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狮子王、虫虫特工队,疯狂原始人、功夫熊猫,以为动画片都是超一流的。
其实有很多一般的。
这个就属于一般的。
一般的情节。
一个弱小者有一个远大的理想,经过努力之后,就实现了。
这种电影想拍很容易,拍好太难了。
蜗牛和塞车比快,对比很明显,让人觉得很牵强。
如果是蜗牛和兔子比还有点合理。
高潮低潮都有,没有给人惊喜。
特伯是一只很普通的蜗牛,品种普通、长相普通、甚至连性格都很普通。
不过,他却有一个不普通的梦想。
他希望自己是一个极速蜗牛,能像那些超级跑车一样风驰电掣地在道路上行驶。
但是,蜗牛这种动作缓慢的动物,实现这个梦想有点困难。
为了能让自己快一点,特伯每天都在苦练田径和跑步,可是一直收效甚微。
有一天,特伯来到了高速公路上,看着那些来来往往的车辆入了迷。
突然意外发生了,一辆卡车带起的风把他吹到了正在比赛的赛车的引擎盖上,体验着高速的快感。
这时意外再次发生,特伯被吸进了机械增压发动机的吸气鼓风机中,被浸泡在了液态的一氧化二氮之中。
这种液体让他的产生了变异,从此之后,他获得了神奇的能力,不可思议的速度、霸气的车灯、炫酷的音响。
变异特伯被人类发现,带到了人类世界中。
特伯这时候有了一个更庞大的理想——参加印第安纳波利斯的500赛车赛。
他的目标就是夺冠。
在自己主人的努力下,特伯获得了参赛的资格,并获得了冠军!
其实这部中规中矩的片实在没太多好说的,只是作为今年最后一部值得看的动画,看完后让人忍不住回顾了一下整个一年,乃至梦工厂和皮克斯那些年的那点事。
最慢的蜗牛去参加最快的赛车比赛,貌似是个很有创意的点,但其实本质只是屌丝怀揣梦想,机缘巧合获得超能力最终创造奇迹的烂俗套路,只是在主角选择上故意挑个反差大的而已,idea就跟皮克斯让貌似脏脏的老鼠去巴黎做最精致的美食一般,只是后者的完成度实在高了太多。
这也是多年来梦工厂和皮克斯差距的一个缩影,应该说,两者在技术层面基本都无懈可击,可以说只要不是太不靠谱的故事,两家随便出手的作品都是绝对值得一看的。
皮克斯的神话大伙都见证了,纵使这几年稍有被迪斯尼招安妥协的迹象,大体上也还是独孤求败的。
那些杰作中,有的是完全胜在故事想法,比如《瓦力》和《怪物公司》的套路,其他制作室恐怕连故事的毛都想不到。
而那些主题上真善美的,都在细节和层次感上甩开其他动画一条街。
比如同样是说梦想,《飞屋》的老头带着丧妻的遗憾,老迈的身体踏上旅程,最后还要面临偶像的变质,这样的梦想实现过程,也是一场心灵感悟之旅,其中穿插的搞笑配角,冒险场面都是很好地点缀。
梦工厂跟皮克斯较了十几年的劲,你出《虫虫特工队》我就来个《小蚁雄兵》,你搞《怪物公司》我就造个《怪物史莱克》,你拍《海底总动员》我也来全明星配音的《鲨鱼黑帮》。
其中输多赢少,比较成功的基本还是靠三板斧,史莱克似的反童话,几乎所有片的插科打诨,外加看点元素的营销(比如中国功夫),真正比较扎实的杰作应该只有《驯龙记》和今年的《疯狂原始人》。
应该说这几年两家的差距在缩小,梦工厂开始出现神作,皮克斯也终于有了砸锅的cars2,但实质上的差距大家还是心知肚明。
再加上蓝天等制作室的崛起,《冰河世纪》系列和小黄人们已经在票房上和大佬平起平坐,只不过负面效应是掀起卖萌就是王道的热潮,窃以为是动画发展退步的一种体现,当然你就好这口我也没办法。
大体上,我还是习惯好莱坞动画这种节奏,舒服,过瘾,也能有一点点思考,差不多就是我对一部动画片的全部期待,像《瓦力》这种又萌又感人又深刻的神作,得一部足矣。
至于老宫和那些一辈子也不完结的日本动漫,就当童年回忆时不时调出来暖暖吧……
A:不,不,不,你在干嘛?
赛尔,不要放弃。
赛尔,赛尔,赛尔...B:查特?
A:完成比赛。
B:我不行。
A:行的,你能行。
你是对的,知道吗?
你是天生的,你生来就是个赛车手。
听着,我冒着各种致命危险来到这,不是来看你躲在壳里的。
我知道我的弟弟从来都不会放弃,这是你最大的优点。
所以从壳里出来,去赢得比赛,特伯!
软磨硬泡叫上朋友一起看期待已久的turbo,周末晚上11点发现影院爆满,抱着柠檬茶和爆米花坐到第一排,we had a very good laugh indeed.超级萌的大眼睛,肥肥的大肚子,搞笑的对白,整个电影充满笑点。
两对超级相似的蜗牛和tacos哥俩,一个勤劳本分,十分甚任自己的工作,一个怪点子多多,整日想着be different。
哥哥总是各方面照顾弟弟,无论是求蜗牛头头再给弟弟一次机会或是娴熟的做好两个精致的tacos分一个给弟弟,可惜最后弟弟们都逼得哥哥走投无路,一个害哥哥丢了类似H&S头头的工作,一个偷偷开走哥哥的车打赌在一只蜗牛的身上。
幸而turbo遇到一群cool snails,而tito也有群非常support的商场邻居,不得不说dysney处理小配角的能力之强,各自有个性,辨识度超高,蜗牛有“white shadow”, "slow motion",邻居有精明的老太和扮酷的修车女。
两队人马(或者是人,蜗牛,哈哈)汇合在一块儿一路扬眉吐气间或受点儿小挫折最后大快人心取得胜利。
影片结束时,旁边的小孩子们都疯了,哭哭笑笑的,而那首"owwww.....That snail is fast",变成神曲植入脑内。。。
回顾每次看迪士尼和皮克斯的电影总能有点儿共鸣。
而这部turbo无疑给我一个reminder/warning。
电影一开始turbo旁若无人,完全在自己的世界里。
反复看着看了无数遍的赛车录像带,幻想自己是个赛车手讲获奖感言,分享成功经验。
白天工作推番茄的时候也抓住机会角色扮演,别的蜗牛都笑话他,看起来就是一个小人物的痴心妄想。
但他迷恋自己的偶像Gagne,并用他的话一直鼓励自己 "no dream is too big, no dreamer is too small”, 夜晚自己偷偷练习,为一点小进步欢呼雀跃, 喝着饮料追着比赛live。
舍不得大家一直看重的小红番茄就这么丢掉,螳臂当车差点送了命,再到后来的离家出走,奇遇变成小赛车。
整段经历看的我有点羡慕,自己现在连这么狂恋某样东西的勇气都没了,更别谈为之这么努力。
而我杞人忧天到自从turbo变身小赛车后我就一直担心哪一天超能力没有了,这只傻蜗牛该怎么办。
后来哥哥chet问出了这个疑惑:what happens if your wake up tomorrow, and your power is gone?
turbo回答得直截了当:“ i better make the most of them today”。
把握当下,一下子被戳中。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想做一件事,不必煞费苦心的模仿其他人,do it your own way, 对turbo来讲,就是Don't try to race like a car, you are a snail, so race like a snail.
趁着中秋忙里偷闲看了一场电影《极速蜗牛》,这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式动画片,主人公西莫是一只平凡的蜗牛,拥有可爱、善良、正直等诸多美德,却有着一个看似天方夜谭的目标——渴望成为一名赛车手,做一只极速蜗牛,随着一次偶然的机会,幸运之神眷顾了西莫,他拥有了超能力,通过不懈的努力,西莫最终在一次赛车中打败自己曾经的偶像,获得冠军,实现自己的梦想。
《极速蜗牛》由东方梦工厂出品,《疯狂原始人》原班人马打造,这部电影延续了《功夫熊猫》、《疯狂原始人》等电影的风格,老少皆宜,诙谐幽默又不失励志精神和人生哲理,非常适合一家人观看,小朋友看完会忍不住喜欢上可爱幽默的主角西莫(电影周边商品又可以大赚一笔了),潜移默化中懂得坚持自己的梦想,大人看完会得到放松,不知不觉中回到自己意气风发的年代,体会信念的力量(虽然看完电影马上就回到现实),一家人其乐融融,回家路上还回味无穷,讨论不断。
整体来说,《极速蜗牛》成功的打造了一个人见人爱的角色和美满励志故事,加上梦工厂先进的电影技术、剧情中适时出现的乌龙小玩笑、3D特效中对于赛车速度的独特体验、电影院立体音效对电影中动感音乐的完美诠释,一切看似都非常和谐完美,不过相较于《功夫熊猫》和《疯狂原始人》,这部电影在细节处理上稍显粗糙,有些地方的剧情发展显得很牵强,除了剧情发展需要,想不出其他原因编剧会这么安排,另外,对于前两部东方梦工厂的动画片来说,《极速蜗牛》“继承”到位而“创新”不足,没有自身独特的东西,换汤不换药的好莱坞风格,不免让人觉得审美疲劳,毕竟,再好听的歌也可以被“设成铃声”摧毁,世界经典名曲也怕被移动设成默认彩铃。
在电影《极速蜗牛》中,西莫很害怕小孩儿和其他任何“大型”生物,却能每天自由看电视赛车,调台喝饮料;能随便喝人类家里的饮料,却要每天在地里吃番茄;有力气把一个彩色电视机推下桌子,却没有力气托起一个番茄;西莫的哥哥,有力气拿起一个喷水水龙头,却没力气推动一个杯子;为了让这个“菜园蜗牛”这种动作缓慢的动物能像那些超级跑车一样风驰电掣地在道路上行驶成为可能,影片设置了一次偶然的不寻常事件,西莫意外的被吸进了涡轮增压的发动机中,浸泡在了液态的一氧化二氮之中,这样他就成为一只超级完美的赛车蜗牛:眼睛是远光灯可以自如开关,壳子不小心碰到墙还会发出防盗警报声,意念还能控制身体播放动感汽车音乐,壳子的蜗轮还有绚丽的LED灯光,看不到身体哪个部位变成了车轮但是走过的地方留下的居然是轮胎印,更重要的是,他获得了了不起的高速——220迈的赛车级速度。
编剧的想象力真是丰富,被化学物质泡过也不至于身体各部位都变成全自动机器部件,说他被科学怪人抓回实验室都合理得多,不过既然是动画片,就不纠结这些逻辑问题了,超能力的拥有历来都是没道理的,可能是我的偏执和强迫症又犯了,但电影的这些细节的处理的确是有漏洞的。
除了情节有迁就之处,《极速蜗牛》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自身的个性,他具备了美国大片几大典型特征关键词:小人物、大理想、偶然因素发现自己的无限潜力(就好像蜘蛛侠被蜘蛛咬了就拥有超能力,蝙蝠侠被蝙蝠惊吓过等等)、有一群无条件支持陪伴的死党、打败了最大反派,最后完成了看似永不可能完成的梦想(胖子会功夫,蜗牛行动速度达到220迈等等),结局皆大欢喜。
比起《功夫熊猫》浓厚的中国风特色(虽然只是简单牵扯到中国元素,并没有真正体现中国本质),《疯狂原始人》中人物不多,但个个性格鲜明,有自己独特的立场和价值观,故事节奏紧凑且扣人心弦,《极速蜗牛》缺少了一些自身的标签,他阐述表达的价值观:与其固守成规,害怕一切风险,不如放手一搏,迎接挑战,跟《疯狂原始人》十分类似,而其中的角色,除了西莫、西莫哥哥和那个黑色的蜗牛外,其他蜗牛中,菜园蜗牛们是完完全全的配角,赛车蜗牛们的设置除了必要时提供帮助外,没有任何性格特征,他们中一个玩音乐,一个是女生…这些设置个人认为跟电影没多大关系,就像七个小矮人分别叫什么,对白雪公主的故事主线是没有任何帮助的,类似的,墨西哥煎饼店弟弟的其他朋友,似乎作用就是帮蜗牛们做“战壳”和赛车道,其他没有什么鲜明的人物个性。
太多累赘的角色,分散了影片有限的故事时间和观众有限的注意力,影片放在主要角色身上的时长以及观众对主要角色注意力就变得少了,一些关键情节(如超能力的获取)的处理只能变得越简单越快越好,当然也就漏洞不断了,更别说什么专属于电影的创新点、鲜明的角色性格和紧凑的情节发展了,哪有足够的时间来说呢?
最后给这个电影打个分:6.8分。
这仍然是一部主流化的动画电影,主题绕不开好莱坞动画一直推崇的追梦和励志,离不开美国人一直向外推崇的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
因此即便它在外包装上加入了种种酷炫元素,它在本质上也还是一部主题很传统的动画电影,这或许可以部分解释本作为何在今年的北美暑期档遭遇惨败的原因:除了动画电影扎堆和档期问题之外,美国人也早已吃惯了这种套餐,即便拿到中国市场,本国观众也基本熟悉了这类好莱坞动画的套路,也就当快餐在影院里享受一下而已,至少观众“吃”的时候还是比较爽的。
不过就笔者个人而言,本作尽管平庸,多少还是带给了我一部分感触。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立志成为赛车手的蜗牛Turbo(英文原意为涡轮)如何真正走上赛道实现自己梦想的历程,这种类型在好莱坞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开始(对主人公的描述,梦想实际环境的反差)——过渡(遭遇外界和亲友的冷嘲热讽、自我沮丧和怀疑)——奇遇(偶然间获得神奇的力量、来到全新的环境中学习磨练)——过渡(开始铺垫走向影片终极舞台的种种努力)——低谷(遭遇某种背叛,或是获知真相后的失意)——走向高潮(踏上最终舞台,决战或是最终赛事,中间一定要穿插各种意外事故和重重困难)——大团圆(获得最终的胜利,自己和周围人的命运得到扭转)。
只是好莱坞很巧妙地用各种娱乐元素及细节弥补了故事上的单薄,让观众无心去察觉商品本质上的单一。
模式化这一点在人物塑造上也是同理,受制于已经固化的人物塑造,主角只是整部电影主题的一个载体而不具有灵魂,他是冲动的,爱做梦的,励志到底的,但本身很难让人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
倒是主角的哥哥,那只早已对生活认命的胖蜗牛让我稍有触动。
影片中这只胖胖的蓝蜗牛既是主角的兄长也相当于父亲,他对于生活的想法是很简单的,有的吃,有的事做,便足矣,哪怕每日重复着同样的日子,逐渐变得麻木——比如看着每天早上被乌鸦逮走的同伴也无动于衷——他对于生活早已没有了幻想。
他生活目标的另一部分就是维护自己唯一的亲人。
他相当于主角的反面,起着衬托和塑造主角的作用:一面不断打击着主角的白日梦,一面却又不断护着自己弟弟的短,哪怕弟弟后来毁掉了他一直引以为傲的安稳日子。
虽然这个角色在整部片子中对于主角的作用基本都是反向的(除了最后领悟到弟弟的努力和坚持之外),可他确实是在生活中很真实的一个存在。
在身边的很多亲人眼里,一个对生活充满幻想和追求的傻后辈往往是让他们操烦不已的对象。
父辈和兄长都会感叹于这些年轻后辈太单纯,还未经历过生活的锤炼和风吹雨打,总把生活想象的太美好。
这些理由并不能说是毫无道理,诚如影片中主角是靠一次次近乎不可能的行动,才最终打动了自己的哥哥。
比起一天到晚的异想天开,经历过生活洗礼的哥哥显然更愿意相信脚踏实地的行动,这也是他在西红柿园里一直在反对弟弟的理由:你拿不出实际行动给我看,凭什么让我相信你的梦想能实现? 另一个反对的缘由则是出于亲情。
当主角都走上了梦寐以求的赛车场,他仍然想方设法地劝阻,多少让观众感觉这个兄长实在太固执和不可理喻,但细想之下,他并非出于对生活的胆怯和认命。
一路走来,他心底其实已经承认了自己弟弟的成就超越了一个蜗牛的存在,但他害怕自己的弟弟会死在凶险的赛道上,所以他选择反对,相比周围那些朋友对他弟弟的支持,这个哥哥的立场显得那么扎眼,却又是发自内心:“你们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他身上,但可曾像亲人一样担忧过他的生死及安全呢?”他反对,因为那是他唯一的弟弟。
笔者并不完全赞同这种近乎溺爱的周护行为,因为那扼杀了无数年轻人的想法,但对其背后的动机多少能理解。
而对于主人公来说,兄长的认可是比任何其他的外在认同都要重要的东西,一如现实生活中父辈对于子女的认同,每一代的年轻一辈都是这样,他们一边嘲弄和不屑于长辈的生活和观念,可另一方面又急切渴望着长辈的肯定。
通观全片,主角一直都在争取着自己兄长的认同,他希望哥哥支持他的梦想,支持他去参赛,希望他能在赛前鼓励他,赞许他,尽管他得到的多是一盆冷水,但足可见他对自己哥哥看法的重视。
当他最终抵达终点,享受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和掌声时,这只蜗牛真的在乎或者说理解那数万观众对它的关注吗?我想未必,反倒是哥哥第一时间冲上来拥抱的那一刻,是他最意外和高兴的。
这对兄弟间的关系塑造铺的很细,可说是整部影片乏善可陈的人物关系中为数不多的亮点。
《极速蜗牛》讲述了一个生活在菜园的普通小蜗牛Turbo,极度崇拜方程式赛车手Guy Gagné,梦想能够体验风驰电掣所带来的无上快感。
在一次意外事件后,Turbo的身体发生了变化,它拥有梦寐以求的极速能力,俨然成为一辆蜗牛赛车,并且盲打误撞被同样不安现状、拥有追梦精神的卷饼小子tacos带入人类社会。
最终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如愿参加印第安纳波利斯500赛车赛与自己的偶像赛车手Guy Gagné同台竞技,并克服种种困难获得冠军。
《极速蜗牛》剧情延续梦工厂的风格,与《功夫熊猫》《汽车总动员》相似,讲述一个拥有梦想的小人物的圆梦之路,给人满满的正能量。
美国电影除了动画电影独树一帜外,恐怕最吸引人的要数好莱坞大场面或血腥或科幻或灾难的大片了,然而我最欣赏的并非这种电影,而是有思想费脑力的高智商电影,代表作为《致命ID》《盗梦空间》《囚徒》《V字仇杀队》等,它们以其巧妙的构思、耐人寻味的剧情和出人意料的结局让人深深为之着迷。
反观国产电影,此三类无论哪一种都鲜有能与之媲美者。
好在国产也在进步,慢慢的有些电影也颇具味道,比如《消失的子弹》。
但是目前为止多数国产电影是很浮躁和没有营养的,以防看了后悔,国产电影从来都是先看影评再看电影。
唉。。
老罗的“工匠之心”很有意思,做任何事如果都以一种追求完美的心态、把自己的作品当做艺术品去创作,结果就会很不一样。
做事如此,做人亦如此。
其实无论是追梦精神或是工匠之心,都体现出主人翁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高贵品质,这种人格值得世人学习。
No dream is too big, no dreamer is too small.
在叙事方面,这部电影确实落了俗套:怀揣梦想的Turbo,不囿于自己狭小的生存空间,在英雄的激励下,通过奇特的机遇完成自身的蜕变;而借助同样怀揣美国梦的墨西哥人和怀揣赛车梦的一群蜗牛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机会,在恶劣的条件下、英雄的反目中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极速蜗牛,哪怕是蜗牛,也有追求极速的梦想!。
梦想这种东西,真正去追的时候,没有魔法,没有奇遇,想要靠近目标只能坚定地去做,35厘米爬十七分钟的努力,看起来只会招来嘲笑,实则离梦的距离又近了一步。
不像电影中的Turbo,我们的生活,没有奇迹,奇迹的背后只有汗水;但是,我们的生活里却又比电影中更残酷的阻力,家人的不理解,朋友的嘲讽,对手的强压,以及整个社会的大势不容你的存在;经过这样重重压迫,你的梦还会存在么。
电影本身倒是没啥值得特别推荐的,老式的美国卡通套路,滴水不漏的制作手法。
但有趣的却是意识形态。
因为家小区门口所有的公益广告看板上,都是“中国梦”的宣传,诸如“我有一个中国梦”“征集你的中国梦”“中国梦你来定义”blablabla的,恰好又看了蜗牛,这个对比就变得异常有趣。
Turbo就是最典型的美国梦了——你丫连蜗牛都能跑赢F1方程式赛车,这个“拥有梦想,永不放弃,就能赢回一个世界”的正能量,牛掰得佛陀都要说句哈利路亚。
万分不可能,但却合情合理,在美国就是这么一回事情。
美国梦就是这么一回事情,你坚持你那滑稽可笑+不切实际的梦想到极致,全世界就都会被你感动,就都会来帮你。
上帝与美国梦同在。
反观中国梦,大多都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啥的blablabla。
一个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积极向上,一个是必须以团体为核心的气势磅礴。
两者,没有谁好or谁不好的说法,有的只是意识形态的碰撞。
作为个人,你或许会相信一个美国梦——即便它是建立在成千上万的失败者尸体上的,一戳即破的梦;但作为个人,让你真心实意地去相信一个已被定性的中国梦——或许你会觉得“嗯,真好啊真不错但是不是意味着我就要变成这场梦里的尸体,让团体中的其他人踏着我的尸体前进呢?
真纠结啊”然后就忍不住YY,所谓的“梦”,到底要具体到多大细节,才能熠熠生辉,永不磨灭呢?
《极速蜗牛》里的turbo,具体到只要跑赢它的脑残偶像就成了;《永不妥协》里的女主角,具体到只要打赢污染官司就成了;《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具体到只要在墨西哥湾打磨一艘自己的中古船就成了。
那么,我们呢?
既然思考不了,那就引人发笑吧:)
传统传统,传统到连吐槽都懒得做的美国主旋律影片,动画片也亟需突破啊!
3.5星, 3D效果可以, 蜗牛也很萌很可爱, 可惜借助特异功能这梗实在没新意.
毫无逻辑,除了赛车3D不错
不要放弃梦想!
2013.12.28相当的无聊,这种拍得不要拍了的片子怎么就拍不停呢?丝毫没有看点
普通优秀级动画长片,励志的主题和故事主线算是老一套了。部分内容让我想起《赛车总动员》,不过“那只蜗牛真快”的创新真心赞。
有点失望。。感觉没多大惊喜。没什么笑点,题材虽新颖但剧情设定还是老梗啊。。。
梦工厂尼玛只能用这么烂俗没新意的故事了么?
也太流水线作品了
“梦想从来就无关乎大小。”作为梦工厂的作品,这部显然有很多不足,故事漏洞太多,牵强,场面也只能看作是一个励志版的《速度与激情》;但是对于小朋友来说肯定比喜羊羊系列靠谱多了。PS:国配版的台词真是槽点百出。
过了看动画片的年龄了,看不下去啊。#20131215
当年的梦工厂可是以反传统而成名的,可是现在却变得如此陈腐,怪不得票房一部也不如一部。
设定过于违反常理,故事也毫无新意~~~部分情节照抄cars,只有一句台词动人What if tomorrow you open your eyes and realize it's just a dream?" "Then I should make the best of today.“
故事很老套,但是依然很欢乐,可以看看。
如果非得变异的话,愚以为蜗牛中的光速侠应该吃着最新嫩的莴苣,痛扁食蜗步甲,操世界上最美的蜗牛~印第安纳波利斯是什么东西···
以后就算有《建国大业》的配音阵容我也不去看译制片了......最不能接受的是蜗牛是软体动物啊,他在砂石路上跑的那样快,早就应该挂掉了吧
感觉好短……
梦想再大也不嫌大 有梦想的人再小也不嫌小 有梦想就要冲着梦想去前进 哪怕失败无数次 最起码能证明:是石头在哪里都不会发光的!
整体上挑不出毛病的动画,虽然让人兴奋的点不多,但是胜在四平八稳,影院效果出色。故事水平是今年动画中最高的,可惜过长的叙事与角色塑造挤压了想象力的空间,一场竞赛确实不过瘾。PS:墨西哥味儿如此浓重的动画,我还是第一次看呢!
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