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可以很快,看TS版本,也可以很好,等DVD。
但我不在美国,就没法又快又好地在电影院感受3D。
对于《Up》,我实在是等不及了,索性下了枪版。
大概真是受了画面和音质的影响,要么又是搬家情绪作祟,看过后稍稍有些不满足,比起PIXAR之前的作品,《Up》的故事展开部分做得不够精致,然而在煽动感情这方面,他们依然无懈可击。
动画片的情节依然很简单,小镇上的卡尔和爱丽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梦想家,爱丽给卡尔看自己的《Adventure Book》,上面贴有一张paradise fall的照片,她告诉他自己长大后要去这里,并在本子上写满自己的历险故事。
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们长大,相爱,结婚,开始为paradise fall之梦攒钱。
可生活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意外,储蓄罐一次次被敲碎,日子也一天天地流逝,直到他们都已两鬓斑白。
爱丽生病了,卡尔买了两张到南美的机票,病房里的爱丽把《Adventure Book》交给他,静静地离开了。
怀着深深的遗憾,卡尔变成了一个孤僻的怪老头,为了逃避地产商的追逐和实现爱人的梦想,卖了一辈子气球的卡尔把自己剩下的所有气球绑在烟囱里,造了一座“飞屋”飞向南美。
旅途中他结识了只有十二岁的亚裔少年罗素,生在南美丛林的美丽而怪异的大鸟凯文,然而卡尔一心想要把房子带到paradise fall之上,对其他人不管不问,甚至凯文被坏人抓走时,他仍是无动于衷地拖着自己的“飞屋”向瀑布走去。
他终于到了paradise fall,他终于替她完成了梦想,将房屋建立在这梦一般的瀑布之上。
老爷爷落寞地走进屋子,坐在另一张空荡荡的椅子旁边。
他翻开爱丽留下的《Adventure Book》,想到这整本的空白,想到她从未开始的历险,想到没能带她环游世界,老爷爷的脸上写满遗憾。
可扉页过后,他看到了他们满满的一生。
一页页的照片,是他们结婚时幸福的笑脸,是他们坐在前廊上的温馨画面,是他们在黄昏的窗前共赏晚霞,是他们白发苍苍坐在沙发上彼此依靠。
最后一页,是逝世前的爱丽独自坐在窗前,页脚是这样一句话:Thank you for the adventure with me. This is over and start your new adventure now. Love Eile卡尔流泪了,所有的人都流泪了。
原来她的梦想早已实现。
原来这相爱相守的一生,就是她最伟大的冒险。
故事结束时,突然想起了自己最喜欢弹奏的一首流行歌曲,《最想环游的世界》。
几句歌词俗的要命却很应景:真爱像一座秘密花园,随时有新的发现得到新的体验。
两个人彼此挖掘,在一起比对和回味。
然后了解越深,相爱越深,转眼就永远。
我一直想去巴塞罗那,想亲眼看到圣家堂。
就像爱丽,想把房子建在paradise fall上。
很久以后我才明白,原来此生最想环游的世界,就是在你身边。
4分钟,年华老去。
《飞屋环游记》有感这部电影,我只看了开头的四分钟,后面都在昏昏欲睡。
但恰恰是这4分钟,让我莫以名状的感触颇深。
【我们有共同的梦想,这就足够了么】伟大的冒险在召唤着你。
谁能想到这样一句口号,成就了卡尔和艾米一生的幸福。
倒反是这句稚音盖过了太多的海枯石烂。
终究,厮守的不是承诺,而是心底共同的坚持。
谁还能记起幼时的伙伴啊,那些过家家拉拉手都会脸红的往事陈年。
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最是难得,终成眷属厮守终生更是凤毛麟角,可遇不可求。
当我们成长,当我们成熟,当我们想要成功,当我们想要成家,我能否用我们当初共同的梦想,要求你嫁给我?
【我什么都没有,你愿意嫁给我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结婚是两家人的事情。
所以,大部分人说不。
事业、金钱、权势、地位、房子、车子、账单最后才是爱,太多障碍横亘通往婚姻的道路上。
恋爱是马拉松,结婚却是铁人三十项。
我不该用成人的眼光去挑剔一部动画作品的,我只是不知道老卡尔当年是怎么把到艾米的,他只是一个公园卖气球的小人物。
但是仅仅是这点,就足以让我们感到生活还不是那么的无望,每个人都要的幸福,就算在每个细小的而卑微的人生上,都会有闪光的绽放。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虽然我们知道,这不过是电影,不过是童话,我们只是宁愿相信。
甚至希求,它会降临在自己的头上。
我什么都没有,你愿意嫁给我么?
【我们还在固执地坚持梦想么】开篇的那段4分半中的闪回,感动得一塌糊涂,关于那些青春散场,平淡的幸福生活。
没有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是多么致命的伤害,更别提是对卡尔和艾米这对无比向往孩子的人来说,他们或许已经给宝宝取好了名字,就像他们共同崇拜的那个探险家一样。
但是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不会给任何人完美的幸福。
或许幸福从来就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身处其中的人自己创造的。
就像卡尔和艾米,没有孩子,他们依然幸福,因为他们还有共同的梦想。
就是它,梦想,被多少人丢在了不知名的角落里,忘记了曾经的坚持。
或许,卡尔和艾米的幸福正是在于他们对于梦想的坚持。
但其实,要坚持的,又何止是梦想。
【我愿意改变,你愿意么】生活总是让人显得渺小而苍白,生活没有愈强大,但确是离我们越来越高。
渺小者愈渺小,苍白者愈苍白。
卡尔和艾米为了南美之行而开始积蓄,他们不是巨富之家,甚至算不上中产阶级,但是他们依旧为了梦想而努力,仅仅因为那也是对方的梦想。
但是生活并不会因为幸福而眷顾任何人。
现实的榔头一次一次敲碎了那个装满硬币的罐子,变成了修补好的汽车轮胎,变成了修补好的屋顶,变成了修补好的现实生活。
现实总是需要修补,幸福也是一样,现实和梦想总是不可兼得,两个只能幸福一个。
总有人要改变,总有些事情要放弃,对于艾米来说,幼时的Stuff I'm going to do是去南美的绝境瀑布,而现在,是每时每刻一起幸福的生活,不知道当老卡尔看到了那个相册后面贴满的他们生活的照片,可否体验艾米为了幸福而做出的改变。
我愿意为了幸福而放弃梦想,你呢?
【幸福总是早退,往往来不及,不是么】当老卡尔拿积蓄换来去往南美的机票时,艾米却已经病榻之上。
我们总是埋怨,悲伤来得那么毫无征兆,却没有想过,其实是幸福早已错身而过。
艾米走了,带走了卡尔所有的关于幸福的生活,留下了装满旧时回忆的屋子。
房子不只是一个建筑,它是我们生活的容器,装满了生活的种种,一高一矮的沙发还静静立在那里,只是永远空出一个,老卡尔还是习惯的去触摸那印了两个手印的邮箱,就像握住艾米的手一样。
但是,老卡尔,你知道的,幸福从此与你无关。
【许下的诺言就是欠下的债,你不打算还么】或许不该说什么谁欠谁还,夫妻之间,哪有什么债务。
其实那所房子,就是老卡尔的债,他一直背负,直到他还清。
我们不该相信诺言,诺言总是不会兑现。
但是对于幸福的执念,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许下诺言,只是现实的榔头一次又一次地敲碎它,伤的还是我们。
其实并没有什么幸福的诀窍,兑现你说过的所有的诺言,那个一直被梦想着的生活,就是你要的幸福。
作为一部大片,《飞屋环游记》迷住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大家对梦想与追求、爱与救赎各有不同的思考。
看完正片后,我又到网上看了《飞屋》的附送片子《道格的特别任务》和《暴力云与送子鹤》。
童话自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情节,例如气球竟能把房子从地基中拔起来,房子飞翔过程中没撞上高楼,高空低气压没有使气球爆破或人窒息,探险家年近百岁仍强壮有力,发明让狗“说话”的翻译器……看的时候目瞪口呆,看完以后一笑了之。
正常的观众不会嘲笑老人如此强壮不合情理,不会责骂气球拉起房子不符科学。
然而有一点真的很值得分析,狗的叛变问题。
狗在我们中国人的印象中是最忠诚的动物,为什么在本片中竟然叛变了呢?
内因一:接受了人的思想《飞屋》里的狗狗无比神奇。
影片开始,探险家年轻的时候,转动发电机发电的就是宠物狗。
后来的情节则比科幻片还科幻:狗不仅会烹饪食物、打扫卫生、端茶送水、使用通讯设备,甚至还会开飞机;探险家还真不如说是一发明大家,竟然发明出了特殊的多功能项环,不仅带GPS跟踪和可视电话功能,最不可思议的是项圈上的翻译器,居然能把狗的思想翻译成多国语言……当然这一切只是童话的表现形式而已,通过这个表现形式可以把狗当成人来描写。
既然是把狗当成人来描写,似乎有了人的思想,那么狗的叛变似乎也合情合理一些了。
人有了知识,就会更有思想;更有思想,就会更叛逆。
这些高科技的狗既然受了人的思想——而且是美国人的思想,大家都知道美国人认为投降是合法的——那么有投降的思想也不足为奇。
外因一:扫地出门,只好另找东家起首“叛变”的自然是金毛狗道格了。
《飞屋》正片中它见到老少俩是主动打招呼,热情“握手”(握爪);然后就是借“拖鸟”死皮赖脸地跟着他们;喊着卡尔“主人”,尽管“主人”多次赶它并喊着“我不是你主人”——完全不合情理。
后来补看了《道格的特别任务》,总算是有点搞明白了。
道格被狗群排挤,被狗老大、老二、老三变着法子整,生日那天却接到了抓住大鸟的命令,不完成任务就不许回飞艇。
大家都知道探险家用了半个世纪也没活捉大鸟,这次就让一条狗去捉,这不是不可能的任务是什么?
不完成任务就不许回来,这不是摆明了别想回去了?
这真是道格“狗生”中最低谷了,用它自己的话说“这是我最糟糕的生日了”——就在此时,一老一少出现了,于是道格“又有了希望了,这个生日还不算最糟”。
狗老大们用如此条件把道格排挤到飞艇外,这种行为近乎放逐。
大家知道狗是狼驯化而来的,狼群首领有权放逐低级成员,被放逐者只好另谋生路了;而且还要离开原所在狼群的领地,避免发生竞争。
现在道格既然被种群放逐了,寻找新主人似乎就是理所当然的,如同失业者迫切地寻找新工作。
老少俩正好在这个时间出现,能满足它的实际需要和心理需求。
然而这时,道格也发生了动摇:他捉住大鸟了,他完成任务了,他不仅可以回去,而且还是立了功的,以后主人(探险家)会爱它胜过其它狗,狗群的其它成员会对它另眼相看,狗老大们更不敢再整它……总之,那些促使它叛变的外因消失了。
于是道格就不会叛变了吧?
剧情急转直下,大鸟又跑了。
原先想像中的一切荣耀转眼化为泡影,并且情况比先前更糟:被群殴,还被套上了“耻辱圈”——相当于我们中国的“带枷示众”吧——真够耻辱的。
此时,它只好下定决心跟随老少俩了。
内因二:狗贪食的本性大家都知道狗贪食,“有奶就是娘”吧?
给它扔点吃的,就能和它混熟。
不知道有多少盗窃犯用这种方式迷惑了看门狗!
吃才是狗的本能。
本片中也有这样一个情节:探险家指着其中的一条狗向老人炫耀自己的狗多忠心——那条狗叼着鸡毛掸子打扫骨头标本——结果主人一走,那条狗就扔掉了鸡毛掸子,开始啃骨头。
探险家以为狗能忠心到克服自己的本性,其实狗只是在看主人脸色办事,彻底的阳奉阴违啊。
我们也经常犯探险家的错误:我们时常以为有人能爱我们胜过他们的本性,我们时常以为我们能改变别人的本性。
其实那基本不可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所以大家如果有这样的心思,我还是劝大家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吧?
如果真的想改变什么人的本性的话,那就改变自己的benxing吧!
外因二+三:狗老大易主;失去主人探险家死后,探险家的飞艇被老人接管了,所有的狗全部向老人投诚了。
这里有两个原因。
第一在此前道格给狗老大带上了“耻辱圈”——按狗的本性,拼的是实力,谁战胜了老大,谁就是老大——狗群都认道格作了老大,也为狗群都跟着向老人投诚作了铺垫。
第二,没了主人,狗也得活下去啊,“识时务者为俊杰”,狗也要活下去啊,必须有个新主人啊!
既然老人是飞艇的新主人了,那也当狗群的新主人吧!
当然,我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是导演编剧大胆创新,敢打破“狗忠心”这一观念的束缚,反其道而行之,才有了这个经典的情节。
我们若是不能打破限制我们思维的条条框框,那么我们至少是不会有大的突破的!
第一次看就看哭了,后来成为学习动画专业的一元,这部片子的故事情节,传递的感情 道理 和画面的精致程度、创意感都有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了。
片子前半部分发展的真快,两个小孩卡尔和艾莉从小因为爱好探险而认识,相约要去天堂瀑布。
后来他们相爱,长大,结婚,过着他们的幸福生活。
正当他们准备迎接新家庭成员的时候,艾莉被检查出不能生baby,艾莉很伤心,这时卡尔拿出他们小时候的探险书,重新燃起了儿时的梦想,把房子建到天堂瀑布旁边。
于是他们开始攒钱,为去天堂瀑布做准备。
但是没等钱攒够,生活中的各种小意外,买新车,卡尔受伤,修葺房子等等,让他们不得不花掉积蓄。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一年年过去了,他们也慢慢老去,却始终没有攒到足够的钱,但是他们的生活却甜蜜幸福。
艾莉越来越虚弱了,卡尔不想让她失望,买了张机票,想给她惊喜,但是她太虚弱了,没有力气远行,没过多久就离开了。
卡尔一个人过着孤单又封闭的生活,还有件让他很无奈的事情,就是房子面临着拆迁。
开放商已经派人来游说过他好多次了,在最后的一次冲突中,卡尔选择了用氢气球的方式开着自己的房子飞到了天空,那一刻,他变得像个孩子一样大笑大跳。
没想到,有个爱好探险的小孩子罗素也在这个房子。
卡尔本来想把罗素放到地面,让他回家,自己去寻找天堂瀑布。
又没想到他们刚好降落在天堂瀑布对面的山谷上,卡尔很兴奋,迫不及待的要把房子移到瀑布的旁边。
中间他们遇到了美丽的大鸟凯文,还有可爱忠诚的狗狗道格,还有卡尔和艾莉小时候崇拜的探险家曼茨,以及曼茨的狗。
最后卡尔实现了愿望,却也丢了自己的房子。
故事梗概就是以上了,这部片子有两个场景最触动我心弦,一个是随着《哈巴涅啦》的伴奏,卡尔开始离开艾莉日子的那一幕。
曲子是浪漫而热情的,但此时的卡尔却是那么的孤单和忧伤,屋子里的每件东西都能让他回忆起和艾莉在一起的时光。
看到卡尔抱着拐杖慢慢从楼上滑下来的时候,我竟然忍不住开始流泪,想到现在像他们这样从一而终,白头到老的爱情,真是太可爱,太感动了。
相爱一生的两个人,先离开的总是解脱,留下的那个注定要饱受孤单与思念之苦。
那还要不要相爱?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爱情总是和痛苦连在一块的,越爱越痛,不想痛苦,也不敢去爱,看到他们如此相爱,感觉自己真的很懦弱。
今天上午我在北京星美国际影城观看10:45的3D立体电影《飞屋环游记》(UP),结果遭遇了一次很无奈的放映事故——电影院又把左右眼的画面给放反了。
为什么要说“又”呢?
因为在我非常有限的立体电影观影经历中,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前两次我就不想说了,但这次我实在忍不住想说两句。
立体电影对于国内大部分普通观众来说,都还是一种新鲜的观影体验,所以他们对于这种放映事故并没有识别能力。
我在观看电影的时候,之前放了一个国产立体电影《乐火男孩》的预告片,我马上就觉察到立体画面有问题。
因为之前遭遇过类似情况,所以我就找到剪票员,告诉他现在的放映画面有问题,还拿我的立体眼镜给他看。
这哥们当时发现后,承诺说他马上给放映间反映。
然后,就没动静了。
这种左右眼放反的情况,应该是放映机的镜头或偏振片的问题。
立体电影之所以能够产生立体效果,就是因为观众戴着偏振眼镜,保证观众的左右眼只能看到相对应的画面——左眼只能看到左眼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眼的画面。
然后由于双眼的视觉差原理,就在观众的脑海中产生了立体效果。
而由于放映机的事故(应该是人为事故),观众现在看到电影画面正好反过来——左眼看到的是右眼的画面,右眼看到的是左眼的画面。
对于观众来说,这种情况下是无法体验到立体电影的正常效果的,具体感觉就是非常晕。
基本上,这个立体电影的票钱是白花了。
当我反映情况后,发现电影院根本没有动静,就只能采取一招临时措施——把偏振眼镜左右反过来戴。
这样虽然不是很舒服,但起码能保证看到正常的立体效果了。
我还尽可能地向周围的观众传授了这一经验,但没敢跳起来大声喧哗,我实在没这个勇气。
看完电影后,我的鼻子很疼。
因为星美的立体眼镜很沉,直接压在鼻子上肯定不舒服。
但这其实无所谓了,因为我听到很多观众一边散场一边嘀咕,说这立体电影也就这么回事啊,头晕等等。
估计他们是根本没体会到立体电影的效果是什么样的。
对于他们来说,今天的电影票钱是白花了(虽然周二是半价日,但也40元/人呢!
)我去找电影院经理反映,但没人搭理我,我实在懒得和他们较那个劲了,就跑到这里来发泄一下。
如果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以后也遇到类似情况,在电影院不搭理你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我说的办法来临时救急。
但最好还是大家都知道这种放映事故是怎么回事,直接去找电影院反映情况。
如果有人说这种数字放映设备只要开始放映就不能重放,那他就是在骗你。
妈妈有一天回来说那天遇见一位同事,那位阿姨的先生早年去世,一直没再嫁人,聊天时,那位阿姨说她终究还是忘不了她过早离世的先生。
前段时间读到阿兰德波顿的访谈,作家说:“生活的本质上是悲剧性的,我们会死去,我们的爱人会死,人生中大多计划都没有办法实现,我们被欲望和焦虑折磨得寝食不安……”一席话说的心底凉飕飕。
一次在电视上看见一个二十出头的明星接受访问,说自己小时候最怕妈妈死去,为此常常在被窝里哭,去烧香时都保佑妈妈长命百岁,即便减自己的寿也无所谓。
撇开一个二十出头的成年男子还在电视前大谈如何离不开妈的滑稽不谈,那份对亲人离去的恐惧的确还是共通的。
其实我并没资格说那个男孩幼稚,小时候我去烧香,许得也尽是些‘一家人长命百岁,长生不老’的愿望。
对于死亡这个殊途同归的终点,除了蒙上眼睛不去看它想它,似乎没有别的处理方法。
直到后来一次看林志炫的访问,期间说道他母亲病危时,他守在床边,几天后突然领悟,母亲之所以不走是因为她知道他们不愿她离开,于是无论自己多辛苦,她也要坚持成全他们的心愿,在生命最后那一刻,她仍在尽力迁就她的孩子。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死亡从来只是生者的事情,与离去的人没有半点关系。
乞求先离开的人们,是自私的胆小鬼。
真爱他们,就有胆量走在后面。
可之后呢?
他们的离开不过是一个瞬间的时点,他们离开的日子却是自此后的每分每秒。
时光真的能神奇地抚平一切?
还是我们只是绝望地在等待那个团聚的最终时刻?
冬季的时候日剧月九讲了一群法医的故事,名为《亡者之声》。
一班法医学生在每一集里努力揭开各种意外死亡的真正原因,将死者最终的想法传递给他的家人。
在路上离奇死亡的丈夫并不是离家出走,而是想买牛奶给妻子做三明治;学生吃了致死的食物不是因为吸毒,而是宁死不肯受毒贩要挟……法医教授说揭开意外死亡的真相,传达死者真正的心声,才能令活着的人走出死亡,没有遗憾地生活下去。
老卡尔终于将房子放在仙境瀑布旁,他坐在他四四方方的沙发上,翻开艾丽的那本《我的冒险之旅》,翻过他们平凡温暖的一幕一幕,如果这不是动画片,我会认定他将在翻过最后一页时死去。
但最后一页上写着:“现在,去开始新的冒险吧”。
我若足够爱你,怎舍得耗去你全部的生命。
世间还有比这更妥贴的爱吗?
一部作品 无论长短 无论内容 只要观者感动了 就是一部好的作品一个梦想 无论大小 无论实际 只要相信的坚持下去 就是最重要的实现一段爱情 无论结果 无论怀念 只要彼此依偎着慢慢便老 就是幸福一部如果可以 我会给她十颗星的电影一部寥寥数笔 却如此温馨浪漫动人的表达爱情和梦想的电影一部在座无虚席的电影院里 却可以体会到安静时的呼吸 畅快时的淋漓散场时的留恋 的电影一部太好看的电影 正如最美味的佳肴 无限品味 无从表达只好慢慢回味 娓娓道来至于为什么叫 up 我想可能是一种正面的力量 一种向前走的勇气以下有大量电影情节 斟酌进入再次提醒 有剧透啊 有剧透 有剧透 下午一直在南边 从2点一直忙到9点半 10点的电影 满心以为买好票没有问题 走近电影院 进入放映厅 up的门口居然还有一条百人长龙等待入场 元宝兄弟和lm兄斗智斗勇 奋勇拼入 终于把我们7个人的座位连到一起 预告片放映结束 3-D无与伦比的放映效果 让我们终于知道迪斯尼标志前面那方池塘是可以波光粼粼的闪过 一片美如桃花的朝霞一群鹤鸟轻盈的飞过 把天使的礼物送到人间 小宝贝 小狗 小猫 各种小生命 有一只鹤鸟特别地辛苦 他的天使祥云主人专门创造小鳄鱼 小刺猬等等有杀伤力的小动物 鹤鸟每次完成任务都精疲力竭 五痨七伤 最终飞到另外一片天使祥云 原来的云朵愤怒的电闪雷鸣 悲伤的倾盆大雨镜头一转 原来鹤鸟是要来了一套完整的保护装置 拍拍胸脯 重返战场 云朵鹤鸟相拥一笑 只是这一次的任务 是一条会放电的小鱼大家看的如痴如醉 欢声笑语 等到迪斯尼的标志再次出现 才发现原来着精致的故事不过是暖场片头 有句话不是说么 形容我谦虚 不说我虚怀若谷 我说我班门弄斧 看看吧 这不过是个小模型 鲁班还没有登场呢电影开场 镜头从几十年前开始 小男孩对一名探险家崇拜不已 回家的路上走进一间破旧的房屋探险 认识了一名同样热爱探险的小女孩小女孩和他分享自己的探险梦想 到south America 的 paradise fall 还有一本名为My adventure book的记事本.青梅竹马长大后相约一生 把探险屋装扮成爱的家园 每一天的日子都是甜蜜无奈生活不是完美 两个人无法拥有自己的小孩 然后更加珍惜彼此两张椅子靠在一起 无论读书 看云 牵着你的手 就是我的全部每天 她都帮他打领带 镜头一个个切过去 领带一条条变换 日子如水般逝去 他在动物园买气球 她在动物园训练南美洲的美丽鸟儿终于 有一天 她生病了 他买了两张到south America 的机票 却是两个人永远无法一起的旅程当镜头播放到老夫人在医院 老爷爷握着她的手时 整个电影院安静的听得到呼吸的声音然后是老爷爷独自一人坐在放满献花的教堂里 一票人湿了眼眶不过是短短几分钟的讲述 一对平凡夫妻简单的一生 却是整部影片最好的开始 所谓点睛之笔老爷爷为了固守他们爱的家园 面对大规模的拆迁新建工程不妥协整日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 面对上门希望通过帮助老人得到一枚勋章的小男孩豪无兴趣终于在和工程队的冲突之后 面临必须去养老院的选择 用成千上万只气球做成了巨大的起飞器 整个房子就这样冲上云霄彩色的气球束美丽的像我们每个人心中最梦幻最渴望的梦想 飞过窗台 飞过楼顶 飞到远方然后 那可爱的小男孩出现在屋外 戏剧性的和老人一起飞往南美洲老人的目的地只有一个 那就是他们梦想的瀑布 拿着那张爱人多年前绘制的图画 飞行 路上 遇到彩色的大鸟 遇到会说话的小狗 甚至遇到了他童年时代的偶像探险家探险家当年因为关于大鸟的骨骼立论未得到证实 从而终其一生寻找它,希望可以通过重做一副骨骼模型得到学术界的肯定老爷爷和小男孩经过和探险家及其狗部队的交锋 最终当探险家要一把火烧掉老爷爷的房子时 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 捉住了大鸟小男孩心有不忿 独自出发 老爷爷回到房间 拿出了那本多年陪伴着他们的my adventure book ,不经意间发现里面多了许多照片,从两个人年轻时结婚,到坐在前廊的温馨一刻,还有共赏晚霞的黄昏, 相互依偎的窗前,直到最后一页,老妇人一张独自坐在客厅的照片,照片那页的一角,她对他说:Thank you for the adventure with me.This is over and start your new adventure now.Love Eile这一次 眼泪静悄悄的留下来 没有隐藏那么多的爱情童话 那么多的海誓山盟我们最终想要的 最温暖的 不过是一天天相互陪伴的日子我们看过那么多轰轰烈烈的故事我们甚至自己上演过感天动地的情节却被问及爱情的时候 不敢相信却被问及未来的时候 不敢承诺爱情中总有万难 因为就算没有爱情 生活中的万难一样会到来而爱情给了我们一个理由 一个可以支撑下去 一个可以共同分担的理由这个信念 让我们从学会爱情开始 学会亲情 学会友情 学会人生于是 老爷爷义无反顾的重新出发 终于救回大鸟 战胜困难 把那座美丽的小房子永远的留在瀑布边带着小男孩回到家园小男孩得到那一枚渴望已久的勋章 和回味一生的探险经历老人圆了自己和夫人的探险之梦 也学会开始新的旅程影片结束 大家都舍不得离开 看着字幕打出来 看着周围亮起来走出来 元宝说 他哭了 小菲也说 真好看 大家都说 明年的奥斯卡动画长篇 谁与争锋应该不止如此 最佳原创剧本 最佳音乐 都应该有题名吧情节紧凑合理 台词妙趣横生 紧紧抓住观众的情绪和心情一部电影 一个故事 一本书 一段爱情 一份人生每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 每个人体会的也都不同什么是幸福 什么事梦想 什么是快乐如何舍得 如何追求 如何放弃都是一生的功课只要坚持着快乐去做 梦想就已经达到20090530 cy 午夜场观影归来
飞屋环游记影片杂糅了很多零碎的剧情和主题,关于冒险,关于梦想,关于童年,关于爱情,关于家庭,关于自然和动物,也有俗套的大反派,还有些没来由的荒诞,但所有的这些都没法盖住这部影片给许多人带来真正心灵震颤的那个点——那份相伴到老不曾随时间流逝而褪色的情感,配合影片中的音乐,让人更感同身受!
看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尾!
这个怎么说呢!
一开始的卡尔和艾莉,可以说是年轻有拼劲,艾莉把自己的房子设计成冒险的飞船, 她要去南美的“仙境瀑布”!
两人相遇之后本以为会有一场说走就飞的冒险,突然就是两人结婚搬进新屋,看得我一脸懵逼?
而卡尔和艾莉就这样慢慢生活,慢慢变老,最后艾莉去世了也没能踏上旅程!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变老,你离去了,我带着你的照片继续上路!
还有后面就是那个伟大的冒险家和他的狗狗,他可是卡尔的偶像啊,知道卡尔和那个小孩能哄大鸟之后却起了杀心,还是利益熏心惹的祸!
最喜欢的画面就是无数的气球把房子拔地而起飘向天空,那是卡尔和艾莉的梦想起飞!
中间就是遇风暴,一个小老头和小屁孩把飞屋拖到了仙境瀑布!
感觉15分钟以后都是在胡扯😂,也没啥惊喜,只是在野外老头的身体更硬郎了,脾气变好了😂!
温暖。
感人。
快要结尾的时候,卡尔看着他和艾莉的房子随着一堆彩色气球飘走。
自从艾莉去世,卡尔一直把自己封闭起来鲜少和外界接触。
而最后,当那座房子在悬崖边上稳稳着陆,他终于能够完全放下对过去的执念,从悼念、缅怀中走出,许下新的"Cross my heart"的承诺。
对故去的哀悼不应该成为脚镣,抓住回忆不放很难前行。
我们之所爱恒存于心,之所梦永远安放,总会像那间小房子一样经过漫长的旅程最终稳稳降落在天堂大瀑布上方。
去掉小孩,坏蛋,狗,鸟的话,这会是部完美的短片,but......;那段夫妻蒙太奇应该是我迄今最喜欢的pixar段落了;有一点不得不佩服pixar,拍的第一部3D就能完全摒弃滥斛噱头;而片头前那个“国内首部真人3D电影”的三分钟预告片,足以列入反面教材的经典了
历经买车(换车)、修理房屋,直接从青年跳到老年?老年了才想起出去实现俩人的理想?是爱好一致的俩人结婚后都主动放弃理想然后想要孩子?可是俩人不能有孩子后也没出去实现梦想啊。感觉情节设定一般。讲述了男主带故去的老婆一起去实现年轻时候梦想的故事?(实际也没实现)要论严格逻辑:房子能飞,小孩子、狗先后藏在外面都不合理。台词:谢谢你陪我走过这一程,去展开下一段属于你的冒险吧!爱你的艾莉。
胖小子好可爱,是华裔吧?但是用气球拖屋子不太现实。还有,影片后半段他们为什么不上屋子里却要拽着走?可以顺着绳子把屋子拽下来再进去啊?最后让查尔斯·蒙兹摔死也太不厚道了。
起飞之后确实没意思了,好好的基调被一大段追逐逃命的戏破坏了。。
在影片最开头对老夫妻一生的回顾无疑是最大泪点,他们过了很好很幸福的一生,当垂垂老矣,他们仍深爱着对方,就算你已不在,也要带着他们曾经共同的梦想在生命的最终冒险一把,就像小朋友不畏惧一切的好奇心,对生活对梦想,再大的年纪都不是阻碍
我有个疑问,为什么童年的偶像可以活这么久啊😂😂
我是看宫骑俊动画片启蒙的,不太喜欢这个片
平平淡淡的剧情
开始套路化,和宫崎骏一样。
生活需要童话故事。
攀攀说,没有冰川世纪好看。
“他与他忠诚的猎犬形影不离,空中飞艇里不仅有自动狗浴室还有自动遛狗机……”开头很好,飞屋上天之后就比较没劲了,小孩啊狗啊鸟啊等等实在是没必要,把一个半小时的故事硬扯到九十多分钟,没有增添层次反而变得冗长无趣。懟脸煽情了,我不可
前半段有泪点,后半段略显平庸
我坚持认为这部影片除了精彩的前五分钟以外了无新意
温馨的伊始,从两小无猜到相濡以沫的爱情,以让《飞屋环游记》蒙上了令人神往梦幻般的基色,为了一生承诺开启那荒诞忍俊不禁的“飞屋”传奇,并非仅是老人卡尔为了妻子的遗愿,更令自已走出了那用回忆禁锢自我的心灵牢笼,生活永远不当失去的是希望与爱。
那老头为啥不早点买机票带老太太去仙境瀑布?
不解释
新意中带点俗套。
只有这个景象印象最深:无数的氢气球吊着小房子在云层间飞翔。大家喜欢的那个15分钟,反倒觉得不经意就过去了。
"It might sound boring,but I think the boring stuff is the stuff I remember the 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