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大海知道,英文名很是有趣,long time no sea。導演本是紀錄片出身,其實可以把這部當作紀錄片,「椰油國小的達悟少年的故事」。臺灣的原住民以其豐富且神祕的文化吸引著我。族民基本都是本族語中的人「Tao」,椰油yayo部落的原名來自於居民團結強悍,而現在椰油國小的孩子們也用自己的舞蹈向外界展現達悟之美。還記得在文化人類學的課上,高信傑老師給我們講了很多達悟的故事,老師本身就是做達悟族民族誌,課上了解他們達悟族在傳統和現代中做出困難抉擇,大到蘭嶼國家公園和核廢料遺棄場,小到小七應不應該進蘭嶼都是問題。現在的原住民小孩,面臨著更加嚴峻的選擇,所以不要相信谷辣斯·尤達卡這些政客所說的話。究竟誰可以愛護自己的家園,究竟原住民的未來何去何從,只有大海知道。Akokay, Tao.
一开始看以为是绿岛 景色真的很美好 后面才发现是兰屿 在台湾一年没有去过兰屿的遗憾 希望有机会能弥补
相互成长
温情but无聊。
海知道
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一双球鞋,一种期待父亲的归来,祖孙之间的生活场景和情感很自然细腻,高雄和兰屿之间隔着那条思念的爱河,所有的眼泪都融在水里,只有大海知道。
沒有劇情,但光是蘭嶼的風景和陳建年的音樂就很棒了
兰屿离岛 留守少年 有些过于放大的福尔摩沙一种关注 不甘安贫乐土逃离小岛的青壮生力 不会有太多剧情的原住淳朴民众 影像记录大于作品呈现 3.5
少年淡淡的忧伤~
演出者幾乎都是蘭嶼當地居民,原本就只抱著就買個兩張預售票支持一下在蘭嶼首映的想法,這部片卻給我很多感動。涉及偏鄉教育資源缺乏、隔代教養、世代文化認同,這樣的議題也不只是原住民遇到的困境。
三星半。沉溺于高雄的爱河,只想和父亲一起游泳。兰屿只有一条路,但是亲爱的人很少回来,高雄那么多条路,很容易忘记回头看看。
兰屿“弘扬传统文化”命题作文吧,亲情线的爸爸角色刻画比较刻板,母爱缺失父爱冷漠的小男孩有那么心疼他的阿嬷也算幸福了。海岸线太美,开场的台东码头好熟悉,很想再去乘船到绿岛到兰屿,转场到高雄的时候只看见城市的乏味与趋同。英文名long time no sea也是足够抖机灵。
钟家俊
海:我不知道
出乎意料的好,我真是喜欢台湾慢电影,喜欢他们支支吾吾地说话,喜欢他们咧开嘴那一口白牙。
非常传统的主题,甚至连情绪表达都在意料之中,不过如此真诚而质朴的呈现,依旧足以打动人的心。
文化意义远大于电影本身价值的电影。聚焦整个台湾岛内部的“主”和“从”之分,以及都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对立,企图在被边缘被忽视的原住民传统文化中挖掘出强大的生命力来反哺被商品经济吞噬的都市文明。无论是男主角教师的对于原住民生活从逃离到认可的转变,还是男主角儿童对于“父亲”形象以及形象背后的地域和文明层面上的区隔由尝试打破到最终接受,这种叙事虽然有着一定合理性,但是也存在一些理想主义的妥协。在这一文化意义的引导下,影片的叙事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情节的展开也有些平平淡淡虎头蛇尾之感。
兰屿留守儿童,每个不被关爱的孩子都有自己制造问题的方式,看的人心疼。兰屿的大海船只歌舞原住民让人心驰神往。
在飞机上无意看到这部电影没有太多期待,但是看了之后真心的觉得真部真挚动人的电影,兰屿的原住民小朋友和电影所表达的故乡的美好、思念与等待都让人感同身受,感叹那个小村子的美好。真的要非常推荐的电影,
因为澳洲对原住民很重视,所以对这部电影有点兴趣,想看看台湾对原住民的态度。电影描述的很生硬,直接把感情和导演想表达的态度往你脸上扔。对孩子们上台表演的那一段很感动。
只有大海知道,英文名很是有趣,long time no sea。導演本是紀錄片出身,其實可以把這部當作紀錄片,「椰油國小的達悟少年的故事」。臺灣的原住民以其豐富且神祕的文化吸引著我。族民基本都是本族語中的人「Tao」,椰油yayo部落的原名來自於居民團結強悍,而現在椰油國小的孩子們也用自己的舞蹈向外界展現達悟之美。還記得在文化人類學的課上,高信傑老師給我們講了很多達悟的故事,老師本身就是做達悟族民族誌,課上了解他們達悟族在傳統和現代中做出困難抉擇,大到蘭嶼國家公園和核廢料遺棄場,小到小七應不應該進蘭嶼都是問題。現在的原住民小孩,面臨著更加嚴峻的選擇,所以不要相信谷辣斯·尤達卡這些政客所說的話。究竟誰可以愛護自己的家園,究竟原住民的未來何去何從,只有大海知道。Akokay, T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