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为了徐大大的推荐和渤儿唱的主题曲才看的。
情节不够流畅,有些交代上的阻滞感,但整体来说瑕不掩瑜。
蚱蜢小朋友演得真是特别好!
小时候我不太理解反复夸别人有什么用,总觉得互相夸奖特做作。
直到高中有次我成绩不好,朋友们都故意反话互损,我表弟认真地地跟我说,姐,你是最棒的,你在我心里是最厉害的。
言言认真地这么跟朱老师说的时候,我一下子就想起来十几年前弟弟的那句话,还有我自己当时的心情。
小时候我一直不太了解加油呐喊的作用,初中体育中考的时候,我们班主任老师爬了围墙栏杆,就为了在考场最后写一段距离给我们冲刺加油。
看到她的一瞬间感到一股让我加快脚步的力量。
蚱蜢的那个表情,真的感同身受。
加油!
开头,当摩托车在淡蓝色的大海背景前,从镜头的右边缓缓的驶过画面然后在左边驶出画面,留下辽阔的安静的海面时,(这让我想起了,那个拿着冲浪板在海边一直走的哑巴男孩,) 我就决定留下来看看一部电影,安安静静的听听这个导演要讲一个什么故事,他没有用太多的台词去推进剧情,更多的是镜头语言,还有配乐,把人物的内心情绪表达的很到位。
有人说第二幕开始踏了,听起来好专业,俨然一副专业电影评委的语气,还好我听不懂,不然就信了。
我觉得故事讲的挺溜的,
真正的富足文 | Raindrops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朱太朗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Loser。
他长得一点不帅,刻薄一点儿说,就是猪头猪脑;他没有让人羡慕的学历,从事着一份普普通通的小学老师的工作,有时连他自己都忍不住鄙视自己;校长老师不待见他,调皮捣蛋的学生们又可以随时无视他;他没车没房,没钱也没啥人缘。
于是学生们给就他起了个又形象又谐音的外号,叫做——猪太郎。
但是朱太朗也并不是一无所有,他有真心爱他、不离不弃七八年的漂亮可爱的女友言言,言言很看好他;他还有真心诚意鼓励他、帮助他,激励他做最好的自己、释放出心中的小宇宙的朋友程哥,程哥也看好他。
朱老师显然是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朋友的一番鼓励一下就激励起他的自信,一边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同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日常的教学。
他用自己的全部耐心来对付那群“讨厌”的学生,想尽办法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去操场上尽情挥洒无处释放的热情,鼓励他们在作文里表达真情实感、释放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无疑,朱老师用自创的一套全新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绽放了内心的热情、得到了学习的乐趣、增进了彼此间的默契和班级的凝聚力,显示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朱老师用自己的真诚,博得了孩子们的信任、依赖和他们真心真意的对老师的爱。
朱老师的努力让孩子们爱上了他,却让学校领导和其他老师都感到莫名的恼火,于是学校专门为他的教学创新开了个批判会,“不能自作主张拿孩子当教学实验品”之类的大帽子向他劈头盖脸扣了下来;正好在这时,两个爱调皮闯祸的“惯犯”蚱蜢和金刚在玩耍时,又一次闯祸给朱老师带来了麻烦,他刚刚被点燃的热情几乎被现实无情浇灭。
正在朱老师踌躇和迷茫之际,两个捣蛋鬼在街上“扶老人”做好事的照片被人贴上互联网上引起各方的关注,无疑这件“好人好事”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正在好朋友程哥要把这事儿搬上电视的直播之前,两个小捣蛋鬼忽然垂头丧气地来向朱老师“坦白”,事实原来是他们放学后在街上打闹,不小心碰倒老人在先,他俩扶老人去医院的举动在后,没想到路人恰好抓拍到了他们扶老人的镜头,所幸老人送医院后并无大碍,也并没责怪他俩。
他俩一直没敢说出真相,但几天来心里实在不是滋味,在上电视前的最后一刻,他们做出了“投案自首”的决定。
这下又让朱老师陷入了困境,一边是终于选择了说出实话的两个孩子,一边是出于好意极力挺他的程哥、满怀期待的校长和全校老师、爱他的女朋友和父母家人……他们都正守在电视机前眼巴巴地等着马上要开始的直播,艰难的选择迫在眉睫。
是在所有人面前亲自撒谎,还是让整个世界失望?
总是特别“倒霉”的朱老师好不容易撞了一次大运,本来能博得所有人的欢心,可结果这却是一次更大的麻烦,现实几乎要把他碾压得粉碎。
面对电视台直播的镜头,朱太朗和两个孩子选择了沉默,他们仨辜负了所有的人,直播被尴尬中断……不说谎,不当着孩子、不当着全世界的面,明知故犯地扯下一个弥天大谎,这不是“装大尾巴狼”,这正是朱太朗的底线。
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话却一点不错,落寞无比的朱老师在骑车回家的路上,又被几个小流氓无故暴揍了一顿。
可怜的朱老师正好可以请假疗伤,却让孩子们感到失望透顶。
快乐对于小人物来说,可能很不容易得到,乐观向上如朱老师,无论在工作、生活、人际关系方面,每天都会遇上一大堆麻烦,让他难以招架、疲于应付;成功对于小人物来说,更是小概率事件,一如既往的勤奋而努力的他,还是只有本科文凭和小学老师的工作经历,想要换份工作出去求职,好容易找到可靠的朋友帮忙,还是没能成功。
但是再想想,快乐其实也不那么难,像金刚的爸爸一样,做个没有逻辑、没有理想、没啥建设性的小市民,也能整天乐呵呵的;而即便得到成功又能怎样,像蚱蜢的爸爸一样,即便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可是他除了有钱,其他一无所有——没有快乐、没有爱、没有正常的家庭。
儿子蚱蜢从小就缺失了母爱,围绕在身边的,只是随时会被调换的保姆和司机,蚱蜢爸爸花再多钱,也不能让儿子幼小的心灵拥有一份正常起码的安全感。
显然朱老师并不很快乐,也更谈不上成功,但是,比起前面提及的两位父亲,比起学校里平庸而功利的老师们,朱老师得到了爱,得到了学生们对他毫不掩饰的依赖和喜欢,还有活泼开朗的女友言言对他的不离不弃。
很多人能得到快乐和成功,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获得周围人的爱?
要大家都爱你,可能难上加难,毕竟,如果我们要想得到对方的心,首先必须交出的是自己的心。
电影的最后,那个站在马路上,向每一个过路人送上一根香蕉的乞丐令我印象深刻,多少人从那个貌似乞丐的人身边匆匆逃离,他们甚至连一个回应的眼神都没有,就断定这个送他们香蕉的人为怪物、骗子或不怀好意的人。
在我看来,这些人非常可怜,他们对一个向他们示好的陌生人表现出来的,是鄙视、防范、冷漠、居高临下,这恰恰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是多么狭隘、自恋、偏见、自以为是。
如果一个人缺乏对他人起码的真诚和信任,那么他是不可能得到真爱的。
这也许是一个相当灵验的心理实验:在所有的路人当中,只有朱太朗一个人接受了乞丐送上的香蕉。
而这个乞丐,尽管遭受了不计其数的冷眼和回避,他的脸上依然保持着微笑,他始终没有放弃对于这个世界的真诚和信任。
接受一份来自他人的善意,有时也是一种美德;而面对这么一个乱七八糟的世界,还始终能够保持微笑,因为他拥有内心的至善、平和、宁静。
操场上,最不擅长跑长跑的小胖子金刚,始终在坚持跑着,直到比赛结束还是不肯停下来,因为他除了跑步,不知道还能为他的朱老师做些什么,才能弥补他俩曾经犯下的错误。
一个没心没肺的孩子居然有了自己的心事,但他身上穿的橘红色T恤上,前面是:Do not need to worry,背面是:Everything will be all right. 无论学校最后会如何处理这个朱老师,无论这个世俗功利的世界会如何对待他,但至少朱老师在孩子们中间,与孩子们一起亲密无间地躺在草地上时;当他在小小破破的家,身边有美丽开朗的女友言言陪伴在他左右时,朱老师找到了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他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满足,就像他对言言弹着吉他唱着的歌里说的:我不能为你摘星星和月亮,我只能为你摘一朵野花,给你讲故事,为你歌唱…… 比起那些在热闹中孤独无比的人,比起那些穷得只剩下钱的人,朱太朗才是那个活得真正富足的人,他拥有自己精神的乐土、心灵的自由,更重要的是,他愿意去付出爱,因此他也会得到世间最纯、最真、最丰富的爱。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所要寻找的,不就是这样一种意义和价值吗?
所以,我们Do not need to worry,因为Everything will be all right.
由宋灏霖自编自导的喜剧电影《猪太狼的夏天》是他继爱情科幻片《所爱非人》后的又一部走心之作。
不谈论天马行空的想象,也不涉及缠绵悱恻的爱情,唯独对生活诸多琐碎的细枝末节进行温情刻画,一个单纯男子的纯粹坚持就这样逐渐形成一个鲜明的轮廓。
朱泰朗是小学语文教师,一个高不成低不就、不尴不尬的职业,前途和未来都渺茫,手中的面包也有限量。
这个行业中的不少人为公务员一般的稳定收入工作,为朝九晚五、三点一线的生活劳碌奔波,老婆孩子热炕头,无一不是坚持下去的动力和因由。
还有一些人为情怀驻守,为“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的生之须臾;为“儿寒乎?
欲食乎?
”的脉脉温情;为“劝君欲去更凭栏,人意不如山色好”的温婉克制;为“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的清扬端然,教书十余载以后,自己也平添了一抹“此身端合老风尘”的悲壮况味。
朱泰朗是凡人,为面包工作,也算个文人,为情怀工作,不过于他而言,这都是相当无足轻重的理由。
发源于内心深处的单纯坚持,成为他始终如一不懈努力的原动力。
“人的一生总该有一些坚持,我的坚持就在这里。
”朱泰朗正直又善良,甚至有时候有点一根筋,像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时日久长,竟无从分辨是受小学文化的浸淫与熏陶,还是天性使然。
管他的,他朱泰朗就爱自顾自地和小朋友们打成一片。
可世间的事从来就没有那么多的一帆风顺,或多或少总归有一些伤脑筋。
努力工作的朱泰朗希望获得尊敬与喜爱,可一路上接连不断的打击挫折却难遂人愿。
其中,最让他心力交瘁、最让他狼狈不堪的,莫过于所任教的班上的两个淘气包,不放过和他作对的每一个机会。
或许是有意,抑或是无心,动机不重要,过程分析也是次要,成人的世界再怎么兜兜转转,到最后还是要回到结果上来。
不尽人意的结果让朱先生很难过很失望,甚至怀疑是不是应该趁“及行迷之未远”之时“延伫乎吾将反”。
毕竟这条路走得太辛苦,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继续走下去,于他无益。
人往往是在最心灰意冷的时候得到最深情的慰藉。
朱先生以为他无所作为的教师生涯就到此为止,没想到昔日“结怨”最深的两个小冤家反而最努力想要挽留他。
总是这样的,不打不相识,不闹不结缘。
一意孤行的时候视对方为脚下草芥,简直恨不得先除之而后快,尘埃落定有结果的时候,才学会低姿态与乞求。
一个“幼稚”的成人,两个“成熟”的孩子,这场闹剧又该如何收场?
在电影《猪太狼的夏天》中,导演宋灏霖用温情从容的步调诠释了一个寻常却动人的故事,以平静的态度与视角生动刻画了一个小人物的寂寞与喜悲。
笑与泪之间,倏忽明了了每一个平凡人对于生命价值与意义最深刻的追索。
很好看的国产片!
居然评分这么低!
我很生气!
《妖猫传》评分都那么高,这部优秀的国产片评分这么低!
生气生气!
好了,整理心情,现在开始写影评。
也是老爹推荐的电影,没想到从开始就吸引了我。
它没有什么激烈的剧情,讲了一个善良且内心柔软的朱太朗当小学语文老师的故事。
他和我一样,以前我在兼职时就想让小朋友们能自由快乐的成长,可是同时又会遇到过于散漫影响学业的情况。
朱太朗比我更专业,能做到把游戏和学习结合,可是受到了其他班老师的反对。
在教育的过程中,蚱蜢和金刚是两个调皮单纯的小孩,朱太朗在他们身上有过挫折,也有过收获。
我的哭点有两个,一个是蚱蜢比赛时脑海里想到的和朱老师的点点滴滴,一个是最后金刚坚持跑完长跑时全班一起呐喊。
这么真实,这么流畅,这么动人。
以前一直觉得国产片很多都拍不出普通人的生活,多少会把我们记忆里的生活美图化,隔离化,可是这部电影不一样,无论是里边的老师还是小朋友,都演的很真实,好像就是隔壁小学的日常故事,电影做到这一点真的让我觉得很激动。
剧情也是,蚱蜢在最后比赛时没有得到一直想要的第一,而是跌倒遗憾收尾。
多少电影都会拍一个一定拿第一的结局,蚱蜢最后如愿在广播站和朱老师道歉。
可是生活哪有那么多刚刚好如愿呢,跌倒才是常态啊。
我最喜欢这部电影的一点,是它没有告诉我一个故事,它展示的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
该解决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其他乱七八糟的烦心事一个一个跳出来,把我们的生活继续搞得一团乱。
可是,我们还是能睡在操场上,高高兴兴地笑着,感受风,感受阳光。
朋友圈里看到了有人安利《猪太狼的夏天》,看到徐峥监制的时候开始感兴趣,查了一下,果然此徐峥就是我们都认识的那一位。
趁周六就去家附近的电影院看了一下。
有点惊奇。
和看惯的片子太不一样了……没有大场面,没有撕心裂肺的情感,没有狗血的纠缠,没有挠人胳肢窝的搞笑,也没有明星……一部,相当,简单,但特别温情的电影……突然觉得现在院线放片儿的眼光越来越好了……让我,作为一个曾经的学生,现在的老人,对读书的时光充满怀念……---一条不知所谓的分割线---这片子豆瓣还没上分,看评价褒贬不一。
说好的,一半是欣慰小成本文艺片做的又好看又工整;另一半是单纯为片子打call,看的出来导演用心,校园师生片的题材也清新讨喜。
说坏的,三分之一骂片名,三分之一骂完片名说片名抄袭,最后三分之一批评片子各种不成熟……讲句公道话,片名确实起的不好。
但再讲句公道话,这片子是导演纪念母校和恩师的电影,恩师也确有其人,连恩师的外号和经历都是追忆童年……还是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故事……导演就起了个猪太狼的夏天……确实不走心,但无论如何也称不上抄袭吧?
说猪太郎菊次郎的,是不是眼瞎?
人家叫猪太狼…….再说说片子的各种不成熟。
我大概总结了一下。
第一不成熟的就是成本小,片子处处看得到剧组是多么用力的省钱,取景也是处处以小场地为基准。
第二不成熟的就是不考虑市场对演员卡司的需求,一票小演员谁都没见过,戏最重的男一也没人认识。
第三不成熟的就是,选了个校园师生的题材,虽然清新别致,但看上去太寡淡。
要拍校园师生,最好拍校园师生恋,师生恋一准有人看。
选择拍小学老师和小学生,太特么冒险了。
第四不成熟的就是,导演也选了新人。
反正这个导演的名字谁也没听过。
第五不成熟的就是,电影没能做到360度无尿点,没能做到两分钟一个笑点,五分钟一个高潮。
第六不成熟的就是,电影没有帅男靓女,也没有高大上的场景,没有男欢女爱,没有狗血青春,没有极速飙车,没有牛逼的调色,也没有炫技的摄影,内涵不够深邃难懂,观影门槛低到没门槛,下到八岁以上儿童,上到八十以上老人均可观看…….活该被人说寡淡,活该被人看不起,活该被人瞎逼逼。
但是!
如果电影都得花大钱去拍,能拍电影的新人新团队就越来越少,拍电影最终只能是大公司大资本玩的游戏。
如果电影都得请明星来演,能出头的新人就越来越少,我们能在大小荧幕上看到的面孔会越来越单一。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饰演男主朱泰朗的演员,是话剧演员,他虽然没有名气,但他已经兢兢业业的演了很多年的话剧。
请专业的演员来演戏,这不是顺理成章的逻辑吗?
嫌片子请一群草根来演的人,你用心看片子了吗?
如果电影都不努力发展少见的题材、去拍没人拍的题材…….那我我们能选择的范围就小了许多。
还记得我小时候,学校会组织学生去给小学生中学生拍的校园片,那会儿看了很多。
现在已经很少能看到小学生真人电影了,原因不外乎是小演员难管,小演员要休息,小演员难调教,小演员有时比大演员还花钱,让小孩乖乖演戏比大人难。
还不如去做动画电影……..顺理成章。
可不可悲?
说说电影新人,拍了一部网大的经验不足以撑起院线电影的需要吗?
这个导演之前拍的科幻片叫《所爱非人》,曾获得刘慈欣和鹦鹉史航力挺推荐。
而现在他拍的儿童片《猪太狼的夏天》有徐峥保驾护航,有黄渤友情支持,还有一票和徐峥与黄渤关系不错的明星流水儿推荐…….想开批,先看了片再说,可以有理有据的批评,还没怎么着就咋呼着狂踩,凭啥?
电影也要分类型,不是所有的电影都要激情澎湃无尿点……..就比如《猪太狼的夏天》,这就是一部平静的、温情的、治愈的片子。
看电影前稍微查一下就知道题材内容,非抱着看大制作的心,失望了就出来骂,能平和点吗?
平和点?
最后,一部压根没考虑商业售卖,纯粹为情怀而拍的电影,最后上了院线,这不是挺好的么?
好歹能给投资人赚点钱回来,别赔的太惨。
投资人不太赔钱,以后才能接着投资小导演们拍片子,投资人要赔惨了,以后就又少了一个肯为草根电影掏钱的……这部电影确实没有卖座相。
但这片子,真的做的不错。
掏钱投这电影的人,以及拍出来这电影的人,都称得上天真纯粹。
我是个理智的人,但不理智的为一部小片子写了这么多字。
因为,我喜欢。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属于我的童真时代。
虽然它已经被我抛在身后很远。
在此之前,上一次让我坐在黑暗中,一边微笑,一边掉泪的电影,还是很多年前看的一部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
虽然,两部电影完全没有可比性。
却一样的戳我泪目。
想到黄渤那首《带你一起丢手绢》,这就是一个中年人怀念童真时代的歌。
像这部电影一样,给孩子看,给老人看,也给青年和走向中年的我们看。
我们曾是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我们记忆中都有一个怀念的老师。
我们也都曾经在人生某个阶段面临朱泰朗的困惑,做着一份不太开心的工作,又不知道自己该走向何方,最后还是选择坚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学生和老师最终走向了和解。
文 / 赤叶青枫11月诸多中外大片陆续上映,有一部小成本影片夹杂其中,因为没有大牌的明星领衔主演,题材和风格也没有剑走偏锋博出位,故而坦白说,其受关注度并不特别高。
不过若你看了此片,你可能会惊喜地发现,它简直就是11月内地影市的一股清流!
而这部影片便是《猪太狼的夏天》。
虽然乍看片名,《猪太狼的夏天》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这是部日本动画片,而实际上,这是部地道的国产电影。
它由徐峥、焦雄屏监制,新锐导演宋灏霖编剧及执导,黄渤演唱主题曲,孙博、刘雪涛、徐唯、李昊泽、王继贤等人主演,讲述了一个“笨”老师和两个熊孩子学生的笑泪故事。
男主朱泰朗(孙博饰)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因名字谐音容易让人浮想联翩,再加上本人性格耿直憨厚,温和善良,故被学生们背后取了个外号叫“猪太狼”。
他饱受事业挫折,于是想跳槽另谋高就。
而在离职之前,他决定放飞自我,对学生们进行试验性教育,可是事情的进展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和顺利,而蚱蜢(李昊泽饰)和金刚(王继贤饰)这两个熊孩子学生也让他操碎了心……纵观全片,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首先是朱泰朗这一角色的“与众不同”。
要知道国产片中近些年来的主流教师形象要么偏严厉古板,要么偏男神女神范儿,要么学港片走麻辣鲜师路线……像朱泰朗这般极度生活化、邻家化的教师还是头一次见,而也正是因为这一角色的格外接地气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朴实的80后男人在物欲横流的都市里打拼以及坚持自我的艰辛与不易——是的,教师只是朱泰朗的职业和身份,他在职场和生活中遭遇的那些事那些人所引发的或不公、或无奈、或憋屈的情绪却是极易令人感同身受,所以影片中虽然不时穿插一些诸如男主被无理取闹的学生家长莫名扇耳光、被蚱蜢和金刚这两个连连闯祸的熊孩子学生气到发疯而学生家长的表现更是让人啼笑皆非等小幽默桥段来调节氛围,但颇带点黑色幽默味道的影片风格使得朱泰朗一连串的扎心遭遇令每一个看过电影的人尤其是80后男人在笑过之后亦会较有共鸣,暗暗唏嘘不已。
而当看到他因坚持原则拒绝弄虚作假而失意于好友及广大电视观众,之后又被流氓借故毒打后独自一人开着小摩托车在夜色笼罩的马路上急驰的落寞场景时,只怕某些女性观众会和片中远远地跟在朱泰朗身后的女友一样不禁潸然泪下。
男人好难,做人好难。
当今社会,想要做一个凡事都无愧于心的好男人更是难上加难。
不过,人生虽有风雨,亦有阳光。
对于朱泰朗而言,那些可气又可爱的学生就是他的阳光。
当之前一直没少给朱泰朗添乱的蚱蜢与金刚为了留住黯然神伤、即将跳槽离校的朱泰朗而毅然挑战他们不擅长的长跑比赛时,整部电影迎来了最高潮——比赛的结果输赢其实不是最重要的,那两个搏命狂奔的孩子用实际行动所彰显的一片赤子之心才最难得可贵、感人肺腑。
至于两个孩子长跑比赛到底获得了怎样的名次,朱泰朗最后又究竟何去何从,在此暂不剧透,只想着重说明的一点是:漫漫人生路,风雨过后不一定会有彩虹,但只要问心无愧,便是晴天。
【1】不知道的就以为不存在 已经不记得国产电影除了院线用偶像流量人物堆出来的流水账以外 还有这种类型的电影 上次看还是百合(此百合非彼百合)很可惜这种题材没进院线【2】影片的服化道很用心了 有一场男1在家里给女友弹吉他 有写过的书法纸入镜 片子里的小学生和小学很接地气 是最符合心里对国产电影小学的期待了 比起那些私人高端贵族学校的定位 这真是难得一见的朴实【3】配乐不多 多处静音【4】冲突谈不上精彩 【5】结尾有些仓促【6】姑且相信电影名字是致敬吧
夏天的故事总是温暖而感动,有阳光扫清生活与心底阴霾的通透,亦有欢笑与汗水齐飞的热烈,那是生命最富有激情的时间,也是童稚青春第一次躁动与炽烈的爆发点。
而幼稚让成年更富趣味和激情,成熟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偶尔为之的幼稚行为。
校园里的生活就是人生中最热闹的夏天,当充满淘气的少年与“稚气”未脱的老师在校园相遇,这个夏天的故事,便缤纷激荡起来。
其实,这部徐峥监制、黄渤献唱主题曲的《猪太狼的夏天》,是一个童心未泯的故事,更是在童心之中,发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在这部影片中,我们不但看到少年的成长,也看到成年人的成长,通过“猪太郎”这样的人物,让观众感受到校园以及夏天的治愈力量和鼓舞人心的喜悦,以及,达成最后的共识。
但“童心未泯”并非是放弃智商的胡闹,作为一部喜剧片,《猪太狼的夏天》的“童心”或者说笑料,来自年龄层面的落差——大龄光头老师与熊孩子,身份定位上的对立——班主任与小学生,以及心理与行为上的反差——笨笨的成年人与聪明捣蛋的孩子。
要知道,在越来越多家长更认同毛毯厂中学或衡水中学的教育模式的当下,近距离去观察这种近乎非主流的师生关系,确实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
或者说,这也是影片《猪太狼的夏天》的魅力的所在,它甚至是一个师生达成谅解的梦想之歌,甚至更像是一场实验,在这部影片的故事中,原本并不对等的师生关系被反转,让一直被动的学生占据上风——这是打破经验与常规的一次设置。
而且在这部影片中,给老师的任务也从升学率中解放出来,放到了寻找自尊与自我的内心戏里。
国产影片中,已经太久没有如此阳光清冽如此单纯简单的校园片了。
而且,在这部影片中,更多的还是展现师生双方互相对对方价值观的认知,师生这种对立,并非只体现在孩子的叛逆或老师的高压教育,要知道,孩子或成年人无法认同对方的价值取向的矛盾,是天然存在一样,而在这部影片中,竟然找到了化解这个矛盾的方法,这才是最让人感动的事情。
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一起“童心未泯”,成人的世界太过谨慎严肃,有时候甚至容不下一个孩子夸张的笑声,在这一点上,想必很多老师与家长都需要检讨,毫无疑问,他们转嫁了太多现实压力到孩子身上,有勇气释放压力以及留给孩子更多空间,则是当务之急。
导演曾说“这部电影的意义也许会让稀里糊涂的人突然惊醒,看一看许久不见的自己,而偶尔看见自己,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猪太狼的夏天》其实就是和自己久违的童心重逢的故事,而两个调皮的孩子,就是当年内心分裂的两个自己。
文/满囤儿真没想到,一个片名里有“夏天”两个字,故事也发生在夏天的电影,竟然选择了立冬之后、供暖之前的周末上映。
这可是一年中最冷的几天啊!
还好,囤儿发现这部《猪太狼的夏天》是一部非常非常暖心的作品。
放在这几天看,竟然有了疗效。
本片由徐峥、焦雄屏监制,宋灏霖编剧并执导,孙博、刘雪涛、徐唯、李昊泽、王继贤等主演,暖心、治愈,可以帮你很好地熬过供暖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呦。
内地的监制体系一向很虚,很多影片找大牌监制不过是希望通过监制的面子去敲定知名演员罢了。
而这部有徐峥、焦雄屏两大监制的《猪太狼的夏天》,主演竟然全是不知名的演员。
囤儿这就纳闷儿了,难道徐峥和其他那些大牌监制不一样,他不仅要拿钱还要办事?
他挂上了监制这个名,竟然真的来做监制了,不仅严控了剧本创作,还亲自盯了后期剪辑!
估计他对本片的贡献,不亚于姜文之于《寻枪》吧。
影片的故事很生活化、日常化,讲的是一位常人眼中善良正直,甚至有点一根筋的幼稚语文教师,和两位性格各异的“早熟”熊孩子之间的相处的故事。
课堂是喜剧片常用的场景,拔高熊孩子的破坏力,压低老师的威吓力,更是常用的喜剧手段。
本片并没有把拔高和压低做得过于夸张,老师朱泰朗(孙博 饰)的性格其实是个老好人,他所期望的是身边的一切在自己不干预的情况下便能有条不紊顺顺利利。
这怎么可能嘛!
哪个老师能那么好命,赶上自己的班上就一个熊孩子都没有?
就算你不愿惹麻烦,但与熊孩子相处这种麻烦,是每个老师的天职啊。
蚱蜢(李昊泽 饰)和金刚(王继贤 饰)也跟我们在恶搞喜剧中见到的熊孩子有很大不同。
他们俩身上体现出的更多的是社会对新一代儿童性格上的影响,并且是负面的影响。
他们的个性强烈,但他们的个性对别人造成伤害的时候,他们本身是不自知的。
如何让他们自知,是老师面对的难题。
虽然形式上不同,但从本质上来说,本片和《死亡诗社》是一样的。
问题儿童并不是社会祸害,只是内心遭遇了暂时的迷茫。
影片的戏剧化在于,朱老师和两位迷茫儿童一样也存在心中的迷茫。
这使得他在教育两个学生的时候,并不能做到足够耐心、合理。
这就有了一个相互治愈、共同成长的过程。
在想方设法引导蚱蜢和金刚的过程中,朱老师也实现了内心力量的成长,以至于他获得了对抗社会的勇气。
《猪太狼的夏天》让我们知道了,原来在笑、燃、爽之外,我们还可以从电影中得到暖。
什么东西。。。
·
056号。又一部被名字耽误的电影,为什么非要蹭人家热度,其实完成度不错的。
还不错
起个好名字,OK?总感觉差那么点火候。
开始想给5星的,但看到最后就没了这个想法。好人一定要笨吗?价值观正确就一定要轴吗?还用一个虎头包还是狮头包的片段加以说明,其实真的没必要。人的智商都差不多,我们更需要宣传聪明的好人,智慧的坚守者。影片最后跑步那段太浮夸了,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显得画蛇添足,哗众取宠。好故事应该讲好。
焦雄屏和徐峥监制,以为会不错,结果人和事都差点意思
一部电影上映三次,名字都抄的,剧情更是尿点多多。
50% 年代感和情怀
好多段落都可以联想到小时候的自己 特别亲切特别感动 不同的是 让我感动和不舍得的老师一般是实习老师... 不过有不少桥段还是过于刻意了。其实导演如果不那么着急的话 剧本还是可以更好的!
这片名有意思。
我喜欢这种小成本电影,选景真实干净,青岛,蛮不错的选点,剧情温馨。监制是徐峥,男主也选了个大光头
我还是太单纯 所以没有看太懂
镜头运用上有点台湾小清新的感觉,平平淡淡的小故事,足够温暖人心
国产电影进步了。虽然故事的完整神马的有待进步,但这样潺潺流水,不硬讲情怀硬套深刻已经是很好了
这种品行素质的人去当小学老师,放心沉默的镜头很有情感。
内容还可以 拍的也太烂了吧
大众对徐峥这种劣迹导演的包容度还是有点高
极度与现实不符 作
不禁回想起上世纪90年代和千禧年初期的国产电影,老老实实讲故事,温馨真实感人。整个电影都没讲什么大事儿,可是对于五年级小学生而言,忙得见不到面的爸爸,疼爱自己的小时工阿姨,扶起摔倒的老爷爷,太想得第一却摔倒的长跑比赛……每件事都是大事吧!为男主孙博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