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员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距今不过七十三年,这帮所谓的“文艺工作者”才吃了几天饱饭,竟然忘本到如此地步。
被肉糜蒙了心的导演编剧们,已经忘记了解放前的旧中国,什么是压在老百姓头上的三座大山,这三座大山把老百姓被压榨到什么程度。
解放前吃饭的儿童不知道普通老百姓连大米饭都吃不起,很多时候靠红薯野菜充饥;穿的衣衫褴褛,瘦骨嶙峋,草鞋赤脚,常年不能洗澡洗头,又臭又脏,虱子跳蚤满身;
老百姓出行
逃荒的老百姓能勉强吃饱米饭,偶尔能吃一餐猪肉就已经是大户人家,“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现代网络梗,而确实是旧中国的真实现状。
西部某少数民族一家
东部某城市居民反观现在拍的这些旧中国电视剧,干净亮丽到令人发指的服装道具。
在民国初年,交通、思想、文化、物质等各方面都极其封闭、落后、匮乏的旧中国;在更封闭、更落后、更匮乏的内陆湘西少数民族聚集区,竟然生活着一群西装革履、绫罗绸缎、涂脂抹粉、锦衣玉食的老爷太太、公子小姐。
时髦鲜艳亮丽的服装
涂脂抹粉,细皮嫩肉
西装革履的洋人和米字旗
丰满健硕的大汉
现代时髦的发型主角团们,不是地主头人,就是财阀富商,要么就是悍匪当家。
而真正被压榨,被压迫,被欺凌的普通老百姓,完全沦为背景板。
如果旧中国的生活真如剧中这么光鲜亮丽,先烈们为什么还要革命!
为什么还要推翻三座大山?
为什么还要建立新中国?
此类不断出现的,表面上高端大气、一腔正气,实地里夹带私货,为旧中国的统治阶级翻案的民国剧热播,可以看出来,现在的娱乐圈,已经被西方的反动价值观污染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编剧的无知不仅现在浮夸的服装道具上,还体现在对湖南的风俗民情完全不了解,整个湖南被湘资沅澧分隔为上、中、下三大区域,所以又被称为“三湘四水”,三湘的口音相差很大,而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口音又不一样,所以湖南各地方戏剧多种多样,唯独没有京戏,因为口音不一样,根本听不懂。
老夫问一下导演编剧,剧中动不动就出现的京戏,是唱给哪个湖南人听?
又是哪个湖南的地方戏班会唱?
一代洪商拍摄在洪江古城, 呈现了湖南湘西、洞庭一带典型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致,而且在真实的景致当中,呈现了大量的湖湘人文生态内容。
剧情讲述的就是刘、杨两家联手与各方列强周旋力保洪油撑起洪江的繁华。
电视剧韵味很足,作为90后,进一步了解到了那个年代的故事,不错!
张丰毅、李立群 、丁海峰 、张睿、张含韵 的演技也不错!
剧里景色也很不错,有空和朋友去洪江玩!
故事环环相扣,充满玄机,悬念一个接着一个,包袱一个接着一个,扣子一个接着一个。
音乐、舞美、灯光、布景、化妆、道具等环节都堪称大美!
因而也引发了多年不曾出现过的电视机频道家庭争夺战。
观众很容易入戏,被故事吸引住。
只要看了一集,就会一直追看下去。
该剧的代入感极强,并且宛如风光大片,剧中处处充满民国风情、桑梓情思。
从一代洪商开播到现在,基本每集都看了,在湖南洪江拍摄的,一群老戏骨,把原著演绎的基本还原,剧情扣人心弦,跌宕起伏,引人入胜,通过这部电视剧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洪江古商城,了解了“洪商” 文化,并喜欢上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商城。
有机会,还要去走一走,带着家国情怀,带着自豪。
这部剧值得大家去看,去体会,去思考。
洪江古城值得大家一探究竟。
看了一代洪商这部电视剧之后,发觉洪江古商城风景优美,山清水秀,景色迷人。
拍出了洪商的艰辛和大爱。
为老戏骨们点赞👍👍👍👍一代洪商所描绘的时代正处在国家危难之际,民族危亡之时,通过对洪江城内两大油号巨头家族几十年复杂交织命运的立体化、形象化、精准化的描绘,展现了由落后封建任人挨打、满目疮痍的旧社会到新潮涌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全社会戮力同心共同抗击外敌这段历史。
作为一个麻阳人,离洪江很近,也去过几次,看过了一代洪商之后,油然而生一种家国情怀,一代洪商拍摄在洪江古城, 呈现了湖南湘西、洞庭一带典型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致,而且在真实的景致当中,呈现了大量的湖湘人文生态内容。
讲述的就是刘、杨两家联手与各方列强周旋力保洪油撑起洪江的繁华。
电视剧韵味很足,作为95后,进一步了解到了那个年代的故事,张丰毅、李立群 、丁海峰 、张睿、张含韵 的演技也不错!
剧里景色也很不错,有空和朋友去洪江玩!
《一代洪商》再现洪江的辉煌历史,洪油文化让人大开眼界。
期待穿梭在幽长的小巷,踩着长长的、留满青苔的青石板路,在曾历经繁华的洪江古商城来了一段时光穿越之旅。
阳光温柔地倾泻而下,填满古商城的街巷民居,映衬着老街的古朴,庭院的幽深。
阳光照亮了这块温暖而古朴的地方,不仅照亮了那一段跨越岁月的人间烟火,更照亮了洪江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守望。
电视剧《一代洪商》,进一步弘扬了洪商精神和洪商文化,展现了经世济国,心怀天下的中国商人风骨。
洪油即桐油,是一种优质植物油,耐热耐酸,附着力强,是一种必须得防腐用品,在近代史上,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占据着很大的出口贸易份额。
相较于徽商,晋商等商帮,经营洪油的洪商自成一派,秉承以义致利,经纬天下的宗旨,开创了湖湘商业文化之先河。
电视剧一代洪商便以此为背景,展现了一代洪商的经商理念和家国情怀。
洪江古商城,鼎盛于明清时期,当年的历史文化古迹保存完好,有“中国第一古商城”的美誉。
镜头中,桐油花漫山遍野、市井里高墙窄巷、港口处帆樯云集……看过这部剧后,剧中艰苦创业、开放包容、共享发展的处事原则,吃亏是福、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义方恪守、清白传家的洪商文化。
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要诚信经营!
在我看来,所谓"历史大剧"之大,并不一定在于剧中人的地位足够高、名头足够大,而首先在于主人公的胸襟格局之大、历史作为之大。
刘云湘、杨同昌作为民族工商业洪油的领头人,一直秉承的是传承祖业、造福桑梓的生产经商理念,因时代巨变而被卷入历史大潮,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情非所愿。
我们看到,剧中出现的"清代底油",虽然只是高质量桐油的代表,但对于刘家杨家、对于洪江洪油,一开始便属于至高无上的精神崇拜物,具有图腾象征的价值意义。
生产好油,讲究信义,是刘云湘、杨同昌为代表的洪商心心念念必须坚守的底线,这是中国民族工商业者的从业格局所在。
所以开始时的斗油、商战,情节一波三折,戏份儿精彩纷呈,但刘家杨家及洪商群体还是在为求生存而战。
而随着愈发感受到生存空间被挤压,军阀割据荼毒民生,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掠夺中国咄咄逼人,加之孩子们接受先进思想与救国理念的传播,以及受到杨大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刘家杨家及洪商群体开始从自发、自觉地声援爱国运动、支援北伐战争,上升到具有家国情怀的新的更大格局。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的穷凶极恶、中国军民的牺牲与苦难阴影笼罩洪江,刘家杨家两代人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地先后投入全民抗战的历史洪流;刘云湘屡遭暗算打压,甚至身陷囹圄,却依然愿意挺身而出帮助国民政府争取到"桐油贷款”,向前线捐赠飞机,表现出毁家纾难的义无反顾,其悲惨境遇与崇高境界的明显反差令人动容。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以刘家杨家为代表的洪商群体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的责任担当、牺牲奉献显现出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从而将剧作的爱国主义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
洪江桐油的历史以前听长辈讲过,剧中表现出来让年轻人看到。剧中选角适合,人物演得好。
李立群演得太精彩了,整剧节奏很紧凑,商战看着也很过瘾。
感动!从北伐战争前夕到抗战结束,哭了几次,剧中人物都是有七情六欲的普通商人和商人后代,有的人还漏洞不少,但整体都算是有“骨气”的人,很真实的一群中国人。也憋屈。短短二十多年的战乱历史中,洪商捐钱、捐人、捐油、捐飞机没完,还要因国民政府内部那些骚操作和地方官霸权搭上性命,永恒的韭菜。也解气~最后几集展现了正面战场发生的常德会战、芷江机场攻略战、雪峰山会战,以及轰炸东京和芷江洽降。理解6月在怀化遇到的苏州游客为什么要去芷江受降纪念馆而且他说“还是想去那里看看”了,抽空我也要去,确实非常有历史意义。总之是部好剧,把二十余年洪商历史讲得荡气回肠,而且视角很全面,连对日本人的描绘都不是简单化的。去洪江之前瞄几眼就觉得不好没继续看,那是我浅薄了武断了。取景地主要是凤凰和黔阳、洪江古商城。
陪爸爸看的剧,我爸说还挺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情况
……张含韵这个角色好糟糕,李立群和张丰毅对手戏真的好好看
浪费老戏骨。
确实很好看,视角独特 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 细节特别打动人 良心好剧
商人家爱国、商人抗日、旧中国光鲜亮丽的故事。
用桐油提炼航空燃料?包子炸弹都不配当作抗日神剧了,石油化工甘拜下风!烂到离谱,剧情不知道在干嘛,一会洪油一会谈恋爱一会商战一会三角恋一会闹革命,杨大江是什么狗粑粑角色?让姐姐怀孕了嫁给了别人,然后却又娶了妹妹,yue,这还是我党同志呢,这样怎么干革命?编剧吃了狗粑粑吗?富商捐了一大把粮饷就是为了救自己的女婿,女婿就做了逃兵了,他还是共产党的同志,玩临阵逃脱?这是人写出来的剧情??
编剧不行啊,浪费了老戏骨。
爸妈在看,拉黑整个制作组的程度
很好奇。怎么什么人都能写剧本。。。
给我一种又好看又不好看的奇怪感觉,如果不是老戏骨和张含韵,很难坚持下去
既然是以真实历史为背景进行二次创作,那起码要贴合实际吧,然本作剧情颇为狗血。 演员的演技也让我恍惚间以为回到了学生时代,那时的我很喜欢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湖南卫视。
太好看了,这是我看过的在家乡题材最棒的电影
故事情节精彩,十分感人,对历史有了新的认识
果然有一种又好看又不好看的奇怪感觉
完全看不下去,看在老戏骨的面上,多给一颗星吧
卧榻之侧
若不是老氣骨演得好一粒都不會給!年輕那群演員簡直在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