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的一部电影。
当日本黑帮片进入《极恶非道:全员恶人》的时代时,韩国《坏家伙的全盛时代》也早已过去。
相较于日本老派黑帮的规矩森严,在金钱面前逐渐破灭,沦落成人吃人的修罗道场,韩国这部黑帮题材电影,以东方意味浓厚的血缘宗族关系为切入点,赤裸裸的展示了金钱权势对这种血缘宗亲的腐蚀与破坏。
利益的诱惑下,谁都难以相信。
这种切入点,相当有趣。
日本的近些年的黑帮片,更多展示的是老式黑帮传统的破灭,而这部电影,展现更多的是人性的破灭。
东方特色的宗族关系,带出了本片第一个小高潮。
前几分钟还趾高气扬的崔社长,回家时却只能给崔岷植请安。
也因为这份宗族的关系和自身的交际能力,崔岷植顺理成章成为了崔社长的心腹。
第二点点出这个宗族的作用,是两人商量合法夺取酒吧股份的时候,师出无名,难道还有比宗亲更大的名义吗?
第三次的宗亲作用,是崔岷植把靠崔氏检察长把崔社长从监狱救出来的时候。
第四次宗亲的展现,是崔岷植背叛了崔社长却没死,而只是被打一顿。
打蛇不死必挨咬,第五次宗亲的展现,崔社长收到了崔岷植联合检察官抓捕他的消息仍然选择相信他。
于此同时,检察官这条线作为对比线出现,貌似刚正不阿的检察官听到能升官发财而最终选择了和崔岷植合作,宗族亲情让位于利益交换的讽刺显露无遗。
尤其喜欢开头那段展露宗族身份的小高潮和最后结尾。
亲情让位于利益,背叛自己的亲族而攫取到的利益,在临死前也会有那么一丝后悔么。
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
利益当头,在某些人眼里,哪有那么多的亲情可言。
为人岂能不慎之?
河正宇为我们奉献了一次精彩的演出,但是崔岷植可以说再次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表演课。
收受贿赂,7分10秒被打时的表情,绝了,完全让人联想不到《老男孩》!
本片可供学习和观赏的亮点不少,除了开头结尾的反差,剧情上开头设置长时间的新闻报道和历史记录,崔岷植被抓让大家产生"哦,不就是传统的黑帮大佬落网的老套故事"的情节暗示,这样和最后的结尾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崔岷植的父亲形象和黑白两界通吃的商人形象,通过他出神入化的演技展现,也极大的加深了这个人物的立体感。
可用:80年代的复古舞,52分钟的出场,气势上一气合成,配上不明觉厉的BGM,带感,小弟那砸在车上的一棒,这个细节和真实度就出来了。
黑帮人物纹身,都可以靠这个元素单独写一个故事了。
崔岷植在警察局戴着手铐训斥警员的场景,也颇为经典。
最后检察官的晋升故事,也有点黑啊,也可以单独写了。
韩国导演对国家体系的黑,真是是有天然的热爱啊。
所以说,不要相信这种攀上来的亲戚啊。
看来看去还是只有直系亲属最靠谱。
你看,要是崔岷植是崔社长父亲,哪还有这么多事啊?
这部电影中,老崔从政府小职员介入黑道,纵横了两个黑帮势力,又在政府的打黑活动中生存下来,摇身一变挤入白道,顺利生存下来,越混越好——可他还是一个小人物啊。
他就像影片里那把没有子弹的枪,看着挺厉害,实则没有杀伤力。
他没有当过一把手,一直都是一个辅助者的角色。
他没有道义,靠着不断地出卖自己的“旧主”得以生存,也没有骨气,对差点活埋他或是踹了他命根子一脚的人,都能转眼间笑脸相迎,最后的出卖也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利益。
他的生存只能说明——时代坏了。
是这个没有道义利益至上的坏时代,让这种小人物能够长盛不衰。
一.公务员时代——一个全民贪污的公务员体系一开始老崔在海关干着公务员,明面里检查走私,实际上是为走私大开方便之门,顺便从中捞取好处。
也不是老崔一个人这样,整个海关都如此,以至于不得不出了事情上司按照谁家中人数最少推一个人出去顶罪——选中了老崔。
一开始导演的镜头便如此辛辣,查完了货物公务员们腕子上金闪闪的金表,在荒废的小房间屋顶用电饭锅藏钱,上下一心中饱私囊。
海关——用电影的台词来说,“一个像蛋黄那么肥的单位”。
二.黑帮时代——道义凋零的黑帮老崔在海关捡了一箱海洛因,私自卖了出去,不仅没有被海洛因原主追杀,还阳奉阴违地攀上了黑道里的侄子小崔,开始了第一次华丽大转身。
得势以后的老崔逮到机会立即狠狠痛扁了原来海关里的上司。
黑帮或多或少是义气的化身,黑帮行事讲规矩,兄弟之间有情义。
所以一开始老崔建议小崔去吞了金坂虎的场子,小崔是拒绝的,因为师出无名。
然而在利益的诱惑和老崔布下的计策下,小崔还是答应了,打倒了金坂虎,吞了赌博机的场子,从此开启了老崔小崔一文一武合作亲密无间,黑道与官商勾结,生意洗白合法化如日中天的全盛时代。
老崔得势后不将小崔放在眼里,日益膨胀,他不喜欢小崔暴力的路子,小崔瞧不起他小人物的得瑟,与小崔产生了矛盾,勾搭金坂虎被小崔发现,被痛扁之后差点活埋,被救之后老崔居然痛哭流涕地去向小崔请罪。
小崔在这里放过老崔,从后面的情节看起来实在有点失策。
个人觉得一方面是轻蔑老崔,另外一方面还是顾及“亲情”和恩情。
毕竟“反骨”在黑道乃是大忌,下怎样的重手都不为过。
然而由于老崔实在是太混混了,挨打之后还能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去打他的小崔那儿假意关怀小崔实则为自己讨饶,小崔想想告诉老崔,赶你出去我不再为难你了,你也别再混黑帮了,给了老崔一笔安家费。
但是老崔不啊,过惯了被小弟环绕的日子,怎甘寂寞。
老崔被金坂虎一勾搭,加入了金坂虎的势力,把原来那套与政商勾结的套路搬到了金坂虎这儿,接着风生水起。
金坂虎这人,明知老崔没有义气还是重用,那么到了大难临头各自飞,被老崔卖了也是再所难免了。
三.打黑时代——权力腐蚀正义不造有没有小伙伴看到检察官出场的时候跟我一样热血澎湃了一把,想着终于有一个人不畏强权勇于追求正义了——然而看到电影后面几十分钟,才发现丫的这检查官也只不过把追寻正义当做自己攀爬仕途的一个手段罢了。
检察官跟老崔做了交易,老崔以出卖小崔为代价,换取了自身在打黑浪潮中的全身而退,而且从此以后把自己的人脉用以全力辅佐检察官向上爬。
这才是一个真的坏的年代啊,老崔在一二阶段混得那么好,不就得益于这种公务员体系上下一气的腐败么,在这样腐败的大环境下,一个真的刚正不阿的人又能走多久呢。
我们的检察官有私心,私心不是为了快手的金钱,而是权力和名声。
所以老崔在黑道势力几乎被连根拔起的时候又生存了下来,加入了白道,又是风生水起。
电影给了很有意思的一组镜头,老崔协助抓捕小崔,小崔得知被出卖后是愤愤不能平,两眼的仇恨几乎快要充了血,而老崔从小崔的困兽犹斗后生还,庆幸自己还活着连喊了三句nice。
是啊,老崔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情义不知感恩的人啊,为了自己的利益一切皆可出卖。
知道这样的人的历史,本该唾弃,却总有人不断地对这种人委以重任——为了自己的私心,追求更多的利益、更大的权力。
这真是一个坏时代。
崔岷植大叔演活了这样一个小人物。
导演兼编剧真是犀利。
补全卢泰愚时期的知识空白看的,没想到非常喜欢。
一开始看监狱里写回忆录还以为是跛豪/O记三合会档案那种回忆穿插的展开,谁知是陈浩南何以干不过靓坤的故事(…)。
可以看出韩片和港片相当切近的亲缘关系(麦理浩创立廉政公署也是同样性质的行为:扫hei除e为的是“不稳定”的社团组织,而对上层是拉拢收编)。
大崔小崔分别代表新旧两个时代,富有意味的是两人年龄反而倒转,老的那个看起来酒囊饭袋,实际上深谙东亚人情社会的巨网游刃有余,小的那个看起来潇洒风光,实际上一直被背叛勉力强撑左支右绌——小崔自言遭五次大难,次次被小弟出卖,是对“情义江湖”的解构,兄弟情义在现实政治面前已经只剩艺术美学而没有任何内容物,哪怕打算退回“家族”依靠亲情,诚然亲情也靠不住。
很明显的一点是老崔从未动过刀兵,打架很不行(女人都打不过),没有子弹的手枪的隐喻:日本龙头老大送他的见面礼,打开盒子的时候,老崔意味复杂地哎呦一声;小崔不明所以,与日本人相谈甚欢——老崔是不明白为什么要送一把枪的(他拒绝信奉“道上的规矩”,只是有机会可以利用一把),他给日本人的回赠是“奥运表彰两国友谊的纯金奖章”,对面收礼的日本人也是满脸迷惑——一把枪vs友谊奖章,前者是边缘社会的傍身武器,后者是主流社会可以摆在阳光下显摆的传家宝(金蟾蜍亦然),老崔从一开始选取的道路就是和主流社会靠拢,那把枪也从未装上子弹,也是他最终能成为胜利者的根源。
当然“和气生财”背后是两面三刀的阴毒,“受人敬重的老人”背后是寡廉鲜耻做小伏低,总有地位更高的人让你下跪捂着裤裆满地打滚。
所谓“主流人上人”,不外乎此。
老崔发誓将唯一的儿子培养成检察官,是他留给后代最好的一着棋——世纪之交,大韩民国新贵的崛起真相,从鸽子笼基层公务员到美籍韩裔宾客盈门,不到二十年。
小崔承担了全部历史悲剧。
尽管他英俊逼人,应者如云,西装革履,却从头到尾都被他不可名状的东西操得晕头转向。
老崔的“不体面”在明,他的“不体面”在暗,早年被三清队的士兵
三清教育队打得落下病根,后来频繁进出监狱;1987油xing,韩国当代史上最重要的大事,老崔在电视机前密切注视历史未来走向,而小崔狼狈地游离在激情的人群之外遇刺,孤独地倒在台阶上,是他败落的伏笔,造衅开端实在宁。
不必说最后被俘尘土里打滚的痛苦。
不忍细看。
终其一生追求的“骨气”“仗义”“光明正大”,都是可笑的猴子捞月——他和老崔,都是“下等人的奋斗史”,选取了两条不同的攀爬路径:在蛮荒的丛林里,靠拳头打天下的人赢了;在以文明裱糊野蛮的现代社会,靠人情穿针引线的人赢了。
在现实中,老崔不一定能舔到最后应有尽有,而小崔的失败是注定的。
所以我认为电影最后一声“大父”,只是年迈的老崔朦胧中的幻觉。
对小崔的出卖,是他煌煌大业地基上的裂缝,他午夜梦回终日不安的阴影,做了亏心事,时刻提防鬼敲门——这是他的报应,太轻,但也仅止于此了。
从历史的赌桌上出局的小崔是无力承担复仇的叙事的,只能说是观众想象性的代偿方式。
导演在这最后一个长镜头(也不算长,哈哈)里,难得(是否是全片第一次?
)采取小崔的视角,也可以看出创作者以这种方式对落魄的枭雄给予的同情吧。
除了宏观故事把控,对配角的处理也极其细腻。
当老崔在车上对妹夫大放厥词,“你想你的孩子以后被人指手画脚讨生活嘛?!
”镜头拉远,前座的司机朴昌宇脸上的表情有一刻狰狞的扭曲——小弟也有想上位的野心。
艳俗的女社长看到金坂虎被暴打,眼神中压抑的疼痛。
赵检察官不要钱,但要升职,老崔便投其所好(从家谱中找关系真是神来之笔!
没有东亚人看了会不吃吃发笑!
),赵范锡也不是什么坚守良知的好人,他素来以践踏下等人为乐,我们熟知的“saoheichue”片里正义面形象,是完全缺席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韩国电影,谈黑幕不空洞,谈历史不藻饰,7.9分是不是有点低了。
《与犯罪的战争:坏家伙的全盛时代》。
7分。
尹钟彬编剧、导演,崔岷植、河正宇、马东锡、赵震雄主演作品。
这几乎是我见过片名最长的影片,好在片子质量过硬,值回票价。
韩语电影中讲黑社会凶狠的,非常多,手段之毒辣,确实可以独步全球,几乎什么犯罪方式都能看到。
这一部也够狠,但还谈不上第一流。
崔岷植饰演的海关小官员崔翼贤被背黑锅,于是干脆心一狠打起了毒品的主意,得以认识河正宇饰演的黑帮老大崔炯培。
崔翼贤以他城墙般厚的无耻脸皮迅速拉起了崔家的家谱,死皮赖脸的成为了崔炯培的大父。
要说高丽棒子确实很认家族的伦理以及企业、政府部门的伦理,也就是尊重前辈。
崔翼贤一生最大的能耐就是拉长辈和前辈做挡箭牌。
崔炯培简单得多,他只相信刀子。
动力火车的歌是这么唱的:诺言背叛诺言,刀子背叛缠绵,刺进心头我却看不见。
又是崔岷植大叔。
黑社会要想发展壮大还得官场有人,那个人就是崔岷植大叔啦!
他把那种官场小人物能屈能伸、点头哈腰的形象刻画地入木三分。
河正宇帅气!
河正宇说另一个黑帮头目金坂虎,受点伤就报警,算什么痞子。
可以说是很黑社会了!
甚至有点萌萌的!
没有什么大的心思,抄起家伙就是干!
黑帮有黑帮的规矩,在搞人之前还要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否则不能掺和别人地盘的事儿,泾渭分明。
两个人从亲密合作到逐渐闹掰简直就是历史的必然。
一是韩国逐渐演化的社会政治环境已不允许他们存在,总统都颁布了与犯罪战争的指令。
二是崔岷植大叔日渐膨胀,觉得没有自己打点关系河正宇什么都做不成,甚至出于好心与河正宇死对头见面劝架被误会,触碰了河的底线。
好聚没好散。
不得不说,还是曾经混过官场的崔大叔吃得开,最终有个子孙满堂的圆满结局。
最后听得河正宇一声“大父”估计会怀念从前吧!
崔岷植、河正宇演技的确好,“学生任务是学好习,痞子任务是打好架”,遵循江湖规矩的小崔没有办法理解努力四处钻营的老崔的。
不要被表象迷惑,来说说一下这部片子真正的剧情吧。
演员表:崔岷植——韩国黑帮大哥崔炯培——中国黑帮头目金坂虎——日本胖检察官郭道元——美国剧情如下:韩国与中国结成同盟,击败日本打下一片天地,韩国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与中国是一家人,并沉醉于中国的实力,开始居功自傲,狐假虎威起来。
被击败的日本意图报复中国,中国决定好好教训日本,韩国劝说中、日双方希望和平解决,但中、日两国都是流氓(剧情是这么设定的),必须用流氓的方式解决问题。
韩国对中、日双方进行了游说,却不被日本信任,与日本接触被中国视为背叛,中国教训并羞辱了韩国,这使韩国认识到,中、韩并不是一家人,韩国在中国眼中只是众多小弟、打手中的一个而已,中、韩分道扬镳。
韩国带着委屈退出,本来以为与中、日再无关系,谁知日本得知中、韩分崩后,却心怀不轨的找上门来与韩国合作。
这时美国登场,要代表正义扫平一切邪恶势力,逼迫韩国与美国合作,韩国不从,使尽手段反抗,却只是徒劳,韩国最终屈服于美国,先后出卖了日本和中国。
美国一统天下,韩国得以苟活,韩国教育下一代,一定要学好英语,要做第一,不要再被别人利用,下一代不负重托,以第一名毕业,拥有了挑战美国或者说接班美国的实力,却被美国黑手打压,永远也进入不了权利中心。
至此剧终!
所以真正的剧情就是韩国的历史,先是中国的属国,文化上与中国亲近;后屈服于日本,被日本殖民;现在受制于美国,经济崛起,却是政治上的矮子,没有地位,并且看不到出头之日。
剧中几点明显的暗示——1.关系:崔炯培要自保安全就要保证崔岷植不能背叛,现实中前有明朝有抗日援朝,后有抗美援朝,只为保证门户安全;金坂虎要发展就要拉拢崔炯培,现实中日本每次扩张第一站就是占领朝鲜;检察官要收拾崔炯培金坂虎就要策反崔岷植,美国介入东亚正是源于韩国的邀请。
2.崔岷植被殴打,浇尿,并且差点被活埋,出院后去一个餐馆见崔炯培,小小昏暗的餐馆一个巨大霓虹招牌背景“中华料理东宫”,如此刻意的场景布置,还看不出来说不过去。
3.崔岷植与崔炯培同属庆州崔氏,也因为如此才建立了合作关系,现实中,中、韩两国在历史上,文化相近,文字相同,在文化上也是一家人。
4.崔岷植屈服于检察官后,对儿子说,一定要学好英语,学好英语才能做No. 1。
5.崔岷植劝说崔炯培不要与金坂虎开战,崔炯培发怒杂碎镜子,说我是流氓,你知不知道你(崔岷植)是什么东西,崔岷植看着碎镜子里无数个自己,无言以对。
现实中,中、美、日都曾经是历史的主角,也都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而韩国,历史上是配角,未来也看不到当主角的可能。
6.现实中韩国有工业,有科技,有经济,全民参军,但是武力值基本为0,因为战时军队指挥权不在自己手里,天天被北边吃不上饭的亲戚用上世纪的武器敲诈勒索,想想崔岷植手里那把亮相了无数次,却一枪都开不了的手枪吧,还有搞笑的蔫了吧唧的马东锡。
近代韩国,通过YY历史和文化,使国民获得空前的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开创了现代韩国的经济奇迹,但是建立在虚构上的自信最终会破灭,当孩子长大成人后终有一天会发现一切都是谎言,就像气球飞的再高,也比不了火箭,火箭是有自己的动力的,而气球没有,气球终有一天爆掉。
所以那些出色的韩国电影经常问问题:我是谁?
从哪里来?
到那里去?
为谁而战?
能问出这些问题,说明至少精英阶层他们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现状有清醒的认识。
这部电影,算是给韩国风云交际,政局诡异时代下,黑帮的一众群像。
单挑崔岷植与河正宇及赵正雄的相爱相杀,其实线条和故事铺陈都比较平稳且省略较多。
比如崔岷植和河正宇的初次互相看对眼,就颇为无厘头,黑帮大佬不大可能因为所谓的宗族派系,就觉得他值得交往,而不是放在手下的手下,让手下关照就好了,所以,一下子成为黑白组合,这里面省笔不少。
省略归省略,但是也有对应的铺垫,只是稍微平稳了点,外加两个顶级影帝的表演,尤其是崔岷植的先抑后扬的逆袭,确实在情节和感情上还是能过渡过来,让人接受。
这里稍微多说两句,确实值得我们学习这种技巧,是值得我们大陆影视编导学习的。
在河正宇带崔岷植上路之前,有两段戏张力十足,简短有力。
一场是崔岷植醉酒打人,后又迅速利用河正宇老爸的关系,驳回颜面,第二场是酒吧那场戏,崔岷植对自己的前上司公务员大打出手。
就因为这两场戏的插入,促使了情节的快速过度,令我们能迅速接受。
反观国内,或者一些比较平庸作品中,缺乏这种张力,更多的事平铺直叙,软弱无力。
翻阅韩国黑帮电影,但凡背景设定在21世纪之前的,都带有非常强烈的传记性质,将人物形象与历史现实、社会政治紧密结合,恰恰韩国在七八十年代,确实混乱不堪,各种能人辈出,黑白相间,故事性十足。
这个有点类似于港片写就的跛豪那个年代。
这种电影有个特色,人物大多不是虚构,总能来自于历史中真实的人和事,所以故事人物往往都很有特色、鲜明且真实。
前文提到了,这个电影如果没有你没有沉下心去看的话,整体很散漫,人物关系总是在变化,如河正宇和崔岷植,崔岷植和赵正雄,崔岷植和检察官郭道元、崔岷植和黑帮二把手朴昌宇等等,这些人,一会要打你,杀你,一会又放过你,甚至一会还会和你合作共赢。
这些并没有我们黑帮港片中常见的恩怨分明,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黑帮江湖,明明这么窝囊,却活了过来,明明要将崔岷植活埋了,结果还翻过来找崔岷植要小费。
如此种种,对于看惯了港片的我们来说,这是不大习惯的地方。
恰恰对于韩国黑帮传记来说,这个显得那么的真实。
因为本片的主题不是像周润发与李修贤的相爱相杀,而是一群黑帮与政客在时代风云下,各种求生作死的活法。
最明显就是郭道元那个检察官,看起来一身正气,却屡屡随波逐流,第一次迫于压力,放了崔岷植。
第二次迫于升官,迎合上司,与崔岷植一起吃饭,结果呢,还在厕所打了人家一顿。
第三次利用崔岷植的公关能力,为自己平步青云,走上权利的巅峰。
你看看,他和崔岷植是同一类人,都是变色龙,以自我利益为最大原则,都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仅此而已。
真正一直不变的是河正宇饰演的黑帮大哥,既冷血,也古道热肠,恩怨分明,他是刻进骨子里的黑帮老大,一直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什么身份,干什么事,在整个影片中,他始终贯彻黑帮行事风格和思维,快准狠。
捧崔岷植为大父是真心的,报复他也是真心的,后面原谅他也是真心的,再到最后杀他更是真心的,这些都不是他在变,而是他一直没变,一直践行黑帮大佬的行事原则。
从影片的结局来说,如同很多韩国电影一样,讽刺政治,讽刺社会现象。
河正宇的黑帮大佬注定走向悲剧,而趋炎附势,溜须拍马的芝麻开花,节节高。
这样的节奏和落笔,对于当今社会来说,更真实了。
(插播一条:这个影片同时也告诉我们,人呐,得有钱,没钱很可怕。
如果没钱,崔岷植和他未来大检察官的儿子可能永远在那个小房子里面了,一家人很难翻身。
另外,他的女婿马东锡可能也就是个夜场保安。
麻雀变凤凰,来源于崔岷植的奋斗努力以及那些带黑帮气息的金钱。
有幸翻阅此文的,祝您新年发财,越来越有钱。
)
电影看着觉得很好,很入戏。
个人感觉电影结局应该是这样:1、崔没大事,被检察官救了,代价是帮检察官升职。
2、崔在河被捕时是在做了戏。
原因是枪里没子弹,电影里交代过他让马给他找子弹,同时后面他又和金阪浩搭上了伙他是有渠道弄子弹的。
如果马没有去找那拍那段貌似就太简单了点,不合导演身份啊。
崔不是痞子,虽不是好人但也没有那么坏,自己最重要,但也是讲亲情的。
出卖金阪浩那么利索,积极主动,却从没说过河。
他想和检察官合作主要是救自己,但对河也是有感情的,真开枪估计不敢也下不去手。
检察官也是意识到这事,但抓到河就够了,还要用崔自然也就不会说什么。
崔也没真正背叛过河,河被捅是金阪浩设计的。
河那样报复崔崔也没报复回来,虽说可能也是不敢。
但他和金阪浩貌似混得也不错,也没交代对河使过坏。
3、被捕是河是不知情的。
因为河在车上的对话,即使是怕有窃听演的戏(且不说90年有合适的窃听器没有),那也不该真捅刀子,那是真的想杀崔的。
4、崔的NICE大概是这三个意思,一是完成了和检察官的交易,二是没有和河真正酿成严重后果。
三是在河手上死里逃生吧。
5、那声"大父",河最后是出现了,如果是幻觉一是感觉会有些水,二是没必要回头看。
河不是来报复,因为所有人没有异样,他们应该有人是认识河的。
6、河不是刚出狱,抓人好像是90年左右,2012年崔的儿子当检察官,保守估计孩子满月至少是1年后。
虽然硬说先生儿子后当官也是可以的,但会感觉怪怪的。
这样算至少22年,如果河这时出狱崔就谈不上帮过河多少了,硬判估计也就这样了。
要知道检察官威胁崔是用的15年,崔的案底可不少,行贿,伤人,做老大(贩毒不知道备案没有,但有的话作为老大,2个都跑不掉,同样杀人两人都没有交代),河虽说应该会更严重点,但在警察眼里也就半斤八两。
那这时出来的河眼里崔可是赤裸裸的两次背叛,毁掉自己一生的大仇人,在场的人还有崔怎么可能这么淡然。
可别说河在牢里大彻大悟了。
7、崔是帮了河了,检察官政绩、实惠到手也会给崔一个面子,而崔估计做没做牢都是回事,河应该是在检察官做了某人左右手之后才出来的。
毕竟也算要犯了,在自己辖区放人应该不敢。
调走了再做才合理。
河大概会是3年吧,没有证据,猜的。
硬要说理由的话,就是检察官答应崔的那个罪名,应该是属于可操作的。
再说时间做长了,依河的性子也不会这么心平气和。
8、崔儿子那句谢谢你等我,真不知道啥意思,说崔得重病等着看孙子没死的那些人,脑残吧,有这样说自己父亲该死没死成的么。。。
很有意思,非常有东亚特色和时代烙印的黑帮片。
见微知著从开头的回顾历史的几张照片开始,1961年的五月,我们熟知516之后朴正熙掌权,这里还特意放了全卢的合照;1980年8月,同样是通过政变上台的全斗焕暴力平息反对派,把不安定分子送进三清教育队;然后就是本片的背景,1990年卢泰愚的“与犯罪的战争”,这就是信息组合的魅力啊,后者是对前者的传承发扬,直观地给人一种感觉:这一次扫黑除恶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时代变了,方式也要变,五共变了六共,军政府接受民主改革,黑社会老巢也要给自己洗白了。
街头混混们斗殴靠拳头和棍棒,当然干不过拿枪的混混,所谓与犯罪的战争只是用国家机器的暴力压倒帮派们的暴力。
看完一大半,字幕感觉越来越不对劲,不会最后来一个:以上字幕全部是我编的,我实在编不下去了这些吧
年轻时打打杀杀,年老了都寻求的是片刻安宁
失望
部分韩国电影的评分是真的虚高……比如这一部,集结了这么多大牌明星最后拍出了部什么鬼,无力吐槽的剧情和人物动机,看完只想怒写一万字的作文来吐槽电影里的每个角色的谜之行为,上来豆瓣一看居然还能有7.9分?就拿主角崔岷植来说吧,开头以为是个黑道教父,结果从头窝囊到尾,不是挨揍就是在挨揍的路上,以为他有什么厉害的反转后招可以忽然蜕变成大佬,结果到了电影最后还是继续在挨揍……没看出他除了吹牛以外有任何能力,结果每个大佬都想结识他他跟他合作,我就想问图什么?另外本片绝对是马东锡不愿再回顾的黑历史,演得也太怂了。
这是一部卖西装的广告片
80年代韩国黑帮状态大展示。既有崔岷植这样老奸巨猾又自大窝囊的下海公务员,也有河正宇这样武力至上的流氓混混。崔岷植演技简直润物无声的牛逼。政府打黑其实比黑社会还黑。韩国同姓家族的文化渊源也有所展示。(我问了下我爸,我们家是庆州金氏。家谱文革破四旧被烧了呵呵)缺点是太冗长杂乱,三星半
没觉得很好看
口音無法忍受。
崔岷植的演绎,用在村上春树几本小说里那个讨人厌的私人侦探河牛,再合适不过。
真的不值一看。
儒家伦理与现代社会转型的精彩互动,这才是东亚应该有的黑帮片
崔岷植这个家伙简直已入化境啊~~
反腐打黑-海外版之韩国篇。1、崔大叔演技扎眼,以至让本不俗的何正宇被忽略。2、没有永远的敌人与朋友,缘终于利益链断裂之际。最后那段背叛逃亡,老男孩式暴力美学温柔版。3、OST赞,获釜山青龙奖最佳电影配乐,大爱문으로 들었소 장기하와 얼굴들(听到一个传闻),该插曲
死硬派古典英雄主义黑帮的覆灭,狐假虎威油嘴滑舌奸诈小人走上了人生巅峰。
韩国釜山扫黑历程。崔岷植全程为己老奸巨猾左右逢源两面三刀的个性全给表现出来了。
c+.薄荷糖的结构开启纷乱的80年代黑帮,政府黑吃黑的生涯。和历史的勾连仍然叫人生出墙外香的垂涎,但故事散,不够类型的精密,也不够反类型的神迷。
多读点书才能干好黑社会。
一般,有点做作
应该算是比较真实反映历史了
一百个人+西装+棒球棒=鸡皮子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