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这个特殊的时间点,看《新愚公移山》的时候,会格外容易被触动。
不畏艰险、执着前行,透过动画,我们眼中看到的是愚公,是神话中的英雄,透过内心,我们心中看到的则是现代的中国人,疫情中的英雄。
电影中,主角们被山中精灵和其他生命所打动,试图改变“毁灭”的旧思维,转而寻找一种新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人类真正的智慧,恰在于此——这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简单靠斗就能解决的。
于不可能中找寻到突破点,于竞争关系中建立和谐共生,这样的变通也是一种更包容的解决之道。
给孩子讲道理,不如给孩子看电影,当孩子问你,什么是愚公移山?
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看着他或她稚嫩而期待的眼神,你有想过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吗?
《愚公移山》——耳熟能详的语文课文内容,经典的神话故事,熟读课文千遍,不如去电影《新愚公移山》中寻找愚公精神的真谛!
作为良心制作的国产动漫,不论是在剧本、还是制作上都下足了功夫,带孩子去看新《愚公移山》,相信你一定会被电影中的国画风所深深吸引,配乐中大量使用了传统戏曲元素,将自然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讲故事”是新《愚公移山》最大的硬核。
全新的故事线索,主角不再是愚公,而是愚公的儿子清风,清风本是大山里最好的猎手,却因为是愚公的儿子而成为挑山工,日复一日跟随父亲移山;故事中的精灵微光本只需要听命于山神,却与少年清风擦出了懵懂的爱情味道,叛逆于山神;两位山神关于移山条件最终的揭秘,故事剧情在高潮处反转。
整篇看下来感觉意犹未尽,经历万难,愚公和清风终于在洒满阳光的希望之地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坚守自己的信念永不放弃,不被眼前的困难而动摇。
愚公移山,其实就是移去自己的心中的大山,“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当愚公义正言辞地说出这样的辞藻,突然戳中泪点。
我们生活中正是有这样千千万万的愚公存在,才有了春华秋实。
特别是今年的疫情期间,白衣天使、边防卫士、武警官兵……,每一朵平凡而伟大的凡花,冲锋在前,默默奉献,坚守着这份责任,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我们都是凡间的花,这是世界写的最好的诗句”。
对你我而言,对孩子来说,相信会在故事中潜移默化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愚公移山”。
在2020年这个时间点,观影后会更加让人感触。
故事讲述了人类从与自然抗争 寸步不让,到后来的相互妥协让步,在现今人人环保的时代背景下利用动画、神话寓言故事加以改编和再创作,给广大的孩子甚至家长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所谓寓教于乐就是如此,强烈推荐家长们带着孩子去看看。
清风与愚公的不畏艰险,执着前行的态度与精神,是我们眼中的神话英雄。
疫情期间,我们的抗疫英雄不也正是不畏困难,执着前行!
透过内心,我们看到了两者的背影,是何其相似,致敬那些同样在风雨中逆行的英雄们!
昔日儿时课本中的故事,被翻拍成了电影。
全新的角色,演绎曾经的经典典故。
鲜明灵动的色彩和精致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愚公、清风与山神的对峙。
父子二人毅然向山而行,直面困难。
犹如海报两侧飘逸隽秀的文字清风拂尘埃,微光照天地“。
既融入了两个角色,也凸显了愚公精神,不畏艰难,砥砺前行。
创新立异的故事情节与名族风格的视听语言是《新愚公移山》的两大特色。
结合了原有的故事情节,融入了新角色的演绎,让人对不禁产生了期待。
美术风格听说借鉴了《千里江山图》。
勾画精细、人物灵动、色彩绚丽。
文化意涵自然流淌于大家心间。
还记得九零年代我的老父亲带我去看的宝莲灯!
这个氛围还是记忆犹新!
主要是大人带着孩子去看太有味道了!
打造中国的漫威~哈哈哈!
之前有大圣归来!
哪扎闹海!
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还有哪些中国神仙一起来组团啊~~~漫威10年,期待十年后我们的神仙军团~感觉看了宣传片画风还可以哦!
有点小意思。
节假日带娃娃去电影院看看,老祖宗~老神仙~
《愚公移山》课本文章只有300多字,怎么“嵌入”一部83分钟的动画电影,如何进行有效的故事改编呢?
了解得知,出品方SMG炫动传播就是我们上海当地的唯一少儿卫视,先后拥有哈哈少儿频道、炫动卡通卫视,最后更是整合成了哈哈炫动卫视这一全新的少儿卫视频道,其拥有的如《欢乐蹦蹦跳》等老牌节目更是我们8090后的难忘童年,可见这部电影将会多么的专业。
创新立异的故事情节与民族风格的视听语言,是电影《新愚公移山》的两大特色。
从“愚公移山”故事原型中发掘和发展了更具当代关切、国际视野的世界观与趣味点,为这个寓言故事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在抗疫取得巨大胜利之时,也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更充足的生命力。
OK的!
绝对是内地国漫大电影良心之作,画风音乐,故事节奏,层层递进,小包袱,大剧情。
没有网络上哪些奇奇怪怪的梗。
非常适合孩子看!
健康,且具有教育意义。
《新愚公移山》在原有的神话基础上进行了加工,画风也很有古韵的味道。
不过从愚公儿子的角度来展开故事,有一种故事传承下去的想法。
爸爸是儿子的榜样,儿子会追随爸爸的脚步勇往直前。
电影画风很新奇,音乐也不错,剧情也有不错的改变创新,让故事变得更加的丰富。
清风与微光的友情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父子之间的深情,愚公的传统精神的贯穿整剧。
这部动画电影,不单单是和小孩子看,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也可以看到一些深层的感悟,其中包括了亲情的伟大,友情的可贵,以及对不公的愤愤不平。
勇于拼搏和对抗命运,虽然失败,但是告诉我们坚持,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奇迹。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创造出的票房奇迹开始,国漫的崛起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信念。
最近,《花木兰》和《新愚公移山》两部电影热映,它们都是根据中国传统的故事改编。
一个由国外团队出品,一个由国内团队出品。
文化的差异,可能会导致故事内核的不同。
不得不说。
中国国内的电影动画制作还是越来越有进步的。
画面和配音都比较自然流畅。
国漫的崛起,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
文化的的独特,让观众更易被吸引。
《新愚公移山》中愚公与儿子清风同样倔强,同样坚韧。
电影中的演绎,将每个角色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十分有创意的崭新神话故事,添加了新的情节,让故事有了延续性。
愚公坚持“挖山”:而儿子清风通过 与山中精灵的相处,坚持“移山”。
最终,愚公听取了儿子的建议,与自然达成和解。
这一转变也映射着有话语权的老一辈对新一代意见的吸取接纳,是用当代视角拓展传统经典的外延。
在疫情期间,无数抗疫英雄如清风与愚公一样,不畏困难,负重前行。
他们每个人都是值得尊敬的,平凡而伟大的凡花。
《新愚公移山》电影的表现是通俗易懂的,非常适合小朋友们观看。
通过动画电影,可以更深刻了解和理解中国传统经典。
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孩子对于传统经典的喜爱。
祝愿国漫能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愚公移山的故事我们都听过,甚至还有部分小伙伴学过相关课文。
但小编可以负责任的说,这部动画电影《新愚公移山》,所讲述的故事,不但你没有见过,就连听都没听说过。
这部将于9月10日公映的动画电影,是一部纯2D手绘动画,在这个3D动画、CG动画横行年代里,如此纯粹的2D动画电影显得弥足珍贵。
然而更为“珍贵”的,则是该动画的视角,将传统且脍炙人口的神话寓言故事进行了全新视角的编排,在保持原汁原味的主题下,对此进行了二次加工和解读,使得经典故事摇身一变,变成了符合我们当代审美的全新篇章。
“愚公移山”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寓言小品文,本质上内核的是创世神话故事。
全文篇幅短小,然而却写得曲折多姿,波澜起伏,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故事还有很大的拓展和解读空间,比如愚公的后代们的故事,比如愚公挖山与山神移山之间的故事。
《新愚公移山》的视角就是建立在愚公的儿子清风身上,在挖山的前提下,愚公与清风父子俩合力解决难题的故事。
而且作为创世神话故事,电影将世界观做了极大的拓展,加入了山中众多精灵与两位山神等全新的角色。
所以这样一来,该片就分化出了不同的线索,以多视角的方式来呈现愚公与儿子的行为,这就是对原故事的二次加工。
比如著名的智叟,作为反对挖山的代表,动画中他的理由更加明确,因为山脚下村民的祖训,两座大山有山灵守护,凡人不得贸然惊动山神,这个理由就比原寓言充分。
而且该角色在沙尘暴之后,被愚公和清风所救,也经历了态度转变,使得该人物更加立体。
另一方面就是山神的视角,愚公挖山的行为肯定触及了他们本身的利益,他们最初也是想尽办法,包括派遣山灵变成怪兽去驱赶村民,并且兴风作浪,用自然灾害去迫使山脚下的村民搬家。
所以这也代表了另一个视角——自然方面。
原寓言中愚公的行为,平心而论只是单纯的为自己便利的行为,却忽略了山中的飞鸟走兽,这是人与自然的对立。
所以,建立在上述观点上,清风作为主角,他的行为,成为“移山”破题的突破口。
动画中,愚公的儿子清风天生聪慧,懂得穷则思变,他偶然间与山中精灵微光相互接触,相互理解,也学会了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他找出另外一条解决之道:把山移走。
但凡人要想见山神并不是容易的事儿,更何况要让守护山峦,且脾气暴躁的神灵移走自己的属地?
这一点无疑是比登天。
这也成了该片最大的看点,在愚公挖山与移山之间的空白,对故事进行二次解构。
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时的不屈,还是在大战怪兽时的英勇,清风为首的山民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乃至后期山中精灵微光因为保护人类而被山神囚禁,清风还不畏艰险,爬上万米高空的山神殿与找山神求情,这一切无不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而这些内核,不也正是“愚公移山”故事的主题吗?
最终,山神不仅为愚公的勇敢与毅力而震惊,而且被愚公儿子和山中精灵的互相理解与牺牲所感动,愚公和山神消除了彼此心中的执念与成见,愚公停止了挖山,而山神则主动移开了大山,人类与山中精灵跳出各自利益,愿意站到彼此的角度寻求共存方案,这些新情节的加入,都在试图用当代视角拓展传统经典的外延,“心中山消,眼前山移”,人类用自己的勇气、毅力与智慧,实现了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存。
作为一部神话题材的动画作品,《新愚公移山》的核心受众很明确,以少年儿童为受众核心,这一点不得不说该片的定位很准确。
该片将一个讲述不畏苦难、持之以恒的古老故事进行极大的拓展,用符合当代观众审美的角度,全新演绎出来,从这方面来看,电影面向的就是儿童层,很纯粹的作品。
但充满想象力的情节设定、以清风、微光为首的原创角色生动可爱,以及人与自然彼此尊重、相依共生的美好希冀,使之成为一部真挚且活泼的映画,传统手绘2D动画下,山水田园派水墨般的画风体现的是满满的国风潮流,让人印象深刻,《新愚公移山》对经典故事的塑造是如此风趣、精巧且栩栩如生,这个设定在儿童动画市场上屡试不爽。
曾经小时候课本中的故事,被翻拍成了电影。
必须要去看啊。
本来是为了缅怀儿时的记忆。
竟然被电影中鲜明灵动的色彩和精致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的愚公、清风与山神深深吸引。
画面中透露着中国传统画每一帧都很美。
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中国元素的电影。
同时电影所表现的父子向山而行,直面困难的精神让人很感动。
愚公精神不畏艰难,砥砺前行。
适合每一个大朋友小朋友!
画风是给孩子看的,然后非要整个搞对象的戏,真拧巴。
首先我以为这部电影是小头儿子大头爸爸的班底,愚公的儿子长得像智叟,隔壁大勇长得像愚公,其实愚公和智叟他们更像其他人的爷爷。剧本还可以,改的还是有新意的,就是美术拉胯,依旧是国产动画的老派画风,人物模式化,细节格式化,影片电视化,做网大还是能看,放到影院是对不起票价的,别管多少钱。两星给没有功劳有苦劳,没有苦劳有疲劳的动画制作人员。
这位愚公移着太行山。
画风不错, 弹幕有人说会动的语文课本确实很形象。能把愚公移山那么简单的故事拍一个多小时666。剧情不算很精彩也没什么明显bug 作为子供向还挺有意思。
一分滚粗,狗屎一样,看这部电影都觉得浪费电
陪我弟看的,我反而觉得画风还可以,但是剧情太差了,有的台词还道德绑架,能看到有目的地杂糅了一些潮流用语逗小孩子们笑,我只觉得别扭,有种把抖音搬上大屏幕的感觉。而且最后也没什么反转,最后响起来bgm,强行让剧情变燃,剧情太普通了,人物角色也很脸谱化,比如大反派山神就是长得丑丑的说话凶凶的四不像。唉难受,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看这种非黑即白的东西,养成的不就是简单片面单一的看待问题的方式吗?回到正题,本身愚公移山这个神话,我感觉就是一个努力错方向还一直盲目努力的故事,新愚公移山为什么不让村子里的人搬走呢?这儿有什么好眷恋的吗?感觉死脑筋转不过弯来。ps看到愚公辛辛苦苦挪了三年的山,山神挥挥手就搬回来了,本打工人一下子受到暴击,这个社会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粗製濫造!
既然一天一夜就能把挖出来的石头运到海边……总觉得设定说不通。
特有的手绘画风,感觉挺有新意的电影,不知道为啥只有5.5分。
还好有老祖宗的优良主旨撑着不过真的有点扯
打猎到农耕,生产力改变,适者生存。
别跟电影比,很动画片比是不是好太多了,对
就是给小儿童看的片子,成年观众看肯定会觉得没意思的。把原故事给改了,移山你自己方便了,住在山里的小动物怎么办?最后找了个折中方案皆大欢喜,倒是与时俱进,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2D手绘画风,绝不是粗制滥造,只不过场景有点简陋了,连环画一样,不像电影。
中国动画yyds!!!
愚公,真愚吗,或许吧,我不这样认为。新,这个,可以。画风,好像在中国画里见过,好。
适合孩子看
#陪娃看动画#之二十一 除了画风和故事原型点赞 剩下的一无是处
画风很棒,剧情后面有点仓促,比如山神筝前后态度变化太大了,像纸老虎。弹幕里始终有人问,为什么要移山?另一个弹幕说得好:“侵华日军霸占我们的国土,我们难道搬走吗?”
适合早教,动画够认真了吧
愚公精神,看了还是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