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汶川,眼前会浮现一些画面,黑白的,是那三天里的。
畅畅在重庆读书时,班里有来自汶川的同学,她从来不提起那年那月那日,她的小学,她的同学,都绝口不提。
那段日子里所有的看见与情绪,都被掩埋得极好,至少让她看起来和大家一样。
我是在畅畅的描述里意识到原来不去碰触才是最大的善良。
《一百零八》回避了正面灾难,选取了什邡罗汉寺这个庇护所,讲述了一百零八个震后新生命在这里诞生的故事。
这个题材非常完美,展现了这片土地承受着无数的生命流逝之后,又迎来了新生命,让人们看到了生机。
更深层次来说,方外之地的方外之人在灾难面前放下了所有的清规戒律,全心救助生命,以佛家的大爱之心扶持弱小,满满的正能量。
寺庙的主持素全法师说“见死不救”才是忌讳,这一句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从地震的第二天到八月份,总共有108个孩子在罗汉寺里出生,他们被称为罗汉娃。
这样的真实事件,无疑是文学再创作中的亮点,势必给予观众心灵上巨大震撼。
2021年5月15日,汶川地震13周年际,该片公映。
我们总说文艺创作来源于生活,还原当时,让人共情。
用胶片讲述罗汉娃的故事,让世界看到中华民族的慈悲与坚韧,真心以为这片子能拍出灾难片的新高度,毕竟这次的切入点着实美好。
然而,我看到的是一个与108位罗汉娃关系不大的爱情故事!
罗汉娃这段汇集了人性之美的经历,在片中居然沦为了背景!
全片的主线就是往死里作的女主角寻找失散爱人的过程。
我不知道这样的剧本怎么就过了审?
还大摇大摆地在事件真实的发生地什邡拍摄。
如果说拍摄时动用的四千名当地居民,在拍摄的当下被扒拉开了伤口,那么,这部公映后的电影,直接是往人伤口里撒了盐。
我不知道导演兼编剧是本着怎样的出发点来创作的,是觉得真实的事件不足以煸情,还是觉得加点狗血才能吸引观众?
罗汉寺僧人的博爱天下,妇幼保健院医生护士的尽忠职守,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灾民的自我复健,新生命在绝境中带给人们的希望......这些难道都不足够成为影片的主题吗?
非要把焦点聚到所谓的爱情小我故事上,宁可舍弃了这些大我的素材,舍弃了可歌可泣的人性之美。
国产影视编剧上的短板,由来已久,是真的没有人肯静下心来,脚踏着地,呼吸着自然风,去观察世间百态,真正反映社会现状。
这是我有史以来看过的最无法忍受的影片。
因为它打着记录那个特殊时段真实故事的旗号,征用了四千名当地人作群演,扯进了当年奔赴灾区的自愿者,却硬生生地拍出了披着灾难片外衣的言情故事。
当导演企图用女主与爱人之间历经灾难依然心系彼此的深情来打动观众时,我心底一片冰凉。
全片的高光时刻是结局之后的彩蛋,记录了十岁的罗汉娃,他们每年都会回到罗汉寺来过生日,他们都知道罗汉寺是他们的出生地。
孩子们真诚的笑脸,活泼的自我介绍,让我看到那年罗汉寺的功德无量。
想到曾有四千多位什邡人民参与了本片的表演,不惜自曝伤口,奉上一星。
另外一星是送给片尾彩蛋的。
2021.7.5于福州
问一下导演,08年有细支的烟吗?
5.25地震的6.1就搞演出真是这样的?
肖兰和陆地都有电话,两个爱人之间都没记得电话号码吗?
还要满世界的找人,这是编剧没脑子还是导演没脑子,看过幕后制作,街上地震那场戏说是专门设计了地震装置导演亲自设计,几秒钟的镜头,地震是那样的吗,傻子也能看出来假啊导演。
题材很好,把汶川地震后面对灾难所有人团结在一起抗震救灾的事迹传递出去。
问题是我真的不喜欢影片中关于男女主角的故事,虽然感人,但我只想到八个字“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人总是到了失去或者即将失去时才会懂得珍惜,成长的代价太大太大,如果女主早先不那么作,男主起初不那么矫情,又怎么经历险些的生离死别。
人生真的不需要起起落落,能平平淡淡过一生那才是最大的幸福。
也许导演和编剧为了影视效果,为了有波澜,才特意选了这么一对情侣做为主角,但我真觉得如此一个绝佳的题材,还是把主角归还给所有人更好,或者就是极度弱化主角。
毕竟在这样一场天灾面前,每一个参与者都应该是真正的领衔主演。
影片中女主更像一个旁观者,如果说导演能够突出旁观者,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让这个旁观者来讲这个故事,可是偏偏从旁观者方面来说,女主参与度又过多了,尤其她参与的更多是来源于相对自私的个人情感。
完美的题材被俗套的剧情给毁了,这个故事既然是讲的是一百零八个孩子的故事却吧镜头给到了女主身上,女主却有是来找男主的一个俗套不能在俗套的爱情故事,这个爱情故事看了后并不能让人感到幸福也不能感到感到讲他干啥?
既然是要讲这个一百零八个孩子的故事这个视角不如给护士长或者和尚来推动剧情,给到女主,下雨就这跑出去转一圈有一圈?
蛇精病,
晚饭的时候我弟随便找的下饭电影,冲着5.12的背景和宣传海报上的吴京去的。
影片从512地震发生开始,我的眼泪就没办法止住了。
也许对于每个亲自经历、亲眼看到过的中国人来说,十多年前的那场灾难就是心里的一道伤疤,在后来的时间里,无论被何种方式唤起关于那些日子的回忆,都依然会很痛很痛……我个人一直是对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有着更大的期待和更深的感触,然而这部影片着实差强人意。
5.12什邡108罗汉娃的故事背景,个人觉得原本可以从医生或寺庙僧人的视角切入,去记录天灾面前伟大的人性光辉,而导演偏偏却以陆地和肖兰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让我不得不感叹,中国电影电视剧难道离开了爱情,就没有剧情可写了吗?
纵观全片,比起影片主线男女主强行煽情的爱情故事,更让我感动的是灾难发生后医护人员的恪尽职守、是陌生人间的互帮互助、是寺庙僧人不顾佛门规矩全心全力的救人、是解放军涌进灾区带来希望、是一方有难八方援的伟大的中国人民……而全片真正能触碰到我的点、能让我忍不住眼泪的也就只有这些情节。
如果说男女主不痛不痒的爱情故事还让我能够勉强接受,那最后女主大出血生孩子的情节真的是我觉得最拉胯最不能忍的了——弥留之际还在要求医生保孩子、且在抢救的危急时刻,医生第一时间想的还是保住女子的子宫而不是不顾一切先挽救女主的生命……虽然结局皆大欢喜,但我真的很反感这种强行煽情,且这种强行煽情,建立在宣扬女性要牺牲自我成全家庭、要一命换一命的基础上……难道女人最大的价值,是拥有子宫,是能生孩子?
这真是我的观念体系里最不能接受的了。
影片最后播放了妇幼保健院院长、吴京、韩红等人当年在灾区协助救灾的纪实画面,这也是让我泪崩的点,并且让我更加认为,这种题材的片子,如果没有好的编剧好的导演将其制作成好的电影,那看纪录片,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让我看了小成本爱情片。
一星给花絮,一星给寺庙。
看的一头雾水,女主去医院造一个假名字,然后难以寻找到爱人,全程寻爱人的故事。
希望有能力的导游去接这一故事,多好的故事,拉垮成这把样子。
幸好没有去电影院,浪费两小时。
无法用言语形容了,爱情片不爱看,讲真的,还不如自己去看纪录片来的震撼人心
上映第一天就跑去看了,看的时候哭了几次,看完之后越想越后悔。
主题明明是抗灾,为什么两个主角都散发着偶像剧男女主的气质?
为什么影片里会出现“医生你救得了我的命,救不了我的心”这样狗血言情剧台词?
主角怀着身孕还跑出去淋雨,快生了又跑出去,最后都还要麻烦医护人员照顾她,这一点真的引起极度不适,医护已经够辛苦了!
片子里泪点很多,男人冒着生命危险和医生一起回医院拿药,结果到了寺庙发现老婆孩子一尸两命。
老夫妻上台表演前得知儿子还活着。
院长救了那么多产妇和小孩,自己的女儿却永远不在了,她把女儿的衣服给肖兰,微笑着说“挺合身的”,这里我真的爆哭。
但泪点过后剧情变得越来越奇怪,一度让我以为这是个“我找你你找我但我们就是相互找不到”的狗血言情剧。
无论是帐篷里的灾民还是在街边欢迎救援队的民众,都呆板得堪比NPC。
最后难产那里我已经尴尬了,我第一次在电影院这种最能让人投入影片内容的地方感受到尴尬,这究竟是抗灾片还是披着抗灾片外衣的言情片啊?
好在最后那段真人采访缓解了我的尴尬,受采访的医护人员哭的时候我又跟着哭了。
所以我何必去看这个电影,我不如在家看真人采访跟着医护人员一起哭。
唉吸取教训了,这次太盲目了,看见是取材汶川大地震我跑去看了。
以后看电影都先等两天,口碑好了再去。
所有的矛盾、偏见、小自私……甚至是爱,在灾难面前都成为了浮云,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以生命为前提的,没有了生命,什么都不存在了……故事从一对小情侣因为一个小误会,而闹得分开住,女主到男主家去找男主,男主就着情绪就是不见面,女主一发狠就去了医院准备堕胎,一了百了。
但是就在这一刻,发生了地震,女主帮着护士抢出了婴儿逃了出来。
大家在逃往广阔地时,听说了那里人很多,于是他们决定就近去一座寺庙避难。
到了寺庙竟然被一个和尚拦着,说寺庙的内院不能去,因为寺庙有规定不能见血,产妇生产都会有血,所以不能进去。
大家一再请求,那个和尚就是不让。
最后还是主持出来,才同意大家进去。
女主在一个后来被救出的孕妇那里听到她哼唱的一首歌,得知了男主为了救这个孕妇自己也被压了,后来被当兵的救了出去,至于去了哪里,不得而知。
几经寻找,终于发现了男主为了找她,贴得到处都是的寻人启事。
打通电话后,她开始大出血,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女主让医生救助小孩,不要救自己,但是最后女子平安,男女主也终于遇到了。
故事最后打动到我的是大家互相照顾,相互依赖,度过了天灾,满耳梵音里是出家人的良善,为收到伤害的人们提供了一处安静的所在,这里也许没有锦衣玉食,但是大家在馒头稀饭里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感受了来自各方的关心和关注。
一座简朴的寺庙,却庇护了妈妈们诞下了108个灵童,他们就是灾难之地的希望,重生的力量。
影片里对很多重点人物进行了描述,逝去女儿依然保持乐观笑容全心救助所有孕妇的责任医生;一开始麻木冷漠后来全心投入救助孕妇的僧人;为了孕妇不惜涉险进入医院寻找药品的僧众、未来爸爸、苦行者……危难来临时,总有勇者会挺身而出,救助弱者,他们让遭受灾害,满目苍痍的世界充满了爱,让身心俱疲,失去希望的人们重燃希望,他们就是这个社会的光亮,指引和照亮着每一个人。
最后的合影让人动容,小小的寺院却让这么多孩子来到人间,他们承载着这块沧桑之地的未来,也将会将这座寺院的善意传颂。
那个下雨的夜晚,一个孕妇要临盆了,很多的热心人围起了人墙,最外围僧众又围起了二道人墙,雨毫不留情地让所有淋透,但是没有人出声,没有人避让,大家的目光如此坚定,大家的步调如此一致,冰冷的夜晚因为他们变得温馨如画。
泪水无声而下,这时人性的力量,这时爱的力量……里面的那首歌蛮好听的,女主长得也不错,旁白也很好……
大家还是凑合着看吧,我是免费看的,如果是花钱看的话,不值得,不如等到网上有免费的再看。
我不知道导演明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故事切入点有问题,明明应该讲的是大爱,非要把小爱做为重点。
另外吴京虽然是客串,但看起来也太尬了,很突兀,看起来是强加进去的,而且看起很二,不知道是导演怎么想的。
还是第一次,边看电影边写感受。
说实话,看到名字的时候,不晓得是写什么的,瞄了下介绍,也没记住。
来看这部电影,不为别的,是因为比较便宜加上好久没去电影院看电影了。
其实,对这部电影也没报多大期望。
电影是11:00开始的,坐下之后看了几分钟便觉得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电影说的是四川话。
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四川人总觉得电影里面四川话有点别扭,不晓得是不是因为是电影所以......客车,医院,寺庙,男主,女主,院长,住持,以及灾难发生时,大家逃难时,营救时,在寺院生孩子时的种种。
看到这些的时候,心里总会有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地震后男主去医院找女主然后去救那位大姐,结果自己被困,大姐反过来劝他;地震后转移到寺院,有伤者有产妇也有余震,缺少医疗物品和救援物资,院长提出去医院寻找药物和器械,一开始大家都在犹豫但是后面大家还是义无反顾的举手;在取物资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余震由于条件有限,其中一名产妇包括孩子都没救回来,产妇老公也去医院取物资回来看到这一幕,他在院坝抱着妻子,妻子孩子都不在了,看到这里心里很难受,但是那个老公该是多么的绝望啊……就写到这儿吧,边看电影边码字不容易,字没码好有些电影情节也错了,手机有时候也抽风。
一颗星给当年所有的志愿者,一颗星给素全法师,一颗星给解放军,一颗星给所有坚强求生的人
诚然,太淡了,缺少一股震动人心的力量,不太像是一部合格的电影。但正因为如此,被低估了。直白地说,故事是好故事,就是戏剧张力不够,没有把那种对生命的赞美呈现出来,叙事太过平直。但我仍愿意给5分,只因它比目前的国产电影更纯粹,更洁白,没有乌烟瘴气的感觉。
看之前很担心,会不会搞个纪录片出来,幸好不是!昨天看的不够过瘾,等到电影院上映了再去看。
五星给这个故事和吴京
电影两星,第三星给512的记忆
音乐情绪和画面融合的很好,喜欢。
跟108有什么关系……
真实的故事很动人,但是拍的不怎么样
对于堕胎来说,这个是很沉重又敏感的话题,很喜欢这部电影给人们带来的思考。
可以看得出,导演想以小见大,通过一对恋人,看到当时的那场灾难给与社会的众生相。但是主次分不太清好像,想突出罗汉寺的僧人,想突出妇幼保健院里的医生护士,想突出那个情况下所有人的热忱的互助关爱,但是都很不突出。。。拍的很多地方就很刻意。。。整部影片108分钟,前面100分钟的电影,叫做地震恋人,后8分钟的纪事,承包了所有的感动。这个题材拍出来,评分这么少,也是绝了。电影3星吧,题材我给➕一星鼓励。Over~
这个分数,仅仅是对电影本身。
主要感情线太牵强了,而且描写地太多了。“小爱让我相信爱情,大爱让我相信人间的温暖。”我们不要总是把生活想的那么潮湿,把人性想的那么阴暗。归根结底其实是自己的内心变质了,我们应该往“人间善良”的方向想。阴暗的人只是少数。给自己!
完全模糊重点了好嘛?以小见大不是这么用的
简单看了下,有不少批评声,人是有情感的,难道大灾大难前,就不可以有爱情吗,不许从爱人的角度出发,去记录地震的历史吗。我觉得是好片,出乎意料的好,致敬那些曾为108个孩子而付出过的每一个人。希望再看到20年后108个孩子的合影
班底就预示着影片质量了。但说真的,除了男女主人公主线拉胯之外,支线倒都很戳人。开悟的行者,顿悟的大师,人前雷厉风行坚强果敢人后流泪崩溃的院长,都是高光点。因为个人经历的缘故,一边看电影一边还在回忆孕产知识,2008年啊,真的不容易。以及,我看到一点无伤大雅的穿帮,那就是,08年的铁锹还没有加防护层的概念,电影里子弟兵齐刷刷的橘黄色防护层铁锹。
太戏剧化了,太剧本了。我是真没想到它是个爱情片,哈哈哈。谁能相信我哭的部分是地震片段和解放军救援呢。这个故事太沉重了,一生都忘不了电视上的新闻,再想想如今疫情,真的是感慨良多。男女主的故事是为了串联起来整个救灾过程,但是一个孕妇她走不远啊。与其让她乱跑,不如一直在寺庙里安心养胎,以小见大。其实他们感情真的挺感动的,隔壁小情侣都依偎在一起了。“曾经我们形影不离感受彼此的心跳却总是争吵,现在我们远隔千里却彼此牵挂。”灾难,能见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不喜欢莫名其妙的串联,太刻意了
没有爱情就不能拍电影了吗?晕死
感情线驳杂 叙事太平场景非常真实镜头设计都很独到
本来题材能够发挥的余地特别大,结果尴尬的感情线生生拍出了狗血味儿,保大保小,强行煽情,让人感觉一百零八这个名字是在碰瓷。全片视听语言都极其普通,信息传达全靠对话,看完全是家庭伦理剧的观感。另:花絮比正片好看,108分钟三流mv。
题材很深刻,很有现实意义,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