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讲述的是一个饱受臆想症折磨的精神病患者偶遇外星人海带,在得知地球即将要被毁灭和逃离地球的方法之后,在使命感的催促之下用尽一切方法努力拯救地球的征程。
开篇是辽阔海面,泛起孤舟,茕茕垂钓,一片好生平静。
许久,上钩的不是鱼,却是一条海带,一条会说话的海带,打破了空气的安静,它告诉主人公13天后,海带要来毁灭地球。
当我以为这大概就是一部看了开头能猜到结尾的外星人毁灭地球主人公拯救世界的科幻片了,但我发现我错了,与其说它是一部科幻片,倒不如说它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荒诞喜剧文艺片,让人为了不哭大声笑出来的深度片。
写个评第一次写影评,旨在解释下许多看不懂或者觉得无聊的观众和我对制作团队的吐槽。
1、弹幕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从头到尾都有人发看不懂,看不明白,不看了等等,说不看的 拜托你别看到电影都快完了再发行吗,你们居心何在?
看不懂看不明白的其中可能包含两种人,年龄较低人群和对宏观事物不感兴趣的人,这些人不能说不好,只是他们关心到的事物和接触到的东西都不一样,对于他们的评论不必太在意。
电影其实想表达的意义比较杂乱,有关于人性的,关于到底谁才是精神病的,关于环保的,关于弱者和强者的,想要讽刺的地方也比比皆是。
让我感觉除了年轻气盛的“愤青”文艺青年之外,没人能写得出拍得出这样的电影。
很好,开头很好中间较平淡,结尾有两处大爆发,差点哭了,因为触动到了我,拯救人类,关心社会,何尝不是我在某些时刻的“中二”想法,这样的文艺团队才能拍出这样的触动80,90后心灵的的电影,大导演已经不屑于拍或者已经拍不出或者就压根没有这个创新和思维拍出这样的电影的能力了。
这就是代沟,我们的时代需要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导演,电影中的许多配乐听得出也是用了心思的,平时没少听虾米和网易云吧,我的加油我感觉不算数,假如你们愿意听,我还是想比较伤感的说句加油。
虽然很难。
这世界需要离奇的想法吗?
这世界需要荒诞的怪人吗?
电影《海带》在欢声笑语的剧情背后,也向我们揭示着一个真理:存在即合理。
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恰恰是提醒人们包容与平等的可贵。
人们怀疑,轻视,却又爱护,担忧。
外星人,精神病患者这样夺人眼球的元素,紧凑而引人入胜的剧情,都是电影的卖点。
但是,对人性的探索与剖析却也同样精彩,使我从心灵深处产生了共鸣。
这世上其实没有真正不合理的存在,只有少见多怪,以多欺少的众人。
当然,不单是剧情,这部剧在制作上也绝对超水准,在我看过的网络电影中更是个中翘楚。
无论是演员精彩真实的演技,还是震撼炫目的特效,都给我带来了极大的享受。
很高兴有机会观看这部电影并且与主创们互动,真是一次非常美好的经历!
从没写过,但也不是水军。
这部片刚看的时候,以为他的好兄弟真的相信他。
但是并没有。
作为一个有过精神病的人说出这种话,放在现实,我们肯定都觉得他还没好呢!
但是作为好兄弟,他还是陪他演了这场戏。
在我看来他的这个好兄弟已经很厚道了,为了不打击他的兄弟他很尽力地去配合他了。
从结尾那段也能看出来,他衣着光鲜在演讲,讲述他的好兄弟。
说他虽然是个精神病,但是他的内心却是正常的,只是饱受幻觉的折磨,我觉得他应该是在呼吁大家不应该看不起身体或精神残疾的人,希望大家能有包容与平等。
也许这也可能是导演借他的口来说出本片的主题吧(我不知道是不是该这么理解)。
他的奶奶,开头就介绍,奶奶已经完全听不见了。
但是,最后她的奶奶却在最后把海带交给主角。
奶奶选择了相信,但是她为什么不自己也套上海带呢?
我觉得,奶奶和主人公一样,同样是“残疾”人,在我看来,这个奶奶唯一的牵挂应该就是孙子了,在这个社会无法公平地去对待和包容,奶奶最后坐在椅子上选择了解脱,她没有畏惧,因为她的孙子会在这场浩劫中存活下来。
主人公最后说了一句话 地球毁灭的那天,就是他们挣脱枷锁的时候。
这应该就是这个病入膏肓的世界的讽刺吧。
这世上其实没有真正不合理的存在,只有少见多怪,以多欺少的众人(借鉴楼上)。
看完整部片子,第一感受就是此剧有毒!
逗逼的“神经病人应该如何证明自己不是一个神经病”的命题,以及粗糙的五毛钱特效,但就是有一种让人上瘾到停不下来的观感。
看到前一半的时候,哈哈哈,哈哈哈!
此起彼伏笑得停不下来;看到后一半的时候,又觉得这种近乎荒诞的嘲讽,简直是给现实世界的一记响亮耳光。
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这部新片,就是国产科幻片《海带》 。
什么?
国产竟然还能拍出科幻片,拍出来能看吗??
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这样?
来来来,小伙伴先不要急着质疑。
和我一起往下看。
故事其实特别简单,一点也不复杂。
“蒹葭苍茫,白露为霜”般唯美的画面上,有人泛舟水面。
但登场的却并不是个美人,而是个有些呆萌的男童鞋,他在钓鱼。
有鱼上钩了!
紧张兴奋的收杆过后,竟然发现钓上来的是一条海带。
大失所望之后,整理心情,平静下来继续钓吧。
谁知,钓鱼桶里却有只什么生物在慢慢向上爬。
呶,就是这玩意
回头一看,吓了男主一跳!
初次见面,还弯腰行了个礼。
这货紧接着就开始说话了。
“我不是普通的海带,而是一个外星人。
十三天后要入侵地球,如果想活命,就要站到空旷的地方,模仿海带飘动。
到时候外星飞船会来接的。
”男主的第一反应是扇了自己一巴掌。
疼!
一切都在,这不是梦。
男主刚想忘掉这件事,继续投入垂钓的时候,又看到海面有东西!
我是根据后面的剧情,才知道这竟然是一只飞碟!
这特效确定是五毛钱一口价,江浙沪包邮,真的不能再多了。
(刚开始看到海带外星人,还有那个飞碟的时候,我以为剧组特别的穷。
因为外星人和飞碟的出场既不隆重也不奇幻,反而就像打酱油的一样,随随便便出现了一下,说了几句话就跑了。
后来发现剧组不穷呀,但就是这种逗比剧情,配合五毛钱的特效,组成了国产电影片中的一股泥石流)说回剧情。
就是这样一个“偶遇外星人,我要拯救地球”的个人英雄主义科幻开场,其实还比较常规,但全片最有意思的设定来了!
人设!
男主是个精神病人,这是精神病院长组织的最后一次钓鱼活动。
明天大家就出院了。
逗逼的剧情开始了。
人群中发型最不羁的那个,人称跑哥,随时准备放大招——跑!
然后被神经病院长端起麻醉枪一枪击毙。
啊不,击倒。
一个病友积极鼓励“跑哥”站起来,当然也被一枪干倒了。
伴随着屁哥一脸伟光正的表情,和难以自控的屁声,活动总算有惊无险的结束了。
第二天,屁哥也就是小队长,原本表现良好,要被院长批准回家的。
结果,因为和院长聊天中说出昨天看见飞碟的事实,被延缓出院了。
事情说不清楚,小队长越是急于解释,院长越认为他精神有问题。
轮到我们的男主了,他叫为人类,啊不对,卫仁磊。
他28岁,8年病史,病因是精神分裂,幻听幻视。
机智的男主一看这情形,啥话也没说。
总算是顺利出院了。
爸爸来接他回家。
路上,小磊酝酿情绪,正要和爸爸说外星人的事情,结果开车来了一对逗逼老夫妻,打断了两人谈话。
在老阿姨眼里,程序员=修电脑,老爷子有路怒症,外加包打听,老阿姨还是个戏精,随时准备抢戏。
回到家里,团圆饭桌上,妈妈偏偏做了他最爱吃的海带炖排骨。
看着这道海带炖排骨,他又一次忍不住要告诉爸妈这个惊天大秘密。
正要开口,门铃响了,阿姨和姨夫一家子也来了。
饭桌上,大家对精神病各种支招,笑掉人的大牙。
最后,一家子话题又说回了海带身上。
小磊心一横,干脆说出了这个秘密,“地球就要被毁灭了。
”
刚说完......最怕空气突然的安静。
众人的反应是这样的:一脸黑人问号脸???
看到这幅情景,小磊又强调解释了一遍。
这次,小表弟拿起相机拍摄,嘴里还赞叹“牛逼啊!
”最后,小磊只好说逗你们玩呢,才结束了这场集体尴尬。
回到房间,小磊冥思苦想,灵机一闪,决定在网站发帖,来告诉大家这个惊天噩耗,拯救地球于水火。
可惜的是,灵感来袭想了三种方案,三种全部垮掉。
最后他只好将实情发布到网上,讲述了自己是个精神病人,并描述了那天的情形。
好在上天没有完全放弃他。
在一次参加同学会上,有一个同学是刚好做了海带研究的编辑,他相信小磊说的话。
小磊和同学开始发动身边所有人一起制定逃离末日的计划。
家人和朋友一起搬海带,他们发动身边能发动的资源和人力,在教堂、教室,给身边各种不同的人做演说。
他能说服所有人相信他吗?
他能成功的拯救人类吗?
感兴趣的伙伴们不妨看看这部影片。
这部影片新上不久,看过的人不多。
豆瓣评分7.3,或许它并不算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科幻片。
但是,从软科幻的外衣上,我却依然看到了国产科幻片的希望。
这部影片第一遍看觉得很欢乐,第二遍看却发觉连那些笑点都很苦涩。
揭开表面上看似出乎众人意料,但其实悲从中来的真相之后,电影就结束了,影片的主题论述部分完成得相当干脆利索。
总体来说,编剧的思路可以说是相当清奇了。
导演当然有着深厚的黑色喜剧功力,影片最荒诞同时也是最大的亮点,就是拯救世界的并非英雄,而是一个精神病人这样的神剧情。
但是剥去喜剧和荒诞的外壳,却发觉电影探讨了一个深刻的主题,那就是:这个社会谁没病和到底谁有病?
爱斗嘴的逗逼老夫妻、一心出名不惜利用他人创痛的同学、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亲戚和满嘴“我艹”“牛逼”拍拍拍的小表弟......除了展现现代人的精神状态,影片更拷问了处于互联网时代下,我们真实的社交障碍:明明大家坐了一圈面对面吃饭,但是人和人都没话说,交流全靠手机;明明是围绕在男主小磊身边最亲的人们,但信任却显得如此艰难,反倒是精神病院里的病友们,都相信了小磊的话。
多么深刻的讽刺,多么戏谑的社会,又是多么冷酷的人性。
它是喜剧,却揭示了最伟大的悲剧内核。
这是一部笑中带泪的电影,更是一部值得深思与反省的电影。
看更多文章,可关注公众号【文艺这种病】
这部电影其实看着并不是很吸引人,整个节奏都很慢,让人有些想放弃观看。
看着主角卫仁磊一直想办法说服身边的人世界末日在13号到来,只有当天身上缠满海带方可被外星人解救,觉得可笑也觉得他很弱智。
为什么要顶着精神病的骂名去散布这一个消息,地球毁灭了又怎么样,原本宇宙的生命就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生命终有缘灭再而重生,即使你存活下来了,如果只有你或者你的家人你在另外一个星球如何生活下去,何必让别人把自己当做疯子,尤其是看到家人的亲朋好友都开始远离的时候,甚至觉得他的世界毁灭的幻想已经害了家人,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疯子连我自己也会深恶痛绝。
但是当发现原来一切胡闹只是家人为了配合卫仁磊能够康复而演的一场戏而已的时候,确实被他的父母感动了。
而此时的卫仁磊却是被家里的欺骗彻底绝望崩溃。
这一刹那,这个电影已经走入人心了,前面一直觉得这部电影一直在胡闹,搞笑却不够味,没有很强的逻辑。
而此处卫仁磊的崩溃让观众感同身受,原谅了他之前的神经病行为,他何尝不是一个可怜的人。
于是他想再尽自己最后的一点努力拯救世界,乃至于最终还是被勾回了精神病院。
医生的弩弓像一只魔抓勾住了拼劲全力逃跑的卫仁磊,让他的世界从此黑暗,让他重回牢笼。
而他也把自己的思想关进了牢笼,如此沉痛的打击让他失去了原来的光芒变成了一个“霍金”弓着身体、与世隔绝般蜷缩在椅子上。
故事到这里已经基本结束,谁都知道根本没有世界末日,结局有没有世界末日已经不重要。
这部电影的看点主要在于一个患有臆想精神病者的一个拯救世界的历程,他被嘲笑过被冷落,但是他始终还是怀着对家人的爱,不畏艰难地向更多的人宣导我自己从海带那得到的末日的消息,希望能尽自己的努力救更多的人。
多少冷眼下,他还是那样充满自信、充满活力地坚持自己的事情,与后面被亲友打击之后崩溃的样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精神病院的医生是否真正关爱了这一群病人?
亲友以及社会是不是应该对他们怀着包容和关爱?
整个故事看下来搞笑之下还隐藏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悲凉。
最后导演出人意料让外星人带走了卫仁磊和他拯救的几个病友。
似乎一直等待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结局,但是并不是为了证明谁对谁错。
在这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当一个人的思想已经超脱大众的时候往往被认为是精神病,这也是为什么大多天才都被认为是思维不正常。
既然连变性都能接受,更何况只是不同寻常的思维而已?
昨晚打开爱奇艺,翻看电影页面时候,看到了这部《海带》,说实话当时心想打开随便翻看一眼,但是不知不觉就被剧情勾住了,直到结束都没有感觉时间已经过去了一部大电影的时间。
今天上班路上,一直在想这部电影的立意和镜头。
有一种细微之处见真知的感觉。
《海带》讲的是发生在海边城市的一个荒诞故事。
画面进入,海面上男主在钓鱼,很荒唐的有了一个和所谓的“海带星人”的对话。
开篇十分钟,作为观众大概都会觉得这就只是一个简单的科幻片。
但很显然,导演想要的并不是科幻本身,而是“荒诞”这个点。
男主是个被关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非正常人”。
剧情的第一次转折在主人公想说出自己和“海带星人”的对话, 但排在他之前的病友率先讲出实情后,被当作没有精神病没有康复的症状,被再次推上电击治疗。
此刻的主人公内心其实是非常惶恐的。
他小心的保守着这个秘密,他觉得这这是精神病院的不正常。
他只要出院,一切都是新的,有希望的。
这里导演给了观众一个希望。
因为观众在看的时候,也期待主人公的出院,我们和主人公一起认为,外面的世界是正常的。
外面的人是正常的。
剧情进展到第二个转折点是,男主人公的同学出场。
因为主人公发现,家人、同事和这个世界都对他不理解,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就对这个世界绝望。
因为还有朋友。
因为朋友的相信,生活似乎出现了曙光。
家人也跟着一起信了。
这一段也是整部电影中最轻松最充满希望的的一段场景。
剧情的第三处转折出现在所有人告知男主真相的那一刻。
所有先前建立的信心和对肩负的责任感,其实都是被大家看笑话。
此刻的男主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再一次彻底坍塌。
他发现所有人的信任其实只是一场戏。
最后的一个转折点是在男主重回医院的剧情中。
在此不和大家透露剧情了。
这四个转折点,从男主自身的境遇着手。
从对这个世界的恐惧,到对这个世界的责任再到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最后再到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坍塌。
完整的一个心路历程。
他其实更像是一个年轻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
这代人走出校园,惶恐但又充满期待的走进这个世界。
和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朋友倾诉的自己的梦想。
但大家“欺瞒”式的鼓励,再到朋友对自己的欺骗,再到自己所有努力得不到回报。
这和男主的遭遇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故事不过是借助一个精神病人作为载体,完整的讲述了所有的“正常人”、“普通人”的日常。
最真实的日常。
说完故事的立意,我还想讲一讲故事里的一些细节。
男主出院的第一场戏,是全家一起吃饭,家里人劝他认真上班。
虽然每个人都表面上在祝贺男主“康复”,但是大家还是在讨论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等“精神病”的可怕。
这个点其实也是在影射现实生活中的大家对现代年轻人心理状况的误解。
对待抑郁患者像是躲避瘟疫,立马带上有色眼镜,退避三舍。
看到剧情我真的被戳到了。
因为我自己也算是一个长期陷入焦虑的人。
被家人这样去认知,非常感同身受了。
另外一个细节就是大家对常识的认知。
吃猪心,听专家,做电击可以拯救“精神病”,让他康复。
作为故事的局外人,看起来十分荒谬。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事情多到数不胜数。
没有一个人是这个世界的例外。
最可怕的是,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时候,还有很多的人做为帮凶出现。
我还想说的是男主朋友这件事。
其实到最后,我始终相信主人公的记者朋友,仍然是想要出自真心来帮助男主的。
但他的不信任也是真的。
换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朋友哪里都是。
最后想来说说这部电影的配乐和摄影。
电影用了很多插曲。
欣喜的是我居然听出了海绵宝宝和数码宝贝的配乐。
剧情本身节奏进攻性不强,加上这些配乐还有节奏的把握还是很不错的。
电影因为是在青岛拍的。
整部影片有一种海的味道。
淡蓝色的滤镜,所有的镜头都带着风。
精神病院的镜头都带着明亮的感觉。
镜头的构图也很好,有一些可以直接截图做壁纸了。
希望后期片方能多上一些截图来豆瓣让大家欣赏。
最后电影看似是一个癫狂的荒谬的精神病故事,但是这其实也是小人物的平凡人生。
很多普通人也有大梦想,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拯救人类),但当他们往往在和身边的人说的时候,没有人会相信他们,甚至会歧视他们。
至亲至爱还会“演戏”给自己看。
跌跌撞撞,时代变化太快,我们这一代人该信任谁?
该坚定什么才是对的?
该如何抉择?
到底是世界疯还是自己魔?
我们每个人没有必要为了社会的进步,把自己搞的粉身碎骨。
把自己是病人的秘密藏在心里。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当海带精来的时候,茫茫人海你会就被擦亮,被标识,拥有一点点不平庸的权利。
“如果某一天,我成为那个被告知末日来临的人类,我不会告诉任何一个人,我会像往常一样吃饭喝酒走路散心,等到那一天到来时,我会是惊恐人群里,最淡然的一个。
”我们经常看到的几类没有营养没有价值的自以为是的垃圾影评:1,故事不新鲜,老套。
(我几乎能在任何一部电影下面看到这种评论,每次看到都会闻到一股恶臭。
两个故事到底相似度达到多少才能定义后来者为不新呢?
又到底,有多少部电影使用了类似故事,才能定义为老套呢?
不会第二次就是老套了吧。
对于一些实际上很有创意的电影,比如本片,很好奇他们脑中神圣的审核系统到底是如何给出老套的结论呢?
因为用到了外星人?。。。
又会不会因为太新鲜,就要被批为哗众取宠呢?
参考大话西游。
我估计,电影的新旧度可能要取在0.25f左右才能伺候他们,哦,妈呀,好难,拍电影前可能还得进行为期两年的统计研究才能用数据打他们脸。
下次给出这种评论时麻烦带上类似的电影,谢谢了,真的片荒)。
2,哗众取宠。
(你是否想过,当你决定使用公开社软发表评论的时候,你正在试图吸引我的眼球,如果我给你点了赞,恭喜你,取宠成功+1。
一个人的行为,一部电影,到底要走几步,兰花指要张开多少度,才能越进哗众取宠的雷池呢?。。。
如果电影特别低调,是不是还会被不屑的嘲笑?
被批为毫无亮点,无聊透顶?
参考贾樟柯)3,毫无亮点,无聊透顶。
(大自然美景无处不在,但是在选择失明前,还要诉苦生命的乏味。
亮点到底是什么神秘的物质?
如果亮点太多,那可能是次品,参考某些品牌的液晶显示屏)4,导演毫无才华。
(能考上本科的都应该知道,判断题出现“毫无”这种感性而绝对的词一般都是错的,参考高考)5,看不懂。
(看不懂到底是谁的问题多一点?
为什么别人看懂了?
难道别人只是在装逼?
一道阅读理解题你看不懂,你咋不敢在答案栏里写上“看不懂”啊,还不是因为言论成本低?
想说啥就说啥根本不用动脑子。
)6,浪费时间。
(您的时间非常值钱,一刀满级,爆顶级装备。
)7,看不下去。
(你可能习惯了在看某类型片时直接跳到高潮。
微积分我也一点都看不下去。
又或者,你可能本来是想打开淘宝,却误进了此处。
对于一些低成本文艺片,淘宝玩家能滚远点?
居然还有人在一部低成本文艺片里批判特效。。。
不过,实际上那个特效已经很对得起成本了。
)为什么,这些人就不能明白,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一样东西都是按照你的个人口味订制的呢?
能否在给出上述垃圾评论之前,考虑一下,你的影评是否老套,是否哗众取宠,是否毫无才华,是否无聊透顶,别人是否看的下去,是否是在浪费其他看官的时间呢?
想打两星半的 打不了 两星看上去不太好看 但是也到顶了 当初看是因为看到推荐吧 觉得这个题材还蛮有意思的 正片挺失望的 可能是这个背景太大了吧 能感受到导演的野心 但是海带星人毁灭地球这件事由一个精神病人说出来有点荒诞过头了 能理解导演想要的就是这种荒诞的效果吧 但是这种荒诞没办法引起共鸣 其实也没办法引起观众的同理心 过犹不及与其是一个半小时的电影不如拍个短片来的有意思 太多没意义的慢镜头了 节奏被拉的奇慢无比 不是所有文艺电影都是要节奏这这这这这这这这—————么慢的啊!
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真的开始讨厌慢镜头了 非常想放两倍速给两分是因为导演对这种类型的尝试 真的能感受到导演想要的格局 虽然在处理上和剧本上都有很多缺点 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更好的作品 期待另外 最重要的一点 电影的bgm也太太太太杂了吧!
多到闹得我脑袋疼 很多地方不需要bgm也许更好 不要把这么多好听的歌堆在一起 中间甚至连过渡都没有就直接切歌 这是干啥呢???
真的很吵
必须承认的是在观看电影《海带》的前50分钟左右数次想要关掉它,可能是因为演员想要努力扮演却并不自然、也可能是因为剧情前推却生硬铺垫,可能不好的理由有太多太多,但好的故事引人思考的却太少太少。
是否“末日”来临时你在忏悔?
是否标签在帮我们分类处理各类信息(人,好人,病人,精神病人?
)的同时,是否我们也进入自己为自己建造的牢笼。
是否你也在为认知以外的现象找太多自己认为合理的解释?
是否“所有人”都无法做到“绝对”客观甚至是标签后的相对客观?
...... 以上皆为个人观影后胡思乱想,不需要点赞不需要评论也不接受任何理由谩骂、人身攻击。
你若看不懂中文,我会问候完你家人你再将你拉黑。
少数派的悲剧。对于精神病群体,他们恐惧、怜悯、鄙夷,还要从中获利。主流社会对于少数人群的偏见,让他们从来都不会去相信。精神病院的强制性控制手段,让健康的人也不得不患病,这和《飞越疯人院》简直如出一辙。只有奶奶看穿了一切,而她,却也只是另一类少数派。
无聊
并不是说能表达讽刺的电影就是有深度的电影,也不想因为是网大就任由粗糙。这电影就好比有一个还算能看下去的开场画面,后面的剧情就完全可控范围了,一个科幻,看了开头能让人想到结局,一个喜剧能让人笑不出来。导演也是硬生生的拍成了万万没想到。有创意的构思,却发挥不出来价值,讽刺人类这种事并不高级。
科幻荒诞剧
当别人认定你是疯子时 你的一切行径都在证明你是一个疯子 包括说真话
这群演员找的挺好,看着都挺神经。
烂的漫无止境……光看简介就倒胃口,一眼都不想看。
执行差了点。海带的设定让剧本显得很荒诞,但拍出来却差了火候。音乐肆意使用导致两段戏或许拖沓。如果是60分钟左右的片子效果会更好,毕竟卖的就是个点子,整体剧本内容太少了。 2.5
“伏笔”太明显,没反转效果了。唯一有点意外的是一直被看做听不见、沉默不语的老人深夜来精神病院给主角送海带。主角最后是不是又疯了,不知道;即使他没疯,一切都是真的,被海带星人接走,结果会更好吗?//节奏很慢。配乐还不错加一星。
这个故事脑洞给5星,在国产剧中能比较深刻的反映人性的不多,而且还有一层深层的隐喻,就是ZF或者精英人士的做法。也许国内的限制,丑恶人性方面基本是浅尝辄止。如果在韩国可能会拍出《釜山行》或《出租车司机》的效果。
杨叫兽跟冷漠的你球人全部炸了,爽!
作业,还谈不上作品
我操,2000年之后,中国科幻电影的设定,表达形式,艺术气息,和探讨的问题,真的无人出其右,这个电影真的值得杂个几亿去翻拍,非常黑色幽默非常反乌托邦,而且导演品味绝对不一般,我真没说瞎话,这个电影我太喜欢了,国产电影之光!!! 低成本根本就阻挡不了这么优秀的作品被所有人记住,我一定拼命安利这部作品,很多细节拍的很认真很认真,虽然被成本限制,但还是非常非常认真的对待这部作品,导演和所有演员都辛苦了,最后病友讨论的那一段,虽然没什么演技,但是真的太棒了,所有人都是被消化系统和性所牵制的低级生物,沟通要用声带这样低级的器官!!!太棒了这部电影
一个正常人类都会认为他是精神病。
小成本的国产片,值得鼓励
这个结局怎么说呢,有的人可能会认为有些无厘头,但我觉得很有味道啊。国内算是好看的科幻片了。
构思奇特,有魔幻现实主义感觉。角色设置也很巧妙。完成度高,悬念一直到结尾解开。除了有点业余,其它都很好。推荐。
拿到了相当有可塑性的剧本却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潜力:叙事节奏被无关的细节拖沓;镜头如同网剧一般随意搭配,缺乏整体性;配乐品味更是糟糕,倒不是说曲目,而是一味的堆砌MV式的剪段和喧宾夺主的BGM而丧失了蒙太奇本身对于节奏的带动效果。整体上更像学生作品,好在表演和故事尚有亮点
其实想法挺好的。。
很惊喜国内网络电影会有这样的高质量作品,而且还是科幻作品,笑点泪点都有,看的出制作团队的用心,很感动。男主角固执的坚持着自己信任的事,周围的人不解,嘲笑……其中让人感触颇深的是主角的奶奶,她自知已时日不多,是非对错早已不重要,只在自己的躺椅上安静的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