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这部剧都爆笑到抽筋,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没有the big bang theory红。
我是先看爆炸论再看it的,看完之后终于悟了:原来爆炸论就是对it的拙劣copy!
leonard和howard,sheldon和rajesh分别是roy和moss的分裂体,至于penny,我实在不想说她是copy自jen,这俩人的等级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penny就是一个外表火热(虽然我不觉得她很hot,但剧中人都这么说,我也就姑且人云亦云了)内在无趣的美国妞,街上一把一把地抓。
而且基本上她跟宅男们的共鸣超少,除了leonard,跟已经被“轻度污染”了的jen完全不像。
至于分裂,我觉得是毁了roy和moss。
leonard不用说了,看过的人都挺烦他,号称天才,但看起来就是一个只知道jjyy的男人。
howard比较可爱,只是这个角色略显单薄。
rajesh毫无存在感。
sheldon挺出彩,但有哗众取宠之嫌。
感觉吧,编剧们看到观众对这个角色反响好,就加重描写这个角色导致其他角色越来越没分量,尤其是第一男猪leonard。。。
现在谁还会认为他是第一男猪?
这是编剧的失败,随波逐流不懂坚持主见。
可能这并不是编剧自己的意思吧,我个人认为写剧本写成这样挺没用的,虽然成就了一个sheldon。
两剧的笑料也差挺远。
爆炸论完全是靠sheldon的天才和怪癖在支撑,howard时不时出来“恶心”人作为辅助,rajesh,leonard和penny基本上就是路人。
而it三人组的故事从地下室延伸到楼上,再到交际圈,笑料越来越丰富,每个人都有逗你笑得滚到地上的时候。
这就是差别。
于是乎我猜测,大概是英式发音导致这部剧不受欢迎?
我自己是挺不喜看英国现代剧的,总觉得操着一口英国口音的人们必定穿着十九世纪以前的服饰,否则会觉得很别扭。。。
一开始看it的时候我实在是无法接受于是华丽丽地叉掉了,后来爆炸论看完实在没剧可看,我又巨想看nerd相关题材的剧,才找回it。。。。
幸好看了,否则就得错过这部爆笑剧了!
Jen真的好可爱⚈₃⚈一个社交达人+一个呆子+一个傻瓜的组合,和《布莱克书店》一样,都是很英式的作品(我可能会偏向后者,更丧丧疯疯的)。
不过有点可惜的是,我还不太get到精髓,以至于观感大大减半,没有网上的评价如此优秀。
映象最深的两个片段:①Jen面试的时候。
对于肚子里没什么墨水的我来说,很真实,近些年也经常听到“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班子平台”。
对于当时刚进入科技时代来说,Jen怎么能说不是走在时代的前线呢?
但是草班子平台还是回随着发展而上浮的。
②最后几集中的一集,关于Jen的经期。
印证了月经真的还传染的hhh
在第一集里看到Roy穿着那件印着"RTFM"(Read The F**king Manual)的T-shirt出场时我就被吸引住了。
而相比Roy的神经质,我更喜欢Moss, 乱蓬蓬的头发,黑框眼镜,格子衬衫,显得安静懦弱,so typical! 真是两个standard nerd。
至于Jen,实在算不上什么淑女,时常会显得极为彪悍,不过好歹是个女的,给这个宅男与书呆子横行的IT部带去了不少变化。
“Have you tried turning it off and on again?”我想这应该是剧集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了。
爆笑中发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有人问我电脑故障的问题时,最常回答的就是:“重启试试呢?
”只是平常没有留意,说这句话的频率竟是如此之高。
相信很多IT男看了片中这段台词都会有强烈的共鸣,感觉真是哭笑不得,想想过去不知有多少次帮亲戚朋友同学修电脑的经历,修多了自己都会觉得烦,不过这却也成了我与他人建立联系的重要渠道。
如果真的要把修电脑作为自己的工作,估计过不了多久我就会疯掉。
美剧好比一个就是青楼女子,但是名妓嘛,总要有些不一样,所以不光要吹拉弹唱,(表现为美剧的题材多样),更要欲诉还休(一拍就是没完没了),直引得你欲火焚身,她还娇喘“官人不要”而英剧,仿佛是关在深宫大院内久了,一出来就要彻底放纵,即便张狂的抓住你就要脱,骨子里还是脱不了的娇羞和清纯。
这比喻,可能不太恰当。
不过,这个剧,实在又冷又好笑。
实在难以理解,怎么能这么冷,还能这么好笑,用极端夸张的的剧情,表演,让人无可奈何,又笑到抽筋。
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一集都短小精悍,却能令人回味无穷,绝不像美剧那样拖泥带水,衣带半解的令人恼羞成怒。
不知道多少人的兴致(性致)都是被这样的耗尽。
所以,那些试图领略名妓风姿却又不得不漫长期盼的人,不如把这时间用在这些被忽略,却真正有资有味的“索女”身上。
唯一缺憾的是,由于关注度不够,没有足够的字幕资源。
我又懒得去找,只有全凭听力完成,导致还有有些地方不明不白。
里面笑到翻到,我却无动于衷。
仿佛,人家兴致盎然的各种扭动,我却迟迟没有反应。
真是辜负了一片情意。
《IT 狂人》 (IT crowd) 也是天才电脑狂加生活白痴的故事。
英剧还是不同,不太涉及私事。
大半是在一板正经的面相下进行疯狂的自我嘲讽。
演员样貌有时很“上流”, Moss(Richard Ayoade)有天上班戴上了颈箍,告诉Jen是憋伦敦腔憋的,乐惨我了。
Richard Ayoade 本人完全可以是轮廓雕刻感的非欧混血帅哥一名,据说他还是剑桥毕业,同时也作导演。
“哥特人”Richmond(Noel Fielding )出场很少,但获得的粉丝和尖叫最多。
现原型时,他根本是一碧眼金发的帅哥。
在不见天日的机房里,他则是声音很铜质,想法很奇幻,举止很穿越的吸血鬼装扮。
除上述两位,这部笑剧还聚了集Katherine Parkinson(扮演Jen)这样戏剧出身的和Christopher Morris (扮演第一任老板Denholm)这样编导演曲全能的,英国人的淘气是精致的淘气。
OK,首先,什么是geek?
简单的说……一群怪人,包括书呆子、宅男女们和电脑玩家等。
和传统意义上的怪人最大的不同是他们往往智力超群,善于钻研但不懂与人交往。
代表人物包括《Friends》里的Ross,又或是《Criminal Minds》中的Reid。
随着网络的日益无所不能化,Geek的群体也越来越壮大起来,直到有一天,CBS和BBC的老板都决定搞一部关于他们的故事。
于是我们就有了《The Big Bang Theory》和《The IT Crowd》。
《The Big Bang Theory》是4个年轻……或者说年幼的天才科学家和一个漂亮的女邻居之间的故事。
故事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这个想做演员的漂亮MM和那几个小伙子之间的对手戏。
记得曾经看到过一个关于男女性格倾向的测试这样写道:得分低于30的男性和得分高于180分的女性之间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生活在地球上。
觉得用来形容剧中人的关系很是适合。
你可以感觉到那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碰撞在一起所产生的闪亮火花。
或是把一颗硬糖扔进可乐中后那喷涌而出的泡沫般的笑料。
这部剧自去年开播以来就一路走高,直到上周达到了该剧最高收视——1270万观众。
Plus,这剧集的片头MV做的非常之赞,音乐动听,画面配合完美。
《The IT Crowd》的背景设定则要简单一些,讲的是一个大型企业的IT部门,两个Geek加上一个也不怎么正常的女经理,就组成了该剧的主演阵容。
接下来就像所有的英剧一样,各种稀奇古怪的故事就在他们身上发展开来,而作为观众你就可以开始……笑了。
看看第一集里他T恤上写的东西吧:RTFM*,你就该猜到接下来的事情会有多荒诞的。
这两部剧集我差不多是同时开始追看,也因此有机会再次对英美两地的剧集做一个比较。
相对来说呢,IT Crowd的故事各自独立成章,每一集都编的十分精细,处处充满着戏剧化的效果,让你可以从第一秒一直爆笑到最后一帧画面,但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却停滞不前。
相对于连续剧而言,或者称之为系列剧更为贴切。
这也很符合英剧编剧一直以来的习惯,把每一集都当作一部舞台剧一样去写,华美而无暇。
反之Big Bang的故事就没有那么饱满了。
但它的优势在于那种一点点发展的人物关系,还有相比IT而言更加贴近生活的表现形式,让你不知不觉间就感觉成为了剧中的一份子,开始为主角的喜怒哀乐而感到关心。
其实对于这点我总怀疑美国编剧是不是来中国或是韩国取经过……大家都知道,相对美剧那种快餐式地拍摄模式而言,我是更欣赏英剧的,但这次我却没能在这两部剧中找出胜者来……或者我还是更喜欢Big Bang一些的。
总之呢,如果你是一个美剧迷,那我猜你多少还是有一点宅的魂的。
那么有空时不妨找来这两部剧一看,带着点自嘲,乐呵乐呵。
数不清的梗:1、 报警电话:0118 999 88199 9119725 32、 Roy的:I’m disabled。
第二季的第一集,笑到抽搐。
3、 Jen的:Taxi!
经典分手标志,哈哈哈哈4、 Roy的:have you tried turning it off and on again!
5、 Jen主动请求做娱乐经理时,everyone包含roy都对他说:it’s not for you,jen。
(果然最了解男人的还是男人啊)6、 Jen的:the shoes!....7,腐国自黑:made in Britain(手动摇头…)搞笑的同时也带着稍许的感动:Jen有次找到了新的工作,十分开心,但是回来后看着落魄的roy与moss,默默地拒绝了新的工作。
有多喜欢,同样的笑点再看几遍还是忍不住笑到颤抖,大概是这么多年来看到的最搞笑的电视剧了。
这么好看的剧居然没什么人看!
Gesus!
找到的资源都不行,各位朋友,能给个地址什么的么
恭喜你!
上述标题已经成功当选2016最不知所云大奖。
不谢!
各国的电视剧长度真的可以差很远,韩剧动不动一百多集,美剧动不动十几个季,日剧通常只有十集而已,英剧就更别提了——三集五集就算是一个季了——观众们已经包围泥萌摄影棚了你造吗!
一直喜欢英国人的调调,总觉得美国人暴力肥胖没文化。
这部剧极佳地展现了英式幽默,幽默程度绝不输给生活大爆炸。
而且它更早,或许后者还传承了它的某些元素。
要说不那么喜欢的角色,也是有的,那个躲在屋子里的像吸血鬼一样的人和他们的大老板,表演有点过于夸张了。
这剧目测就四星到五星的节奏。
薯片我是不爱吃的,然而,如果正好是一包黄瓜薯片我一定一下就吃完了。
喜剧片我是不爱看的,很多喜剧片烂俗的令人发指,甚至有些梗翻来覆去的用,再加上莫名其妙的观众的笑声,仿佛在逼你笑。
然而IT狂人和别的妖艳薯片不一样,它是薯片界中的清流,是薯片界的一朵黄瓜首先,人物设定,核心人物就三个,加上老板、老板儿子、哥特帅哥,满打满算才6个主要人物,非常简单清楚,也没有乱滚床单,货真价实明目张胆旗帜鲜明地以geek作为笑点,当他们熟练的回答各种菜鸟电脑问题,甚至创造出一台自动答录机来回答:你重新开机了吗?
的时候,当jen做了几年manager仍然把IT解释为internet thing的时候;当初代老板听见jen说自己对电脑满熟悉,会把手放在鼠标上,点击,删除键就决定聘用她的时候,我这个凡人仿佛看见了来自geek界满满的嘲笑也仿佛听见了自己和公司it部门的对话,引人会心一笑。
然后是情节,没有故弄玄虚,就是很直白的冷幽默和讽刺,除了笑之外要让人打通点筋脉的意思(发现英国人真的太擅长讽刺了,阿婆连些个推理小说也不忘讽刺,哈哈)。
moss为了帮jen推脱不喜欢的追求者,不擅长说谎的他却把雪球越滚越大,说jen死了,公司举办追悼会,而下面哭的人甚至很多不认识jen;三人组去看一部讲gay的音乐剧,而这部音乐剧就叫gay,moss和roy为了上厕所一个被迫做了残疾人,另一个人当了酒保;roy路上遇见多年不见已经飞黄腾达的老同学,对方却误会他是个擦窗户工人,结果roy越解释越糟。。。。。
这些情节不一定是普通生活能遇到,多少有点戏剧性,然而剧中人的反应却是我们真实的反应,我们会把谎言的雪球越滚越大,我们会吹牛,会胆怯,会为了一些小便利做逾矩的事,我们做的时候不觉得好笑,看别人演才知道:啊,原来我那么可笑。
英剧有一个好处,短小精干,让你在还没产生审美疲劳的时候就戛然而止。
总体来说,四季各有笑点,水平差不多,但是一定要分个高低出来,我还是认为第一季最好看,可能戳中的笑点正是以前别人没戳过的地方,觉得特别清新有趣,就像吃第一口的黄瓜薯片。
EP1笑死了
英剧始终还是更为冷冽。
无敌三人组
这个....真的是跟TBBT相提并论的那一出?
冷死了哈哈哈~
看了几集 不很好看啊。。。
ROY!快赐我一个ROY!ROY我的电脑坏掉了!
没有谢耳朵那样长相可爱的演员,没有生活大爆炸那些物理学家写出的高深台词,没多少IT专业笑话,不觉得多有意思...怎么评分这么高呢?还是只是因为是电视剧?
没兴趣往下看。。。英音好听。
英国喜剧,相当英国。
完美
don't like it
很搞笑哈~
没意思 果然不适合这种 不过BOSS 真是喜欢
什么都别说,笑趴了
这剧的笑点。。。恩。。。
有笑点,不过还是有点冷
A whole bunch of overacting,偶尔好笑而已,pixel片头倒是制作得棒棒的。经典句:"Have you tried turning it off and on again?"
很夸张,但是我觉得好笑啊~哈哈!!!
比TBBT还是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