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较真来看这个片子的话,那还是建议你不要看了,缺点毛病一大堆。
不过你纯粹把它拿来消遣,那还是不错的。
1。
帅哥美女,妻夫木聪,瑛太,柴绮幸都还是不错的,特别是两大帅哥多养眼啊。
2,看完里面的妖怪,你就会得西游记里的妖怪法力比较高深。
要不就是中国的妖怪有自知之明,知道法力不够,不轻易献身。
3,日本在拍妖怪这块,化装技巧不行,实在不堪入目啊!
4,打妖怪的水准和思路还停留在奥特曼时代,不得不让人一边看一边想起奥特曼,勾起儿时不少回忆,蛮搞笑。
所以笑着看看就好,觉得还是很有趣的。
因为台湾地区早就上映过《多罗罗》,有个那边的网友就跟我说《多罗罗》实在很一般,哪有日本吹嘘得那么好,什么什么亚洲版的《指环王》,差太多了,当时他愤愤不平地向我抱怨。
这样一来,也让我对《多罗罗》没有了期待,但还是不能不看的,毕竟是手塚治虫大师的原作。
为了错开场次,这是我唯一没有在上海影城观看的日本电影,而是远在莘庄那边的友谊影城,结果看完回去差点赶不上最后一班公交车了。
影片开场是残酷战争后遗留的尸横遍野的场面,果然有些指环王的味道,随后就是中井贵一向恶魔出卖儿子以换取自己夺得整个国家统治的段落,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浮士德的故事;接着就是二十年飞奔而去,终于等到了妻夫木聪的出场,首次露面还戴着面罩,等到面罩一掀开,只听到全场的女生一片尖叫声,看来这场的大部分都是妻夫木聪的粉丝;接着柴崎幸也出场了,女扮男装的小乞丐造型活脱脱就是日本版的黄蓉,甚至对妻夫木聪的追随也类似黄蓉对郭靖的态度。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百鬼丸这个角色是没有心的人物,所以妻夫木聪饰演他总是冷冷的感觉,性格特征非常模糊,反倒是柴崎幸扮演的多罗罗性格丰满得多,敢爱敢恨,又不无小聪明,耍点小手段,非常之可爱可亲。
作为魔幻大片,当然特技非常之重要,这部电影充分显示了日本电影特技制作的高水准,的确已经可以和好莱坞有一拼:百鬼丸在杀各种鬼怪时的特技都已经做得非常漂亮了,而鬼怪们的造型也很有创意与美感,比如树妖与食蚁兽妖怪,杀怪段落让人看得大呼过瘾,根本就是中国西游记的另一版本嘛,当然动作设计也让中国观众看得非常眼熟,因为这部片子的动作设计就是香港的程小东。
本片中段主人公与樱魔人、大山椒鱼、玻璃天狗之间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就是在程小东的指挥下完成的,这些飞来飞去的动作场面完全不同于以往日本时代剧中的“阵杀”武打,具有充满魄力和魔幻色彩的视觉效果。
说到人物造型,也是中国观众所熟悉的,正子公也在《无极》中虽然被骂得要死,但在这部片子中给人物做得造型却都做得相当不错,尤其是百鬼丸从出场到片末,可以发觉是有渐进的层次变化的,刚出场时就是很青涩的美少年造型,但到最后已经有很沧桑的感觉了。
只是瑛太的古装造型实在有些搞笑。
当然也可以想到,当瑛太一出场时,全场的女观众的尖叫声又是大作,几乎都压倒妻夫木聪出场的尖叫了,可见上海的好色女子还是不少的。
故事也就是那么回事,但手塚治虫的故事还是和西方故事有所不同,很有些段落是包含着东方哲理的,比如百鬼丸拿回自己的心时,突然说,“为什么这次拿回以后心却一直在痛”;百鬼丸不论怎样都不肯弑父的段落;都是东方人才会有的感受吧,所以暗想,要是这样的电影进入中国院线,配合到位的宣传,肯定不会亚于《哈利波特》的票房。
而且全片的反战情绪那么浓厚,实在没理由不被引进啊。
而片尾曲竟然还是MR.Children创作与主唱的,让人又有一种赚到了的感觉。
一直很好奇影片中沙漠、戈壁、海岸是在哪里拍的?
出字幕的时候看到有中国组人员翻译、字幕什么的还以为是在中国取景的,但又没见到鸣谢中国某某风景区的字幕,再加上像我这样关注日本娱乐的人都一直没看到有剧组来中国取景的消息,所以可以断定绝对不是在中国拍摄的,果然回来后查了下资料,是在新西兰取的景,难怪日方要把自己和《指环王》类比呢。
大银幕看这样的超炫特技电影真是很爽,个人还是满喜欢这部电影的,所以大力推荐一下。
很喜欢妻夫木聪,可是虽然说喜欢,但是他的作品我一部都没看过,只是单纯的喜欢他给人的一种感觉。。。
近百个G的动画和电影,使电脑空间只剩下很小的一个空间去给我放文本和图片。
因此我每天也一直忙于去把这些东西看完。
今天,在一个角落里,都放着我最想看的电影。
于是我打开了多罗罗。
看完后,有很多人都有疑问:为什么主角是百鬼丸,电影名却是多罗罗。
多罗罗在山海经里提到过,在《山海经.山经·卷二·莱山》中有写: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
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
又西三百里五十里,曰莱山,其木多檀楮,其鸟多罗罗,是食人。
所以说多罗罗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种吃人的鸟。
电影里,百鬼丸也说过:多罗罗是遥远的南国化成人形,真身不明的妖怪。
虽然百鬼丸把多罗罗的名字让给了她,但是,在杀死土屋安娜演的魔神,被村民赶出去时,百鬼丸说了句:果然,多罗罗这名字比较适合我。
多罗罗,百鬼丸,都是带有恶,鬼等含义的名字。
而恰恰,这两个名字的归属落在了他们二人身上。
虽然只是战乱中很多不幸的人之中的两个,可是通过他们,可以看见光明,勇气和所谓的正义,即使只有那么一丝。
这也正是原作手冢治虫想传达给我们的东西,只有我们人类所拥有的。
带着恶魔的名字,却为自己所相信的带着正义的道路而活着。
起初,醍醐景光只是为了自己的家族而战斗,后来却被魔神给诱惑,成了嗜血的暴君。
而多宝丸只因嫉妒,将刀对向了百鬼丸。
仔细看,其中有很多不乏人的本性的一面,并且是光明的一面:---鯖目知道妖魔不爱他,可还是和她一起生活,帮她照顾和繁殖后代,不惜牺牲被抛弃的婴孩。
但他没有丧失人性,他自己也有这负罪感。
看到鯖目被妖魔杀死的最后一句话:我知道你不爱我,可我还是。。。
我深发感慨:人真是感性的动物啊---再看百合,一个充满母性的女人,看到百鬼丸后不禁喊出了:多宝丸回来了!
这也是多宝丸想杀百鬼丸的原因之一。
在目睹多宝丸被杀后,又拿刀指向百鬼丸,但是看见醍醐景光朝这边走来后,又舍身保护百鬼丸,怎么说他也是她的孩子啊---到了百鬼丸和醍醐景光的对头戏后,剧情煽情明显扩大。
百鬼丸脸上的表情也比刚出山时丰富了很多。
最后一刻的醍醐景光也醒悟了过来,拿刀刺向了被魔神占有身体的自己,拿走百鬼丸心脏的魔神消失了。
取回心脏的百鬼丸更加痛苦,取回的心给他增加了更多的感情。
---而多罗罗,开始复仇充满了她的心。
可是,经过和百鬼丸一起的旅程,听了琵琶老头的指点。
仇恨只能衍生出更多的仇恨与战争。
她放弃了复仇,这也让知道自己身世而心灰意冷到想以死来解脱的百鬼丸重振起来,同时百鬼丸也放弃了复仇。
最后才会有醍醐景光展现出的人性的一面。
多罗罗就好像整个故事的微弱的光一样,把整个灰调子的世界给划开了一条刺眼的线。
她拯救了开始活的像行尸走肉的百鬼丸,最后又拯救了醍醐景光,因此而拯救了无数的百姓。
最后,当然会是正义打败邪恶。
只要有一丝光芒,0%的可能就能成为100%。
(厄。。。
怎么感觉这句话像在做广告。。。
)电影的名字多罗罗,我想在此也不只是指多罗罗,而是代表着的希望和正义,就像多罗罗和百鬼丸一样。。。
看完电影后再看原作,发现原作里的多罗罗虽然健谈,但话没有那么多。
原作的百鬼丸原来不是三无,而且喜欢长篇大论地议论和抒情。
原作里的多罗罗原来有内敛的一面。
原作的百鬼丸原来也是活泼的。
电影是把百鬼的长篇大论移给了多罗罗;把两个立体的角色弄成了平面的冰山男和大大咧咧的假小子。
原作里没有多少独白、旁白,靠着人物表情、动作、语言本身实现了对人物内心和情感互动的既有力又细致的表现。
电影版的心理、感情描写相比之下简单。
平淡得多。
原作里比爱情更刻骨铭心的友情,到了电影里成了稀疏平常的小言。
原作的最后,多罗罗要担负起的使命,书外的我很清楚这是在她有生之年根本无法实现的——悲凉中透着悲壮。
电影里的多罗罗倒是幸运得多。
原作里百鬼丸的父亲确确实实地不爱他,他和父母此生无法和解;这个残酷的事实在电影里被冲淡了。
在影城的一号厅看的《多罗罗》, 1080 个座位全满. 放映到男女主角的一段精彩对白时,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是我看电影从来未曾有的经验! 剧终时掌声又再度响起, 半数以上的观众一直安坐在原位, 直到片尾曲结束方才起立退场. 我觉得, 已经不需要多说别的了.
很久之前就买了碟,昨天无聊才翻出来看。
也是古代人民在统治者下民不聊生,还是有人想统一全国平定战乱,但是谈何容易。
电影的开场,那个身插数十箭毅力了得的人为了自己的族人,为了生存为了统一全国,将自己还未出生的儿子身上48各部位给了妖魔。
孩子是无辜的,出生乱世的孩子就更无辜。
无数的人在战场上被砍的支离破碎,象征死亡的流星一直在陨落,孩子被频繁的遗弃在破庙,却没人知道,他们成了妖魔的饲料。
那个全身没有48个部位可怜的孩子被救起,巫师给了他四肢给了他心脏,教他武术教他生存。
但这个七拼八凑的身体却不是他的。
人们畏惧他,即使他帮他们。
人类就是一种恐惧强大自私的生物。
他们叫他——多罗罗,人形的怪物。
后来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来了,她总是说她是天下第一盗贼多罗罗,而他,叫百鬼丸。
她跟着他,替他心疼,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才好,于是叫他快点杀完妖魔恢复原来的自己。
可是后来他发现,原来他是她最恨的人的儿子。。
……记得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和他父亲交战的那一幕,那个深受万箭都不死的人最后竟然红了眼眶。
他说,我到现在都不后悔和妖魔交易,因为不是这样,我族就会灭亡。
百鬼丸说,既然她都可以放下仇恨,我也不找你报仇了。
可他父亲为了救他弟弟,被妖魔侵占了身体,他凭着最后一丝理智冲百鬼丸叫道“杀了我!!
快!!
”最后,他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岁,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没有道歉,只是对多罗罗说,百鬼丸就交给你了。
而他,也得到了自己的心脏,他说:“疼痛这一刻才席卷而来。
”
时间:发型和刀刃向下的佩带方式可以认定为室町幕府时期(1336-1573)前后,在1853年黑船事件之前滑膛炮和电力的使用说明了整个世界并非我们熟悉的真实历史还原。
只不过是架空历史叙事的前提下,参照室酊幕府“公武为水火”的混乱时期的设定。
两个人,近乎路人的松散关系,相互睚眦导致毒舌与斗嘴,却因为不名的亲近和同病而能长久维系,各怀心事展开几乎没有终点的流浪之旅。
他们共同经历危险:相互扶助与众多莫名的恶魔展开厮杀。
一起享受快乐:齐齐倒在大雨中狂喊那个有趣的名字。
因为各自背负的命运注定他们要在旅途尚未结束之后面临选择,秉持自己的一贯信念的决心开始游移不定,为什么有了完整的心脏还会觉的心痛?
今后的旅途是否可以一直继续?
天下一统的野心、被父母遗弃的苦难、双亲被弑的愤怒,从丢掉复仇的短刀开始,以一场惨烈的决斗结束,与恶魔签订的预定和未竟的欲望依然遥远,而狂热的情绪已经平静,心脏终于开始平静沉稳的跳动。
故事就这样告一段落。
但却没有大家想像里的爱情发生。
两个人走过草地,镜头从山川草地缓缓移开,旁边是水光浩渺苍穹广袤的无垠大海。
[原来海是这么大!
]他们俩齐齐感慨。
故事里男主人公叫百鬼丸,女主人公是多罗罗。
他们又踏上了旅途。
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妻夫木聪的存在,吸引着我从头到尾认真地看完了电影男一号的选择 没有话说眼神 脸庞 身手无辜的脆弱的生命倔强的矛盾的生存可爱地爱着世界的一草一花 一个女孩柴崎幸最近看了侦探伽利略 对此女子颇有好感演员的选择让我对这样一部回归奥特曼打魔兽时代的探讨人生永恒主题——生死爱情历史——的电影 还算没有太过失望亚洲电影的风格都有一体化的趋势古代题材的电影大都源自于中国的辉煌过去父子 君臣 礼仪 家规三纲五常 构成了这一系列的伦理框架复仇 爱情 宽恕 因果报应永远都是邪恶和正义斗争后 正义在反复抉择后用真心感动了邪恶于是 电影就没得可看什么了看看男女主角算了还有一些樱花乱飘的美丽画面。。。
这是因为柴崎幸而看的电影。
果然,柴小姐的演出实在让人赞叹。
如果你看过《GOOD LUCK》里面倔强而不认输的她,如果你看过《大逃杀》里面凶狠而孤独的她,如果你看过《彩虹老人院》里面怨恨而内敛的她,如果你看过《GO》里面矛盾而开朗的她,如果你看过《ORANGE DAYS》里面自卑而迷茫的她,等等,等等。
这一次,是有关非现实的故事。
这一次是一个一对即将成为情侣的两个人一起结伴打怪兽的故事。
先说故事,真的是非常的有想象力。
虽然我自己没有看过原著,但是从电影里面能表现出来的情节(可能还有很多情节电影没有表现出来)来看,这个故事已经是非常爆炸非常有想象力。
我看的时候一直在想,身体48个部位到底会是哪48个?
自己数了数,很快就晕掉了。
数不清楚。
追逐怪兽的路上,其实有很多很生活化的细节。
身边有美女的陪伴,打起怪兽来是得心又应手。
柴崎幸的角色尽管在打怪兽的时候总是帮不了忙,但是在打怪兽前和打怪兽后总是出其不意的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最后杀掉亲生父亲的情节也许会有点刻意煽情,但是怎么说也是成功达到目的。
另要补充一点,百鬼丸的动作一点都不华丽一点都不好看。
这次程小东栽了。
(不会是他刻意的吧)作为一个娱乐大片,我觉得已经是不错了。
去追寻什么统一啊社会啊什么的都没什么必要,这只是一个背景而已。
期待续集,再次结伴打怪兽。
文/小关平目录:第一章:创意第二章:剧情第三章:场景第四章:视觉第五章:风格第六章:艺术第七章:演技第八章:细节第九章:感情第十章:思想————迄今为止,手冢治虫的漫画搬上电视的,已不止十部。
我看过的有动画版的《怪医黑杰克》《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火鸟》《三眼神童》《我的孙悟空》,舞台剧版的《缎带骑士》,以及真人版的《多罗罗》、《人间昆虫记》和《MW》。
(2018年按:后来看了《怪医黑杰克》的真人版,感觉与预期相差太多。
)动画与宝冢剧我暂不评论,就说说真人电影吧,《MW》失去了原著精髓,而《多罗罗》给我的印象正好相反,不仅观影时拍手叫好,而且总结起来亮点极多,在某些方面超越原著。
————一、创意
本剧创意的功劳主要应该交给漫画作者手冢治虫,而非导演盐田明彦。
故事说的是一个少年出生后,器官和四肢被野心勃勃的父亲出卖给四十八个魔神,在神医的救助抚养下成为了人造人,长大后为了讨回自己的器官和魔神展开了斗争。
看似是一部复仇的故事,却蕴含了很多独特的个性。
据我观察,在此之前(1967年创作),从未有过类似的剧情出现。
这种手法手冢治虫用过很多次,《怪医黑杰克》中的皮诺可就是黑杰克用人造纤维组织结合本身零碎的器官重组而成的,而《铁臂阿童木》中的阿童木更是未来时代具有人类思想的机器人。
手冢生活于战后日本科技急速发展的年代,对关系到人类自身未来发展的科学十分感兴趣,加上自己是学医出身,所以对这种略显恐怖的构想更是得心应手。
虽然他和宫崎骏都是日本动漫界的大师,但不同的是,手冢治虫主要着墨于当今时代和未来,多用现实主义手法,而宫崎骏更擅长时代模糊的背景,驰骋于浪漫主义的世界中。
这种具备独特个性的故事十分吸引人,就算不是手冢治虫迷,听了剧情简介之后也会对此片(漫画)产生兴趣。
一部电影,题材的选择和故事的创意是吸引观众的一个前提,从此来看,《多罗罗》是非常成功的。
————二、剧情
日本电影在剧情方面的紧凑感向来都不明快,无论古装剧还是时装剧都很磨叽,更偏向于对意境的描述。
本片却一反日剧常态。
我更倾向于前半段的奇遇和爽快,而后半段因为插入了家庭之间的情仇而显得有些舒缓,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故事是需要完整性的,不能一直表达离奇经历而忽视情感的平衡。
要说明的是,原著中的百鬼丸和多罗罗都是小孩的形象,而电影中百鬼丸已经二十岁,多罗罗也不是个小女孩,还有一些情节的安排都与漫画不符,不过这些都是善意合理的更改,并不影响剧情,反而更加能够表现主题。
任何改编作品都是艺术再创作,不可能完全和原著一样。
百鬼丸和多罗罗一起踏上旅程,深深地吸引了观众的心,一男一女,一动一静,正是完美拍档:百鬼丸英勇而坚定,指引前进的方向;多罗罗单纯而活泼,是旅途的开心果。
两个人互相吐槽的场景正如《怪医黑杰克》中黑杰克和皮诺可,每时每刻都让人莞尔一笑。
而本片最精彩的应该就是战斗场面,有程小东做武术指导,使本片的动作显得十分华丽,富有快感,这是漫画无法体现的地方。
————三、场景
本片最大的亮点就是场景和视觉。
时而古朴,时而华丽,时而沧桑,时而唯美,无论是幽静的竹林还是金黄的稻田,无论是广阔的平原还是壮丽的大海——影片有一种奇幻般又不失真实的美感。
听说该剧还在新西兰的小城梅思文拍摄外景,难怪场景如此充满异域风情。
不仅具有影像美感,还具有绘画美感,在一部动作电影中得到这么多视觉上的享受,真是难得。
导演在本剧中添加了许多手冢大神并未创作的东西,比如历史不明的架空时代,具有工业时代特征的日式城堡,放置着西方骑士盔甲的屋敷,奇幻的人体培育实验室等,这些东西文化混杂的东西是因为场景和细节的需要有意安排的。
因为漫画本身具备魔幻的超自然色彩,所以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的个性创作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本剧的怪物造型多种多样、奇形怪状,看似很呆板很傻,甚至畸形恶心,但每个造型都显示了质朴与可爱,特别是那个小孩子的灵魂,真是太可爱了(漫画和游戏里都很好玩),并没有因为加入了太多特技而造成令人反感的假象,反而在剧情中十分配称。
————四、视觉
从场景中看到了静态画面的美丽,从视觉中看到了运动镜头的巧妙。
特别是电影中间那段与众多魔物战斗的动作场面,这一段是百鬼丸真正开始和多罗罗成为好朋友之后两人的完美配合,观众的心随着对二人的祝福变得豁然开朗,随着地中海风情的吉他曲响起,随着节奏感的加强和画面壮烈唯美的效果,到达了本剧的视觉高潮。
每个镜头的衔接十分自然,绝不重复,以奇幻视觉著称的押井守也不过如此,这一段戏无论从导演、动作设计、摄影还是剪辑,这都是大师的水准。
由于每个怪物的种类、形态、性格都有不同,所以每次战斗的场面动作特点也有各有千秋,从而达到了此片视觉上的极致。
————五、风格
这里说的是导演风格。
看一位导演的个人风格,光靠一部电影是不够的,必须多看几部他的电影之后才能比较,寻找该导演的个性、趣味和情结。
比如美国的蒂姆·波顿(大鱼、剪刀手爱德华),英国的诺兰(盗梦空间、致命魔术),澳大利亚的巴兹·鲁赫曼(了不起的盖茨比、罗密欧与朱丽叶),意大利的托纳多雷(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海上钢琴家),法国的让·皮埃尔·热内(天使爱美丽、漫长的婚约),墨西哥的德尔·托罗(潘神的迷宫、水形物语),中国的姜文(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韩国的朴赞郁(小姐、亲切的金子),日本的岩井俊二(燕尾蝶、瑞普·凡·温克的新娘),都已经在大量的创作中形成了各自的风格。
由于对本片导演不熟,所以不敢妄自评论。
不过我觉得导演已经很好地展现了手冢治虫的精髓,比如说由魔物幻化而成的相貌完全相同的多胞胎女孩,就是手冢治虫的个性之处,他根据民间传说和自己的奇思妙想说故事画漫画,与众不同却又很有见解。
————六、艺术
影片的艺术包含剧情的艺术、视觉的艺术和思想的艺术等多方面,和导演风格一样,都是构成一部电影的精髓部分,是叙事艺术作品的灵魂所在。
由于对导演所知不多,所以无法了解到导演在创作时所付出的感情以及所思所想。
本剧主要运用的是手冢治虫最擅长的超现实主义手法(在后面的“思想”中详说),运用象征性的事物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
其它诸如弱小的英雄的崇拜(小物体附于大物体)、情与义的选择(两个正义的对立产生悲剧)等手法,也都表现了导演的艺术功底。
————七、演技
由于漫画里的百鬼丸和多罗罗都是孩童,所以电影中将二人大龄化也是出于选角的原因,妻夫木聪的表演很到位,看过他扮演的直江兼续再看本剧,觉得他冷酷还是温柔都能信手拈来。
百鬼丸与魔物战斗的场面很有感觉,既有古希腊英雄的英勇顽强,又有东方侠士的灵巧飘逸,在“机器人”中算最帅的一个,再加上他还能拿捏住角色的性格和感情,十分难得。
柴崎幸已快三十岁,居然能把多罗罗演得像是十五六岁的可爱少女,真是不简单。
在游戏《多罗罗》中,多罗罗作为玩家的重要帮手,扔石头和收集绿魂,非常可爱,是个好拍档。
她的戏,使观影过程变得更加有趣,百鬼丸大多时候都冷酷不爱说话,所以观众基本上是随着多罗罗的好奇心逐步踏上了寻找妖怪的旅程,随着她的喜怒哀乐而移情,这无不来源于演员的功力。
我觉得所有妖怪的扮演者也都很了不起,造型师和化妆师有很好的艺术品味。
————八、细节
最难忘的细节,我觉得是多罗罗的小手鼓。
有一次百鬼丸在多罗罗还是睡梦中的时候斩杀妖魔,随后多罗罗惊醒,被百鬼丸强行拉走,她突然又返回来将自己随身装备的小手鼓带走。
这一细节展现了多罗罗随遇而安、玩心很重、重情念旧的多方面性格,将她的个性一览无余地展现出来。
对于戏剧中人物的个性描绘,一是装扮,二是台词,三就是道具,作为小手鼓这么一件很小的乐器(玩具),却表达出了多罗罗活泼和固执的一面。
另外,在场景中,导演时刻都在展现原野中“风”的效果,无论是战斗中还是静态都让百鬼丸和多罗罗的头发随风飘动,造成了写意潇洒的感觉,同时也增加了悲剧气氛。
除了动作上的华丽流畅之外,诸如“中箭横穿过脸”这样的单一镜头,在特技上的做工也浑然天成,看不见雕琢的痕迹,不得不为这样精益求精的艺术态度感到佩服。
————九、感情
先说一处细节:多罗罗在对待抛弃子女的村民时,表现出来的感性冲动与愤怒,和百鬼丸此时的冷静客观的理性,成为作者(手冢治虫或导演)的两种自我人格的分化,都是作者的心理描写:占据矛盾的双方,借助百鬼丸和多罗罗的口中分别表现出来,成为剧情的冲突。
这种手法在很多港台的商战剧或言情剧中经常出现,一种是极端的感性思维,一种是极端的理性思维,自我无法调和的内心矛盾化作剧中人物,用他们的辩论展开斗争,从而提升导演或编剧自我心理的复杂和升华。
这种艺术创作方法极为精彩和含蓄,隐藏了极大的感情因素和思想因素,是为上品。
百鬼丸和多罗罗在本剧中有好几次意见不合,无不是表现他们(或全人类)思想和感情上的对立与矛盾之处。
如果作者(漫画家或编剧导演)不用心体会生活、揣摩感情、思考哲理,就无法在电影的情感上让观众产生共鸣。
之所以电影能让人深入其中,不自觉非功利地感动,就是因为电影中的某一些念头,每个人都曾有过。
————十、思想
《多罗罗》的思想和哲理虽然赶不上《火鸟》、《怪医黑杰克》、《七色鹦哥》,但一样很有深度。
大神以“多罗罗”命名,这个本意为《山海经》的一种怪物,在漫画中延伸为“化身人形、真身不明的怪物的小鬼”,而就是这么一种怪物,多罗罗却害怕百鬼丸会将这个名字抢走而大声说:“我才是多罗罗!
”虽然它是百鬼丸给“多罗罗”起的名字,但其实又是百鬼丸自己的写照,因为他才是真正的“化身人形,真身不明”,手冢治虫一语双关,带着凄凉的孤独感而命运的悲剧感,将这个伤痛的名字变得滑稽又可爱。
手冢治虫写一个怪物婴儿的一生,是想说明器官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意义,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
48魔物利用百鬼丸的身体欺骗人类,反衬出人的伟大。
魔物虽然一手遮天,祸乱苍生,但是它们是没有道德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所以它们无不垂涎人类的身体做为掩人耳目的面具,鞭笞了那些失去灵魂却以一副假面容示人的伪君子,他们和这些妖怪没有区别,失去灵魂的人只能说是禽兽。
因为百鬼丸出生后被巫师养父所救,他灌输了人类的道德给百鬼丸,所以百鬼丸寻找自己的四十八器官根本就是为了寻找人类的良知而战。
在最后的决斗中,百鬼丸叫父亲不要把身体出卖给恶魔的剧情,与果戈里的《死魂灵》有异曲同工之妙。
之后百鬼丸婉拒了弟弟的好意,不愿意留在城堡,而想更深入的了解人世间的快乐与与悲哀,也是因为他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这是文学上以卡夫卡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手法,手冢治虫在娱乐中展示哲学,看似玩世不恭,却饱含深意,充满真情,让人感怀不已。
本片深得原著精髓,始终洋溢着正义与善,巫师临死前命令百鬼丸将医术的秘方全部烧毁,防止恶人得到这些宝贝,这和金庸武侠小说里的高人一样,就算死的时候还想着人类的未来,这有何尝不是手冢先生生前的遗愿呢?
手冢不仅把漫画当成爱好和娱乐,而且把它当成了武器和许愿树,一方面批判人类良知的泯灭,一方面又对人类的终极命运深度关注和祝福。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不只是在于他对世界做出的贡献,更多的是他高尚深邃并富有智慧的人生境界。
由于对手冢治虫的喜爱和崇拜太深,我对他的作品可能会有主观的倾向性。
对于这个在漫画界犹如莎士比亚、歌德般的人物,我对他的研究还只算皮毛。
2010年8月27日初稿 2018/7/12修改
CINEMATHEQUE 160307
片子最喜欢的还是主题曲,没看过大神的原作,就真人版来讲感觉也就一般般吧
聪同学大放送 每个镜头都很帅
天哪..
片子本身就乏味 选角还要失败 说句难听点的 柴崎幸反串都比现在他当男主强 毫无气势的选角
电影结尾并没有直面道歉的问题啊。生父死前就这么绕过去实在是让人难以觉得原谅。
又是拜日语课所赐……
6/10。百鬼丸初登场斩杀蜘蛛怪后挖出眼珠悲痛的说自己是怪物,当女贼从百鬼丸口中得知多罗罗的名字并占有名字后,两人开始自我确认的过程,女贼遗弃母亲留下的匕首放弃复仇,后者也完成了杀父谅兄的主体性确认,片中铠甲、宫灯、尸横遍野、古城堡的场景道具营造出虚化了时空的奇幻境地,效果类似徐克。 @2018-01-01 17:54:21
HX推荐
妻夫木聪????
华丽,又一华丽啊, 妻夫木聪帅啊...
类似1994年的《科学怪人》
惊艳!!!!!!!!!!
啧啧,小怪兽们无处不在啊。
一部电影成就一对苦命鸳鸯..
小爬爬
奥特曼剧组就在隔壁
真人版的奧特曼...
喜欢女主角那种性格
妻夫木聪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