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因为内地编剧三观太过畸形,还是我本人的妇女立场,每次看婆媳剧,都会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站在女方一边。
起初带入的角色立场当然是女一号受气小媳妇多,每每看着看着就委屈地吧嗒吧嗒掉眼泪。
但时长日久,事情就慢慢开始起变化,比如现在看婆媳剧,就常常无意识地把自己放在丈母娘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了。
是的,我不止一次想把陈大可刘易阳李亚平们掐死。
想想吧,你辛辛苦苦生了个女儿,从小就把她打扮得花枝招展,又娇生惯养地宠着,一有空就和她谈心事关注思想动态,恨不能让所有美好的事情都发生在她的身上。
然而就在她刚刚有自我意识之时,就迫不及待地找到一个混蛋小子,然后领到你面前,摆出一副“你胆敢反对我们在一起,就跟你决裂”的姿态威胁你。
每想到这里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去厨房把陈大可们当饺子馅,铛铛地剁个稀碎。
是的,我知道从理性的角度看,你大可以摆出一副腰不疼的架势,高屋建瓴地以“痛苦是一种成长经历”或者“踩到臭狗屎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来安慰我。
但是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吧,就像陈大可这种满嘴甜言蜜语,一遇到事却只会钻到他妈衣兜里嘬奶的熊玩意儿,就那么轻而易举,挥挥手把你家姑娘领走了,你气不气?
女一号们的失策在于,她们总是不能分清楚男朋友和男人之间的区别。
男朋友是轻松自在的一份工作,并不难做,段位高到刘易阳那样动辄声泪俱下那是秒杀级别的大神。
就算是无趣如陈大可,说几句“将来要把鸽子蛋这么大且是双黄蛋的钻戒戴你手上”的甜言蜜语,那也是信手拈来。
男人不是男朋友,女一号们是好哄的,行走江湖杀人无算的丈母娘是好糊弄的么?
做男人你得拿出担当来,看清楚,有房有车无双亲,那是没确定男人时省事的做法。
人都确定了,丈母娘要的就简单了:你得有担当。
第五集,才第五集,陈大可要从男朋友升级到男人了,但他有什么,甭说担当了,他连这个自觉都没有。
豪华婚礼的甜言蜜语又顺嘴甩出去了,然后要兑现了怎么办?
陈大可痛快地刷新了刘易阳和李亚平的底线,一拍脑袋就又想起了钻他妈怀里嘬奶,回家跟他妈张手要钱是这么说的:那你到底给不给吧!
你要是不给我就跟我爸要去!
我爸要是不给我就跟我姐要去!
什么叫有担当,别的且不论,起码得是不惹事不躲事。
陈家靠欺骗相亲成功混入公务员队伍,为了避免露馅,婆婆昏招频出,但是笨归笨,起码是有担当的。
笨婆婆出马为什么,生了一嘬奶货你有什么指望。
人常说婆婆媳妇是天敌,但凡用点心想想,就能想得出这么两号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天敌个什么劲儿。
谁愿意平白无故就给自己找一天敌,赖谁?
你瞅瞅陈大可那熊样,把媳妇领回家,哦不对,是女朋友,就直愣愣跟他妈摆出一副“你得像伺候我一样伺候她”的得瑟像。
即便是丈母娘的立场,我也得替这位婆婆急,人心都是肉长的,该出手时你得出手,万一你上辈子作孽,尽拍国产还大片生孩子虽然有屁眼但却是个陈大可,那就下定一条狠心,剁吧剁吧丢马桶冲了去,这叫为民除害!
当婆婆遇上妈,只能泪流满面来一句:当年真该叫孩子他爹把那个龟孙甩墙上啊!
[秋天里的马拉松]“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看过一部电影。
叫秋天里的马拉松,男主 角有一个妻子,有一个情人,妻子住在河这边,情人住在河那边,河上有一座吊桥,他每天就奔波在这个桥上,就像你一样,疲惫不堪。
他天真的以为,三个人可以相安无事下去,直到有一天他到了河边,发现吊桥被收起来,他再也无法回到妻子身边了。
你想知道电影的结局吗?
”[幸福吗?
]“妈,请原谅现在我还只能这么叫您,从我嫁给大可第一天起到现在整整一年了,您忍耐了我这么久,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我记得您跟我说过,从见到我的第一眼起,您就我不喜欢我,因为我霸占您的儿子,夺走了他对您的爱,毁了您为他安排的生活,您有理由恨我,不管您对我做什么,您是长辈,我不会指责您,不会怨恨您,我只想问您一句,您幸福吗?
在整个过程当中,您有一天幸福吗?
到现在了,您成功了,您又真的幸福了吗?
”“大姐,坦白地说,当我知道是你引狼入室的时候,我恨过你,恨得咬牙切齿,但是现在我不恨你了,因为我知道,因为这件事你自己也不幸福,所以我愿意接受你的道歉,并且谢谢你在医院对我的照顾。
谢谢。
”[半颗牙]“还记得那次运动会吗?
我跳高的时候,不小心摔在了垫子外面,摔掉了半颗牙,你疯了一样地把我送到医院,拔牙的时候钻心地疼,你一直紧紧握着我的手,一直陪着我,后来你告诉我说,这辈子你愿意做我那半颗牙,至少没有你的时候,会疼,从那一刻起,我爱上了你,就是因为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人家都说,做人的老婆,要经得起谎言,受得起敷衍,忍得住眼泪,放得下诺言,这些我全经历过,很遗憾,我没有那么坚强,我连拔牙的时候都会疼,又怎么能禁得起这么重的疼痛呢?
你喜欢上了别人,我无话可说,如果你们真心相爱的话,我愿意成全,我愿意,真的。
”“离婚书上写的很清楚,除了我肚子里面的孩子,我什么都不要,一分钱也不要,孩子将来长大以后,抚养费不需要你们付,只要你们肯在这个上面签字,我们就两清了。
我知道你还不相信我,我可以一个字一个字地再念给你们听。
”“拿去签字吧。
”“松手吧。
”故事的开始,是戏剧化的,但总算是在我们接受的常理之内,我们中的很多在开始的时候一定也有受到父母反对的经历,故事的结尾,大团圆,是对我们在当今将爱情和婚姻视为奢侈品的一种慰藉。
我和同学谈起这个故事,她说,在现实生活中,罗佳回到北京,故事就已经结局了。
听罢,心里一阵一阵地疼。
究竟是什么让爱情变得越来越稀有?
是什么把婚姻弄得千疮百孔?
你们的故事呢?
会这样吗?
关掉电视,继续生活……
在辛亥革命、画壁、白蛇传说和全球热恋之后,小烂片兼婆媳剧爱好者的忍耐终于到达了极限,每一次从影院里出来,悲凉伴随着呕吐感就呼啸袭来,我只感觉自己生活的并非人间。
在这种情形下,当我无意间看到一部名叫《当婆婆遇上妈》的国产剧,除了久旱逢甘露到泪流满面之外,别无他感。
如果说电视剧是我人生智慧的来源的话,那么婆媳剧就是我人生灯塔一再得以调正的第一助力。
盖因婆媳剧的编剧们往往有着如此畸形的三观,以至于观剧过程中,我总是竭尽全力想学汤姆猫,做出那种眼球弹出,四肢拉长,下巴砸到脚面的表情。
与编剧们的智情商配合的,是导演们儿戏到怪趣的手法,加上各种演员总是摆出一副“你抽不死我,你就不是人”的挑衅演法。
看国产婆媳剧,每每都教人在奇异的冒险之中,领略到别样的人生体验。
《当婆婆遇上妈》的女主角是李小璐,说起来李小璐老师也是我少年时的偶像之一,作为一个没见过世面的熊孩子,我的少年时代也是在迷恋周慧敏、梁咏琪、李小璐等玉女中度过的。
我至今记得,李小璐第一次展示出震感我人生观的美,是在《都是天使惹的祸》。
当时我迷这部戏迷到不行,别的且不为,只为护士装的李小璐,当真是惊为天人,樯橹灰飞烟灭。
在多年以后的今天,当我遭受国产片和婆媳剧各种飞踹直至鼻青脸肿之后,再一次看到李小璐,那种昨日重现的美好感觉一下子用上心头。
然而就在我预备热泪盈眶把自己感动到屁滚尿流之时,李小璐老师弯腰了,圆口T恤衫的领口突兀涌出两坨浑圆到霸道的肉球,我一下子就愣住了。
尼玛,那是什么!
亲爱的小璐,你到底肿么了?
除了失语中默默流淌出两行清泪,你还能指望说些什么?
看《当婆婆遇上妈》这部剧,就像多年之后再次看到李小璐老师的胸部一样,有一种真实存在的不真实感:你明明觉得它们似曾相识,但又却是那么真真切切地感到不真实,以至于整件事显得有一点点荒诞。
是的,我是在李小璐弯腰挑海鲜时才意识到这一点的。
而荒诞这件事,要往深了究,就是编导实在太懒,懒到只想把简单的冲突动力一用到底。
他们不想着建设有血肉的人,不构想合理化的细节,剧中人都像提线木偶一般,儿戏,愚蠢,透着一股生硬、霸道的气息。
所以我想说的是这样的,李小璐老师的胸前,曾经承载着少年们的梦想和其他的一些美好,他们温暖、柔软,虽然不那么大,略显平淡,但是却有一股感染人的生命热力。
然而现如今,当少年们看着她那威武雄壮的两坨,一如周遭的世界,愚蠢、丑陋,蛮横地想要横扫一切。
它们突兀地就在那里,却与周围一切虚假和繁荣构成了一种和谐。
ps.奇艺和优酷都只更新了前两集,资源大人要是有全集在线或者下载,顺手丢一个吧,谢了。
起初是被这部电视剧的拍摄地点所吸引,烟台给我留下了太多的美好回忆,接着,是被陈大可勇敢的爱所打动,或许,当初我鲁莽点,现在会好一点,现在这个社会,像罗佳这样的女孩不知还实属有多少,如果遇见这样的婆婆也够倒八辈子霉了,还想如果这样的婆婆都能忍受,还有什么好怕的,最后为陈大可的窝囊而愤怒,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你移情别恋的借口,或者说的重了点。。。
最后的勇敢,让我或多或少的学到点什么,为真正的爱情,没有什么做不到的,抑或是去陌生的地方,哪怕一个人。。。
母子恋情在家庭中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普遍的,无论是在父母双全的家庭,还是在只有母亲、没有父亲的单亲家庭都是如此。
家庭关系不同于其他的社会关系,它表现了其成员间的一种全面的合作与互动,不仅有经济和日常生活方面的,还有情感的、心理的和性方面的,家庭成员利益攸关,是社会中最深刻、最亲密、最全面的一种社会关系。
所以人们在表达相互之间的亲密关系之时总是用“我们是一家人”、“是兄弟”、“是姐妹”来比喻。
在家庭中,包括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的亲子关系又是家庭关系中最深刻、最密切的一层。
在重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中国更是如此。
和父子关系相比,儿子为母亲所生,不夸张地说,在母亲受精、怀孕和分娩期间,母子关系就已经发生了,以后又有母亲对儿子的哺育、抚养、教育……直到他们长大成人,走入和自立于社会,母亲对儿子的付出、贡献是无法计数的。
虽然我们很难接受母亲占有完全的儿子的潜在意识,但这一点却不难理解,母亲常常将儿子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
这种心理在一定的时间和情况下必须进行遏止,在社会伦理道德约束下,母亲必须意识到儿子的所有权的转变。
杜拉斯与雅恩的"母子恋" 表明,由于某种“未完成情结”的作用,女性往往会在“母子恋”中表现出强烈的控制欲。
这一点在张问琴的身上得到了典型的体现:她并不是出于“我是为了你好”,也并不是因为罗佳没有一个当局长的爸爸,更不是因为以为罗佳怀的是女孩。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不论儿媳妇是谁,这个婆媳关系都不会稳定。
张问琴对儿子的爱已经快要达到第三阶段(性关系)了。
对于一个如果没有生了儿子就是财政局局长的女人,这种占有欲就更为强烈,儿子是牺牲了她的事业换来的,所以理应属于她一个人。
爱情、亲情、友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很多人都知道友情可以转化为爱情,那么亲情当然也可以转化为爱情。
当然亲情转化为爱情当然需要特殊的环境和背景。
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在爱情和婚姻中,夫妻之间在长期相处的过程中爱情会转化为亲情和友情。
或者说在夫妻之间的爱情中会慢慢增加亲情和友情。
因此感情是可能互相转化的。
这有待于心理学家去研究这个课题。
而张问琴所代表的族群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是:人们常用母爱来比喻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最值得尊敬的爱,最应当回报的爱,并不过分。
因此,母子恋情,特别是母恋子,是自然的、普遍的,只是在不同的家庭中有不同的表现而已。
当然,这里所说的母子恋情是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深刻情感、爱的关系,而不是其他,不是母子之间互相占有。
由于今天的年轻人更讲求家庭中的爱情,由于在现实的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远远超过原亲子关系,新一代夫妻也要生儿育女,因此,婚后的儿子可能将一部分(甚至大部分)情感和精力转向妻子(母亲的儿媳),此时作母亲的会不适应,甚至不愉快,有“相对剥夺”感。
有些母亲可能认为是儿媳把儿子“夺走了”、“教坏了”,儿子为自己所生、所养,是自己的至亲骨肉,被他人夺走了,是“不能容忍的”。
在一些家庭中婆媳冲突,婆媳关系难处,根源多在于此。
做儿子的有时也很为难。
现实的家庭生活是复杂的,我们不能说所有的婆媳矛盾都是婆婆的原因,都是由母子恋情引起的,但不能不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比如像一些案例中所说的,做母亲的对儿子和儿媳的交往看不顺眼,干扰子媳间的性生活,对儿子关心已经怀孕的儿媳也不满,说儿媳将儿子的魂勾走了,甚至有的做母亲的为了自己,反对儿子恋爱、结婚,都是例证。
在母子恋情中,母亲往往是主要方面。
做母亲的应该有宽广和博大的胸怀,俗话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做母亲的应当从自身的经历中(自己也是从做儿媳过来的)理解自己的儿子和儿媳,理解儿子长大总要独立成家,他们也要生儿育女,走过新的人生之路。
这是家庭发展的必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儿子结婚之后,母子恋情就有了新的内涵,母亲应当支持儿子亲近儿媳,让他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并以此为欣慰,这才是对儿子的爱。
子媳有了自己的家,也不忘孝敬父母,从而形成了两代家庭关系的良性循环。
当初看这剧最开始很羡慕李小璐和贾乃亮,但是慢慢觉得男主真的一点没主见,什么都听他妈的,他那个妈也真是个奇葩,儿子都已经结婚了有了老婆还让儿子跟其他女人来往,还给小三买房,真是的无语,所以他儿和媳妇离婚绝大一部分责任在她。
最遗憾的是小孩子才出生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真的挺希望来个第二部,来个大团圆哈哈。
罗佳妈,太经典了,好妈妈啊,护犊子,但是不宠溺。
平时都可以马马虎虎,大大哈哈的,什么都可以让。
但是一旦被人触及底线,就一巴掌吧对方拍到墙上扣都扣不出来。
看到罗佳在大可家被虐心虐的那叫一个惨啊,结果腊月的帐还的快啊。
最后罗佳妈在他们家真霸气。
打小三,打麻将天胡,霸气的一笔。
——经典片段(频道不能换,换老婆吧。
)个人比较讨厌不断触及别人底线的人,就是蹬鼻子上脸,看见这种人一般直接一巴掌扇废。
大可妈,这种人现实中还真有。
不是没有,大家也不要骂编剧2。
这经典的装病镜头,仿佛让我回到了中学和我妈斗智斗勇的年代。
我的天哪。
真是一模一样,不过本人从小心思极细腻,早就看出来了。
装晕,装病,不过这是我妈我也不好说什么,但是我的表现我妈估计感觉到了。
所以我没上大学时就对他们说了,以后不一起住。
绝对不一起。
这不是不孝。
而是,我深刻的明白如今的各种姐们儿,妹们儿,和我妈这种性格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
我不敢试,也不会去找屎。
——经典片段(扇自己,装病,两面三刀)陈大可,废物一个。
一看就从小乖宝宝,但是我觉得男孩子还是有点血性的好。
乖宝宝不一定就是好同学,好学生。
哥们也是好学生,但是绝对不是乖宝宝,打过架,流过血。
本人总觉得男人在青春期没有揍过人,或者被人揍过。
小时候没挨过打。
真是人生的一大缺憾。
少上了重要的一课(血性)。
当然,度要控制好,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混社会)。
秉承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忍三分;人在犯我,一巴掌怕死。
大可姐姐,真是极品变态,不过我觉得大部分的哥哥姐姐不会这样。
因为从小就有照顾小弟弟妹妹的使命感。
我见过的哥哥姐姐们从来都是护自己的弟弟妹妹相当强烈的。
这明显诋毁高级知识分子啊。
博士,也不都是这样啊!
朱燕,这个女人,一开始只是痴情。
但是最后会走向这种不要脸的死胡同,我觉得主要就是交友不慎——她得两个朋友没一个正常的。
竟然出这种馊主意。
特别是和罗佳妈在超市对吗的那个女人。
简直就是职业小三的总代表,话事人。
不要脸指数7星级,有这种朋友。
被污染可想而知。
周围的人都不要脸,自己渐渐也就不会要脸了。
大可爸——打酱油冠军。
老一代废物男代表(注意,这不是好男人,同志们分清楚了):(小陈)(老张)。
我嚓类。
怎么不叫(张处长)(陈主任)恶心。
可以看出,大可爸的职位不如大可妈的高,在家地位也不高。
看来男人的事业是第一要务啊。
罗佳爸——(这是好男人代表)。
虽然,没有大可一家人的工作体面。
但是,关键时刻面子撑得足足的-黑社会哈哈。
受得了气,也做的了主。
这才是男人嘛!
还有,我觉得南方对于生男孩传宗接代的思想,好像比北方严重的多啊。
我有不少同学是南方的关系不错,就经常聊天。
发现他们说要是自己生了女儿,家里会非常不高兴。
而且,对宗族之类的比较看重。
还有家谱,什么名人的多少代子孙。
看《租个女友回家过年》里也是,孙权的多少多少孙。
我挺奇怪的,谁帮我解释一下????
这部片全家一块儿看的,一度令我妈非常担心我将来嫁人怎么办,一度令我爸评价为是增加我现实眼光的好教材……我呢,只是觉着,原来真有些男的,不管长的好不好看,会不会玩浪漫,是不是好脾气,是不是爱你,说得好听不好听,首先,他懦弱,站不出来,也不知道靠自己的力量实现承诺,那就滚吧。
不过陈大可后来也终于开始长大了。
对于长辈,我简直是切身体会,不管他做了什么,千万不能落下不尊重长辈的把柄,哪怕你装笑装勤快,而且千万不能当他面对让他感觉到他儿子受虐待。
如果不是脑袋少根筋或者打算住深山老林去,不被祝福的婚姻别太天真,等等吧。
还有,珍惜亲爹亲妈,再怎么着生活中把你磕着碰着不理解你了那还是真心护着你爱你的人。
看了那么久,以为结局会怎么的令人意想不到,结果还是留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一切交代的有点偷工减料,虽然是个和平的结果,但是还是少了好多该解决的纠纷,之前的硝烟战火一下冷却的有点不可思议。。。
总之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只能用残缺美来解释。。。
虽然剧情很orz, 但是确实反映了现实,影视作品反应的必然是社会现实,就好比蜗居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她贴近了现实加以夸张,男人活着要有底线 要有气节 看到最后佳佳妈说了一句 这孩子变了 说话语气也变了,感觉人确实需要历练才能成长,感到最后一集的后半部是一直飙泪,感动了,大可说那些话很实在,不像前面那么懦弱,最起码有男人该有的担当和骨气,几位主要演员演技真的不错,当然仁智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有自己的看法
1分
剧情拖,也不现实~故意往婆婆媳妇的圈子里套,但其实并不写实啊~~
其实,只看了不到三四集,都是我在整理房间的时候电视当作背景放的。今天正好番茄台放大结局,我既然无力的看得居然要掉眼泪了。。。看来我的免疫力越来越差劲。肥皂剧,大家来看哈。还行哇。
中间就想着怎么还不离婚,这老公忒懦弱,太气了,李勤勤这个妈妈真好。
潘虹是演的成功的,她让观众看得想冲进电视里打她
蛮好的。。感慨好多。。
看哭了~ 婚姻就是一段两个家族的斗争 幸福者是相互妥协罢了
看了这部戏,其他的婆媳之争都是小儿科,无病呻吟。
2012.9.8去年放的去年看过一两集没再看,最近没片看就拿来看看,属于越看越好看的,我哭了N次。。。没用伐~
恶魔婆婆,变态小姑,窝囊废儿子!看得一包气啊!
坑爹
這樣的婆婆 這樣的小姑 真是變態 哪有勸離不勸和的
我竟然看完了
后面李小璐演的还是挺出彩的。李勤勤这演员真是一奇葩,爱死了。
懦弱没担当的男人和他那重男轻女爱算计的妈
这剧还是挺好看的 尤其是潘红演的婆婆 真是淋漓尽致了 就是结尾不好 太过草率了
剧情略微夸张了,不过这个“妈”确实很让人喜欢!
贾乃亮的演技这么多年还是没有进步,依然停留在北电时期的学院派表演,不红是有原因的。如果不遇到什么重大改变,他的演技是永远没辙了。
看了一点。我是来吐槽的!!一般演技差的剧情假的电视剧偶都看不下去,,,LXL演技不差,整的却越来越杨函数了,原来挺好看的,非要往残了整。
看完了,后面的比较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