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豆瓣一群毛孩子们点评,我终于知道写影评是多么弱鸡的人写的多么low的水准。
不在世界五百强企业上十年班真的就给动画片写评论吧。
我就说一个话题,为啥刑警本要去法庭对峙,最后喊了一句大韩民国真让人恶心后开枪自杀了?
他也不想站出来指控后台啊。
做这么大买卖,身不由已的白手套而已。
至于女主,也不过是成为了另一个白手套而已。
没有那么多的爱与恨,只有利益而已。
故事从一个女人开始,每晚都被 男人强制发生关系,整个村子里都是坏人,牵扯上百条人命案,人性的丑陋暴露无遗。
女人活的如行尸走肉,这不是她想要的,到底是阴差阳错还是故意安排呢。
女人受辱10年,复仇后与坏人成了一伙!
最后她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其实一开始,女人被救赎也很像苔藓的初期的生长吧, 经过科普得知苔藓不适宜在完全阴暗处生长,它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线或半阴环境,其主要的是喜欢潮湿的生态环境。
我也看过这部电影的一些影评,有人说也许每个人都是一株苔藓,在某一个时刻 为了生存而依附于一块石头。
我其实还蛮认同的,因为这跟本剧主角发生的情节很符合人物特点。
然后在另一个时刻 仍然是为了生存却毁灭了曾给予它支撑的石头。
跟电影《苔藓》很相符,主角的思想和遭遇也很凸显苔藓的生存方式。
韩国犯罪悬疑片《苔藓》其实还蛮值得一看的!
苔藓 (2010)7.12010 / 韩国 / 悬疑 / 康佑硕 / 郑在泳 朴海日
苔藓,卑微的存在,依附于潮湿、阴暗的环境,伴随着强大势力存在,其实又能将自己活出不一样的颜色。
剧透线……………按照线性顺序我是这样梳理这个故事的:从越战归来的刘木刑老师,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本质,成为了一名牧师发誓身体力行拯救信徒,刘老师的无私奉献触犯了原来修道院院长的利益,他找来了刑警千永德来修理刘老师,并许诺给千永德低价土地,千的还价过程正体现了其的贪婪。
(注意一下:此时刘老师在为信徒买地,这也成为后面教堂惨案的伏笔)。
刘老师被抓之后,出现了奇诡的事情,千派去修理刘的人纷纷崩溃,让千见识到了刘的感召力。
于是千决定和刘木刑聊聊,聊的结果就是帮助他给一个十几岁就被五人轮奸的女孩英智报仇。
然后女主英智坐在车里看着千刑警在河里暴打曾经欺辱她的那四个人(书上的名字有5个,挨打的是四个人,这一点没想明白是怎么回事)。
于是千开始招揽自己的势力,吸收了石万(杀了欠钱人)和星魁(烧死了多名舞小姐)两个把柄握在他手里的死忠,再加上刘海镇大叔扮演的弱智,组成了千刑警的四人组。
而站在刘老师身边的只有受到侮辱的英智,这时千刑警提出了一个设想,让刘木刑和他共建一个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能够让犯罪的人重建人生的乌托邦,这个想法对刘木刑也充满了诱惑,于是迅速答应了。
然后就是千刑警引荐这两个罪犯与刘老师相见,有了录音中的那段情节。
这时刘老师就要带着他的信徒进山修行了。
在进山之前进入了本片最大的那个罗生门,究竟修道院中的几十人是谁害死的。
在之后的诉说中,千刑警说到现场时修道院院长说出来刘木两个字就断气了,他指认是刘木刑害死的这些人。
而英智则指认她和刘老师去修道院时刘老师很快就出来,不可能害死这些人,而在千刑警的车上她发现千的耳朵上和包上有血迹,她认为是千刑警干的。
通过片中的一些细节,我倾向于认为是千刑警干的这事,石万和星魁死后德川自白中提到千刑警让他杀人他就杀人,而且杀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再有就是那些按着血手印的账本,最大可能是人死后用手按上去的。
隐居山林后的生活太苦了,那些跟随刘老师来的修行者陆续离开,只剩下了英智和千刑警四人组,英智是刘老师的铁杆追随者,千刑警四人组有着他们自己的目的,她们想通过刘老师这杆大旗能招揽更多地信众,并攫取更多地利益,所以他们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逼的刘老师也起了杀心想要千刑警的命,不过被千提前防范,并且更加肆无忌惮的威胁英智(相继失身于他们),刘老师此时已颓,想起了多年没联络的妻儿,英智知道了刘老师儿子的电话,在刘老师去世后联络刘海国来改变她的现状。
千一伙还希望依仗刘这杆大旗忽悠人呢,所以没有杀死刘老师的动机,而英智很可能在被侮辱纠缠的境地下,不得不狠心害死了刘老师,用以引来刘海国,借他的力量打败千刑警。
因为刘海国是英智秘密通知来的,所以千刑警等人很诧异,生怕被他发现秘密,所以才有了各种怪异举动,而每当关键时刻英智都会救他,并引导他接近真相。
刘海国和朴检察官的关系没有细致交代,不过应该属于相爱相杀类型,应该是有很深交情的,不然遇到问题刘也不能一直联系他,所以千刑警等人才会很惧怕,因为韩国检察官的能量大家是了解的。
而后发生的事情就全都是顺序发展的了。
最后各方势力全都被打到了,英智也就顺理成章成为这个地方的权利最高拥有者,站在千刑警曾经站过的最高点,用胜利者的姿态看向刘海国。
片名苔藓,指的应该就是像英智这样弱小,隐忍生活在压迫中的人,她们最终将会爆发出无尽的力量。
《苔藓》在开篇又是让人熟悉的韩国犯罪电影风,冷峻、黑暗、人物复杂,血腥依旧但好在这次使用的相当克制。
故事发生在1978年,对于韩国电影每一个出现的年份都有他特定的含义,几乎就没有不夹带私货或政治隐喻的韩国电影。
普通影迷看上几部韩国电影就能大概了解到韩国的近代历史,1978年朴正熙遇刺,而后不过两年就发生了光州事件,而千永德这个村长的形象正是独裁统治的具象化存在,刘木刑老师则是充满理想化思想的民主运动人士,英智就是那些被民主化运动启蒙,但最终走向苟且的韩国政客。
看清这些形象的指代象征,再看电影内容,你就会发现韩国电影人的独特视角。
近来看了不少韩国片,对演员、导演、摄影、灯光等等,都埋下了敬畏的种子。
尼玛,大6片,唉!
但是,还是有一个老问题,让本人深深BS的老问题,就是编剧,乃至原作者(有的话),不带这么若至的吧……总让各种优秀者(如上所列)统统败于主角的若至人设与剧中行为,而主角的若至人设,却又一而再,再而三地败于主角光环。
就谈本片吧,侧面描述主角不是有啥子谨慎等等各式各样优秀品质吗?
但是,据剧本行动的主角,却又是一根筋地找死,置己死地而耍,艹!
后援会?
没有,啥本事?
没有!
跟个六十开外的老头掐架也打不赢的素质,不布局谋篇,不想退路,就屁颠儿屁颠儿去扎恶人谷?
救命!
跟恐怖鬼片的女性角色一般可恨:越危险越不能自己HANDLE、CONTROL的地儿,越喜欢带人钻,再艹!
编剧大人、原著大人,不带这么祸害人的吧…… 吐槽完毕。
说说关于剧情的想法。
开篇,除了后援会姐姐,村民意想不到男主出场,男主也大概意想不到会后来捅破天(除非他接电话时立马从来电人的语气中发现啥蛛丝马迹,从而有备而来)。
村长的戒心不少,但绝不会是怕男主发现牧师死于非命(大致可以判定村长非与谋杀牧师事相关,若果牧师真是死于谋杀的话),而是怕钱财外露以及其他狗皮倒灶勾当被挖萝卜带泥,那可真真不得了。
但是,经由各种猪队友配角的美妙对话与各类精彩而显眼的眼色,却让即使蠢笨如猪的男主也不可能不想入凤菲菲……顺理成章地,拿到自己老爸存折和地契后,更不可能不想到谋财害命的大文章里去了。
编剧帮了后援会姐姐的大忙,谢谢。
相比较之下,牧师先生到底是怎样死的,在局已设好之下,已然不怎么值得观众费疑猜了。
尽管后援会姐姐偷看牧师打电话和男主回忆接电话的片段剪接得靠得那么近(导演编剧老爱耍小花招)。
一句话,死得好,不然没戏看。
促成这一切巧合的发生的动机,我想,大概是源自后援会姐姐对牧师先生越来越怀有的恨意吧。
毕竟,二十多年处于她那种境况之下,大部分人都会不再感激原来的救命(或者,可笑救赎)之恩,而会越来越反问,到底是谁让自己陷入这种悲惨的境地——这个,从她在某个美妙的月夜,背对着男主戽水水洗自己那话儿的镜头,导演先生已经向观众频抛媚眼,急得不成样子要告诉您些啥了吧?
从这个方面想的话,个人觉得还是符合影片中、后期暗示的大布局者的身份。
揣摩了下编剧的心理,其构思意图,大概也是这样指向的了。
但是,再顺着这个构思意图,却又不能很明晰地分析出牧师先生在作为殉道者去救赎罪人这一宏伟目标失败后,继续留在村子,又不自爆的原因了。
:( 至少,他曾有过想超渡了老千,结束这一切的愿望和动作,但一切却和与之相关的剧情继续一样,半了吊子。
毕竟,从编剧带跑的牧师人设看,他先前既然有那种救赎的勇气,不应没有吾道既谬,则成在小何,毁在小何(好吧,是萧何)的决绝。
半吊子气死人啊!
这得浪费了杵在路那边的牧师先生多少个爱莫能助的怨念眼神啊!
不得不承认,到这里,本人的心理分析多少有点抓狂式崩毁…… 至于恶人谷居民们与牧师先生的疏离,大概是由于那次行刺未遂事件后,老千的背后运作使然。
当然,之前的种种苦行僧式赎罪生活,给这些可敬的绅士们带来的了无生趣感,以及唐僧式”有罪啊、有罪啊“没个完的灵魂拷问,早已埋下伏笔。
毕竟,已当了村长的老千,他带来的花花世界即视感,才是财帛动心的好物件。
而后来,挖出贪腐大案,打死几只中型老虎,才是本片大谋略家的局眼。
至于什么杀人案、包庇、容留刑事犯案诸如此类,浮云了。
男主最后的表情,似乎是(尼玛原来!
这么没早早想到的)愤怒的怨念吧……真看不出别人所说的恐惧,真的。
临了,跟男主小哥哥欧巴说句体己悄悄话:下次再去砸场子时,记得多动脑筋,保护好自己哦。
别老像个二愣子,艹!
苔藓苔藓,真正熟悉起来就是因为你独自在学校暑假呆了一个月吧。
现在是我了, 真想冲进澡堂还是食堂什么的地方。
中午看的片儿,哈尔滨的冬天总是四点就天黑了,虽然念叨着什么一个人表看啦会害怕之类的,但是还是意外搜到你名字了。
三个小时的电影,这么长啊,果然找不到看暹罗的那种耐心啊哈哈,估计是因为主角颜不够吧我这个肤浅的人…………导演有种卖弄的感觉,还是很好看……果然这不是影评……
祈祷院会不会就是刘老师下的手,理由如下: 1.刘老师看到众人被害,不想着报警,而是骗女主说众人都在祷告,这点很反常。
2.之前因为祈祷院众人自发给刘老师钱买土地,但是后来又反咬一口说是刘老师胁迫的他们交钱(虽然有可能是被院长恫吓才举报的刘老师),让刘老师感到被出卖且坐牢会怀恨在心,又遇到千刑警刁难。
自己设想感化他人,众人也表面被感化使刘老师内心得到满足,但实际上众人还是我行我素,背后出卖他,使其作为‘神人’的愿景破灭而走极端,就下了毒(后续类似的刺杀村长也一样,愿景破灭而走极端)。
3.村长死都不怕,死前应该会说实话,如果是他做的应该会承认。
而英智和祈祷院的众人没有交集,没有理由做这个。
祈祷院下毒事件发生在刘老师出了监狱后,看了一眼中毒的众人就和英智下山,途中遇到了村长,村长已经看到了众人中毒,从院长口中得知是刘老师做的。
明白了刘老师也不是‘神人’,也是受情绪所支配的人,反倒是可以好好利用的人。
一开始以为刘老师像地藏王菩萨,不渡尽地狱的恶鬼誓不成佛。
后来发现终归是个人。
4.刘老师儿子查房地产时,查出刘老师名下很多土地值2亿,在某一天突然全部转给了村长。
这个土地应该就是祈祷院众人给他钱买下的地,被村长抢走。
村长因为知道刘老师下毒的事,所以刘老师对村长及其几个罪犯几十年做的坏事都默不作声?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冤冤相报,这是一个只有开头,没有结尾的故事。
一切还可以重来。
图画大了,舞台大了,我们入了别人的戏,别人也入了我们的戏。
故事什么都在说,却什么也没说。
它只是画了一个图,然后最后又将它付之一炬。
智英仿佛是故事里的审判者,她忍辱,怜悯,她渴望被救赎,她以为她在救赎。
故事的最后一派祥和,男耕女织,可是这宁静的背后,又有着怎样欲望在滋长着呢····其实没有真正的审判者,我们如果能审判别人,却未必能审判自己。
没有最大的玩家,没有最后的胜利者。
私欲总是像苔藓一样蔓延滋长。
这私欲可以是刘海国对父亲的死因一究到底的执拗,村长对绝对权利和金钱的笃信, 智英对救赎偏执的理解,朴检察官对正义的自我追逐。
在私欲的趋使下,我们总是盲目的相信:自己紧紧抓牢的一定是对的,为之付出的就一定不会背叛自己。
可是真相是什么呢,谁杀了牧师了,谁制造了教堂的血案了,这么重要的真相却没有交代,不真相不重要,只是我们选择性的遗忘了他们的重要。
我们紧紧攀附的只是自己的欲望,恐惧的是理想被夺走的无依无靠,所谓的真相远远超出了我们自己的掌控。
欲望在故事里被宏大化了,每个人揣着自己的心思,精心的计划着自己的日子,为了掩盖真相,忽视真相,不计代价。
如果真的有原罪,如果这罪的的确确存在,费尽心机也枉然····被自己掩埋,却难逃其他人的审判
不然剧情是说不通的。
退役军人俞赢得了信徒,想盖一间教堂,一些信徒捐了买地的钱,这影响到了院长从信徒身上榨取油水。
院长勾结警察诬陷俞诈骗了信徒的钱,有众信徒否认捐款的证据。
警察却决定利用俞吞没这笔捐款,这样后面的逻辑才说得通。
因为无论关押或者释放俞,这笔钱或者还给信徒或者拿去盖房子,警察没有好处。
所以警察替俞做事替英智报仇来取得俞的信任,毒杀院长与信徒使得没人追究捐款。
纠结几个恶棍作帮手假装与俞开始新生活,他需要以俞的名义持有捐款购买的那块高价地产。
当时车上警察说很明白了,“遇到俞老师这样的人就要做点事情。
”俞最后是自然死亡,俞的儿子本来就知道俞生活的这个地方,俞和他有联系,他也曾经发电报通知俞,家人的亡故。
所以英智只是通知了死讯。
说英智杀了一堆信徒加俞说不通,那她直接毒杀众恶徒就完事了,何必绕那么大圈子,信徒都杀了,还会忍?
何况俞的儿子根本没把握赢。
英智不过是在等待时机复仇,但她不会主动动手,如她所说,先拿刀子的人先死。
2010韩国了悬疑片《苔藓》,根据同名漫画改编,豆瓣评分7.1,时光网评分7.1,IMDb评分6.7。
标准的悬疑片模式,最后一刻揭晓真相,“一句话剧透”模式,看之前不要看网上的影评,一旦知道了结局,影片看起来就毫无悬念了。
看完后回头想想,女主是幕后策划者以电影套路来说并不意外,女主少女时代是个不起眼的女演员,而成年女主却是个美女,如此选角女主怎么可能打酱油呢?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看完全片才会明白片名的含义,看完全片才会明白苔藓指的是女主,女主堪称“卧薪尝胆”的电影版释义,25年来一直在等待时机。
女主不仅是在借刀杀人,也是在伺机上位,是个有足够隐忍之心的野心女人,片尾女主重建居高临下的居所,代表她要执掌这个村落,她的动机不仅仅是复仇。
悬疑片的共同点是前面的绝大部分剧情都是拉扯观众思维的障眼法,等结尾最后一刻揭示真相后,你会发现前面绝大部分剧情似乎都在浪费时间,这正是悬疑片的精妙之处——知道了真相就没人会看主体剧情了,主体剧情全是最后豁然开朗的铺垫。
片尾隐示了她才是这场“审判”的主角,而从一开始刘老师去世,儿子回来,到村中事件挨个被审判直到千永德终结,只有她没有被“审判”,也就是苔藓的象征(生存环境),其实一开始,她被救赎也很像苔藓的初生长, 苔藓不适宜在完全阴暗处生长,它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线或半阴环境,最主要的是喜欢潮湿环境,特别不耐干旱及干燥 ,这种特征恰恰就像是最初村子建立(还有阳光)到村子“变样”(阴暗潮湿),助长苔藓。
真一般
155分钟
这是个悬疑片,是的。。。其实个人觉得可以表现的更好,让剧情更迷离,但是韩国电影拍到这个程度,基本满意吧
太长了一点,不过最后还是很惊喜
充满了政治宗教阴谋论的论调。
女性地位越高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村长走了,村民出来了。
其实可以拍的更紧凑些吧 有点儿拖 但还是好看
就这剧情,导演是怎么敢剪将近3个小时的?与同一年的《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与更早的《欢迎来到东莫村》相比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剧本差,拍的也差,故事虽然有插叙,有反转,时间跨度也很长,但整个故事框架并不复杂,相反的就是一个很普通,老套的复仇故事,导演却硬生生的拉长到了2个小时40分钟,必然导致电影节奏变慢,剧情推进变得缓慢而沉闷,而且为了刻意制造悬疑氛围,拉长电影时长,很多的剧情都做了模糊化的处理,明明都是明牌了,导演却还假装藏着掖着,结果铺垫了两个多小时的结局处理也极其随意,仿佛憋了半天什么都没憋出来,最后的反转也很生硬,人物塑造也都是平铺直叙的一条线,人物处理的都很肤浅,没深度,整部电影处理的都很小家子气,也很空洞,如果时长能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以内,说不定是一个还不错的电影
故作深沉,莫名其妙,老男孩之后,再无好片
结局不是我想的那样,但是这个结局真心黑暗啊。。总感觉中间好多的细节没有说明白呢。。
6分,用力过猛。似乎每个韩国片都能找到一个类似的欧美片,此片像《血色将至》。
看似不起眼,但她却是最后的赢家。
因为翻译得简直是一塌糊涂,我强忍着看完了所有画面和情节。可以用痛苦万分形容。。
每个人都是主角!一部片整整看了一个多礼拜这是为神马= =前面很闷,结尾处寒了一下~
这电影拍出来的意义是你妈的啥
作为一个悬念片,实在是太长了。作为一部企图包含哲学的片,它显然有点浅了。典型的大杂烩内核的韩片风格,看得累……
对此片和失望!
好的恐怖片就是这样,看完之后想想才感觉很恐怖。
对韩国政府的一场审判,可惜剪辑让我受不了
偶认为没什么反转,只是海国被英智利用,完成自己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