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冷血追击》讲述获得了荣誉市民的除雪车司机连姆尼森,在儿子意外身亡后,决意为儿子复仇,不意卷入当地两大毒贩团伙火拼的故事。
有观众调侃连姆尼森最近几年拍的电影都过于形式化,不是救老婆就是救女儿,这回又来救儿子。
我本人也没打算看这部电影,因为看剧情简介就觉得很套路,但阴差阳错最终还是看了,出人意料的是,本片并不是那种很模式化的类型片。
身亡、追击、贩毒、黑帮,当这些词汇汇聚到一起,观众的想象是枪声弹雨,但本片没有过多的暴力场面,每个人的死亡都是轻描淡写,甚至略去了大部分的击杀镜头,只是在人被杀之后,来一个字幕卡。
在白雪皑皑的小镇上,这种一反常态的拍摄手法,让本来可以火爆的一部电影,变得异常平静。
而这种平静的背后,则是影片想要表达的态度。
伴随着诙谐逗趣的台词,影片的字幕卡越来越频繁的出现,直到最后的火拼,整个屏幕被死去的人名覆盖,看着这些人名,不禁让人感叹,在毒贩的世界里,正应验了那句中国的古话——人命如草芥。
人命如草芥,是对毒贩极端自私的讽刺,也是对警方办事不力的不满。
大毒枭对待自己的儿子关怀备至,他甚至会规定每一顿餐食的食材配比,但就是这样一个对亲人极度关心的人,当手下在错误的时机开了一个错误的玩笑,便一怒将其射杀,这是一种非常自私的行径,而这种自私带来的是草芥般的人命。
最近人们常说高等学府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这里,手握财权之人,亦是。
而片中的一幕,对这种自私进行了精准刻画,连姆尼森雇佣杀手意图暗杀大毒枭,但杀手却转手就把连姆尼森出卖给了大毒枭,当然,杀手自己也没落得好下场,而大毒枭在惩戒杀手时,其对杀手的评价便是,“你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你为了钱不守信用,我们之所以能立身,就是因为我们守信。
”这里的话,可以说一语成谶。
除了对毒枭人性自私的讽刺,影片也抨击了警方:看到人们在路上吸大麻,警官不管不问,其依据是“想要在这里混下去”的潜规则;人命接二连三,警方却总是慢人一步,连毒贩都不满意地说,“警方总是慢半拍”;面对儿子的死因,荣誉市民不是求助警方,而是以暴制暴,因为他深深地知道,只有血债血偿,才能伸张自己的正义......影片在类型片的套路上有所摆脱,令人意外,但影片在多逻辑关系线中的处理,不甚令人满意。
影片刻画了三对父子的形象,但这三对父子的关系没能形成足够的对比或关联刻画,让人费解其用意;连姆尼森绑架大毒枭的儿子,并拍了一段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好好的父子情变恋父,有些匪夷所思;而影片安排两大毒贩集团的火拼,更像是安排好的命中注定,无论连姆尼森做什么,其结果都会导向这一事实,信服度很低;而毒贩轻易招供,更是非常理想化的处理。
彩蛋影片在内地上映,惯例有删减,这一次的删减对影片的解读会造成一定的误区。
大毒枭愤怒的杀死了一个乱开玩笑的手下A,随后,影片给到另外一个手下B特写镜头,而随后的两方火拼正是因为手下B向敌方通风报信,如此剪辑会让观众以为是“手下B看不惯大毒枭不把弟兄当人看,所以给敌方通风报信。
”但如果观众知道,自己在影院看的是删节版,而删节的部分是手下A和B亲吻的画面,那么肯定会产生另外的解读。
真没想到大叔还有这么一部反套路的电影,满满的惊喜,各种黑色幽默、出其不意和恶趣味,好几次给我笑到前仰后合。
总结一下就是《两杆大烟枪》式的荒腔走板、错位巧合,加上昆汀式的说干就干、血肉横飞,再加上科恩兄弟式的世事无常、命运难测。
刚好几种最喜欢的风格揉在一起,太对口味了!
最出彩的形形色色的黑帮小弟和轮流上场的小人物。
每年出差一百天,能用20美元骗炮旅馆服务员的小弟A,对成功率31%的战绩引以为豪;计划去爱尔兰度蜜月的基友小弟B和C,背着老大和同事谈恋爱,C因为话多被老大当了替罪羊,B目睹爱人被杀毅然出卖团队;以及不讲诚信出卖买主,想一趟活儿赚两份钱的黑人杀手;贪心赚赏金不成反送命的学校门卫;那个头一天当众示爱,第二天就冲着亡夫坟头吐口水的越南老婆;当然还有自称天生会飞,在天上飞了一整夜,不知道有没有被冻死的,最终命丧除雪车的印第安小哥…… 还有这位维京团队老板,婚姻上不如意,和前妻打官司争儿子抚养权;生意上讲规矩、有条理;同时还是一位和平主义者的贩毒团伙BOSS。
我记住你了。
每死一个任务就出现的人名字幕,加上绰号和信仰,这个设计真是把黑色幽默发挥到极致。
既可以看作前面一小段落的结束,又把你不知道人物命运如何发展的荒诞、戏谑感觉直接呈现出来。
譬如维京团队对黑人杀手下手前,拉上窗帘的远景,屏幕一黑加上枪声配合字幕弹出,直接让人发笑。
更有维京团队和印第安团队火拼过后,整整齐齐出现的三行四列人名,各有各的名号,各有各的信仰,仿佛一群崭新入土的墓碑。
骨骼碎裂之声不绝于耳,鲜血爆浆之势稀松平常,杀人不耽误聊天,爽快直接不废话。
把杀人贩毒复仇这种事表现得极为生活化,跟喝水吃饭一样平常,这就很反转。
很成功的黑色幽默——每个人都挺有性格,杀人如麻来形容一点不过分,但是一点感觉不到残酷,反而觉得这些黑帮很搞笑挺有趣。
倒显得把复仇这件事看得很凝重的连姆大叔过于严肃,容易出戏了。
出来混,生死是不太重要的事,无论是杀死他人,还是自己被杀,他们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事,比如以血还血的复仇,以牙还牙的意气之争。
人生信条异常简单:你不服吗?
打到你服!
要我服?
打死我都不服!
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极为野蛮、鲁莽,却有迷之血气和野性。
老汉机场做着扫雪这份靠谱的工作,媳妇也漂亮,本来挺幸福,结果儿子意外被一群小混混抓走搞死了,原来是儿子的朋友搞了毒品。
老汉本想饮弹自尽,结果得知真相的他眼泪掉下来。
于是老汉one by one搞死这哥仨,幸亏老汉电影看得多,处理尸体有办法,铁丝网一捆扔到河里,坐了鱼饵,吃光后还不会浮起来,经典经验啊。
干死这仨以后老汉很迷茫,想找出背后的boss维京,他以为自己是海盗头呢。
老汉找到江湖人称翼人的纯情男,打探维京的消息,翼人有情有意,被一个小鸡黏上了就找到真爱。
翼人帮着老汉雇了nb的杀手黑人爱斯基摩人,想一次性干掉维京。
结果黑人杀手不讲究,两头通吃,还忽悠老汉多要了预付款,黑人就是黑人,确实太笨了,被套出消息后,维京将其直接干死。
维京顺着傻黑杀手的消息找到了翼人,翼人自知必死,微微一笑,为了自己马子被维京他爸搞了,就要跟维京死磕到底,绝不透漏老汉半点消息,最终英勇就义。
老汉刷了半天头条也没找到维京被干死的消息,就觉得此事必有蹊跷,又没元芳可问,于是果断出击,去学校把维京儿子接走。
期间维京瞎搞,以为印第安黑帮搞他,结果把人少爷干死了,引起印第安老爷的怒火,直接宣战搞起来,维京以为随便找个马仔替死就能搞定,结果印第安老爷直接拒绝丫的,一切从实力的角度说话,维京你没资格这么做。
美帝警方也没闲着,自从无耻之徒的大姐出走了,终于有了下落,原来从芝加哥来到丹佛了,并做了一名英勇的人民警察,大姐尽职尽责非要搞掉黑帮。
维京带着小弟找到老汉,一顿猛干,结果自己杀死的那个替死鬼的壮汉男老公,早就给印第安老爷报信了,老爷开着悍马一路碾压过来,关键时刻老汉老爷强强联手,老汉用大树砸穿汽车,老爷一枪干死维京。
老汉带着老爷一路向西跑路,风雪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再生个儿子,老汉老爷一起奔向了性福。
留给警察大姐的只能是一地鸡毛和迟迟破不了的案件。
故事告诉我们,老头更有力量。
不知道为什么打分低,可能是没什么大场面吧,但是片子看着很有意思,我觉得应该在7分到8分之间。
故事构思巧妙,拍摄手法新颖,带上些许黑色幽默,连姆尼森的复仇之旅其实是很爽快的。
虽然不及John Wick火爆的大杀四方,连姆干掉黑帮人物也是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走的是爽片的路线。
影片节奏掌握的也很好,没有冗长的煽情和叙述,伴随着黑帮老大的气急败坏,黑帮成员一个接一个的消失,每个桥段都出其不意却又合情合理,算是连姆在营救系列之外的又一部好戏。
连姆.尼森是我十分喜爱的一位男演员。
从《辛德勒的名单》开始注意到他,到《飓风营救》、《空中营救》、《通勤营救》……的营救专业户,连姆大叔以他的理性、冷静、果敢完美诠释了中老年男人“血染的风采”。
《冷血追击》是连叔今年2月上映的作品,他的演技依旧辣么稳。
好演员不必太帅(如黄晓明)、也不要太丑(如黄渤),甚至不需要演谁像谁,只要演好一、两种类型片,让观众看着心里有底、不易出戏就是成功。
和营救五部曲不同,本片的男主内尔森只是一位素人父亲,而且这次没有人需要他营救,他一心只想着复仇!
由于没有“专业背景”,在《追击》里他杀起人来非常随性,既没有周密的计划,也没有专业的工具。
往往还没等把对方杀死自己先累趴下了,而且处理尸体的方法也是从小说里看到的。
因为是素人,所以影片中基本没有精彩的打斗,取而代之的是穿插点缀的黑色幽默。
比如,每当剧中人物死后,都会黑屏显示这个人的姓名、绰号,最多时一屏列出了12个名字。
再比如,贩毒组织首领维京的儿子在学校居然被同学霸凌;维京不仅给儿子规定了严苛的营养餐,而且还要求自己和手下身体力行,so当他们在研究丧心病狂的恶人计划时,手里端的不是马提尼而是碧绿的蔬菜汁!
类似的黑色幽默还有很多:黑帮分子不靠暴力更不靠财力,而仅仅靠威胁给差评制服了不良商家;维京的儿子被内尔森绑架后,非常开森,睡在内尔森已故儿子的卧室,要求听“睡前故事”,内尔森给人家孩子读的竟然是扬雪车使用说明书;一心想要飞翔的印地安黑帮小弟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前一刻还在空中荡漾,下一刻就被卷进扬雪车搅成碎片后再次抛向空中……我感觉这些星星点点的冷幽默很酷拽,比一味的打斗、飙车高级得多。
每当被剧情带动着不合时宜地(因为片子里刚死了人)发笑时,我都在想:认真你就输了!
但影片中不只有这些天马行空的戏谑,还充满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哲理。
内尔森花大价钱雇了个杀手,结果这个杀手转头就去找维京,要求维京以同样的价钱购买情报。
交易结束后,维京问杀手:你在哪儿学的职业道德?
随后,窗帘一拉,屏幕一黑,杀手的名字上榜。
一个打酱油的门卫曾经在自己的危难时刻得到过内尔森的帮助,但他忘恩负义,为了钱主动跑去出卖恩人。
“正义使者”维京当然不会放过他。
于是,屏幕也为他黑了一次……不认真、不敬业、没操守,你就死定了!
我认为豆瓣给《追击》的评分明显偏低,这么高级的电影给8.7分都不为过!
《冷血追击》是连姆尼森大叔今年出镜的一部新片,导演是个挪威人,这部片子是他翻拍的,翻拍的就是他自已以前的一部片子。
呃嗯,这本身已经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这位导演是有多爱这个故事啊,拍一遍挪威版还不够,又拍一遍美国版……受大叔“营救”系列片的影响,我以为这又是一部动作猛片,结果看了三分之一就发现不对,这分明是个黑色喜剧嘛全片笑点多得数不过来。
先简介一下剧情:大叔是北方冰雪小鎮(镇名似乎是虚构的,带双关)的铲雪车司机,有个儿子是小镇附近城市机场的行李搬运工,有个太太贤惠淑良,大叔本人一脸憨厚老实,影片一开始还得了小镇的年度公民奖,简直看不出来有任何刺激出现的可能……结果转眼反转,大叔儿子突然被当地毒贩害死,全片节奏瞬间跌入时不时觉得好笑,但又总觉得不应该笑的起伏之中。
简单地说,这就是大叔私刑杀人为儿子复仇的故事。
然而杀再多人,他的儿子和老婆也回不来,他本来拥有的平和温暖家庭再也无法复现……这是多么冷硬悲伤的故事内核啊,结果拍成一本正经的搞笑模样,实在是很难言表。
而且,我本来以为大叔又会贡献各种打斗场面,结果导演十分厚道,一到关键血腥场面就全部跳过了……大叔最出力气的镜头只是扛着铁丝尸体包扔到冰瀑下面去,那略显蹒跚的背影与其说是恐怖还不如说是滑稽,特别是连续扔了三遍的时候。
片中充满了各种讽刺和暗喻的细节,我就不一点一点剧透了,有兴趣的人自已去看,总之从没见过哪部片子死了这么多人且每个人都死得莫名搞笑,每死一个人还都有字幕出现认真介绍该人的宗教信仰(图片)、姓名以及外号,于是最后一幕黑帮火拼大战后出现满屏的字幕(死人太多),效果无比令人喷笑。
连姆大叔在这部片子里连个来路都没介绍,铲雪车司机大叔为什么杀伤力如此之大?
完全不加背景说明(只有他老婆提过一句“打猎”),不过,从大叔的爸爸和弟弟都曾经是毒贩手下的细节来推断,大叔也应该是练家子吧,而且很显然,大叔对法律这种事一点儿都不感兴趣。
莫非大叔曾是法外之地的深山猎户?
儿子蒙冤而死,大叔唯一打算做的事就是靠自已把杀害儿子的仇人全部干掉(其中听弟弟的找了个所谓职业杀手结果鸡飞蛋打,证明什么人都不如大叔自已靠谱),什么警察,什么正义,什么揭露真相,都一边儿去,大叔杀起人来,那叫一个干脆利落绝不含糊。
是不是,在真正的痛苦面前,任何道理制度都显得非常荒唐,唯有“以眼还眼”才是这世间真正的公道?
复仇这件事,其实没有什么算盘可打,有的只是复仇者自已心里的那一杆秤。
什么样的报复才够呢?
端看复仇者的能力大小了。
兔子永远无法向野狼报复,只能变成佛系……法制仅存在于不让报复只让算计的文明社会里,当什么样的痛苦都可以用算盘珠子打来打去衡量数码的时候,报复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交易:也即,我的痛苦,可以为我换来多少补偿?
不要任何补偿,只想将痛苦的感觉如数甚至加倍奉还,这才叫报复。
问题就在于,想让别人痛苦,那得自已够强大才行。
而且,报复有一个先天的缺陷,就是复仇者已经遭受的痛苦根本无法消除,无论报复得多么彻底,无论被报复的对方有多么凄惨,都无法改变复仇者已经遭受重创的事实……这么一想,复仇者刻骨而无法治愈的悲哀真是永夜般漆黑。
如果可以选择,谁愿意当一个复仇者呢?
这片子从头到尾,没见大叔哭过,但儿子刚死大叔还不知道有仇人的时候,那一场准备吞枪自杀的戏,已经完整刻画出了大叔痛苦的深重,复仇成功之后又能怎么样呢?
大叔最后开着铲雪车下山,是打算潜逃,还是打算自首呢?
影片没有讲大叔的结局,而最后警察与快要咽气大毒枭的喁喁私语,应该是在暗示这警察也是毒枭的手下吧?
所以法律在此地真正就是个笑话,如果可能的话,希望大叔还是远遁比较好,也许去印第安人保留地藏身是个不错的选择,痛苦虽无法消除,但经过这么一番报复的宣泄,估计大叔该可以获得些许平静,兔子的佛系里饱含着无可奈何,野狼的佛系里却会多一丝随遇而安……总之佛系没什么错啦,只要还想继续活下去。
最后给大叔点个赞,拐骗小男孩之后读铲雪车说明书当睡前故事的场面太萌啦,大叔这种形象,就算当绑匪也会让人觉得安全感满满吧……好吧,鄙视一下我自已这无可救药的外貌协会心态。
纳尔逊发现儿子死于吸毒过量。
儿子的死给纳尔逊的婚姻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妻子离开了他。
坚信儿子从不吸毒,他调查发现儿子是被毒枭特雷弗手下误杀。
纳尔逊在寻找维京的过程中一个个地杀死有关人顺下瀑布。
维京怀疑敌对的印第安家族杀害手下,两个组织地盘争夺战,印第安儿子被杀。
纳尔逊绑架维京儿子。
"反套路"…国内宣传海报上的标语没骗你-真的是反套路啊!
连姆大叔的戏看过不少,但像这次快看不下去了的之前还真没有。
本以为会像是《飓风营救》那样,再次也得到《通勤营救》或是《飓风3》的水平吧(毕竟这部的分比它俩要高出那么一点)。
没想到它这次想要走的是《极线杀手》这一路,虽然我对《极线》这种调调不是太感冒,但走就走呗,走得好的话看得也刺激啊。
可显然有连姆大叔那张不苟言笑的脸在镇场,导演也不太敢往那方向上去冒险。
于是在看这四不像的过程中几度昏昏欲睡!
要动作没动作,要剧情没剧情。
以前是连爸开挂,这次仅仅是对手太蠢。
这反派你说你狠点就狠点吧,完了做事还不过脑子,蠢完就做,做完还蠢…又蠢又狠的真是没救了。
好奇这黑老大咋混了这么久才被干掉?
除了警察以外片里的哪个角色不都能杀他个几百回?!
邓恩大姐在影片前三分之一时的戏倒还挺足,演了不到一半人就闪了,也不给下文,这结束得也太莫名其妙了吧-这不欺负人家没拿过最佳女配嘛!
不过如果这片子放到今年奥斯卡之后上,导演百分百得让她回去补戏。
看到结尾后才发现这竟是黑色幽默电影?!
也是,回想之前反派一次次的浮夸表现以及处处不合时宜的镜头编排与对白内容都是想要在极力地提醒我这是一部黑色幽默的动作电影,可当时的我是真的没get到,以为只是编导处理方式以及水平的问题,对不起,看来是我"低估"你们了。
一星给连姆·尼森,一星给摄影(这片的画面挺美的。
甭管怎么样,老美拍片硬件还是齐的),最后一星给……………….…...….…..….…………………………………………………………………………………………………………………………………………………………………………………………………………………………………………………………………………………………………………………………………………………………………………………………………………………………………………………………………………………………………………………………………………………………………………………………………………………………………………………………………………………………………………………………………………………………………………………………………………………………………………………………………………………………………………………………连姆·尼森(你说我咋就这么贱呢?
)
应该是翻拍2014年的挪威电影《In.Order.of.Disappearance》的,觉得还是挪威版的好看,看见连姆总有一种出戏感。
挪威版的悬疑感更强,剧情节奏控制得自然,台词也更精炼,男主全程表情冷酷,淡定和果断,人狠话不多的形象深刻,背景音乐与情节的发展结合的非常完美,文艺感更强,表演更加自然和抽象,不愧被冠以挪威最佳悬疑电影。
这版的商业性比较强,更多好莱坞商业动作电影元素夹杂在里面。
两部拍摄的雪山和雪景都非常美,铲雪车铲雪的景象让人印象深刻。
拼多多版科恩
当黑帮老大找一个不是同性恋的手下很重要
这次幸好连大叔没有再上演父亲千里闯单骑的场面,重点是那几个印地安黑帮人物太帅了,劳拉-邓恩一如既往的美
翻拍挪威电影《失踪顺序》
哈哈,有意思。
禽兽 连响尾蛇都不放过
拍的什么玩意,纯粹的浪费时间精力
太喜欢的调调儿了,半句废话没有
这部电影是最近我看的最快乐的一部电影,我真的非常吃这种喜剧风格!在电影院拍大腿笑的那种,连姆尼森怎么没有早点去演喜剧啊,这种苦大仇深脸的反差简直喜感打出暴击。近期心情不好的人必看。
失踪顺序。
尼姆连森:当父不易啊! 莫名其妙的一个接一个的挂了最后一个小朋友开着铲雪车走了。
有那么一瞬间,好像看到了谋杀绿脚趾的影子,但是显然那是一种错觉。
这片子给我的最大的感觉就是“冰血暴”的电影版(虽然冰血暴的确有电影版),片中的荒诞和黑色幽默还是可以的,只是细节处理不到位,很多情节并没有圆过来,连姆尼森这样的硬汉形象貌似与本片风格有点不搭。
惊喜,为拉高评分打个五星,表示一下支持。前半段算是尼姆连森苦大仇深的招牌复仇片,没什么新意,后半段黑道各方展开后就成了科恩兄弟或者盖里奇式的黑色幽默电影,几乎没有多余的点,死亡顺序的信仰名字昵称都贼有意思,值得一提的是Viking的信仰符号是嬉皮的反战标志。电影运用大量以一种游离于紧张情节外的日常镜头来寻找荒诞和幽默,最后的最后,男主开着铲雪车载着同命相连的大佬工作,给市民开路,真是绝了。
荒诞不是这样耍的
4.5星,反派太可爱,爱上了。
三位爹癌患者又臭又长的冷血小故事
剧中的故事发生地 Kehoe City 是虚构的,当地大雪纷飞的气候也算是为电影名称做了一个比较中肯的交代。Liam Neeson 真的自带铁汉老父亲的气质,《飓风营救》里不远千里救女儿,《冷血追击》里不惜一切代价为儿子报仇。不过这部电影和《飓风营救》之间,相差了十几个《通勤营救》。好像是为了衬托父亲为子复仇的焦虑感,电影的很多情节都交代得很匆忙,我没什么耐心在这样一部电影上抽丝剥茧。因为,真 的 不 好 看。
真没意思,隔段叙事削弱故事完整性,同时让流畅度消失,让电影冗长无趣
大姐的颜值是真的真的惊艳!!!感觉这套路我有点下头了,虽然是有点古典杀手电影的风味,一点小精致……但就像是和尚在念经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