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电影《不良教育》(Bad Education, 2020)以一桩中国未必罕见、美国确实不多的贪污窝案为背景。
21世纪之初,纽约郊外富裕的长岛学区总监弗兰克热爱教学,善于激活年轻人的思考,业绩突出,毕业生成群结队进入常青藤规格的高校。
与此同时,他也追求生活质量的高标准。
学监在美国公职人员中位居高收入之列,弗兰克目前的继任者年薪大约35万美元,接近总统特朗普的40万,远远超过纽约州长科莫的25万。
只是对弗兰克来说,高工资未必能轻易支撑曼哈顿上东区公寓的开销,也很难带着同性恋情人搭乘协和超音速航班的头等舱往返伦敦。
美国公众人物处惊不变的能力在弗兰克这个角色上得到良好体现。
贪腐刚露出冰山一角的时候,他引导同事们认识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是最佳方案,否则招致的负面报道将降低名校录取率、降低整个学区房产的价值、降低未来预算的规模,有百害而无一利。
他的建议得到了采纳。
直到这桩百万美元的大案真相揭开,他仍然能在众叛亲离、鄙夷唾弃中保持着冷静,希望仅靠说服力就能摆脱麻烦,心理之强健远远超过那些见到纪委人员走近自己就求饶、发抖、吓瘫、跪地、跳楼的落马官员。
这部电影适合作为中国官员礼仪训练的视频参考资料,学习遇到麻烦的时候仍然保持做人的基本尊严。
这是被发现的一例贪腐案,可以说完全是冰山一角。
那些尚未被发现的“大案”又有多少?
如果换个角度思考一下那些贪得无厌的人,他们确实贪了,却也有能力把事情办得漂亮,缺点是不会做人,没有融入大圈子里面去,简单点来说就是没有同流合污,或许还挡住了别人发财的路。
这在我国有着太多太多鲜活的例证,每年反贪所抓捕的官员又有多少?
可是真正那些没被抓捕的大虎才更祸患无穷。
人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中,但请看清现实吧。
那些勇敢披露真相的人有多少是有好下场的?
波音起诉案中前波音工程师莫名自杀,离开庭只有一天时间,主流媒体仅是不咸不淡的报道一嘴,背后有多少人被牵连其中?
美国的军工复合体与医药集团还有多少内幕?
连中国人都知道了,他们美国人心里不清楚?
天下乌鸦一般黑,查查就得了,万一真查出点什么怎么办?
很多事情都只能点到为止,没有利益的驱使,谁又会吃力不讨好。
人心就是如此,没有办法。
除非有一种更好的分配机制来替换现在的,不然就只能在这个满是漏洞与不公的体制中运行,起码它还能运行,不是吗?
大多数人还能有一条活路,别整的民不聊生,大家都活不下去了,这样人民自发觉醒,问题就不好解决了。
有时候看美国这类电影也挺搞笑的,新闻、司法、权力和民主互不相关,又有一些关联。
人们看似拥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实则被牢牢掌控。
在这么一个令人绝望的社会环境里,只会诞生自私鬼,不然无法存活。
只有足够自私才能拥有生存权,而一旦获得了一定资源,只会想着利滚利,而不会分享。
本质上还是分配机制出了问题,人太复杂,同时又有群体的单一性,有太多的随机因子干扰整体的稳定。
教育是重中之重,一个人的未来取决于他的认知,或者换句话说,他对这个世界理解的深度与广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含金量可见一斑。
美国的强盛并非一蹴而就,它的衰落也会是一个长期过程。
我希望它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过早的噶掉对任何人来说都不会是一件好事,霸权的陨落便会诞生出更多璀璨的政权,人类整体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美国的使命完成了。
而美国的教育是它积重难返中最轻的一项,医疗与军工复合体才是两座大山。
全球700个海外军事基地逐渐无力负担,无法继续掠夺,无法填满欲壑,这些海外基地都会是冗余的负担。
美国不缺乏聪明的政治家,但那些人绝不会为了所谓的美国人民服务,因为他们当上政治家的目的就是为了钱,美国大多数人民没有钱来回馈给政治家,那么答案呼之欲出,美国的政治家代表的仅有可能是背后的资本家们,是为了背后的这群人而服务,本片所涉及的深度还是浅了。
# 影评
贪污这个东西,太正常了。
贪污这个东西,太正常了。
一百万是贪,一分钱也是贪。
小到一颗回形针,一个口罩,大到上万上亿。
每个人都出于不同目的,却出于相同原因,拿着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们常常批判大老虎,而忘记了自己也经常占小便宜,甚至并不觉得自己是在贪,更不会背负一丁点罪恶感。
子女放学回家,顺走讲台上半截粉笔去涂鸦;姥姥上街捡了五块钱充了菜钱,回家时嘴里还嚼着一颗超市里“尝味”的葡萄。
爸妈下班回家带着从单位帮你弄两张身份证复印件。
饭后一家人看新闻一同批判着某高官落网说这厮贪了几个亿,好坏好坏的。
谁又能真正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呢?
贪的多与少只和你能力及胆量有关。
真正憎恨贪污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涉世未深内心十分纯洁的孩子,另一种是嫉妒别人比你贪得多的人。
我不是给贪腐洗地,而是在给人性洗地。
只要人类存在,贪腐永不会灭。
谁年轻时没点美好愿望,愿这个世界没有坏人,没有贪腐,人人守规矩,世界大同美好。
可惜那只是童话,现实永远是现实。
人性本贪,你我皆是。
#坏教育# #Bad Education# (A-) 这部就是典型的探讨“如果一个人的成就很高,是否可以准许他有道德瑕疵?
”的电影。
但同时又是一部关于信任危机的电影,虚构的幻象太过完美,当被打破时,人们甚至不愿意相信现实。
#Hugh Jackman# 出演的私立学校校长Frank是一个非常有魅力又有成就的人,电影前半部分,他基本上是人家人爱的风光人物。
但随着一个学校的报社记者对学校支出的调查,及他手下一个员工受贿被揭发,Frank及手下长久以来挪用公款的事终于被揭露。
甚至,随着事件的发酵,我们才发现这个人的很多信息都是谎言。
只是在故事展示他的事业因此受损的过程中,我们依然看到他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成就,魅力,权力去试图掩饰一切。
而且最奇妙的是,他看起来一点也不紧张或抓狂,仿佛依然是那个胜券在握的胜者,又或者,因为撒谎太久,他自己也分不清楚哪个是现实,宁愿继续生活谎言中。
休叔不是第一次出演这类有着魅力但却有缺点的人,而且被证明他很适合此类角色,让人看到他,会立刻被他的魅力所折服,就算后面出现了道德瑕疵,也根本恨不起来。
比如《The Front Runner》里的总统竞选人,或《The Greatest Showman》里的马戏团经理。
本片中的校长更具迷惑性一些,基本上在影片出现转折之前,完全没办法让人相信他的本质居然与看上去的如此不同。
特别是他在学生、家长面前,可以说从未露出马脚。
觉得休叔日后继续这条路线可以演出更多有丑闻的政客或领导人。
虽然这个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不少细节依然令人很吃惊。
如此多大笔支出几乎多年来没人查过,地址和电话很多都是假的,这些教育工作者过着如此奢华的生活也没人质疑。
甚至休叔的角色一直说自己有个死去的妻子,甚至都没人怀疑。
如果不是自己人意外“泄露”,一切可能还会被瞒很久。
所有Frank认识的人都认为对他很了解,结果,却是没有一个人知道关于他的真相。
真的是人生如戏,而他自己在戏中活得太久,可能都忘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更别提其他人了。
虽然看似拍得平凡、低调,却是很神奇的一个故事,值得一看。
如不是去年的影帝竞争太激烈,原本Hugh Jackman的表演是值得更多嘉奖的。
在这个由人与人分工合作所组成的社会,大多数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各司其职,为了达成大家的共同目标而努力付出奉献,然而在这朝着正面方向前进的体制中,却有少数的人们利用着他人对自己的信任,在台面下以各种手段进行不为人知的违法勾当,并享受着大家花费许多心思才造就的成果,甚至接受人们的赞扬与肯定,而这受人唾弃的行为与嘴脸都在《坏教育》有清楚完整的展现。
金刚狼休杰克曼的转型之作,扮演一个风光无限又贪得无厌的校长。
按照好莱坞欲抑先扬的套路,一开始校长的形象真的是又高大上又平易近人,尤其扮演了一个丧偶多年又矢志不渝,拒绝学生家长投怀送抱的正人君子,简直过于完美了。
果然,完美的背后全都是精心的设计,随着一个校报小记者的一点点调查,校长贪污的黑暗面一点点揭露。
生活上也是道貌岸然,家里有个同居多年的同性伴侣,在外面又包养了一个原来的学生小鲜肉。
狼叔的表演真的是不错,这么个罪孽深重的坏人,被他演绎的还让人有几分同情。
我想这份同情里,是人对于美好幻想的向往,对自己的内心阴暗面的慰藉。
首先,大家在朋友圈晒得美食、美景、美人,应该绝大部分也是为了塑造自己认为的完美形象。
大家期待朋友的评价,其实这些评价在你发朋友圈之前就已经知道会是什么,还自欺欺人的认为这是他人客观的反馈。
理论上,他人的评论是客观的,但是经过精心选角度、修片、配文,再加上可见朋友的一系列筛选限制,会出现的评论,就只能是你需要的那种了,不会出现不同声音的。
其次,所有完美的形象下面都需要大量资源的支撑,金钱、时间、精力。
当这些资源不足时,怎么办,想办法!
退缩、放弃不但是自己所不愿的,也会被社会鄙视,社会的残酷、冷漠、残忍是不触及到自己时,绝想象不到的。
那么想什么办法?
所有办法!
当然包括欺骗。
中国古语:笑贫不笑娼。
现在话叫目标导向,看结果不看过程。
忘了是哪个名人说的,所有的第一桶金都是肮脏的,都是沾满鲜血的。
最后,风光背后何尝不是疲惫,少有人乐享于斯吧。
光辉形象树立很难,保持更难。
一个谎话需要十个谎话去圆。
日常大家津津乐道的明星,体现的应该最为明显吧,所有的衣食住行,说话动作表情,从睁眼到闭眼,一天24小时无时不刻在按照设计进行。
应该对所有人来说,做自己,真实,都是一句笑话。
本片是根据真实发生在美国最大一起以学校为单位盗窃亏空的案件改编而成的电影,观后感只想说这部电影是有魔力的!
其实影片对于整个案情的描述并没有下太多功夫,如果你偏激的只想看看这个案件是怎么回事,你或许能收获的除了知道原来这件事儿这么容易理解外就剩下乏善可陈的无聊无感了,但是这部片子却未因此而变得无趣,因为更多的侧重点放在了人物刻画上,尤其是“狼叔”所扮演的这位教师督导,虽然有人前人后的道貌岸然却也行云流水的自然而然,观者会完全相信且产生这个人就应该这样的想法,有时还会为他的犯罪行径表示些许的理解和同情。
影片最大的亮点来自于每一位,是的!
是每一位演员的台词,不论是内容还是节奏都精彩绝伦恰如其分,你就听他们说话就会完完全全的被这部电影拿捏得死死的。
而且,再说到“狼叔”这次以一位“同性恋”的身份进行出演,还是叫人感到又意外又惊诧,但是客观的说表演的那是相当厉害兼了得,不出意外今年各大颁奖礼的“最佳男主”将有其提名的一席之地,其实这个角色的立体和充沛是因为具有极度的矛盾感,他虽然犯了罪但是他也是个成功的教育家,你能从他的表达中感受到教育的伟大和不易,就像2015日本的那部火到现在的电影《垫底辣妹》一般,对于成长中的一个人来说,点燃与熄灭、成就与摧毁、建立与碾压、赞扬与诋毁、成全与遗憾、助推与绊倒对于教育者来说都是几句话一瞬间的事儿,就像这起真实的案例,真正破获这起案件的学生就是“狼叔”所扮演的角色亲手栽培和提点过的学生,破案是源于鼓励后的热爱与投入,那服刑到底是一种直接的惩罚还是间接的褒奖呢?
教育,真的是一门艺术,好好说话更是!
QJ
第一次看见这部剧是在公众号 翻着翻着 我擦 这男主有点帅呀很陌生又很熟悉的感觉(我不是狼叔风粉,没怎么看金刚狼)但是被这个剧的形象真的帅炸了!!
看着看着发现原来是tm狼叔 啊啊啊啊 不行不行一下子被抓住帅点了,超级禁欲 欲罢不能不行 赶紧找几张帅照平复一下自己。。
扯了好多 回归正题 也没什么好讲的 政治教育贪污 对这些不感兴趣 有一些小幽默 和 一个特别的人设的惊喜哈哈哈(懂的都懂另外 这么帅的狼叔给我继续来几打!!
拜托了
如果我是为了钱,我就去华尔街,住着大房子,在乡间🈶️别墅。
我想做出一些改变,我领着教师的薪水,把学校提升到全国第四名,而你也靠学区房赚了几百万美金。
🐺叔这段自圆其说的解释,像极了国产大学校长对其自身边投入教育事业边不停敛财的道德演说。
国产演说,夸夸其谈的背后就是自圆其说。
夸夸其谈忽悠别人,自圆其说欺骗自己。
四分给整体故事,难得一见的片子类型,整体叙事抓人,看片子之后觉得除了学生或者带有“学生”标签的人(比如说男主的情人)以外所以其他人都是十足的反派,很喜欢结尾跳舞的时候的故事处理方式。
因为休叔的演技在里面十足炸裂,所以加一颗星lol,accelarate的那一段的处理非常的棒。
很喜欢其中的对于“如果想要赚钱可以去华尔街,那为什么做老师要贪污?
”以及,“一切从一个误刷和一个贝果开始”的这两个讨论点。
结尾收的也很棒,甚至让我想去看一看他看的那本书。
音乐的处理也很棒,对于观众情感的调度也很好。
根据我对豆瓣的了解应该是一部能到至少7.5的片子,不是很明白为什么总体会低,看了一圈评论可能是因为很多人对于主角的完全批判不是很满意,所以打了稍低的分数?
所以想要拉一拉分所以给了五分(绝不是被精致老男人吸引了)。
bad movie
故事到底都没有的高潮,好多地方一笔带过,潦潦草草的这么着了,好多地方以为要推一个猛的,结果只用一半的力,以至于哪怕电影是基于真实事件改编,也不会有看完之后想去查人物原型的冲动。不过电影贵在节奏不错,基调也比较轻松,当喜剧看至少能够放松一下。也不知道是我不适应休·杰克曼演坏人,还是他还没有适应演一个坏人,这个老奸巨猾的角色实在被演得有点过了,反而就显得很笨拙。
也就还好。最可笑的是反而是他自己启发了女学生把拍马屁转化为揭示真相的大胆文章。他和新男友跳了舞开车回家看着他刚醒时的迷朦听见警笛,就在这刻开始告诉他我不是什么好人柜子上给你留了钱你要善用自己的天才。可能一生就只有对待这一个人他的确是真实的,那我觉得这份爱是值得的。
可惜结尾这样处理;制度与人性,教育体制与国家体制的恰合;Moby‘s In This World;
美国校园贪污案,休杰克曼演技+DIDO片尾曲
剪辑很不错,各种切换镜头的手法很巧妙,小记者真的太棒了,聪明勇敢不畏强权和威胁,有执行力和行动力,是个很美国的故事。
这种有能力又有道德瑕疵的复杂人物最好拍
狼叔搞基竟然real撩??
狼叔~~
我把学校带到了第四,周围的房价全提高,我还教育出了后浪拍死前浪的学生,只拿着教师的薪水,而你住着大别墅有好多钱,她带着大宝石。——职场既视感。另外三个细节:1、账目完全公开的,谁都可以看,如此制度。2、第一次是因为忘带钱只是用公卡刷了个面包,第二次刷了个咖啡,并没人管。3、开场女主说某智者说过:It's not having what you want, It's wanting what you got. 不要追求你想要的,而是珍惜你拥有的。
现实中学校后来已经由第4名降到340名
作为一个精英人士,男主做账水平太低,屁股根本擦不干净。不过坐着牢还能每年拿17万刀的退休金,这辈子也算值了。
看着一般般,个人觉得不怎么好看
闷到无法呼吸:(
叔下海了……
为什么叫bad education?我觉得连主题都没表达出来。拍成了一个不太丰满的人物传记。还有休的屁股好大。
惨惨,大概优秀的人理应获得更多名正言顺的成全
现实
蛮没劲道的。2.5吧。
休叔演的这个男主,应该是非常矛盾的一个人。他尽力将一个普通学校打造出高名校录取率的名校,甚至带动房价上涨。同时他又因为私利走上了歪路。影片故事蛮精彩,但故事情节不够深入,尤其是男主这个矛盾的个体,没有深挖,似乎故事讲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