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猛男李连杰变得好小只看史泰龙追飞机真心累啊老咯真伤感施瓦辛格布鲁斯·威利斯来打了个酱油史泰龙冲着阿诺来了句他想当总统真实写照还是Jason最有看头也就他是当打之年了动作戏份果然重剧情薄弱了点砰砰砰砰砰砰从头砰到尾还好在家看的去电影院的话估计出来就聋了老史如果想拍II的话记得带上甄子丹啊
只有光速比我快。
“我们一起吃顿饭吧。
”“好啊,什么时候?
”“一千年后吧。
”“这么急啊。
”擅长和女人相处的人,也擅长于没有女人。
坐到电影院里,才觉得有点后悔:已经很不习惯“被配音”了,除了李连杰之外,看着老外说中文,很不适应。
况且还是动作片,俚语是少不了的;配音的结局,就是删减镜头外加本土化的中文脚本。
加上史泰龙、斯坦利、李连杰,以及客串的威利斯和州长,想到了一盘中餐菜——群英荟萃。
群英荟萃的意思,当然是材料都是大牌,至于做出来的东西么,这个,就看着办吧。
史泰龙自己导演的片子,老家伙们当然都要过来捧场;毕竟大家都在银幕上打来打去好多年了,至少是个脸熟,况且还有不少是好友;至于那些不熟的,史泰龙叫得上你,当然是给你面子,冲着人家的腕儿,也得接。
于是就有了这部电影。
于是就有了这部没有情节的电影。
于是就有了这部纯爷们儿的电影。
进口片,当然免不了的就是删减;但是针对那些故事本身就逊色的片子,删减的无外乎就是些“过分暴力”的画面,只是这样一来,这个片子更没得看了。
就像这部电影一样,从头到尾的一挑多,画面里一个人单挑5个以上敌人的画面在后半部分层出不穷,最后的结果居然是零伤亡。
究竟是我们的眼睛开始变得挑剔了,还是史泰龙还停留在“兰博”的时代?
完全没有战术,完全没有;基本到极限的两人一组的战斗小组都不用,完全是撒欢的单干;刀、枪、手雷,这几样集于一身,外加防弹衣,任凭对方多达7、8个人同时上阵,也从容搞定,就想问一句,即便是一个一个砍,也要费不少力气吧?
更何况该死的都死了,不该死的最后都活着,皆大欢喜的结局,究竟要等到啥时候才能改改?
这样的片子,现在上映实在是太亏了;这种片子最适合春节上映,一来没有过分血腥、暴力的画面(原因是被剪掉了),二来情节简单易懂,三来都是老字号的明星阵容,号召力惊人。
至于情节,对不起,这个就图一乐,要不怎么群英荟萃呢?
其貌不扬的退伍老兵巴尼·罗斯(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Sylvester Stallone 饰)生活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事实上他却是一支特种兵的领袖,其麾下云集了李(杰森·斯坦森 Jason Statham 饰)、杨(李连杰 Jet Li 饰)等一众高手。
正所谓艺高人胆大,只要酬金给足,再危险的任务也敢接。
这天,来自中情局的教堂先生(布鲁斯·威利斯 Bruce Willis 饰)联系到巴尼,雇用他们前往位于南美的比莱纳岛,铲除与美国政府作对的独裁将军加尔萨(David Zayas 饰)。
8月28日下午,因为兔子公主的出生而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二人世界的狐狸小姐和鼹鼠先生决定度过一个久违了的美好的,浪漫的,温馨的独处的下午,他们把兔子公主留在家里,堵了半个小时的车,走进了电影院。
他们选择的电影是--《敢死队》ORG…… 于是,在这个阳光灿烂的,充满了被飞机扫射的码头,燃烧爆炸的汽油罐,划过空气的飞刀,用冲锋枪扫射的肌肉男和史泰龙脸上可疑的红晕的下午,狐狸小姐咬牙切齿地对鼹鼠先生说:这可真是一个“浪漫”的约会啊……以下纯粹是充满个人私怨的吐槽,不适应者勿入:首先,这是一部关于几位单兵作战能力可以在几十秒内撂翻一卡车士兵的佣兵们(他们联合在一起能做什么?
大概只剩下发动政变,单挑岛国政府了吧--于是他们就去炸人家码头了),拿了美国政府的钱为人消灾的故事(误!
)。
当史泰龙同学对岛国上的某女士念念不忘并决定回去救她的时候,这个故事开始往英雄救美的方向(大误!
)滑去……然而,当他决定一个人去进行这送死的英雄行动时却发现整个小队的人都在飞机上等着他因此我终于领悟了这其实是关于一群男银的友情的故事!
(有没有燃烧不息的腐女之魂?
有没有?
有没有?
)一起喝酒算神马?
一起杀人才算是真正的好哥们!
(各位想歪了的人你们可以开始面壁了)尤其是当史泰龙救出了女主之后并没有如您所愿地和她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为了钱而拼命太低俗了,为了色而拼命?
简直就是三俗!
我棉是为了伟大的,男人的友情和信仰!
) 走出电影院的时候,狐狸小姐悠悠地说:钱,枪,暴力,政治和女人……这片子符合了我对男人的全部理解。
鼹鼠先生:你对男人的理解就这样?
狐狸:没错!
鼹鼠:肤浅!
PS:李连杰扮演的华裔高手在片中不断地向史泰龙提出要提高分成,要多分些钱,理由是:我要付我儿子的学费,我要供他上更好的学校。
“你不了解我的生活有多辛苦”,他摇着头说。
啊啊啊美国政府给职业佣兵们的钱那么少么李连杰同学您干一票一百万美元的提成还不够您供儿子读书的么,伟大的导演啊难道您是在暗示贵国的教育费高昂以至于逼良(?
)为X么?
想起兔子公主三年四万的幼儿园赞助费,狐狸额娘四十五度仰面泪流……
很合格的商业动作片,节奏明快。
喜欢教堂那场戏,“他想当总统!
”,这种硬汉间呆呆的不漏声色的调侃的确很有意思,也真希望阿诺和史泰龙能啵一个,纯友谊的。
李连杰的角色对剧情没多大作用,很小家子气,但对于”钱“的态度也能让人发笑。
ps,真正的国际动作明星还缺尚格云顿,也许还有史蒂夫西格尔。
第二部女的有余男,很期待,再加上苍井空就好了。
小学五年级,我开始注意身边女生渐渐鼓起来的胸脯,同时也学会了从家里偷钱。
那个下午,我攥着偷来的六块钱,跟大伟一起逃课去打游戏机。
大伟跟我同班,当我战战兢兢地翻我爹的钱包的时候,他弄钱的手段是站在学校门口向其他孩子伸手。
大伟发育得比我早,高壮、白胖,拳头大而硬,下手一向狠。
我们玩的是《魂斗罗》,在黑白电视机的屏幕上,游戏的片头画面一出来,时年十三岁的许大伟指着那两个像素块儿组成的人形说:看见没?
前面那个叼着颗烟的叫施瓦辛格,后面那个叫史泰龙。
大伟兴奋莫名,我则一片茫然,但他那张涨红了的脸让我印象深刻。
所以,当《敢死队》里施瓦辛格从一团光晕中出现,走向史大爷的时候,尽管州长没有光着膀子而像个中关村卖电脑的一样穿着西服打着领带,我还是立刻回到了那个属于红白机、二八车、四大天王以及录像厅的时代。
那时候录像厅无一例外地挂着厚重的布帘子,里面永远暗无天日、烟气弥漫。
门口摆一对大音箱,白天是李小龙吼吼哈嘿的尖叫和史泰龙制造的爆炸;到了夜里,港产三级片里此起彼伏的娇喘和呻吟就灌满了整条街。
夜晚荡女,白天硬汉,暴力和性在布帘后面纠缠不清。
那时我对白天的录像厅完全不感兴趣,只有黑夜里的旖旎春光才真正让我魂牵梦绕。
大伟则跟我正相反,他可以放肆地逃课钻进录像厅泡上一天,晚上回家吃饭睡觉打游戏。
像那时候很多男孩子一样,大伟的房间墙上也贴着《第一滴血》的海报,史泰龙手端带穿甲弹的M60机枪俾睨天下。
《战争之王》里那个黑衙内热切地对尼古拉斯•凯奇扮演的军火贩子说:“你能给我找到兰博那把枪么?
”我就笑了,我知道这又是个被史大爷的疙瘩肉迷了心窍的家伙。
史泰龙明火执仗,就这么大刀阔斧地闯进所有第三世界男孩的的房间里去。
占领他们的墙壁和梦想,并早在他们遗精之前就代替父亲告诉他们何谓男人。
我惊喜地发现,《敢死队》里的男人还是十几年前的定义:他们骑哈雷,玩儿飞刀(不是酒吧里那种飞镖),浑身肌肉虬结,遍体纹身。
不但敢想,而且敢做;不但敢做,而且敢当。
拿着冷热兵器或是只凭一双拳头,拳拳到肉刀刀见血,一路掩杀过去从不回头看爆炸。
唯一能让他们停下脚步的是大胸脯的姑娘,唯一让他们黯然伤怀的是当年一个散兵坑里的弟兄。
上了中学我就很少再见到大伟。
你知道,中学从来都是个比拼荷尔蒙分泌程度的地方,大家野蛮生长,一切靠拳头说话。
当时我面色苍白手脚纤细,身边不要说兄弟,连个能说话的都没有。
所以我只好在老师眼皮底下如坐针毡,学着如何去做个好学生。
大伟则在校门外摸爬滚打,在学校操场上打熬筋骨。
据说这厮真正做到了《古惑仔》里说的:义气、够狠、兄弟多。
史泰龙的兄弟也很多,在《敢死队》他终于放弃了单打独斗开始讲究团队协作。
打仗亲兄弟,泡妞兄弟兵。
一众银幕硬汉见了史泰龙纳头便拜,甘心情愿齐聚其麾下,不但老中青三结合,而且亚非拉大一统。
能让杰森•斯坦恩这等粗豪汉子心甘情愿当绿叶的,放眼天下除了我史家爷爷还能有谁。
我相信没人会注意史泰龙的拳脚,因为没人把电影当真,也没人会想到这些动作和自己能有什么关系。
但是十几岁的大伟注意到了。
他告诉过我,打架最狠的招数不是拿拳头打脸,那是最笨的。
最狠的是用膝盖顶肚子。
中学时我只见过一次他动手,我看着他猛地一抬腿,对面那个小子就软绵绵地倒下,痛苦地捂着肚子在地上蜷成一团。
当史泰龙抬腿便放展了一个杂兵的时候,他不会想到这个他简单的动作十几年前曾让一个中国少年纵横街头。
后来我去上大学,彻底跟大伟断了联系,只是从朋友那里断断续续听到他的消息。
我蹲在教室里苦读考研单词的时候,大伟在领着兄弟在街边跟人好勇斗狠;我满头大汗地解开姑娘的内衣的时候,大伟已经罩着好几个夜店了。
总之这几年,他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我则人挡磕头佛挡烧香。
我最后一次看见大伟是在街边的电线杆上。
通缉令上分明有大伟那张已经有些狰狞的脸。
这次大伟他们闹得太大,惊动了省里,大伟的拳头和兄弟都不能阻止他要吃几年牢饭这个事实。
等大伟出来的时候,我得告诉他,这个社会已经不是凭拳头就能杀开一条血路的时候了。
我们的前面是挺着肚腩、头发稀少,真理与大权同时在握的中年男人;我们身后是眼波温柔、手指白净,会编程学会计戴眼镜的九零后小弟。
而你我,夹在中间,青黄不接、走投无路。
尽管如此,还是会有无数人涌进电影院,看史泰龙快意恩仇大杀四方。
男孩们学会了如何给金融衍生品做定价分析,也学会了数据结构工程力学。
可他们既对单打独斗所需的力量和技巧一无所知,又欠缺拉帮结伙所需的智慧和胸怀。
在短短一个多小时里,男人们的街头青春回光返照。
史泰龙还是当年那个出现在你卧室墙上的硬汉,他依旧居高临下,鄙视你的生活,让你心怀憧憬。
我们不停地被社会规训与惩罚,但身穿白盔白甲,手持板刀、钢鞭、洋枪和三尖两刃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样的理想总在我和朋友们酒后被反复提及。
我手持钢鞭将你打。
================参考:http://blog.caijing.com.cn/expert_article-151401-32931.shtml
晚上九点半,在博纳看完了《敢死队》,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豪情万丈,在心中暗下决心,一旦遇到那些不开眼的敢在电影开始后还大声打电话的坏蛋们,必定揍他个舌灿莲花。
电影开始后,我晕了一会儿,花了好几分钟时间才整明白到底谁跟谁一伙儿——原来打架牛逼的英雄们,你们几位是一个队的啊。
——那,你们不就无敌了么,这跟开了外挂杀BOSS还有什么区别?
所以,很有必要加一些小插曲,我最喜欢的一个插曲便是面无表情的施瓦辛格调戏了眼大无神的史泰龙。
这一幕就像攻无不克的终结者在杀到兴起的时候突然调皮的做了个鬼脸一样令人惊悚,看来史泰龙为了用增加趣味性的方式来稍稍改变下风格还真是做了不少功夫,可惜这些插曲都好冷啊。
还有一个插曲,几乎是照搬了《教父》里的一段,一个男人看到自己心疼的女人被另一个男人揍的破了相的时候,一定会找到另一个男人揍的连他妈都认不出来,而这场男人与男人之间的战争必然是战斗力99vs战斗力2之间的激烈SM。
作为一个有那么一点儿爱国的小青年儿,我对李连杰饰演的角色略有腹诽。
他在影片中的几句台词几乎都围绕着“老大,多分我点钱,兄弟要养孩子,很不容易的”这个无厘头主题。
而其他的几位战友纷纷过着没事儿就泡酒吧抽雪茄偶尔还送一大颗宝石给妞儿的奢靡生活。
都这么多年过去了,俺们中国人在你们眼里还这么勤劳勇敢朴实无华么?
再说说女主角,她长的很有味道,是那种介于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味道,妩媚中带点儿叛逆,霸气中不失温柔。
怪不得一刹那就点燃了老处男史泰龙的情感火花,同时间接让这个纯爷们儿点燃了自己的老家。
不过,俩人的感情戏还是太少了,让我等热爱看热闹的三俗观众们意犹未尽。
因此,我分析,这俩人在续集里应该能接上吻,而且这个吻能让身负重伤的史泰龙原地满血复活,且战斗力暴增一倍,最后以拳拳到肉的方式锤死超级大BOSS。
说实话,这部电影并没有那么好看,但观众们的怀旧心理无可阻挡,即便是像我这种史泰龙演《第一滴血》的时候还在看《圣斗士星矢》的80后也会去影院贡献一份票房,只为了替爹再看看他们当初的偶像。
而事实上,这群坐在电影院里的观众们将会深刻体会到“岁月不饶人”的真理,看着那些松弛下去的肌肉,还有谁不会惧怕时间的残酷?
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像赵雅芝一样永葆青春,也没有一个男人能像樱木花道那样拥有永远年轻的肌肉。
我们都会老的,这是我最后挤出来的一丁点儿感想。
不知道史泰龙有没有后悔过,怎么到现在才想起来导演一部自己的电影?
你的粉丝们等你很久了。
P.S:十一点半从影厅出来时,看到了徐克和十几位来自香港的工作人员,他们操着港腔唧唧喳喳地忙碌着,带了无数的线,似乎是在为电影院布景,不知道要拍戏还是明日有首映礼。
文:十一月的雨 能将诸多明星召至一部电影里通常只有两种情形,一是该片的导演或者制片人拥有极强的号召力,且这批明星均能自觉的降低片酬。
比较近的是十一罗汉系列。
另一种情形是这些明星们早已过了自己的辉煌年代,再次聚集到一起的作品也谈不上超级大片。
与其说是万众期待,不如说是集体怀念。
所以对属于第二种情况的电影我一般不抱什么期望,罗伯特•德尼罗和阿尔•帕西诺的《正义杀戮》以及成龙和李连杰的《功夫之王》的水准基本可以概括原因。
因此,当听闻史泰龙集结一干好莱坞曾经的硬汉奔赴《敢死队》时,我大概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但是,即便如此,面对他们已经苍老但仍然坚毅的造型海报时,心里还是禁不住泛起了涟漪。
这些个硬汉,随便一个曾经的作品,都是我们童年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啊!
在那个一个动作明星就能撑起一部电影的年代,星光闪闪的他们就是我们心中的梦。
时光荏苒,这个时代是属于特效大片的。
CG技术横行荧幕时,明星变得可有可无。
看看《变形金刚》吧,当擎天柱和威震天们在尽情肆虐时,希拉里•博夫和梅根•福克斯只是笑料和点缀。
你会不会动作,懂不懂功夫已经不再重要。
这可能就是《敢死队》出现在今天的价值吧,在他们彻底退休前,让我们最后缅怀一下动作巨星们曾经辉煌的年代。
勾起我们回忆的那个对象到底如何,反而显得并非那么重要。
所以看着他们在荧幕上依然敬业勇猛的打拼时,我没有特别的感觉。
曾经拳拳到肉的血脉贲张消失不见,倒是些许落寞的细节让我的记忆多流连了片刻。
史泰龙在酒吧里问米基•洛克,为什么一直为执意留在岛上的女子感到不安。
于是洛克讲了曾经在他面前跳水而亡的那个陌生女子,那个平常瞬间却让他最终选择退出。
轻微晃动的镜头对着喃喃的他,直到眼里泛出泪水也没有停止。
这个镜头在如此火爆的本片里显得如此文艺,但在暮年的他们演绎起来又显得如此正常。
刹那间,米基•洛克那个摔跤手的背影又闪过了脑海。
当昔日的动作硬汉们发觉自己无法再跟自己以及观众死磕的时候,纷纷选择了反向创作,讲讲明星背后的故事。
毕竟,英雄装嫩会遭人嫌弃,英雄暮年往往会让人唏嘘。
曾经华语动作片导演打入好莱坞的御用男主角尚格云顿在消失很久之后带来一部半自传体的同名电影,没有糟烂的剧情只有真实的写照,其中那段面对镜头的独白让人潸然泪下。
因为真实,与演技绝缘的他也被首次赋予了深沉。
曾经穿梭《爱情九周半》与《野兰花》之中的英俊男人米基•洛克在淡出人们视线很长时间之后凭借一部《摔跤手》拿遍了2009年几乎所有的最佳男主角。
那个摔跤台上永远不倒在生活中极其潦倒的“大锤”,和现实中的米基•洛克,让人难分难解。
曾经创造过“洛奇”奇迹和“兰博”效应的史泰龙,在每况愈下的状态下仍然强悍的把这两个系列从上个世纪70年代带到了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当几乎所有人都在讥讽中准备看他老态龙钟的笑话时,他用《洛奇》系列的第六集,做了一次华丽的转身,赢得了评论和票房的双赢。
而这一集,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恰恰是洛奇这个不败男人最萧索的那一面。
这群硬汉这次暮年的集结,走得好像并非英雄落幕的路线。
火爆异常的动作和剧情似乎在向世人昭明他们宝刀未老。
只是那一两个细节透了他们的底气:在教堂里,布鲁斯•威利斯约见史泰龙谈生意,这个时候门口突然出现了另一个人,在终结者的架势和气焰包围下的,果然是期待中的阿诺。
他缓缓走来,和史泰龙互相打趣开涮。
三位曾经的巨星共处一室,让人突然感觉恍如隔世。
谈笑间阿诺婉拒此番任务,弄得布鲁斯一头雾水,面对他从容走出的背影,史泰龙一语道破天机:他想当总统。
于是,全场会心的,爆笑了。
是啊,终结者阿诺当州长很久了,说不准他就是在盯着总统呢;布鲁斯•威利斯不演动作片很久了,他现在擅长的是黑色喜剧和惊悚片;李连杰告别动作戏的决心一直未减,拿了金像奖之后,《海洋天堂》式的正剧和慈善事业是他的重心。
所以,史泰龙干完这一票之后,也得想想自己是收山还是转行。
毕竟,收拾着大家的怀念与近几年积攒的口碑上路,要风光的多。
2010年8月18日
(Spoiler Alert! 以下内容有小部分的剧情泄露,可能影响观看) 小时候过年有一种爆裂电光炮,炸声慑人,火光四射。
它们可以持续不断地制造声响,震耳欲聋,比单个的轰天雷实在要强悍许多。
看这部《敢死队》,你就像被丢进一场盛大的炮仗当中,一伙老男人尽情地搏命、潇洒地耍酷,实在是标准的“硬汉硬核硬电影”。
由于岁月不饶人,集编导演一身的史泰龙在片中惨遭大汉修理,完全处于下风。
他只能寄托希望,把宝贝全押给了杰森·斯坦森,比如给对方增加一些额外的情感戏,干倒一批街头混子,拳嘴并用,非常解气,而这些在李连杰等人身上是完全没有的。
《敢死队》就是简单直接粗暴,凡事都是单线条,比如那位好笑的墙头草,神出鬼没之余,纯粹是斗狠。
中间和结尾有两段动作戏,镜头就跟被上了振荡器一般,肆意抖动,宛如置身现场,无比霸道。
个人最喜欢第一次上岛探访的意外败露,先前还有些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突然就硬邦邦地干起了架。
没有武侠片里的凝神屏气,没有时代剧里的摆好阵势,由拳脚开始,关节咯吱乱响,然后是枪械加飞刀,劈里啪啦。
当老迈的史泰龙跟大家想象的一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进飞机,我们都以为这场虎口脱险的戏可以结束了。
岂不料两个男人很是不爽,直接空对地作战,突袭码头。
这大概是全片里最精彩的一幕了,一半意外一半震撼,比结尾精心安排布置的炸楼行动要猛烈上太多。
那里众人丢炸弹的平行剪辑实在太水了点,光顾形象展示,没有技术含量。
可就跟不能天天过年一样,除了枪战动作戏,《敢死队》还有超长的对白戏,可怜的米基·洛克又一次隐藏了自身锋芒,道出大段大段的内心台词,史泰龙把最需要表演功力的几段戏留给了他,看来也是选中了对象。
但是问题来了,这是一部动作戏,谁需要什么警醒说教。
干掉所有敌人,这才是关键重点。
《敢死队》的缺陷就跟它的优点一样明显,故事老套乏力,中情局的阴谋到后来也没了影子。
我觉得最大麻烦出在对手太弱,这边有几大金刚,那边是一群虾兵蟹将,太不经打了。
李连杰等人基本没有对手,只能在内部对打试练,实在无法过瘾。
对面好不容易出了个壮实点的,依然是被合力干掉,明摆着欺负人。
至于英雄救美把命搭,有人说史泰龙算是开动了脑筋,有了感情。
可我咋觉得如此俗套,知道第一步就知道最后一步,这不是好莱坞最常见的一种剧本模式么?
话虽如此,要知道一头牛犁不动三分田,男人都是消耗品,经不起反复利用,所以这帮老骨头能把一个大俗的剧本拍出现在这样的效果,已经是可喜可贺了。
【名汇FAMOUS】
老东西们的纯爷们儿片儿!冷兵器第一!他想当总统..我要给我儿子攒学费..
杰森斯坦森太帅了,好圈粉啊
开头那里很不错 特别是开飞机那段 我以为能打个四星的 可是最后那里真是乱啊。。。动作场面也没前面出彩 如果能再丰富下所有角色 还是有得五星的潜力的 可是时间太短。。high的不够点啊~~
电影还是不评价了,毕竟都是偶像!
很像吕克·贝松监制的那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动作片。
一堆老男人----
真替电影的智商捉鸡。
什么乱七八糟的~~
英雄主义无关乎年纪。挺喜欢里面关于年岁已大的自嘲,老哥们儿随意的基情调侃,以及李连杰独有的小短腿戏谑。一群迟暮老大哥还真是人老心不老啊哈,为个小姑凉或者所谓的残余灵魂的救赎,闹得个天翻地覆鸡飞狗跳,也是醉了。
很好看,这几个老男人真帅!
今天2上映想起来看过一。 都是大牌啊 杰森斯坦森帅
看着史泰龙追飞机,突然觉得很伤感。。。
Is this a joke? But it's not funny on any level.
个人觉得白瞎那么多的明星凑一块儿了。
盛宴啊!硬汉大Party+冲冠一怒为红颜 啧啧
纯爷们片,李连杰在里面整个中国受气小男人形象啊
这片确实早泄。。。
史泰龙你怎么想的??把眉毛修的那么惊喜啊·······跑都跑不动了还拍毛动作片········你毁了我的布鲁斯和米基洛克···········
简单粗暴,这他妈才是动作电影,爱死你们这帮老头子了
先不说电影如何,仅仅看到这些熟悉的明星,就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些最顶尖级的动作明星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棒了的视角效应。只可惜,剧情一般,场面好多似乎是电脑制作,因为的确跟游戏中很像。但不可否认,这是一部难得的电影,你很难看到这么多明星齐聚一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