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悬疑电影,要讲好一个故事,就不要频繁地自立flag了。
啊,悬疑,悬疑,最重要的就是让观众猜不到接下来的走向啊,你可倒好分分钟就是挂个全家福,露个纹身,弄个创可贴,设个医院埋伏,不要当我们没看过电影好不好……几个男学生把欣怡绑了丢在杂物室,啥也不干就在那儿打球——啥也不干那你们绑人家干嘛?
专门等人去救她吗?
这也太不符合常理了吧?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是欣怡自导自演,想要被爸爸或者汪豪关心一下,没想到剧情就这么过去了……)汪豪自述小时候爸爸为了救坏人丢了命,一直表示自己不会成为那样的人,结果追韩明的时候韩明车掉进冰河,他就上赶着跳河里救韩明去了。
(不要命了你?
)报仇心切的李永胜绑架欣怡,势必要他们拿韩明来换,紧接着就要人家死,结果知道人家是他助养人,又经过一堆奇奇怪怪的升华主题,他居然就把韩明救上来了,自己跑去死。
(我知道李永胜你压根也没想过要活,但是你前后态度也差太多了吧?
)李永胜就这么跳了下去,汪豪只是伸出了手,眼睁睁看着。
(你前面救韩明的热情呢?
不用抓凶手交差吗?
虽然听到了真相是没错,但听完了人家要去死你不再挽留一下吗?
)更别说韩明整容成一个刚去世也没家人的陌生面孔,证件齐全,来去自如,村子里没有一个人认得出来,这简直是魔幻情节……反转呢?
矛盾大爆发呢?
黑暗面呢?
人性刻画呢?
推理不在线,导演可能就是想让我们看他们几人的感情爆发啊之类的,强行给每个人都安了个悲惨的童年以待升华——但每个人的性格是要演出来的,要让人能感受得到的,不是俩人聊天讲讲自己的家庭和童年就可以的,这样观众是没有办法去代入其中的,没有办法去理解这里面人物的行为逻辑的,也就更没有办法去同情他,为他悲叹了。
几个人在冰河上的对峙,本应是片中矛盾最激烈最紧张最需要爆发的时候,但也完全没有给人这种感觉,还不如片头那几分钟好看呢!
优点:风景很美,杀人方法还算新奇,演员很敬业。
我看到了导演的努力,他是想讲好这个故事的,但是没有讲好,人物本可以更加丰富更加立体,节奏本可以更加紧张更加激烈,希望导演将来可以拍出更好的悬疑电影!
国产悬疑电影要加油啊!
努力啊!
我不知道在大家心目中的好电影应该是什么样的,冰河追凶在我看来就是一部好电影论敬业:在零下四十度极寒之地,雪地飙车,雪地抛尸,雪地落水!
在一层层棉大衣和暖宝宝包裹之下还是被冻僵的演员们和所有的主创人员还能齐心协力演好这部电影就是敬业的证明论演技:演帝的演技当然不用多说,他站在那里就是保证!
然后再说佟大为,我是看着大为哥的戏长大的(噗,我是有多年轻)熟悉他很多的角色,这次这个警察真的让他演活了,或许他代表的就是一类警察的想法,和梁影帝的想法不一样,在我看来一个是认为没有必要为了一个人渣牺牲一个好人,一个是认为不管是人渣还是好人都是一条不可以放弃的生命,两个不同性格的警察,代表着警察圈子里两个不同的存在,而到底怎么样才是一个好警察,就我个人而言,我是站在大为哥这边的!
应该是为正义而生,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无辜的弱小的生命被威胁,坏人死不足惜!!!
所以我喜欢汪豪这个角色!
喜欢佟大为演出来的感觉!!
如果是看过电影的怎么会说周冬雨这个角色多余?
她才是整部电影的主线啊!
我不知道现实中的周冬雨是什么样的,看了这个之后就会觉得周冬雨就是周心怡这样的,有点小叛逆,但是又叛逆得可爱!!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孩子,没有父母陪在身边希望和他们呆在一起哪怕一点点时间也好!
而周心怡就是这样的看电影就看电影,不要先给演员贴上标签再去看电影!
演员就是演员,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演员就好了!
哪有那么多的标签,什么快乐男声什么选秀明星,在电影的屏幕上,他就是电影中间的角色而已!
李永胜!
呆萌的司机,善良的孤儿!
他可以用心的逗孩子们开心,也能撕下这一块并不能称之为虚伪的面具,因为他内心就是这样善良的,如果不是家破人亡给他带来的伤害,如果不是黑心商人的冷酷无情点燃了他的小宇宙,怎么会有报复?
又怎么会有真相的揭露??
魏晨,在电影圈确实是一个新人,当初看他的戏的时候他还是演什么流星雨的青涩少年,当然,那算是他演出的代表作,你可以吐槽!
后来的接触就是匆匆那年,同样的有些小青涩的暖男,在我一度一味魏晨会在青春偶像剧上找到定位的时候他竟然在我的意料之外接了这样一个角色,人都有两面性,一个白天使,一个黑天使!
就看你如何转换自如,魏晨在这部剧里确实让我刮目相看,首先我还在担心魏晨声音那么苏在不选择配音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演好这个角色,可就是这股苏劲儿,才让他更好的代入了两面的李永胜!
不用说他不是专业出身怎么怎么样,在这里,他就是一个演员,一直在进步的演员!!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就是贪婪,环保和伟大的父爱很喜欢这部电影的题材,是自私使人泯灭了人性是利益蒙蔽了大家的双眼!
现在的社会何尝不是这样黑暗,如果没有人命发生有谁会深究这里的源头??
本来不想打满分的,觉得大家都有进步的空间,不管是编剧还是演员方面,但是想了想还是满分吧!!
演员的敬业和演技都是可以加分的!
给三星是因为梁家辉……会花钱去电影院看这电影,也是因为梁家辉……但是我忘了,梁虽然人好演技棒,但是他老人家因为生活压力经常接拍烂片………………我好心疼他啊……这部电影的神奇之处在于:处处差一点点!
电影情节差一点点:开始10分钟,我就猜到凶手是魏晨,你说这一部主打悬疑惊悚的电影,是不是有些丢脸!
呃呃呃呃。
有梁影帝的港普在,魏晨的演技也就没那么出戏!
但是大为哥哥那不着调警察的形象,还有你和冬雨美美那暧昧的感觉,真是让我难受的要死!
尤其是最后冬雨妹妹被绑架了,大为哥你比她爸还激动,真让我怀疑冬雨是不是梁包养来的!
这是编剧的智商遭成的硬伤,你们的演技还是很棒的!
电影烂!
不是你们的演技能挽回来的!
以上
若不是有我爹,对这演员阵容真没兴趣,看到邓家佳和魏晨更是自然地眉头一皱,连宣传海报都做得那么老派,又是一部会沉下去的电影,可惜了我爹。
爹啊爹,你怎么这几年接的都是烂片!
(如今写爹,连双引号都懒得打了)看完有点呵呵,这些人的三观都好难理解,情节还是挺紧凑的,但推理方面就没什么逻辑可言了。
对很多警匪片中的飞车追击,我真的很不懂,不是跟着别跟丢就行吗,没油了,到地方了,歹徒没耐心停下来了,不就自然追到了吗,何必那么玩命地要对方停下来呢?
这是一部男人戏,所以周冬雨、邓家佳都只是打打酱油罢了,想不到最终的反派大boss是魏晨啊,其实我早怀疑你了好吗,那小脸根本藏不住事儿,就是这杀人动机和最后的自杀真是让人崩溃,最恨这种自己藏了一肚子报复又发现搞错了到最后连累警察叔叔的人!
最后还是想说,在那样的酷寒中拍摄,心疼我爹,毕竟他年纪大了,而且那么敬业,带着一群啥也不缺就缺演技的小晚辈,分分钟会献身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影片的宣传点就开始偏离主题了,似乎环境恶劣、演员辛苦这些也能算作影片质量的加分项。
这种倾向是很奇怪。
影片的质量由剧本、镜头、演员表演、配乐、服装等等因素决定,否则电影节有那么多奖,怎么不发一个最辛苦奖呢?
说回这部片子,能看得出来大家拍得挺辛苦的,可惜没有讲好一个故事,故事讲的是挺老实的,但看完这个本身就缺乏逻辑性又各种强加鸡汤的故事,我想不犯尴尬症的人真的是少数。
可以看得出来导演是有野心的,他想讨论人性的问题,但他真的没想好该怎么去讨论。
魏晨在片尾黑化后卖力地质问显得是那样的幼稚,而几个人陆续跳进冰河的情节更是给人一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台词就更不想说了,出现了太多生硬到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对白,太多让人一头雾水的鸡汤。
当然,如果要评最尴尬台词的话,周冬雨那句“加一下微信”应该可以称雄。
今天,我去电影院看了一部主旋律电影,自己花钱买的电影票,这不是第一次,上次在电影院看的主旋律影片是《警察故事2013》(这个片子无需多说)。
今天这部主旋律电影,片名没有《警察故事2013》主旋律,但内容就……看了就知道了。
一个老警察,工作的时候会忘记妻子和女儿,会把女儿锁在办公室一夜不管她是否饿和冷,所以,他离婚了。
仔细想想,我国几乎所有的影视作品里的中老年警察都有个破碎的家庭,不能保护家人,只能保护祖国和人民,可能这样更感人吧。
佟大为饰演的年轻警察,看起来桀骜不驯,原来也有个悲伤的故事,他父亲为了救一名坏人而牺牲,所以他长大了也成了警察……这两个自带感人功能的主角,把这部电影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那么,电影到底好不好看呢?
很难说,故事节奏时快时慢,有一会儿感觉自己是在看国产电视剧,忍不住想按快进。
好不容易有点意思了,又卡壳了,实在是很难忍。
当然,是有几分钟还算好看的场景,包括开头的作案手法也蛮特别的,可是谜底太容易猜了,就没啥意思了。
至于演技,实在不想说。
如果演自己也算有演技的话,如果用力过猛也算演技的一种的话,那也是,算有吧。
可能人物设定太过标签化,根本无法演出感觉来吧,这个技术性的因素我一般都跳过不谈的,那就算了。
那讲一下细节问题,没办法,故事好了谁也不会谈逻辑和细节的。
可能是我认知有问题,一般来讲,到外地调查案件,至少需要两名民警吧?
看来,警力不足是大城市和小县城都会有的问题啊。
然后在医院,假装王建设没死吸引嫌疑人上钩那次,也是只有佟大为一个人在那个房间,而且是一个外地警察,本地警察呢?
这难道不是一个大要案吗?
警力不足啊,真是个大问题。
还有,一个外地来的警察,轻而易举的转眼间把一个命案的嫌疑人带离办案区,开玩笑的吧?
即使执法不规范行为是全国都有的现象,但如此不规范,还实属罕见。
好吧,就当剧情需要吧。
最后,梁家辉和佟大为去追魏晨,设卡拦截只在一个地点且不怎么规范,一个地方没拦住别的地方也就不拦了,也没警察继续去追,也没人增援,警力不足这个大问题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只好让两个主角拼命了……其实基本上这都是剧情需要,提出这些问题都是我的个人问题,也算是职业病,跟电影本身无关。
多说一句,去年看《烈日灼心》的时候,段奕宏演的警察,一出场我就觉得他像我的同事们,具体像谁,也说不出来。
当然那是犯罪题材电影,跟主旋律电影不能比。
今天太啰嗦了,实在很抱歉。
对了这部主旋律电影叫做《冰河追凶》。
就逻辑上肯定是有点问题的,看实话,在电影里我还没看到过一部完美无BUG的悬疑剧,日本推理小说都不能说每一部都没BUG,就算是名作家都不可能总能写出完美无BUG的剧本,所以,对于小说可能我还会苛刻点,但对于电影,特别是还在稳步发展的中国悬疑电影,我还是非常宽容的。
比如说佟大为初场跳车追凶这段,就过于BUG了,过于电影化了,现实中基本上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景。
几场冰河救人,也挺BUG的。
但是呢,这些都没太大的关系,主题把握好,表达清楚就可以了。
真要面面惧到,完美无BUG,那还不成神剧,到哪都可以得大奖了。
所以,最终,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在现存中国电影里还算是优秀的,没什么尿点,合格了。
连续看了三部,冰河追凶是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片子,就说说这部吧。
这片子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
优点,就是里面非常漂亮的追车镜头的拍摄。
这片里面的追车,是今年在所有国产片中间最好的。
系列镜头很长,但是导演给里面的车辆和人物,非常好的构建了许多小节拍,让人物之间有优劣势的切换,场景色调的切换,还有各种机位的切换,加上和追车BGM的配合,可以说到达了一个很高的高度。
总体来说导演徐伟让人印象深刻,感觉他其实很适合拍动作片,将来的作品应该可以关注。
然后就说说缺点吧,缺点部分其实导演和编剧各一半。
先说编剧。
从片子写了4个编剧来看,首先就容易让人有不好的预感。
后来看片时,发现果然故事拼凑感很强,比较像是把几个故事扭在一起,但是主题却很分散。
比如故事主题,从最后照片上面的四个人来说,应该是讲好人和坏人的相对性的。
可能分别对应看似是坏人的好人,看似是好人的好人,看似是好人的坏人,看似是坏人的坏人(大约如此,因为剧本在主题上不是那么结构化,所以也就不那么明确)但是因为出于悬疑要素的需要,设定了几个假凶手(意指推理剧中疑似凶手的几个人),而这些人物的戏份把原本要刻画的几个主角冲淡了。
这样故事的寓意就不足。
最后出现照片的时候,会觉得有些强行深刻的感觉,而这都是因为情绪没到的原因。
其实导演也有一半责任,就是导演并没有特别清晰提现这个片子的类型,在悬疑片和动作片之间反复纠结,结果导致出彩的动作场面因为剧本本身较长的悬疑片段对白而被冲淡,而原本推动故事前进的悬疑要素,变得也弱下来,悬疑讲究的是张力,就是把情绪堆积到一个点然后瞬间释放,动作戏讲究的是燃点和递进,就是层层加高,两种拍摄手法本身是不太一样的,导演在这件事情上很犹豫。
可能是因为悬疑要素本身不是那么好,想用动作戏来补商业性,但是最后却没想到怎么融合。
演员让人意外的是,魏晨真的很适合演这种神经质角色。
周冬雨的脸,其实真的是很适合大屏幕,总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木鱼的完全主观评分悬疑和动作间纠结的导演 6拼凑感较强的编剧 5.5主题的叙述没有足够铺垫 5很漂亮的追车场面 8总评:6.2看不看都行缺点很明显,优点也同样明显的片子再赞一下追车场面
这是一篇算不上“影评”的影评。
只是一个普通观众,花了钱,看了电影,静下来坐着的时候,有话想说,想表达的一些“观后感”。
我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还请各位影评大神不要用专业的眼光去苛责......作为一个普通的小老百姓,我惶恐。
第一次在豆瓣发影评,本来不想啰嗦,毕竟,票房的好与坏跟我没有半毛钱关系,影片的所有演员跟我都非亲非故,没必要为此浪费时间。
但是,此刻真的想说点什么。
看完《冰河追凶》,我意犹未尽的打开豆瓣,想着,这片子至少能打8分吧(讲真,如果豆瓣评分有7.5,我可能都不会去写这篇文)。
但是现实让我大跌眼镜。
5.9分!
截止到我看评分,只要5.9!
我很不理解,曾一度想过,会不会是题材太冷门?
不应该啊,动作,悬疑,犯罪,推理,这种题材不止男性观众爱看,也是很多妹子的心头爱啊!
那会不会是主创班底的问题?
那就更不应该了吧!
论实力,有影帝坐镇!
论演技,无论是梁家辉,佟大为,还是谋女郎周冬雨,演技无可厚非。
那难道就是票房号召力的问题?
开什么玩笑,梁家辉 / 佟大为 / 周冬雨 / 邓家佳 / 魏晨 / 曹卫宇(按演员表顺序),哪一个没有号召力?
魏晨更是颜艺俱佳,影视歌综艺多栖发展的全能艺人。
出道九年,不炒作,无负面,谦卑努力上进,合作过的人无一不对他竖拇指给好评。
那原因是?
我思索再三,个人认为,或许是首页的一些热门评论对观众有一些误导。
不清楚热评的各位都是哪方面的专家,或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都有自己的观影感受。
众口难调,实不能强求好评。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客观而真实的看法。
1.影片整体画面构图,转场,音效,动作......这些“硬件标准”,100分满分,我至少给85!
音效尤其赞!
电锯切割冰面,激烈运作中的电锯与冰冷生硬的冰面接触,二者碰触的一刹那是什么感觉?
你能想象出的,应该是什么感觉?
电影《冰河追凶》呈现出来的视觉听觉感受,让我觉得,就该是这样,就是片子里呈现出来的这样!
这感觉,对了!
转场,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尤其深刻,从冰面转到周冬雨特写,完全不相干的两个镜头,被一出蒙太奇巧妙的转了过去!
白茫茫的冰面,白茫茫的屋顶,苍茫的天,当我意识到这是一个转场的时候,不禁在心底,拍案叫绝!
再说水下的一些镜头,真实之余又不失美感,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
2.主创人员影帝梁家辉,收放自如,表演不露痕迹,很好的诠释了一个夹在破案与家庭之间,左右为难的父亲,丈夫,团队的领头羊!
我看到有些评论抓住梁家辉的口音不放,说人物设置有问题,一个东北的警察为何是这样的口音。
但是!
明明电影里有交代啊!
自己看的不仔细,还非要苛责剧本?!
人家是外地人,广东人(没记错的话好像是)搬家到东北的。
难道所有人都应该土生土长吗?
再说魏晨,看到有个别评论吐槽魏晨的演技。
这个我真的忍不住要替他说一句话。
如果说几年前,你吐槽《一起来看流星雨》里的叶烁,我不会为他辩驳,影视新人嘛,的确存在很大的成长进步空间。
在批评与建议中逐步成长完善,也是新人锻炼的必由之路;如果说去年,你吐槽《匆匆那年》里的乔燃,你吐槽乔燃的造型不该是那样,性格不该是那样,我虽有异议,但也不会特意为此写一篇长影评反驳。
毕竟,把小说搬上银幕,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利波特,他是什么样,或者他应该是什么样,这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不敢干涉。
但是,我们都应该看到,魏晨进步了啊!
每一部作品,他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进步呀!
不求最好,只要更好,也是这个86年出生的大男孩一向的行事作风!
他的演技不敢称完美无缺,但足可以凭借《冰河追凶》里,李永胜这一角色,让我发自内心的赞他一句——演员魏晨!
为警察引路开车,典型的东北青年打扮,让人很难联想到,电影银幕里的这个“他”,就是昨天音乐颁奖礼上,手捧数座奖杯,在舞台上劲歌热舞的全能偶像!
而在“李永胜”朴实的笑容背后,那一分若有所思,那一分不易察觉的警惕,寡言而有心事,热情但有保留.....真真是被魏晨诠释的入木三分!
扮小丑,包饺子,看似轻松无害,但是每一句,他都话里有话。
每一个小动作,小暗示,都是推动后面情节发展的不二主线!
所以说,魏晨这个角色是贯穿了全片的!
感谢导演的慧眼识人,大胆启用影视新人,让我对歌手魏晨有了舞台之外的另一种认识!
零下四十多度的东北,他飚车,他狂奔,他在冰天雪地里上演了一出华丽丽的“速度与激情”!
看到飚车那段的时候,我有一瞬间的恍惚,这个真的是魏晨吗?
是那个被朋友嘲笑开车龟速的魏晨吗?
影片的高潮期,冰面上对峙!
我真的被惊到了!
坐在我旁边的人甚至没控制住,在影院里发出低呼!
起初,李永胜眼神里是冰冷的决绝!
带着难以忘却的恨意,带着终将复仇的畅快,带着玉石俱焚的狠劲儿!
然而后来,我看到的是难过,是隐忍,是痛不欲生的抉择,甚至是不知自己多年以来的坚持,是对是错.......那种怀疑,更是发自内心的痛苦。
如果说,这样的魏晨还要被吐槽没演技,还要被黑是“选秀歌手靠脸蛋”,还要被不知情的人跟风倒的批评,那我真的于心不忍了。
我们都知道“三人成虎”这个典故。
说的人多了,大家就默认成了事实。
我不是什么脑残粉,只是一个客观冷静的观众。
所以,请不要看都没看过《冰河追凶》就轻易发表言论。
请不要看都没看过魏晨饰演的李永胜这个角色,就“理所应当”的黑他演技差。
有些努力与进步是需要被认可的,被鼓励的。
没有人生来就是圣人。
请给那些一直默默努力前进的人,一些温暖的鼓励!
正如那句“没有在深夜里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我想说,“没有真正接触了解一个人之前,不足以妄下评论”。
电影票没有很贵,团购的话就更加便宜,片长90分钟,我不敢说分分钟都是经典,分分钟都全无瑕疵,但是《冰河追凶》,真的值得你去影院一看!
至少能给你带来一些观影后的反思,至少有所收获,至少算不上是浪费时间!
《冰河追凶》这片子的故事,要从悬疑和推理的角度去看,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
铺垫、高潮、反转……该有的都有,故事也算流畅,但要说有多出众,却也未必。
事实上凶手是谁,老鸟们基本上到一半就能猜出来。
但它可贵的地方并不在于此,而在于背后蕴藏的社会批判意识。
可以说,这是中国电影市场本应该有,却一直很短缺的那类社会派推理电影。
社会派的推理电影,多半诞生在急剧变迁的时代,在奇诡悬疑的探案过程背后,隐藏着的往往是深深社会的矛盾和复杂的人性。
这类故事并不以情节一再反转和渲染悬疑气氛见长,而是以深刻的寓意和批判意识取胜。
中国观众对这类电影曾经一度非常熟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证》、《砂器》、《饥饿海峡》等名作登上了我们的银幕(以及荧幕),影响了一代中国观众。
蹊跷的是,随着改革大潮更深入地席卷神州大地,这股热潮反而诡异地消失了。
原因,大家自然心知肚明。
《人证》批判美军驻日,《砂器》控诉对麻风病人的歧视,这些日本的海水还算不犯中国的河水。
《饥饿海峡》批判的是资本主义市场对人的异化,《追捕》、《金环蚀》这些作品揭发的是大公司的黑暗内幕,老百姓看得痛快,出了影院,社会稳定却经不起折腾。
于是随着中国电影日益市场化,站在民间立场批判资本和体制的作品反而销声匿迹,这是个此消彼长的关系。
或许不符合市场规律,可是符合中国国情。
21世纪以来的与社会派推理沾边的作品屈指可数,算上抨击奸商的《寻枪》、《我是植物人》等,数不上几部。
电影人不是没良知,可除了借古讽今和装疯卖傻,你指望他怎么办?
这也就是《冰河追凶》可贵的地方,很多观众看到了环保问题,看到了法制不健全,看到了社会不公,其实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正应该在银幕上看到,应该引导大众去思考和讨论的东西,可惜,我们暌违得太久了。
PS.不怕婉转剧透一下的话,关于“冰河”的,从来都是一个两代人相爱相杀的故事。
所有元素都似曾相识,但是看上去都不讨厌。
演员阵容不错,故事也还可以,其实算可以看的片,
比很多烂片要好,但还是一个烂片呀 前面磨磨唧唧,一群警察都是废物,在路上追击那儿我真是要绝望了,憋着尿等着他完事儿,死活不完事儿。梁家辉佟大为演技是有的,梁家辉口音竟然还做了一下交代,但是魏晨这样的演反派不尴尬吗?唯一值得看的大概就是大东北的雪了···
把邓佳佳看成了乔妹。。。
前半段悬疑味道还是够的 结局就一般了 魏晨是个悲剧的boss
国产片只要把故事讲圆满的我都多给一颗星
冲大为哥来看的,剧情还行,推荐一下
比天更蓝的是男人的情怀
凑合……
Hello?这个剧本真的是四个人完成的吗?为什么整体看上去那么蠢兮兮的?请问最后一场戏你们在干嘛咯?Q&A环节吗?悬疑力度弱,人物的情感动机不明确,选角也不是很好,开头的航拍还不错吧,其他都太平庸了。最后,我是化学渣渣,请编剧跟我普及一下究竟哪种汞类化合物的溶液是蓝色的?
除了冰河的奇观,整个故事特别电视剧,不是一个电影该有的素材。
没觉得有大家骂的那么差啊,除了魏晨有点出戏演技一般之外都挺好的。情节也不错
很写实,佟大为飚演技的时候挺帅的
挺工整的犯罪片,作为处女作来说,虽起承转合不够自然,但仍可算作不错的表现。当然,也可能是看到豆瓣评分,我对它期待值较低,不过豆瓣为什么会是不及格分数,我也确实不明白。结尾有点冗长烂尾,佟大为和魏晨的角色可塑空间都很大,但处理的不够好。看老梁面子加一星给三星半,魏晨演技略毁片子。
蛮好看的啊 魏晨的演技比李易峰什么的强多了吧…可能国航实在太无聊了…所以觉得还蛮不错的
梁家辉的演技不用多说,但是魏晨你能走点心么永远一个表情。电影口味略重
前三分之一不错,中间剧情开始套路,崩坏,后期就散掉,乱了
第二次稍微认真了点,看的下去。虽然从开始就猜到了凶手,剧情也真经不住推敲。
结构简单 接连发生的冰河埋尸案 经验丰富的老刑警和血气方刚的小刑警联手追凶 而背后隐藏的真相却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 并不是不费吹灰之力便能猜到结局 也许这类影片最值得去挖掘的并非是悬念而是立意 悬念的晓就好像肾上腺素飙升那一时的快感 而影片深远的立意却是绵长的回味 本片的好恰恰就是在立意上
让人感觉非常朴实无华的一部剧,让人会忍不住与白日焰火对比起来。然而功力稍逊一筹。一些细节的铺垫加分。比如通过周冬雨的描述化解梁家辉的港普。比如在冰封湖上介绍鱼会咬人强化尸体的毁坏。比如元旦晚会上锯子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