 某些角度的章子怡
夏洛特滤镜给五星,想站夏洛特和法官怎么办。。。
明明底层社会,角色语言各个文艺腔。😂
前几集超好看的走向,怎么这几集主角都不带脑子??密谋那么重要的事情不知道关门先看一下旁边有没有人在偷听吗,尤其是基佬在圭格利妓院给夏洛特说法伦杀人了,这么谨慎的一个人那么大声的说出来吗???不知道是在什么地方吗,真是要服了本来还以为露西是有智商了开始主线了,原来是为了给主线添堵的??会在追一下,但是已经没有一开始那种好看的感觉了👋
英剧最大的优点就是够精细,够真实。名姝就是这样的例子,讲述了1763年的伦敦最黑暗却又最常见的一面。第一季的时候觉得尚可,第二季只觉得Lucy这个人物塑造的简直太蠢笨了!
第二季整体没有第一季好,但故事强度远超第一季。期待着第三季开播。这部戏还是好看的!人活着有时候拧巴、有时候明白。
后几集全体智商下线
这季前几集一直以为lucy憋大招呢 到第六集才发现她真的就是个煞笔 而且这季没一个有脑子的 也不知道编剧咋想的 就这智商还不如国产宫斗剧呢
比第一季差了
忍不住说脏话 编剧脑子里都是💩?
威尔斯鸡,野鸡中的战斗鸡!
比第一季好点
看完这一季我来改分了…我之前说错了,不止Wells家族的女人智商不在线,整个第二季就没几个人智商在线,看到夏洛特和南希发现法伦跑了那里我都笑了,一群智障。(Actually,我本来想说一群傻diao的)。Ballball别出第三季了,真的。( •̅_•̅ )
第二季远不如第一季精彩,节奏快了很多。也落实了泡沫剧的事实。
hulu今年编剧怕是集体吃了屎
故事线到后面全盘崩…崩得有点太难看了。其实第一季的时候也没想到会火成那样因为没有吹的那么好…果然第二季就崩盘…只求编剧别向下写了
Lord Fallon拿下假发之后,emmmmmm,是英国男人没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