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麦克白的悲剧

The Tragedy of Macbeth,Macbeth

主演:丹泽尔·华盛顿,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阿历克斯·哈赛尔,博迪·卡维尔,布莱丹·格里森,科里·霍金斯,哈利·米尔林,迈尔斯·安德森,马特·赫尔姆,摩西·英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1

《麦克白的悲剧》剧照

麦克白的悲剧 剧照 NO.1麦克白的悲剧 剧照 NO.2麦克白的悲剧 剧照 NO.3麦克白的悲剧 剧照 NO.4麦克白的悲剧 剧照 NO.5麦克白的悲剧 剧照 NO.6麦克白的悲剧 剧照 NO.13麦克白的悲剧 剧照 NO.14麦克白的悲剧 剧照 NO.15麦克白的悲剧 剧照 NO.16麦克白的悲剧 剧照 NO.17麦克白的悲剧 剧照 NO.18麦克白的悲剧 剧照 NO.19麦克白的悲剧 剧照 NO.20

《麦克白的悲剧》剧情介绍

麦克白的悲剧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以华盛顿饰演的麦克白为主线,他被三个女巫说服,认为自己注定要成为苏格兰国王。他和野心勃勃的妻子麦克白夫人(麦克多蒙德饰)一起,开始把预言变成现实……结果是大量的鲜血、背叛和死亡。格里森饰演国王邓肯,米尔林饰演邓肯的儿子马尔科姆,霍金斯饰演麦克达夫。布鲁诺·德尔邦内尔([醉乡民谣])担任摄影师。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灵占特工佳丽2:武力巾帼相爱一天爱我中华大卫·莱特曼:谢谢捧场精武家庭刘易斯探案第二季东柱春假警界争雄舞动青春梦爱情诅咒暴风法庭对你不止是喜欢金手指要喝杯咖啡吗?盗墓人血战纳尔维克探魔导师恐影档案通往春天的列车春花焰幻影计划我在他乡挺好的乐坛毒舌嗡嗡鸡第二十一季杀了我治愈我火山口内向的老板美味情歌滚滚红尘

《麦克白的悲剧》长篇影评

 1 ) 麦克白的悲剧

凡是知道莎士比亚的,很少不知道麦克白。

作为沙翁的名剧,欲望,罪恶,忏悔,毁灭,穿越了整个剧。

当然这部剧是要告诫人们不要被贪婪凶狠蒙住了双眼,到最终这一切都会反噬施恶的本人。

劝人向善。

布道式的说教我们暂且不去说他。

单从电影而言,黑与白的色彩反差,含义是多重性的,即是光明与黑暗,善与恶,因与果,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我很喜欢黑白色彩,简单而且明了,更能够突出人物场景的多重性,将复杂的事情用简单的色彩方式表现出来,可以引起观众在观看电影之后,进行再一次的反思。

其次是画面做的很精美,将绿屏的元素加入其中,不显山不漏水,至少是电影的画面不显得平庸。

由于剧情表现的需要,影片中有大量的人物的特写镜头,但是随着剧情的伸展,并没有让人感觉到是一种负担和厌烦,相反这种反复出现的特写画面,对人物内心世界表现的渲染,达到了一个峰值。

最后,丹泽华盛顿和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扮演的麦克白夫妇。

真的可以说是令人难忘。

作为一个黑人演员,细腻的刻画了麦克白这一内心世界是否复杂的人物,丹泽尔华盛顿,可以说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扮演的麦克白夫人,那种发自内心的邪恶,贪婪,狠毒,通过面部表情展现出来,有的时候还真令人不寒而栗。

演员当然是很优秀,但是导演对于演员的认知更让人夸赞,那样的一张脸演这样的一个角色是一个角度上的杰作,但是很可惜,这个人物的最后处理显得有一点简单和贫乏,但这绝对不是演员的错。

 2 ) 打卡莎翁经典再拍 华盛顿冲奖又一击

很神的一部剧 黑白的色彩以及复杂繁复的词藻淡化了演员肤色的影响 故事的演绎以及声光电极度模仿上世纪初经典莎士比亚电影的感觉✧٩(ˊωˋ*)و✧男女主演以及老戏骨对莎翁戏剧入骨的理解让这部剧如剧场再现[]( ̄▽ ̄)* 干杯 让观者徜徉在英语的海洋中流连忘返 105 分钟如光耀 转瞬即逝 需要二刷 三刷然鹅但是可是 正是莎翁相较现代英语 高深晦涩 甚至夹杂古英语词汇的对白对普通观者并不友好。。。。

(((┏(; ̄▽ ̄)┛ 黑白的画面和俊男靓女的缺位也劝退了一部分观众%?…;# *’☆&℃$︿★? 乱码 。。。。。

希望字幕组用以往经典莎翁译本。。。。

言而总之,尽管华盛顿主演的麦克白口碑相当不错 但是应该说是一部门槛略高的作品 建议至少看一眼中文麦克白小说 而且对话剧有兴趣的同学入坑(*๓´╰╯`๓)♡

 3 ) 一部华而不实的电影

麦克白作为莎士比亚的一部经典悲剧故事,历来多次被搬上舞台和大荧幕。

可这部电影打着电影的旗号而做出一副舞台剧的感觉,未免显得有点不伦不类。

黑白的色调虽然增添了不少复古气息和高级感,实则只是掩饰了电影布景的廉价感,极其容易让人出戏的背景特效不知是有意而为之好体现出舞台剧的感觉还是真的华而不实或是经费不足?

而在最终的大战中刻意避免了宏大的场面,本以为可以看到千军万马攻打城堡的画面,这样一个本可以直观体现史诗感的画面却没有表现出来,着实可惜。

从剧情上讲,整部电影下来有一种过于急躁的感觉,角色的转变没有太多过渡这无疑给不常接触舞台剧和原著得人增加了观影门槛。

本片虽然没有过多的动作戏份,大多通过台词来表现人物情感转变。

但本片的两大动作戏份,尤其是麦克白与苏格兰战士的对决十分巧妙的体现出麦克白的胸有成竹,对决动作十分霸气。

台词大部分保留了原著的经典对白,文艺感十足,要是换几个普通小演员说这几句长台词怕是会让观众尬的用脚趾头抠出两室一厅。

还是那句话,影帝就是影帝,感觉真的不一样。

关于选角其实没有必要抨击黑人的麦克白(毕竟也是冲奥片,理解一下🐶)麦克白作为一个莎翁经典人物在舞台剧或是在电影中都多次由不同的人种扮演,这次的黑人麦克白只能说是一次大胆的改编罢了。

由丹泽尔.华盛顿出演的麦克白很好的把台词和情绪融为一体,由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扮演的麦克白夫人可谓把阴险狡诈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对女巫的刻画也是本片中的一大亮点。

从总体上讲,这部片子算不上是烂片,但完全可以拍得更好,有点浪费了两大影帝的出演而没有拍出应该拍出的宏大史诗感,看完之后有种不尽兴的感觉,有些遗憾

 4 ) 那颗心长在身上,却不是他的

幸甚至哉,这是语言最接近思想的一次,每句话都像诗歌那样优美。

权力的游戏,即便乌鸦为真,也只是诸神的闹剧而已,如果那是谣言,也能侵入恶人的心。

“因不义而起的事,必须用罪恶来巩固”,麦克白做到了,“用小事赢得信任,是为了在重要的事上背叛”,因此他将走向自毙。

命运无法抗拒,就算知道了结局,依然选择接受。

就像这令人感慨的执行,不断被印证,却难以回头。

那些群飞的乌鸦,遮天蔽日,像心内的低语,像大脑的幻影,更像苦口的呻吟:“繁星啊,藏起你的火光,不要照亮我黑暗、强烈的欲望”。

眼前的宿命对手,仓皇拾起的王冠,那个人何其悲哀。

 5 ) 欲望写就一场典雅的悲剧

8.4分 乔尔科恩单挑大梁,改编了一部如此特色鲜明的莎士比亚,竟也没有让我失望。

台词并不如想象中难懂,很多时候未必需得听出每一句的意蕴,只看出表层了解大意便足以投入故事感受其魅力了。

剧作五星,当然这是莎士比亚的功劳。

而在这诸多的人物甚至都没有交代什么背景的前提下,竟毫不纷乱,科恩的功力真是了得。

看得出来他绝对是下足了功夫,一如自己的风格强调着宿命与人性,极简主义和黑白风格用得和谐,庄重肃穆,气势恢宏。

几场室内戏极具表现力,留白恰到好处,光影变换让人如醉如痴。

算是将一场舞台剧完美复刻到大荧幕,尽管没有太大创意。

角色演绎也没得嘲,全组都在合格线上,科恩嫂极出彩,开始的狠毒与野心,以及最后的负罪与挣扎诠释得近乎完美;华盛顿的表演同样登峰造极,表演的层次完全不逊于影帝大热威尔史密斯,比起后者又多了几分厚重。

最终预言一一兑现,移动的森林攻占了王宫,麦克白夫人自杀,只剩麦克白自己还在对抗欲望写就的宿命,两次一对一的战斗,第一次不费吹灰之力,第二次面对预言中“不是女人生下的孩子”,鏖战许久,在即将胜利的一刻却为了捡起王冠而走神,错失良机,刀光剑影间被砍下了头颅。

两次战斗都极富美感,设计感和表现力,没有乌泱泱的大场面大特效下的不知所云,而是极有力量却简约庄重的一场悲剧落幕,精彩。

这种电影不给四星实在说不过去了。

 6 ) 不是问题的问题

或许为了求新求变吧,这次拿起导筒的是不知道暂时还是已经分家的科恩兄弟的乔尔·科恩指导,演员则请到了超强实力派丹泽尔·华盛顿,以及导演的老婆,也就是科恩嫂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这是一部形式大于故事的先锋性实验作品,4:3的构图,黑白美学硬光摄影质感,每一帧画面都透露着特立独行,去对撞流传经典的《麦克白》故事。

当然这带来的不是问题的问题是,这部电影注定也是会成为在故事上没有新鲜感的配比,最终还会回到观众的选择上,如果你喜欢《麦克白》的故事,看他!

如果你沉浸在摄影美学中,看他!

反之亦然。

 7 ) 莎士比亚与奥逊威尔斯

(发表于《陀螺电影》)从奥逊威尔斯到黑泽明,从波兰斯基再到几年前的贾斯汀·库泽尔,莎士比亚的这出“提到名字就会引来厄运”的苏格兰话剧一直饱受世界各大名导的青睐,被多番搬上银幕。

可是,至今为止,似乎还没有任何导演能够完全征服这个故事。

就连黑泽明都得另辟蹊径,完全地改动故事的时代背景和剔除莎翁原著诗性的话语,才能把这出被排演了几个世纪的经典烙上自己的印记。

而乔尔·科恩的这次改编,则古典和先锋性兼备。

这部电影是他离开了兄弟伊森之后的一次单飞,不过这并不代表着这是一次孤立无援的创作。

乔尔还是和一位伟大的天才艺术家共同创作着。

《麦克白的悲剧》是一部100%的科恩电影,但与此同时,他也是一部100%的莎士比亚作品。

《麦克白》讲述了忠诚勇敢的苏格兰将军麦克白在一场胜仗后遇见了三个神秘的女巫。

她们寓言麦克白很快就会取代现有的苏格兰国王,自己登上王座。

麦克白不信女巫的话,但是权利的诱惑始终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地盘旋。

在妻子的诱导下,麦克白终于觉得实现女巫的寓言,在庆功宴的夜晚刺杀了醉酒的国王,取而代之。

当上国王后,麦克白因为女巫的预言变得疑神疑鬼,易怒暴躁。

被他杀死的昔日旧友的鬼魂也开始纠缠着他,让他不得安宁。

时日不长,麦克白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暴君,麦克白夫人也因谋杀的阴影陷入癫狂,神智不清。

最后,国王的儿子带着亲信旧部从英格兰借兵杀来,杀死了麦克白,夺回了王位。

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充满了对人性贪婪丑恶的深入刻画。

对于麦克白和其夫人深陷人性黑暗面,走向自我毁灭的精湛描写,让这部话剧成了一个文学经典,麦克白也成了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象征性人物,几百年来被无数名角扮演。

苍凉而邪恶,是科恩电影常见的基调;自毁的悲剧主角,也在科恩作品中屡见不鲜。

从《缺席的人》到《老无所依》,甚至到黑色喜剧《冰血暴》,这一个个虚无的谋杀者中都能看出麦克白的影子。

《麦克白的悲剧》不是科恩第一次改编文学经典了。

乔尔和伊森之前已经将《奥德赛》改编成了一部颇具自己个人风格的荒诞美国南方神经喜剧(《逃狱三王》)。

可是这一次,科恩放弃了炫耀自己在剧作和台词方面的强项,反而极大程度地保留了莎翁原著的情节和语言。

这一次,科恩的全部精力都花在了对视听语言的构建上。

科恩的上部电影《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是他第一次尝试从胶片摄影转移到电子摄影,而从最后的成片,观众也能看出视觉效果上的些许生涩——有些镜头背景的绿幕过于明显,而另外一些镜头调色则显得过于平庸和偏白。

这次,有了莎翁扎实雄厚的文字作为基石,科恩可以全神贯注地调教和掌控电子摄影。

最后呈现的结果,也是令人瞠目结舌的:迷雾中朦胧的憧憧人影;极度特写下如雕塑般深邃,却又有些扭曲的面孔;20年代表现主义式的几何构图;黑白冲突对立明显的光影...如果说从文本上,科恩是站在莎氏的肩膀上的话;视觉上,《麦克白的悲剧》则是对奥逊威尔斯的一次招魂。

如果有时间和能力细细拉片的话,你甚至可以找出,这个尖锐的高塔是似乎是来自威尔斯的《奥赛罗》;这个倾斜的木屋仿佛是出自《午夜钟声》;投射到人脸上的一道道如锁链般的阴影则让人想起《审判》...这并不是说科恩的新作只是单纯对名家的一次模仿。

尽管不是自己的文本,导演本人的作者印记在各种细节和对原著的改动中清晰可见。

比如,原著中著名的女巫三姐妹,在影片中由一个演员饰演。

一开场,皱纹深邃面目狰狞的女巫扭曲着自己的身体,蹲坐在沙漠之中。

原文三姐妹来回的盘算和谋划从演员一人口中说出,声音忽高忽低,表情风云变幻。

邪恶神秘的三女巫在科恩的镜头下,成了一个喃喃自语的精神分裂患者。

对畸形异类和癫狂人物的偏爱一直是科恩的特色,莎士比亚的女巫也被重构成了科恩的小丑。

表演风格上,科恩也延续着自己一贯的风格。

虽然麦克白的别称就是“苏格兰戏剧”,但科恩并没有要求主演们试图模仿苏格兰口音,而是保持自己的原本口音。

因此,苏格兰将军(丹泽尔·华盛顿饰演)和其夫人(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演)都操着一口现代的美国口音。

不符史实的口音并不会让观众出戏,反而可以产生一种布莱希特式的离间效应,强调了影片本身的舞台性和戏剧性。

当莎翁的文本不再以观众熟悉的英式抑扬顿挫的发音被念出,而是被华盛顿附以流畅而粘稠的美式黑人口音,这种对文本节奏和侧重的重组仿佛也赋予了文本新的内涵和引意。

在华盛顿的演绎下,麦克白不再是以往的野心勃勃却备受良心拷问,挣扎在道德和欲望之间的反英雄;而是在军旅生涯之间耗尽一生,年迈之时终于下定决心去夺取权利的悲剧人物。

在一场很能彰显科恩风格的戏里,由黑人演员饰演的麦克德夫之子问母亲,自己流亡的父亲是否是个叛徒。

这场戏的语言风格在黑人口语和莎士比亚的诗词之间来回切换,在体现了科恩式荒诞的黑色幽默的同时,其语言的现代性和亲切感也迅速拉近了观众和这两个边缘角色的距离,让他们不久之后宿命性的灭亡更加悲壮沉重。

每次莎士比亚被重新改编,创作者都会试图赋予其新的时代性和政治性。

比如,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内外百老汇就上演了无数映射特朗普的莎剧改编——特朗普可以是麦克白,也可以是李尔王。

但是,科恩却没有这么做。

他的视角和手法是极度古典的,如果不认识这些演员,你完全可以以为这是一部和奥逊威尔斯同期的电影,毕竟充斥着全片的表现主义光影和构图比起2021年,更像是1941年的产物(当然,电子摄影偶尔还是会“露怯”,比起胶片的颗粒感显得过于光滑)。

但是正是这种古典,让本片有了一种超越了时代的普世性。

《麦克白的悲剧》和莎士比亚的原著一样,尽管有着极其精确的时代背景,却是一部跨越了时代的艺术作品。

莎翁的文字至今仍保持着隽永的诗意,科恩的影像也会如此。

 8 ) 春节档前对冲一下

春节档开启的前一天,在家看了一部莎翁戏先对冲一下,本以为以丹泽尔•华盛顿这样一位黑人影帝和科恩嫂这样的美国影后来主演莎翁戏多多少少会有点不适,没想到观影体验依然小有震撼,我想这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见仁见智的黑白画面,近年来越来越多人批评某些独立电影人对于黑白影像的滥用,只为凸现一种质感,而无具体的艺术构思的支撑,但个人觉得这部《麦克白的悲剧》中的黑白画面与莎翁古典的台词和演员的表演很搭,再加上精心设计的构图,最后呈现出的整体审美价值相当不俗。

另一方面也是演员出色的表演,其实丹泽尔•华盛顿多年来在表演中的一些小动作在这部戏中依然会出现,但这不妨碍他用他的美式发音将莎翁的台词念得抑扬顿挫,仿佛神谕,而科恩嫂棱角分明的面容更将麦克白夫人的野心和欲望都演绎得锋芒毕露,过目不忘,还有女巫的呈现更是邪异鬼魅,令人印象深刻。

唯一略显遗憾的地方,也是很多莎翁戏的通病,就是电影主创们似乎都不敢对莎翁戏“动刀子”。

个人有一个浅薄的认识,莎翁作品的魅力主要是其华丽的台词,并不是故事层面的设计,尤其《麦克白》这种本身留白就相对多一点的作品,完全可以在剧情上多一些自己的、更现代的设计。

这让我想起央视版的《三国演义》,与后来的新《三国》相比,很多人以为央视版本的成功是对原著小说的照本宣科,没有自作聪明的蹩脚改编,但其实央视版中也有不少导演和编剧自己的原创桥段,戏剧效果都相当不错,比如大家最熟悉“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9 ) 麦克白的悲剧

凡是知道莎士比亚的,很少不知道麦克白。

作为沙翁的名剧,欲望,罪恶,忏悔,毁灭,穿越了整个剧。

当然这部剧是要告诫人们不要被贪婪凶狠蒙住了双眼,到最终这一切都会反噬施恶的本人。

劝人向善。

布道式的说教我们暂且不去说他。

单从电影而言,黑与白的色彩反差,含义是多重性的,即是光明与黑暗,善与恶,因与果,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我很喜欢黑白色彩,简单而且明了,更能够突出人物场景的多重性,将复杂的事情用简单的色彩方式表现出来,可以引起观众在观看电影之后,进行再一次的反思。

其次是画面做的很精美,将绿屏的元素加入其中,不显山不漏水,至少是电影的画面不显得平庸。

由于剧情表现的需要,影片中有大量的人物的特写镜头,但是随着剧情的伸展,并没有让人感觉到是一种负担和厌烦,相反这种反复出现的特写画面,对人物内心世界表现的渲染,达到了一个峰值。

最后,丹泽华盛顿和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扮演的麦克白夫妇。

真的可以说是令人难忘。

作为一个黑人演员,细腻的刻画了麦克白这一内心世界是否复杂的人物,丹泽尔华盛顿,可以说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扮演的麦克白夫人,那种发自内心的邪恶,贪婪,狠毒,通过面部表情展现出来,有的时候还真令人不寒而栗。

演员当然是很优秀,但是导演对于演员的认知更让人夸赞,那样的一张脸演这样的一个角色是一个角度上的杰作,但是很可惜,这个人物的最后处理显得有一点简单和贫乏,但这绝对不是演员的错。

 10 ) 极致光影布景——《麦克白的悲剧》

今天聊聊美国电影《麦克白的悲剧》。

片名The Tragedy of Macbeth / Macbeth (2021)。

《麦克白》(Macbeth)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和《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并称莎翁“四大悲剧”。

多年来影视化改编层出不穷,这次最新电影版由著名的文艺片发行公司A24出品,导演乔尔·科恩(Joel Coen)携影帝丹泽尔·华盛顿(Denzel Washington)和影后妻子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Frances McDormand)演绎了一版他心中的《麦克白的悲剧》。

本片完全采用黑白拍摄方式,2021年9月24日在纽约电影节上进行了全球首映。

随后在A24影院上映,并在Apple TV+上进行了全球发布。

《麦克白》的故事相比大家都很熟悉了。

麦克白将军是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平叛和抵御外敌入侵立下汗马功劳,被国王加官进爵。

麦克白在凯旋途中遇到三名女巫,女巫预言他将加冕为王,但没有子嗣,同僚班柯将军的后代会接替为王。

听到这种预言,麦克白百感交集。

麦克白在妻子的怂恿下谋害国王邓肯,栽赃给国王侍卫,自立为王。

篡权后的麦克白终日疑神疑鬼,根据女巫预言,他进一步加害班柯和他的儿子弗莱恩斯。

班柯被刺杀,不过弗莱恩斯逃过一劫。

坏事做尽,麦克白承受了巨大精神压力,于是他向女巫寻求帮助。

麦克白又从女巫处得到了三个预言:当心麦克德夫;没有女人生的男人能伤害他;大伯南伍德森林来到邓西内山前他都安然无事。

于是麦克白进一步杀害麦克德夫,杀光了麦克德夫的家人。

而麦克德夫并不在城堡里,逃过一劫。

麦克德夫联合邓肯的儿子马尔科姆讨伐麦克白。

他们砍伐大伯南伍德森林的树枝做伪装,直接空降麦克白的城堡。

麦克白妻子最终也精神失常死了,留下众叛亲离的麦克白,迎接反抗者的最终审判。

在最终大战中,麦克德夫杀死了麦克白,因为他是剖腹产,并不是顺产的。

弗莱恩斯后来成功称王,至此女巫的预言全都应验了。

本片是乔尔·科恩的第一部个人导演作品。

他之前执导过许多作品,不过所有电影都是他和弟弟伊桑·科恩(Ethan Coen)联合执导的。

本片于2020年2月7日在洛杉矶开拍。

乔尔·科恩仅用36天就完成了影片拍摄,创下他的最短拍摄记录。

《麦克白的悲剧》中的黑人演员都是非裔美国人,这也和以往莎士比亚改编电影的常规做法不同。

以往改编作品中更喜欢英国演员,特别选则非裔英国演员。

乔尔·科恩为了让本片看起来“脱离现实”,除了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全片其余所有镜头都是在音响舞台上拍摄完成的。

片中所有场景都是在舞台上搭建的,布景极简却很有格调。

超现实光影、极简布景可以让观众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演员的表情和肢体上。

此外为了让影片的光线看起来超脱现实,除了弗朗西斯·麦克多曼德的几件连衣裙外,所有的服装和布景都是黑白的,甚至一些布景上直接画上阴影,造就了本片的视觉效果。

除了拍摄布景令人着迷外,影片中演员们的精湛演技更是让人大呼过瘾。

丹泽尔·华盛顿把麦克白演出了迷失在杀戮欲望中的垂暮感,莎翁的著名台词从他口中说出就像一个疯狂老者在进行内心独白一样。

麦克白一路走来或有自己的意愿、或被他人裹挟,全程伴随着矛盾心理,令人憎恶、令人唏嘘,就像华盛顿演绎的那样。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给麦克白夫人赋予了强大的钢铁意志,在丈夫犹豫不决的时候,提供关键助力,在丈夫临阵怯场时,完成最后收尾工作,在丈夫失心疯的时候,及时救场。

但就是这样一个刚强角色也无法避免心魔侵蚀,这也让她在最后走向疯魔癫狂多了一丝悲剧色彩。

极致光影布景,全新文艺演绎。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麦克白的悲剧》短评

乔尔想要模仿伯格曼或黑泽明的风格,可无奈他是科恩兄弟的成员,《麦克白的悲剧》的风格是分裂的,一方面是基里科,德国表现主义影响之下的美术设定,另一方面乔尔则重复着同一种构图:浅焦下人物近景直面观众,强迫其注意到人物说话时的肌肉运动,一种典型的黑色幽默处理方式,人物的美式英语则仿佛置身于一场排练或Zoom上的剧本朗读会议,我们当然可以设想一种科恩式的麦克白,参考《逃狱三王》或《巴斯特民谣》,抛弃掉严肃性,在形而上学和反类型上越走越远,用丑角视角或者将场景移置某种荒诞派色彩的人物窘境之中,不过很可惜的是《悲剧》并没有,属于好莱坞那种作为呆板无趣,却稳赚不赔的,缝合怪式的改编;或许将同样的题材交给多兰,也会得到一部类似的影片。

6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较差

疯了不用大喊大叫,眼神带魔,走路带风,心态偏执,在电影里,在日常生活里,这种疯最吓人。

7分钟前
  • 丑嘴唇
  • 推荐

麦克黑

9分钟前
  • 暴风雷霆点播影
  • 很差

极简却绝佳的舞台布置,生硬却精准的文本言语,以及深情自如的表演,共同完美演绎了这出经典戏剧。在女巫的预言下踏上背叛和杀戮的道路,却终因偷得来的一切而恐惧和不安,当跟随欲望走上一条不归路,便无法熄灭这片黑暗之火。

10分钟前
  • AlanX
  • 推荐

绝了,推荐

11分钟前
  • 身似
  • 力荐

⋯what for tho?

16分钟前
  • igrɛkonze
  • 还行

摄影好厉害

17分钟前
  • 玫瑰水母
  • 还行

这部也期待了很久,但看完心情复杂……首先没有想到会让我觉得很无聊!诚然我有很多喜欢的地方:摄影机无疑像是把戏剧舞台搬上银幕,白屏的开头和黑幕的结尾也别有用心,电影里的符号、造型、演员、场景和氤氲且黑暗的氛围也是我喜欢的。但就是啊,有很多方面没有做得很到位,例如这个偏装置艺术的后现代城堡在整部电影中的作用,还有演员使用古英语但仍然十分现代的口音,有一种同古典戏剧内核剥离的违和感。(3.5/5)(@Angelika)

18分钟前
  • Algiersea
  • 还行

太阳星辰、睡眠死亡、天堂地狱,大量天空的描写让人与环境的对抗显得如此无力。4:3画幅,大量固定镜头,经典电影技法拍经典文学,表演和台词还是舞台剧式的。人物刻画薄弱,还好女巫的恐怖感渲染出色。极简的线条和布光,几段establishing shot很惊艳。同是科恩和黑泽明的脑残粉,还是更喜欢六十年前的蜘蛛巢城。

19分钟前
  • rmqlife
  • 推荐

像是上了一堂戏剧鉴赏课,美学价值突出,电影价值匮乏。

22分钟前
  • 不留痕迹
  • 还行

美国张艺谋

25分钟前
  • 梦中加冕
  • 很差

不喜欢这样的科恩,以前的作者性荡然无存,摄影上的极度写意也无法掩盖导演创作能力枯竭的事实。反而是两位演员最出彩,只可惜他们奥斯卡级别的表演被这样一个平庸的剧本给生生的浪费了。注:赶快让两个科恩合体吧,这部实在是没劲。

26分钟前
  • 十二月狂想曲
  • 较差

美则美矣,但几乎毫无必要吧……看预告片我以为要拍得很抽象,当我发现这是真的要把故事原原本本完全过一遍的时候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27分钟前
  • 明媚
  • 较差

看得很享受很投入,可始终因为是莎剧的优秀底子,我看法鲨那实景版也是同样感受。但舞台戏剧电影,基里科的场景再黑白简约化,通过背台词和念台词,就能实现主题升华吗?德国表现主义就需要当下去重复致敬吗?实在不可能也没必要。更因为出自依赖剧本的科恩之手,再减一分。还是希望多些拉尔夫费恩斯版《科里奥兰纳斯》这类、把场景彻底至于当代新闻实景的莎改作品。

32分钟前
  • seamouse
  • 还行

3.5 气质拿捏到位,原剧作中,麦克白行凶后深夜里传来敲门声,这种似真亦幻的心理惊悚是灵魂。电影则在行凶场景后不断突出节奏近似叩击的声音,如钟声、水滴声和靴子踩在地上的声音,这是人物内心的外化,配合表现主义光影太准了。喜欢三女巫出场第一幕,一女巫先出现,随后两女巫倒影在水中,噢噢噢,真好!

34分钟前
  • occludere
  • 推荐

纵深空间

36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一星打给舞美,打光,摄影。//有黑泽明《蜘蛛巢城》戳在那,很难再攀高峰。//加那么多黑人又是何必,科恩连你也需要正确了吗?

39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题材多匮乏才又来折腾麦克白啊?!摄影什么的都很棒,黑白影像和“悲剧”也很搭,可是故事太家喻户晓了,实在也玩不出什么花样了。倒是丹泽尔·华盛顿和弗兰西丝·麦克多蒙德演技很过人。

41分钟前
  • Ron Chan
  • 还行

看得昏昏欲睡,太多黑人政治正确了。

43分钟前
  • hmiljyn
  • 较差

黑与白,光与影,宫廷服饰与现代建筑,美国人演绎着英国戏剧,很有冲突性。有几个场景让我想起伯格曼的《第七封印》,其中乌鸦的形象确实是本片亮点,但拍的太好了,导致片中的预言有一种神明感,麦克白的人性反而显不平衡,把麦克白从一个悲剧故事拍成了寓言故事,这部分真的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了。ps只希望丹尼泽华盛顿别走摩根佛里曼那种说教老头的路线。

44分钟前
  • 你也配?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