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我长大了还是剧情毫无新意,感觉大雄让人生厌,根本就没有改正任何缺点,迟到了就用任意门解决,你就不能早起吗?
考试不好就吃记忆面包,你不能真正的用功吗?
用功一次就说自己为什么就算用功也考不好,大哥,你记错考试科目这也算真正的用功吗?
最后终于要改变自己去救静香的时候用的方法居然是让未来的自己开车过来,亲,你这是作弊!
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身上有懒惰懦弱胆小爱吹牛没意志等各种缺点并且只会依赖别人没法自己解决问题(后来证明自己可以的方式就是死皮赖脸的让胖虎认输,难道不是应该提升自己的能力让别人不敢欺负自己吗?
)而唯一的优点是“能感受别人的痛苦悲伤”那他也根本不会娶到静香这样的女生吧,并且情节各种无聊煽情还有漏洞(居然以“说的话是谎言”这种方式让哆啦A梦回来,如果大雄自从喝了那什么的药水之后一路上说的都是谎言,那他回家之后说的“我回来了”不是也应该是谎言吗?
为什么妈妈的回答却很正常,她听到的难道不应该是“我没回来”吗?
),配音也相当的难听,大雄一哭闹感觉声音聒噪的要命,而成年之后静香和大雄的配音感觉和年少时的配音完全不在一个次元。
的确,哆啦A梦给年少的我们很多美好的记忆,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一个小孩如果小时候老被人欺负并且总是考零分总是犯相同的错误并且屡教不改,那么是他自身的问题还有父母的教育方法问题居多吧?
而且如果没有从小教导他应该诚实勤奋认真学习,那么他长大后那些坏毛病是不可能改的吧,光靠善良有同情心在这个社会上可混下去。
建议男生别看这部电影,特别是屌丝,不然以为自己只要靠着一颗真心长大后都能娶到像静香这样成绩优秀又善良又漂亮的女生呢。
昨晚和朋友喝酒的时候说起机器猫,我还颇不屑地说,这有什么好看的。
但还是忍不住翻出了微信里一张海报给朋友看。
是约架的画面感,机器猫对面一群、整整一群特别能打的动画人物,他呢,就那么面对着他们,手里攥着一小块砖头。
今天脑袋里又跳出这张海报,以及一点儿有些可笑的保护欲,就跑去看。
小时候机器猫打动我的,是口袋里那些神奇的道具,现在呢,是他和康夫(是的,康夫,我们看那会儿,他不叫大熊)的善良。
不同于大白的善良。
怎么说呢,大白的善良,多少基于正义感,基于是非判断,机器猫和康夫,就是对你好,对你好,对你好。
甚至到最后也成不了英雄。
但还是对你好,欢乐你的欢乐,痛苦你的痛苦——这也是小静嫁给康夫的原因。
康夫挺神奇,像我们这些普通人一样,懦弱、懒惰、悲观……这样那样一身毛病,但他却能一直善良。
了不起。
说莫忘初心,其实善良这个品质,说丢也就丢了。
青春期,朋友是面镜子,你的分毫残酷也能照见;成家了,孩子又是面镜子,你的坚硬在他的柔软跟前不堪一击。
但没镜子的时候呢?
好怕弄丢啊。
电影散场的音乐,很温柔,颇照顾人的声音。
路上我又想,想看,哪里是出于对机器猫的保护欲,分明是对怕走丢的那个自己,和小时候的自己的保护欲啊。
很多人知道我学语言是因为我喜欢语言。
但是他们不知道我学日语是因为哆啦A梦。
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知道我喜欢哆啦A梦,不过他们喜欢叫他机器猫。
喜欢叫他蓝胖子,一个会一直守护在大熊身边的傻傻的拥有神奇的口袋的蓝胖子,眼镜很大,也会偶尔卖萌,但是呀,大雄的运气很不错,有这样一个亲人不离不弃的陪在身边,还有,大熊有静香这样的朋友,一群很可爱很有爱的朋友。
ドラえもん给人感觉很傻,因为手永远是圆球的样子,每次猜拳都会输掉,而且是一个永远不会上厕所,不过喜欢吃冷饮,一个没有耳朵,一个会感冒,怕热也怕冷,还在夏天怕文字咬的一个机器人,特别讨厌老鼠。
这样一个可爱的ドラえもん。
哆啦A梦本来应该是美好的童年记忆,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曾经的大雄/静香,但是二十年后再重温,我不再是那个崇拜哆啦A梦的我,带着现实的有色眼镜看,一切都变了味。
我开始质疑大雄的择偶观(动画片里也是个看脸的世界?
),静香的婚姻观(因为被需要而不是因为被喜欢的奇怪理由选择婚姻),影片的意义(只是纯属娱乐?
这样的片子给小朋友们看的教育意义何在?
)......最后以一个人打败胖虎的方式证明离开哆啦A梦后大雄的成长略僵硬,表示没有被感动到......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静香身上,除了静香没有其他重要的事,这样的大雄讨人喜欢吗?
凡事都要依靠哆啦A梦,从来不听别人说完话就冲动行事,这样的大雄值得静香去爱吗?
因为大雄需要别人的照顾就舍身取义?
这是怎样的逻辑?
细想来也正是大雄的种种不足才有哆啦A梦出现的必要吧,设定就是这样了。
有时候,这层需要能更好的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吧?!
长大的疼痛的现实就是,不再有孩子的童真,你可以说自己还有一颗童真的心,却无法掩饰那双浑浊的眼睛。
所以看完我不开心,某种程度上并不是电影拍的不好,是因为被迫承认自己已经苍老。
这不是一部给大人看的动画片,把大人的视角和心理强加于动画里是不对的,哆啦A梦永远属于孩子和童年。
反过来一想,电影其实也戳中了现实,他们,不正是选择了大雄的选择;她们,不也选择了静香的选择!
大雄的世界里,需要的时候,哆啦A梦永远会回来。
最好的存在,莫过于有“哆啦A梦”在。
我想,陪伴我们青春的人儿虽然随风而去了,还会有陪伴我们变老的人们,我们要做的只是用心去寻找“哆啦A梦”的存在并且珍惜。
ps:这种现代立体感小人真是不爱。
(就像人老了不爱听新的流行歌曲,是念旧,也是脱节)
大雄软弱贪玩。
永远拿零分的成绩单回家。
整天被人欺负,打架从来没有赢过。
他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他没有任何可以炫耀的资本,平凡的不能再平凡。
就像电影里哆啦A梦说的那样【你真是又呆又迟钝、不爱学习、又胆小、又懒惰、对运动一窍不通、懦弱还马虎、靠不住还很麻烦、没志气、记性又差、容易被骗还很轻率、超爱撒娇的家伙…】他说他自己是全日本最倒霉最可怜的小孩儿。
可是,我就觉得他一点也不倒霉不可怜。
我就喜欢大雄。
喜欢这个永远国小四年级的大雄。
因为他拥有哆啦A梦。
爱吃铜锣烧的哆啦A梦。
住在衣橱里的哆啦A梦。
没有耳朵最怕老鼠的哆啦A梦。
总是被人错认为是狸猫的哆啦A梦。
和别人猜拳只能出包袱的哆啦A梦。
最善良的哆啦A梦。
大雄一次次闯祸。
哆啦A梦一次次原谅。
一次次相信。
他的口袋里装的是千奇百怪的宝贝,但更令人喜欢的是它对大雄满满的宽容与爱。
每次看《哆啦A梦》,总是看到这样的画面:当对着大胖和小夫的欺侮时,大雄哭了,大雄懦弱了,退缩回自己的小房间,抱着那个总是在家里等他的猫痛哭。
撒出所有的苦痛。
这时,哆啦A梦总会抱着他,抚抚慰他小小的脆弱的心灵,然后迁就他。
拿出一件件工具帮助大雄希奇古怪的愿望。
两个世界的小人物。
互相倾诉着,痛并快乐着,在狭窄的岁月里,滋生生命友谊的花朵。
很多时候就在想,如果整部漫画凝汇成一句话。
我相信那句话是:大雄,我会保护你。
但你也要学会慢慢长大。
电影也是如此。
画面一帧接着一帧,电影看到后面直接哭得不成人样。
当哆啦A梦得知他必须离开大雄回未来时。
当大雄为了哆啦A梦安心离开和胖虎打架时。
当大雄以为哆啦A梦回来特意拿了自己的零花钱准备去买铜锣烧时。
当哆啦A梦真的再次出现在大雄面前。
我知道,对于现在的小孩子而言,哆啦A梦什么的,这些都是很老土的东西。
但对于所有的80后90后,哆啦A梦,是陪伴我们童年的最美好的记忆。
想起小时候傍晚放学的路上,想着可以回家看一集《哆啦A梦》,心就满足的快要膨胀起来了。
我是个动漫控。
一直都很爱动漫。
估计和所有的动漫迷一样,对着自己喜欢的动漫人物,有着难以言说的情怀。
这些是我最心爱的回忆。
放不下,忘不了,舍不得。
记忆中太多太多角色,他们不完美,有时没头没脑,有时莽撞自负。
但他们都心地善良。
他们是最柔软的影子,在不经意间触碰到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我喜欢看他们稚气认真的面容。
喜欢看他们的失败与伟大。
喜欢看那道黯淡时会适时亮起来的光。
我喜欢。
并且终生欣赏。
终生瞻仰。
瞧,生命里满是让我失望的人与事。
可他们从来不会让我失望。
他们虽是虚拟的生命,却从不虚伪。
他们永远不会老去,这样真好。
“如果我有仙女棒,变大变小变漂亮。
如果我有机器猫,我要叫它小叮当。
”你还好吗,哆啦A梦。
特地去看拉电影,说实话整体感觉有泪点,有不足。
先来讲讲优点,很惊喜画面做的很美,技术也到位,连大雄的头发丝我都能看得见,真的特别棒。
人物的动画也特别真实,仿佛我伸手就能摸到一样,真心很赞。
还有就是小多啦要和大雄分开的那一段台词真心很棒。
用碎碎念的方式讲啦大雄的缺点,每一句其实都可以换做一句:不舍。
说啦那么多句不舍,也确实把我带进那个氛围,泪目啦。
短暂的相处俩个人结下深厚的友谊,为友谊干杯!!
影片也有励志的因素在,鼓励小朋友凡事都要努力才行,挺好的想法。
但影片也有不好的地方。
下面说说情节的不足。
开篇没有讲述小多啦怎么和其他小伙伴认识的,突兀的就展现在观众面前,感觉像是把之前的堆砌起来,处理的有点无头无尾。
还有就是人物的整体构造都可以,做的都很精致,只是手的处理让我每次都出戏,手指很粗。
再说说故事情节,作为一个动漫电影,肯定会有很多小朋友去看,但电影的内容完全是在讲怎么追求静香,小孩子会被误导的。
大雄好像还是个小学学生吧。。。。。
那些简单自由的童年时光,给点幻想就能多点欢乐,多了陪伴就能增点欢笑。
但终归时间还是会迫着我们成长,唯一能拥有的还是我们自己。
小时候我不明白,一无是处的大雄为什么能换来哆啦A梦的真心相伴。
现在回头看看,应该是大雄由始至终都有一颗为了别人着想的心,无论何时何地都不曾改变的善良。
平凡如大雄,但再优秀再完美的人才还是不如拥有本质善良的人可贵吧。
大雄的后代告诉大雄因为“现在不努力的他”可能发生糟糕的未来,他第一反应不是为自己未来的处境担忧而是为自己连累了家人而道歉。
大雄发现杉木的优秀善良,担心自己会拖累静香,为了静香的幸福下定决心远离她。
反抗胖虎的欺压,被打得遍体鳞伤也不言输,就为了能让哆啦A梦能够放心地离开他。
但纵使大雄换来了哆啦A梦的真心守护,但由于程序规定,哆啦A梦终将离开。
我觉得这个故事本身就是幸福又残酷着。
哆啦A梦为了大雄的所谓幸福突然闯入他的平凡生活,无所不能地为他解决各种问题,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他生活里,让大雄不自觉地依赖信任他。
在他最幸福的时候却告诉他,分离的时刻到了,这是何等地令人难以接受……
当哆啦A梦收到指令要离开,坐在草坪上看着开心得飞上天的大雄,默默流泪的那段独白;当大雄被告知哆啦A梦要离开,撒泼打滚耍赖要它留下;当哆啦A梦问出没有它大雄能不能去面对各种问题后,大雄没有回答地转身离开,哆啦A梦默默在家等着他回来……这些分离前的片段真的是赚足我的眼泪了。
是的,那些明明不愿不想又不得不去面对的事实,就像我们童年不想长大般,不是人力能够阻挡。
这是趋势,这是自然规律,这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时刻。
就像长大后的大雄,他面对童年大雄对他的信任表示感谢时,说道“我只能信赖我自己嘛”。
在面对童年大雄邀请他一起见见哆啦A梦时,他说“它是你的…是‘我’小时候的朋友,好好珍惜和他在一起的时光。
”看吧,大雄终究也是长大了。
他知道有些依赖是属于懦弱幼小的童年自己,已经长大的自己无论如何也必须独当一面。
在这里没有哆啦A梦的陪伴,有的只有自己的努力坚持。
我喜欢哆啦A梦这个故事,是因为它让人感到幸福,也让人懂得成长。
那些不存在的幻想却带来最最真实的感动。
最后很高兴这个故事的结局,哆啦A梦又回到大雄身边,说好要永远在一起再也不分开。
即使这是发生在愚人节的玩笑,即使这个结局建立在谎言的基础上,我都喜欢这个说好的永远。
现实是不可逆的,那么就让这些永远的美好存在故事中吧,在童话里有些幸福和快乐就是永久的。
就让大雄不再长大,就让哆啦A梦永远陪伴着童年的大雄,就让结局定格在这里吧!
主线剧情改编自第1卷:《来自遥远的未来之国》第37卷:《蛋中的静香》第32卷:《再见静香》第20卷:《雪山浪漫史》第25卷:《大雄的结婚前夜》第6卷:《别了,哆啦A梦》第7卷:《哆啦A梦回来了》其中有一段快速剪辑描写哆啦A梦使用各种道具帮助大雄的剧情。
改编自以下短篇:第2卷:《记忆面包》第4卷:《来自未来世界的怪人》(隐身披风&透明披风)第7卷:《打败胖虎队》(最佳投手帽&接球手套)第1卷:《间谍大战》&第2卷:《时光布》第3卷:《换衣照相机》第11卷:《上足发条开始行动》(加速发条)第14卷:《微型汽车练习所》(格列佛隧道)第10卷:《拼装公寓树》第34卷:《在云中睡午觉》(凝云瓦斯)
小时候不知是在那个台,每天准时看哆啦A梦,那时特别羡慕大雄,有这么一只可爱的机器猫,那个神奇的魔法口袋可以变出好多好多有趣的道具。
有时候觉得一个人孤单,就也想又一个哆啦A梦,哪怕它变不出什么有魔力的东西,只要它能和我说说话,我就很开心啦。
这是很久之前看的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有感触啊。
无论是童年中的那个哆啦A梦,还是这部影片里的哆啦A梦。
还记得当时在影院里,有父母带着孩子来看的,也有成双成对的情侣来看的,我一个人 坐在一个偏僻的角上,哭的止不住。
也是,有多少人能永远陪着你呢?
哪怕是我所羡慕大雄拥有的哆啦A梦也会走。
大雄在哆啦A梦走了之后,也不像是从前那个样子了,他开始变得勇敢而坚强。
我从来没有过哆啦A梦,但我仍有那陪伴我的人。
可是我知道,总有一天他们都会离开。
不过我不怕,相信就算失去了那个保护我的哆啦A梦,我也会像大雄一样,努力变得坚强。
我会大声告诉那个不知道在哪儿微笑着看我的哆啦A梦说,别担心,我很好。
童年过去,我离开了儿童片疏远了哆啦A梦;长大之后,我更热衷于青年向或是小众向的动漫。
不过最近《哆啦A梦:伴我同行》在国内上映,吸引我去了趟电影院,看完之后却没有怀旧的感动,反而越想越不对劲,越分析越觉得可怕。
哆啦A梦的原著是由许多风格各异的作品组成的系列科幻喜剧,这次3D动画电影是将几个经典故事改编之后串联在一起的,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哆啦A梦存不存在一个明确的主线情节?
如果从故事的开端来看,根据首章《从未来之国千里迢迢而来》的剧情,哆啦A梦似乎是励志向作品,野比大雄理应被改造成社会上的强者,然而在后来的作品中我们看到,成年之后的大雄还是那副吊儿郎当样,只是能娶到静香。
与娶静香关系最大的两个故事中,不难看出原作创作方向的转变和升华。
《雪山上的浪漫史》实际上是讽刺性作品,嘲笑了男生刻意设局骗感情的行为,大雄的动机不纯,这种行为并不光彩,所以才会变成笑话,那段订婚情节更倾向于嘲讽;《大雄的结婚前夜》强调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及人格高尚的重要性,再引申出丈夫对妻子的责任,1999年版动画更是加入了救小猫送小猫的关键情节,也有夜间踩到花草都认真修复这样的细节,都体现出大雄的温柔善良——前贬后褒依据的是道德判断,两个故事都不渲染娶到美少女的喜悦心情,也不再提换掉老婆改变命运这回事了。
原本根据首章设定,大雄作为满身缺点的废柴,又要避免将来失败的人生命运,那么故事只能有两个走向,要么是搞笑型的烂泥扶不上墙,要么是励志型的努力改变命运,这两种企图在作品中都有出现,然而最终的主线既不是大雄培养失败始终一无是处,也不是努力提高自己变成社会精英,而是反过来挖掘出他身上的闪光点,那就是纯真善良的童心。
无论是和市井化的胖虎小夫相比,还是和品学皆优的出木杉相比,大雄虽然有着很多的不足,身上的功利色彩却是最少的。
他太无能太没用,反而最纯真最有童心。
换句话说,大雄代表了成人社会的反面,现实社会是讲求功利的,总要看一个人“有没有用”,一个人为了融入社会,就要使自己变得“有用”,用功利来衡量人生价值。
大雄无用却天真淳朴,拥有更纯粹的心灵,就在这个意义上,他的废柴形象超脱于功利世界之外。
另一方面,大雄又代表了非精英的普通人,体现出芸芸众生的七情六欲,从毛病多多的平凡人身上发现心灵的闪光点,对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关照和肯定,这就构成了支撑作品的正能量。
从改造自己适应社会需求,追求世俗成功的功利倾向,转变为对赤子之心的坚守,境界自然提高了不止一筹。
不过这样一来,故事的走向就已经背离了首章设定的线索,虽然大雄在未来娶到了静香,但是改造自己以便成人之后在社会上取得成功,为子孙后代创造好的生存条件,这个初始命题被淡化处理了,因此也就难以完美照应开头,无法圆满收尾。
与此同时,机器猫既然成为了儿童世界的精神象征,那么必然是在成人之后会失去它,这在逻辑上是理所当然的,网上有很多盛传的哆啦A梦结尾,有的还很黑暗,其出发点便是在于此。
不仅如此,哆啦A梦作为正经的科幻喜剧,最突出的成就仍是探讨科学与人性的关系,这是科幻作品永恒的主题,也是那个年代动漫的主流风格,《铁臂阿童木》不也是如此么?
《哆啦A梦》的巧妙之处在于采用了儿童日常世界来探讨重大问题。
哆啦A梦的道具五花八门,代表了科技满足人类欲望这个命题,人在不同欲望的驱使下运用高科技,又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体现出人性和社会的复杂。
因为描写对象是群小孩子,儿童的欲望不及大人强烈,所以故事能在轻松诙谐的氛围中展开,但这又不削弱内核上的思辨色彩。
藤子不二雄创作的《哆啦A梦》做到了以小见大,举重若轻,既能诙谐幽默,也能浪漫诗意,因此在世界各地获得了广泛赞誉。
然而在如今的媒体宣传中,哆啦A梦往往被简单解读为满足儿童梦想的存在,就像圣诞老人那样给儿童派发礼物的角色。
人们好像忘记了原著中常常暗含的道德训诫,得到某件道具只是故事的开始,后面的选择将决定结局的好坏,不少故事都是使用者动机不良,以高科技被滥用,导致崩溃性结果而收场的,对科技和人性的反思才是作品的精髓。
回过头来看《哆啦A梦:伴我同行》,这个电影以追根溯源的方式,重拾了原著首章的设定,并做了进一步的强化,于是乎科学色彩被淡化了,主题回到了改变命运上来。
然而一旦脱离了原作调侃式的喜剧氛围,真正在现实的意义上,将娶到美少女作为人生目标来奋斗,不仅有物化女性歧视胖妹的嫌疑,而且格调着实不高,根本就撑不起励志的主题。
对于励志类作品来说,同样需要超越庸俗功利色彩的高层次目标,才能使主人公的奋斗获得升华。
毕竟原著在事实上是以科学幻想为支点的日常生活喜剧,并非励志动画,也不是恋爱作品。
《哆啦A梦:伴我同行》以全3D的画面,现实化的风格,将喜剧转变为正剧来讲述,气氛已经完全不同。
仅凭原作几个相关的情节,根本完成不了励志或是恋爱的叙事逻辑,反而将原作前后意向不一致的地方暴露出来了。
假设大雄立志改变自己,成年之后就不该是那个样子;假设这是描写青梅竹马之间的爱情,怎么又不见两人逐渐加深感情的过程?
这部电影可怕之处在于,它将初始设定中的功利性因素放大,并以此重新整合了剧情。
娶个美少女就是人生幸福,哆啦A梦帮你把妹,从小学生的时候抓起——电影实际上灌输了那种“千万别输在起跑线上”的功利主义观念,大雄为了娶到静香从小努力,直到最后成为胜利者。
对《雪山上的浪漫史》的改编,尤其体现了价值观的转变。
像这种算计女人感情的行为,原本是受到讽刺和挖苦的,而在这次的电影版上却是明贬实褒,最后不仅没失败,反而超额达成了原本就很功利的目标。
穿越过来的幼年大雄尽管表现不佳,却获得了静香的告白,与成年的自己一道,不仅能挽回过失,而且在把妹上做了接力。
《大雄的结婚前夜》,99年版的场景是淳朴的乡间而不是繁华都市。
成年大雄与老师对话之后,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满天繁星下,呼唤哆啦A梦的名字。
静香是在酒店里试婚纱,晚上在家里与父亲有对话。
静香的父亲,大雄的老师,都是老知识分子的风范。
换到这部新电影,故事场景被移到梦幻般的城市中心,静香的家里如高级酒店般奢华,爸爸像个大老板,同样的台词在富丽堂皇的环境中说出来,已经没有了那份质朴。
娶个大老板的掌上明珠,倒是真的能改变命运。
老动画里面救小猫送小猫等温馨情节也不见了。
时代真的变了,在《哆啦A梦:伴我同行》中,着重刻画大雄处心积虑求娶静香,为生存敢于和胖虎打架,却不见他待人待物温柔善良,而静香也不再是邻家小妹,现在已被塑造成高岭之花。
安倍政府将哆啦A梦作为文化软实力代表,电影中14年后的东京像个未来社会,尽显超前的科技,极致的奢华,竭力向观众输出日本富裕先进的高端形象,掩饰这失落的二三十年。
遥想哆啦A梦诞生的1969年,那时候日本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哆啦A梦展示着各种未来科技的同时,日本产品也在世界各地逐渐热销起来;几十年之后,泡沫经济破灭,日本的产业,日货的市场都在不断萎缩,哆啦A梦现在变成了屌丝的意淫,政治的符号。
文化需要正本清源,对于当年的小读者来说,哆啦A梦激发了他们对科技发明的兴趣,上天入地探索世界的愿望,这才是该系列作品最积极最被大众接受的地方。
如今这部3D电影却将哆啦A梦演绎成屌丝追女神的庸俗戏码,连真正的励志都谈不上——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不是靠娶个美少女来完成的。
这样的动画作品现在还少么?
某个弱受的少年,因缘际会获得神力,于是付出不多的努力,就能轻易改变命运,最后抱得美人归。
机器猫就是神力,静香就是美少女,只可惜原著设定有限,大雄暂时还开不了后宫。
无非是商业资本灌给大众的迷魂汤,给你幻想,给你宽慰,同时又麻醉你,让你停留在虚幻的美梦里,失去警觉,不知不觉中沉沦下去。
情怀,情怀,情怀在哪里呢?
好比《仙剑奇侠传》,初代有着浓厚的草根意识,引起了广泛的共鸣,等到八年之后的仙剑二,李逍遥摇身一变成了蜀山掌门,王小虎成了名门新秀,哪里还是当年的平民立场?
哪里还有前作中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
今敏的《妄想代理人》中,有个名为玛洛美的玩偶,代表了人们对现实的逃避,如今的商业推广是想将哆啦A梦变成玛洛美么?
借哆啦A梦逃避现实的人,真该醒醒了,机器猫原本不是这样的。
PS:《哆啦A梦:伴我同行》的导演是八木龙一和山崎贵,前者此前拍过《宇宙战舰大和号》真人版,而后者此前拍过《永远的0》——都是有名的右翼倾向作品。
像是日本右翼试图重释经典作品的一次尝试,可不止是表面上的所谓情怀。
故事前半部分很乱,后面青年大雄说不见哆啦A梦、结尾哆啦A梦离开的情节不错。连大雄都知道发愤学习、努力靠自己打败胖虎,你还有什么理由不用功。小隐老师说得对:山崎贵是日本张一白,产品经理。
哆啦A梦才是大雄的真爱T_T
没看之前很怀念 看完之后不怀念了
如果你幸福,好基友就会离开。
很抱歉,是我老了。
其实跟小时候的回忆是不一样的,这个就是给长大了的我们看的,可怎么还是那么可爱,还比以前跟sweet的,看着小蓝胖子在河边碎碎念大雄的种种缺点真是太感人了,还有飞行的时候被拍成制片人,可爱~还是更习惯叫你机器猫哟~
来拉低平均分。不求上进的懦弱废柴从来都让我觉得好活该,哆啦A梦无原则烂好人才会认为这是个值得交的朋友,静香瞎了眼才会跟大雄结婚,被校园霸凌的情节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笑。小时候就没喜欢过这个动画,长大就更没可能爱上啦。
其实情怀贩卖的还行啦,但是始终无法接受3D版的人设,越看越怪,然后整个故事的吸引度也较弱,除了最后机器猫在河岸边飙泪的那一幕让人心碎。童年你好,童年再见。
我还是喜欢2D的哆啦A梦……
太催泪了!
剧本、结构、节奏都不够好,整个故事主线是松散乏力的,而且手握绝佳的感情牌,煽情却还是欠缺火候。画面质感的确非常棒,逼真而生动,目及如同触及。但这三维化直接把主角形象画成路人了,尤其是静香,竟然像纸一样扁平。两代人几十年的经典IP情怀牌也不是那么容易打好的。
老泪纵横,辛酸满点。小时候家里没什么我可以读的书,翻看最多的是老妈收缴回来的小叮当,没有正版,不少还是同人,都十分破旧。每次下暴雨与老爸生气都是我最无助的时候,小小的身躯在一眼见方的平房里无处躲藏,我只好胆怯的蹲在离老爸最远的角落里翻早已烂熟的小叮当,回想老妈第一次把书给我的模样
情怀已老。当大熊还是那个一身缺点,前途渺茫的男孩,我们都变成了为了生计而奔波,忘却了初心与信念的身材臃肿的中年人。再回首当初略带幼稚的快乐,只剩下了一点点对自己的感动,仅此而已。
小时候我买了许多哆啦A梦的漫画绘本,却从未看过它的结局,电影版是一场成人式的告别,它依然在我们的记忆中,却不再伴我们成长了
#观影全程:🙄🙄🙄🙄🙄我承认哆啦A梦和大雄带给了我很多的童年美好回忆。可随着自己的逐渐长大 越来越不认同该动画所传递的价值观:无论什么困难都祈求他人的帮助、对于欺凌的处理就是用更厉害的道具报复回去、幸福的标准仅仅是“能否与喜欢的女孩在一起”、当发现喜欢的女孩心有所属时 自己不是去用力争取 而是去用超能力道具让她这辈子只爱自己一人……还有类似掀小学女生的裙子等低俗辱女的情节在这种女性角色失语的动画作品中真的“无fuck说”……中段还以为大雄成长了 没想到是硬插入了一个青春伤痛故事 然后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结尾也以为大雄成长了 没想到还是一样的懦弱和哭鼻子 最后还是拿出了道具……片子本来是要打一⭐的 出于情怀 所以最后还是鼻头酸了一下 遂二⭐之~
常对电影回锅再造的炒冷饭态唾之以鼻,但对于《哆啦A梦:伴我同行》将诸多番外篇重新3D化的契合,却未有一丝的抵御力,是那童年的情怀,是那感人肺腑的故事,是那永远长不大的大雄和蓝胖子,方才唯感这碗冷饭有以最暖心的温度。
可能优秀的人都不需要被拯救吧,唯独“一无是处”的大雄君才会吸引来哆啦A梦的救助。都怪我童年太优秀,用不着机器猫帮我作弊、帮我赢得友情、帮我活得幸福……可是我现在长大了,我觉得有时候我比小时候的大雄还要孱弱蠢呆绝望无助,那么问题来了,我的曾曾曾孙怎么没有来救我?啊,不会是我这辈子没结婚吧?! (>0<)
卖情怀,串起了很多童年回忆,但是没有很感人额……怎么辣么多人5星
有些失望,和小时候的感觉不太一样
昨天有人全家去看《哆啦A梦》孩子奇怪的问:这么可乐的蓝胖子,爸爸妈妈你们怎么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