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剧团##敖嘉年##短评#时隔11年,我再次在TVB看到敖嘉年的新剧,只不过这次他做了主角,恭喜他!!!
这部剧真心的不错,比去年的《反黑》更具特色(at least, I think)。
从小看港剧,爱上了香港文化和这座城市,这部剧都可以让我了解更多香港电影人的故事,但作为学生党,只能期待五一假期把它追完了。
当然,有敖嘉年在就要call一下义海,图四的笑容真的很像排骨。
十年前的排骨已经成长了,如今屏幕上老家年更加的成熟同埋charming,希望接下来的看到他进一步的发展,加油💪“都系嗰句,`人生有几多个TVB啊,睇得就睇啦!
’”
该剧以电影行业常见职业为主要人物,落魄监制、失志导演、失意编剧、失业武术指导、失落美术指导、不受欢迎的女艺人、无知副导演7名电影人为了筹集电影资金,走上了成为老千的欺诈之路,以黑色幽默的表现形式,反映了电影界的很多真实现状,充满了对电影界怪象的讽刺和隐喻,其中有很多大规模的桥梁。
2022年少有特别想看的故事,不管是国语的荒诞,还是粤语的欺诈,都非常贴题。
虽然七个人的个人支线剧情依旧透着只在黄色茶餐厅样板间里才拍得出来的很TVB式的小温馨,但从熟脸的演员们嘴里直接说职业秘辛以及难为外人道的行业式微,令从小看港剧长大的我除了唏嘘还有很大的心酸,类比我已经发现自己职业完全和职业剧里面的大女主模式不一致而且只能渐渐冷漠接受了这一落后的状况,这个剧和主创们更多似乎也在和观众们诉求这件事,武侠电影如何代表亚洲形象,TVB剧如何翻看几百遍,都是曾经的辉煌,到如今的确落后于亚洲区其他的产出。
《黑夜彩虹》是曾经每家每户都喜爱的大银幕和小荧屏,可是现在已经成了《六月飞霜》在讲如何艰难求存。
可是,和我冷静接受的不同,却也正在趋同的一点,是如同罗兰姐说的,一开机,就好好演就完了。
无论哪个岗位:编剧,写的人物合理与否;武指,又安全又真实的拳拳到肉;美术,难道用真血浆就要被封杀;演员,能不能克服自我为人物服务;副导演,是不是能够接受除了导演之外的所有杂事;监制,平衡金钱和时间以及最后导演是不是能够把所有人的努力实现成为作品,真的是需要成为一组人,相信那个《黄金梦》,在加些运气,才能创造出以假乱真的“欺诈”。
甚至是那个守证物房的警察,不是重案组,我也有一份想要世界更好的心意。
我看见的,不管是剧里面的角色,还是剧外面这些演员们,难以第一时间喊出他们真实名字却脸熟得就像在老地方会见到的老朋友,都在努力,努力做好自己想做好的部分。
在难以控制的市场和混乱的行业发展之下,荒诞感笼罩,可是他们却依旧最认真做着“欺诈”这件事,论其根本,不过还是幼时,被好作品感动之余,想让除自己之外的人,后面的人,也能感受到一份世界美好存在的小小责任和野心吧。
有这样的信念,我总是能信任TVB的。
【以及被这样信念鼓励了一下自己。
】加油,黄金梦会实现。
P.S.最后一个故事真!
的!
太!
疯!
了!
我的恋爱也是我自己写好的剧本,我只能说被关起来的一群小编剧们没有做好人物背调,这女主男主小传写得完全不到位哈哈哈。
最后庭院一幕太有《寄生虫》的影子了,心太软爆炸氢气球、骗婚男背叛凶杀富家女、完全不激烈根本不怎样的警匪对决以及不可明说的基情哈哈哈各种特别的归属于港剧的元素,整个混乱之中妙不可言,超值得一看!
江湖讲电影多,很少谈剧集。
不过,这部讲“香港电影人”,讲一群“荒诞的香港电影人”的TVB短剧,值得我们聊几句。
大概是这样一个故事: 导演陈志扬(敖嘉年 饰)因拍摄了一场不可挽回的戏而导致他和剧组的主创工作人员在接下来的十年都受到业界封杀。
十年后,监制Herman(郑丹瑞 饰)找到了老板投钱电影,于是召集志扬、女编剧莎莎(蒋家旻饰)、武术指导文师傅(林伟 饰)、美术指导Shell(林秀怡 饰)、女明星家龄(张秀文 饰)以及副导阿乐(刘颂鹏饰)再次聚首一堂。
七位落魄电影人再聚首,面上各有各的风霜,心底各有各的苦衷。
结果,极具戏剧性的“乐极生悲事”件发生了:有意向投资这帮落魄电影人的老板意外离世,众人没钱结账酒楼的天价菜单。
在危急关头,编剧莎莎想出妙计,大家开始上演神秘食家戏码,在酒楼内各显神通临时“拍电影”:写剧本、找群演、布置场景、临时对戏……
最终,七人用拍成的“电影”成功骗下了一顿“霸王餐”:非但没有结账,还让酒楼老板送上了丰厚鲍鱼礼包…… 这一场酒楼的“电影骗局”结束了众人的窘境,也是众人梦想的开始。
原来,这七位落魄电影人有一份共同的影梦——《黄金梦》,一部电影剧本,一个电影梦想。
原本,他们就是为《黄金梦》寻找投资。
投资人的意外离世断送了一条路径但断送不了他们的电影梦,并且,他们还发现了一条新门路——骗。
各人发挥自己的才华,布局一个又一个骗案,筹集拍电影的资金,实现《黄金梦》。
对他们七位而言:电影是最大的骗局,电影人是最好的老千。
插一句:很大原因是因为两句妙趣横生又意味深长的台词,江湖做了《荒诞剧团》的活动并继续为它助力发声。
美国知名影评人安·霍纳迪(Ann Hornaday)在她的电影通识读物《如何聊电影》中,按电影最基本的几大元素,分成7章:分别是:1.剧本;2. 表演;3. 艺术设计;4. 摄影;5. 剪辑;6. 声音与音乐;7. 导演。
这7个元素基本可以覆盖电影的主要方面。
但即便电影拍得再真实,这90分钟的视听过程都是假的——这也是TVB新剧《荒诞剧团》的核心创意。
剧集一开始就是对香港电影界的自嘲,7位不同工种的香港电影人:监制、导演、编剧、演员、美指、武指和副导演,因一部戏与电影大佬交恶被封杀,各自陷入生活与事业的低谷。
7位电影人觉得自己活得太憋屈,与其求人,不如发挥各自工种的专长做“老千”,也就是行骗。
电影不也是“一场90分钟骗局”吗?
电影人就可以是最好的“老千”!
电影既然能“骗”观众花钱进电影院,也能“骗”得了那些靠骗发不义之财的人,以骗治骗,很有罗宾汉“劫富济贫”的趣味。
剧中这7个人几乎对应了《如何聊电影》中提到的全部工种,其中导演、编剧、演员、美术指导是做什么的比较好理解。
特别地,武术指导是港片对世界电影贡献最大的一个元素之一,好莱坞都要借鉴香港武打片或动作片。
所以7人中保留了武术指导这个在港片中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行当。
监制管理团队,编剧编写行动脚本,导演调度众人把控节奏,演员扮演任何需要的角色,美术做布景和道具,武指负责打野…… 正如剧中人物所说:我们就是要在现实中做一场没有NG的大戏。
骗子的骗术都是给人们制造一个“场”。
骗子把一群人召集在一起,利用空间(美术场景)、话术(台词)、托(演员)等影响人的心智。
其实电影和戏剧是同样的道理。
人们最早去戏院看戏,后来出现电影,同样都是沉浸在创作者营造的一个“场”里。
关于戏剧的“在场”理论和电影就是一场“骗术”的说法,著名电影理论大师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是什么?
》一书中有过一句非常精辟的论述:我在“受骗”,但是还保持着几分清醒。
骗子的骗术和电影的“骗术”唯一不同的可能是,骗子不希望你还保持几分清醒,他们希望你永远“在场”,持续掏钱,而看完电影我们还要回到现实世界。
回到现实世界,去看香港当下的影视业状况,是笑也是叹:电影是最大的骗局。
在彭丽君的《黄昏未晚》中有一句评价香港电影市场的话:一群造梦者在一个不能为他们提供梦想的市场挣扎求存。
众所周知,香港的电影行业甚至整个娱乐工业都已不复当年辉煌。
伴随着内地影市的蓬勃发展,香港精英电影人陆续北上,我们今天已经很难看到过于那种尽皆癫狂、尽皆过火的纯正港片了。
整个行业不如以前蓬勃,也不如以前规范。
《荒诞剧团》中编剧一角道出的一句台词——今天在香港做编剧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
剧中出现两部虚拟电影名——《黑白彩虹》、《六月飞霜》,似乎暗示了香港电影人逆境求存的状态。
但无论如何,仍有一群人在坚持。
坚持中的故事,有的悲情,有的欢喜,有的无奈,有的荒诞。
《荒诞剧团》主配角都是“熟口熟面”的演员,郑丹瑞、敖嘉年、蒋家旻、张秀文、林秀怡、林伟、刘颂鹏、王灏儿、张达伦、郑俊弘、邵珮诗等等,在以往的剧集里,基本上都是作为绿叶出现,即所谓的甘草演员。
人设和表演也是大家熟悉的TVB风格:嬉笑怒骂,夸张狂放,百转千回。
他们这次担主演,有点“媳妇熬成婆”的意味,也算是戏里戏外的一种互文。
回看剧中,《荒诞剧团》中的七人也仿佛香港影视“废土”之下的生机。
缺少投资、市场不景气……重要,也都不是最重要。
最重要的,是还有一批对电影有着赤诚热爱、有着认真表达和创作勇气、心怀“黄金梦”的人。
最终能否成功筹钱拍出《黄金梦》,也不重要,能在一个已经看似不能实现梦想的环境下顽强做梦,最重要。
《荒诞剧团》也是由此打动人心、激励人心。
这部剧只有8集,剧情紧凑,题材也不错。
除了剧情好之外,演员全员演技在线也是好看的重要原因。
单方面宣布我觉得杨卓娜和杨怡是TVB哭戏最好的两姐妹!
杨卓娜演的太好了,哭戏真的很打动人。
敖嘉年演坏人居多,但这次颓废导演也很适合,希望跑出有更多主角可以做。
一直爱蒋家旻的水姐,恭喜终于女一。
还有美术指导那个女儿,梓欣,和妈妈的分别戏说台词带哭腔的,还有剧团来的时候的偷偷笑的,演的都太好了,长得也可爱,以后未来可期啊。
荒诞剧团是一部题材很新颖的剧 第一集就很搞笑很精彩 让人想一直看下去欲望 期待后面剧情发展 演员也不错 都是喜欢的人 年轻演员和老戏骨搭戏就是精彩 很有火花哈哈 很喜欢这种 这剧的风格和以往港剧不太一样 挺好的希望以后能多拍点这种类型的电视剧 多点新颖的剧
受邀参加了《荒诞剧团》的超前点映本来不抱太高期望,两小时点映结束后有蛮大的改观。
现如今动则五六七八十集的“长篇巨制”大环境下,港剧一直维持着小而精的体量,tvb这次这套剧拢共才8集,篇幅短小精巧,情节紧凑,话题也够吸引:故事起源于一场浮夸的饭局,买单金主意外未能到场,众人囊中羞涩情急之中编剧提议吃一场霸王餐。
接着铺开故事主线:七个落魄的电影人发现,原来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为了筹备资金布下一个个不可以NG一次过的荒诞“骗局”。
这部剧集从从业者角度出发,香港电影工业的没落,疫情过后电影行业愈加受挫,心怀梦想的从业者是造梦者也是普通的打工人,如何曲线救国,能否实现最后的职业梦想未知(其实会希望是个现实特别点的结尾,不用一贯的tvb合家欢收尾。
除了主演敖嘉年,郑丹瑞,演员表一眼看过去一种“这都是谁?!
”的感慨,半集过后人物悉数登场,“啊原来是他!
”全部熟面孔,本tvb拌饭选手倍感亲切。
看过两部巾帼枭雄,对敖嘉年一直都很有好感,正直憨厚可,吊儿郎当亦可,正反派无缝切换,说起来义海豪情似乎是港剧最后一个高光剧集?
也是我情真意切入坑追过的最后一部tvb的剧集,再之后十年间好像再无一部港剧集让我那般入戏。
所以十年后见到敖嘉年担纲主演,还是蛮期待的,广州站有做艺人现场连线,好像还是第一次见到敖嘉年本人(只粉角色没有粉本尊),不得不说香港艺人更多都是把艺人身份当成一份普通工在打,勤勉敬业接地气很多,演员身份加之低调,落魄导演演的不错。
港剧迫于制作环境限制,尤其擅长螺蛳壳里做道场,本剧集角度细小精巧但特别,打破tvb传统范式剧集制作套路,是香港电影人一次自黑式的反思。
人物树立丰富,配角形象立体多样,廖廖几笔台词,每个人都完成了自己的故事,形象就丰富起来了。
仅仅前两集,副线就有了蛮吸引人的情节,譬如貌美神婆和小孩的几句对白,身为妈妈会格外触动,对人物背后的故事更有兴趣。
特意留意了上线时间,4月16号埋堆堆独播,到时应该会追。
希望不会烂尾啊!
很少给大家安利剧集,更少安利港剧,但这部TVB新剧《荒诞剧团》值得特别来说说,带人走进这不再被神化的娱乐圈,感受黑夜里依然发亮的彩虹。
娱乐圈,很容易被视为天空中的海市蜃楼,摸不着的彩虹,而在这行业里的各式从业人员,其实也都是需要吃饭睡觉的普通人,同样也会遇上工作生涯中的困难、坎坷甚至不公。
TVB新剧《荒诞剧团》把目光聚焦到这群普通人身上,通过他们一次天方夜谭式自筹电影资金的过程,让观众在嬉笑中感受此圈的艰辛,即使是让我们仰望的作品,其实也是身边同样的普通人,奉献脚踏实地的工作搭建起来的楼阁。
剧集集诙谐与现实于一身,再加上一点悬疑色彩的点缀,加上剧长8集短小精干,可口度相当值得期待 荒诞剧团口碑。
感谢江湖观影团的邀请,很高兴能参加 荒诞剧团点映会北京站,早赏前两集的精彩。
电影说到底是造梦的艺术,做电影的人是孵化梦境的人,《荒诞剧团》第一集,电影兼职Herman(郑丹瑞饰演)说“电影人是最好的‘老千’”,就是为别人为自己营造愿意看到的梦境,而剧中“Ocean 7”(7位剧组成员)需要筹拍的电影也定名为《黄金梦》。
而梦,即使有多荒诞,也许就是自己在现实中所热爱、追求的事物最美好的反映,可能有逝去的亲人、无望的爱情、触手不可及的前途/金钱,但为了这份热爱,你可以承受多少打击,还可以不轻言放弃,也许从《荒诞剧团》你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4.16埋堆堆全网独播,作为本身就爱用埋堆堆刷港剧港片的我,自然不会错过这部新颖短剧,上线后必然第一时间刷完!
期待《荒诞剧团》完整剧集,也期待与江湖观影团再次相见!
可以说,TVB的港剧是一代人的记忆,曾几何时,几乎完全占据了我们对于电视荧屏的注意力。
而一晃眼,沧海桑田,美剧、韩剧、日剧包括不少大陆国产电视剧都在不断崛起,抢夺着观众。
然而,那些曾在年少时光里种下的那些港剧回忆显然是无法被抹去的,而且粤语电视剧也是中国几乎唯一一个以方言作为主要对白也能跻身主流领域的电视剧分类,也必然拥有其相应的受众群体,是值得作为一个分众需求来加以满足的。
互联网经过多年的流量入口的争夺战,已经形成了泾渭分明的格局,无论是大陆电视剧还是美剧、日剧都有专门的app来满足对应的观剧需求,似乎很少看到有什么软件是主要投放港剧产品的。
而最近参加的一次提前观剧活动才了解到原来有个叫“埋堆堆”的app就是专门上线这类港剧或者粤语类电视剧的软件,作为一个远离粤语区的观众还是感觉蛮新鲜的,也算是打开了一定的眼界。
其实方言一直是影视作品的一大特色,如今不少口碑不错的电影都以方言对白为主,例如姜文的《让子弹飞》、刁亦男的《南方车站的聚会》,方言都让电影增色不少。
而粤语正是港剧的主要特色之一,会赋予电视剧一股特殊的气质和味道,吸引到相应的分众群体。
而这次提前观看的TVB港剧《荒诞剧团》不仅让我得以重温当年的港剧情结,也让我看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一群曾经失意的电影人在再次聚首一堂,结果老板意外离世,众人没钱结账酒楼的天价菜单。
在危急关头,大家开始上演神秘食家戏码,成功吃了一顿“霸王餐”。
这七个走投无路的电影人发现,原来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
于是为筹集拍电影的资金,志扬带领各人发挥着自己的才华,布局一个又一个的骗案……
光这样一段简介就非常有趣了,而在实际观剧过程中,现场气氛也非常不错,时不时会爆出不少笑声,尤其是针对那位“原力神婆”,真的极有意思。
在富有趣味的同时,也融入了不少对于现实和人性的讽刺,这也让这部以喜剧为主要类型的港剧也带有了一定的深刻性。
另外,温情的戏码在这部港剧中自然也始终不会少,特别是那些电影人回忆自己当初是如何喜欢电影并进入这个行业的片段,作为影迷看了以后会有不少触动。
因为这是梦开始的地方,是所谓的初心,是电影带给我们最初的快乐和感动。
谁还没有在生活中和好友模仿过几个经典角色呢?
谁又没有收藏过自己喜欢的一些电影角色海报呢?
也正是那些最初的记忆得以让他们度过最艰难的时光。
而“电影才是最大的骗局,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
”这真是一段又精准又有意思的概括,也很好地描述了这部港剧的核心故事卖点。
坦率讲,提前看了2集,真的会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会忍不住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稀奇古怪的骗局与故事。
这些年不怎么看电视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太过冗长,而这部《荒诞剧团》则走的是8集迷你剧的路线,一个晚上就可以一口气看完,这点还是蛮不错的。
同时剧集本身的剪辑节奏也比较快,镜头转场也做了不少精妙的设计,使得观看过程中不会感觉特别无聊或者疲劳。
因此无论是对TVB有情结的港剧迷,还是喜欢看快节奏的喜剧观众,亦或对电影本身有一定情愫的影迷,《荒诞剧团》都算是比较值得一看的。
今天有幸观看了港剧《荒诞剧团》前两集。
剧集既荒诞又可笑,又笑中有泪。
剧集中的演员表演都很认真很入戏,比如说有剧中的兼制饰演者旦哥,也就是郑丹瑞。
郑丹瑞表演功底自不必说,而且他的表演自带的一种喜感。
可以说为这部剧锦上添花。
郑丹瑞年近古稀,近年深居幕后,这次能够出山,也可想而知这部剧集的魅力之大。
该剧值得一提的是港剧金牌绿叶敖嘉年在剧中饰演男主角导演。
可以说,他第一次在 TVB新剧中饰演男主角,他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的。
《荒诞剧团》演绎荒诞事这部剧集情节荒诞可笑,情景就出现在当下的香港,充满了城市生活气息,很现实化,很接地气。
能够让人很快速自然地深入到剧情中。
如何荒诞呢,比如剧中导演曾拍摄了一部电影叫《黑色彩红》。
既然是黑色又如何能够彩虹呢。
完全是矛盾的。
再比如剧中的摄制组正在吃天价菜,突然接到金主被火箭意外砸死的消息,不但拍不了戏,饭钱都无处报销。
这显得既尴尬又可笑。
这种无厘头式的喜剧笑料可以说充斥全剧。
而剧组为了拍戏,只好组成“欺诈剧团”,通过诈骗的手段筹得拍摄经费。
除此之外,该剧的配乐独具特色,总是充满诙谐感。
人物的表演也有港人独特的幽默色彩。
“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片中说出了一句金句: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
艺术本身就是虚假的。
诚然,电影也是假的,但是摄制组能够通过服、化、道、表演等各种手段,营造出一种氛围,用故事情节,用矛盾冲突去掩盖自身的虚假。
让人在九十分钟的时间里面乐在其中,没人会在意它是假的。
《荒诞剧团》主角们正是发挥了和利用了自身的特长。
在第一场戏中,摄制组成员们使出浑身解数,吃了一场霸王餐。
运用了电影人的自身优势,让餐厅老板对他们营造的假象信以为真,也许这正是影视艺术神奇的地方。
丰满立体的人物塑造《荒诞剧团》虽然情节大多荒诞,但也有现实和温情的一面。
比如剧中的美术指导shell,她有着高学历能找到一份不错的稳定工作,却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即做电影美术。
但是她的电影美术工作并不顺利。
此外,剧集还展现了shell生活的一面,她的生活也不尽人意,但她也在顽强地生活着。
也许她能映射出很多人的影子。
他们都在为了梦想在拼搏,生活也许不如意,但都在坚持。
除了本剧的正面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编剧在处理反面人物这部分时,也并非脸谱化,也刻画了剧中骗子头目方舟大师的另一面。
可以说她也是个可悲的人物。
她骗人钱财,自己的家庭却是残缺的,导演在处理的时候充满怜悯之心,让这个可怜又可憎的反面人物的形象也丰满了起来。
做一场《黄金梦》剧集中的摄制组打算拍的电影叫《黄金梦》。
是的,从片名就能看出这是一场梦。
然而每个剧中人物都有自己的梦想。
黄金是美好的,人人都想得到的。
比如敖嘉年在剧中的饰演的导演就有一个梦想。
他从小痴迷拍电影,他说:“我想这个世界变更好”。
导演曾有自己的高光时刻,但是他因故落魄,甚至烧掉了自己的奖状。
但是丹哥饰演的电影监制召集他,其便投身《黄金梦》剧组。
他的梦没了金主,便利用自身优势筹钱。
《荒诞剧团》中还有很多这类的情节。
都很值得人们去思考。
这部剧表面上是很多荒诞可笑的桥段,深层次却是很多很现实很残酷很值得人们思考的东西。
这部剧既能让人笑得前仰后合,也能让人感动,甚至有时感到心酸。
而这部剧必将成功就在于它能调合大众的口味,每个人都能从《荒诞剧团》中找到可看的东西。
第一集二十分钟就封神,然而后面一直泄气,不过也还好了感觉拍成二十集的长剧会更好看,可以把每个诈欺天团成员的故事再挖掘一下,把单元故事做成主线,每个单元有串联,比如那个大哥杀的人,其实是女主演的爸爸,女主演其实一直在潜伏啥的。还有啊,因为诈欺天团都不得志,可以把每个成员被欺负的人,都教训一遍,比如女美工的老公,帮她把女儿要过来;女编剧经常被叶导骗稿,然后让叶导身败名裂;女主演被那个女明星经常欺负,最后一集的故事就是替女主演教训她;还有副岛,经常被坏导演压榨,然后教训那个坏导演;还有监制,最后他们成功拍出了黄金梦,监制以照片上台领奖等……现在这样虽然也好看,但是感觉有点太潦草,铺垫的也过于明显刻意。设定真的超赞,但是因为单元与单元之间联系不大,所以感觉有点乱,剧本再打磨打磨说不定可以大爆的。
深刻的喜剧往往带着悲凉的底色,曾经的黄金梦都已破灭,现在的电影人要靠演戏骗吃骗喝,曾经相信黑暗中有彩虹,现在却是六月飞霜。失意的导演,失意的电影与失意的香港,《荒诞剧团》就像一曲奏给香港影视的挽歌。
真的很尬…
有个别情节稍微亮眼,但整体而言,说黑色不够黑,说幽默也没太多让人忍俊不禁的笑点,就是及格线上吧。最大的优点就是短小精悍,不拖拉不磨叽,当背景音下饭剧挺好的。
本來看到最後一集還在想這到底要怎麼結局,感覺這個故事的體量就不是這種短劇的體量啊,然後看到最後一集還有那麼多的支線心都涼了,明明都不知道該怎麼結局了,怎麼還有心思開新支線的,誰想到,編劇在最後一刻還把所有線串到一起了,但是吧,確實有些爛尾的感覺,就是一個感覺這個故事真的不是短劇的體量,用6集就克服困難最後能拍電影,感覺就進度太快了,然後這種欺詐什麼的,雖然搭上了電影主體,但是還是日本都拍很多了的。總體來說是優點缺點都挺明顯,但是為了香港電影情懷4星還是可以給
挺喜欢这种短剧的,短小精悍,剧情虽然有点熟悉但演员的演技都很在线。
挺好的小品剧。2021.11.28
超棒!
7分
在香港播的时候叫欺诈剧团,充满荒诞的故事,却真实地折射出香港电影圈。每个角色背后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旦哥今年给我带来了两次感动,一次是四月Leslie的纪念音乐会,一次是这部戏。
加了电影摄影团队设定的行骗天下。最大的问题还是在节奏上面。只有短短八集,一集一个单元可以说是基本的要求了,只有第一集是满足要求的。后面的单元也就只有拍情色那个单元是有点意思的,但是那个单元的结尾太儿戏了,也不太说得通,那两个人很容易就知道自己被骗的。每个单元也多多少少有些反转才好看吧,但其实反转不够,喜剧元素也不够,有点太滥情太想做深沉了,但是才短短八集,根本不足够讲一个具有完整起承转合令人深省的故事,浪费时间在这上面导致单元也不好看了
没看完 ,不想看了
对有小酒窝的女生完全没有抵抗力。。。例如贾晓晨,例如这部戏的张秀文(虽然完全不认识。。。)
剧情跟不上自我剖析的深度。
这剧很好玩,处处是香港影视工作者的自嘲
荒诞到有d格硬黎…… ps:JW角色好盏鬼
永远不要小看电影人对电影的热爱。
编剧和美术真帅,开头还不错,后面还行,算是TVB近期难得用心的好剧。
很好看啊 是我想放下手机认真看的程度
没有普通话 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