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电影标题,原本以为是间谍题材电影,没想到是与我们本身的专业(传媒专业)有点联系的电影。
电影的题材乍看比较新颖,讲述的是现代药业发“灾难财”的故事,带有社会阴谋论的一些意味。
但是仔细一看,你又能感受到那种港片的传统套路。
港片素来很懂得营造紧张氛围,擅长层层推进剧情,对“悬疑”二字拿捏非常准确。
港片通常以男性角色为主导,二人性格通常性格非常悬殊,搭档起来摩擦出不同的火花,透露出出浓浓“男人味”。
稍稍拘谨但细心的马来西亚警察张智霖,加上神经兮兮又邋遢的香港警察,看似三观不合,但是又有点像最佳搭档。
全片在追求反套路,好人可能会是坏人,坏人也可能是好人。
可是这个反套路,似乎没有太大的成功,剧情的节奏把握不是很准确。
电影有一种草草结尾的感觉,一开始让人觉得悬疑十足,但是结尾的时候却只能感觉中规中矩。
真相是电影想讨论的东西。
警察是寻找真相的人,记者也是报道真相的人。
于是真相成为了电影的理解关键,为了真相值不值得游走在灰色的地带呢?
我们可以为了审判别人,而去制造“真相”吗?
极端的新闻自由主义认同吗?
你愿意为真相付出生命的代价吗?
这些议题,是电影带给我们思考的。
评分:6.5分
吴镇宇,张智霖,佘诗曼,这个演员阵容可谓强大,但是却配上了一个二流的剧本,演了一出狗血的大义灭亲戏。
A公司大老板张日善靠卖假药牟利,妻子和两个儿子都非常反对,甚至以曝光黑幕相威胁,大老板先后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大儿子张俊龙,并且销毁所有证据,小儿子张俊延只好通过直播的方式曝光其罪行,尽管没有确凿证据,但是依然在公众面前打破了自己父亲善人的形象。
剧情很好猜,偷硬盘的人以滑翔的方式逃跑,马上对应了曾在空军服役的张俊龙,张俊延那出戏的白头发装扮几乎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假的,几乎没有悬念。
稍微让我有点迟疑的就是李永勤到底是黑是白,如果说他认定张俊龙案是他杀,继续追查是为了进一步追捕彭美珍,在第一次看见张俊延时要求将他带回马来西亚是向张日善交差,其实都能说的通,只是最后在在A公司废弃工厂自愿把枪交给王大伟上演人质戏码,终于确定为白,说实话蛮可惜的,因为这似乎是全局唯一的反转点,但是导演似乎更想要一个单纯的人设,可惜了。
全剧来看,演员算是卖力,只可惜剧本太次,3星不能再多。
港剧和港片就是有一种奇怪的效应,即使每个剧,每个题材都是那些人在演,都是那些套路,但依旧能抓住你的眼球,即便辉煌不在,但在70,80后的记忆里还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吧。
应该算是一部港味十足,情怀依旧的很TVB的港片吧!
最后,我还想向那些勇于揭露真相,匡扶正义,为求真相不顾个人安危的记者们致敬,因为有你们,才会让这个社会更公平,更美好,更有希望!
情节没有多大新意,不过场面节奏在线,以为是国语的,进电影院看的是粤语版的。
中规中矩的港产犯罪电影,不过对比之前看过的几部,这部算...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
蹭热点,容易,谁不会?
世界杯,你说俄罗斯,我说韩日,2002年,中国队第一次打入世界杯决赛,功臣,叫董路。
挖真相,巨难,勇敢的人,越来越少。
只有在电影里,靠故事,靠回忆,靠联想。
《泄密者》这部电影,我推荐给,在非典SARS期间,有过痛苦经历的人,观看。
谨以此片献给,2003年的柴静和钟南山。
不理解,SARS,怎么恐惧的,可以先看这3条资料,1. 百度百科,有一个词条:钟南山依赖症。
2. 柴静在CCTV新闻调查栏目,做过一期35分钟的视频,《北京:“非典”阻击战》。
3. 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2003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激战。
在电影里,两个星期内,患者70%死亡率的“非典”式病毒,叫VR-23。
电影《泄密者》的真正主角,是一种精神。
为了这种精神,一位总经理,做了内鬼,人死了。
一名好警察,当了绑匪,家破了。
一个名记者,非法直播,名臭了。
一家5口亲人,势不两立,母亲遇害、哥哥被自杀、嫂子被炸成碎片,只有弟弟靠栽赃陷害自己的父亲坐牢,幸存。
这种精神,叫,真相者联盟。
他们不怕牺牲,甘愿以泄密者的身份,用全球互联网现场直播的手段,揭露真相,帮助普通人在灾难下获得公平生存的机会。
【备注】看完《泄密者》之后,我对所有现场直播的APP,都添了一分好感,外加,十分担忧。
如题,是不是现在都没有什么好剧本了,剧情没什么悬疑,支撑下去的就是演员的强大。
就是吴镇宇和张智霖的出现让我突然想起了冲上云霄……另外可惜的是张继聪怎么没爆金句就去领盒饭了,是有点不爽!
还希望他能留个亮点呢。
4星是献给原味的港片和演员,毕竟现在能找到粤语的港片还真挺难,一种对纯正港片的情怀吧
电影《泄密者》电影已经看了好些日子了,只是一直没来得及记录。
典型的港式警匪类电影,很香港。
不过这部电影知道说的是,他让我想起了韩国,很经典的一部灾难电影,叫《铁线虫入侵》。
讲的是一个制药厂为了推销自己的药品,制造出一种广泛传播的病毒。
让自己的治愈药品成为稀缺物,从而提高自身的价值。
这部电影在这方面来讲,其实有点照搬。
郑则仕扮演的药厂老板不就是一样的吗?
他先制造出一种蚊蝇传播的疾病,然后唯一的治愈药品就是自己药厂生产的药品,因为物以稀为贵,方便提高自己的经济价值,另外一方面,我说要出自己良好公众形象的一种伪善性。
只可惜,自己的两个儿子揭穿了自己的真面目,并且作为一个泄密者,知道出自己,绑架自己等一系列的情况,来揭露父亲的邪恶本质。
这部电影开始的时候,三个主演,吴镇宇,佘诗曼和张智霖,是他们作为三个独立的个体,我觉得,前半部分关联性不是很强。
就是到了最后,他们强强联合之后,才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虽然张智霖孩子和另外两个吴镇宇和佘诗曼是对立面,但总的来说都还算是正在正义的一方。
这部电影,将三个人都作为了主角,可能吴镇宇更加突出一点吧,至少前半部分是,到后半部分的话,三个主演的,分量,几乎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太多的侧重,所以说后半部分,没有一个独立强调的重点就是说谁作为主角来贯穿整个故事。
就好比说这三个人都太大牌了,没有将谁作为绝对的主角,而是三个人都要兼顾,相同来说,三个人好像都没有特别的侧重。
开始的时候,吴镇宇扮演的警察还比较,戏份多一点,但到后来,喜欢逐渐减少了,嗯,张志明,我觉得他在剧情方面的作用不是特别大,就好像是一个大配角。
佘诗曼呢,作为女主角,所承担的作用又没有那么大。
这部电影总的说来,没有太大的优点,也没有太大的缺点,剧情方面有一些照搬,情节上还可以,总体的感觉就是很港式的一个警匪片。
演员也是,剧情也是,就连最后的结果也是。
虽然一开始就猜到是他们父子play,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因为父子之间要弄到这个地步,钱真的让人六亲不认?
不得不说,拍得还是挺悬疑的,港片的动作元素也在。
真相,是需要牺牲的,无辜也罢(张继聪及路人),罪有应得也好,为正义献身也好,人都是死了。
最有意思的是结局,总体是好结局,但也有些无奈,失望中却透着希望,有人欢喜有人无奈(结婚离婚),这就是现实吧。
不管怎么说,泄密者就是一群有正义感的极端主义者。
《侏罗纪世界2》和《泄密者》都看了。
类型,前者好莱坞怪兽片,后者香港犯罪片。
口碑,前者豆瓣7.0分、7.9万人评分,后者豆瓣5.8分,0.36万人评分。
票房,前者10亿,后者0.51亿,目前都是上映6天。
大恐龙碾压啊。
但是,论及共情和观影后思考性,我pick《泄密者》。
现年57岁的导演邱礼涛非常高产,他的作品列表在豆瓣能列出13页,而且非常全能,当过电影摄影(《法内情》《蜀山传》《永久居留》),当过编剧(《老夫子2001》《这个阿爸真爆炸》)、当过演员(《新不了情》《笨小孩》),还组过乐队出过书。
导演作品光2017年就有《常在你左右》(古天乐)、《失眠》(黄秋生)、《原谅他77次》(蔡卓妍)、《拆弹专家》(刘德华)。
明年他的待上映作品还有《拆弹专家2》、《扫毒2》、《死亡通知单:暗黑者》。
依据明星效应,国内观众比较熟悉的邱导作品可能是,让黄秋生成为香港第一个凭三级片拿金像奖影帝的《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1993),让刘美君荣膺台湾金马奖影后的《性工作者2:我不卖身,我卖子宫》(2008) ,让蔡卓妍获得澳门电影节影后的《雏妓》(2014),让刘德华提名香港金像奖影帝的《拆弹专家》(2017)。
其实邱导的作品题材非常丰富,拍过喜剧片(《山鸡变凤凰》(1994)、《神探驾到》(2015)),拍过爱情片(《爱情梦幻号》(1999)、《半醉人间》(2006)),拍过动作片(《终极忍者》(2006)、《竞雄女侠秋瑾》(2011))、拍过功夫片(《叶问前传》(2010)、《叶问:终极一战》(2013)),拍过惊悚片(“阴阳路”系列、《伊波拉病毒》(1996)、《青魇》(2012)),拍过政治片(《公仆2》(1995)、《廉政行动》(2016)),还拍过纪实片(《性工作者十日谈》(2007) )。
但最多的还是犯罪片,从他早年的《的士判官》(1993)、《惊变》(1996)、《夜叉》(1999),到后来的《等候董建华发落》(2001)、《同门》(2009),到近年的《凶手还未睡》(2016),再到今天我们要谈的这部《泄密者》。
邱导很多片子里有警察,要不直接就是警匪片,要不就是男主是警察。
《泄密者》也是两个警察男主,港片惯用的“双雄”设定,吴镇宇的眼,张智霖的颜,都很能打,但更能打动我的还是影片里的记者形象。
李灿森和佘诗曼在影片中都饰演有专业精神、维护正义、不怕死的记者,李灿森很快领了盒饭,佘诗曼有女主光环护体,所以连续三年都获颁香港最杰出记者奖、在工作中有死忠跟班、染病毒是虚惊一场、在枪战中有英雄救美。
血统纯正的香港电影必然要有经典港星班底,有悬疑、枪战、爆破、追车等元素,最好再来首粤语金曲。
客观地说,《泄密者》就是这样一部中规中矩的套路港片,剧情主体走向都能提前猜中。
但由于角色统一的港片气质(虽然为规避敏感而设置了一些马来西亚国籍)、对香港地域文化的表现(港式云吞面、咸柠七、外冷内热的港人情感),看下来还是舒服的。
女主佘诗曼和周秀娜、卫诗雅等女配都是香港女星,不像以往合拍港片里夹杂一个大陆女星当花瓶女主很违和,双男主负责性格反差,女演员的气质就很关键了,完成角色功能之外另有重要作用就是加强或与影片整体风格保持一致。
《泄密者》讲述《香港日报》女记者阮嘉岚(佘诗曼),面对变种寨卡病毒肆虐传染展开调查,因为同行发生命案和两个警察男主联系在一起,挖掘出“泄密者”神秘爆料组织并与之携手,最后扳倒奸商。
影片最叫绝的设定是,治病之药实际是导致社会之病的药。
药业财阀利用蚊子散播病毒,同时制造对抗病毒的解药,既发大财又赚取好名声。
“孤儿药”(罕见病药物)三个字的意义颇可玩味。
“泄密者”像是一个真相联盟,为揭开病毒传播的背后黑幕而斗争,这个组织挑战了公检法,但到最后警察男主、记者女主都愿意加入,可能体现了导演邱礼涛推崇的“执生精神”(意思是自开生路)。
影片中阮嘉岚的妆发着装利落洒脱,行事果断硬朗,面对男记者示好、男同伴追随既从容又矜持,内心深情不露,得知对方死讯才会伤心流泪,外冷内热、欲说还休不就是港女特质之一么。
曾几何时,我也多么想做一个专业精而尖、感情不渲染的社会记者啊。
可能学新闻出身的人都有过一个记者梦吧,我也曾经幻想自己拿着笔和话筒,上山下海寻找新闻线索,慷慨激昂为公众代言,“你们可能没见过我的长相,但一定见过我的工作。
你们可能不知道我的名字,但无时无刻都感受着我的宣传。
”可我工作后是当新闻编辑,一当就好多年,基本都是安身于写字楼,虽然网络带着我紧跟新闻现场,也去参加过媒体采风,但始终不是真正意义上跑新闻、在电头上署名的记者。
而后来,随着商业门户蓬勃、自媒体汹涌而来,记者的身份变水了,“无冕之王”的头衔不吃香了,连“爆料”这个词都变low了。
好像人人都可以做记录故事,发表评论的人了。
有没有记者证的身份认证,倒也没人那么在乎了。
城头变幻大王旗,“用短视频记录我们这个时代”,当下宣扬的是这个。
记者的精神,是不妥协,是锲而不舍,但在社会现实的磕磕碰碰里,我选择了像更多平民百姓那样,“做人呢,最要紧的就是开心”。
我不后悔,但也没觉得这值得骄傲。
可能相比享受道德优越感,我更注重“自己执生”吧。
《泄密者》选用的插曲是Beyond乐队《谁伴我闯荡》,听听歌词,“其实你与昨日的我 / 活到今天变化甚多 / 只有顽强 / 明日路纵会更彷徨 / 疲倦惯了再没感觉 / 别再可惜计较什么”,配上女记者在男记者坟前的沉郁深思,很有feel。
话说导演邱礼涛原本也是想当记者的。
据资料介绍,邱礼涛1981年进入香港浸会学院(1994年升格为香港浸会大学)前曾经读过一年的理工科,因为对达斯汀-霍夫曼演的电影《总统班底》(又译作《惊天大阴谋》)里的记者很佩服,特别想成为一名调查记者,后来进入浸会学院传理系时,他本来也是想专攻新闻,不过因为受到香港电影学者和制片人林年同的影响,进入亚视实习成为一个编导助理,又被邀请去当场记而慢慢入了行。
与此同时,他还在《年青人周报》、《翡翠周刊》、《星岛日报》和《TOP》等报章杂志发表文章。
1998年,邱礼涛还根据一场交通意外事故为香港电台新闻部模拟重演了电视片《拯救行动999——生死之间》,可以说是他梦想当记者的一个变奏。
邱导的作品在豆瓣无一过8分,5点多和6点多的评分占据大半江山,可能作品一多难免良莠不齐、水准飘忽不定,但不可否认的是,邱礼涛是充满理想的社会学者,讽刺时弊,具备社会性,他“起码三分之一电影作品可以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代表着一些香港当代的人心脉络”。
近年来“港片已死”已经成为政治正确的口号了,但幸好还有导演在做港片坚守者。
邱礼涛曾经说过:“很多电影一出来时候的口碑,跟十年之后回头看是不一样的。
”我认为,邱礼涛(的影片)还是值得等待的。
艺术性5分,娱乐性4分。
在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下(不想看侏罗纪世界2),选择了本片。
去年同期曾选择了一部《追龙》,这的确是近年难得的优秀港片。
而本片,故事老派、表达老派,活脱是一部90年代的港产片。
《低压槽》与其相比,起码在表现形式及技巧上明显高出一筹。
而故事性方面,生化危机的确是一个好题材,虽选题有前瞻性和现实性,可惜电影表达手段落后,只能是瑜不掩瑕了。
经历了新冠这两年来看,豆瓣五点多分的评价太低了,应该三星半吧!
还行,还是熟悉的香港警匪风格,看多了国语,粤语很有亲切感了。
佘诗曼好看,剧情不太圆满
怎么现在的香港片警匪片画质越好,剧情却越差了呢?感觉所有人在合力进行一场浮夸的表演,全程都是让我在出戏的状态。
再国际化,底子仍是香港。听吴妈讲馄饨勾红醋,讲咸柠七,讲那些在这方寸之地无处安放的怅惘与豁达,就感觉,有些东西始终没走远。想想啊,纯港片,如今也算奢侈品了,凑齐这样的演员班底,也是高配了。反正看佘诗曼张智霖吴镇宇表演,很舒服。邱礼涛还是有股狠气的,哪天顺了就厉害了。三星半,加油。
想喝咸柠七喜!
本来可以拍得很好看的,但是该导演喜欢拍些很鸡毛蒜皮的事情然后就让整个片子变得有些不知所谓。除了这个剧的主题比较社会现实之外。可以说,毫无看点,当商业片拍得像人间小团圆。注定就是个烂片。失望。
我在2022-7-12看到这部电影,回来打满分,这电影2018上的,你敢信?
整体制作就像反贪风暴系列一样平赢 有一点港片内核 但缓慢的剪辑叙事实在太过时 北上迎合是多数港片的困境
挺现实的,补加半星
治不了病但是治得了心,给予希望,而这希望是假的。当一切进行得很顺利的时候,必定会有些不顺利的事情出现。良心是普通人说的,做大事,只需要结果。
没人吐槽结局吗?什么鬼?!!
看过《泄密者》:纯正港产片,无论是演员主创还是情节桥段都相当地熟口熟面,各式商业元素也套路满满,警察/媒体/神秘组织/药商等多方角力只求真相,还好影片节奏较快,吴镇宇很港式草根出演有笑点,不断地介绍美食,看的很饿呀哈。。。
超赞的卡司阵容加及格的剧情 可就是觉得故事没讲顺 一点都不过瘾 本来该给三星的 多一星给吴妈的那碗面
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面孔,不功不过可看。
喜剧片
这不就是sas吗,故事其实不错,只是太套路了
桥段老旧,人物套路,要郑则仕出来的时候才会比较像电影。邱礼涛倒是够流畅,但是8012年了,不腻吗
规规矩矩的商业片,没什么惊喜也算不上失望,比一些烂片要强上太多了,男主角挺衰的
大型科普电影:AMANAH不是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