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将新欢视为初恋向旧爱致歉。
——辛波斯卡雨声第一次和着初恋般的音乐响起来,思绪和整个人都就被带回到2006年的杭州。
对我来说,那是一个到处充满青春味道的年代。
第一个男朋友在每个月600分钟的免费校园网电话里给我推荐这部电影,在传媒学院图书馆的资料室,我泪眼连连看完。
爱上这个片子一发不可收拾,想来都是巧合,或者说,也是一种缘分罢。
这个男友的重要性仅仅在于他是第一个,他似乎并未在我生命里留下什么特别痕迹,但这个电影,陪伴我走过更多更多里程。
这个并不怎么深刻却不乏宽敞的剧情,在那年懵懂的恋爱时节,竟然满足了我对爱情全部的期待。
不愿再说“物是人非”这个词,他时常提及这个,此刻想来,是多了几分辛酸。
那一年开始读戴锦华,看到她说电影有两类,一类是值得看的,一类是自己喜爱的。
那一年开始真正走近电影,被声光色影俘获,被电影中一切我的未知和神秘紧紧吸引。
我隐约记得侠促的资料室里,我被屏幕上徐仁友在黑板上画长长的一条线深深震撼,他说那就是地球,说麦子飘进针孔的几率就是相遇的缘分。
而她(他)说,“爱情不是一瞬间的,是认出你所找的那个人,是遇见你的终身伴侣。
”真是个容易被打动的年纪。
以后的日子我常常想,我要如何认出来那个我注定要爱的人?
如果我已经错过了怎么办?
如果我认不出来怎么办,如果我的余生注定没有那样一个人,怎么办?
以后,我不止一次地失恋。
经意不经意地,找到这部片子看过好多回。
麻木到感受力失调的时候,看着看着,竟可以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这是这个电影对于我,最神奇和美好的能量。
和第一个男朋友分手以后,从别人口中得他其实是更喜欢男生的。
一下子想起这个片子,当时推荐给我,他是不是要告诉我些什么?
也许是,不过无论如何,我似乎早都忘却了他的隐瞒,也已经原谅自己。
原谅一个千差百错的恋爱,留下一个极简单的印象,关于初恋的紧张。
或许,就是徐仁友初初面对自己可能喜欢的人时,那焦急、幸福,又不安、快乐的紧张,那伴随着兴奋的紧张。
留下最后的纯真。
这显然不是什么高明的电影,而简单、完美得近乎做作的开头和结尾,应和着时而不堪、经常芜杂的生活,让人唏嘘。
爱情,像是被提炼出来的一种绝对,就像影片最后没有绳索的蹦极,而生活则是实实在在的糙粝,有时真是要死命地坚持,才能坚守内心仅存的些许柔软。
李恩珠,女主角和编剧,她的笑那么迷人,她的剧本让人心动,她的离去也成了另一个让这部影片有唯一性的理由。
再看完一次,还是喜爱。
只愿我们去爱下一个人的时候,不管那是一个什么的人,只要是爱上,都不会丢弃爱上第一个人时的纯粹。
生命这么美,如那年杭州三月淅淅沥沥总也下不完的小雨,如那个心动过却早已别过的初恋对象,如一次次被爱情填满又抽空的记忆,如一曲青涩未完的华尔兹,如一场电影般真实的梦。
站在人生的绝壁,往下跳,也不会是终点。
这是一部八年前的电影,让人觉得痛心的爱情。
可是真正能够怀着这样的心去对待爱情的人能有几个?
太喜是突然钻进他伞下的女孩,她拿东西的时候喜欢翘起小指,喜欢问他奇怪的问题,送给他画有自己头像的打火机…吵架的时候,她会在大雨里一动不动,等他回头说:“你只要站在这里等我回头,我什么都听你的。
”然后笑着说:“你为什么抢我的台词,我原来就在想,只要你回头,我什么都听你的。
”她会站在危险的峭壁边缘,告诉他:“即使站在人生的绝壁,往下跳,也不会是终点。
”可是在决定要和他一起离开的时候,她却再没出现,他在车站等了很久,久到连他都忘记了是不是遇见过一个叫太喜的女孩。
他以为爱情就这样结束了,他以为自己站在了爱情的边缘,可是,这不是终点……18年以后,他是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可是谁也说不清,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相象的两个人,喜欢翘起小指拿东西,喜欢问同样的奇怪问题,拥有相同的一只打火机…他渐渐觉得这个18岁的男孩就是从前的太喜。
可是一切都变了,即使不是重点,却不知道,接下来要如何去走?
然男孩记起了上辈子发生的一切,记起了18年前的那场意外的车祸。
影片的最后,两人去跳蹦极,从高高的悬崖上跳下来的那一刻,太喜的声音:“下辈子你还会爱我吗?
”“会。
” “如果下辈子我成了男人怎么办?
”“还有下下辈子。
”朋友都说一见钟情是最不可靠的,因为你喜欢上的是脸蛋或是身材。
可是看了电影,才觉得好象不是那么回事,也许是命运让你遇见的人,不管是用何种方式相爱,都是生生世世的事情,无论下辈子,下下辈子,下下下辈子,爱的都会是同一个灵魂。
如果真有这种人,那么遇见一次也就够了,不论是几辈子,能有这种通彻心扉的爱就足够了。
记得在哪看到过一句话:爱情就像鬼魂,人人都听说过,可是真正遇见的人却没几个。
人人都在找爱情,为了爱情而找爱人,一生中不知要经历多少大大小小的爱情,要爱上多少形形色色的人。
可是直到自己死去之前,不知道有没有遇到所谓的爱情。
不说片子本身,就说李秉宪自己,我认为是他出演的最好的电影之一。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韩国电影,特别的好,不知道能不能算新浪潮。
《JSA》前朴赞郁还没红,金基德还没被洋人发现,都是那时候的事儿,但是他们都拥有了自己的作品了,并且是如今他们个人风格的雏形。
想想看,当一种另人铭记的风格还保留在雏形阶段时,还不曾有固化后的俗气,那该是多张扬,多惊叹,多难忘呢?
韩国电影的细腻是共识的,不仅如此,那时的韩国电影还以平淡中见奇情为长,也许这中间少不了在构思中“借鉴”西方作品,但我们至少看的出他们在为编出自己的好故事而努力着。
这部片子是今年初才看到,当时看了一批韩国电影,李秉宪演的就好几部,包括《中毒》、《美丽人生》,尤其是《中毒》,本身构思都不错,但是也全SOSO,原因就在“情”字上,表达太弱。
故事结局的那一瞬间,我发现我爱上了这部电影,他们纵身跃入山谷,去他们可以完全自由相爱的世界,不再被束缚,不再被否认,我不觉得它讲得是同性的爱情,因为从始至终他爱的都是她。
“在人生的绝壁往下跳,那里也绝对不是终点。
我要再次与你相遇,那不是因为爱你,而是因为我只能爱你一个人。
”我对很早以前喜欢过的电影,都是抱有很深的感情,这部《爱的蹦极》也是。
有人把它归类到同志电影,但我想并不算是,这是一部唯美的超越现实的童话般的电影。
童话般的开始,夏日的雨天女主角太嬉闯入了徐仁友的世界,两个人都是大学生,一段纯真的恋情日渐升温,两个人都爱的很真爱的很深,也对彼此都很认真......就这样,爱到了仁友要去当兵的前夕,浓的化不开的两人约好要在车站见面,可太嬉却再也没有出现....... 镜头转向了17年后,徐仁友已经成为一位高中的教师,他有着正常的人生,正常的家。
新的学期他成为新的班级的导师,他正直幽默,处处维护学生,同学们都很敬重他。
可是,渐渐的班上一个17岁的男孩子吸引了他的注意,仁友在男孩的身上竟处处看见太嬉的影子:思考问题的方式,喜欢的事物,习惯性的小动作...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那被仁友深埋在内心深处却从未忘怀的太嬉。
仁友全乱了,他开始心神不定,见到男孩就坐立不安,晚上踌躇半天给男孩打电话,却不知道要说什么。
渐渐的,他越来越觉得男孩根本就是他深爱的初恋,在别人看来仁友变得更加不正常,总是用哀怨的眼神看着男孩,他甚至嫉妒男孩的小女朋友,上课时处处为难她...他对男孩的爱已经是不加掩饰了,学校同学老师都发现了,他们背地里咒骂他,当面讽刺他,“这哪里是一个老师看学生的眼神,这分明是对爱不到的恋人”......而这时,男孩的心里也起了很大的变化,他愤怒,为什么自己崇拜的老师会变成这样,可是真的仅仅是愤怒吗?
还有些什么早就在那里了,那些很遥远的记忆,还有不自觉的也会被老师吸引的那份感觉又是什么......如果有来生,你爱的人完全变了样子,相貌,身材,甚至是性别都改变了,只有ta的灵魂还是ta,你还会爱这样的ta吗? 这是一部并不现实的电影,说它不现实并不是因为电影里出现的转世,来生这些情节,而是因为电影里过分美好而执着的爱,只爱一个人,只能爱一个人,在这么大的世界上我只能爱你......记得曾经和一帮男性朋友神侃,在听着他们不着边际的夸大其词的感情史时,附和着说:是呀,天下何处无芳草,不多交几个女朋友真是浪费资源,浪费人生呀。
他们听后都只是开心的笑,兴奋的附和着,在我面前表达着各种更加露骨的看法,而就在他们当中竟然还有几个对我有意思......看着他们的样子我知道的,我绝对不会把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告诉他们,绝对不会......我还是一直认为之所以很多人会对感情不忠,会拈花惹草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真正的爱。
就像古希腊剧作家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 讲的那个神话“我们现在的人只是原本的半个人。
最初,人有两个脑袋、四条胳膊和四条腿。
众神感觉受到了人类的威胁,就把他们分成了两半。
因此,人类不得不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完整的,只有跟自己的另一半结合成一体的时候才感觉到是完整的.......”那一半就是你的soulmate,你灵魂的伴侣。
如果这是神对人类的惩罚,那我们势必是要用尽一生去寻觅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势必要尝尽一切苦难与波折后也未必能使我们的爱开花。
如果,寻找爱情的旅途,是需要这般的痛苦,你还会铤而走险吗?......再回到电影里,仁友最后失去了家庭,失去了老婆孩子,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尊重...但这次,他的爱却找到了他。
同样是童话般的结尾,相爱的恋人站在高处,他们双手紧握,他们相视而笑,就这样,然后,如蹦极般的,幸福的纵身而下 ——嘿,如果有来世你还会爱我吗?
——不论你是什么,我都会爱你,因为我只能爱你。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爱上的你竟对我说你喜欢我,我会笑着告诉你,你的路还很长,你的爱还可以很多.......可我没有告诉你的却是,的确我们会遇到很多人,但,亲爱的,你只是你,只有一个的你,你是世界上唯一的你。
情节非常非常的简单。
大学里他与她相识相爱,但在去服兵役那晚分别后,却失去她的音信。
若干年后,他已经是位有家室的男教师,却与一位男学生有莫名的情感火花(不是师生恋或者忘年恋,比较难处理,引发过对同性恋的争论,但这完全不是电影本身的用意)终于,从互相生活的点滴中,两人发现,男孩子是她的转世最后一个镜头,他们携手在山崖,期待来生能相逢。
镜头分配给了他们学生时的恋爱,以及他与男学生之间特殊感情的纠葛,两人在生活中发现彼此过去的点滴。
比较叹服的是情节构思,看来今生今世的生死离别已经不够打动观众的心,要拿下一辈子的苦苦追寻来做文章,当两人终于明白命运安排他们重新认识,居然还要一起去追寻再下一生一世的相逢。
从这个意义上说,太消极了,鼓励徇情?
还是说忘年做个普通朋友即可?
情节上很感人,最后的徇情期待来生也不显得突兀,可惜片中对他与男学生之间特殊感情的纠葛描述过多,对同性恋话题的关注弱化了主题
爱情不是那么一瞬间的,而是认出你所找的那个人,是遇见你的终身伴侣。
学生贤宇说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之后一次上课,他提的一个问题勾起我对太熙的思念,我于是有了不祥的感觉。
不经意间开始对他特别的关注,而他的身影会不由自主地吸引我,甚至运动会时我在他的身边会不停地打嗝,一如当年我与太熙亲近时的发应……我开始心神不宁,常常会望着他发呆,我甚至会怀疑自己的性取向……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他身上有着太熙的影子,难道这是太熙对我的召唤?
17年前的初恋情怀被再次激荡,太熙失踪前我曾在她的耳边说过:下辈子,我也会认出你,因为我只爱你一个人。
难道这是太熙回来找我了?
这重新扑面而来的情感让我深陷其中,恐惧,挣扎,抗拒,否认……但是“我对你施下了魔法,所以你用手握东西的时候,小指会翘起来。
”只有太熙知道这话,贤宇握着东西时也会翘起小指;太熙当年送给我的打火机又出现在他的手中……我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我该怎么办,眼前的这个人明明就是太熙,我确认自己的感觉,我哭倒在贤宇的肩上“为什么我能够认出你,你却已经忘记了我是谁?
”现在的我,既已打开心结,就只能放下所有,离开这个被我惊动的中学,离开被我惊动的妻儿,离开被我惊动的男孩——贤宇。
我再次来到当年等待太熙的车站,她说过会来陪我,我相信她,我会等待,哪怕等到我消失……火车一辆辆地消逝,我坐在那张椅子上,虽然身体麻木,可是我却听到太熙赶到的脚步声,是贤宇,他说:对不起,我来的太晚了!
我早已泪流满面。
我说过“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女人或者其它,而是因为你是你,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是动物还是植物。
我所爱的就是你,是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你这个个体。
”是啊,我爱你。
——就这么简单。
“站在人生的绝壁往下跳,也不会是终点。
”-《爱的蹦极》 好像在2023年这个时代再去讨论“爱情”,会被人嗤之以鼻,但我还是想写一篇关于爱情的影评。
故事情节见仁见智,在瓢泼大雨的夜晚男女主一见钟情,感情到顶点的时候男主服兵役去了,两人相约送行,但是男主等了一天一夜没有等到,就此落幕。
十七年后,男主已经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作为老师生活也从容平静,但是他突然发现班上一个男同学的动作举止和女主惊人相似,才发现自己一直不能忘怀。
男同学也起了波澜,还和女友分手了。
一系列事情后,男同学记起了自己的前世也就是女主,影片最后两人一起在新西兰的蹦极塔上跳下殉情#豆瓣高分电影# 。
这部电影豆瓣评分7.4,算高分了,但是放在现在,一定连及格线都没有,因为里面有很多现代人不能接受的镜头和情节。
比如说男主如果一直爱着女主,为什么还要结婚生子,影片里还有一些男同学画自己女友胸部的特写。
其实我已经过了真爱至上的年纪,十几岁最缺爱那会儿,恋爱时必须要跟对方时刻保持联系,控制欲超强,做一次比一次过分的事情让对方证明爱我,我以为那就是爱。
后来经历了恋爱、分手、恋爱、分手,反复循环才迟钝地反应过来这种心态是自卑,和缺爱。
也就是说,我也许从未真正爱过一个人。
当男主为了十七年前的恋人,如今自己的男学生,还要毅然决然地跟自己的妻子离婚,我内心其实很抗拒,初恋真的那么深刻吗?
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放弃了妻子女儿,放弃了所有,就为了一个已经转世成为男人了的曾经的爱人。
值得吗?
我以为这样的代价,换来的至少往后的日子总该甜蜜了,结果两人一起跳了下去。
我还是该死的共情了,热泪盈眶。
这哪儿是初恋,这是唯一的爱。
从头到尾,只有的爱。
记得在哪看到过一句话:爱情就像鬼魂,人人都听说过,可是真正遇见的人却没几个。
人人都在找爱情,为了爱情而找爱人,一生中不知要经历多少大大小小的爱情,要爱上多少形形色色的人。
可是直到自己死去之前,不知道有没有遇到所谓的爱情。
所以这个结局我从震惊中,也由衷地感慨,从爱情的角度,这部片其实是happy ending,毕竟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几率再次相遇,再次相爱。
再来说说剧情,这部22年前的电影,放在当今社会的观点里,男主要被人活活喷死。
因为抛妻弃子不负责任。
但我想说,影片里并没有表达男主一边结婚一边怀念吧,他是十七年以后才突然感觉到男同学的。
生活又不是非黑即白,谈过一段恋爱就不能再有新生活了?
而且我相信男主在这十七年里也是喜欢他老婆的。
不然他怎么会有女儿?
他后来再次爱上女主就硬不起来了,不就说明他跟老婆在一起的日子都是全心全意的。
有人说,都已经结婚了,又爱上别人,不就是渣男?
这里仅代表我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的渣男,是指有妻子,还要沾花惹草外面约炮,被发现了又痛哭流涕说自己不会犯了,这种的,只是追求新鲜感,他不爱任何人,只爱他自己。
但是男主在意识到自己爱上了男同学后,他牺牲的代价,是被学校开除,被所有人唾弃爱上自己的男学生,被人骂同性恋得艾滋,并且诚恳地跟妻子道了歉,背井离乡。
追求真爱也不行吗?
这个时候怎么没有人说人活一辈子是为自己活了。
有人说结婚了就不应该再有别的想法,这种爱上别人的事更加想都不能想。
这里又要仅代表我的观点了:我从来都认为人跟水一样,是流动的。
永远都不会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能是先干预的只是独善其身,但谁又能预知真爱的降临呢。
还有人说祝我以后找的老公也这样。
我认为我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
我结婚时我的丈夫心里有别人,但他还是和我结婚了,和我结婚了多年的丈夫跟我说他感觉他找到真爱了,是两码事。
前者我不愚蠢,这种事就算真的发生我自认倒霉果断离婚,听都不想再听到这个人。
后者,我会祝福。
这可是跟我相处多年的爱人啊,就算他如今不爱我了,就算我会难过原来我不是他的真爱,但我还是会真诚祝福,他多有责任啊,他有勇气告诉我,有勇气面对这件事情。
不说出来,我看不起他,因为他无法放弃现有的生活,那根本不算爱。
说出来,两个人都解脱,我也能够重新去寻找我的真爱。
毕竟,这世上有多少人能找到真爱呢。
最后,我想起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有一个关于蹦极的测试,当你在下坠前想起的那个人,就是你最爱的人。
也许,只有达到极限,我们才能懵然醒悟,看见自己内心深处的烙印。
在我印象里我是单纯想尝试蹦极,好像对每一任男友都提出过想去蹦极。
但至今没有去过。
也许冥冥中注定要跟真爱一起去?
又或者是在下坠到极限的那一刻,想到的却是曾经的某一个人?
真的很有趣,要认真把蹦极列在我的五年人生规划里了。
写完的这一刻,从电影里抽出身。
当我回到真实世界里我突然意识到,如今的真爱,还有吗?
这个电影结构很清晰,简单来说就是男老师在庸碌的中产阶级生活中感到痛苦,他知道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
永远无法在社会上取得什么出人头地的地位,娶个老婆过日子。
于是他开始疯狂怀念往昔,那个曾经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屌的少年,跟女朋友吵架最后还是一起去开房的回忆被他当作实在届对他的全知全能的肯定:“我想睡这个妞就一定能睡到哪怕她跟我闹最后还是听我的,全世界都得听老子的。
”后来人到中年挨了一些生活的毒打,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只是nobody,跟老婆相看两厌,所以他开始渴望什么崇高啊、伟大啊、超越啊…这时男学生是恰好运行到了老师的小客体的位置。
无论转世轮回是否只是扯淡,老师恋恋不忘的初恋女友其实只是回溯性构建的原初场景,是否真实存在并不重要。
其实也不完全是巧合吧,男老师可能下意识挑选了他最不可能的恋爱对象。
让这种违背道德的感情作为超越的锚定点,他一定要像安提戈涅一样穿越幻想。
性是匮乏,而关于性的禁忌是匮乏的纯粹暴力。
老师为什么会爱上一个男学生呢?
因为老师不能爱上一个男学生。
当代生活,东亚,老师,学生,同性恋,你知道这里面有很多东西,但是你说不出来,抹眼泪,说这是无关性别的爱情。
爱情也是匮乏。
老师想在自己无望的爱恋里创造新的欲望,但是很不幸的是这个学生跟他两情相悦了!
那他就过于接近原乐,他再也无法承受了。
最后就发生了老师带着学生蹦极这种很倒错的事情。
无论如何我们可以看到导演潜意识的一些激进,这种激进就在于同性和师生关系等要素,但你要说这是什么无关性别的爱情那这电影就屁也不是了。
还有那高中生说“他们说你是同性恋 他们说你喜欢我”那边真的蛮小客体的厚!
一把子羡慕马上要翻拍的小爱豆的粉丝了
一个很像笑话的狗血故事,在精妙的拍摄与叙事手法下变成一部细节处感人泣下的电影。
不必企求有直击灵魂而非中意外貌的一见钟情,不用苛责难有想爱只是需要而牵手的余生,一切现实中失落的,电影能弥补。
同样是洒狗血,有的真能把人弄得狗血淋头,腥膻难忍,有的却能点出额上红梅,美而不淫。
以爱之名,轮回,重生,毁灭,以死之意,兑现,救赎,永恒。
李恩珠真美,从《火鸟》到《爱的蹦极》再到《红字》,角色本身特色鲜明,但她身上一直有种不变的气质,像是可以尝出淡甜味的温柔,忽明忽暗的橘红色光芒,白绸缎般流动的宁静。
有点玄妙~中间部分
更像是同性之间相爱的完美借口,我爱的不是同性,只是这一刻我爱上的,不巧是我的同性
不是因为我爱你,是因为我所能做的事只有爱你..
很扯的剧情,没办法,韩国电影的硬伤。要不是李秉宪,这片一无是处。为李秉宪加五颗星。
就是,你也不能说这片子拍得烂,其实拍得不错的,但就是,它意识形态上踩了我的大雷了。之前骂了半天《譬如朝露》,这回算是找到罪魁祸首了,我马上把打给《譬如朝露》的两星改成了三星。本片真的不烂,只是我主观上被踩雷了,所以对不起,两星。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结尾真的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和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
面子不大改你就等着被骂死吧
为李恩珠而看,结果后面三分之二是遮遮掩掩的基片,干!
剧本构想很奇特,对演员也有一定的挑战吧
以恋人转世背景反映一些当时较为敏感话题的韩国电影,含蓄带点唯美可尚不足以成为经典。
打着BL幌子的BG片。。。太坑爹了
最后半段有点乱了
同人女编的故事就是矫情。。
极致的生死之恋,超越性别。爱是轮回,也是重生。愿他们来生有缘有份。李秉宪把人物的阶段性主要特点展现的真好,大学生时淳朴木讷羞涩,中年教师初来乍到时平静沉稳敢为学生担责任,逐步认出并确认转世初恋后挣扎自我怀疑情不自禁甘心沉沦,最后与男孩儿在一起蹦极往生的欣喜释然开怀,居然赚了我很多眼泪。
2003/4/12 bc
编剧是那美女耶!相约下辈子这样的事儿。。。。。。我还没相信会有来生呢。。。。。。
并没有一个能让我如此的人出现过。
貌似跳着看过。
死亡,转世,师生,男同,当年狗血+禁忌的元素叠在一起就成了这部"男色生死恋",果然是绝症和死亡虽迟但到的韩系爱情片🐶冲着主演的颜值去的,李恩珠的鼻子实在优越,年轻的李秉宪虽然还没啥硬汉气质,但也足够青葱鲜嫩。全程1.2倍速毫无违和感。因为只看了前半部分豆瓣简介就开看了,看了一半觉得不太对,男主咋就莫名其妙地吃醋了?蛙趣居然是男同+师生恋!!!搞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师生梗实在下头😷刚开始还以为男高是女主偷偷生下的男主的孩子,看到后来才发现导演玩的是"转世",6……结局两人一起在蹦极点自杀,才知道片名的含义,也才知道片头是啥意思。PS. 男主本质就是个自我为中心的典男,发现自己对男高有情愫也不会遮掩导致对方遭受校园暴力,发现自己疑似男同所以对妻子婚内强奸,难评😤
跳下去也不是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