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二套又在重播了,最后一集。
他们一家子都到传武和鲜儿的战场上去,记者给他们一家人拍照,对面一群士兵围着看着他们笑。
看着看着我就哭啦,因为知道再过一会儿传武就要战死了,这一家人的传奇也要暂时落幕了。
片尾曲很好听,超级喜欢,还特地去翻找民歌摇篮曲听。
片尾也做的超美!!!
我记得有一个镜头是朱家的女人们围着大红绸子在绿色的麦地里扭秧歌,每次看见都觉得很美。
因为这部电视剧到现在都很喜欢朱亚文。
期末后的第二天,把52集的闯关东看完了。
记得以前看的时候还是初中,但是现在看起来,仍然有很多情节历历在目。
最后给我留下来的感动,让我忍不住想要用文字记录下来。
闯关东其实是从清朝开始的,一开始清朝政府禁止让关内的人到关外去,因为当时关外属于满洲人的地盘,不想让汉人进入。
这里的“关”指的是山海关,关外也就是东北三省。
但是后来黄河下游连年旱情,百姓民不聊生,为了生计才开始了这次违反禁令的人口大迁徙。
后来因为以为将军的上书,皇上才对关口解禁,允许汉人进入。
闯关东大多数是山东人,占了整个人数的接近80%。
解放前东北三省的人口统计中,三千五百万中有两千万都是山东人。
由此可见人数之多,范围之广。
那些贫苦百姓们,一路上没有水路就走旱路,有的花几个月,甚至好几年的时间来迁移,一路上走走停停,还得要饭,想想就觉得过去的百姓们日子真艰难,人们也很勇敢。
朱开山一家人是因为朱开山老人家已经在关外站稳了脚跟的情况下才搬家的,朱开山也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胆识,在金矿上淘到了些立家的本钱,得以将一家人迁过去生活。
这里不得不佩服,影片对于他当年闹义和团的事迹并无描写,只是从旁人的口中渲染出朱开山的英勇血性。
还有朱家的三个儿子,性格迥异,生活的轨迹也开始分离,故事就此展开。
细节无须细数,很多地方都很感人。
我只是想从整体上说说感受。
现在觉得,有时候看看古时候,或者年代久远的故事,可以让人反思当下的生活。
在看到鲜儿一路上的漂泊而几次三番的无法有情人终成眷属,并且时刻都在为了有口饭吃而挣扎求生时,现代人的一些烦恼显得太过矫情。
“不要觉得现在你做的事情、你的生活没有意义,以后你就会发现,之前走过的每一步路,都算数。
”“没有做你喜欢的工作,你就体会不到生活的真正意义”,云云之类的一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鸡汤语录,想当年,也就几十年前,百姓们为了可以活命,可以活着,哪里还管什么是自己喜欢做的,什么是对自己来说有提升有意义的活计。
当年,家里有产业的去帮扶产业,有好活计的就去当学徒,女人早早地就嫁个人家然后相夫教子,先不说女性的地位,这些工作,活计,有很大程度上都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也可以说是命运已经决定好了的。
像传武,他的性格,就注定不能像传杰那样去给别人做学徒,去八面玲珑地和人谈生意。
不愿按照家里人的意愿生活使他早早就出来闯荡,先是去找他爹,结果走到了山场子,之后又是水场子,经历了一死之后偶然被军队所救,才正正经经地开始当起了军人,行军打仗。
这些也都不是他自己可以决定的,但是他的成就也证明了他适合军人这个职位。
也不会为家里添麻烦,反而是助力家中的大小事宜。
他的执念与痴情也使他注定一生要负一人,他的妻子秀儿。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另一个方面,从秀儿身上,我看到的道理就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强扭的瓜不甜”。
看看她后来的生活,十几年来晚上抱着裹着传武衣服的枕头睡觉,平时一句抱怨的话都没有。
你说这样的女人傻不傻!
你不知道说啊,家里人那么心疼你,你说出来总会有个什么办法,你要是不说,那就是什么改变都没有,自己继续吃了苦往肚子里咽。
一个不喜欢你的人,你花再长的时间,他的心都不一定会被你捂得热。
这是真的,不然就算得到了,也只是一个空壳,让你更痛苦。
第二个道理就是,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就要努力争取。
后来遇见了一个真正爱她疼她的一郎,却因为自己已身为人妻,就说什么下辈子在做夫妻什么的话。
简直就是自己跌倒了不知道自己爬起来,要不是后来大嫂和玉书帮她去和传武和娘说清楚,她就永远束缚在自己给自己设置的网中永远出不来,那就是封建教条中的女人不能再嫁,离婚了就是丢人,就是不守妇德。
不管遇到什么,只要是自己想要的,就需要采取行动,积极争取,不管这事是史无前例,还是与当时那个年代的普遍观念相悖,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全家人都知道她这个妻子形同虚设,那么为什么就不能将自己和一郎的事情跟大家说清楚呢,也说清楚自己的原因,自己的苦楚,大家都是人,是可以体会到你的合理之处的。
而且,不要以为你以为的就是别人以为的,秀儿当时以为家里人、娘、爹、传武不会同意,但是没想到话一出口,传武就同意了,爹娘也不反对,所遇到的结果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会有多么大的阻力,或者这件事情是多么的不可能。
不要让自己的想法限制了自己的行动,你必须采取行动,积极起来,才能让事情有所转机。
秀儿的身上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记忆最深的就是她的善良,虽然她善良的有点过了,有点傻了。
但是善良仍是人一生都需要去保持的秉性。
她当时不顾疾病的传染,救了生病的一郎,不会想到之后他会成为给自己最多温暖最多爱的人,最后还成为了自己的丈夫。
朱家一家人,朱开山、娘、传杰、传武、鲜儿,他们都是善良的人,在别人落魄、需要帮助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不求回报的帮助别人,也是朱开山名声远播、生意红火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时随地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不会因为自己的事情而责怪别人、抱怨别人,反而是处处理解他人,理解他人的难处,这样宽阔的胸襟,非常值得学习。
但是在被别人欺负的时候,也不软弱,例如对于潘五爷,从一开始的想要息事宁人,平静生活,最后因为潘五爷的欺人太甚也和他一报还一报,见招拆招。
最后因为二龙山土匪的帮忙赢了潘五爷的赌注,最后潘五爷的儿子因赌注而死,他还不计赌注上潘五爷的家产,让自己的儿子给别人当儿子,落得潘五爷老泪纵横,在床上抱着朱开山,冰释前嫌。
要说学习,朱开山身上可学的东西最多,但我最欣赏他的,就是他的一身正气,为人正直,顶天立地,行的正站的直,无愧于天地。
做什么事都是光明磊落,与人交往时也是真诚无欺,见招拆招,他那说话的艺术,没有点阅历还真是学不来。
再加上他的智慧、胆识、果敢、能屈能伸、精准的判断,能过上幸福的好日子是毫无疑问的。
并且还调教出了三个好儿子,除了老大因为自己的软弱无能、目光短浅、渴求名利最后当了回汉奸之外,三个儿子都有着仁慈的心肠和敢作敢为的勇气(除了老大)。
这些也都是值得我学习的。
影片的最后,一家人拉着行李,在大雪茫茫的路上赶着马车,奔向了下一个不明目的地的家。
在所有的红火,所有的生意之后,一场战争让一家人又踏上了路途。
其实,家在哪里不重要,一家人在一起的地方,就是家。
印象太深刻的一部剧了,清晰的记得当时可真是全家人一起准时收看这部剧,作为祖籍是山东的我,还记得每次看这部剧时,奶奶都会感慨的述说着我们这个大家挺迁徙的经历,同样是闯关东大潮中的一员,勾起了奶奶太多的回忆,同时也让我对这部剧有了不一样的感情,与其说是看剧,倒不如说是去了解自己家族曾经的经历!
真的很喜欢李幼斌,他的角色和演绎方式总是很真实,一言一行都深邃却又自然,总觉得是一个睿智却又坚毅的汉子,透露出男子汉的阳刚之气,神情的把握也准确到位,赋予了角色生命,让角色更加出彩!
那时的靳东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角色内敛深情,知恩图报,善良专一,也很出彩,是这部剧的颜值担当了,哈哈!
一部谱写普通又不普通的一家人的酸甜苦辣,那个时代的缩影,有苦有乐,良心国产剧!
一段百年前的历史!
👍👍1.很欣赏朱开山的野性+智慧(观察力、忍耐力、化敌为友且处变不惊的能力)!
全剧一遇事儿就盼着靠他转危为安了。
😬😬老二有个性,有着冲破世俗的勇气。
不光直言不讳,而且说做就做!
😍😍铮铮铁汉子呀!!
老三是做生意得一把好手!
聪明且正义。
难怪小时候在店铺里老二始终沉不下心,一心想向外跑,老三却一次次地得到夏掌柜的肯定。
做啥工作还得看性格啊!
但认真观察和学习态度的是做任何事都不能缺的~👌👌老大是这个家里最怂的👎👎!
缺脑细胞,压不住二弟,管不了三弟。
最后为了挣点虚伪的“骨气”出卖家人,害死了一郎和二弟!
😾😾一郎啊,终究还是太年轻了!
喝了那个森田老滑头的迷魂汤😿向朱家赎罪后饮弹自尽,留下了可怜的秀儿孤苦伶仃一生🤕🤕。
2.鲜儿如果没有跟着闯关东会不会在老家已经另嫁人并过上了幸福安稳的日子呢??
硬要逃出来和朱老大九死一生被迫分散。
被玷污后八年不愿去找朱老大……活生生把俩人缘分给断了😢不过也好,老大后来投靠日本人那怂样看着就来气!!
居然还嫌弃鲜儿是土匪身份,怎么不想想人家当年为了救活你嫁给陌生人呢??
垃圾男!!
和朱老二的缘分也不浅,俩人互相帮衬,都欠了对方不止一条命了。
要我看,他俩才是正缘呢!
整整持续了20年咯!
可惜呀可惜呀,老二最后殉国你还是一个人……鲜儿是我最佩服的女人👏👏!
个性鲜明、要强,啥事都做得成!!
心好且聪慧!!
命运都是她主动选择的,就算老天一次次地捉弄她也从不屈服。
弯的也能给掰直了!
✊✊3.秀儿啊,难道世上只有朱传武这一个男人吗?
守活寡18年,最后嫁给了成年的一郎~唉,幸福的日子太短了,最爱的人均离开了你……“孤独终老”是你丢不掉的魔咒吗??
依我看,早点抛弃不爱你的朱老二,跟着父亲重新择婿才适合你🧐🧐。
4.整部剧里少不了戏剧中的“各种巧合”,但清楚地表达了一个重要点:想成事,单靠一个人力量不行,多个朋友多条路是真理!!
👀👀好事坏事,成与敗就看“人为”啊!
认真观察身边事物,并迅速做出判断。
生笑脸吃小亏,方可走远哟💪💪!!
我遇到过一些老人家,虽然不算闯关东,但因各种原因来到东北,闯得都很不易。
电视剧中的一家人,浓缩了各种闯关东的经历,体现着一种在逆境中拼搏向上的精神,每个人物都有特色,演员们的演技也很好,尤其李幼斌,还有那文,还有牛莉,都非常不错,都是演技派。
当初人们闯关东,基本因为中原地区地少人多,凡是遇到兵荒马乱的,或者一些天灾人祸,都没有足够的粮食吃,经常会饿死人。
而东北地广人稀,求生容易些,就都往东北跑。
但东北土匪多,且民风彪悍,谋生也不易。
闯关东的,好多就是在某个村子落脚,当了当地的农民。
有人说鲜儿婊,我不能同意。
故事的开头,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不顾父母的反对,不惧私奔的名声,义无反顾地追她的情哥哥去,那时候的她,也许不能预测等着她的会是这样的未来,可她的一腔真情,让她无所畏惧。
每次重看《闯关东》,鲜儿站在海边大喊传文哥的一幕都让我落泪。
命运二字,说起来沉重,却又无可奈何,传文病重,鲜儿选择嫁人,换传文活命,这个选择看起来似乎容易,毕竟她嫁的是个病歪歪的孩子,可是,在名节可以要命的年代,这个选择已经注定她无法再与传文结合了。
在这一段,有人骂鲜儿,说如果不是为了和她一起走旱路,传文就不会得病,也不会与家人离散,这话看得我心头发堵。
说这话的人是不是不记得鲜儿离家出走的时候放弃了什么?
有句话已经被用烂了,好好爱你想爱的人吧,毕竟我们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
我想说鲜儿对得起传文,对得起朱家,她谁都不欠。
戏班子这段,我总是不忍回看。
时代的车轮下,每个人都是蝼蚁,谁对谁错,难下定论,鲜儿是自愿献出自己,还是被众人情势所逼,都不重要了,她牺牲了自己的清白,是为了大家都活命,居然还有人怪她一开始按照那个老流氓说的演就没事了!
君可知流氓恶棍之所以是流氓恶棍,就是他不会跟你讲道理,你不退,他正好有欺压你的借口,你退了也根本不可能万事大吉,他必定会得寸进尺,步步紧逼,怎么可能会让你全身而退呢!
在这段责怪鲜儿是扫把星的人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山场子偶遇传武,鲜儿有一次回朱家的机会,可是她不能回。
有人说她矫情。
不知道矫情二字您是怎么定义的。
文他娘说的就是鲜儿的心里话,半点不差。
女人才明白女人。
如果那文嫁的不是传文,鲜儿也许会有个相对安稳的下半生,起码不会再颠沛流离。
可是这不是那文的错,不是传文的错,是时代造就的阴差阳错。
另外请不要忘记,没有鲜儿的保护,那文还不知道能不能平安活到嫁给朱传文。
设身处地想想,你青梅竹马的恋人,海誓山盟的未婚夫,如今是别人的丈夫了,不是因为他变心,不是因为你变心,不是因为父母阻拦,只要你想站出来,他还是想要娶你,可是你不能,因为你失去了彼时对女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你自觉不洁,自觉不配,你想怨,想恨,可你要怨谁呢?
要恨谁呢?
谁都能恨,谁又不能恨,想来想去,恨自己吧!
恨自己不能飞天遁地,不能妙手回春,不能三头六臂,要是真的有这样本事,你又怎能一步步失去他?
故事到了这里,鲜儿做什么我都能理解。
她跟传武离家,我理解,我不会把秀儿的不幸归罪到鲜儿的身上,秀儿的不幸,有她爹和朱开山的原因,有传武的原因,有她自身痴情的原因,她没错,那鲜儿也没错。
还有人说鲜儿是朱家的克星,谁挨谁倒霉,传文完了轮到传武。
我好想骂人。
我还想说朱家是鲜儿的克星呢!
没有跟传文私奔鲜儿就不会有这么悲惨的遭遇,就没有后面的生生死死,我是不是可以怪传文不该约她私奔呢?
传武带走了鲜儿,秀儿疯了,还有她的老爹不计后果地报复,虽不理智,那也是拳拳爱女之心,鲜儿失去了这么多,要是她爹娘知道了难道不想杀人吗?
因为有人喊了疼,所以不喊的人就不疼了吗?
后期最大的争议在传武要娶鲜儿和震三江到底值不值得。
传武对不起秀儿,没毛病。
鲜儿对不起秀儿,你放屁。
理由不再重复。
震三江做事不是优柔寡断作风 ,这里不点名辣菜一下某些同志。
震三江说喜欢,那就倾其所有地喜欢,没有虚的,我是山大王,那就也给你个山大王做做。
震三江说报恩,那就一言九鼎地报恩,哪怕是有来无回。
这样的男人,活的就是个痛快,你在这白扯他为了一个没到手的女人值不值得,信不信大当家的给你一鞭子。
其实《闯关东》整个故事里面就没有一个幸福的人。
没有一个。
那样的年代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不幸,那不是哪一个人的错,那是战争和封建残余的错,把这些错归到任何一个个人的身上都不应该,何况还是一个鲜儿这样的女人。
最近重刷,比十年前看得要更加感动一些。
十年前看这部剧,理解到的是那个年代在闯关东的一批人身上表现出的坚韧的民族精神,十年之后再看这部剧,看出的是对家园穷尽一生的追寻。
朱开山是全剧的核心,小时候不自觉地给他的定位是“英雄”,但重温一遍,才明白他最终是一个生存者,是在那个新旧交替的风云时代的底层生存者的代表,他的思想说不上进步,这从他对传武和秀儿、鲜儿的婚事上就可以看出来,但是他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勇,这些中国传统的道德让他在大是大非的关头从未动摇。
中华民族的封建社会,底层劳动人民挣扎了五千年,都是为了这两个字——生存。
这生存是个人的存活,是一家人的安定,是民族的荣辱兴衰,是国家的生死存亡,是这片土地上一代代人的繁衍生息。
朱开山思想的核心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家族意识,一代代人经受无数的磨难,为的是在历史的苦难中闯出一片自由的家园。
对家园的追求,是中华民族永恒的主题,也是民族生命的不竭动力,生生不息,百折不挠,所谓家园,是梦寐以求的温暖自由的地方,千山万水走过只为这一片,自由的天地自由的家园。
文他娘是传统的中国母亲形象,善良、坚强。
她一直是这个冰雪覆盖的家中的火炉,不论外面如何风霜雪雨,家里总是安定温暖。
十年前对文他娘这个角色并没有什么很深的认识,但现在看来,这个全程没有名字的角色,才是这个家的核心。
她不识字,也不懂什么大义,她只知道关心自己的儿子,照顾自己的丈夫,努力经营这个小家。
文他娘的性格也是在变化的,年轻的时候朱开山不在家,她既是慈母也是严父。
老年之后,她只是一个慈爱的母亲,她不懂传武在外面做些什么,她只希望儿子能在家住一晚,能和儿媳妇好好相处。
朱开山和文他娘对于传武的态度,正是中国传统的父母形象。
做父亲的和儿子谈论家国大事,鼓励儿子英勇杀敌保家卫国;做母亲的不懂这些,她只会叫一声武儿,拍着儿子的脸说道上黑注意安全,枪子不长眼你可要躲着点,总是说着说着就流下眼泪,被朱开山一顿笑话。
可是,当娘的不就是这样吗?
朱传文是三个儿子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角色。
他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小农民的最好写照,他勤劳、善良、忠厚、承担起长子的责任,有些小心眼和胆小怕事,爱慕虚荣,这都是小农经济时代的农民的常见特质。
他没有什么家国意识,他的卖国曾经让我恨得牙根痒痒,觉得这个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
但回首看过却发现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这个家能够安定。
传文并没有变坏,最后的悔恨也不是因为家国大义的迸发,而是因为受到了欺骗、家人受到了伤害。
他一直都没有变,重新看过,反而是在朱传文的身上,中华民族传统的“家”的概念体现得最淋漓尽致。
那文作为最后的满清贵族,有着一身的满清皇族毛病,心眼多,经常打自己的小算盘。
但是未经世事的她也是一个善良温和的女性,离开了皇室的庇护,她对一个能为自己遮风避雨的家无比地渴望,也正因如此,她愿意放弃自己曾经的贵族生活,委身嫁入一家普通的农户相夫教子,过平淡安定的日子。
但是,曾经的亡国之恨又让她具有更高的国家概念,最后与丈夫走上对立面。
朱传武,是一直以来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他是在那个年代下由于各种原因无奈从军的年轻一代的代表,正是由于传武的存在,把这个普通的家庭带到了时代漩涡的中心。
这样一批人,有的是走投无路,有的是为了混口饭吃,有的是报国大志。
而传武似乎与他们都不一样,似乎是他们的集合体,但又像独特的,他从军的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他追求的家园似乎在自己的家中找不到踪迹,由于封建婚姻制度的压迫而离家出走,追求自己的家和幸福。
但是命运弄人,他和鲜儿最终没能走到一起。
他张狂,对秀儿的亏欠是他不能否认的错误;他孝顺,这让他对这个家充满了深切的爱,但他无法对这个家有什么留恋。
他不再有年轻时的张狂,成熟之后的他稳重、冷漠,用一身戎装封起了自己那颗火热的心。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马革裹尸是军人的职责和民族的血性带给他的最终结局,他最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家园,他死在了保卫家园的战场上。
秀儿,我们似乎很难给她找到一个定位,他没什么特别的,出身小康,善良温婉,是那种戏文里最常见的痴情女子,但是在那个时代下,她的婚姻成了新旧观念冲击下的牺牲品。
尽管老朱家疼她爱她,但是对于秀儿来说,有爱情的地方才是家园。
无论是传武还是一郎,无论是十八年的独守空房还是在枪口硝烟中弥散的短暂爱情,都让这个女子充满了悲情的色彩,她不敢去追求,她所能做的,只有等待。
朱家老三两口子,是全剧中最顺风顺水的两个人,就这么青梅竹马,结婚生子,恩恩爱爱,事业有成,人生顺利到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在传杰身上,我们看到早期白手起家的民族资本家的身影,他们脱胎于传统的商贾,精于生意却又诚实守信,拼命经商只为了能给自己一家人打下更大的家业,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而山河煤矿作为全剧的矛盾高峰,赋予在了一向没什么存在感的传杰身上,民族资本家的爱国情结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夏玉书作为新女性的代表,有自己的教师工作,思想进步,但却可以说是剧中唯一的一处遗憾,由于本剧的重点并没有放在新老思想的冲突上,使得这个人物的形象塑造略显单薄。
但是,当妯娌三人找到传武,向他提出秀儿要和他离婚时,在这一家人的酒桌上,女性对于不公命运的抗争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一段也是我在全剧中认为最精彩的一段剧情之一。
龟田一郎,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他是在那个时代亲中的日本人的代表,也是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年轻一代日本人的代表。
作为朱家的第四子,他从小在中国长大,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染,知恩图报,善良温和,对朱家充满了感激,对秀儿充满了爱,可以说无论是哪个方面,都是一个完美的人。
但是,在森田大介的欺骗下,军国主义的思想让他背叛了朱家(但在我看来,这是他在效忠天皇的思想下对朱家的保护)。
最终,母性的呼唤冲破了军国主义的禁锢,迷途知返之后,却是饮弹自尽。
一郎的死令人扼腕,也可以说是最大的悲剧。
有人说一郎不应当死,可是,对于轻易便可切腹自尽的日本人来说,一郎由于愧疚而自杀实在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深层想想,一郎的自杀,其实是对天皇的效忠、对朱家的报答这两种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冲突的必然结果,如果选择忠,就不能尽孝;如果选择孝,就不能做到忠,一郎也是时代的牺牲品。
选择自杀,也是一种无声的控诉。
鲜儿,我特意放在最后说,她可以说是全剧中最复杂的一个角色,现在看来,如果说朱家三子分别代表了那个人时代的农民、军人、商人这三种主要群体的话,鲜儿是对那个时代其他所有人的缩影。
她出身农家、做过童养媳、进过戏班、为了救师傅被恶霸糟蹋过、上过山场子、当过大户人家的丫鬟、趟过水场子、当过胡子、蹲过大狱、打过鬼子,可以说她经历了那个时代一个人能经历的所有事情。
我看见很多评论说不喜欢鲜儿,认为她走到哪里哪里死人,还做了很多不对的事情,具体说的什么我就不列举了。
但是对于这种评论,我只能送两个字——傻逼。
没错,鲜儿的命运充满了巧合,如果她更聪明一点,就能早早跑出家门和老朱家一起闯关东,嫁给传文过上好日子;如果她更忍辱一些,就不会被恶霸糟蹋,可能就一直作一个戏子最后成一个名角;如果她更坚定一点不跟传武走,又会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结局;如果她不去拔香头,她已经嫁给了传武……但是,我也不知道这些评论的人是怎么想的,不去怪那个时代和那些恶人,却来责怪一个女子做得不够。
鲜儿是谁?
她只是一个普通农家的女子,她甚至没有受过什么教育。
嫁给娃娃亲,在朱家种地农耕,相夫教子,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子,过着平凡简单的日子就是她原本的归宿。
但是,一石小米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从此颠沛流离。
她的思想说不上多么先进,当上童养媳之后就觉得自己配不上传文而和他离散;她也说不上多么坚强,她无数次地说自己早已认命,可是毕竟,鲜儿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不管命运如何待她,她的心里始终保存着对家的那一线渴望。
在全剧中,鲜儿是对家渴望最热切的人,她的颠沛和命运却一直残忍地拒绝。
她总是和传武说:“姐什么时候才能有个自己的家?
”然而,那个时代过于吝啬。
在传武牺牲的那一刻,鲜儿的家园彻底破碎了,秀儿的家园也随着硝烟弥散了,老朱家三十年闯关东追寻家园的脚步也走到了尽头。
但是,在这个时候,亮子出生了。
这个家的脚步还在前进,回首故乡遥远,抬头前路依旧茫然。
但是,亮子会长大的,这一代代的人都会长大的,只要有了这一代一代的人,还怕什么呢,这个家亡不了,国家亡不了,民族也亡不了。
这部剧不能说是毫无瑕疵,为了凑历史事件的时间点,时间线确实出了一些软伤。
比如玉书和传杰在1914年左右结婚,居然到了1931年5月份才怀孕,虽然在电视剧上表现得不那么明显,但就算二人结婚的时候都只有十八岁,这中间十七年的时间仍然说不过去,设定亮子在哈尔滨保卫战中出生,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在时间上而言这一点有些欠考虑。
但不管怎么说,这仍然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电视剧作品之一,而且最近被小鲜肉的演技污染习惯了,回头看这些优秀的作品,简直是舒心到不行。
《闯关东》是一部主旋律片——无论它动用了多少娱乐片和商业片的元素,可观赏性,俊男美女,《古今传奇》《故事会》《知音》等我国著名发行量主流杂志的编故事技巧。
但是,这仍然是一个极其标准的主旋律片,经得起严格挑剔的主旋律片。
所谓央视大片,还有宋祖英唱片尾曲…… 是一部包着娱乐化的糖衣炮弹的教材片,教育当代中国人如何修身齐家发家为人处世。
别的不说,连男女感情这种味精元素,都处理得极其标准而八股。
以主线男女主角传武和鲜儿在野马湾一幕,略举一例。
本来,男女有个空的叔嫂名份,及其它一些障碍,所以二人也一直没有正式表明过关系。
当然,也有可能是在电视剧里一直没有说得太明——尤其是跟书里相比——这只能说明,对电视剧审核尺度比书的审核尺度更严,以至我很为编剧担心,这么严苛的标准,怎么保证写出有收视率的情感戏来:不仅没有床戏,连对话都是事无不可对人言的那种磊落,怎么表达儿女私情啊。
但是,当传武给鲜儿送了银镯子,表达了想一起过日子的心愿——大致相当于西方和现代社会的“求婚”了。
然后传武就给鲜儿戴上手镯子——请注意,女人连“YES”这样的话都不用开口的,这就是一种东方的含蓄。
顺利把镯子戴上鲜儿的手上,传武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象征,终于,抱住了鲜儿。
——唉,同志们,请注意,中国式标准爱情(尤其是孔孟之风的恋爱方式)就必须要有这样的含蓄和内敛,人家两个人都到定婚的阶段了,也不过就这样轻轻的一抱。
这时有个细节,鲜儿的手,在传武的后颈处,也紧紧地一揽。
这紧紧的一揽,相当地关键。
中国良家妇女谈恋爱,顶标准的知书达礼良善完美型,情感是应该极其隐忍内敛的。
光是男的坚定的火热的追求,如何体现两情相悦而不伤害perfect女性死标准,就是这一揽了。
表达了鲜儿在恪守了传统道德要求(不管是当时落后的还是现在仍然在延续的标准)后,对传武的回应。
我真为咱们中国的主旋律片感到骄傲,绝对的,纯粹的民族特色的审美标准,在这儿也清晰地体现出来。
一般的庸俗的言情剧,一定是缓慢的拍两个人是如何坚坚的相拥,恨不能挤成一个人。
《闯关东》的这一幕,绝不那么廉价地煽情。
鲜儿的手,在传武的后脖子后那么一揽后,传武把女主角抱起来一下,然后松开了女主角,一个人高兴边跑边喊“我有家了”。
想起几十年前有人质疑《庐山恋》里,男女主角定情,男人居然冲着山谷直抒胸臆“我爱祖国”。
很多人把传武和鲜儿这一刻认为是全剧中男女当事人最舒畅的一幕。
是因为两人知道要成亲了?
不如理解成,一直隐忍回避这段感情的女主角,第一次正面回应并表达自己的感情——不是用的语言,而是那一揽。
传武多年的执着的追求终于有了明白的回复,他能感觉到鲜儿在自己后背上的手主动的稍稍用力的紧拥。
我详细地说明这一幕,是想说明,主旋律片认为而且要潜移默化让我们被感动并意识到,这样的爱情表达方式非常美。
最近重温闯关东,再一次被传武和鲜儿的爱情感动。
看不惯很多B站关于传武、鲜儿、秀儿的弹幕。
搞不明白撕的点在哪里,来豆瓣一看,同情秀儿的又偏多。
终于忍不住写下第一篇豆瓣影评。
在我看来,鲜儿是命苦,秀儿是可怜。
而传武,是真男人。
鲜儿信命,想要家,却自始至终都在与目标背道而驰,好在她有传武的深情。
鲜儿本身就是奇女子的存在,一株沙漠里顽强的玫瑰,大灾大难后都能顽强的活下来,在那个乱世实属不易。
秀儿就更像是个普通女子,她天真善良,为了传武倾其所有。
但这也是她悲哀的地方,为了一个不爱她的人执着了大半辈子,曾经追求爱人的活力变成后面守活寡的辛酸,我能理解有些弹幕心疼她,但你要知道,秀儿是为了自己的执着付出了代价,你可以心疼,但请不要辱骂其他角色。
秀儿还有爹娘疼,还有安稳日子不需要她去操心奔波。
还有爱着她的一郎。
骂传武渣男的,我只想说,这么专情的男人哪里找?
我不是朱亚文的粉,但真心爱着传武这个角色,一个不信命、自由不羁、一旦认定就不撒手的男人,在认定不撒手这上,真的是跟秀儿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硬要说他渣,就是新婚第二天拉着鲜儿私奔,我也想知道,为什么不是结婚前?
因为他在报复父母和秀儿,报复这些禁锢他、强迫他的人。
一个自由的灵魂,心里只有一个人的传武,不接受这种封建思想和亲人的压迫,他反抗却被镇压,那他就在有机可乘之时再报复这一切。
这不渣,父母和秀儿的道德绑架,以及有些弹幕的道德绑架我看着实在难受,“我爱你,所以你必须也爱我,要对我好,不然你就是狼心狗肺、自私自利的烂人”这对于单相思而言是什么狗屁逻辑?
爱或不爱是个人的选择且不可左右的情感,没有人可以去强迫。
传武不渣,婚后离开是向封建和道德绑架的报复。
和爱的人离散之后冷落秀儿,也是他对内心的坚守和被压迫的不满。
秀儿为她的执着付出了代价,传武也为了内心的坚守而历尽了沧桑。
他的婚姻里,无关乎第三者插足,而是关乎对封建思想禁锢、道德绑架压迫的反抗,以及不能和心爱之人在一起的心酸。
这段婚姻里,谁都有错,却都不应该被责备。
最无辜的鲜儿才是最不应该被责备的那一个,有爱不能讲,有家不能回是命运的选择,是认命的后果。
她不应该为了传武的婚姻失败负责,也没有对不起谁,她受的苦已经够多了。
传武对她的怜惜与深情,双箭头的爱意是我追这对cp的动力,没人能阻止我,秀儿也不行。
传武的坚守和不信命,鲜儿的坚强和认命、秀儿的执着与善良,都是性格使然,也是编剧、导演、演员诠释的结果。
相信三观自在我们心中,是非也都能完全分辨,祝观剧愉快
闯关东可以算得上国产电视剧的精品,李幼斌扮演的朱开山充满硬汉气息,再看看剧中潘五爷的一句话吧:“朱开山这个名字真不错!
”它从微妙的角度代表着《闯关东》这部电视剧是描写山东移民史的开山之作,朱开山的淘金经历,也表示着《闯关东》能成为漫长的历史隧道里一次成功的淘金。
此剧使用了闯关东成千上万人群中的佼佼者朱开山家族的创业史,光荣的描写着二千多万山东贫苦人闯关东的历史事件,并通过朱开山,朱传文,那文,鲜儿,震三江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歌颂了深深印刻在我们民族精神中伟大的忠义,善良与自强不息,那始终出现的“求生存,谋发展,促和谐”的闯字精神,今天看来仍有着不可磨灭的现实意义。
而那令人遐思的神奇故事,还有那浓厚的民俗风情,就像打开了一本关于闯关东知识的百科全书。
朱传文是我不太喜欢的人物,他嫉妒自己的亲弟弟,整天想着家产,面对他爹就相似个面瓜一样。
不过他很老实在做菜上有那股钻劲儿很值得我们学习,并且他很爱家庭。
朱传武很厉害,很有男儿气概,自强自立,敢爱敢恨,有一颗爱国心。
朱传杰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做事踏实。
闯关东这部这部戏里面的人物各有各的特点,不能说谁好谁坏,只能说他们代表了当时的大多数人,这部戏值得多看几遍。
抱住被迫看国剧的自己 鲜儿真是个搅屎棍
看了一集,剧情太二
结局又不可避免的回到了民族大义的老路上,但在此之前的白手起家的拓荒史才是全剧的精华所在。
传武真是帅呆!【凑数。。
不尊重观众,不尊重自己。变得神马玩意
真是垃圾的要死。什么几把玩意!狗血剧情!!!
好电视剧
良心国产剧,都是些老戏骨,每个角色刻画的很饱满。
我当时住在爷爷奶奶家 陪他们看了一遍又一遍啊 心里阴影系列
尽是弱智商战和封建遗毒,不知道为什么被这么多人推为好剧。正派的经商理念就是又怂又圣母,剧情和cp都各种气人。
难看
爷们!!!!!!!
好看,格局大
大气恢弘,一部山东人迁徙的血泪史,演员的演技精湛,更是为电视剧提了一点亮色,五星好评
我妈这两天又在看了 说要在电脑上一天看完 额 其实我没从头到尾看 跟着看了些 还是有硬伤的 这个戏就一个道德观念:报恩!同性的报恩就是送命,异性的报恩就是非你莫娶非你莫嫁! 鲜儿这个角色 编剧也太。。。 传杰和玉书,算是中国人婚姻中完美的模式了,让人羡慕 那文这个角色真的很让人佩服
挺好看的
2008年
第一集开头剪的啥啊
抱着一颗心来,看到一半,不带半点犹豫的放弃,拉的太长,不适合我
那文:我看这大青果是药丸啊;朱开山:千万别打死那个日本少将,老子要跟他过过招!森田:你们不讲武德,来骗,来偷袭;秀儿:团长,你倒是开炮啊! 最后两集烧光了经费,仓促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