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好妻子
La Bonne Epouse,完美娇妻养成班(台),如何成为一位好妻子,好妻子,How To Be A Good Wife
导演:马丁·波渥斯
主演:朱丽叶·比诺什,友兰达·梦露,诺埃米·洛夫斯基,埃德瓦·贝耶,弗朗索瓦·贝莱昂,玛丽·扎布科韦茨,安娜玛丽亚·沃特鲁梅,莉莉·塔耶布,Pauline Briand,阿尔梅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语言:法语年份:2020
简介:影片背景设定在20世纪60年代法国东边的阿尔萨斯小镇,比诺什饰演的女主角经营着一家将十几岁的女孩培养为完美主妇的学校。而她丈夫的突然离世,对她的事业产生了极大影响。详细 >
輕鬆愉快的舊時代女性覺醒電影,這種題材拍喜劇蠻少見的。前面有些地方比較無聊,最後的歌舞才是正片吧。
。。。。这个结尾是眼瞅着deadline快到了但又想搞点有创意的内容于是拍出来的东西???
全剧的男性角色寥寥,Robert是一个被兔肉骨头呛死的无能男性形象,而André是一个理解女人的好男人形象。作为喜剧搞笑的氛围很足,但看到一半开始思考用喜剧的方式去拍女权主义的电影是否合适,因为女权主义是一种要流血的斗争,权利是需要争取的。而剧情并没有把一些线索解释得很清楚,如Paulette作为家政学院老师又支持解放女性的矛盾心理几乎没有刻画,而十七八岁的少女对挣脱社会束缚的意志真能这样坚定吗?电影结尾的歌曲表演简直是最大败笔,女权主义的传播不能靠这种娱乐化的方式,让大众一笑而过就完事了。ps:一眼就认出正发生的女主Anamaria,但没想到我的小公主也是她演的!
感情线很明显但是感觉整体仓促,歌舞那段很好。
最近对战后二十年间的欧陆历史(尤其是德法意奥)很感兴趣。小语种国家的电影非常难得。很轻松的阿尔萨斯电影,梦幻美丽,最现实的可能就是女孩子可能被迫嫁给老男人、巴黎主持人骂厨艺老师“乡巴佬”。巴黎,革命的大本营。
1968年是左翼革命风暴席卷世界的年代,可即便是革命老区的法国,女人们依然是饱受束缚的,所谓主妇学校不就是今天大家谈之色变的女德学校吗。不得不说朱丽叶比诺时,当真是法国影坛的百变天后,我看过她多部电影,每一部里的形象气质都不一样。
清新欢快明丽的基调来开玩笑的看看女性们受到的压迫也是创新了,但是这并不代表肤浅,从开头丈夫的细节举动就是在表明性别的待遇差异,后面他死了,但是男性的权利痕迹还是很重的,小姑子没有工资,修女抗拒缴械,留下烂账,女学生们表现的也全面,包办婚姻、职业选择、同性亲近等等,可以说别具一格,以乐景写哀情,到结尾直接变成印度风格的歌舞,明明白白唱出心声,报出名字,说明大环境是真的朗朗乾坤,康庄大道任我昂首阔步。风格招人喜欢,少见的女性喜剧但是话题有深度的电影。
法国人有拍喜剧的天赋 就是那种夸张的表情又不让你觉得过分 色彩呈现太美了 就是一部轻轻松松讲一个女性地位觉醒和提高的故事 不需要有多少深度 看的很轻松愉悦 法国人就是会谈恋爱 但是结尾扣一分 什么玩意儿.....不期望电影表达什么深度,结果来了一大堆说教歌舞?比开头的几个pillars还无聊
三八妇女节前看还蛮应景的。很有意思的主题。背景设置为上世纪六十年代法国阿尔萨斯的小镇。那个时代女性地位堪忧。永远是男性附属品,还十分讲“女德”的时候。甚至开了一所如何成为一名好妻子的家政学校教花季女孩们如何做家务,如何服务丈夫,做饭照顾小孩儿。女性甚至不配拥有自己的账户,自己的养老金,自己的名字。比诺什扮演的校长夫人,强悍的修女,还有为校长哥哥牺牲付出一生未嫁的妹妹经营着这所学校并担任任课和生活老师。而这一切也是由女主丈夫意外离世而改变女主的生活轨迹。又因为办理亡夫所欠债务,重逢了年少因战争被迫分离了无音讯的初恋。依然是探讨女性力量,女性意识觉醒。表达女性的细腻。但是又没有那么女权味。还是特别喜欢比诺什的表演。尤其开头儿的芭比粉洋装,做作的授课形式。太逗了!又讽刺又鲜活。为啥评分如此低
有点做作
欢乐就好,其他不重要
很有意思的女人小电影,范德贝克小分队走去巴黎的路上充满法式浪漫~
本片最大的拧巴就在于取材是有史实依据的主妇学校但剧情发展完全是夸张喜剧架空式的处理以至于观众不知道该用何姿态去迎接每一次剧情转折和结尾宣言式的歌舞不过u1s1,作为binoche脑残粉不带脑子看得还是很开心就是了
?
影片以喜剧的方式表达了一个家政学院的故事。
不感兴趣
以主妇学校切入法国上世纪女性独立史。算轻松搞笑,整体蛮有经典法式喜剧的调调,优雅式调侃,最后有点划边了,突然调侃成魔幻了,有点接受无能
1月在昂热看了首映,标准的商业糖水电影,布景、服化精致,肢体与言语笑点也挺多。
还可以看看的法式喜剧。反正女权是现在的政治正确。
这个色调我不是很喜欢,剧情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