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有些人可以穿过时间的河流,逆流而上,返回过去。
时之刃,如果在刀柄里面加上时之沙,就能返回一分钟前,如果将它刺在时之沙中,时光就会倒转倒转,直到沙子将整个世界吞噬,成为一片沙海。
然而贪心的人不知道,只想要更多、更多。
波斯王有次出宫巡游,在集市中见到一个七八岁的男孩义助偷苹果的小孩,被侍卫们从地上追到房顶,他小小的身影在绵延的层子间腾挪、飘移,好象一阵风悠乎来去,叫人想起B13区里那个跑酷高手。
风急,但四面八方都是捕风的人,小小一阵风落入困境,一把刀向男孩的脖子砍去。
为一个苹果丢了一条命?
国王喊停,从刀下救出孩子,让王弟将他带回宫中。
这个男孩从贫民区到了王宫,一步登天,有了两个兄弟。
英勇善战、英姿焕发的三个波斯王子转眼长大,国王垂垂老矣。
阴谋与爱情,手足和诡计。
简单的故事,配上诸多元素,时之刃的两个小时有飞沙走石、飞镖飞贼,在激烈的攻城之后,紧凑的情节不间断的动作让人目不转睛。
恢弘的殿堂和死寂的黄沙交织交错。
贪生怕死与义薄云天在同一个人身上显现。
沙漠中传说的杀人部落奴隶贩子那段关于逃税、避税的言论,又小讽了下全世界的当权者。
雄峻奇伟的自然景观,浓郁摄人的波斯风情。
奴隶贩子最爱的驼鸟赛跑被达斯坦王子整的只余一只,他无奈地给那只硕果仅存的驼鸟蒙上双眼,悲怆地说:你叫我怎么组织只有一只驼鸟的比赛?
《波斯王子:时之刃》由杰克·吉伦哈尔(Jake Gyllenhaal)饰演主角达斯塔,而杰玛·阿特登(Gemma Arterton)饰演的阿拉姆特公主塔米娜确实很美丽;
达斯塔 对于《波斯王子:时之刃》这款游戏确实也没接触过,也没玩过,但是改编成电影确实很好看,而且杰克·吉伦哈尔(Jake Gyllenhaal)的身材确实很性感;
达斯塔身材 还有就是关键道具:时之刃,使用时之刃进行时间的倒流,也可时光到转,神奇之处再这里; 不过,波斯王子由吉伦哈尔饰演,演技确实很不错,不论是打戏还是飞檐走壁,也是片中的亮点,对于游戏中更倾向影片中的,所呈现出来的是不一样的世界。
我虽不是个游戏玩家,本科时候倒也围观过兄弟们玩《波斯王子》,当时只觉得太难,遂放弃转而继续去玩AOE或者MOE这种能打成经营游戏的即时战略游戏。
这次围观电影版的《波斯猴子》,仅凭围观经验就觉得三个跑酷段落做得颇得游戏精髓,很好玩,数了数叙事结构段落,都是三、三和三,听闻电影也要拍三部曲,又是一个“三”。
时光匕首/月光宝盒启动了三次(前两次是同一场景,叙事功能上算一次),塔米娜耍了达斯坦三次,同时也是分三次道出此物真相,达斯坦为了洗白自己分别向三个人辩白(叔叔、二哥、大哥),阿萨辛帮派出场三次,当然,为了让波斯国王有三个儿子,还是要收养达斯坦的。
再去数的话,诸如阿拉姆特(难道不是阿拉木图么)安放匕首的神殿也是使用三次,塔米娜和达斯坦的吻戏三次才成功,之类,真是干净利索地符合叙事学原则。
”三兄弟“本来就是民间传说常用的叙事模型,”事不过三“则是默片时代开始的最经济有效的叙事方式(最典型的就是吻戏的安排,百分之百的默片手法)。
拿叙事学或者第一符号学的组合段理论来拆解动作片可谓无往不利,要说这个,则是因为看了太多的莫名其妙缺乏照应,以及太多的点死为止,”三“这个数如此受钟爱,是有道理的,从”三段论“到后来的”正反合“,有些东西,不服不行。
所以在剧作上,本着最经济的原则,叙事流畅,在动作场面间安排的情节也算紧凑,还有诸如鸵鸟赛跑这种插入式叙事段来调节气氛。
人物塑造方面,基本没有完成人物弧线,原因很简单,留给塑造人物的时间太有限,全片统共不到20分钟,最失败的则是大反派皇叔/皇太弟的造型,MD一看就是个坏人啊,这是赤果果的剧透!
所以对影片没有什么过多的要求,比如我本来就是杰克·吉伦哈尔的粉丝,去HC就好了。
CG做得差点也无所谓,比如大决战之后的时间倒流,做得着实山寨了些,美服化道和摄影够好就行;动作戏自然入不了中国功夫片养大的观众的法眼,比如中近景太多太紧,功夫片内在要求的动作的完整性(同时这也是部分游戏玩家吐槽此片的终极原因)展示不出,有时会出一些诡异机位(俯拍之类),这方面不能要求英国老爷爷太多,三个跑酷场景做得精细,足够了。
其实本片的电影化(Cinematic)做得还不错,通过叙事上的”夺宝“模式,将观众注意力牢牢拴在时光匕首上,这一点十分有效。
至于其中的”Bug“,比如达斯坦为何一次次能找到塔米娜,或者最后为何时光精确倒流到那个时间点上(其实影片开头大家都心知肚明,会回到那一刻的),还是有句著名的话来回答这些问题”较真你就输了“。
要再谈一谈的是两点。
其一是游戏和电影的关系。
曾有一次我跟Orc大师用极为本质化的方式讨论了”什么是电影“,其中问到”如果在影院大银幕上玩RPG游戏,那么对影院里的观众而言这是不是电影“,最后的结论变成”电影是画框内的活动影像“,说到底电影就是个框,但是球型内表面形状的银幕,有没有画框存在呢?
还是等开发出来再说吧……但是游戏与电影的互相影响倒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如今的图形化游戏都存在一个”观念的摄影机“,而电影也会借鉴游戏的”镜头“调度方式,典型如《赤壁·上》,八卦阵时关羽摆Pose的同时,一个急速的拉升带同轴变焦,这无疑是从三国游戏里来的。
而在叙事层面就更有趣了,只说电影,《罗拉快跑》虽然跟基斯洛夫斯基《盲打误撞》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它的情节模式是游戏式的Save-Load,以及重新开始。
戴锦华认为《罗拉快跑》的一个重要内在表述是”试图超越生命经验不能传递的悲哀“,在游戏/电影的世界中,从头再来的时候,生命经验便可以积累——第二次行动中,罗拉学会了用枪,第三次行动中,罗拉避开了很多障碍等等。
而在《波斯王子》这里则更为有趣,它的设定是——持有时光之刃的人,会获得可以累积的生命经验,这其实是个与终极问题等价的问题,因为人不可能再活一次,因为生命经验不能传递。
这大概是电影情节线上强化的内容,英雄不死不再是可笑的所谓“主角光环”,而是因为这其实是个游戏,可以重新开始。
这个观看的位置和心态决定了某种观影时的间离感,但是正如前文所述,这种间离感通过电影化的手段——对核心道具时光之刃的“凝视”而被某种程度上消解。
而再推进一步的话,倒是可以进入对诸如“拟像”或者“观视结构”的再度讨论,不过对观看主体似乎是需要重新定义,毕竟影院观众与游戏玩家在重合之时这种讨论才会更有说服力,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这种游戏化(或者“电玩化”)的叙事结构已经开始消解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叙事。
而另一种延伸的讨论,则要走向情感结构了。
于是这里倒是带出了第二点:本片的潜意识表达。
很有意思的是,本片上映之前,大量的新闻都在谈论此片与伊拉克战争的关系,其实非常明显,即使我对以“找不到的兵工厂”为借口的侵略战争和萨达姆那儿并不存在的“大杀器”之间的关联没有第一时间的反应,但是沙漠、中东无疑是确有所指,更何况最后的大决战,时光之砂是什么,时光匕首的驱动力是什么——那赤果果地写着俩字叫做“石油”啊,不然为何开采时光之砂需要打井,而且“你把沙子都用完了”是要被骂的,不然为何时光之砂最后是以石油井喷的方式出现,不然为何要时光之砂被全部用光,世界就要毁灭了——废话,没有石油的话,世界必然毁灭了啊……如果如新闻所述,导演和编剧”没有往哪儿想“,那么这也是他们的潜意识,或者根本就是一种说辞。
再看影片中的其他表意符号,阿萨辛刺客们明明就是恐怖分子,看打扮就知道了;达斯坦的人道主义精神是普世价值或者主流叙述的观点吧。
那么这种”时光倒流“的隐喻就不言自明了。
更好玩的是本片中的其他一些表达,比如,女人为了拯救世界毅然决然放开了白人男性英雄的手,最后一分钟营救没有成功,但是女人的牺牲拯救世界的同时也拯救了男人(同时,又反复强调了血缘、家庭这种保守的观点,倒是也颇合金融海啸之后的某种主流话语倾向);同时,又是一个后911的表述——最大的敌人来自我们内部,位高权重的皇叔/皇太弟,恐怖分子也是他豢养的(唔,恐怖分子很多就是美国自己出钱出枪搞出来的),达斯坦要通过伤害自己的方式让哥哥明白这一切的真相——《虎胆龙威4》里面布鲁斯威利斯要击穿自己的身体去伤害敌人。
而这一切却建立在一个游戏的逻辑上,并最终完成了商业电影必须的Happy Ending,这是“想象性的解决和抚慰”么?
恐怕未必如此,所以,游戏的神奇和可以从头再来才真正显示出现实的无法解决——《守日人》里的命运粉笔,那是更深层次的对冷战之中不战而败的苏东阵营的悼亡和想象性解决——以及人类文明的悲哀。
豆瓣上好像没什么人谈到片中昭然若揭的伊拉克隐喻,很正常,因为中国观众并不分享这种话语空间或者情感结构。
然而这个故事吐的最深的一个槽则是——波斯帝国,盛极一时,但是,它灭亡了……所以,你们都懂的。
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很要好的哥们儿,因为酷似一种生物我管他叫“波斯猫”每每有什么事儿,总是说,你回波斯去吧忘记了,他有没有以波斯王子自居过不过,即便是的话, 他丫也是波斯猫王子喵。。
大爷给你伟嘉猫粮吃往4号放映厅走的时候就能感觉到脚下的地毯由于音箱的轰鸣而颤抖万达的音效,越来越好了。。。。
Jake的笑容还是挺迷人的大爷喜欢笑起来嘴巴撇一边的男银怪不得,男人都能爱上他(追溯到2005年发生的一部电影里)整部戏下来,我都觉得是导演在向跑酷致敬跑酷无处不在哪怕是在远古的被神庇佑的年代跑酷运动贯穿波斯王子的生活跑酷让波斯王子屡次死里逃生军队的士兵会跑酷,就能抓住小偷,强盗,弑君的王子预谋篡夺王位的野心家会跑酷,就不会被王子打到在地卑劣的商人会跑酷,就不会让一个落魄的皇族砸烂了自己的场子跑酷,是多么伟大的武器啊,他能躲能杀,能打能跑达斯坦王子啊,跳上跳下,翻墙翻跟头配上那出油的头发,还是帅毙了呢最开始攻城的镜头真的是太帅了【胖子说,这个游戏就是整个一翻墙游戏,幸亏绿坝没有和谐了,话说翻墙软件是很大逆不道的吧】当一个个好人死了的时候我是多么的郁闷你娘的你就不能赶紧活的用你那个P刀,让人活过来看到最后,才知道,原来导演和编剧才是低碳的王道一个一个的整,多浪费沙子啊在该死的不该死的都死净了的时候一下子,之前一个多小时的内容都变成了被P因为,时间都倒回去了我想起来布鲁斯威利斯曾经有一个电影也是这样的他是预知未来,喜欢的女人炸死之后,一觉醒来,原来也全是PP啊P,而我们,沉浸在里面,因为某些人物的死而互掐大腿。。。
我喜欢波斯帝国的那种气势磅礴虽然没有飞毯来回穿梭,可是在沙漠中矗立的这个王朝确实很歹毒谁不想当王。
第一眼看到秃头uncle的时候就能想到他肯定不可能甘心作为一个斟酒的人你看他那“妖娆的眼线”就知道这人一定不是好东西我没有玩儿过波斯王子的游戏虽然我对于这种远古世界神的遗留世界充满的好奇可是,就好像异性一样,我还是挺喜欢这个电影的就算,为了Jake先生的腹肌吧哇哈哈期待后两部的说
去电影院看了这个电影,看完后老伙计说国王总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总是很蠢,二儿子总很聪明,但老三儿总是跟在老大屁股后面一起犯傻真理呀......男女猪脚到片尾总要亲嘴,一亲嘴大事就耽误了,亲你妹妹呀,你说他们要是不亲多好啊,也省得我们看着揪心干着急,奶奶的公主很烦人,这么啰嗦要我是她老公肯定跟她离婚,那个偷税漏税的家伙也很烦,但那个黑人还蛮萌的,因为他说“老伙计,有没有人跟你说过,你的话太多?
”哈哈哈
每个优秀的王者背后都有一个邪恶的叔叔带领他走向前台非常老套的情节 拍的不错 电影来说还不错 画面也精美 点睛之笔是鸵鸟比赛的fan他真是全片的亮点
事先完全没有去了解这部影片,也没有玩过原型游戏,所以在银幕上看到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包括那个核心道具时之刃。
当它第一次被示范运用的时候我忍不住笑了,因为这让我想起了《月光宝盒》,想起了周星驰喊着“菠萝菠萝蜜”,吴孟达傻傻地说:“又升天了……我为什么说又呢?
”而且《波斯王子》中也有类似的台词。
时光倒流是奇幻类电影中很老套的招数,即使是时之刃这样的魔法道具也很难从观感上对观众造成足够的冲击。
好人要使魔法道具物尽其用,坏人要拿魔法道具某朝篡位,其实即使是这样简单的设定也会有很多不严密的地方,事实上这东西到底能不能让穿越能够像定点跳伞一样精确呢?
结尾处的情节反转很有意思,但这个结果到底是取决于时之刃的能量还是施法者的个人意愿呢?
仔细想一下,这是个近乎儿戏的设定,这让最终情节的说服力大打折扣。
也难怪,这是一个取材于动作游戏的电影,对于一款游戏来说,情节设定是为设置人物属性和闯关场景服务的,玩过游戏的人都有这种体会,很讨厌那些需要不断解释的复杂情节,游戏带给玩家的享受不是在于故事讲得多圆满曲折,而在于毁灭式的闯关快感。
可以说《波斯王子》是近年来最好的动作冒险游戏改编电影,远胜于《生化危机》、《古墓丽影》、《寂静岭》等只借用游戏人物编自己的故事的影片。
它对情节设定合理性上的追求是让位于对游戏质感的打磨的,这个质感来自于要在一个足够简单的情节链条内融汇进足够多的关卡场景、动作元素和冲突升级,可谓是一部深得游戏精髓的电影。
那些踩着射出的箭矢攀爬城墙、在木桩上的闪转腾挪,以及在城堡街市上的跑酷,都是能够唤起观众游戏快感的视觉体验,恍惚间仿佛真的在人物身上安了一组方向键一样,资深玩家看到后甚至可能会感到一丝手痒。
另外,电脑游戏中的场景都是CG合成,尽可以在奇幻诡异上追求极致效果,而《波斯王子》采用沙漠实景拍摄,场景还原难度极大,但最终呈现效果还是不错的,全景CG与人工景片的过度和合成都很精准,再加上雄奇俊伟的自然景观,以及具有浓郁波斯风情的强势配乐和撼人心魄的逼真音效,《波斯王子》至少在视听效果上还算对得起大片称号。
但是看似金玉其表的《波斯王子》并没有带给我应有的心灵激荡,特别是影片的前半段的叙事,甚至让我感到有点乏味,感觉是在围观一帮人煞有介事地做一件无聊的事情。
本片的导演迈克内维尔,虽然拍摄过《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这样几乎可以称为是该系列迄今为止最后一部可以看得过去的电影作品,但在骨子里,这个英国人还是一个文艺片导演,所以他会选择杰克吉伦哈尔来出演这个暴力控王子,但是这里的达斯坦并没有颠覆掉吉伦哈尔的文艺青年气质,他深藏在目光中的忧郁和波西米亚风格的服装造型让这个人物本身就具有一种穿越感。
相信最大的争议会出现在女主角的选取上,杰玛·阿特登继《诸神之战》后接连出演第二部古装商业大片,但我看这个英国演员还是更适合出现在小成本的英式文艺片中,她的身上实在没有偶像明星光环,尤其在帅气逼人的吉伦哈尔面前,她的表演显得很无助。
更重要的是,塔米娜公主这个人物太无趣了,满嘴的民族大义,基本上只充当着游戏向导的角色,只是在指示着主人公下一步应该做什么,这让《波斯之战》的感情线显得很薄弱。
本金斯利顶着一张阴谋论脸谱出现在这样的电影里只能是浪费演技,弑兄篡位的故事在《哈姆莱特》中已经被演绎到极致,而在《波斯之战》中尼扎姆的心理刻画几乎了无痕迹,只靠外部动作来支撑,不过能看到金斯利大叔的动作戏,倒也算是个意外惊喜,老人家身手还是挺矫健的。
《波斯王子》中最出彩的一个角色是阿尔弗雷德·莫里纳出演的奴隶贩子阿马尔,这个人物在游戏中只能算个NPC,但每次出场必有笑果,他和他的鸵鸟的故事反而是看过影片之后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情节。
从《情感教育》开始重新认识这个曾出演过《蜘蛛侠2》中章鱼博士的英国演员,如能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看《波斯王子》的动作戏时,我头脑中不时冒出的一个想法是:为什么不找程小东来做动作导演啊?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些切得很碎的动作场面绝对的不过瘾,基本上看不到什么有难度的连贯动作,都是由两三个镜头拼接而成,一眼就能看出假来,有辱大片风范。
其中最精彩的一场动作戏是黑人勇士大战刺客团首领的飞刀大战,其实这已经是枪战片的变种了,只是把子弹换成了飞刀而已,场面和动作都很有想象力。
美国人一旦进入自己所擅长的领域,立刻就显得游刃有余了。
《波斯王子》的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是好莱坞最优秀的商业电影制作人,而且专攻真材实料的爆米花电影,在把玩观众心理和市场定位上颇有心得,这不得不让人对《波斯王子》在市场上可预期的成功产生期待。
其实《波斯王子》最出色的地方就在于它的高度控制和协调之下的“弱智化”和“游戏化”,用讨好游戏玩家来赚取口碑,用降低理解门槛来拓展受众层面和传播渠道。
周星驰在《月光宝盒》中喊的那一句本来应该是“般若(bō rě)波罗密”,但最终被人们记住和广为传播的,只有那句被以讹传讹的“菠萝菠萝蜜”,因为它足够弱智,足够戏谑,但也足够有趣。
《波斯王子》所做的,也是这样的事情。
虽然有一个波斯帝国的时代背景,年代也足够明确,但《波斯王子》肯定不是《特洛伊》或者《天国王朝》那种历史痕迹浓烈,人物塑造写实的史诗片。
从影片的元素搭配和整体基调来看,倒更接近于我国观众喜闻乐见的武侠片形式。
片中人物上窜下跳的冷兵器打斗,飞刀老黑和皇宫守卫之间的暗器比拼,以及大量现代化的口语,无疑都是这种形式化的体现。
因此,我是把它当做一部西方武打片来看的。
游戏改编电影的表现手法通常会援引原著游戏中的风格,并带来令人称奇的效果。
《毁灭战士》中一整段的第一人称射击,《寂静岭》中以阴森冷峻,神秘未知的异域幻境来包装一个悬疑故事,放在原创电影中不一定能引人称赞,甚至会有卖弄之嫌,但有了游戏打底,便散发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怀念感了。
但《波斯王子》却没有这种优势,它的效果可以说是和游戏“行似而神不似”。
表面上看,像那么回事,稍微一琢磨,就全然不对头。
举例来说,游戏中的主角灵敏的跑酷,明显超越了人体极限,在电影中即使使用威亚和电脑特效,也是很难重现的,但如果有点诚意,至少也该处理成更为像模像样的,而不是如今这种上一个镜头起跳,下一个镜头落地的粗糙成品,其效果甚至不如《皇家赌场》的开头一段。
再有,游戏中的最关键道具时之沙匕首,却在电影中几乎成了摆设,几场时光倒流虽然做的足够绚丽,但对剧情推动帮助不大,而这把匕首在全片中最重要的用途,居然是反派要利用它在结尾释放出足以毁灭世界的能量,简直是本末倒置,而且整体也太过俗套。
单从电影角度来看,《波斯王子》的诚意也值得质疑。
古老的王子复仇故事在新时代新技术的包装下,本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娱乐元素,但本片的编剧却把它变成了一个缺乏创意和火花的邪不胜正的简单故事。
剧情俗套不是问题,我对暑期娱乐片的要求也并不高,但片中剧情转折要么是陈腔滥调(比如最亲近的人肯定是反派),要么牵强的难以置信(最宝贵的匕首只有一个飞镖高手守卫)。
作为出品过《加勒比海盗》的迪士尼公司和杰瑞•布鲁克海默,这样可太不叫人满意了。
前面说到本片近类似于中国的武侠片,确实和前一年港产武侠大作《锦衣卫》颇有不少近似之处。
两片的主线都是一个英雄逃避一种体制的追杀,途中都遇上一个由对抗到互生情愫的女子,同时也都得到一股亦正亦邪的势力相助,最终方能取胜,而相助之高手则会因此丧命。
相似度之高,若不是两片的文化背景和出品方实在是八竿子打不着,很容易教人怀疑剧本存在抄袭之嫌。
若要以个人志趣给两片分个高低,我觉得显然是《锦衣卫》更胜一筹。
好莱坞庞大的预算和精致的电脑特效,可以制造出港片无法比拟的气势磅礴和毁天灭地,但在人物的把握上大有不如。
王子和公主由互相敌视到终成恋人的转变,就显得比较生硬刻意,不如《锦衣卫》中赵薇对甄子丹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式的迷恋来的微妙和可信;那个唯利是图但仍存有正义感的商人,比起《锦衣卫》中“盗亦有道”的天鹰帮帮主,也少了几分立体的刻画,沦为好莱坞冒险类型片中调剂笑料的脸谱人物(诸位可能要说吴尊的雷人表演,但一个演员的表演和台词能让你觉得雷人,不正说明他的独特个性引起了你的关注吗?
而波斯王子中的商人,类似个性与行为的角色在很多动作片中一抓一大把)。
总体而言,《波斯王子》就像一部半成品,俊男美女,宫廷阴谋,兵器打斗,震撼视觉,该有的元素一应俱全,但偏偏每一处都少了几分功力,仿佛因为制作紧迫而勉强拼凑起来,无法给人一个整体上赏心悦目的观感。
使我惊讶的是,不少影迷,甚至是对港产武侠片十分推崇的影迷,对《波斯王子》的评价都要好过《锦衣卫》,若不是对好莱坞特有的宏大场面的视觉追求,也不是爱屋及乌的游戏忠实玩家,那我怀疑,可能还真有崇洋媚外这一回事了。
文/方聿南
作为一名游戏爱好者,《波斯王子》在拍摄之初就引起了我极大的关注,因此在上映之后的第一时间就进行了观看。
从以往的经验来说,将游戏改拍成电影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纵使你能倚仗着游戏的盛名吸引来像我这样的游戏爱好者的关注,但同样也要承受着游戏爱好者由于对游戏的喜爱而造成的先入为主的偏见,经受着他们挑剔的目光,最终都难逃板砖的洗礼。
但是在看过《波斯王子》之后发觉,不论是从故事的完整性,还是节奏的紧凑与流畅性来说都是一部不错的片子,即使不从游戏的元素考虑也能算得上是部及格的影片,至少在近期引进的几部进口片中称得上是比较靠谱的一部。
在动作闯关类游戏的历史长河中,女有劳拉,男有波斯王子,他们的类型以及他们在游戏领域里所取得的巨大成功都注定使其成之为电影商心目中璀璨的焦点。
并且对于一名游戏爱好者而言,他们也乐于甚至是期待着可以看到自己心中的偶像被实体化以后的样子,但这同样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因为将现实人物与虚拟人物进行比较对于演员来说本身就不是一件公平的事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你也很难说清究竟是游戏成就了电影还是电影推动了游戏,或许对于游戏迷、影迷以及制片方来说各取所需才是最最重要的事儿。
波斯王子在游戏中最擅长的就是攀爬跳跃、秘密潜入,我最期待的也是电影中将如何展现这一情节。
不过电影与游戏终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为了追求视觉效果上的表现力,电影选择了改用大规模的多人街头追逐场面来表现王子敏捷的身手,对于这样的改动虽然稍感遗憾但也还能接受,至少墙壁上横出的一排排的木桩还是让我由衷的产生了一阵亲切之感。
官方在宣传影片时提到了跑酷这一概念,其实我并不太喜欢用这个字眼,在熟悉波斯王子游戏的人的心目中,波斯王子的攀爬跳跃本身就有着原本属于自己的风格,又何必非要借用跑酷这个说法呢?
但电影到底不是只拍给游戏爱好者的,而对于那些没有接触过波斯王子这款游戏的人来说,或许能更通俗易懂的形容王子的就是跑酷这个词了。
但对于我们这些喜爱游戏本身的玩家来说,我们更习惯将波斯王子比喻成波斯猴子……电影在营造波斯场景氛围方面也极尽之能事,浩瀚的沙漠,恢宏的宫殿,以及充满异域风情的配乐都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身处其中的错觉,使观众对那遥远而又神秘的波斯古国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而在观影过程中最为叫人舒服的,则莫过于在整个中文配音中并没有因为出于娱乐目的出现一句涉嫌谄媚、恶搞、雷人的台词,影片在娱乐性与故事的完整性之间取得了有机的平衡,并没有因为出于商业性的考虑而牺牲掉故事的严谨性,这在如今以吸金为第一要务的商业电影环境中竟成为了一项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
如果说一定要给这部影片找点什么缺陷的话,那么就是与紧张激烈的整个剧情相比,电影的结尾稍显苍白。
在经历了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2个小时之后,电影选择了将一切回到事发之前的这种“息事宁人”的解决方式作为结局多少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电影作为一项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即使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艺术夸张,但也应该肩负起预示着现实生活人生意义真谛的作用。
非自然力量可以作为英雄人物的点缀,但不该成为英雄人物摆脱危机的捷径,否则对于我们这些赤手空拳的在现实生活中打拼的人们来说就有点太过于的“矫情”了。
更为重要的是,男女主人公正是因为有了这场千难万险的共同经历之后所产生的情感才方显弥足珍贵,如果将这一切都化为乌有的话那么男女主人公最后的结合就显得缺乏有足够的说服力了。
不过瑕不掩瑜,作为一部定位于暑期档爆米花式的影片,它基本具备了所该有的一切,不管你是否是波斯王子游戏本身的爱好者,都是推荐你值得一看的一部影片。
Prince of Persia: The Sands of Time一个让人激动的名字不错,波斯王子系列游戏的第一部作为波斯系列迷,从这部电影开机就关注着它昨晚看完感触颇深,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1)如梦如幻的波斯帝国一个古老而绚丽的国度,将苍凉的黄沙变得如此美艳和其他帝国不同,波斯帝国不仅是王者,却更像一名舞者代言者一千零一夜的神秘,诉说着古老的智慧和民族的辉煌美国人独特的眼光构筑了一个独特的波斯世界,想必看过的人都会为片中艺术品般精致的波斯城市所震撼,但征服我的绝对不是壮观,而是美,艳丽的美,像一个丝巾遮面的波斯女郎,让人沉浸其中,欲罢不能。
2)沙是神的旨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大漠中的波斯信仰着黄沙。
沙漠本是灾难的象征,神话却赋予了其华丽的色彩,掌控着时间,掌控着过去与未来,片中王子面对席卷而来沙暴还在与公主谈笑充分地说明了波斯人和沙之间的感情,就像东北人和黑土地一样(笑)事实上沙在表现神奇的魔法上是极具魅力的,电影中时间倒流的特效就充分证实了这点。
3)帅气的“波斯猴子”哈哈记得当时在我老师面前玩时之沙的时候,老师就说“这哪是波斯王子啊,整一个波斯猴子”,没错没错,跑酷一直是波斯王子系列游戏的卖点,片中的跑酷镜头着实让咱们过了把眼瘾,看的时候老爸在边上说“这家伙是成龙吧”...哈哈..但是对波斯游戏迷来说应该不只是眼瘾而已吧有没有一种回忆的感动呢4)BMG大赞刚下了原声正在听呢嘿嘿怎么说呢...其实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描述了....只能说一个古老民族的音乐沉淀这这个民族的心灵吧,音乐大赞!
5)欠缺之处呢游戏动漫改编电影的通病吧,时长原因无法重现原作的感觉,剧情上稍显老套让人觉得不够过瘾,没有足够的快感,有点遗憾吧总体来说,值得一看哦特别是玩家们个人觉得,没必要联系起《加勒比海盗》,时之沙就是时之沙
2010 年唯一能看的大片。
所以美国打伊拉克也是此理。有阴谋、有爱情、闪转腾挪也多少有点当年的游戏味道。典型的好莱坞作品,别纠结剧情,倒也能看看
第一次一起看电影σ(´・ε・`*)
全是二逼!
每每看到这张脸,就觉得他应该和男人谈情说爱。
场面凑合,剧情很差。
槽点太多,女主不是我们可以评价的,哈哈
合格的娱乐大片,可惜女主角不漂亮、
烦死那英国柴火妞了,明明是猪扒还到处演美女。
越光宝刀
人美景异,故事老套,标准好莱坞商业大片。Jake Gyllenhaal的眼神十分迷人。
Jake Gyllenhaal第一次看起来不是对眼了
跑酷片,小孩子过家家
贫民窟的波斯肌肉版哈姆雷特携斗气邦女郎用月光宝盒完成复仇记。
Jake的嘴角很销魂
十块钱看的电影~~~怎么能够不给出五颗星
这个王子帅的让人扛不住
影院里看着还不错
JAKE终于走上和他“兄弟”一样的路搞超级英雄路线,不能不说是花痴届一大喜事。女主角脸太方,不过角色可爱,把握得也不错,越看越得人心那种。甘地爵士在邪恶的道路上越来越义无反顾,眼线风情万种。至于章鱼博士,他现在的情人换成脆弱得有自杀倾向的鸵鸟啦~ps看得配音版,很有爱
浪费素材,没剧情 没动作设计 没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