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剧几乎是我心中的top10了。
怎么都没想到编剧是个听劝的,一的时候还吐槽哪怕有一个可以体现聪明才智的女性角色也行,这二就来啦!
小徐好得不得了哟,每次看见她就好像是看着我自己养大的闺女一样,嘴角根本压不住!
小女能文能武还高颜值,很难不粉上啊。
剧情节奏较上一部有很大的不同,一是一整个案子非常粘糊的感觉,二虽然每个案子看起来独立但其实都属于一个案子,这样观感好上不止一点点,让人紧张,又不会紧张太久,几个案子下来竟然有看爽剧的爽感,这还不算,老三位给人的感觉也是个性更加鲜明立体了,尤其是大喷子,缺点刻画得太好,是真正的活生生的有着缺点却又不失可爱的普通人。
其他角色也是塑造得非常完美了,这个完美不是说角色本身完美,而是“塑造”完美,“呱嗒”第一部略有讨厌(其实也不是很讨厌),第二部也延续了这种风格,但你绝对不会再觉得他讨厌一点了,他就像是身边成天絮絮叨叨却又真心对你好的长辈;刑侦的张队我还寻思他大概是全剧唯一的内部反派了吧,简直看一次想打一次,但没想到后边来这么一下子让我瞬间就泪目且惭愧自己的狭隘了!
还有小吕,怎么这演员这么贴合角色呢,哎呀,这剧太多太多优点了,哪哪都好,夸不过来。
总之这剧的风格就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从头到尾都超好笑,偶尔也挺紧张的,开头和结尾的沉浸式剧本杀是最大的亮点,好玩得不行,感觉这次编剧真的很用心了,在我眼里没瑕疵!
最后:大锁这次真是给我们瓦房店银长脸了,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上知道的他,这次剧里也是喜剧风格,非常好笑。
再次:剧真的很优秀,陈建斌穿着鸟西装扮大佬那段简直精彩至极,一定要看看!
### **《三叉戟2》:一场“老骥伏枥”的尴尬突围** 作为《三叉戟》的续作,《三叉戟2》试图延续前作“老警察破新案”的热血内核,却在类型化探索与叙事逻辑的平衡上暴露出明显的割裂感。
这部剧既展现了公安题材剧的创新野心,也因过度迎合“合家欢”而陷入轻浮与降智的泥潭。
#### **亮点:老戏骨的“稳”与现实的“锐”**1. **原班人马的默契与角色深度** 陈建斌、董勇、郝平三位戏骨的表演仍是全剧最大看点。
崔铁军的“大背头”式领导力、徐国柱的硬汉底色、潘江海的圆滑官迷,角色性格鲜明且延续了前作的烟火气。
尤其是三人面对退休焦虑与职业信仰的挣扎,为刑侦剧注入了难得的中年现实主义视角。
剧中“三叉戟”与年轻警员的代际互动(如小吕与徐蔓),虽略显套路,却真实映射了职场新老交替的张力。
2. **案件选题的民生触角** 从“旅游传销”到“以房养老诈骗”,剧集紧扣社会热点,以案件为切口揭露老龄化、金融犯罪等现实痛点。
例如传销组织利用剧本杀式话术操控老年人,或假借“体检送鸡蛋”诱骗房产,这些设计既具警示意义,也体现了主创对社会议题的敏感捕捉。
#### **硬伤:喜剧化叙事与刑侦逻辑的互斥**1. **为搞笑而牺牲专业度** 剧集试图以轻喜剧风格消解刑侦题材的沉重感,但执行层面却频现“闹剧化”处理。
例如首集三人不报备便贸然抓捕传销头目,误伤卧底女警徐蔓的情节,不仅违背基本办案流程,更将老警察降格为莽撞的“喜剧工具人”。
类似桥段(如崔铁军假扮黑老大时的浮夸造型)虽试图制造反差笑点,却因脱离现实逻辑而显得幼稚可笑。
2. **技术细节的潦草与漏洞** 刑侦剧的核心魅力在于智斗,但《三叉戟2》对破案技术的呈现过于粗糙。
例如通过区块链追踪虚拟货币洗钱、AI换脸还原嫌疑人等情节,仅以台词潦草带过,缺乏具象的推理过程。
更致命的是,剧中多次出现“反派强行降智”的设计(如诈骗分子面对警方挑衅无动于衷),削弱了对抗的紧张感。
3. **“爹味”审美与性别凝视** 开篇的比基尼泳池镜头、男性视角的插科打诨,暴露了创作意识的陈旧。
这类“男凝”内容不仅与当代观众的审美脱节,更与剧中“守护群众”的崇高立意形成讽刺性反差。
#### **争议:类型融合的进退维谷**《三叉戟2》试图在刑侦剧与生活轻喜剧之间找到平衡,却未能解决两者的内在矛盾。
一方面,它通过“三叉戟”的家庭琐事(如徐国柱与花姐的退休约定)增强生活气息;另一方面,过分夸张的喜剧桥段(如楚政委与老三位的官僚式冲突)又冲淡了案件的严肃性。
这种分裂导致剧集既无法满足硬核刑侦迷的期待,也难以吸引纯粹喜剧受众。
#### **结语:一场未完成的类型实验** 《三叉戟2》的尴尬,本质是创作团队在商业诉求与艺术表达间的摇摆。
它证明了“老戏骨+现实题材”仍具市场潜力,却也暴露出国产刑侦剧在类型创新上的乏力——当“合家欢”成为安全牌,深度与锐度便成了可舍弃的代价。
若系列还想延续IP生命力,主创或许需要更决绝的选择:要么彻底拥抱硬核推理,重构刑侦剧的智性魅力;要么深耕人物弧光,将“老警察”的困境与尊严推向更深刻的现实主义表达。
**评分:★★☆(5.5/10)** **推荐人群**:前作粉丝、中老年观众、对刑侦逻辑要求不高的合家欢爱好者。
**避雷提示**:追求严谨推理、反感降智喜剧的观众慎入。
春节期间,跟着猫猫看的电视剧。
《三叉戟》我有点印象,记得有三个老头儿破案,三个男主我都没兴趣,剧情记不得了,应该没有特别的亮点(但当时这部剧有点热度,想来应该是内容不错,只是我个人无感)。
不经意间,《三叉戟2》都来了。
最初跟着猫猫看的时候,觉得什么呀,主角团这么老,两个小年轻就像花瓶,看着也没什么作用,有啥好看的呀——然后就打脸了。
从背头忽悠另外两个老伙计一起成立三叉戟工作室开始,到郭局硬塞了楚政委当头儿,再有两个愣头青想要学习加入进来,就这么一个6人团就成立了。
背头鼓动其余两人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想要找出当初老夏至死也没抓到的犯罪团伙,但这事儿要背着楚政委和两个小年轻。
为了打发小年轻,随便弄个排队看病领鸡蛋的诈骗案就让他们去查,然后查出惊天大案,紧接着就是网红整容案,似乎和诈骗案背后的团伙有关系,再往后就是去异地查电信诈骗的嫌疑人,又转回本地继续查——目前我就看到这儿了。
严格来说这是一部非完整剧评,但想着我一般不对具体案件做分析,只记录感受,大概率也会追着看完,就不打上“非完整剧评”的标签了(一般用于弃剧)。
简单记录下剧情主线。
【剧透开始】(偷懒抄了豆瓣的,没想到这么完整,一般的剧情简介就写个头然后省略号了)号称市局“三叉戟”的崔铁军、徐国柱和潘江海在侦破一起传销案时,发现关键嫌疑人和二十年前一桩凶案有牵连。
为了能够彻查案件,三位老警察在郭局的支持下,成立了三叉戟工作室。
在徒弟小吕和年轻女干警徐蔓的配合下,老三位协助各警种破获了多起大案、要案,那桩二十年前的疑案也最终真相大白。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三叉戟发现这一切都和一个叫做“青山会”的犯罪集团有关。
而这个犯罪集团试图通过“云贸币”这种虚拟货币,垄断市场攫取利益。
最终,三叉戟迎难而上,突破重重阻力,终于将这个盘踞平安省多年的犯罪组织“青山会”连根拔除,主犯周茂被捉拿归案。
三叉戟再一次保护了平安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剧透结束】虽然还没看完,但已经可以给出“好看”的评价了。
没有错综复杂的男女主感情线,以探案为主,穿插一些成员的个人生活琐碎——有人不喜欢这些琐碎,但私以为这恰恰体现了真实。
毕竟不是偶像剧,不用造神,三叉戟虽然专业精湛,但也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有亲人朋友。
明明跨越了时代,却有种年少时追《少年包青天》的感觉,案件一个接一个,每个都制作精良、逻辑合理,有站得住的动机和利益诉求,爱恨皆有源头。
看着主角团紧密配合抽丝剥茧,遇到危难时刻也总有天命庇护,也许有流血有牺牲,但结局总是光明的。
没那么紧张的时候,主角团们也会插科打诨,还有适龄男女冒点粉红泡泡,但面对正事可没人含糊,都全力以赴追寻真相。
破案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在此期间,也收获了珍贵无比的情谊(《大宋少年志》《少年歌行》也有点这种感觉,不过不是破案,但也有线索要追)。
都说现在的观众挑剔,可大家的愿望很朴素,就是想看好好讲故事的、好好制作拍摄的影视作品。
以为拿出流量小生流量小花就能粗制滥造喂观众吃shi,那就不能怪观众嫌弃了(短剧的崛起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资本投喂劣质传统电视剧的无声抗议)。
以上。
观看时间:202502
《三叉戟2》最近这几年,大健康骗局愈演愈烈。
去年央二曝光了郑州西安为中心的布局全国的大健康诈骗案,随之郑州大健康诈骗公司锐减。
这次这个续集里也曝光了关于大健康的诈骗案,很欣慰,终于有人敢拍这个主题。
尤其是那些卖所谓理疗仪器的诈骗公司就是专门盯着老年人的钱袋子,实际上没有任何得了疗效。
但目前,以百度为首的一些头部企业,纵容某些诈骗公司依然在骗取老人交钱的广告在百度投放。
顶风作案。
这些广告的拍摄无非就是从民间找老人拍摄这些点播广告(一小时50左右),没有任何门槛。
至于那些大健康诈骗公司,招聘的员工基本没有底薪,而且员工规模基本都在数百甚至一千起。
他们怎么挣钱?
客单价基本在五千以上,成本呢?
几十封顶。
给销售十到四十个点。
销售只按提成走。
据说有的销冠能做到一个月几十万的收入。
中国诈骗老年人的骗子会杜绝吗?
不可能,依然会有新的池子出现。
这个片子具有警示意义。
真的等了太久了,在我以为要没有第二部的时候他悄然上线了!
一直在降低自己的期待因为很多情况下2都可能拍的没有1好,但是老三位真的是啪啪给我打脸。
第二部在原来老三位原汁原味的保留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堆任务群像,真的是每一位警察与家属都做到了人物的足够鲜明。
几乎没有一个角色是多余的。
虽然年轻一代的表演略显青涩,但是一点都不是累赘的女性角色以及其他所有演员包括群演们的精彩表演完全盖过了一点点不足。
这次的群像真的是精彩绝伦,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鲜活又饱满。
英雄也有顾虑,教条式人物也有光辉时刻。
每个人可能都会有点考虑自己的利益,有些人嘴巴可能是有点损,但是犯罪面前所有人都是同仇敌忾,以保护人民群众为己任。
整个剧完完全全就是踩在我笑点上写的。
每一个包袱在我这里都响的叮当!
每一个转折,每一个笑点,我真的会开怀大笑。
另外刑侦剧最怕的就是教条式说教,某个很火的剧就是伤在这个地方。
但是三叉戟却可以把教条做的非常轻松愉快,甚至在升华的时候一点都不生硬,每一句台词真正诉说了那一腔热血,真的每次金色盾牌响起我真的会热泪盈眶!
好久没有这么好看的刑侦剧了,目前在我这里是天花板级别!!
“老子当年抓人的时候,你还在尿炕。
”:这句台词朴实无华,却道出了老一辈警察的倔强和自豪,体现了老警察们面对挑战时的自信与不服输的精神。
“骗子的刀,专挑社会裂缝扎。
”:深刻地揭示了骗子利用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漏洞进行诈骗的现象,也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和脆弱之处。
“老人就像存钱罐,轻轻一摇就有钱。
”:这是骗子对同伙说的话,生动地描绘了骗子眼中老年人的财富形象,同时也反映了老年人在面对诈骗时的脆弱和容易被利用的特点。
三叉戟2延续了三叉戟1的热度,主题紧跟时代热度没有敷衍了事,可以说老炮刑警撞上AI诈骗三叉戟2用喜剧外衣包裹的时代生存指南,这是一场传统与现代,智慧与狡诈的激烈交锋预告老炮刑警”与“AI诈骗”的碰撞,如同火星撞地球,一边是历经风雨、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一边是高科技武装到牙齿的诈骗团伙,这场较量,无疑是智慧与诡计的巅峰对决。
“喜剧外衣”与“生存指南”的组合,更是巧妙地将娱乐与教育融为一体。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观众不仅能享受到剧情带来的欢笑,还能学到实用的反诈知识,这无疑是当代观众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求心灵慰藉与自我提升的绝佳选择。
真的越看越好看,各种诈骗案例都非常有教育意义,别看老三位年纪大了但头脑体力都很利索,并且各个的办案过程以及办案方式都很超前再加上小吕徐曼精通计算机三叉戟工作室简直是王者般的组合啊!!
我最喜欢的就是徐国柱大棍子了,武力值 MAX三十年老刑警虽然脾气不大好但专注于公安事业办案时更是一绝!
人特别实在还很仗义满满的正义感!!
还有花姐颜值没得说有时为了协助老三位办案自己也下了不少功夫,也是我在剧中最喜欢的女主角了!
吕铮老师多多写作三叉戟系列的故事吧!!
不是表面上跟您说虚的是真心刻入骨子里的喜欢啊大家都期待三叉戟三同期待第二部爆爆热度一定要给三叉戟三一个机会啊
三叉戟2 (2025)7.72025 / 中国大陆 / 剧情 犯罪 / 刘海波 曹凯 / 陈建斌 董勇
《三叉戟》第一部就挺好看,导演、演员、剧本,都特真诚,看就完事儿!
扮演董虎那翟小兴老师,那演技看得那叫一个舒服,就跟在你眼巴前走路、说话一样,那个寸劲儿把握得,完全掌握观众哪疼、哪痒、哪渴、哪乏。
但是呢,人家一点都不炫技(有的演员好是好,就是总忍不住炫技)。
后面董虎下线,虽然他是反派,但是弹幕里一片哭号,个个要与编剧拼死一决。
就是 《三叉戟》第一部里,有几个年轻的角色太犯嫌了,搞得剧情都点磕巴。
到了第二部,角色都有血、有肉、有个性、有故事,更加精彩了。
而且第二部非常非常宝贵的是,特别幽默!
都知道幽默有多难吧!
有才华的聪明的影视剧,未必幽默;但是幽默的影视剧一定有才华、聪明。
不瞒您说,看第一部,你还能毫无心理障碍地关掉屏幕起身干别的;这第二部,你要关掉屏幕,得心理建设一下子。
当然了,毕竟是老爷们儿剧,女性角色普遍弱些。
还好徐曼可以,一看,第二部加了一位女编剧熊语真,怪不得啊怪不得。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写女性形象,必须得女性写;女性未必写得好,但是男性一定写不到位,尤其是类型剧。
(不过,《借命而生》也是熊语真编剧,那个剧编得……………………嗨!
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了)加上扮演徐曼这位演员也挺讨喜,比第一部里那几个女生瓜蛋子强多了!
结构特别稳当,三叉戟里的大喷子(名提、一张嘴厉害)、大棍子(武力担当,直肠子、讲义气)、大背头(聪明、机灵),第一季是老夏帮他们搂着,三加一很顺。
到了第二季,来了个做政委的楚东阳!
楚东阳政策水平高,抓作风建设,严于律己也严于律人。
和三叉戟老三位的不拘小节、先斩后奏、不讲程序频频产生矛盾,三加一的组合更精彩了!
但是到了褃节儿上,楚东阳还是保护老三位。
加上一辈子帅到老的巫刚老师坐镇局长(巫刚老师也是凶狠不起来,讲狠话都是眼里带着一丝笑模样,没一点戾气,是不是天生好看的人戾气都少呢?
),超绝气泡音硬汉老田、和那张建国,你看他们表演,跟现场看话剧似的,舒坦,结实,稳当。
→ 两位喜人:闫佩伦还是那么优秀,去他的心里诊疗室之前,大背头那句拔高音量的“行!
我去!
” ,也太像闫佩伦在《喜人奇妙夜》里那一出了。
闫佩伦这个社畜牛马,被大背头反客为主,一通倒反天罡的病人对医生的心理治疗之后,辞职了!
这效果确实在意料之中,但是被这二位一演,就是那么精彩。
闫佩伦眼圈红红的模样看得人很爽啊。
大锁……就那样吧。
→ 大棍子的老哥们之一老万,怎么看怎么有点像台湾艺人康康。
这是康康。
这是老万(李大光 饰演)
不得不说老三位的演技真的杠杠滴!
不同于第一季的剧情,增加了新的人物,新的体验和新的破案方式,一整个就是咧嘴笑呀!
陈建斌老师的演技还是那么自然,搞笑担当非他莫属!
大棍子呀,我老是害怕他牺牲,不过不过,结局非常棒!!!
大喷子,审讯老手呀,一进入工作状态,一整个精神住!
还有老三位的媳妇们,真的都太有气质啦!
小吕这个角色戏份有点少呀,希望3能够多增加一点,还有徐曼这个角色,3一定要出现!!!
真的非常精彩!!
这部剧的名场面真的太多太多,大背头的鸟装,还有不要提词器的表情包,还有在夜店呼麦,还有跟小闫医生的对话,还有“你快点!
”的名场面,真的太搞笑了!
大棍子结局中对郭局说的“过分”,表情简直不要太可爱!
大喷子被两人忽悠去“捡垃圾”,真的是有点“可怜”呢!
还有最后的“剧本杀”,直接封神好不好!!!!!
四面八方的灯一开,完美谢幕,这就一个剧的高潮呀!
不得不说这次第二部真的演到我们观众的心里啦!
最后的最后要说:一定要有第三部,一定要有第三部!
一定要有第三部!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还有,要原班人马!
原班人马!
原班人马!
正常闯的年纪😛,快出第三部!!!!!!
可能因为潘江海是搞预审的,所以几次出现大段台词都是他的,感觉这一季对他的刻画特别丰富,郝平老师也都接住并呈现得很好。
一个牙尖齿利但性格其实很软的预审民警,进了审讯室就是龙出了审讯室倒老是被俩哥哥欺负,出外勤有硬仗的时候又是被保护的那个,中国政法高材生所以不像警校毕业的会打架也真是挺可爱……郝平老师演技太好了,看第一季时候没有细研究,最近才发现演过特别多好作品并且奖项也是拿到手软。
剧里每个情绪细节都抓得特别好,记得非常清楚是开车送姜连山那段,姜连山临死前说了句话,他一边飙车一边回头听,只能看一眼就又把头扭回来,又从后视镜往后看,然后再看路,非常细节的处理。
看过很多剧开车回头都不看路了,这不纯找死吗,这里处理得就特别真实。
斗智斗勇斗心就不说了,角色简介那段感觉就可以概括了,最好的一段。
还有说老婆杀手锏是真心时候笑得那个开心,他太会笑了,笑起来眉眼弯弯感觉特别让人安心,当然也会当让犯人放松警惕的手段……有时候很感谢郝平老师去当演员而不是去搞诈骗了不然我将失去所有财产(开玩笑)。
总之三叉戟3赶紧来吧,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有的地方用力过猛,有的地方又太儿戏,我是对老三位有滤镜啊,不然分还低,要是还有3,还是原班,追是肯定的,但是麻烦编剧再认真点!!!
挺好看的
相比第一部来说中规中矩,并无突破。
继续延续第一季的主角光环开很大路线,其他警察都是三叉戟的工具人一样。继续延续无组织无纪律的办案模式,继续闯祸,继续抓捕时漏人,继续单人行动出事。不过徐曼的加入总算是比第一季的长颈鹿强多了,这一季的长颈鹿也长进不少,特别是这一季的楚政委变得不讨厌反而有点可爱了。节奏保持了跟第一季一样快速。跟第一季一样,仨老头有时搞笑有时气人,看的还挺上头。看这结局该不会还有第三季吧?
还剩最后两集,感觉要烂尾。
是真人演的,不需要上科技。是真人说的,不需要上配音。接地气,节奏快,是给正常人看的。
油腻
看了三集还是那个味,只要不像第一季给演技差的年轻人加戏就是满分
陶虹这张脸填充的啊,这是恐怖片吗,吓死我了
能不能拍成100集情景剧啊 好看好看
三个老头装疯卖傻 为老不尊 实在是老而不死是为贼也
大部分国剧还停留在给小学生看的阶段。
警察是一点守法的事情都不干,遇到案子就莽,一个招呼都不打,卷宗就悄悄调出去看,现场也是悄悄去看还私藏线索……第一季也不这样啊……
养老剧
202502:开头有点慢,后面演得好,剧情也好,最重要的是还有第3部~
前半段本来想打四星,往后就开始重复桥段水剧情了。
三个老戏骨飙戏真的过瘾,有情有义,有搞笑,也不会有很厚的滤镜!剧情紧凑,从传销案到砸墓碑事件,主角一路破局,警方策略调整巧妙,剧情高能。
三个人吵闹从头至尾,关系一直原地转圈。最不想看里面的任何感情元素。
嘿!我还就喜欢看这几个老央子搭伙探案,插科打诨蛮舒服。就爱看这爹味,特别是楚呱嗒那小矫情的样。嘿!那叫个地道。5星给了。别人说啥不好使。
这片最多也就能做个背景音,比第一部差很多,个人感觉主要是这部太想讨喜,拍的特别戏剧化,包括服化道和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