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品:第二部分
The Souvenir: Part II
导演:乔安娜·霍格
主演:蒂尔达·斯文顿,奥诺·斯温顿·伯恩,亚里安妮·拉贝德,乔·阿尔文,理查德·艾欧阿德,查理·希顿,安珀·安德森,爱丽丝·麦克米兰,杰甘·艾伊,亚丝明·佩奇,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爱尔兰,美国语言:英语,法语年份:2021
简介:挚爱消逝,年轻女孩茱莉的生活困在死寂的余波中。那位迷人的神秘男子停驻在她行经的每一个角落,让她一再复访与他有关的人事,贪恋两人曾经的亲密相依、控制臣服,试图为狂暴芜杂的昔日关系寻获一个明晰的解答。毕业在即,她的电影创作依旧备受挑战,遥遥无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她能否攀伏情感的藤蔓,让这段刻骨铭心的初恋成为滋养作..详细 >
i tried I tried, but I can’t ! 各种人物关系与故事的跳跃都是非常随意的,而且一切的叙事都太意料之中了,戏中戏的反复横跳也是,自恋。
这……不由想起《伯格曼岛》,又开始了俄罗斯套娃……
设置 Patrick 这样的角色呼应了 Julie 第二部成长的台阶 从而延续并发展解析了片名的意义 故事本体来源与故事呈现样貌紧密对位 从 Hogg 自身投射到 Honor 中间的媒介自然是 Swinton 这个老友 主演 母亲 p.s. 一段经历与折磨 无论人 事 情 都可以化作艺术创作的养料 这个层面看来剥削对方哪怕亲密人的同时 也要从自己身上挖下块肉 淌出鲜血才能真的动人 不自欺
没Part1拍得那么有情绪能量,但却是柳暗花明的必拍部分。
片名意指到第二部终于显露真容,不止是悼亡或记忆的链接,更是如此的情感既有人造物的部分,也有自然物的属性的体现,技巧上更有迹可循,结尾的揭秘是今村老师《人间蒸发》的低配版,舞台高光效应看来是绍拉《卡门》的翻版。
我知道joe阿尔文像谁了…陈冠希
很喜欢!时不时让人想起《伯格曼岛》。中间一场会错意的尝试之后,她从放不下他转向渴望intimacy,更喜欢的是终于有电影不再诉诸爱情而是工作去获得重生。Tilda这个角色也让人回味,这样一个几乎不表达自己感受的母亲,对照之下,女儿找到了表达痛苦的渠道。
The Souvenir II这部电影,我是冲着蒂尔达·斯文顿Tilda Swinton去的。喜欢她的风格,细腻的举手投足里,演技满盈,还带着一种柔软的犀利。我先看了第二部。看完后总觉得少了什么。认真看片名,才知道还有第一部。随意截图几张,画面是我喜欢的滤镜效果。那种漫不经心的雅致,懒洋洋沉默时刻,欲言又止的内心波澜,还有,切片似的快速的场景转换,似乎导演不喜欢一点点的迟疑。似乎导演有太多倾诉,舍不得放下任何一个片段。电影到最后,安东尼死亡的原由也是朦朦胧胧。因为还没有看完第一部,所以,目前来说,对我还是悬念。不过,他的死成全了茱莉——茱莉成功地拍了一部纪念他的电影。死亡对一些人,是一念之间。撒手就是下一个轮回。摄影好极了,配乐也不错。英国电影,总是自带某种程度上的优雅。
第一部分浮华空洞的缺陷得到了根本性的挽回,因为一切都是为了彰显记忆的物之本性。先是怀着悲伤的情感回溯探索周围那深陷的边界,再用只能感受和存有却一定无法言说的方式重现,最后再将成品投在放映厅的大屏幕上,一切都是为了重建主观记忆之客观的对应物。投在屏幕上的光揭示出:回忆即是光,又不仅仅是光,因为只有将客观的影像和主观并多少有些扭曲的记忆交合起来,我们才能在它们之间的空间找到有着同样感情却并非同样形式的对无法再次重新造访的过去之缅怀。走进了竖满了镜子的奥森威尔逊空间,目击吸血鬼般鲜红而惨白的双人舞姿,通向地面不可知最深处的旋转楼梯的通道骤然开启。这些祭祀的仪式是在宇宙中的古希腊神庙中举行的,这是谟涅摩叙涅的技艺。
2022年9月18日观看。越看越象高级一点的青春片。有点做作了。自传性的作品。
我可以感受导演对这段感情的着迷程度和从他身上汲取了多少的养分 人总是有工作和生活要过 但是这样不管不顾的沉迷 是很难在人生的其他阶段再现的 我对这种孤注一掷的自我感动着迷 他有着无比虚伪的一面 却在虚伪的自证中变得无比纯粹
你当然可以在一幅画还模糊的时候临摹它,但你不能再看不清这幅画如何模糊的时候临摹它1.4(两部合并1.4)
和第一部一样,这部片有种令人原谅的做作 但看到快结束时,柏林墙倒塌众人攀上墙庆祝的电视新闻切换到一个白人女性在电视机前看到哭得涕泪横流的脸,真的有点做作到起鸡皮疙瘩
Souvenir的本体即是这两部电影。纪念一场过去的爱,献给一位不在场的朋友。
6.5/10。两部都很好,但更爱如耳鬓厮磨的第一部分。到了第二部分,导演拿起摄影机这个武器来拯救自己,撕碎银幕,大喊一身“cut”,这是她的《痛苦与荣耀》。电影比一般的悼亡片多了分犀利与决绝,最后的平摇甚至是恐怖片式的。《笑忘书》中写道:“将这样的感触,写一封情书送给我自己,不失为天大的幸福,可以不在乎,才能对别人在乎”。
看第一部的时候还是疫情爆发前 转眼已经是疫情的第三年 第一部的印象不算很好 第二部感觉好很多
6.5/10
意外得蛮喜欢,比第一部好很多,各种形式的运用也都服务于情节本身,也终于深刻体味到女主角对爱人拧巴的情感状态。(第一部就不该有)
都是一场戏
极度私人的喜爱 昨天刚结束小成本片场拍摄今天看到这部真的是!!!!!拍片的过程太真实了哈哈哈 比如我拍片前的巨大困惑我到底该干嘛谁能给我一个direction 比如AD和DP车上吵架!!!“have you resisted the tempt to be obvious” 这灵魂拷问的我都想回去重新剪片子了 片尾的cut实在是太动人了呜呜呜….全部都很喜欢 又有很多私人隐秘的情感共鸣 比如如何失去如何grief 电影是救赎 camera重回手中的一瞬间差点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