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了一遍《当幸福来敲门》,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励志故事,又是一部传记式的电影。
作为一名单身父亲,加纳一度面临连自己的温饱也无法解决的困境。
在最困难的时期,只能将自己仅有的财产背在背上,一手提着尿布,一手推着婴儿车,与儿子一起前往无家可归者收容所。
实在无处容身时,父子俩只能到公园、地铁卫生间这样的地方过夜。
他用生命诠释了责任和奋斗的重要性,还有那就是即使在最最艰难的时刻,父亲与儿子也是不可分离的。
威尔·史密斯果然没让人失望,原本泪点就低的我,又一次看得悄悄落泪。
看到加纳再看看现在的自己,真的是让人无语。
笃定的父爱,如同结实的大树为小树苗遮风遮阳,纵使因为环境艰险而陷入困境,他也一定会冲破一切阻力为它脚下的小树苗保驾护航。
因为他知道总有一天会风和日丽,幸福就在不远处。
克里斯加纳用尽全部积蓄买下了高科技治疗仪,到处向医院推销,可是价格高昂,接受的人不多。
妻子最终选择离开家。
从此他带着儿子克里斯托夫相依为命。
克里斯好不容易争取回来一个股票投资公司实习的机会,就算没有报酬,成功机会只有5%他扔努力奋斗,儿子是他的力量。
他看尽白眼,与儿子躲在地铁站的公交厕所里,住在教堂的收容所里……
《当幸福来敲门》初听片名以为是爱情片,结果大出乎预料,是一部平实感动、还满满励志正能量的影片。
这部电影根据当今美国黑人投资专家ChrisGardner真人真事改编的,故事稍显老套,但是却非常温情。
主角克里斯.加德纳代理了一个医疗器械,每天就是拎着扫描仪穿梭于街头,四处去推销。
可是工作并不顺利,每天早出晚归,并没有得到与之努力想对应的报酬,家里老婆孩子要养活,还要付房租、税金、汽车费用,妻子不得已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着,直到有一天终于爆发,离开了他。
他最后房子被收回,只能带着儿子一边找工作,一边为每日的住所而奔波,甚至为了收容所一个床位差点被车撞。
最后他不放弃的努力和天分,终于为他赢得了一份非常好的工作,幸福来敲门,他和儿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整部影片非常令人动情的是男主角和儿子之间的互动,平淡中蕴含深厚感情。
克里斯.加德纳一共流过三次眼泪,这是一个坚强父亲很难见到的。
第一次流泪是当他和儿子因无钱支付房租而被赶出租房,流浪到地铁站的厕所里过夜。
因为他不想正在熟睡的儿子被外面急着要上厕所的人吵醒,而被迫用脚使劲的把厕所门抵着,自己则抱着已经熟睡的儿子半躺在厕所里,眼泪慢慢的从眼角滑落,这个坚强的父亲留下的是自责的眼泪,这泪水使他没有放弃,更加振作努力!
第二次流泪是在收容所的教堂里,同是贫穷流浪的人们一起合唱着《Lord don't move that mountain》,让这个坚强的男人再次留下泪水。
这是内心感动的泪水:上帝,别让险峻离开,赐予我翻越攀登之力;请别挪开我足下之绊脚石,指引我前进的方向;重担虽负于肩,苦难以忍受,我也不会也不曾放弃!
困难虽然暂时阻挡了群殴前进的步伐,但是我会坚持下去排除一切障碍。
此时他的内心重新充满了力量,感悟到了一切困难都是对意志的磨砺,不能放弃!
最后一次的流泪是当克里斯.加德纳听到证券公司的主管亲口问他:你愿不愿意来我们公司上班,他说愿意。
此刻克里斯.加德纳的泪水模糊了双眼,那是激动的泪水,更是幸福的泪水!
“我人生的这部分,这个小阶段,叫做'幸福’”。
当克里斯.加德纳深深的拥抱儿子,与儿子一起分享喜悦时,他真正体悟到了幸福敲门的感觉!
平淡苦涩中的努力,终将换来幸福来敲门!
这是威尔.史密斯和他儿子一起演的一部电影,黑人明星我只喜欢他,觉得他非常帅。
电影讲述了威尔饰演的克里斯为了让家人的生活好一点,把所有积蓄都用来买高科技治疗仪,但是买的人比较少,生活也陷入了困境,我觉得他的妻子这个时候离开了他们父子俩真的不应该,应该共同面对困难,怎么能一走了之呢。
后来克里斯一个人带着儿子,每天为了住的地方发愁。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天克里斯没有赶上收容所的排队而没有地方睡觉,他带着儿子躲进了厕所,为了儿子好好睡觉,用自己的背死死顶着厕所的门,不让别人进来。
听着门外一声一声的撞击,克里斯流泪的样子,孩子熟睡的脸庞我真的哭了。
幸好后来克里斯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听说这个是根据真实的人物拍的,威尔演的真好,有时候一个人成功就在于坚持,只要你坚持努力,一定可以成功。
这次这个故事,是那个小孩子讲述的,一次大洪水,一个信徒被围困,来了一只小船,叫他上去,他说,不用,上帝会来救我的。
一会又来了一只大船,他还是如是说,不肯上船。
直到被淹死,到了上帝面前。
他疑问,上帝为何不来救他,上帝说,我派来了两只船了啊。
以前呢,是把这个当笑话,一笑了之。
这次呢,却觉得这个电影的所有深意都在于此了。
救赎无所不在,没有慧眼的人只会怨天尤人,却不懂,每件事背后都有深意,你是怎么做的呢,是勇敢的战胜了,还是自暴自弃,不要说没给你过机会,是你不懂罢了。
而本片里的这位黑人父亲,却一个个地克服了困难,后来他成功了,付出很多后。
困境接踵而至,完全不给人喘息的机会,看见他,觉得已经被逼到谷底,他近乎一无所有了,为了一个投资实习生的位置,放弃了做推销员,没有收入,妻子也走了,他仅有的,就是儿子,是他活下去的依靠,因为他自小没有父亲,所以他对自己许下誓言,不能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
小孩子非常懂事,他卖掉了一台医疗器械,问儿子要什么,儿子只是要小小的一条糖块。
儿子最喜欢的是超人,每天抱着玩具“美国英雄”,睡觉也是,就很满足。
最感动的一幕,是无家可归的父亲拉着儿子,在地铁站徘徊。
父亲说,也许这仪器真是时光机呢。
叫儿子闭上眼。
之后儿子就配合父亲。
仿佛身边是侏罗纪,恐龙打埋伏。
兴奋的两个人,好像回到史前,孩子般激动,新奇。
为逃避恐龙,父亲拉着儿子进了一旁的卫生间。
在狭小、冰冷的盥洗室里,席地而坐,儿子靠着父亲睡着了。
门外,有人在砸门,父亲无助,流着眼泪。
不过是两个孩子。
生存有多难呢。
里面有太多细节,讲述活下来是多么的不容易。
要比别人付出更多。
打电话,不放下话筒,可节约数秒。
不喝水,可少上厕所,又节约数分钟。
打仗完的一天下来,要去排队伍,好有救济屋住,免得露宿街头。
从头到尾,这位父亲就没有喘歇的机会,活着,和儿子在一起,这就是他的目的。
他有那么多困难,可他一个个迎上去。
老师在他急着去见一位重要客户的时候,还让他给停车。
他照做了,失去了约会。
可后来他又补上了。
还和那位客户一起看球赛,在赛场认识好多潜在客户。
福兮祸兮。
他当初想进这行的时候,人家告诉他,想做不难,一个是对数字敏感有才能,另一个就是会做人。
他果然实践了后一点。
上天给他一个个考验,他都通过了。
最后他成了一个年薪80万美元的经纪人。
黎明到来前的黑暗,一个个险境,他都加以征服了。
最后那些苦难,却原来都是美意。
因为苦难,我们见证了坚忍。
一部沉甸甸的电影。
告诉你如何看待苦难背后的真意。
在我上大二的时候,在英语电影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没看之前就已经听别人说过,是个挺励志的一部电影,但是因为之前没看过,所以不是很清楚,所以当老师给我们放的时候,我起初认为这部电影跟其他励志电影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讲主人公如何克服困难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
可当我全部看完以后,我发现影片中所展现的远远不止与此。
我被主人公面对命运的坎坷、面对生存的艰难以及面对生活的那份态度,那份淡定、从容、执著所深深震撼。
本部电影主人公一直为生活的艰辛而奔波发,但是,我看到的是无论在何种境况下,他都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击垮,他都始终保持着他独特的笑容。
在父子俩沦落到必须在地铁站过夜的地步时,这个硬汉在听到门外强硬的敲门声时,将儿子抱紧,再抱紧,忍不住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但在这个时候,他依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希望。
等到两人住到救济站时,他还不忘给儿子讲笑话、哄他、安慰他。
儿子克里斯托弗给了他最大的安慰和希望。
从最初看到爸爸妈妈吵架的茫然失措,到妈妈离开以后的逐渐成长,再到跟到爸爸后面像爸爸一样拼命跑,到最后的两人手牵手一起步向幸福明天,这一切的一切都那样真实,让人不由得不被他们之间的那种深深的父子情所感染。
片中出现最多的镜头是奔跑,在那样一个经济大萧条的时代,每个人都是那样神色匆忙。
克里斯也是从头到尾都在玩命地跟时间赛跑。
哪怕就这样,最初的几次,他也没有能够追上时间的脚步,但是奔跑并不能使他成功,关键是他对人对事的态度,干事的认真的那份劲头以及讲求诚信的良好品质都给曾接触过他的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每一个细节他都认真去做好,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至最后达到自己的标准上帝对待每个人都不是公平的,虽然有时我们会感到生活的不公,但是,我们必须要付出行动,想守株待兔那样等着幸福来敲门的人最终只会是与幸福无缘。
同时,光抱有希望也仅仅是换来等待的耐心,总得有双手肯去敲开属于你幸福的那扇门…
看豆瓣是一片叫好,不过有些话还是不吐不快。
15年牛市我是找和股票相关的电影找到的这个片子虽然和股票的关系不大但还是耐着性子看完。
看完我就两个字:失望。
我不知道影片到底讲了些什么,这是部励志剧?
还是悲剧?
或者说其实是反讽。
全片讲述了男主人公的悲惨际遇为了生活疲于奔命最后经过努力当上了体面的交易员的故事。
(找到了幸福)本片贩卖的是廉价同情。
贩卖检测仪招致的无数白眼妻子的离去房东的无情和经济的窘迫透过主人公呈现给我们的是世事多艰说白了就是搏可怜其实和在大街上地铁里挡住行人道路把残缺摆在显眼处向你伸手搏可怜的乞讨者别无二致。
在这里我没有感染到主人公在这时应该有的悲哀,失落。
以及怒其不争。
电影只是把廉价的可怜摆在我面前试图骗取我的眼泪。
这让我很不舒服,世上本多庸人或许这便是世间常态但电影把现实里的东西在这里重新展现的意义何在?
电影截取的只是男主人公事业不顺和他所做出的努力。
电影有没有告诉你男主人公好高骛远签下检测仪的专卖权妄想发财他没有其他工作。
他的妻子一天工作16个小时支撑家里还要请假接孩子。
劝告医生购买昂贵又不实用的检测仪?
欠房东3个月的房租无钱支付。
男主人公一点也不值得去可怜,一切都是他自己造就的。
我不明白为什么就不能踏踏实实的去找份工作呢?
还是说你有梦想就需要别人来为你买单。
男主偶然间发现做股票很赚钱就立即转投股票。
(做实习生)妻子受不了离开了他,做实习生前6个月没有工资并且20个里只能留下一个。
于是从这里开始影片出现了希望男主人公开始加倍努力。
好吧我就不多做叙述了,你可以想象到男主就像一个烦人保险推销员一样展开自己的业务如何抓住机会获得成功从众多对手里脱颖而出留下感动了自己的泪水“幸福”来了。
这是成功学的胜利,我们好像都被“救赎”了。
但幸福往往不是别人告诉你的样子,男主人公的努力在影片里我看不到实现了什么价值那只是自己感动(骗)了自己而已。
其实有很多的路可以去走要人自己去试去走,而不是成功学单单指给你一条“幸福”路你什么都不想一路到黑。
所有的“不幸”其实都是庸人自扰“幸福”也是。
很简单的故事,却是部影迷必看之作,教你奋斗二字怎么写。
威尔·史密斯的著名演绎,把一个困苦、委屈、绝望中求生存的小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而贯穿全剧的感人父子情则是线索。
片中的威尔常常是在奔跑着,像是在表达他追求幸福的脚步。
最后,经历苦难后的成功才是幸福,用双手一点一滴拼搏来的才是幸福,看完影片得到的,会是勇气。
在人生面对不同境遇的时候,你难免挫败,难免独自彷徨!
况且你还有个让你无法割舍的情怀!
感谢上帝,在最后时刻一直支撑你们父子俩!
因为爱,因为努力,因为付出!
我们见过许多不堪一击的放弃,但却很难见到勇往直前的坚持!
我为你骄傲!
也为自己打气!
生活时常会让我们感到艰辛,并会让我们无数次目睹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
——《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而电影中最佩服的是爸爸无论再困难也没有放弃梦想,最终获得幸福。
这样我想到影片中的一个充满哲理的段子:一个虔诚的落水者希望上帝能救他。
一艘船过去了,他拒绝被救,说,上帝会来救我的。
第二艘船又过去,他仍然以同样的理由拒绝被救。
后来落水者溺死了。
天堂上,他不服气问上帝,万能的主啊,你为什么不来救我?
上帝回答道,为了救你,我派出了两条船。
是幸福是争取来的,不是等来的,而且要有把握机会的能力,不然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机会溜走。
中文译名翻的不好,当幸福来敲门?
这个名字听起来不错,挺温暖,可是,就像没有圣诞老人会从烟囱里跳下来往你的袜子内放金子一样,没有哪位幸福先生,会千里迢迢赶到你落魄的门前。
只有你去追它,像片中Chris那样一刻也不放弃一个也不能放弃的不停的跑、跑、跑。
片子不短,我一直在等,但是直到最后十分钟才稍微觉得能喘口气了,直到最后最后的那一刻才真正如释重负。
尽管这是一个所有人都知道结局的故事。
有两个地方,必须要说一下一个是在教堂听赞美诗的时候,他们唱:lord,don't move that mountain,please don't move that mountainbut give me strength to climb it另一个就是他修好了他的那个机器,打开开关,灯在这间昏暗的挤满人的收容所的尽头亮起时那种绝境中的力量,和希望。
他所做的一切在我看来是这么不可思议,换了是我,大概会不敢去做,不敢坚持去做,以及放弃。
当然,也可能只是因为我还没逼到那份儿上。
就像他在片子开头的时候总是不断的对他媳妇儿说,相信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也总是这样可是谁能看到“都会好起来”在什么地方?
美国一直如此,他们的国家就是在编织的美国梦中成长起来的,从最初那些受到排挤甚至流放的清教徒跨越小半个地球漂泊到这片土地上开始,这群并算不上仁慈宽厚的家伙,他们从未放弃过为自己的幸福而努力而追求而斗争。
所以,他们善于在这类励志的电影中尽情去释放去描绘。
威尔史密斯在习惯了他嘻嘻哈哈的脸后,猛地看着这么愁眉苦脸,真是不习惯。
听说他还打算入主白宫?
好吧,如果他和片子里那家伙一样,我想没准真有可能。
哦还有一句话,他和儿子打篮球的时候说,别让任何人对你说你不能做什么。
其实很多时候,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别让自己对自己说,做不到。
片子很不错。
浪费时间的电影。这部电影让我懂了一个道理,与其看别人追求幸福,不如花时间追求自己的幸福。“妈,帮我再拿瓶啤酒!”
我要茁壮成长,我要健康快乐,我要好好的活。我就喜欢看到别人快乐的生活,也希望自己如此。
父子多令人羡慕。
庸俗的励志和温情
充满了好莱坞式的俗气。一切失败者、堕落者,一切底层民众都能在其中得到一种虚幻的、肤浅的心灵慰藉。但请清醒,你也许没有精明的数学头脑,也许不善言辞,你也许就一无是处,你还能成功吗?这种好莱坞式的英雄主义,其实是用一种巧合的特殊性去蒙蔽生命的普遍性,从而成就一种伪人性。
怎么说呢,我部电影我看的时候还比较小,不过却印象很深刻,父亲为了生活四处推销,母亲忍痛离开,小孩跟着爸爸住收容所。努力的人 诚实的人总会收到他该有的回报的。
就算一个男人面临再窘迫的环境...他至少还可以拥有自尊...梦想以及明天...我也要守护好自己的理想...关于电影而言有些副线做的稍显简单...故事还有一定的潜力可以挖掘...
有什么坚持不下来的呢?只要有梦想……
记得以前高中的时候,全校晚自习统一播放,当时看完很感动,温情励志正能量,评分这么高也不无道理,确实算一部好电影,可能有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但可以忽略,注重故事本身的内涵。
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局,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最感人的不是赢得职位,而是在厕所里捂住儿子的耳朵。。。作为一名容易感情用事的中国观众,感动比励志对我来说更重要=。=
每次睡办公室的时候,都会想起来男主曾经带儿子睡洗手间
非常温情
拍得很传统……细节非常用心,整体反而略弱.也许改编传记很容易这样?总之我蛮喜欢这故事
又是好莱坞造梦机器典型案例,怼到脸上给你安利美国梦,还能怎么看,明知道最后是绝处逢生,结局都安排好了,还能怎么看,无非是卖卖惨终成大人物,想想有色人种在资本社会的现状都是一言难尽,真是讽刺。要考究起来都不算真的惨,只是他投资失败导致的生活困境,像他这么聪明的人注定这种困境是暂时的,这对于普通人来说连励志都算不上,在个人条件上就不对等,说白了扮猪吃老虎,假装弱势骗眼泪。相信我,这部电影是拿来测验阶层的最好选择之一,基本上我认识的小富小康都很容易被它打动,而像我这样的贫下中农,全程观影的内心独白就是wtf。小资阶级的忧伤我是永远不懂啦。
Well,小时候的我会被这里面的父子情和拼搏精神所感动,但长大了才发现这不就是一个美国梦宣传片么?你只要努力,总会得到你想要的……真的吗?真的不是因为你运气好?其他人都没你努力啦?作为一个销售你卖不出货,难道不是你的能力有问题?好家伙用一个设备价值不菲医院不需要就掩盖过去了,而且你能买得起那些贵贵的医疗设备,你和外面风餐露宿的失业者真的不一样,你的穷和困顿是暂时的,而且你凭什么要求妻子儿子跟着你受苦?妻子还在那里辛苦打两份工补贴家里,你就抱着你的破设备过日子是吧
看得哭了。
即便是最落魄的时候 他还是有得选 啧啧啧
片名喜庆,太适合作为重返影院的第一部电影。中英文片名的主体是完全相反的,英文是《追求幸福》,Chris在穷困潦倒中的挣扎、突围正是电影最动人的地方,尤其是厕所落泪的一幕,但终归,还是演成了《当幸福来敲门》,一路遇到太多天使,甚至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真像幸福自己强行砸过来。也许当年励志得恰如其分,可在当下,哪怕是个更需要鼓舞的时候,却对成功感到强烈的失真,有太多实在的矛盾与冲突,比如年龄、肤色、阶层,都轻飘飘地抹去了。挺流水的类型片,与期待的差距有点大,以及为啥把美队翻译成超人?三星半。@昆明上影影城永华店
上学时期老师就在课堂上给我们全班人放过 目前觉得所谓励志片拍出了感觉的一个是中国合伙人一个就是这个
还不错,只是,特想知道主人公最后最后的结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