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的“宅女”生活过到一定程度时,我便开始有点抓狂,而每次觉得自己的神经开始有点麻木的时候,便会选择看韩剧。
当然一定是选择韩国的悲剧电影,在生活中不温不热的现实让人无法宣泄时,于是便转身求助于游走在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电影。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电影是我们精神上的“救命稻草”。
《悲伤电影》仍然是一部悲伤电影 这次我的“救命稻草”叫《悲伤电影》。
电影是由四个小故事构成,三段爱情、一段亲情故事。
一个是关于消防员和电视台手语主持人的爱情,在找回失而复得的戒指后准备在当晚求婚的他,却在大火中不幸丧生;一个是关于失聪失语的女孩和俊朗画家的爱情,工作在游乐园而戴着面具扮演童话中的“白雪公主”的女孩当摘下面具和男孩坦诚以待之时,却不得不面临分别,于是只有隔着面具抱住男孩的头哭泣,他们之间的爱情,始终无法逾越;一个是关于失业三年的穷小子和超市收银员的爱情,他有了自己的工作——分手代理,可是没想到却收到女朋友的分手代理请求,他在女友工作的门口对着自己说分手告白,那段爱情,就在雨天的夜晚画上悲伤的句号。
最后,女孩在门口捡到雨伞,走在大街上,看见熟悉的破了一角的雨伞,便知道那是男孩留给她的,一阵感伤涌上,热泪盈眶。
分手无言,关怀依旧;最后一个是关于得了癌症的母亲和她儿子的故事,母亲还是在雨夜去世了,尽管孩子多么希望她能为她康复,为她停留。
孩子在公交站台上剧烈的痛哭,在雨声的深处传来母亲在生命的最后吹响的口哨声。
不错,《悲伤电影》仍然是部悲剧,不折不扣的“催泪弹”。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请你准备好足够多的纸巾。
我是个感性的人,身边却有很多理性的朋友,他们总说“电影就是电影,生活就是生活”,所以当我看《天狗》、《导盲犬小Q》哭得稀里糊涂的时候,他们可以在旁边纹丝不动。
可是却有一个被我认为是“铁石心肠”的朋友,居然被《假如爱有天意》感动了,流下了热泪,还是个男生。
所以我并不觉得世界上真的有绝对理性的人存在,我相信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总有柔软的一隅,一旦当现实的触角与它产生触碰后,也许情感的洪流便会喷薄而出,一发不可收拾。
不记得哪位名人说过“读一本书,就是和作家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让你有所感悟的书,必定是你的思想和生活轨迹和作者有所交集,于是你们才能产生共鸣。
我想说,看电影亦如此。
所以,这部赚取了众多眼泪的电影,不一定会有一滴你的眼泪。
可是,我还是止不住泪岑岑。
悲剧的背后一定是悲剧吗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这部悲剧电影不同于以往的韩国电影。
不如《假如爱有天意》唯美纯情的爱情,感觉到前世和今生的轮回;不如《菊花香》坚贞持久的爱情,感觉到爱情原来是有气味的;不如《蜥蜴》诡秘的爱情,感觉到爱情的距离感。。。。。。。
而这部片子最可取的地方就是很现实,没有天荒地老,没有海誓山盟,有的都是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细节。
雨夜爱人总会给你送来雨伞,尽管是把破伞;每月的特殊日子,细心体贴的男朋友会提醒你买卫生棉;在学校门口接可爱的儿子放学,牵着他的小手回家。。。。。。。
当给与我们温暖的爱人或亲人在一夜之间离开你之后,便是悲从心来的哀伤。
当我看见她看着火灾现场的监视录像,看到爱人用手语对自己说出了一直没说的“我爱你”而哭得撕心裂肺时;当我看到小男孩站在医院外面 ,穿着黄色雨衣 ,因为焦急、因为害怕、因为无助不停地跺着脚哭喊着:我会乖的,妈妈不要死……;当我看到那个对着玻璃自己对自己说出了分手告白后的穷小子,默默的把雨伞留在了墙角,看到他女朋友下班后在雨中发现原来自己手里的破雨伞是已经分手的他送来的时的泪如雨下。
你不得不跟着流泪,这时候很难分清你是为剧中人哭还是为自己哭,因为某一天你的爱人或亲人也会被一场火灾或者疾病夺取生命,一夜之间曾经的温暖都会消逝。
有人说“喜剧的背后其实是场莫大的悲剧”,而悲剧的背后会不会是场喜剧呢?
这部片子有人评论说是“哀而不伤”或者说“温情悲剧”,我想理由就是因为它让我们哭过以后更多的想到——珍惜。
珍惜整天在你耳旁唠叨你的父母,珍惜雨天给你送伞的爱人,珍惜爱情的美丽邂逅,珍惜美好的初恋,珍惜身边人。。。。
百度上是这么解释“珍惜”这个词的:珍惜应该是及时的诠释.及时地做事,及时地爱人,及时地感恩,及时地生活,及时地及时,珍惜永远和幸福,和知足在一起,而远离后悔和贪婪。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在这个躁动不安的年代,我们的生活并不是没有选择,而相反的是选择太多。
我们选了“面包”而丢了爱情,我们选了事业而丢了家庭,我们选了工作而丢了健康,我们选了成功而丢了良知,当你幡然醒悟你曾经丢失的这些东西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候,父母已然辞世,爱情已然远走,子女已然长大,身体已经透支。
流光飞舞,世界万千变换,花开转瞬即谢,流星稍纵即逝,很多美好的东西只能绽放瞬间,让人不得不感叹生命的短暂。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只是一个匆匆过客,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更该珍惜这转瞬的美好。
所谓的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事物撕碎了给人看--鲁迅如是说,当悲伤逆流成河的时候,我想悲伤未必还是悲伤,如果你有拼凑生命的能力和明了生命真谛的悟性。
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才是幸福的,人生路上,且行且珍惜。
每个人的结局都在缓慢走向悲伤现实生活就是这样每个开始的后面隐藏着未知没有如童话般完美的结局 悲伤缓慢渐入影片很美,很悲伤哭了
的确,结局也是很带点悲伤的味道。
但画面和情节都拍的恰到好处,没有太过煽情的痕迹,同时给人爱情的余温留在每个失去自己另一半的心里。
不用歇斯底里的哭泣,也同样展现了他们心中的悲伤。
夜未深,再看一部电影才睡吧。
于是看了《悲伤电影》。
我以为它会像所有的温情电影一样,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直到接近末尾十分钟时,我才醒悟:它不是童话,它是“悲伤电影”。
悲伤电影讲述了发生在四组人物身上的四个故事:母与子、准备结婚的恋人、准备分手的恋人、向往一段爱情的少女和她的暗恋对象。
为了便于复述,我把它们用演员的名字标识一下:母与子有廉晶雅和一个可爱小孩演绎、郑宇成和林秀晶演一对准备结婚的恋人、车太贤和孙泰英则演一对准备分手的恋人、向往爱情的少女由申敏儿演绎,而她的暗恋对象不认得,姑且用帅气男生来替代。
他们四组人物并不完全相互认识,但有一些交集:林秀晶和申敏儿是一双姐妹,而消防队员郑宇成曾在火海中救出申敏儿,然后他和林秀晶约会了;可爱小孩曾和车太贤同坐在公园的秋千上,最后车还帮可爱小孩带话给母亲;孙泰英与其它组别的人没有直接联系,仅有一次郑和林去超市买东西是,是孙给他们结帐收银的。
悲伤电影的叙事是在不同组别之间转换和交叉,大概因为我对这些演员都比较熟悉,所以倒不觉得混乱。
为了方便我回忆,我仍然按组别来复述。
廉晶雅是一个女强人,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她被小孩搞得很头痛。
小孩对母亲有点意见,常作出一些叛逆的行为,但她不知道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老师给母亲看了孩子的日记,日记也只说讨厌母亲,没有说缘由。
一次在送小孩上学的路上,母亲刚把孩子放下车,开走,就发生了车祸,住院了。
小孩写日记说,这样妈妈就不会一直加班,对他发脾气打他,他可以天天看到妈妈,他希望妈妈一直生病,母亲看了日记,终于明白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孩子发现了母亲以前的日记,记录了从怀他的意外到抚育他的艰辛,孩子和母亲就通过日记相互知晓了对方的内心,母子俩变得非常和睦。
“我希望妈妈一直”生病这句话竟然变成了一句咒语,母亲得的是癌症,小孩很难接受这个事实。
在母亲弥留之际,他让车太贤去告诉母亲,自己一直很爱她。
郑宇成是一个消防队员,和自己救过的敏儿的姐姐秀晶拍拖。
敏儿不能说话也许是天生的,也许是大火造成的,反正秀晶的职业是新闻节目的手语主播。
秀晶一直希望宇成跟她求婚,宇成第一次准备求婚时,戒指滚在找不着的地方,致使他迟到,害秀晶生气。
秀晶说,她希望能跟宇成结婚后,宇成在跳进火海时能考虑她哪怕一下。
火不仅带来了敏儿的失声,也许还带走了他们的父母(这点电影中没有交代),所以火对秀晶来说是非常恐怖的东西,而对宇成来说却不是这样。
他总是最勇敢帅气的消防队员。
有一次新闻节目中播报有两名消防队员在救火过程中受伤,把秀晶吓死了,立刻赶去医院,还好宇成坐在手术间外面,说:“我没事。
”宇成偶然找到了戒指,准备第二次跟秀晶求婚,但是又在关键时刻发生了火灾,宇成殉职。
秀晶播报新闻时听到殉职消防队员中宇成的名字,呆掉了。
她再也无法与他相见了。
最后,消防队的同事把一盒录影带、一枚戒指、一张照片转给秀晶,他和她通过录影,相互说了“我爱你”。
车太贤是一个无业游民,靠在拳击馆当人肉沙包挣一点钱;孙泰英在超市兼职收银,她想和车分手:“三年了,没有任何变化。
三年前,我在超市Part time,现在我还是在这里Part time;三年前你没有工作,现在你还是没有工作。
”孙泰英这样对车说。
这样的两个人,各自没有未来;在一起,是一起没有未来。
我能理解孙泰英说这话的痛苦。
命运在这时候给了车一个转机:他偶尔帮一个女的和一个男的分手,那个女的给了他一点钱。
他突发奇想,做“分手代理”,为那些想分手又不知道怎么说出口的人“代言”,这个职业果然生意很好,车似乎看到了可以不和孙分手的希望。
但是到最后,他收到了孙的定单,让他告诉他自己:她已经有了别的爱人,希望他能够找到新的爱人,过幸福的生活。
车在孙工作的超市外面对着门玻璃中的自己说完了这些话,他把雨伞留在超市门口。
下班时,孙没有带伞,看到丢在门口的伞,就打起了它。
走了几步她发现伞面有一节没有支着伞骨,那是车的伞。
敏儿不会说话,脸上有火灾时留下的疤痕。
她在游乐园演“白雪公主”,穿可爱的衣服,戴很重的头套。
秀晶和宇成有一次说要给她介绍男朋友,她说不要,她已经有男朋友了。
她喜欢一个常来游乐园画画的帅气男生,为他拣掉在地上的画画工具,帮他把椅子和画架搬到阴凉的地方,但她从不愿在他面前摘下头套;而那个帅气男生越来越好奇她长什么样,他画了很多想象中的“白雪公主”不戴头套的样子。
“七个小矮人”为了鼓励敏儿,把帅气男生说成第八个小矮人,还给他们安排了一次见面。
敏儿为了这次见面,画了很厚的妆;而小矮人们还在敏儿有疤痕的一侧,打上很亮的光。
敏儿坐在那里等帅气男生把她画下来,帅气男生说,你比我想象得还漂亮。
帅气男生知道了敏儿不会说话。
画完后,敏儿跑到洗手间把妆洗掉,坐到男生面前,说(其实是写)再帮我画一次吧。
帅气男生说,下个月我就要出国研修了,敏儿在心里说,我知道,傻瓜,所以要你再画一次。
她把头套戴在帅气男生头上,最后拥抱了他。
终于讲完了。
好累。
导演一次次地让我们不希望的事情变成现实,而我们希望的东西却从未达成。
我们不希望小孩说的一句“我希望妈妈一直生病”变成真话,而它就是变成了事实,而且是不治之症;我们不希望宇成在某次救火中殉职,可他还是死去了;我们希望宇成能成功求婚,可他没有做到;我们不希望车太贤为自己的分手“代言”,可它还是发生了;我们希望那个帅气男生能够爱上敏儿,可是这段爱情没能发生。
所有一切都不符合我们的想象。
我还不能猜到导演选取这四组人物的原因。
因为如果是其它导演,他可能用更具象征意味的人物: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甚至老年。
看《悲伤电影》时,偶尔有时候我会产生一种幻觉:像是在看《一一》。
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
想搞明白生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看剧时流得最多的眼泪是为敏儿。
似乎从她身上看到了自己。
有缺陷的、自卑、孤独又乐观生活的少女。
她心里说爱这份工作,她看着镜子摸着脸上的疤痕,小矮人们告诉她他只是第八个小矮人而已。
姐姐和宇成怄气时,她在客厅里喊出:“你们起码还可以说我爱你”,这是她在剧中唯一一次自己发出声音,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她为了见他把自己脸上盖很厚的粉,他见到了她,夸她漂亮。
但她还是把真实的自己告诉他,和他告别。
我们可以想象,她比谁都要难过。
导演没有让童话发生。
因为,现实就是这样。
片名很直白,就叫作《悲伤电影》,架构有点像那部《love actually》,整部片子也是由几个相互之间存在着某些交集的小故事组成。
可影片的主题和《love actually》不同,《love actually》要叫人微笑着看到爱与希望,是蛮适合在圣诞节这样的日子里观看的阳光温情片,而这部片子,则是略带残酷地让人看到爱与现实,也许有些时候,无论多么善良,多么深情,多么真挚,多么不舍,却注定没有一个完美的结果。
韩国编剧对于平凡生活里点滴细节的刻画真是让人无话可说,无需什么离奇曲折的剧情,只是些常日里琐碎的片断,就充斥着让人心动的欢笑和泪水。
手语播报员,整日期盼雨季的到来,只因为爱人是名冲在一线的消防员 游乐园里‘白雪公主’拿酸奶瓶子扔帅哥画家的头,然后对他做各种可爱的动作 七个‘小矮人’每天晚上都给‘白雪公主’发消息说:“公主晚安” 人肉沙包鼓起勇气挥出的唯一一拳儿子在日记本上的蜡笔画,希望妈妈每天都生病 超市里恋人间的拌嘴,回家路上坐在路边一起喝酸奶 惹女友生气求救于小姨子,让她教授表达“爱”的手语儿子跑过马路去拉小女孩的辫子,然后欢笑着奔向妈妈 儿子叫爸爸唱歌给妈妈听,他在边上笑 面对橱窗里自己的倒影,一字一句说出的委托擦掉遮盖的容妆,让画家再画一张自己真实样貌的‘白雪公主’突然间长大的儿子,懂得在病房里忍住泪水,然后在大雨中站在医院门口放声大哭病房里响起的最后哨音…… 只可惜,再动人的细节,也阻挡不了离别的到来。
命运的安排是如此难测,或许所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现在……转头想想,其实这也是一部温暖的影片,每段故事,每个人都带着那么浓烈的感情,大概这就是为什么,影片的海报里,每个人都是微笑着流泪的原因吧。
对了,片子结束后,别忘了听听影片OST里的第三首 Good Bye - (张弼顺)
呼呼跟我说他在看悲伤电影,我说拜托你找部喜剧给我。
呼呼说电影名字就叫《悲伤电影》,你一定要找来看哦。
那是两周以前的事了。
我下好了,只看了一点开头,就没有兴趣再看下去。
有的东西总要找到合适的心情才能气定神闲地看。
其实,韩剧很煽情的,那个《卖花的小女孩》(好像觉得不太对,查了一下,应该是《卖花姑娘》)根本不记得有什么情节,只记得大把的眼泪和不绝的哭声。
然后就是那个《蓝色生死恋》,抱着一卷纸,唏哩哗啦地从头哭到尾。
现在我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整理我的思绪。
我下载的电影名是《真的爱你》,很直白的译名。
让我第一次哭的地方是小男孩问同学癌症是什么意思,同学说,得了癌症就是活不了了。
小男孩气的一把抓起同学的小辫子。
然而放学的时候却在街对面意外看到得了癌症的妈妈在当义警。
那么说,妈妈还是健康的,妈妈不会死,小辫子女生是骗人的。
小男孩欣喜若狂,冲回去报复地又扯了小辫子女孩的小辫子--叫你乱说!!!
本来我看到瘦弱的妈妈起劲地吹着哨子时眼泪夺眶而出。
此时,我又“噗”地笑了出来。
一串一串的泪目送母子俩归家的背影。
第二次哭是妈妈临终前的哨音。
可以想象呼吸困难的妈妈扯掉氧气罩,忍着剧痛,拼尽全力,为了给儿子留下世间最后一次深情呼唤。
妈妈曾经对着年幼生病的孩子在心底暗暗祈求,我希望是我病而不是他。
可是当妈妈真的陪伴不了孩子时,妈妈无力守护的痛,无力守护的痛,妈妈万般的不舍,万般的不舍,孩子,全在这哨音里向你倾诉了。
孩子在雨里放声大哭,我也在电脑前一并哭泣。
关于世间最遥远的距离的说法有很多种,但我认为真的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死别”。
常和死别在一起的还有生离,但生离也许还有重逢,还会有辗转的消息,还会知道彼此会看到同一片天空。
死别,就是再不能相见。
爸爸走时,一直没有大哭,麻木地办完了丧事,却在爸爸遗体进入火化房时恸哭,那一刻知道从此就连爸爸的身躯也灰飞湮灭,再也不见,那种彻心彻肺的告别,真是无法言语。
在看《入殓师》时,当火熊熊燃烧的那一刻,我也无法自已地哭泣,因我完全能体会其间的悲伤。
悲伤的电影让我在电脑前延续着悲伤,几次眼泪模糊双眼,无法继续。
这就是一个母亲的爱,世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哨音,尖锐的哨音,刺耳的哨音,狂雨的淅沥掩不住的呼叫,悲鸣。
孩子,妈妈真的爱你!
孩子,妈妈真的爱你!!
孩子,妈妈真的爱你!!!
妈妈,再爱我一次。
雨季即将漫延整个城市,结束燥热。
浇熄每一场火灾,包括我心中的火焰,一直在等待你的求婚,希望你的心中因为有了牵挂而不至于在每场救火中都那么奋不顾身。
在听到有火灾时我的心就会揪起来,因为我爱你。
可是当我用手语播新闻时,我听到你的名字,丧生。
我甚至于没办法马上反应过来。
它陌生又熟悉。
我爱上一个人,有很多话想跟她说,可是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我买了戒指,终于鼓起勇气要跟她求婚。
在餐馆等她,她去播新闻,我反复演习要跟她说的台词,可是火灾来了。
———————————————————————————她要与我分手,毕竟爱情不是一切。
我没有钱,靠挨打赚一些零用钱。
我开了家分手公司,替人转达分手讯息。
在第一场雨里,我站在她兼职的超市门口,跟自己说她的分手的话。
已经三年了,他一直没有钱,我们的生活始终没有光亮,这样的日子为什么没有尽头,从前我也以为只要有爱我就能活下去,可是原来不可以,只是我还爱他,该怎么办?
———————————————————————————妈妈,我爱你,不要死。
儿子,对不起,我爱你。
———————————————————————————在你离开前的最后一个夜晚,让你看到我的脸,这是白雪公主与王子相遇的夜晚,整个游乐场的灯光闪亮。
悲伤电影
晚上到新认识的朋友店里看一直不喜欢的韩国电影,这部被反反复复介绍过很多次但我从来忘记的影片,在结尾时忽然忆起这些个片段一瞬间地契合,加之以本身动人情愫的竭尽渲染,我在想,有多久没有这种置身之中后知后觉的场景了。
海报做得极好,我用很不负责的联想,连同李米最后的含泪微笑。
四个连绵的故事交错,公仔服,口哨,分手传达音信,和滞留在升降机上属于旧时光的婚戒。
在懂得爱之前,每一个需要不开始和已经离去的感动,是想让我们学会珍惜,比如诸多此般绵延的芥蒂,都不该成为繁琐的阻碍。
想起每次感动之后隐藏的故事,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坚持同失败,疲惫,悲痛,伤怀抗争。
我不是特意想要矫情起来,却也不怕跌在深夜感怀的伤逝窠臼,不被触碰但界限明了的距离,最终还是化作我们一幕[悲伤电影]。
雨季到来了,他们的爱情却被死神戛然中止;他对着超市玻璃里的影子自己对自己说分手,泪流满面;当白雪公主有瑕疵的脸呈现在面前时,才知道残酷的真实并不像童话般美妙;小男孩在下大雨的公交车站大声哭泣,请求上天不要夺走他的母亲。
为什么,美好的爱情要用悲伤做结局?
谁也无法预料生活所指向的道路,就像我们始终留不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
只有眼泪知道,只有当泪水模糊我们的双眼,我们才发觉,这爱情来得如此惨烈。
悲伤。
悲伤是眼泪最好的注脚。
在快乐的时候我们不相信有一天我们会离别,正如在悲伤的时刻,我们会沉湎在回忆的洪流里,直到天昏地暗。
悲伤电影,SAD MOVIE。
多么简单又多么残忍。
电影会散场,而生命也将会在某一天终结。
但悲伤,始终如同雨夜的呼喊一样存留在漫无边际的宿命里。
我们流着泪,但我们依然面带微笑。
请相信,悲伤,是因为太爱你。
『MUSIC』风在唱着一首歌歌手:郑智化 灯已经关了窗口也暗了现在你睡了吗我站在巷口让冷风吹着是不是有点傻你不会了解倔强的我心里想说的话在分手的时候无言的沉默和假装的潇洒风在唱着一首歌你已离开我缘起缘灭谁的错命运的作弄风在唱着一首歌我在轻轻和我的歌声托风带走陪你在梦中风在唱着一首歌风在告诉我美丽的故事悲伤的结局谁都曾有过风在唱着一首歌谁在轻轻和隐约的风声窃窃的私语红尘中传说
八位演员,四对关系,相互交织,组成了这部虽有欢笑,但却是以悲伤结尾的电影。
完全是生活化的场景和事件,让我真的很为这四对人感动:消防员与电视台手语播音员的恋情,最终以消防员的殉职结束;为了追求心爱的人努力工作,创办替人分手的公司,最终却还是没能得到她的心;哑女与年轻画家的恋情也因画家的出国而告终;小朋友最舍不得的妈妈还是因为癌症而离开了他。
这四个关系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母子间的亲情还有创办分手公司的男生的恋情。
当小孩看到整在忍受剧痛的母亲,并知道自己将永远见不到自己的母亲后,自己在雨中不停的跺脚,嘴里还不停的叫着“妈妈”,那个场景现在还深深地留在我脑海里,母亲能不去工作能陪在他身边,并帮助学校指挥校门口的交通换来的竟是如此大的代价。
自己创办的分手公司在帮助形形色色的人说完分手之后,没想到最后接到的任务竟是自己对自己说分手,当时也是下着大雨,独自站在女孩工作的超市门口,远远的望着她,说出分手的原因,眼泪也不禁流了下来,谁也不会想到努力工作换来的还是分手的痛苦。
另两个故事显得有些情理之中,哑女的恋情当然不被看好,消防员这样危险的职业也让我不能让人舒心。
网上说这又是部催泪力作,我真的是领教了他的催泪功力。
就像电影中的那雨一样,盼的让人心切,但终于把他盼来后却是,sad。
实在是哭不出来啊
所有的离别,都是凄美。最喜欢哑女和美术生的故事,没有烟火味
为了悲伤而悲伤。。。太不厚道了吧·T~T
为了林秀晶!
煽情得太幼稚明顯。
如果只截取生活的片段,就要有纵深的挖掘,或者细腻的细节。觉得做得并不好。而且如果只是让人哭,当然可以达到,但不一定算是好电影。郑雨盛太美好了,车太贤还是有演技的。
其实还好啦。。只是不是太感人
悲伤是假。
我现在真的对这种催泪电影不感兴趣 剧情好老套
悲伤电影一点都不悲伤,或者说是到呀能为了悲伤而且制造悲伤~~
还是不错的
珍惜所有我们拥有的,即使美好就会转瞬即逝。
倒霉事儿都tmd凑一块了
7.6/10 这片算喜剧片?
有的时候,真的好需要这样温暖的感受,即使又没有字幕。。。即使也很悲伤。。。
腻歪
四个故事
真情可贵
太做作啦
只能借别人的悲伤大哭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