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信徒,看完基本上在创世纪里找不到原型的Noah后,感觉还是有必要让大家知道真实的故事的。
尤其是耶和华创造洪水的真相。
一个字告诉你这个故事一个字就能概括。
船我们来拆解它舟,八,口。
方舟上,八口人!
诺亚,诺亚妻子,诺亚的三个孩子以及他们的【三个】妻子!
创世纪6章13节:13 正在那日,挪亚和他的儿子闪、含、雅弗,以及挪亚的妻子和【三个】媳妇,都一同进入方舟。
这是原著。
让我们来看看耶和华为何要摧毁全人类。
首先回到毒蛇引诱亚当夏娃吞下禁果后,耶和华审判毒蛇(撒旦,堕落天使路西法)创世纪3章15节:15 我要使你和女人彼此为仇, 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
他要伤你的头, 你要伤他的脚跟。
后裔,英文seed(种子),女人不可能有seed,男人才提供seed。
这个seed是指处女的子嗣,弥赛亚,就是耶稣降临的第一个预言(新约圣经中,耶稣是处女所生)。
这里所说是指,耶稣和撒旦为仇,耶稣降临要重创罪恶之源(他要伤你的头),拯救人,而耶稣要被钉死在(伤他的脚跟)。
撒旦知道耶和华会送来弥赛亚,而撒旦堕落时带走了1/3的天使,变成恶魔,接下来的事就是:创世纪6章1-2节:1 当人开始在地面上增多、又生女儿的时候, 2 上帝的儿子们看见人的女子美貌,就随意挑选,娶来为妻。
上帝的儿子们,指的是堕落天使。
堕落天使,也就是恶魔,在地上,诺亚时代之前几百年,和女子发生关系,生出的子女不是纯人类,而是半魔半人,充满罪恶后代,为了阻止预言的发生,阻止弥赛亚的降生。
而诺亚的世代,是地上唯一的纯人类。
创世纪6章9节:9 这是挪亚的后代。
挪亚是个义人,在他的世代中是个完全人。
挪亚与上帝同行。
而除了诺亚,经历几百年后,地上全是恶种。
因此,耶和华打算毁灭全地。
创世纪6章11-13节:11 这地在上帝面前败坏了,地上充满了暴力。
12 上帝观看这地,看哪,它败坏了,因为凡血肉之躯在地上的行为都败坏了。
13 上帝对挪亚说:"在我面前,凡血肉之躯的结局已经临到,因着他们,地上充满了暴力。
看哪,我要把他们和这地一起毁灭。
而诺亚,是唯一的纯人类,神的造物,包括地球上的动物,神不想毁灭的,他启示诺亚造出方舟,拯救这些物种,包括诺亚一家人,而不是要毁灭全人类!
地上罪恶如此之多,耶和华不得不用洪水毁灭它们,这里你看到的全是神的愤怒和审判。
但那是针对罪恶。
而神耶和华要拯救唯一的纯人类,为了最终带来耶稣,为了最终拯救从亚当夏娃开始堕落的人类。
但对于人类,你能看到他的仁慈与爱。
为什么导演不去翻一翻圣经?
电影如此疯狂,里面的诺亚也是个疯子。
耶和华甚至直接告诉诺亚如何制作方舟:14 你要为自己用歌斐木造一艘方舟,并在方舟内造房间,内外都要抹上沥青。
15 方舟的造法是这样:要长三百肘,宽五十肘,高三十肘。
16 方舟上面要造天窗,向上一肘。
方舟的门要开在旁边。
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层。
17 看哪,我要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凡有生命气息的血肉之躯,地上的一切都要灭亡。
18 但我要与你立约;你同你的儿子、妻子和媳妇都要进入方舟。
19 凡有血肉的动物,每样一对,一公一母,你要带进方舟,好跟你一起保全生命。
20 飞鸟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的爬行动物各从其类,每样一对,都要到你那里,好保全生命。
21 你要拿各样可吃的食物,储存在你那里,作你和它们的粮食。
" 22 挪亚就去做了;凡上帝吩咐他的,他都照样去做。
而在最后,并不是诺亚关上的船门:创世纪7章16节:16 凡有血肉的,都一公一母进入方舟,正如上帝所吩咐挪亚的。
耶和华就把他关在方舟里。
神把船门关上的。
这在圣经中有很深的涵义:当神关上门,你在里面是安全的,没人可以打开那扇门,把你从方舟中拉出去,丢到审判的洪水中。
你在神里面是安全的,虽然有时候波澜颠簸会使你摔倒,但是你不会摔出去,你跌倒在方舟里,跌倒在Grace of the God里。
Amen!
一个所谓的好人——诺亚,却是一个宗教偏执狂,把所有善心都只施舍给动物,对人类不管无辜与否都冷血无情,甚至还要杀死自己刚生下的孙女,整天借造物主之名,把自己都忽悠瘸了,强求别人无条件支持其理念,否则便是异端、要清除。
实在是无法接受片子中的理念。
如此所谓“圣母”、邪教疯子、偏执狂,最后片子却试图将其洗白,可惜最后把害人的邪教之物传承下去的做法暴露了其本质。
片中人类不屈从于命运的抗争、对邪教的偏执引起的众叛亲离、最后其儿子因道不同不相为谋弃邪教传承物如败履毅然出走的剧情,勉强为片子挽回1分——很少给电影这么低的分数,毕竟冲着导演们的付出一般最少都给4分的,除了一些试图用自己的NC理念给别人洗脑的。
首先说一句,电影我给的评分一般,因为作为电影本身,剧情设置槽点比较多,作为宗教题材,显然剧本又改太多了。。
总之有点又想照顾观众又想终于原著的“两头不讨好”感。
评论看下来,从圣经和宗教的角度解释几个被问到比较多的问题。
我是基督徒,但我的解释肯定不是权威的,我只能说,尽量从圣经出发吧。
如果我说错了,求神怜悯。
1. 电影的白人中心主义电影里诺亚的三个孩子闪、含和雅弗都是白人,这应该是导演迫于政治正确的选择,而不是白人至上什么的。
因为含被设定成“坏孩子”的形象,不管他是黑白黄,总之拍出来肯定就被认为是种族歧视了。
西方社会这种政治正确是木有办法的事情,所以只好拿白人来一视同仁。。。
(美国有个笑话,说只有白人绝对不能说“我为我的肤色感到骄傲”,其实想想“政治正确”这事本身就挺政治不正确的)2. 闪、含和雅弗究竟应该是什么肤色在我现在能想到的经文中,好像没有关于这三个儿子是什么肤色的直接记载。
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闪”代表的是白色人种,“含”代表的是黑色人种,“雅弗”代表的是黄色人种。
但这个结论应该是推断出的,而且也有很多人持不同看法。
不过有一件事应该是可以确定的,就是既然三人是全人类的祖先,那么肤色的分化是出自这三人的,但从哪一支、哪一代开始分化是不确定的,我自己听过有解释说是从巴别塔以后。
3. 人类出自同一祖先,但肤色不同,这件事符不符合科学规律说实话“神迹的科学依据”这个问题是基督徒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之一,而且基督徒自己对这个问题往往是很清楚的,但说出来好像就被质疑很多。。
我努力一下试试看吧。
首先呢,作为基督徒来说,我们相信整个世界都是神创造的,那么科学规律也就是神创造的一部分咯。
所以,神做点所谓“违反科学规律”的事情当然是分分钟的事情。
第二呢,为什么人会认为有些事情是“违反科学规律”的?
其实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一直是有限的,这也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
有些我们认为“违反科学规律”或者“科学解释不了”的事情,可能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大家就不这么想了(请参照古人都是怎么迷信的)。
人类有没有可能穷尽科学的极限?
我自己觉得是不太可能的。
这也就意味着,人对神的了解也是不可能到达完全的。
“不符合科学规律”这件事情并不能证明圣经或者基督信仰就是错的。
最后,如果有人是对第一点提出质疑,即“怎么相信整个世界都是神创造的”。
这点我是没有办法真的去“说服”一个人的。
对于这件事,很多人有很好的见证(比如强烈推荐里程的《游子吟》)。
我只能说,凭每个人的信心(faith)去接受吧。
耶稣说:“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
(约翰福音20:29)”4. 电影里的巨人是什么突然发现前面跑有点远,回到电影里来。
电影里对石头人(The Watchers)的设定是堕落天使神马的,但据我所知圣经里是没有相关的记载的。
该隐杀了他弟弟亚伯以后的故事,在圣经上是如此记载的:耶和華對該隱說:「你兄弟亞伯在哪裡?
」他說:「我不知道。
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
」 耶和華說:「你做了什麼事呢?
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裡向我哀告。
地開了口,從你手裡接受你兄弟的血,現在你必從這地受咒詛。
你種地,地不再給你效力;你必流離飄蕩在地上。
」 該隱對耶和華說:「我的刑罰太重,過於我所能當的。
你如今趕逐我離開這地,以致不見你面,我必流離飄蕩在地上,凡遇見我的必殺我。
」耶和華對他說:「凡殺該隱的,必遭報七倍。
」耶和華就給該隱立一個記號,免得人遇見他就殺他。
(创世纪4:9-15)所以我自己觉得,导演设计这些天使是出自这一段也说不定。
不过这个设定确实是导演自己的东西,与圣经无关。
不过电影里地都干了,没有作物,大家只好打来打去还吃人什么的,是从圣经里“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来的。
5. 诺亚为什么要灭了所有人类这点电影里还是挺明确的,因为他看不下去人类的罪行了,想保护动植物资源嘛。
不过这一点在圣经里并不是这样的,因为神创造人本来就是要人“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创世纪1:28)。
神把这样的心意放在人心里,所以电影里诺亚内心的纠结应该是导演自己演绎出来的。
不过当时的诺亚在看到人都被淹死了的时候是不是很纠结很伤心,我们就不知道了,上古时代的人了。。
6. 神到底有没有让诺亚选择毁灭或者存留人类这一点是电影的关键点,但再一次地,这件事在圣经上是没有记载的(请注意,是没有记载。
有没有这件事我是不敢说的)。
很多人会问到“神为什么创造智慧树”、“神为什么不消灭撒旦”、“神为什么不把坏人都杀死只让好人活着”,其实这都有点与“自由选择权”这件事情相关,在这里也多说一两句吧。
神在造天地万物和人类的时候其实都是好的,“神看着是好的”这句话在创世纪第一章提到了很多次。
所以在那样的时候,一切都很和谐。
后来,天使中的一位因为觉得自己与神一样伟大,不服神的统治,就堕落成了魔鬼撒旦,处处引诱试探人,让他们离开神。
犹大书1:6说“又有不守本位、离开自己住处的天使,主用锁链把他们永远拘留在黑暗里,等候大日的审判”,可以推测魔鬼可能是变坏的天使。
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犯了罪,从此原罪就在人的身上,一代代流传下去。
除了基督耶稣,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无罪的。
因此人就不像在伊甸园时期一样,是全心全意爱神的,而是有了自己的私欲,也就需要选择善或者恶。
神当然有能力把这些恶和恶人都从地上除去(旧约中有很多这样的记载,包括诺亚的故事就是一例)。
但是神爱人,愿意让人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当然,祂也喜悦人是自己选择祂的。
但是,如果恶积累到一定程度,神是会把恶除去的,有的是部分的(比如灭族),有的是世界性的(比如大洪水)。
这些大概可以简称为“神都看不下去了”的情况(⊙﹏⊙b汗)有些人会说神好残忍啊,但是要假设一下,是神一次性把恶除掉留下好的比较残忍还是任恶随意发展人类自己灭了自己比较残忍。。
现在想到的就是这些。。
如果看到新问题就继续更新。。
十分,因編劇。
想他會是個幸福的人吧, 喜歡圓滿的結局, 又對信仰有很深的理解。
揀選, 命運,因果,選擇。
神會揀選哪些人完成他的任務呢?
軟弱的諾亞, 父親被殺時的逃跑, 一生都在逃, 不孕的伊拉。
凱隱第一次來到方舟的時候,諾亞沒有和巨人當時殺掉他, 這不是一個將軍所爲, 太過軟弱, 沒有殺伐果斷。
也正是他這種性格, 更不能對他的雙胞胎孫女下手。
凱隱沒有妻女後代?
殘暴, 隻懂得掠奪, 他可以組建一支打敗巨人的軍隊, 卻不能組建一個建造另一個方舟的團隊, 狂妄, 不依靠神, 他的能力就小於軟弱的諾亞, 他若早知道這一點, 向神懺悔, 結局會不會不一樣呢?
但, 誰又能知道是不是神讓他的心堅硬呢?
誰又能知道這是不是神的旨意呢?
諾亞冒死救了伊拉, 最後伊拉又救了他, 編劇很喜歡這種人類無法預測的因果。
命運,諾亞,妻子,伊拉。
閃,含, 亞弗, 這三個人的命運很有意思。
整部電影中, 諾亞是孤獨的, 他跟妻子,兒子們, 兒媳, 都無法溝通。
神的安排, 讓軟弱也并不特別聰明的諾亞在這段時間中境界得到了飛升。
含這個老二定律,挺難的, 這種反復, 在人類史上, 老二都是挺難,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衹有倚靠神吧。
如果含是長子, 如果他有伊拉, 他的命運還會那樣嗎?
他還會恨他的父親嗎?
還會在是否謀殺父親之間徘徊嗎?
還會在父親頹廢事態丟醜的時候旁觀嗎?
電影又再暗示耶穌的降臨, 人的罪, 痛苦的循環, 是無法解決的, 即便是諾亞這樣順服, 受到恩賜, 得到神的揀選的人, 也是一生痛苦, 衹有把神的長子作爲贖罪的價碼, 人類才能得到救贖!
首先说明一点:上帝之所以用洪水灭世,是因为全地满了罪恶,人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
电影全篇看下来,似乎只有诺亚,方舟,洪水这三个词符合《圣经》,但剧中的诺亚和圣经上的诺亚也颇有差距。
先谈谈电影中的诺亚,第一幕童年的诺亚就目睹了他父亲被土八该隐用斧头砍死,这极有可能会造成他的童年阴影。
随后画面一转,诺亚带着自己两个儿子闪、含在空旷的土地上采集他们所需的,之后随着嘶鸣发现了受伤的猎物,诺亚进一步上前查看,遭遇到了捕猎的人。
他的第一反应是先回头观看情况,接着抽出猎物身上的小半截利刃藏在手心,之后的剧情是:对方一号先发制人来了一枪,他身体一偏顺势将利刃插进对方肩膀后夺过其手中的枪,然后踢伤第二人膝盖,接着用枪将第三人击倒并扎进其胸膛后抽出,随后走向第二人准备灭口(我之所以这样猜测,是从他与这三人打斗看出的,诺亚身体之灵活不像懦弱怕事之辈,出手之快不像良善手软之辈)不过他先看了一眼对方的膝盖,确定情况与他有利(非常有经验啊!
)对方乞求道:求你了,你要什么?
诺亚:公道 从上面我描述这一段可以看出,诺亚为了生存毫不犹豫地抹杀了别人生存的权利,他也是在世界爬模滚打后磨砺出来的这样想法(虽然电影没有描述,但看他起初追猎物的机警,和他与三人争斗狠利的片段不难猜出,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些事,他的做法难道是与生俱来?
)诺亚说要公道,说明他经历的皆是不公正的事。
从电影已知的片段来看,他从小便经历了丧父之痛,父亲被砍死于眼前,仅因为与对方争辩创造主,且是赛斯的血脉,其实最重要还是因为利益的冲突,佐哈矿的归属权便是血案的导火索。
利益的争夺让他失去了父亲,公道在何处?
公道自在人心?
但当人心败坏,人性泯灭,公道又在何处?
公道似乎在恶人手里,那善良的人该怎么办?
于是乎善良的人不在善良,恶的人愈加的变恶,那世界便乱了。
有完全的好人与坏人吗?
好人心中有恶,坏人心中有善,善恶一念间,一念为善、一念为恶!
善恶界限何在?
损人利己为恶?
损己利人为善?
于是乎人人抱怨道:苍天无眼,善不得善终,恶者却长存。
任何人都希望有一位公义的神,赏善罚恶、实行审判,那么漫天宗教便顺意而生,所谓的信仰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任何有功利性的信仰都不是纯正的信仰,中国人的求神拜佛压根就不算信仰,而且东方的神似乎不靠谱,受贿比人还绝,原因无它中国人进庙堂就是为了贿赂,以此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苦难,求平安、求工作、求爱情、求孩子,求了一堆,如若应验便香火不绝,若不应验,接着换下一位神,漫天神佛不缺他一个。
这算什么?
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忏悔,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解脱精神上的苦难,西方宗教的神在受苦,人民享乐。
而东方宗教的神在享乐,人民在受苦,这是东西方宗教最大区别。
(绕的比较多,回归正题)剧中诺亚梦见将有大水袭来,大水淹没了整个世界,人无力反抗。
他认为这是上帝要灭世,且见识到一滴水滴落在土地上却凭空长出一朵花,他认为这是神迹。
随后他启程去寻找自己的祖父玛土撒拉,以获得解答,死亡与新生?
另一个梦境褪去了他的疑惑,水净化一切,分离善良与邪恶、污秽与纯洁,让下沉的与上升的分离,毁灭为了新生,他选择了造方舟来拯救无辜和纯洁。
人类会因对世界的破坏而受到惩罚,将会有毁灭、将会有惨剧,我们的家庭被选择执行一个重要任务,我们被选择拯救无辜者---动物们。
无辜?
因为动物们仍然像在伊甸园时那样生活。
动物与人最大区别在于无思想,无自由意志,动物是没有灵魂的,而人之所以有自由意志,可以选择诸多的事物,是因为人有灵,《圣经》创世纪2:7耶和华 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动物不会也没有如同人那样选择违背神,所以相对于人的犯罪堕落,与神隔绝,动物则没有什么本质变化。
一颗来自第一花园的种子,深夜被埋于土中。
第二日在与守望者争执时,神迹发生了地底莫名涌出一股水柱滋润了种子,随后拔地而起的大树布满了四周,方舟的木材便有了,这更坚定了诺亚的想法。
人类的灭绝、动物的新生,回归初始的伊甸园。
美丽的谎言终归是谎言,诺亚欺骗了孩子们他们将在新世界中新生,可他压根没想过他们的新生活,想的只是让动物新生,罪恶的人类彻底灭绝(包括他们一家)。
编织美好的未来会给予人意想不到的的动力,但谎言终会破灭。
方舟争夺战,诺亚、守望者与该隐血脉战斗,守望者们突破束缚,魂归来处!
雨水、地底之水汇聚一处,世界终归虚无,天地之间唯方舟存在。
这是悲剧,人类自酿的恶果。
血腥的方舟争夺以诺亚一家胜利结束,很多人会问诺亚的这位上帝是否太过无情残暴?
再次重申上帝之所以用洪水灭世,是因为全地满了罪恶,人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
该隐一脉的人不仅满手恶行,心里也充满了恶念,不是只有跟随土八该隐是恶人,剩下没有跟随的人同样也不是所谓的好人,不愿意参加征讨诺亚的人群们,被圈在栅栏外,没有食物可吃,人性里自私、诡诈、贪婪、狠毒暴露无疑,不去作恶,不是没有恶念,而是无力去作恶。
正如奥古斯丁《忏悔录》里的一段记载:婴儿的纯洁不过是肢体的稚弱,而不是本心的无辜。
我见过也体验到孩子的妒忌:还不会说话,就面若死灰,眼光狠狠盯着一同吃奶的孩子。
谁不知道这种情况?
母亲和乳母自称能用什么方法来加以补救。
不让一个极端需要生命粮食的弟兄靠近丰满的乳源,这是无罪的吗?
导演本身是无神论者,他不过仅是截取了《圣经》里诺亚这一段改编而成的电影,没有真正的信仰核心、思想,这只是一部伪宗教片,电影里甚至没有出现过有关上帝的信息,仅是诺亚的梦境、和玛土撒拉的谈话,以及自己的猜测,导演含蓄的表达的这一信息。
无中生有的小花,一粒种子长出的丛丛树林,为帮人类而堕落的守望者们,借以表达超然力量的存在。
至于《圣经》中的诺亚是怎样的?
上帝又是何形象?
信仰真正的核心?
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圣经》,无论有无这份信仰《圣经》都值得你去一读。
亚伯被该隐杀死后,亚当与夏娃又有了三子塞特。
之后该隐和塞特的后人各自在世间延续。
该隐的后裔得到了堕落天使们的技术支持,很快建立起高度产业化的庞大帝国,但地上的资源也被榨取殆尽,大地失去了生机。
天使们原本是想要帮助这些生活在地上的与上帝有相似面貌的生灵,为此不惜违背上帝的旨意,私自降临到人间。
他们因此受到惩罚,一落地就变成了丑陋的石头怪“the Watchers”。
人类的文明在他们的帮助下才得以迅速发展,却没想到掌握了技术之后的人类开始过河拆桥,要消灭所有的石头怪。
危急时刻,数量上居于劣势的石头怪得到了塞特后人玛士撒拉的庇护。
玛士撒拉的孙子正是本故事的主人公诺亚。
诺亚年少时,他的父亲被该隐的后人土八该隐杀死。
侥幸死里逃生的诺亚从此以后便对人性充满怀疑。
即使如此,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还是娶到了一个美貌贤惠的妻子(不知道他是怎么吸引到她的,也许是靠辅导她数学),并生了三个可爱的儿子,尤其是长子Kal El……我是说,闪,完美的继承了其母的美貌基因,并剔除了他爹的糙汉子基因。
至于次子含,虽然也是相貌不凡,但从小就鬼鬼祟祟,为将来他的一番轰轰烈烈的带路党事业埋下伏笔。
土八该隐成了人间的主宰,由于他对金属器物的强烈执念,全国范围内掀起浩浩荡荡的大炼钢铁运动。
结果到处都被搞得乌烟瘴气,PM2.5漫天飘散。
推崇自然生存状态的诺亚为此感到十分捉急,结果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他就梦到了上帝要惩罚人类,降下大洪水毁灭世界。
就像现在的青年一有疑惑就去找禅师一样,诺亚做了关于洪水灭世的噩梦之后,第一件想到的事就是去咨询自己所知道的最靠谱的智者,他的祖父玛士撒拉。
于是他拖家带口的朝着祖父隐居的深山进发。
路上诺亚一家人救了一个受重伤的小女孩伊拉。
诺亚对于这个孤独无依的小女孩关怀备至,她晚上难以入眠诺亚还会唱歌哄她(唱的比在《悲惨世界》里强)。
一家人与小女孩非常投缘,于是她正式成为大儿子闪的童养媳。
两个年轻人情投意合、郎貌女才,本是一对璧人,可惜小女孩因为身体受伤,失去了生育能力。
当然,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的诺亚说不定看中的就是她这一点。
在祖父隐居的山洞中,诺亚领悟到上帝并非要毁灭世界,而是只想用洪水消灭罪孽深重的人类,而单纯的动物们因为保留了上帝赋予它们的自然的生存方式,所以应该存活下来。
于是诺亚明白了自己的使命:造一艘方舟,帮上帝保存地上的生物多样性。
原本干涸贫瘠的大地上长出了树木,为诺亚提供所需的原材料。
受过他祖父恩惠的石头怪们也来帮忙一起建造方舟。
数年时间过去,方舟的建造工作已接近尾声,诺亚的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小儿子雅弗也能出来打酱油了。
闪的日常生活主要就是跟自己的女朋友伊拉一起愉快的玩耍。
而大龄单身男青年含也不甘寂寞,他不满足于观摩自己的大哥大嫂过干瘾,也希望自己能在这方面多增长一些阅历。
含多次跟自己的父亲提出希望他帮忙解决自己的个人问题,但诺亚却总是敷衍他。
见父亲迟迟不肯给自己安排相亲,沉不住气的含决定自己出去看看能不能在附近摇到中意的妹子。
结果妹子没有摇到,却摇到一个看上去十分可疑的怪叔叔。
这个怪叔叔正是土八该隐,他是专门带人来砸诺亚的场子的。
看出了含身上非凡的带路党潜质,土八该隐便把自己从小带到大的锤锤送给含当做信物。
收到礼物的含带着土八该隐和他身后的皇军去围观他爹,并向他爹炫耀自己的礼物,“爹你看,我弄了个锤子!
”结果却遭到诺亚的训斥,“你弄个锤子锤子!”于是含只好悻悻然丢掉他的锤子,回自己屋里去酝酿自己的下一次带路大计。
突然奔来的大批飞禽走兽把土八该隐等人吓退了。
方舟即将完工,这也预示着第一届全国动物代表大会眼看就要胜利召开了,各行各业的动物代表都陆续下榻方舟。
在这个节骨眼上,诺亚家庭内部却是麻烦不断。
首先是大儿子家的不孕不育问题,再来是二儿子找不到对象的问题。
不过最严重的问题其实出在诺亚自己身上。
大儿媳妇和二儿子先后离家出走,他在出去找寻孩子们的过程中,见识了一下外面的人奢华糜烂的生活,本来就很脆弱的三观这次更是全毁干净了。
诺亚在心里打定主意,人类一个也不能留。
为了帮助闪和伊拉,诺亚的妻子决定求助于既是老禅师同时又是老中医的玛士撒拉。
玛士撒拉利用祖传偏方,专治不孕不育,帮伊拉解决了困扰她多年的顽疾。
于是闪和伊拉这两口子又能恢复和谐的夫妻生活了。
两人因为太过激动,顾不上已经开始的洪水以及下落不明随时可能被怪叔叔爆菊的二弟含,刚刚接受完老中医的治疗,就迫不及待地在小树林里测试疗效。
动物们基本上都已就位,诺亚站在船头焦急等着他的孩子们。
这时候办完事儿尽兴而归的小两口才不紧不慢的走了过来,并且完全忘记他们本来出门的目的是去找回二弟,不是去找老中医的,更不是去钻小树林的。
这时含其实已经成功攻略了一个妹子,可是还没有来得及领她回去在大家面前秀一番恩爱,妹子就不慎被捕兽夹夹住了脚。
另一方面,意识到大洪水一事并非危言耸听的土八该隐决定带领手下去抢夺诺亚的方舟。
结果他手下这一帮屌丝在路过含那个因脚受伤而不便行动的妹子那里时,居然直接就从她身上踩过去了,活活给踩死了。
含长这么大头回有心动女生肯为他留灯,本来都要牵手成功了,结果因为自己老爸在关键时刻见死不救,他那一盏灯终于还是被灭掉了。
由此,含对诺亚的怨恨达到了顶点。
这时的方舟前展开了正邪双方的大对决。
诺亚一方的石头怪迎战土八该隐和他带领的一干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滓。
石头怪虽然作战表现优异,但还是架不住对方有黑科技新阿姆斯特朗回旋喷气加速式阿姆斯特朗炮,被一个个轰下。
阵亡的石头怪们得到了救赎,纷纷恢复了天使的模样,重归天国。
诺亚一家和他要保护的动物们都顺利登船了,大洪水如期而至,土八该隐手下的喽啰们无人幸免。
而身负重伤却自信还能再战五百年的土八该隐却在资深带路党含的帮助下混进了方舟。
围坐在一起的诺亚的家人们听他讲起了创世纪的故事(这一段宇宙演化的画面非常美妙,我看到这儿有点想把背景音乐换成“Our whole universe was in a hot dense state……”;另外我一开始还有点担心导演不会要在这么一部宗教神话故事改编的电影里挑衅性的表达进化论思想吧,结果他就非常讨巧的在那只猴子奔到伊甸园的一瞬间把前面的长镜头给截断了,于是在猴子和人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就交给观众自己去脑补,见仁见智了)。
接着诺亚表达了他对人性的彻底失望,并提前安排好众人的后事。
他相信这条船上的就是最后的人类了。
结果很快他就被闪和伊拉给打脸了。
他万万没想到伊拉居然背着他偷偷去看了老中医而且治好了多年的不孕不育,现在肚子里已经有了闪的孩子了。
对此诺亚感到怒不可遏,他坚定地认为人类就是毁在异性恋手上了,异性恋要么被烧死要么被淹死,否则人类的数量很快又会疯长起来。
于是他发出警告,如果孩子生下来是男的,那就饶他一命;如果是女孩,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在伊拉养胎期间,闪的三弟雅弗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玩儿鸟。
他负责放各种鸟出去探路,这些鸟必须要躲过拦路的水管子什么的,找到陆地。
与此同时含跟土八该隐也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
土八该隐躲在船舱里养伤,每天大鱼大肉,遍尝了高汤炖皮卡丘、清蒸鲤鱼王、干煸铁甲蛹、干锅妙蛙种子等美食,而船上的生物多样性也因此遭到严重破坏。
体力恢复的差不多了的土八该隐跟含商量着怎样对付诺亚。
诺亚每天磨刀霍霍,虎视眈眈的对着伊拉肚子里的孩子。
这天孩子终于降生了,是一对双胞胎女儿。
闻讯赶来的诺亚本来打算来个双杀,却被含给骗到了船舱里,遭到土八该隐的突袭。
这时为了保护女儿而不惜与父亲决裂的闪也加入战局。
本来在一旁持观望态度的含意识到一旦父亲死了,船上剩下的所有人,包括自己,都得接受土八该隐的调教。
于是他菊花一紧,把心一横,冲上去狠狠的捅了土八该隐一下。
被捅的奄奄一息的土八该隐半是幽怨半是欣慰的对含说,“你终于成为男子汉了”,然后扑街。
这时候诺亚想起自己刚才要去双杀的,于是又折返到船顶。
可是当他听到伊拉唱起自己曾唱过的哄孩子入睡的儿歌,再看到两个婴儿的可爱模样,终究还是下不了手。
雅弗放出去的鸟终于有一只成功通关了的,那是一只鸽子,它发现了陆地,并衔了一段橄榄枝飞回了船上。
一家人的奇幻漂流生涯终告结束。
-感觉本片的预告片并不是特别精彩,我猜跟我一样去看这部电影的更多还是被其阵容吸引的。
罗素克劳和詹妮弗康纳利在《美丽心灵》之后再聚首,罗素克劳还是专业坑孩子,只不过这次以上帝之名,行事更加冷静,甚至是冷酷了;而詹妮弗康纳利的角色仍是那种一力维护家庭完整的坚强女性。
预告片里罗根勒曼和艾玛沃森的镜头差不多多,本来以为这次两人要再续《壁花少年》里的前缘,结果实际上却没多少对手戏。
感觉艾玛演的挺卖力的,能看出是卯足了劲要甩开偶像的头衔。
除了上面这些熟悉的面孔之外,看的过程中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是饰演闪的少年时期的小演员Gavin Casalegno,镜头一扫到他我就惊艳到了,小伙子长得实在太美了。
有没有闭月羞花我不好说,不过片中的两代女神在他面前都有点相形见绌了(当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本片的造型风格就是脏兮兮的,所以在比美的时候女性角色会比较吃亏)。
至于成年的闪,扮演者道格拉斯布斯也是个美男,但由于看了少年版期望值过高,所以难免有点落差。
本片前后两部分风格差异还是挺明显的。
华丽的特效主要集中在前半部分,等到方舟下水之后,镜头就主要对准船舱里面了,也就没什么特效可卖了。
去看之前猜测剧情的高潮可能会出现在抢夺方舟那一段,事实上这一段也确实是全片最激动人心的段落。
特别是完成救赎的Watchers们一个个升天的场景,观众如果把自己代入剧中人物,应该会明显感觉到既失落又欣慰的复杂心情。
一番争夺之后,方舟终于下水,不过这却不是故事的尾声,而是导演真正要讲的故事的开始。
诺亚方舟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实一两句话就能描述完。
当年的《冒牌天神2》,依靠史蒂夫卡雷尔的喜剧才能,影片时长才勉强撑到一个半小时。
本片基于原本的圣经故事,表现手法更加严肃,所以我在看之前也很好奇这么简单的故事要怎么拍到两个半小时。
本片的故事以登上方舟为分界线,前半部分的诺亚是作为一个笃信上帝的义人来刻画的,并以该隐的后裔来作为对比;而后半部分,诺亚对上帝旨意的奉行则开始表现出偏执的一面来,于是原本的第一主角在后面这一部分其实是以近似大反派的姿态在活动着的。
前半部分是一家人一致对外,后半部分则是家庭内部矛盾的解决。
实际上也正是在外患已除(至少在除了含以外的人看来是这样)的情况下,诺亚性格当中的缺点才得以暴露出来。
上帝其实就存在于我们做的每一个选择当中。
你把祂想象成个蛮不讲理的家伙,当然就会觉得祂在指引你做残杀婴儿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
如果我们将要做的事情是我们打从心底抵触的,我们又怎么能相信这是上帝要我们做的。
愚蠢的选择与上帝无关,上帝存在于我们做出正确选择的那一瞬间闪耀的智慧的光芒中。
本片的主角诺亚是个极虔诚的上帝的信徒,更确切的说,他笃信的是世间万物都应该按照上帝最初规划的自然的状态去存在。
所以他认为耽于奇技淫巧并肆意扭曲大自然的人类是不可饶恕的,包括他自己和他的家人,只要是人类,都不配活下去。
他的理想很崇高,觉得带着大无畏的精神与其他人类同归于尽,就能保证其他动物们在一个纯粹自然的新世界活下去。
但他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对于一个人类来说,最自然的状态就是爱自己的家人。
当他呼喊着一些听起来了不起的口号并走上家人的对立面时,他自己其实是处在一种最不自然的状态下的。
上帝又怎会乐见祂在人间最忠实的信徒活在这样一种扭曲的状态下呢。
所以通过他拯救各种动物的经历,其实最终获得拯救的还是他本人。
每个人都像是上帝抛向水面的一颗石子,石子打出的波纹由内而外扩散开去。
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样貌造出来的,所以要先珍惜自己,在此基础上爱自己身边的人,然后再关怀周围其他的人,等等。
可能也有人是一上来就关注一些比较宏大的事情,似乎甚少掺杂个人感情。
但我相信这些人其实内心深处想的仍然是如何通过实现自己这些宏伟的目标,使自己和家人所处的大的外部环境能有改善。
这些人是聪明到了一定程度,能力强到了一定程度,以至于他们的波纹可以扩散的足够远,在照顾好身边人的同时也能惠及很多陌生人。
而如果说有人能完全漠视自己和身边人的幸福,专门关注那些跟他不相干的人,动不动就为了跟自己其实关系不大的所谓伟大事业和崇高使命舍生忘死,那我觉得这种伟大是不稳定的,就像是反向从外往内挤的水波一样。
如果这种不正常的水波多了,那整片水域早晚得炸开,接着也许就是大洪水了。
这个世界上不需要“无私”的人,真正需要的是“有私”且“聪明”的人。
“聪明”即总是做出正确的选择,上帝始终未曾远离,所以能凭借智慧把原本只涉及一人一家的“小私”扩散成惠及无数人的“大私”。
上面一段有点跑题了。
其实我本人对《圣经》所知甚少,以上感想都是基于电影剧情的,所以如果对相关宗教思想曲解了那我就先说声抱歉了。
最后再说回本片主角们的形象吧。
我记得之前有种说法说诺亚的三个儿子分别是三个人种的祖先,所以我看电影时冒出一个非常弱智的想法:怎么这仨全都是白人呢?
后来一想,他爹妈都是白人,孩子的肤色当然得一致了,要是一种颜色弄一个上去,岂不变成了温暖人心的喜当爹情节了。
不过还是怎么想怎么觉得讲述人类始祖的电影通篇居然全是白人未免太政治不正确了。
所以我觉得,最好还是找只熊猫来演诺亚,又黑又白又亚裔,这样各个种族的观众都不会有意见了。
观影之前听了些坏消息:电影公司担心影片会引发宗教人士抵制,剪了若干个版本,安排了几次试映会,均不甚理想,然后才把剪辑权还给导演。
无论是《基督的最后诱惑》,还是《达芬奇密码》或者《天使与魔鬼》,似乎很难做到“交口称赞”。
对于一部脱胎于宗教的电影来说,这样的争议往往并不能带来高票房。
娱乐导向的电视剧需要争议,以此吸引眼球;严肃的电影作品,即便导演再想做到平衡各方口味,依然逃不出“众口难调”这四个字。
在这部影片中,末世的到来,是人类的罪恶所致;在洪水滔天之前的那个夜晚,诺亚潜行到人类聚居的社会,看到了世间的种种丑态和恶相,于是在末日降临之时,他拒绝让其他人登船求生。
诺亚相信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而他是“神选之子”,自当身体力行,完成上天赋予的使命。
虽然这个使命,看起来颇有些残忍。
方舟之外是洪水泛滥,方舟之内一家人围坐听诺亚讲述世界起源,这其中也包括了人类的诞生和繁衍。
以诺亚的理解,人类需要经历一次完全的“重生”,从最初的形态渐渐演化到人形,这是上天交与他的使命,他必须完成。
随后影片着力描述的,是诺亚内心的挣扎。
家庭在左,信仰在右;执念于信念,就要面对家庭的分崩离析。
虽然他的最终选择了家庭,避免了人类的最终灭亡,但是他却无法宽恕自己,登岸后终日借酒消愁。
故事写得严肃,却有些严肃的过分了。
正如烂番茄上一条Topic Critic所言“Rock Transformers",导演试图让整个故事变得合理,但是过于合乎逻辑的安排却让这个故事变得有些戏谑。
石巨人,一日成林,铸成了方舟;治不孕的偏方,推动了后半部分故事的发展;诺亚对于自己的自责,与回归家庭,升华了”救世“的主题。
只是可惜,这一切都有些牵强。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很想去写一个”人“本的诺亚,去除过多的宗教意义;只是这次的命题有些难写,毕竟末世的经历,我辈很难体验。
那种性命攸关的时刻,一个完整的信念,会帮助受难者战胜内心对灾难的恐惧。
或许这也就是,众多描绘了末世与救世的宗教, 能一直存在的原因。
相比起动物,人的全部特殊之处在于Genesis的这一段: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1:26)上帝赋予人祂荣耀的形象,赋予人管理万物的权力,亦赋予人自由选择的权利——在“接受成为‘上帝’的诱惑”和“持守作为被造物的祝福”之间自由选择的权利——所以上帝允许蛇来引诱人类。
显然,亚当选择了前者,他也因此失去了后者。
挪亚深知这一点。
他相信the time of mercy has passed[1],他反复梦起人类被逐出伊甸后,人类历史上第一桩杀人案,该隐杀死了他的兄弟亚伯,自那之后,土地流满了人类残杀的鲜血;兄弟残杀发生后,亚当和夏娃又生塞特[2],挪亚是塞特一脉的第八代。
该隐一脉的第六代土八·该隐[3]也了解他们共有的历史,但他唾弃上帝如此狠心地抛弃了人:we are cursed to struggle by the sweat of our brow to survive.[4]也时而陷在自怜之中:“造物主不关心世界怎么样,我们只是被遗弃的孩子。
”[5]尽管对这段共有的历史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但他们都相信自己是按着上帝的形象被造的人(in the image of God);也正是因为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所以他们对“上帝的形象”的理解呈现出奇异的分歧。
土八·该隐毫不怀疑人是高贵的:When the Creator finish making the sky, the ground, the sea and these beasts, He wasn't satisfied. He needed something greater, something to take dominion over it and subdue it, so He made us in His image. [6]我们无法否认,相比起动物,人确乎是极为特殊的被造物,他首先拥有上帝的形象,上帝亦赋予人各式的权力与权利(我们现在称之为“天赋人权”);但我们同样无法否认的是,人背叛上帝、失掉祝福之后,成为了最污浊的存在,非被赶出伊甸不可的存在,也是使遍地布满血污的存在(如今我们也不能否认,世界仍然遍地血污)——这是土八·该隐看不见的、或说不愿承认的。
所以即便他拥有上帝的形象,那也只是他冒充上帝、使万物为己所用的借口。
挪亚对人的认识,在电影中被呈现为一个曲折而艰难的过程——虽然知道上帝要用大洪水毁灭世界,但他仍满怀信心地种下来自伊甸的种子,上帝供应他一片树林、他和家人用歌斐木建造方舟,一起盼望在新世界开始新的生活,他的儿子们会各自成家、拥有后代。
然而当他走出林子、进入该隐一脉的城中、试图为自己的两个小儿子找合适的妻子的时候,他看见了活地狱。
该隐的城里,饥饿、屠杀、死亡笼罩之下,人类曾拥有的上帝荣光荡然无存,无异于兽类。
如果让人类再次进入新的伊甸园,挪亚毫不怀疑,世界会再次被毁。
他看到了人的罪恶,并决定任凭人类消亡——虽然这一点与圣经有较大出入[7]——他放弃为小儿子们寻找妻子、恰好大儿子闪(Shem)的妻子伊拉也不能生育。
挪亚的妻子知道丈夫的想法后,向玛土撒拉[8]求助,使没有生育可能的伊拉再度拥有怀孕的机会。
在挪亚对(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罪恶滔天的人类绝望的同时,两个小小的新生命正在伊拉的身体里成长——当挪亚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他表现出了恐惧和疯狂,他不理解,上帝为什么让他看到人类的罪恶却又给他们新的孩子?
人类值得第二次机会吗?
人类值得被怜悯吗?
人类值得继续存在吗?
这些问题颠覆了挪亚的认知:The time of mercy has not passed yet.挪亚被人自身的罪恶所震慑以至于他完全忘记了——就像方舟上那些成双成对的动物一样,人类也是上帝的造物,更是最特殊的造物。
电影的最后,人类存活了下来,并且延续至今,我想我们不应该简单地把这归结为人类身上的善良胜过了人类的罪恶,否则对这部电影的解读将会流入到浅薄的、盲目乐观的人道主义中去,会破坏了整部电影对复杂人性的铺陈。
人类值得怜悯吗?
这个困扰着挪亚一家的问题,最后被上帝(默然的在场者)和人(持刀又放下的挪亚)共同解答——我们与其像土八•该隐一样理直气壮地说人类应当存在;不如怀着谦卑承认人类本不值得存在,但是我们却蒙了怜悯、以至于今日还可存活。
这部电影在戏剧化的改编中[9],呈现出人性高尚(上帝的形象)与卑劣(罪恶)双重本质的冲突,而能调和这样关乎存在或毁灭之冲突的,只能是人的、归根结底是上帝的爱与怜悯。
[1] 电影台词[2] Seth,שֵׁת,名字是“替代”的意思,被认为是亚伯的替代。
[3] קַיִן-תּוּבַל,意为你将由该隐而生[4] 电影台词[5] 电影台词[6] 电影台词[7] 原文表示上帝有明确的旨意让人类在新世界繁衍,并且挪亚的两个小儿子都拥有妻子和孩子。
[8] מְתוּשֶׁלַח,挪亚的祖父,据说是世界上最长寿者,活到九百六十九岁,名字有一重意思为“死后有审判”。
[9] 例如土八·该隐与挪亚的对峙、挪亚与家人之间的冲突、上帝旨意的不明确性,都是这部电影的戏剧化改编,有得亦有失。
《诺亚方舟:创世之旅》星光熠熠的中规中矩。
在这个被信徒熟知的故事中,找不到我熟悉的那个达伦!
如果就论这部电影本身,我觉得完成度还是挺高的,主题的表达、故事的完整性和每个人物的饱满程度都是足够的。
不过缺失了达伦之前那种鲜明的个人风格,虽有豪的演员阵容,但依然显得平庸无奇!
6分!
ps:原谅我对圣经的无知,品味不出故事内核上的深意!
首先,关于打分这块,高分理论上谈不上,毕竟作为一部宗教献礼片,配合现在环保的教义,已经无法戳到各位挑剔看官的痛点了。
甚至放着放着我都觉得诺亚有点中二,带着红小兵的使命感,一副苦大仇深的逼样,以及被中二老爹坑惨了的Ham,以至于当赫敏出来的时候,我觉得帅正太的内心戏绝壁就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便宜了我那个有点呆萌的傻大哥,最悲催的是,按照逻辑设定,自己的这俩侄女儿也就只能便宜自己的弟弟,来完成人类繁衍的使命,总之就是苦逼中的战斗机了。。。
不过最后让我纠结再三,打上四星的除了赫敏的颜以外,就是最后她与诺亚的一个对话,有关选择的话题。
最近看老人战争三部曲里的《幽灵之旅》以及《明日边缘》漫画版的《杀戮轮回》,顺带面临到了感情的问题,所以被戳中了。。
所以这个片儿没红但在打分上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没有戳到大部分看官的痛点,另一方面呢,又必然在某些程度上会打动。
既然被动一次了,那么也就让我打字打它一次吧。
OK,扯皮吐槽完毕,下面是正是的影评感想了。
======================================1、关于该隐豆娘里熟悉我的都知道,号称具备掰弯技能的该隐君,具体也就不说了,这文章搞不好会分享到微博,反正各位你懂得就可以了。
之所以选择该隐作为自己的名字,并不是那些妹子说的那个啥漫画还是动漫,反正小爷是没看过。
用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圣经故事里的该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谋杀的始作俑者。
而且犯罪动机其实还真怨不得该隐,腹黑的上帝偏心亚伯,就因为亚伯献祭了肉而该隐是蔬菜,我说这个也尼玛坑爹了。
你要是像那个左传里的某个太后嫌自己生大儿子的时候被吓到了然后就偏爱小儿子那样我也就认了。
所以,这种人类堕落本身一开始就是因为上帝的第一次腹黑。
(搞不好是故意的)反正后来该隐就被打上了黑暗的标记,据说还是吸血鬼的鼻祖,反正不管如何,我觉得该隐很冤,其后来的命运轨迹像极了我们这样的边缘人士。
电影里该隐的后代贪婪,赤果果地影射我们这代鼓吹人定胜天的环境破坏分子和战争狂热爱好者,同时很讽刺的是,该隐的后代爱吃肉,所以变相说明了O型血人都是该隐后代(这个关于血型与饮食的起源大家自己百度吧,我就不多扯了),血型这块小爷又躺枪了。
BUG是该隐当年可是进贡蔬菜的人类啊,是亚伯进贡了杀牛羊好吗?
那时候您干嘛去了?
终归一笔乱账,上帝说我说了算,这个世界是我编程的你能那我怎么着?
2、关于大义灭亲这种腹黑设定不带你这么搞的。
想灭亡人类,又把权力下放到人类本身。
我看诺亚那纠结的样子,简直就是宇智波鼬附身啊。
然后再设定出祖父这样的外挂出来,绕了一圈让宇智波诺亚最终做选择,再借赫敏之口把事情说通了,诺亚一家终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可是慢着,你到底是真善意的给予选择权,还是纯属后妈心里虐着好玩呢?
还有那个莫名其妙上了船的反派,你早怎么不显示神迹,放在那里继续虐小帅HAM灭?
3、关于终极选择的自圆其说这点我承认圆的不错,让我在最近感情的迷茫中找到了一丝强烈的归属感。
关于这点,复制下自己的朋友圈大概很多时候人们都觉得我们别无选择,其实我们有,只是懦弱或者说所谓的规律把很多东西放大了。
有鸡汤经常说,一条你在干嘛的信息,或许积累了无数次的纠结,我却经常想,发与不发,是否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大概有个呆萌的大叔说的不错,我的天赋就是纠结。
在一个碎片都要开始被占用,信息时代大大缩短了我们做决定时间的时代里,选择变得迅速而无意识,以至于我们似乎也学会了用最快最有效的方式逃避问题的所在,大概这也是拖延症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管如何,我们再也没办法像诺亚和他的家人一样,去成为一个可以做选择并清楚的意识到选择重要性的人,不是别无选择,是压根不想选。
究其原因,世风日下,信仰沦丧,就是对自己对自己所爱的人都缺乏应有的使命感至少我们应该对诺亚这种中二的使命感致以崇高的敬意吧。。。
原来西方神话人定胜天的思想就是邪恶之至,以人为本就是该隐思想。按照诺亚思想,人就靠近亲交配,兄妹,弟嫂,母女乱伦套餐就能创造和谐美丽新世界。台词也又尬又乱,这样的故事真是没卵用,应当被淘汰的奴隶社会糟粕。
请不要在古装片里说美语好吗太出戏
还好吧,不算差,只是有点长。。。
看完電影等同經歷一場浩劫
剧情太拖沓,看睡着了要。
在台南看的。。。总之很混乱,人的各种阴暗面。。。
看的过程中睡着了好几次,冗长说教的对话,平淡无奇的故事,让人提不起精神。灾难片的灾难特效非常一般,诺亚的性格转变十分突兀,诺亚三儿子被蛊惑,儿媳妇不孕症的治好也十分扯。唯一可看的就是哪些个神话PPT和动物进方舟的几个桥段吧。
ruin the day
后边部分毁在表演。。。
商业化圣经
其实根本没那么差,故事新编得中规中矩;但可能正因如此,添加奇幻元素触怒基要派,未全面颠覆原著又让非教徒不满意,结果两面不是人。
我类个擦,这部电影请看预告片足够了。特效剧情都是坑爹货啊!!!乱七八糟啊啊啊啊啊啊!!!!什么鬼!科幻惊悚灾难和家庭伦理啊,还不如看2012啊!预告片拍得这么让人期待就是看这种狗血和故弄玄虚啊!和宗教有个毛线关系啊!看到大牌我以为我看错了啊!!!看嘛首映不好好在家睡觉啊!
没事找事
我要哭了啊,竟然是我最爱的导演的片子,我怀着热泪下了720P,又怀着热泪看到最后啊。最后这热泪是被刺激的啊,竟然这么烂!!!还是我最爱的达伦么!!!!!!他妈的最后这一家子要乱伦成什么地步才能保证人类繁衍呢?!!!!竟然不是第二部珍爱源泉,达伦你的宗教观呢!!!
一家都是神经病~
其實Darren Aronofsky把這個故事改編得很精采,他拿手的人性黑暗面的刻畫也獲得很好的發揮,但也就僅止於方舟裡的那部份了
要把耳熟能详的故事拍得津津有味是很难的一件事,尤其是故事本身有点狗血还这么规规矩矩的拍更是越看到后面越觉得煎熬。
呵呵呵都满头白发了结尾还弄个《怦然心动》版牵手……有意思吗。Σ(-`Д´-ノ;)ノ
其实这电影还行,有些镜头很不错,不过对于这种题材来说想要出色目前还远远不够而已
算是圣经故事的现代改进版吧,不错。当然不要和原著去比较,这是再加工,不是以圣经为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