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中裴钟玉是一个不辞辛苦任劳任怨的好母亲,一边做着家务忙上忙下,一边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婆婆,还要操心儿子的学业和女儿的婚姻,以及去关心对自己不闻不问的丈夫,活的比一般女人要累的多,当然上天也就是这么的不公平,让这么好的一个母亲患上了癌症。
或许本片剧情方面稍微有些老套,但本片要告诉我们的忠指还是显而易见的 1.不要等到无法挽回了才知道去关心你的爱人(对妻子一向不闻不问不关心的丈夫,在得知妻子快死时才学会了关心) 2.子女孝顺父母要尽早(当你得知自己的母亲快死时,每个做儿女的都会后悔自己没有早尽孝道,孝顺不一定是要长大以后才能做到的,不要等到人走了才后悔莫及) 3.世界上最关心你的人一定是你的亲人(嫌弟弟不务正业改不了坏习惯,她一直为自己的弟弟攒钱,并不是弟弟说的那样不留给自己) 世界上有很多像裴钟玉这样伟大的母亲,她们并没有得癌症,但她们一样默默无闻的坚守着自己的这份职业,一个母亲的职业。
不是很喜欢剧中儿女对母亲的情感定义,总觉得表现的不够深,不天天陪在母亲身边还找什么男女朋友,结尾母亲走了那点也不是很喜欢,只有丈夫在身边陪着她离开了,而儿女都不在,既然都死了也不能编个全家在一起,这样她走的会温暖开心许多。
总之当一个母亲不容易,母亲是伟大的.再过不了几年我也就做母亲了,希望将来能有一个依然关心自己的老公和孝顺的儿女,这也算是每一个做母亲的感到最幸福的事了.
韩国电影的强项 - 绝症,死亡,唯美。
在我看来即使她没有被诊断前,也是一个可怜的主妇 - 15年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的婆婆;不关心她的丈夫;两个不怎么省心的小孩;嗜赌如命的弟弟... 她强壮到即使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也坚信,没什么大不了,做了手术一定会好,可没有料到已经太迟了。
真理再次上演,总是失去的一刻才去珍惜,家人的转变让人温暖,感动,在拿着纸巾陪他们垂泪的同时,总在想,真等到那一刻就太迟太迟了...在正常的亲情催泪剧情之外,有一幕很意外的爆发,她看着婆婆熟睡,想要拿被子闷死她,边哭边喊,妈妈,我死了以后谁来照顾你,不要拖累你儿子和孙子,孙女了,和我一起死吧!
被吵醒的全家人冲上去,把她拦下,那一刻真是绝望... 看时会想,她平日受的这些苦,死也算是解脱了吧... 后来才发觉,这是多么邪恶的想法啊!
对她来说,这些根本不是苦,甚至照顾婆婆,都满足了她缺少的母爱,她想照顾,爱护到底的丈夫和儿子,这就是她不舍的生活。
只愿,我们都能好好,健康,在一起,尽早享受这么短暂的人生吧....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缓了好几天才稍稍平复心情,不得不说韩国电影在对人性的处理方面确实很好,他们总是能轻易地触动我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影片围绕着一个母亲每天琐碎的日常而展开,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还要照顾身患老年痴呆症的婆婆,一个人挑起家中的重担,一年到头操劳不休。
而家里的其他成员,她的老公、女儿还有儿子,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事情,自己的烦恼,没有人帮她分担,理所当然享受着来自妈妈,来自妻子的这种好。
她的丈夫是一名医生,对这些琐事毫不关心,连他出门时打的领带、穿的鞋子都必须她准备好,甚至在她提起自己身体不好想去自己老公上班的医院检查时,她的丈夫却因为薪资低没面子直接让她随便找个社区医院看看就行,她的女儿爱上了一个有夫之妇,成了插足别人家庭的第三者,她去女儿上班的地方,想约她一起吃一顿午餐,哪怕只是一碗简单的乌冬面,女儿却忙着跟情人约会借口工作忙推脱了她,儿子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每天饮酒作乐,好不惬意。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她被查出身患膀胱癌晚期,这一刻,这个女人突然成了家庭的焦点,每个人都在自责,怨自己为什么平时不分出多一点时间来陪陪自己的妈妈,自己的老婆,可是就像女儿说的,他们也很自私,因为他们想得最多的是没有妈妈的以后,该怎么办?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是啊!
妈妈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可我们却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些,却没想过,妈妈她也曾向往过拥有自己的时间。
这位母亲第一次半夜吐血的片段是整部影片最催泪的地方,她痛得嚎嚎大哭,她开始惶恐,开始害怕,怕自己再也没办法好好扮演好妈妈的角色,怕自己没办法再陪陪家人,甚至差点闷死婆婆就是为了怕她一个人留在世上受苦,怕以后没有人愿意照顾她。
可是后来她愧疚时哭喊着的那一句“妈”直接让我泪奔了,这里面包含了多少愧疚和不舍。
她放不下一切,可是她已经没有时间了,她担心丈夫以后生活没有人打理怎么办?
女儿连个大酱汤都煮不好以后怎么过日子?
儿子这么优秀,真想看看他以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可能我一直写这位母亲会显得比较片面,毕竟还有影片其他家人的付出和情感不是吗?
我只是觉得,所有的这些,比起妈妈的爱,真的是微不足道,她平时被忽略得太多了,若是之前的关怀多一点,是不是结局就会不一样呢?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缓了好几天才稍稍平复心情,不得不说韩国电影在对人性的处理方面确实很好,他们总是能轻易地触动我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影片围绕着一个母亲每天琐碎的日常而展开,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还要照顾身患老年痴呆症的婆婆,一个人挑起家中的重担,一年到头操劳不休。
而家里的其他成员,她的老公、女儿还有儿子,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事情,自己的烦恼,没有人帮她分担,理所当然享受着来自妈妈,来自妻子的这种好。
她的丈夫是一名医生,对这些琐事毫不关心,连他出门时打的领带、穿的鞋子都必须她准备好,甚至在她提起自己身体不好想去自己老公上班的医院检查时,她的丈夫却因为薪资低没面子直接让她随便找个社区医院看看就行,她的女儿爱上了一个有夫之妇,成了插足别人家庭的第三者,她去女儿上班的地方,想约她一起吃一顿午餐,哪怕只是一碗简单的乌冬面,女儿却忙着跟情人约会借口工作忙推脱了她,儿子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每天饮酒作乐,好不惬意。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她被查出身患膀胱癌晚期,这一刻,这个女人突然成了家庭的焦点,每个人都在自责,怨自己为什么平时不分出多一点时间来陪陪自己的妈妈,自己的老婆,可是就像女儿说的,他们也很自私,因为他们想得最多的是没有妈妈的以后,该怎么办?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是啊!
妈妈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可我们却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些,却没想过,妈妈她也曾向往过拥有自己的时间。
这位母亲第一次半夜吐血的片段是整部影片最催泪的地方,她痛得嚎嚎大哭,她开始惶恐,开始害怕,怕自己再也没办法好好扮演好妈妈的角色,怕自己没办法再陪陪家人,甚至差点闷死婆婆就是为了怕她一个人留在世上受苦,怕以后没有人愿意照顾她。
可是后来她愧疚时哭喊着的那一句“妈”直接让我泪奔了,这里面包含了多少愧疚和不舍。
她放不下一切,可是她已经没有时间了,她担心丈夫以后生活没有人打理怎么办?
女儿连个大酱汤都煮不好以后怎么过日子?
儿子这么优秀,真想看看他以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可能我一直写这位母亲会显得比较片面,毕竟还有影片其他家人的付出和情感不是吗?
我只是觉得,所有的这些,比起妈妈的爱,真的是微不足道,她平时被忽略得太多了,若是之前的关怀多一点,是不是结局就会不一样呢?
片头好美!电影一般。
这家人感情真奇怪,除了冷脸、遇事莽撞的爹,对这个生病的女人,大家都挺漠视啊。
娘都病成那样了,儿女居然不知道什么病。
都快死了还要喂婆婆吃饭,其他人桌上吃饭都不管。
连个保姆都不请就算了,还不留个人照看下要死的人,起码那个痴呆的婆婆得有个人看着吧,让个拖着病体要死的人照顾个疯婆子,这都什么禽兽。
就算儿女不知道是癌症那么厉害,老娘看着那么虚弱也应该多帮着做点事情。
我只能理解为这家人天生冷漠、自私。
至于说那个医生老公、女儿的伤感描写。
我觉得是还是个自私,都是从自己角度出发,从来没有从这个要死的女人角度考虑能帮她做点什么,什么拼命的请求给妻子治疗做手术、请求院长让自己在医院多待几天,说白了就是怕生活再变得比现在更糟,变得一无所有(他身为医生不是不知道这个病无法可治,还会让病人更痛苦吧),怕自己大家长的面子不保。
不知道这个自私、压抑的家怎么可能有个好脾气有爱心的母亲,现实中好脾气早磨没了吧。
我相信有这样的女人,但是我不觉得有这样女人在的家庭会是这样的气氛,我只能认为导演有点作得过头了,用这样的氛围来烘托戏剧矛盾很失败。
另外,弟妹演得很好啊,每次看这个女人演戏都很抢镜,但是为啥总是不红呢?
韩国一向都特别擅长悲情剧,让你一边流泪一边感同身受,让你一次又一次的发誓再也不为那些无关自己的人和事哭泣一边又止不住的擦眼泪。
我是那种感情很丰富的人,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哭大笑,所以这部两个小时的电影,我哭了至少有一个小时。
在看电影之前我搜了剧情,我觉得其实也没什么啊,就是一个女人的死亡改变了一个家庭。
看完后我才发现,她的离去其实改变的是许多人的内心。
这些人包括剧中的人,包括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当然也包括我。
这个家庭没有什么了不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每个人都很平常。
这个女人也没什么了不起,只是很善良,很为家人着想。
所以她的离别,更让人觉得可惜,更让人难过。
印象中最深刻的场面,是她抱着她已经老年痴呆到不知她是谁的婆婆说着那些掏心窝的话,这些话让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只要产生了就会一直一直存在,是永远永远都不会变的。
她想带着她的婆婆一起死去,只因为她太爱婆婆和自己的家人,爱到觉得自己哪怕是在生命的最后也要为他们再多做一件好事。
电影看了太久,很多画面都不是很记得,但是我还记得在结尾的时候,房间里无时无刻都是这位伟大的女人的身影,还有她那坐在树下发带着笑容看着她最爱的人们。
有句话是,世界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我想,如果人真的有来世,那么今生所有的的离别都是为了来世能与自己相爱的人更好的相遇。
作为一个尚未为人妻为人母仅仅是为人子女,尚未在长大后感受过离别,目前只是一个为论文焦头烂额不思进取拖延成疾的大龄待嫁女的医学生,为了发泄一早晨在12306刷票的糟糕经历以及屏蔽一到下午就在北中环下疯狂挥鞭抽陀螺的噪音,中午吃饭时特意选了一部能流泪的电影。
虽然看之前就知道结局,也知道无非车祸白血病或者癌症这样的死亡方式,但是还是不能克制地哭了差不多100分钟。。。
明明只有120分钟的电影,明明只是想快刀斩乱麻哭个5分钟排毒的好么?
面对这一双核桃眼让我如何实现看完想回家看家人的冲动?
于是我想要不写点什么记录下感动,留下点曾经存在过的印记吧?
最近看了不少韩国电影,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
比如新世界,辩护人,北逃,奇怪的她,素援,流感,隐秘与伟大,金氏漂流记,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等等,等等不是表示点完了而是想不起来了。
虽然不喜韩剧的拖沓煽情,但是不得不说其电影真是不错,有的温情催泪有的又血淋淋撕裂伪装直面历史或是现实。
片头平静地展示了干花和印花制作过程,一看就是全职主妇的作品,很美。
大概也确实在象征为家庭付出一切耗尽芳华香消玉殒的女性,被家人完美封存在记忆的相册里,细细碎碎装点着守护着她爱的一切吧。
我觉得作为全职主妇真是神一般的存在,是如何做到身边的亲人都是问题青年或者中年的情况下面对每天那么多琐碎烦心的事情还能不被压垮的?
不同于落魄的人能一眼看出他的落魄,外表光鲜的人也多有不为人知的苦楚,只是没到万不可以不轻易泄露罢了。
看来事业有成的丈夫,却因为之前误诊导致病人死亡不得不关闭自己的医院从头做起,在已不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当一名薪酬很低的低年资医生。
他冷漠地面对自己的妻子的付出,即使听到妻子的抱怨说排尿下腹疼也仅仅是建议买点止疼药,寡言少语不懂温存。
因为他觉得事业的压力分散了他对家庭的爱。
我讨厌冷暴力的面瘫男,所以开始的时候非常讨厌他。
但是当他知道妻子的病之后,从开始的喝闷酒斥责家人各顾各不懂事,到不相信坚持要亲自上手术台开腹切除却不得不承认已扩散到只能保守治疗而在手术室外痛哭,直至用心去打理妻子梦想中的新家,面朝群山有花房有壁炉视野开阔的梦中的窝。
从不可置信地否定到不遗余力地挽回再到不言不语地守护。
布衣饭菜尽可终生,我始终相信最温暖的爱情是不华丽不吵闹安静地守候无悔地付出。
看似风光无限干练的女儿忙碌异常,俨然工作狂。
面对亲人关于恋爱的问题顾左右而言他的背后隐藏的真相却是和已婚男人疯狂的地下恋情。
在单位抓紧时间卸下伪装也要和渣男私会而不耐烦地推走思念女儿来探班的妈妈,趁渣男原配外出抓住机会精心打扮也要登门感受下当女主人的光明正大感,即使是当知道妈妈将不久于人世而泣不成声时也是第一时间想到见渣男一面借个肩膀来哭。
她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只是一味固执且甜蜜地相信所谓的相见恨晚定会离婚再娶。
直到她摩挲着原配用心打理的衣柜仿佛看见同样善良持家的妈妈,直到她被一次次忽视伤害才意识到是时候放手了。
固执变成放弃,甜蜜化为苦涩。
毕竟谁也不会始终坚强甘心当备胎,谁也希望在无助时能有爱人真心来疼。
醒悟过的女儿变得恋家顾家,会耐心给奶奶喂饭也会尽心陪伴父亲装饰新房,会温柔地做饭逐渐变成能撑起家的女人。
当听见女主在身后百般不舍的地一遍遍轻轻呼唤自己的名字,女儿悄悄地哽咽,我也跟着哗哗地掉眼泪。
而小儿子和不成器的弟弟简直就是拒绝长大的孩子。
前者尚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就一心想离开家,成天和小女朋友胡闹差点令其怀孕。
后者因怨恨其父亲去世后遗产被姐姐拿去给姐夫开医院而自暴自弃,吃喝嫖赌打老婆赌输了就去羞辱姐姐骗钱花,而刻意忽略姐姐攒下钱就拿来偷偷补贴他们家的事实。
但是女主真心好脾气呀。
对待儿子无比地温柔,温柔地托付给小女朋友,温柔地看着还是孩子的儿子负责地给女朋友买卫生巾,温柔地摆脱儿子在自己死后不要忘了自己。
对待弟弟又相当地宽容,不计较他的无礼粗暴不上进,偷偷尽己所能帮助弟弟家渡过难关,摆脱弟媳不离不弃,甚至再知道自己将离开人世之后办的保险受益人也写成了弟弟。
女人真伟大,无悔付出一生无所求。
当儿子哭着说妈妈不会死到认真给妈妈画肖像,教妈妈上网申请大学时,当弟弟幡然醒悟开起了出租车别扭地给姐姐买她小时候爱吃的桃酥和饮料时,当弟弟伏在方向盘上痛哭时,我就原谅了他们。
至于全篇所着笔墨仅次于女主的婆婆,我觉得写再多也写不完这一对本是婆媳的人之间胜似母女的情感。
被老年痴呆折磨而胡闹实非其本意,不清醒的时候像个孩子一样盼着女人回家,偶尔清醒的时候也会试图咬舌自尽追随媳妇的脚步。
最后的结局在开篇的时候就已经能猜到,女人在感受到新房且看到一家人改观之后留恋却放心地离去。
虽然离去了但我觉得算是幸福地离去。
骨灰埋葬在庭院里繁茂的大树下,大树上挂着牌子写着细看方知美丽,久品才解可爱被纪念,生前细心写好的纸条被贴在家里的各个角落。
女人已自己喜欢的方式永远守护着这个家和她深爱的家人。
“你什么时候会想起我?
”他说“早上上班前,系领带时,喝不好喝的大酱汤时,喝好喝的大酱汤时,喝酒时,酒醒时,女儿出嫁时,中秋节做松片时……”泣不成声。
若是尚未到离别的时候请格外珍惜眼前的亲人,而不得不说再见时别太悲伤,请记得我。
ps:最后的新家好漂亮。
有庭院有花房,有壁炉有阳光房,面朝群山视野开阔。
厨房整洁洒满阳光,满满的都是家的味道。
这世上哪有什么最美的离别,都是骗人的谎话。
不懂事的女儿和有妇之夫纠缠,考大学的儿子搞大了女朋友的肚子,当医生的丈夫从不关心老婆的病痛,老年痴呆的婆婆十五年如一日地折磨着儿媳,嗜赌如命的弟弟天天和弟妹吵架靠姐姐救济还恶言相向。
一个女人,她的生活的全部就是这些,这些她爱着的人,折磨着她,甚至拖累着她的人们。
她絮絮叨叨,甚至神经兮兮。
她三十年如一日为生活在这个家里的人做早饭,却没人要吃。
她照顾老年痴呆的婆婆十五年,动辄打骂稍不留神就跑出去外面捡垃圾吃,她在被婆婆摔过来的像狗屎一样的柿子沾了满身满屋的时候,哭着抱怨:活不下去啦。
她在病床上打着点滴,亲生弟弟跑到病房冲她大喊大叫地要钱,骂她吝啬抠门的时候,牙帮紧咬气的说不出话来,但还是将自己的医疗费摔给了他。
这样一个女人,在一个外人看来,她的生活真是糟糕透了,没人在意她辛苦操持的家的辛苦,因为这些她爱着呵护着的家人们都被宠坏了,他们习惯了接受,不知道那个每日唠叨,轻声轻语的女人,她也会疼,她也会生病,她也会死。
人,总是会在失去之后才会意识到曾经拥有是多么珍贵。
爱,这个词,在能表达的时候你很吝啬,当你想念一个人,却没有机会对她说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后悔莫及,所有的语言以及眼泪都无济于事。
这次失去,意味着永远都不会再有机会,永远。
丈夫为妻子在新家里做了花房,即使是冬天花儿也能开。
儿子为妈妈画了肖像画,妈妈在花丛的包围中笑容灿烂。
女儿断了和有妇之夫的往来,和妈妈拥抱并送妈妈鲜花。
所有的人都以为女人喜欢花儿,而事实上,她对花儿并没有什么研究,只因为婆婆喜欢,所以,她把所有有花儿做装饰的东西都买回来。
她从来没为自己活过,又或者她活着便是为了她爱的这些人,他们便是她活着的全部意义。
她是世上最美的女人,她还有一个伟大的名字,叫:母亲。
哎呀,我去,这个离别美在哪里啊?
看的时候气得要死!!!
这个看完,完全会有不想结婚,不想生小孩,绝逼不能做全职家庭主妇的想法。。。。。
这妈活得也太憋屈了,生活得那么累,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与爱,家人对她的付出全都是一副理所应当的态度,这妈还自我感觉良好,我看得满眼凄凉,老公,儿子,女儿, 弟弟,还有个得老年痴呆症的婆婆酗酒老公的对她不闻不问,漠然儿子的嫌弃,小三女儿的无视,窝囊赌棍弟弟的无赖,还有个一言不合就开打开骂撒泼揪头发的老年痴呆的婆婆,身边一帮子亲人,集体忽视她,正常的全都自私得要死,(除了弟妹)不正常的只会找茬,即使生病后也没差多少,一直到快去世前才被人些许珍惜,开始集体表现各种伤感与不舍,混蛋们稍微一丢丢表现,观众就集体慈悲心了,NND,三观差点碎了这美,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美个屁啊!!
这种因为“死亡“来集体被迫去改变的值得去歌颂?
用自己的死换来一家人开始好好生活?
所以好欣慰?
什么鬼啊因为老婆,母亲还有姐姐的离开所以得到成长了,用这样的氛围来烘托温情与伤感还有温暖??
真的合适吗?
这也太失败了,想要告诉我们应该要珍惜?
可煽情,没找对点啊我只看到了悲剧,作为一个女人一生的悲剧!!
跟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一样,价值观就是有问题的,这绝不值得赞美,更不应被歌颂与圣母化,或许我是一个自私的人吧但我宁愿自私一点!
槽点太多,已经无力吐了,拍得画面再好看有个屁用哈PS:据说原著作者写书是为了纪念母亲的,没看过书,不知道电影是不是曲解了一部分,或者是表现差池了,以上观点仅仅是针对这电影而言!
▶️得知病情那一刻 病痛是多么可怕的东西 悄无声息带走了一切美好▶️儿女的后知后觉 我给了你生命 却不能参与你接下来的人生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 对爸妈好一点 ▶️痴呆奶奶 “留你一个人在世上太苦了 跟我一起走吧 别连累家人了” 担心奶奶没人照顾 想带她一起离开 浴室的对话 天天辱骂的反而是最亲的人 原来不是母亲最喜欢花 而是婆婆喜欢花▶️反目成仇的弟弟 不管如何的误会仍为他做好了一切的打算 希望他好好的活着 告诉弟媳永远陪伴他 他好像再怎么讨厌姐姐 也依旧记得她最爱吃的东西 还是会为她的离开大哭▶️父亲 第一个得知病情的人 作为医生 想尽全力治愈可惜无果的无奈 懊恼没有给她更好的生活 带她一起在美丽的地方度过人生的最后一段日子 过了她想要的生活 在他眼里 你永远是最美的 电影情感表达细腻 每一个人和母亲的关联串接起来成她的一生 构成世界上最美丽的离别
哭死了
挺催泪,但我看了有点累,有点假
韩国就喜欢拍这种煽情片
好久没看电影看哭了 虽然我也不晓得这部的哭点在哪里 -0-
人物塑造有些做作了 韩国片敢不敢没有绝症也可以创造出悲剧啊
一如既往的韩式重磅催泪弹,剧中的妈妈和我妈很像,永远把别人照顾的好好的,要操心的事儿也巨多,这点很真实很生活化,只不过有点烂尾。。。
太过刻意了 做作
越来越难被这种片子打动了,是好是坏啊?
以后我开心,难过,上学,毕业,工作,结婚。都只想你一个,不会再想别的人了。
真是够了!!!!!!棒子你们太夸张了!!!!!我居然看完了这部电影!从主角确诊得病起就一直看还有多长时间!心里在想怎么还不死怎么还不死!看棒子催泪片的意义就是等主角死掉啊!!★★
这样的女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离别哪有什么美好 我们要开始不遗憾身边的爱。
这个女人太圣母了,作为一个自私的人,我理解不了。当然也没有感动得流泪。
平凡歲月中的暖人光輝,影片整體煽情到極致,眼淚一直不停的掉。覺得影片做的最好的地方莫過於將那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為家庭消耗整個青春年華奔波操勞的女主人形象刻畫的逼真且淋漓,讓人為之動容落淚,撇開落俗的情節不談,韓國電影在細膩感情的處理方面的確做的有模有樣。
一般
这真真的是要哭死我啊。
小催泪了一把
这离别没有很美好。婆媳关系是我看过的电影里面最好的,日韩电影中的媳妇好多都是家庭主妇,伺候一家人,感觉地位不高。
一堆泪点,只是我不相信这个故事
实在是不喜欢女一号和她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