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一狗一邮箱,交错时空中的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就这样展开。
即使触碰不到,“爱来的方式不同,但殊途同归。
”也依然热烈而美好。
红色信箱连通了两个不同的时空,开始了一段段近乎独白似的对话,影片的每个片段每句台词好像都是满满的文艺气息,剧情进展之缓慢也让我一度看不下去。
在恩洙的时空,星贤大概已经真真切切地死了;但是在星贤的时空,他要给她讲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
影片的摄影构图相当精致,全智贤也确乎是美到骨子里,虽有逻辑的漏洞,但也抵不过爱情的美好。
人能相逢擦肩真是奇妙的事情,当一个信箱开始穿越时间,身处不同时空的人注定发生相识的故事。
缘来的轻巧,任人寻尽陌路也打不破时间的隔阂。
相遇无分,总有牺牲来埋葬臆想。
人啊,穿墙凿壁,跨海攀岩,终还是只能在每一刻留下自己的轨迹,妄想或者奇缘,留在小说刻板上却远不只是泡沫。
在两年后的我,感受你的感受,我会告诉你,哪天会下雪,什么时候会流行感冒,我们曾彼此在不同的时间做同样的事情.两年后的你会不会记得我们的承诺?会的吧?一定会的.
有那么一瞬间,我问自己,纯爱的调调,都一定要这么伤吗?
这是我始终想不明白的。
但凡那些打动人的故事,都或多或少要赚上几滴眼泪,弄得像我这样矫情的人,会感伤个好一阵子。
而那些平静的细水长流始终幸福着的爱情,却很少被人关注,被人拿来当作谈资。
这是说,爱情一旦幸福,就不够美好?
人们总是口口声声的说,要珍惜,不要错过,不要留下遗憾。
却又总是习惯沉浸于感伤的情绪,不是不能走出来,而是打心里不愿意自己走出来。
也许,错过,遗憾,本身就与美共存,有着莫名的引力。
故事就是故事,没有冲突,又怎样发展下去呢?
一幢房子,一个信箱,一棵树,一只小狗,和,一片海。
倘若画面就定格于此,我想,也会义无反顾的喜欢上这部片子。
氤氲的,灰蒙蒙的,缓慢却不低沉。
让我可以嗅到一阵咸咸的味道,那是属于海的,自然,也来自男人女人心中,很深的地方。
恩澍说,“Il Mare”是可以令你觉得孤单的。
她住在那里的时候,就常常是这样。
在那一刻,我竟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恩澍的孤单,或者说“Il Mare”的孤单,其实就是星贤孤单的延续。
通过“Il Mare”,两个陌生人的生命被紧紧的捆绑在一起,她继续生活着他的生活,孤单着他的孤单。
而星贤内心的孤单,却又恰恰是因恩澍而起的。
是机缘巧合吗,是命定吗?
或者,我们可不可这样解释,其实孤单,就只是缘于我们自己。
如果我是星贤,我应该是没有勇气去见恩澍的。
我一定会忍不住好奇,想知道那个生活在两年后,却跟我如此亲密的女孩究竟是什么样子。
也许我会站在远远的地方看着她,也许会故意走到她身边听听她说话的声音,又也许,会与她擦肩而过,或是坐在她身边,感受她的呼出的温度。
但我定不会告诉她我与她在未来发生的一切种种,因为恐惧。
是的,始终觉得,这样远远的,一份时间上的距离,让一切都变的很唯美。
这距离,对我来说应该是一种保护,隔着一切真实,我可以写下平时难以开口的心结,就像对自己说话一样,寄给对方,然后期待回复。
可是,我们若见了面,那,一切不就都变会现实中朋友之间那样的关系了吗?
人就是奇怪的动物,当一些特殊的模式消失殆尽,也许就会感到厌倦吧。
所以说,我是佩服星贤和恩澍的。
我相信,他们做出见面的决定,一定需要很大勇气。
所以呀,这里的错过,却反而让我松了口气。
从电影的开头,画面定在那个普通的信箱开始,便注定了一切的不可思议。
他与她,即便陌生,即便不了解,却还是能对另一方倾诉藏在心里的最不愿意释放的情绪。
恋人,触不到,却异常亲近。
是啊,这样最直接的,真诚对真诚的交流,又怎能不产生信任与依赖呢?
爱,存在于相互间强烈的信任与依赖中,定是最牢固的一种。
或许这一点,那时候的恩澍并不懂得。
她自己会说“我们备受折磨是因为爱情的继续,而不是因为爱情的消失。
”这是无可厚非的。
可是,爱情究竟什么时候才算是消失呢?
一方早已离开,一方却迟迟不肯放手,这样,爱情还存在吗?
恩澍的不懂得,造成了星贤的孤独,于是,触不到,就真的再也触不到了。
那么,就让一切重头开始吧。
看过太多韩剧哀伤的桥段,错过,终生遗憾,悔恨,欲哭无泪。
那样也许真实,却又让人太过灰心。
所以,我感谢导演这样的安排。
嗯,他骗我眼泪,却仍旧不忘带给我希望。
无论这是对爱情期待也好,祝愿也罢,即便你说那唯美完满的追求只是他为了骗骗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孩子。
那么,我仍执意要对你说,我是甘心被骗的。
这里,有我最美好的期望吧,嗯,那是对大家的,也是对自己的——若真有一天,我,我们也那么不幸运的被爱所伤,那,但愿那时的我,我们,也还是像现在一样,能心存希望与感恩,相信爱情,并一直一直的相信下去。
亦舒说,原来你若真爱一个人,心内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甜言蜜语多数说给不相干的人听。
我总是对我喜欢的东西有过于强烈的感情,就不愿意用语言来表达。
浪漫满屋里智恩很不好意思地说,我总是容易激动,其实那也是我。
我如此迷恋春春的淡定清浅正是因为我没有,我总花痴无言沉默表情严肃的男主角也是因为他们同我是反例。
人总是会被自己所不具备的特质所吸引,这是定理。
而我对这部电影就是心内酸涩,说不出话来。
它的每一句台词,恩澍和星贤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份礼物---发簪,耳朵套,黑金鱼,手套,录音机都本来都是我心水之物。
一个人住,做饭来发泄,坐云霄飞车,走很远的路,喝一个人的酒。
我玩得很高兴,只是独自回来有点悲哀。
我还以为爱就是永恒的幸福洗衣服有治疗的作用人有三样东西不能隐瞒,咳嗽,贫穷和爱。
越隐瞒,就会欲盖弥彰最喜欢的就是全智贤头戴一个傻傻的小发卡穿红色tee念配音的样子,很像陈泽昕。
事情便是这样的,如果星贤把录音机在1998年选择一个时间给恩澍,他们会不会就认识了呢在浴缸里养鱼,他就不会像人类住得这么拥挤了。
我只是坐在那里哭,一直哭直到哭不出声,爱是自讨苦吃。
爱来的方式不同,但殊途同归。
我爱的人都离我好远。
别忘了,我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而你却要等两年多。
我等了你很久,我知两年很长,但我仍想你来。
也许我又期望过高了,我知我不该这样,这总让我失望。
但我关心的人都离我好远。
在那两年中你怎么了,我希望只是一时忘记了难道我只是一个毫无疑义的陌生人吗?
距离,是建构爱情的条件,还是解构爱情的因素?
在《西雅图夜未眠》中,爱情的发生在于城市的距离。
在《电子情书》里,爱情发生在网络的虚拟距离里;在《情书》中,爱情发生在回忆的距离里。
在现实的例子里,城市里的咫尺疏离感,让人们没有安全感。
网上的虚拟空间,让爱情变美丽,但是因为相见,少了神秘的距离,爱情也就丧失了成份比。
回忆里的爱情,因为时间的距离,让人充满怅然,爱情成了叹息中的一只珍珠。
但是在时间空间交错之下,我是我你却是另一个你,让我怎样把亲爱的你重叠。
所以——希望你愿听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你愿相信我吗?
韩星贤对金恩澍说。
一个1998年的男子爱上了2000年的女孩。
1997年冬,一个海边小屋,一个男孩收到了一封自称是小屋前主人的信。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他才是小屋的第一个主人。
但是,如果信是从1993年寄来的呢?
原来,那个邮箱是个“月光宝盒”,是它把时空连接在一起。
于是,他们开始不停地通信,利用不同的时空制造小小的奇迹,终于,男孩偷偷地跑去看了未认识自己的女孩,也就是98年时的女孩。
渐渐地,他爱上了她。
然而,女孩心里其实一直惦念着分手的男友,于是她请求男孩在过去的时间里阻止她和男友的分手。
但是,当女孩获悉男孩早已因车祸去世的消息后,突然记起1998年,即将分手的恋人对座谈判,午后的阳光从咖啡馆的大玻璃外倾泻进来。
窗外,车流汹涌而过。
男孩奔跑在车流中。
那是他来阻止女骇和恋人的分手,然而,一刹那间车流和时间成为静止,女孩望向窗外的车祸,那男孩竟有一丝微笑。
奇迹……对女孩来讲:1998年阳光的照射下,生命在眼前幻成天使。
原来,那是和我有关的死亡,而且经过奇迹的浸染,令我在两年之后才能够感觉到悲哀。
2000年的女孩飞奔向邮箱:“男孩不要来,千万不要……”我只知道故事的结局,却怎么也猜不到故事的开始!
我刚刚知道爱情的存在,却不知道它早已结束。
片中的男女主人翁始终没有正面相聚,只有一刹那的对视。
然而正是这样的回忆,才会更加美好吧。
“梨花风起正清明,万株杨柳属流莺。
”乍暖还寒的时节,桃花已谢,杏花将败,就连盛极一时的樱花也早已经落英缤纷,轻烟笼罩、山色空蒙,翠屏山庄湖边的垂柳不知不觉中已变得绿意盎然。
影片也有四季,春季里的缠绵悱恻往往牵挂着绵绵春雨。
唯美的爱情只有在春季才能生机勃勃,东方爱情故事怎一个“恋”字了得,尤已韩版为甚。
《触不到的恋人》就是如此的爱意朦胧,一朝醒来,春梦知晓。
细腻的爱情故事似一幅中国山水画般朦胧、唯美,淡雅的墨汁绘尽暖暖的春意,更画不出浓烈的爱恋。
好听的《梁祝》不一定完全能赢得西方听众的心思,美国版的影片不一定能超越韩国思密达,但因为唯美的爱,可以融通中西,连通你我。
影片中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心酸,简短的台词和几乎僵化的画面,一看就是低投入影片,但恰如一杯“农夫山泉”水,简单却也甘冽、爽口。
特别对于久旱的心灵,不亚于鸡汤般的疗效。
雨后初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山林中景色更加分明。
沐清风,闻水声,苍翠草木间夹杂粉色,杜鹃花引入帘青。
漫步山涧,杂树斑斓,山谷幽静,鸟语云端。
曲径通幽处,溪水潺潺。
溪石旁,空谷寂静,群山环绕,春风拂面,波影涟涟,湿润的空气,清香的花瓣,好一派春色满园图。
火花的闪烁往往在一刹那,回忆的美景需要时间的倒叙。
不论你在两年后,还是我在两年前。
两年的距离让我们感觉很近,可一直触不可及,望尘莫及。
你就在那里,我就在这里。
我仰望星空,想象着你在某刻也在凝视着同一个星座,因为那里也住着我。
原来,凝望也是一种幸福,就像看星星的时候。
我的世界里没有你,却有你的影子和你触摸过的一切。
唯有我们共同触及的邮筒见证了我们的爱情,空留温存的小木屋和炫目的湖水静待你的再次出现。
突然发现,感情本就是一种虚无缥缈又变幻莫测的存在。
时过境迁之后,谁是谁不堪回首的过往,谁又是谁风淡云轻的回想?
毕竟每一次自觉或不自觉的离别和错过,都可能是后会无期。
如今通讯如此发达的年代,看一部如此老土的仍然需要依靠书信交流的电影,往往不会很卖座。
但其中的深意却令我们痛的不堪回首。
那些个没有手机、没有微信的时代,那些个单单靠书信交往的年代,给我们留下了多少的美好回忆和想象空间。
一个个辗转反侧的日子里,焦灼地等待着远方的来信,期盼的眼神,未果的惆怅,收获的惊喜和等待的期许,时间就在这样的交替等待中度过,树叶青了又黄,黄了又青。
偶然间发现,眼角早已生了皱纹,些许白发已若隐若现。
你美丽的倩影亦变得模糊,我帅气的才华早已不再横溢。
空留满目池水,静待他日荷花别样盛开。
影片中怅然若失的宿命情缘和穿越时空的凄美爱恋是否还能打动我们那颗久久不曾感动的心?
诚如有人所言:“生命中有些人,注定与你打出一个死结,然后顺着线的那头,越滑越远。
”爱上一个人,就是给了TA一个伤害你的权利。
美梦尚未睡醒,答案自在心中。
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总是无法去猜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而我们要怎么去面对,当我们心中酸涩,说不出话来的时候.空白,很容易就会脑袋一片空白.也许有什么话要说,也许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可是我就还在这里,看着电影,心,轻轻的颤抖了一下.然后是铺天盖地的悲伤.原来,假装坚强是弱者的表现,人有时要适时的放纵一下自己的心,闷了太久,不只是我和你.眼泪该流的时候,就不要去抗拒.每个人的心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伤痕,不愿提起,以为忘记,可是他们还在.不是我不明白,我懂,我其实都懂.让我们痛苦的是爱在继续,不是爱已消失.忘记的是那些伤心的回忆,孰不知,那些开心的片段,反而更是折磨我们.或许,就如电影里所说的,爱,是自讨苦吃.可是你以为,爱是可是隐藏的吗?人有三样东西不能隐瞒,咳嗽,贫穷和爱。
越隐瞒,就会欲盖弥彰.很精辟的话,但有谁去在乎呢?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做饭给自己吃,一个人去坐过山车,一个人喝酒,一个人很好,但总是欠缺了什么.是的,我一个人过的很好,只是独自看着过去的片段有点伤心而已。
难道我只是一个毫无疑义的陌生人吗?
这是电影里的话,一语中地,心的那堵墙,一下就被击垮了.每个人,都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坚强.你能确定要什么吗?我不能确定,所以我悲伤.突然想起米莱的话.你问我快乐吗?告诉你们,我一点也不快乐.你问我对未来有信心吗?告诉你们,我连信心是什么东西我都不知道.是的,我很茫然,我很难过,却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也许我知道,可是我却无法说清道明.有些事情就是这么无奈.导演给这部戏安排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我知道,其实那个结局是最苍白无力的.他和她,不管是空间还是时间,他们注定只是有缘无份的两个人.电影中说的,我爱的人都离我好远.他们心里都有着伤痛,借着那个能够穿梭过去和未来的邮箱,相互慰藉,还有那条神秘的狗,可乐.他们给彼此寄礼物,发簪,耳套,黑金鱼,手套,录音机,很幸福的感觉.可是有些伤疼就可以被抹去了吗?她哭了,那么的伤心,她说着,我以为爱就是永恒的幸福,可是,我只是坐在那里哭,一直哭直到哭不出声,爱是自讨苦吃.是的,爱是自讨苦吃.他沉默了,虽然他知道,那是时间开的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然后他还是要问:难道我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吗?只有王菲才会唱,只爱陌生人.现实中,人心都布满了猜忌和怀疑,谁会去相信谁?谁又有安全感?我一直以为,我能给得了什么,其实我什么也给不了.太在乎了,反而竹蓝打水一场空.感情是脆弱的东西,禁不起时间空间的考验,谁说的,风雨同船,天晴便各自散了.我们都只是过客,片刻停留也是罪过.可是,爱来的方式不同,但殊途同归.我是否还是应该抱有些许期待呢?
第一遍看这个电影的感觉是唯美,让人惋惜。
可是内心还是疑点重重,似乎是时空脉络不清楚造成的,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这种想法。
上网搜了相关的评论,发现对于时空的解释也不尽人意,不是不完整就是很明显是错的,或者选择省略不写,我是一个不喜欢得过且过的人,想弄清楚导演的真正意图,于是又将影片的细节把玩了一番,终于弄清楚了影片的时空脉络,先听我慢慢道来剧情开始女主角在1999年,她男朋友去了国外,男友很少和她联系,内心郁闷,离开海边小屋的时候,写了一份给未来房子主人的信,意图是如果有他男朋友的来信新房主记得转给她,可是奇妙的事发生了,信寄到了前任房主,也就是男主角手里,时间是1997年,男主角和朋友的谈话说明了男主角单身的身份,开始两人怀疑对方的通信只是个玩笑(女主角空间千禧年开始),但女主角站在未来的角度次次预测男主角都很灵验,确定了双方朋友的关系,加上进一步的互帮互助和感情发展,两人有了见面的约定,时间是2000年3月11日,一个美丽的海滩,女主角许愿自己能在这个海滩有个房子,时间和地点都统一了,作为2000年的女主角很快就到了见面的时间,来到海滩发现了2000年的男主角的房屋设计图,修建人员告诉女主角这是男主角修给他的真爱的,人也没来(其实已经死了),女主角不知道真爱指的就是她,男主角失约了就认为男主角在她的时空里变了心,把送给她的手套也丢去了大海,并将事实告诉了98年的男主角,98年的男主角也没想到自己两年后会没有遵守承诺,但98年的他已经在努力设计他们相遇海滩美丽的房子,就是2000年要送给他的真爱的那座,这时候2000年的女主角的男朋友已经回国了,但已经和其他女人定了婚,2000年的女主角感情发生了变化,看到自己前男友以及发现2000年自己爱的男主角也变了心,只能靠与98年的男主角通信来得到安慰,感到非常不现实和空虚,又产生了对前男友的依恋,于是写信告诉98年男主角,希望他能在98年3月25日她男友要去美国那天的约会中改变历史,让他们的感情能一直维持下去,98年的男主角很伤心,但他是真的爱女主角,愿意成全她的幸福,于是就如约而去,可是意外发生了,男主角被车撞死了,而98年的女主角从未见过男主角,内心没有任何感觉,所以历史也没有改变,女主角的男朋友依然去了国外,依然发生了2000年女主角遭遇的一切,可是2000年的女主角有一天去了建筑系去找2000年的男主角,受到男主角设计图的启示,想起了那场98年的车祸,也明白了2000年男主角为何没有去海边赴约,想到了自己感情的不坚定葬送了一段爱情,而不是男主角在2000年变心的错,顿时后悔莫及,立刻去给98年的男主角写了一封信,告诉他98年3月25日不要去帮助她改变她和前男友的感情,那会是一场车祸。
幸亏及时,98年的男主角没有去,并又等到女主角在1999年写信退掉海边小屋时的那天和不认识他的她见面,并告诉了99年女主角,他和未来的女主角发生的一切,故事圆满结束,避免了以后时空轮回的悲剧,但是此时2000年之后轮回的女主角却无法与男主角相见。
距离,在一对恋人之间究竟意味着日渐的淡漠,还是慢慢的靠近?
我只是伸出手。
近乎无意识地,只是伸出我的手。
即使明知道,他的灵魂终究只会风一般地从我的指间流走。
可我还是要伸出我的手。
我幻想你在我身边,我幻想你在我身边你不在我身边我隐约见到了死亡的模样,弯眉低笑。
你的指尖,几许缱绻。
我,却始终,触碰不到。
Il Mare 是義大利文的發音、意思是海洋我喜欢的海 这个夏天的海 “我就在你的身边,可是你看不见,究竟要走到海角或天边,才是两个人的终点,”也许.....
《触不到的恋人》,我最喜欢的韩国爱情电影。
第一次看的时候,还是很青涩的年纪。
那时候,并没有知道什么是爱情,是么是笃定,什么是坚持;只是在心中某一个角落隐隐觉得,如果什么事情都如电影里那般清澈,那该多么好。
影片开头的地方,看到是弥漫着雾气的海水,随风摇曳的芦苇。
忽然之间就让我想到了那个被尊为爱情经典的《大话西游》。
开头的地方,也是紫霞仙子撑一尾小舟缓缓行过芦苇荡。
芦苇,似乎在我的心目中已经成为悲剧的代表。
于是我就先入为主地以为《触不到的恋人》也是一部悲剧。
当镜头渐渐推进,从雾气之中隐现出“II Mare ”那座房子的时候,心中微微有些平息。
毕竟,房屋跟船只还是不一样,那个四面封闭的空间,在人们的概念里,代表的是稳定、隐私,以及安全。
而我,就要进到这个房间里去,去看看里面发生的故事。
影片在这时再一次出乎我的意料。
镜头在屋前的信箱上对焦,让那个古朴的东方风格的木盒子在模糊的屋宇背景后面,显得干净而又寒洌。
那个镜头久久留在我的心目中间。
那是一个我在每一个干净的冬天早晨都可以看见的景象,却从来没有注意到过那种唯美的凉意可以渗透到心底那么深的地方,好像要把眼泪都冻住一样。
我定定神,好了,我们跟随镜头穿过长长的过道去看看物理大地要发生什么事情。
结果,镜头走到门口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主人要从家里搬出来。!
搞笑了吧,那导演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去渲染那座房子?
为什么要连电影的名字都起作“II Mare ”!
怀着这个疑问,我继续看下去。
由于导演叙事的含蓄,电影开头的二十分钟并不很好懂,最起码我是这样觉得。
那时候我认为这是一部奇怪的电影,为什么所有的事情都在反反复复?
明明金恩澍已经经历过的事情,为什么到了韩星贤那里就全然没有发生?
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在欺骗么?
还是别的什么呢?
等到影片过去20分钟,从两人信件的日期上,我终于明白了。
那个信箱里面,时间是扭曲的,连接了1998年和2000年两个不同的空间。
原因么,我想是很高深的物理学,我还是不懂。
但是电影,我想我开始看明白了。
接下来就是两人之间互相通信所产生的爱情。
金恩澍失去了男朋友,韩星贤失去了女朋友。
而那个信箱,仿佛就是上天安排给他们的“路”。
他们在两年的时间间隔中,互相关心着彼此。
韩星贤不停地跑到金恩澍两年以前出现过的地方,站在一旁远远地看着她、听她遗失下来的MD中的录音、教她做意大利粉、为她设计房屋。
没有很激烈的情感,没有太多的对白,一切的表现都交由身体和镜头。
她们一次一次擦肩而过,一次一次又在两年之外相互会合。
这,也许就是上天说的缘分。
最后,也许真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一部电影,我想,它可能足以打动人,但是并不足以成为经典。
经典,总是悲伤的。
电影里面,有两个情节是我最为喜欢,感触也最深的。
一个情节,是一个很微小的细节。
金恩澍的职业是一名动画片配音演员,在录制圣诞节特别节目的时候,导演专门用了一个侧面的特写镜头表现她鼓着腮帮子对着话筒可爱地说出那句“Merry Christmas”。
而当她回家的时候,除了路上机械般微笑着不停的说着“Merry Christmas”地扮演圣诞老人的商场工作人员之外,没有一个人关心她。
她躺在自己的床上,电话开着放在枕边,等着男友回心转意的电话。
等到最后,她实在忍受不住,对着男友的照片骂了几句之后,终于抱住照片,流下泪来,对和照片说出一句“Merry Christmas”。
那一刻我心中的疼痛,无以言表。
另外一个,其实是一个温情而可爱的场景,但是却说出了这部电影前半部分的一个中心。
他们在两年外的同一时刻吃用同一种方法做的意大利粉,这时候的金恩澍发现自己并没有自己想得那么不快乐,于是在这时明白了一句话“我们痛苦,是因为爱情继续,而不是消失”。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把镜头暂停,默默思索。
发现,我们真的不懂什么是爱情。
真正的爱情,是要学会放弃的。
于是我一遍一遍地看这部教会我们懂得去爱的电影,这部教会我们懂得去放弃得电影。
房子好看 穿越这种事首先想到的就是彩票 = =
虽然没报太高的期望,但也不至于一度想快进结束了事吧
令人无法投入的情节
海的温暖与舒适是来自内心的爱。
文艺青年式唯美真的免疫,李政宰和全智贤,哪怕再加上刘亚仁、黄政民、郑雨盛…全部加起来也救不了这个只靠一个概念和各种文艺情绪和文艺象征…硬撑下来的苍白故事。李政宰和全智贤都演技都白瞎了,二人强烈的个人魅力扁平成两个只有腔调的文艺青年符号男女。颓废建筑师、颓废cv、小黑鱼、信箱、树、海边的房子…真像骗文艺青年去打卡的网红店的装修元素。导演继续《日出城市》那样的创作不好吗?两星,只给李政宰和全智贤。
全智贤真的很漂亮~
忍不住感叹一句:韩剧有三宝🙄️恕老夫直言,一般的爱情电影真的太难打动我的铁石心肠🙄️
悖论爱情怎么看都是那般的虚无缥缈,再美的画面都是空洞无感。★★☆
始终觉得 跨越时空(两年)的恋爱 这样的逻辑不太靠谱。不过影片中有句话写得挺不错:“人有三样东西不能隐瞒,咳嗽、贫穷和爱。越想隐瞒,欲盖弥彰。”
好美的画面,那些海景。全智贤太有文艺气息了,女神。比美国的更细腻更婉约,又是关于时空的爱情。
看了你的名字,有人评论提到了触不到的恋人,所以翻出来重看一遍,果然这个更好看些
原来是2000年的电影 那时候全智贤还是很青涩的哇
虽然很养眼,14年前女神的演技灰常之青葱啊。。。
先看的The lakehouse,节奏慢于美版。。。
还行,这样的片子放到现在,只能快进着看。画面挺美,色调太偏冷暗了点。可以看出来那几年的韩国商业电影在努力摆脱泡菜味,这种走偏了的发力现在大多在韩剧中见到了。
为什么我觉得还不如美版的the lake house?有人说这个版本处理比较细腻,但可能是节奏沿袭一贯棒子特色 慢的可以,再加上渣画质和长得不怎么样的男女主,无感啊啊啊........美版的无论故事情节节奏还有画面还有音乐都好一些啊,这个两星半那个三星半
我要一个人去填补那块倦怠孤独。独自回家。我要一个人度过那一星期的时光。因为等到你还要两年。——最后那一场相遇,请等我。爱是,我不曾、不忍离开过。
说《你的名字》很像这部的人,你们是两部电影都没认真看吧?知道《解忧杂货铺》么?知道《黑洞频率》么?知道《rm11》?不知道!没关系《龙珠》里面就有交换身体和杜拉格斯穿越救地球…你们呀,还是不要乱误倒别人啦!
如果女主不好看,故事就进行不下去了吧。2014.2.24成都
这种被迫式的精神恋爱,浪漫之余又那么的纯粹。每天都有期待、惊喜的日子能带走烦恼么?有的孤单让人感到温暖,因为它因爱而生,看到最后也终于懂了,为什么那首曲子叫做很晚才知道是爱情!我们因为拥有而失去,这种痛怎么承受?如果···想要忘掉的事,又一一想起来,常常让我感到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