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影片,有很多个让我流泪的场景,其中记忆犹新的有两个,一个是知道自己要死的妻子,想要闷死自己的婆婆,她哭着说”我走了,你该怎么办?
“;还有一个就是丈夫给奄奄一息的妻子搓澡,赤裸着上身的丈夫,尽显老态,疲惫地脸上,明明是面对离别,却写满了幸福。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不知道放在这里合不合适,面对生命即将逝去的亲人,太多时候有太多个对不起,因为我们在生活的大部分时刻都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接着,在无意中,伤害到了有心的人,而他们将要和我们说再见,永远的,我们都不知道,该说几句对不起。
而《世界上最美丽的离别》在我看来,给很多人传达了这样一种态度,面对已经存在的后悔,要选择放下,重新去发现新的,就是我们应当面对离别的姿态。
女人一定不要成为儿媳妇、妻子,妈妈和姐姐,绝对不要把自己的一生活成贤妻良母的一生。
全程看的都很生气,剧里一些好像特别煽情的片段我也完全挤不出一滴眼泪。
丈夫、婆婆、弟弟,是第一等的恶人,完全以吸干女主的最后一滴血为宗旨。
丈夫大男子主义,脾气暴躁,八脚踹不出一个屁,天天对女主进行冷暴力,把妻子当免费保姆,就算大骂女儿不干活,对老母亲发脾气也绝对不动一根自己金贵的手指😅坚持给女主动手术是因为他觉得尽可能救一救自己还能多享几年福,或者是一辈子甚至是妻子即将病死都没关心过她,以此给自己找点安慰,宁可出去和女同事喝酒也绝不回家陪陪病危的妻子;婆婆就是单纯的恶毒,一辈子欺负儿媳妇,所以即使老年痴呆了也忘不了打骂女主,那不是脑子坏了,那是心坏了;弟弟就不用说了,吸姐鬼,女主父母走的早,所以辛苦把弟弟拉扯大,结果长成了赌徒、家暴蝻,几十岁的人了,还要喝姐姐的血,还要拿姐姐用生命换来的保险金,结果最后就给姐姐买一袋饼干就偿还清了所有的罪孽了?
女儿和儿子是毫无良心的二等恶人,一个小三和一个总考不上大学还酗酒的废物,等听到妈妈要死了就幡然醒悟了哈哈哈。
女主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虽然我的家人都是那么一言难尽而且只会吸我的血,但是我很爱他们并且原意为他们付出一切乃至生命啊,女主怕婆婆拖累家人不惜要杀死她,尽可能给大龄男婴丈夫安排好以后的生活,即使知道弟弟是个烂人可还是要嘱咐弟媳不要离开他,或许这就是这部剧要告诉大家的:你看,尽管女人的生活有诸多的不尽如人意,但是她离开的时候是那么温情脉脉,所以请你也照这样生活下去吧!
🙃对此,我只想说:快跑!
永远不会有人平白无故对你好,要么你非常漂亮,要么你就是快死了。
仁熙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是世界上那么多家庭主妇的缩影。
平时的生活就是做家务,为了丈夫和儿女把计划好多年的旅行一再推迟,却因为结婚多年激情褪去得不到丈夫的关心,因为包揽一切被儿女当做理所当然,还被得了老年痴呆的婆婆欺负,唯一的弟弟也蛮不讲理一直要钱,得不到体谅。
直到家人得知她患了癌,生命只剩不到一个月。
这个时候,丈夫,儿子,女儿,弟弟才想起这个女人。
这个平时看起来坚强的女人,在快死的时候才得到了家人的关心。
而她还在为他们考虑。
害怕婆婆没人照顾拖累其他人,想带着她一起走;为了不成器的弟弟偷偷买保险;交代了一切身后事却只提出了一个要求,“有时间带我去加平看看吧。
”一辈子操劳的女人,在被病痛折磨得吐血的时候,也只叫出了“老公我好痛”“正秀,妈妈好痛这样的话”,让人怎能不流泪。
该是庆幸还是心酸呢,这场大病,终于让家人了解了她的辛苦,她一生的委屈。
最美丽的离别,就是让我们在离别之前,赶快说出平时羞于启齿的爱意,总好过匆匆一面之后再也不见,后悔一生。
我的姥爷也离开我很久了。
我都快忘了他的样子。
我很后悔没能常去看他,陪他坐着聊聊天,多打几个电话。
事后再怎么哭都没用了,只会让我的愧疚越来越深,成了个永远不会结疤的伤口,一碰就疼。
儿女总是自私的,父母给予的爱永远无法报偿万一,甚至在知晓父母生病的时候,最先想到的还是没有了爸爸妈妈自己以后该怎么办。
失去了亲人以后,最难过的不是举行葬礼的时候,而是在每天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明明已经习惯了那个人的存在,转念一想才反应过来,哦,他已经不在了。
我想导演拍摄这部剧的本意,不是让我们去骂里面的爸爸,婆婆和儿女的吧。
他是想告诉我们,要在家人还活着的时候就对他们好,不要留下遗憾。
这个电视剧拍得真不错,除了剧情合情合理,细节丰富外,演员的演技也好。
大家对剧中“妈妈”仁熙的遭遇充满同情和可惜,这当然是没错的。
仁熙是典型的妈妈角色,同时还承担着妻子、儿媳、姐姐等角色,她一辈子的生命意义就是把这几个角色扮演好,唯独忘记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因为“妈妈”已经被讨论得很多,我就说说这部电视剧暗藏的几个同样让人心痛的地方。
这部剧里,其实有两个“妈妈”,一个是仁熙,另一个就是她的婆婆。
从剧情的一些细节中,我们知道婆婆在罹患老年痴呆以前,对儿媳是比较苛责的,她整个剧中一直在骂儿媳是“臭婆娘”,对儿媳动辄打骂。
观众相信是很恨这个老太婆的。
但我看的时候却觉得她很可怜。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婆婆这个人已经死了,只是她的躯壳还活着而已。
她老公应该已经去世了,她的三个孩子都不愿照顾她(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这样或者还有什么意思?
只有仁熙这个和婆婆相处时间最长的儿媳,才知道婆婆其实是“刀子嘴、豆腐心”,她才是真正理解婆婆的人。
其实婆婆也是一个传统妇女,一辈子相夫教子,辛苦了一辈子,老了,痴呆了,被子女送进养老院,无人问津,这难道不值得悲哀吗?
如果仁熙不是得了癌症要死了,她的家人会重视她吗?
最容易得到的,人们往往不珍惜,这是人性。
如果仁熙这样过下去,婆婆的今天很可能就是她的未来。
整个剧情里面,最让人动容的其实是仁熙照顾婆婆的情节。
“久病床前无孝子”,死的快,给亲人带去的是震惊和悲痛,悔恨等情绪;但如果死的慢,甚至像婆婆这样,给亲人带来的只能是拖累、厌倦,甚至憎恨。
不客气地说,如果仁熙不是只有1-2个月的生命,而是在病床上折腾半年甚至几年,她的丈夫,孩子还会这样待她妈?
导演回避了这个更让人细思极恐的部分,截取了最美丽的一段离别。
婆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家都不愿照顾母亲,令人唏嘘。
婆婆用棍子砸伤仁熙,孙子愤怒地喊“你怎么还不死”,其实喊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但这真的好吗?
“父亲”愤怒地拿出榔头和钉子,把自己的“妈妈”锁在房间里,实际上也是把自己的“妈妈”钉了棺材,或者坟墓,他心里无疑也是希望自己的“妈妈”赶紧死去的。
但这对婆婆是公正的吗?
她已经丧失行为辨别能力了,她把软柿子看成了狗屎,把护工当作小偷,她已经不是正常人了。
谁去尝试理解过她?
难道人老了,痴呆了,失去自理能力了,就应该去死吗?
我对此是深感失望的。
但也反衬出仁熙的伟大,这是她的婆婆,不是她自己的亲妈,而且婆婆以前清醒的时候对仁熙也不好,但仁熙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她,把她当孩子一样哄着,对婆婆的无理取闹的行为始终包容。
她最后要带婆婆一起走,我是非常理解的,因为别人不可能做到仁熙这样。
仁熙对婆婆其实就是女儿对妈妈的爱,剧中她提到她自己的母亲很早去世了,她是把自己对母亲没能尽的孝道都通过照顾婆婆来补偿了。
她是在反馈母亲对自己的爱。
这种反哺是更加难能可贵和让人感动的。
我相信所有为人父母者也都希望自己老了之后有像仁熙这样的女儿的。
剧中的“女儿”研秀也想反馈一些爱给母亲,停职在家做家务,但做不好,她很沮丧。
暗恋她的组长跟她说子女反哺父母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很多子女都是通过生孩子来传递这种爱。
这是大实话,但如果能在可能的时候反哺父母,还是尽力做到吧。
由此看出,仁熙对婆婆的爱真的是太难得太难得了。
剧中也反映了韩国(其实我们国家也是这样)的文化,妈妈在家中地位低,任劳任怨。
她也是人,她也渴望交流,可她的丈夫、孩子都不关心她。
反而是和经常吵架的婆婆慢慢有了很深的感情。
可以说,仁熙的癌症是长期压抑苦闷的心情造成的。
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种警醒:不要忽略身边的人,不要把父母的爱当作理所当然。
《世界上最美丽的离别》是一部只有四集的短剧,却让我整整哭了一晚上。
21年前,韩国金牌编剧,卢熙京用她细腻的笔触写下了对因癌去世的母亲的怀念,让我们看到了今天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母亲平凡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
这是普普通通的一家人。
沉默内敛的丈夫,即将面临失业,却只是把所有的事情憋在自己心里。
工作出色的女儿,陷在一段插足别人婚姻的第三者爱情里。
最受宠爱的小儿子,为了考上医科大学连续复读三次,整日颓废醉酒晚归。
还有一个身患痴呆症需要人看护的婆婆,动不动就对照顾她的媳妇恶语相向,拳打脚踢。
每天早上都是这个母亲最忙碌的时间。
婆婆无理的叫嚷一刻都不能等待着要吃饭,要上楼喊儿子起床,不能放心的叮嘱女儿要吃早餐,丈夫要上班了,打着赤脚赶紧跑到丈夫前,到玄关把锃亮的皮鞋放在丈夫面前。
作为儿媳妇、母亲、妻子,她尽心尽力的操持着家事,关心着每一个人。
一家人自然地享受着这个母亲提供的一切,但却也好像理所当然的忽略了她,总是漫不经心的回应着她的热情,她的唠唠叨叨。
这样的日子好像就会永远的过下去,直到有一天,这个母亲被确诊为癌症晚期,生命只剩下两三个月的时间。
最早得知结果的是一向隐忍压抑的丈夫,他完全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身为医生的自己,日日睡在自己枕边的妻子都已经病重到这个程度,他竟然浑然不觉。
午夜天桥上,趁着酒意,他失声恸哭。
一个中年男人的哭声,像一个孩子般呜咽,肆放着他的痛苦,他的自责,他对自己的恨。
他对痴呆的母亲发飙也好,大骂不为母亲分担家事的女儿也好,甚至出手打了自己不懂事的儿子也好,好像都是他痛恨自己的一种逃避。
直到在手术室里,看到妻子被剥开的腹腔,已经无法摘除的肿瘤,他知道这一切都挽回不了了。
他没有勇气面对妻子,更不知道该如何告诉子女他们的母亲即将不久于人世。
幸运的是,丈夫得到了医生友人的劝说。
他意识到,自己不能隐瞒事实,身为丈夫和父亲,他不能剥夺,妻子与这个世界,孩子们与母亲告别的权利。
他开始积极面对,告知子女事实,他决心好好利用剩下的时光,陪伴妻子走完人生最后的日子。
女儿和儿子平日里都不愿意和自己妈妈多交流,心事也都藏着。
当他们得知妈妈快要离去,终于放下冷漠和厌烦,打开了自己世界的心门,可惜自己的妈妈已经不能多做停留了。
女儿放下了工作,开始学着操持家务,为全家人做早餐,学会了用淘米水做大酱汤,用行动告诉母亲自己已经能够照顾好自己。
当她看到母亲为父亲收拾的整整齐齐的衣柜,和情人的妻子为自己丈夫收拾的衣柜一模一样,她终于意识到自己无意中给别人带来的伤害,终于彻底割断了自己错误的爱情。
不懂事的儿子回过神来,不再每日酗酒晚归,变得他这个年纪该有的阳光开朗。
剧中当姐姐告诉弟弟,母亲已是绝症即将离开人世,弟弟崩溃大哭,对姐姐说了一番话,姐姐我和你不一样,你考上了大学你工作了,你给过妈妈零花钱,可是我没有,我还没来得及孝顺妈妈。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多少人的心声。
忍不住和弟弟一起泪崩。
因为父亲平常的压抑沉默,女儿和儿子心里都有一些怨恨父亲。
母亲生病后,女儿看到父亲开始会帮着晾晒衣服,会亲手喂奶奶吃饭。
父亲还请求女儿帮忙,和他一起按照妻子的喜好,布置新家,女儿一点一点,看到了往日冷漠父亲温柔的一面。
儿子在回家路上,碰到了喝的醉醺醺的父亲,总是权威的父亲,原来也有不羁和脆弱的时候。
当母亲在一个晚上趴在马桶边,吐着大口的鲜血,喊着老公,我好痛,为什么做了手术还会这样?
丈夫瘫坐在地上抱着妻子呜咽,孩子们听到动静,纷纷下楼,也只能是坐在地上一起哭。
“正秀啊,妈妈好痛”。
妈妈好痛,坚强的母亲倒下了,这个家最大的伤口赤裸裸的被撕开。
世上最煎熬的事不是承受脆弱痛苦,而是面对最爱的人的脆弱痛苦无能为力。
但是因为是家人啊,我们必须抱在一起,舔拭伤口,治愈彼此。
至此,一家人原本有些冷漠的关系在这一切的了解之后终于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要和妈妈说再见了,要送妈妈放心地离开,想给她世界上最美丽的离别。
一家人去了寂静而安详的海滩旅行。
只是这样彼此看着对方,就能幸福的微笑啊。
母亲告别孩子时,因为儿子还小,希望他能坚强,要他记住妈妈开朗的样子,妈妈一直表现着自己积极的样子。
但是等儿子下了车,却抱着女儿失声痛哭,卸下了所有坚强。
因为女儿是大人了,她能承受得住。
这样真实的方式,让所有的舍不得都化成了止不住的泪水。
在最后的时刻,只剩下妻子和丈夫,在他们的新家。
她之前最大的盼望,就是在天气变冷之前,一家人搬到温暖宽敞的新居。
院子里种上枣树,种上她心爱的鲜花。
在阳台上摆放一张桌子,和丈夫坐在阳台上喝着茶,欣赏早晚的太阳与月亮,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在这里,丈夫说出自己对妻子最美丽的告白。
你会想我吗?
会。
什么时候?
早上系领带的时候,吃不好吃的大酱汤的时候,吃好吃的大酱汤的时候,喝酒的时候,醒酒的时候,找要睡觉的地方的时候,睡觉的时候,醒来的时候,想听唠叨的时候,妈妈耍无赖的时候,妍秀出嫁的时候,正秀上大学的时候,正秀大学毕业的时候,元旦烙饼的时候,中秋做松饼的时候,生病的时候,孤独的时候。
最后一个场景,是一起在海边拍照的时候,丈夫明明在给妻子和儿女拍合照,但是最后只拍了这个母亲。
这个时候,她不再是一个儿媳妇,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她只是被一个男人爱着的女人,她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
人与人之间的治愈,爱与爱之间的和解,这部剧就像一首美丽的散文诗。
剧中还有太多太多感人的细节,温暖的场景。
痴呆的婆婆会在最后说等媳妇回来,沉迷赌博不成器的弟弟给姐姐买来了核桃酥,怨恨了十几年,但还记得你爱吃什么。
在原著里,卢熙京写了一首短诗,“我曾爱过她,像爱自己生命一样的爱过她,她不知道吧?
她走后到今天,我每天都因为思念她而流泪,她也不知道吧?
拜托了,别让她知道,千万别让她知道。
”和卢熙京相比,现在的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爱着的人还好好的在我们身边。
我们还有时间,一定要好好去爱疼爱着我们的人,和爱着的人好好相爱。
不要留下比爱更令人心碎的遗憾。
希望这部剧会给你和我,为爱的人打开心门不羞于说爱的一点点的力量。
《世上最美的离别》是少有的精短且高品质的韩剧。
唯美的画风,有一种《那年冬天风在吹》的感觉,但是在唯美中,有沁入了很多烟火味。
起初这个家,让人看起来真的很累心。
冷漠内敛的爸爸,把工作中的不愉快都埋在心里。
在做第三者的女儿,想现在很多家庭中没有嫁出去的女孩一样,心安理得的在享受着生活中父母的照顾。
经常宿醉的渣男儿子,还有一个得了老年痴呆的婆婆。
妈妈仿佛被所有的家庭琐事缠身,第一集中妈妈一出场就在抱怨爸爸让她和女儿两个人去接婆婆。
大家貌似都同意将老年痴呆的婆婆放在养老院中。
但是只有妈妈反对。
妈妈抚摸着“一辈子都在凶别人,现在却像个小孩子”的婆婆说“我和她毕竟还是有感情的”。
这段剧情给人感觉温温的,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仿佛融入在了飘满银杏的路上。
这个家里的每一人,都像极了我们生活中的爸爸,儿子、女儿。
在他们身上,我们貌似看到了自己的冷漠。
只有妈妈,才是最懂的珍惜的那个人。
每次遇到巨变时,人才会有所醒悟。
丈夫知道了妻子的辛苦,珍惜还能触摸到彼此的每一天。
女儿和儿子承担起了家中的责任。
第四集拍摄的也很唯美,寂静而安详的海滩,仿佛理想中生命离去的地方。
但是,脑海中却无时无刻出现,在老年痴呆的奶奶打破妈妈的头,爸爸粗暴的拎起锤子,想把奶奶锁在屋子里的画面。
爸爸每一钉一下, 仿佛都在发泄自己心中隐藏的悲伤和悔恨。
世上最美的离别,却没有离别不悲伤。
请珍惜眼前人~
的确很感人,短短四集,就赚了不少眼泪。
然而家里有过癌症病人的人都会明白,癌症到了晚期有多痛苦...毕竟是电视剧吧,把癌症和死亡拍得这么唯美温暖干净,连离别的时间都把握得刚刚好,导演相当会煽情。
然而现实本身带给我的感觉是冰冷,残忍甚至恐怖的,可以把一个原本生龙活虎的人折磨得不成人样...当然故事的主旨还是点题的,珍惜生命,珍爱身边的人。
还有就是,我真的不理解,亚洲传统社会里,女人为什么要这样无我地过完匆匆一生...
我遇见了那个最美的自己,最美的能帮助我成为自己的人。
这样的人啊,改变了我的分分秒秒,一生都为了这样的人奔波,疲于奔命的快乐,疲于奔命的忧伤,疲于奔命的觉得自己不是自己。
遇见之后是漫长时间的折磨,折着爬上脸的皱纹,磨着浑身的硬气,折磨的变成了另一个自己。
人生的路是有了很多条,可这样的一生也是美的不可救药,毕竟当我离别的时候,这样的人为了我惜惜而不肯别,为了离别以后不断的回忆不肯罢休,不断的多给我一点爱不肯放手,给我了ta所有的东西,好像我是ta们的所有,所有的不顾一切。
嘴角的皱纹也上扬似的有了弧度,可忧愁也不断地攀比,攀比着生活都有的意义,攀比着我想ta们忘了我的心,心上开花又枯萎,心上繁华又凄凉。
这时间不能被我恬不知耻的在踌躇里浪费,思量不肯逗留,就决了决定。
决定爱吧,哪有那么多理由,哪有那么多时间,只要是爱那就是最美的吧,最美的心上那一朵不会萎靡的花火,成为一颗心的花火。
1.-那家伙说要对你负责吗?
-我不奢望他会对我负责。
-还有不用负责的爱情吗?
-我从来不觉得爱情是可以负责的。
-爱代表着责任,至少要努力去负责。
不负责任的爱情太轻浮了。
对于车英硕而言,你很快就会变成尘埃,连痕迹都不会留下。
车刑警肩上有责任,所以会回到妻子和孩子们身边。
-我不在乎,留下回忆就好。
-就为了回忆,毁掉自己和别人的人生嘛?
你是傻子嘛?
车刑警的妻子有什么罪啊?
就顾着你俩高兴,所以去伤害别人。
我真是理解不了。
-你别理解,你就放弃我这种人吧。
-他要是想离婚的话,早就离了,他是个优柔寡断的家伙而已。
我也想放弃你,但是我也像你一样笨,所以做不到。
(仁哲&妍秀)2.有时候看着临死的患者,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是幸福的,他们得到了机会,他们拥有提前告别人生的时间,被告知时日不多的患者和他们的家属,作为承受巨大痛苦的补偿,能得到健康人绝对无法拥有的告别人生的时间,对自己愧疚的人有机会说声对不起,对自己未能表达爱的人表达他们的爱。
这样的机会不应该被你夺去,会被怨恨的。
(尹教授)3.我现在根本没办法相信,我们怎么可以不知道妈妈变成这样了,全家人都…(妍秀)4.我们并不是在有希望的情况下放弃的,是为了减轻你妈妈的痛苦,才选择放弃。
我们能为她做的只有这些了,如果不放弃,就连整理的时间都没有了。
(尹教授)5.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真是恨透了这样的自己,眼泪一直流。
你可不要这样,你受到了多少疼爱,至少要报答她万分之一的疼爱,凡是你能做到的就尽力去做,给她煮饭,洗衣,洗脸,亲亲她,你要告诉她你已长大成人,不要让她为你担心,免得最后时刻都不能安心离去。
(尹教授)6.比起担心妈妈会痛苦,更多担心的是没有她以后,我该怎么办。
(妍秀)7.就再给我一次机会吧,一次就好,好好对妈妈的机会。
(廷秀)8.我们这个年纪工作比工资重要。
(郑教授)9.-我不想以后追悔莫及,埋怨自己没为她做些什么,想用我得到的爱来报答她。
-我妈妈说,子女不用报答父母所给予的。
她说那是不可能的。
就好像水不会逆流一样。
还说人们之所以会结婚,是因为不知这份情该如何安放,所以才会生下子女。
(仁哲&妍秀)10.爸爸最近经常想,你妈妈现在离开人世,说不定是个好事,总是为别人而操劳的人,一般都比别人快一步到极乐世界。
(郑教授)11.婆婆,跟我一起走吧,别让孩子他爸继续受苦。
12.妍秀啊,就是总想,叫叫女儿的名字。
13.与其把妈接回家来,徒增厌恶,不如把妈送到疗养院去,心生愧疚。
14.老公,你知道我非常喜欢你,非常疼惜你,也非常爱你的吧?
(仁熙)15.时间太宝贵,哭了怪可惜的,廷秀,我们要和妈妈一起,多多欢笑。
16.-你觉得你会想我嘛?
都会是什么时候呢?
-早上上班前系领带的时候,吃到不好吃的大酱汤的时候,吃到好吃的大酱汤的时候,喝酒的时候,醒酒的时候,看到铺好的床铺的时候,睡觉的时候,睡醒的时候,想要听你唠叨的时候,我妈开始闹脾气的时候,妍秀嫁人的时候,廷秀那小子上大学的时候,廷秀大学毕业的时候,新年煎饼的时候,中秋做松饼的时候,生病的时候,寂寞的时候…(仁熙&郑哲)
因智友偶尼而来,在一堆爱情剧中间,这类讲亲情的更显可贵。
我凌晨两点半看完这部剧的,最开始会觉得堆砌了所有的槽点,在妻子的角度~自己生病,丈夫不关心,婆婆老年痴呆,女儿第三者,儿子复读高考,弟弟烂赌败家。
后面不由得会过渡到作为女儿的角色,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难堪局面。
总会让自己产生珍惜眼前人的感受,每个人的终点谁都说不清楚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有时会觉得父母对自己要求很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节假日便负责买菜做饭,然后到高考志愿选学校选专业,不能填省外的学校,平常去兼职他们都担心我被骗,考研还是工作也在左右你的选择,因为离家近每周回去都被要求打扫家务,从小到大我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也觉得自己足够让父母骄傲。
观念想法不同总会让我们间沟通不畅。
可能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与周围同学相比,我觉得自己挺好的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满些什么,而我也总是被父母牵着走,没离开过他们身边,也没怎么去看过外边的世界。
人的心都是偏的,都会更疼自己的子女,而不是生养自己的父母。
有天我妈对我说:我们就你一个孩子,生你养你那么大,不能让我们连看你一面都难啊。
好像父母的要求不太高,但我们总是不耐烦,他们并不欠我们什么。
除了憋屈没有任何感动可言 感觉一家人都是loser 就老妈子一个跟老牛似的给家里人干活 还下力不讨好 积劳成癌最终也没活出自我 一家子人都晃晃悠悠 到最后也没给予什么家庭温情和陪伴 这种悲惨一点都不好哭 这种离别一点也不美丽 建议广大女性活出真我 不要付出一生被家庭捆绑
韩式煽情那一套,一家人像吸血鬼似的对待这个妈妈 可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要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并不觉得这个离别美丽 只觉得可悲
分太高了吧
母亲的去世肯定是个感人的题材,但是从电影的角度来看,家人最后的关怀做的还是差劲了点,尤其亲弟弟只是买了点饼干. 拍的很隐忍. 最后一集到一半了还是家人的吵闹,老公前三集半都跟脑抽了一样的反应
我真的不能接受到了生病才懂得感恩和表达爱,平时都干嘛去了!!!
当一个女人要死了,于是所有人都开始爱她。。。每天刁难自己的恶婆婆,被儿子欺负了马上就清醒过来找儿媳,一辈子也就对儿媳善良了那么几次;不成器的弟弟,还要苦口婆心叮嘱弟媳妇不要放弃他,他妈的凭什么???典型的丈夫,平时根本不拿媳妇当回事,动手术也自作主张,最后温情款款的“告白”,主语都是自己,他想念的不过是没有人再伺候他罢了,估计用不了两年丈夫就会和温柔有共同语言的医院后辈在一起了吧,这对儿女也是很典型了,你说这些人爱她嘛?我相信也是爱的,爱她的无私,爱她的奉献嘛,女人嘛,不就是要心甘情愿做牛做马一辈子,最后含笑幸福死在丈夫怀中,哈哈,这样才是女德典范哟!
狗屁世上最美丽的离别!这是无时无刻发生着的丑陋的现实罢了!这美好的亲情就像回光返照一样虚幻,只有痛与苦才是持久而真实的!可恶,为什么我还是哭了。
四集剧,哭了三集,但是哭过以后你会发现还是那些旧套路。★★★☆
妈妈,这个角色在生活中好像最不起眼,她好像永远在那里。温暖干净的房间,永远有满满太阳味道的柔软被子,餐桌上的可口饭菜,身上整洁的衣服,这一切好像太阳永远从东边升起一样客客观存在着,没有人想过从何而来。直到有一天,你看到地板上落了灰尘,你打开房间门看到没有铺好的乱糟糟的被子,你进到厨房看到切了一般的土豆,才恍然意识到,那个人不在了。原来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与生俱来也没有什么本该如此,只是有人为你做了这一切。
我们对父母最大的误会是以为他们会永远陪在我们身边,不管我们走的多远,飞的多高他们会一直在原地等我们。可是我们都忽略了一个东西叫时间,时间会带走父母头上的黑发,时间会刻在父母的额头,时间会让他们的身影变得瘦小,时间也会带走他们。
近在眼前的人也有离别的一天 珍惜这个万年话题 是离别改变了我们 让我们珍惜彼此
真是受够了,死女人的电视剧叫什么最美丽的离别。
全剧的氛围都很压抑,喜欢有妇之夫的女儿,脾气大又不善言辞的丈夫,重读三次会喝酒的儿子,老年痴呆的婆婆,无所事事的弟弟,很难想象仁熙的日常,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得知真相以后大家痛哭,因为没了仁熙,生活会很难,全剧把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的悲哀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最后的台词真的太煽情了。
诚意之作,掌声鼓励
看过电影,相较觉得电影的故事性和人物的描述性更加深刻一点。
为了催泪,女主身边的人都太不近情理的自私,衬托出她的伟大与默默付出。狗血的看了前两集想弃剧了。演员的表演实在没得说,太具真实感,愈发觉得身为人的残酷与无奈
又是一个讲述妈妈为家庭付出了所有却要早早离开的影片。 不同的是走向是比较偏温情向的。 在确诊了疾病之后,妈妈反而是最坚强的人,一直安慰着所有的家人。 大家都很愧疚不安,最后陪着妈妈走过了一段算是比较幸福的时光。然后各自有了各自的改变。具体以后的生活到底会变成什么样,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三星。很压抑痛苦,但展现的内容却远不深刻,妈妈很伟大,但妈妈也是人,有欲望,有爱憎,没有了这些,压抑的环境中,她是靠什么作为情感的支撑点一直坚持下来的呢?人情绪的稳定需要爱的支撑,但我并没有看到给妈妈的爱意。此外子女老公都很自私,但他们展现的温情是在得知妈妈癌症晚期的情况下才展现出来的,这一点既现实又残酷。我觉得这不是催泪亲情片,反而很讽刺成了女性警示片。不会再看第二遍了。
并不觉得拍的多好,而且艺术化处理了病情折磨人的部分,只强调了离别。但总归呼唤人们珍惜孝敬父母的时间,免得“子欲养而亲不待”,那就太无力了。
所以,我一直给老母亲说咱们尽可能过好每一天,不知道明天是不是我们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