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第3部:迷醉之人
As Mil e Uma Noites: Volume 3,一千零一夜III:迷醉之人(台),Arabian Nights – Volume 3: The Enchanted One
导演:米格尔·戈麦斯
主演:克里斯塔·法亚特,阿梅瑞科·席尔娃,阿马尔·波娜沙达,莱昂内尔·法郎克,卡里托·科塔,埃尔维斯·巴里恩托斯,赫维斯·迪亚斯纳斯,奇科查帕斯,贡萨洛·沃
类型:电影地区:葡萄牙,法国,德国,瑞士语言:英语,德语,葡萄牙语,法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5
简介:「一千零一夜」最终曲《一千零一夜III:迷醉之人》,皇后雪哈拉莎德再次现身,因担心失去说故事的能力,计画逃离皇宫,并述说最后的故事。米格尔戈麦斯改以文字说明故事背景,将影像赋予诗意,令此片富有文学性与民族色彩,并透过纪录片式的观察,呈现荒谬之中的凄凉写实,为当代葡萄牙留下了不可言喻的浮世意象。详细 >
天啊太晦涩了...
已经看过帕索里尼的《一千零一夜》和《不安之人》、《凄凉之人》,都是原著可视听化后的结果,很精彩,只不过我是以第三人的立场去审视文本里的大道理,《迷醉之人》与前者的区别在于影像退居辅助位置,内容输出主要依靠持续弹出的字幕,有种与王后面对面交谈的真实触感,是所有《一千零一夜》题材电影里参与感最强的一部。打破了第三人身份的凝视和疏离,终于意识到原来观众就是传说里的苏丹王,贪婪的搜刮电影里的奇异情节,故事讲完大家一哄而散,导演们便擅长留下悬念,故事没讲完,艺术就还有无数可能性。苏丹王在听故事,我们在看电影,苏丹王活在故事里,我们活在和电影同样魔幻的世界里
忍无可忍。电影暂时(或许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无法筑造起等同于文学文本的可阐释性,至少无法给予读者愉悦的自由。
此片富有文学性与民族色彩,并透过纪录片式的观察,呈现荒谬之中的凄凉写实,这描述还是公允的。前40分钟讲述各种小故事,基本是歌舞。后面讲述迷醉燕雀之歌,就成为了纪录片。中间插入林暖莫名其妙,似乎在向中国求救。
拍成纪录片了最后,摄影方面比前两章出众些
明显第三部有些仓促了
三部曲最佳,王后的出逃像是一次对一千零一夜原作的解构。而后的形式开始花哨的让人喜欢,已经不只是做到声画上的分离,还有字幕条与之的相互分离,感觉从未见过如此自由的电影表达形式,每一部分越简短越有表现力。
皇后自己的故事年代感最足仿佛跳脱去了世外桃源,捕鸟者又是一个冗长的故事穿插纪录片镜头营造出声画分离的诡异感。总体而言电影结构很赞,很多地方的脑洞都荒诞且有趣。PS,导演是有什么中国情结吗?
兩個小時裡有很多很多難以耐著性子看完的長鏡頭。。。歌曲和配樂都太美太美太美太好聽了!!!!!喜歡這些故事,喜歡前後呼應的那些鏡頭
#nziff (8pm) 前面的故事虽说动不动就是几分钟的音乐舞蹈,但起码有美女看,后面捕鸟的篇章,除了鸟叫,大段看不出意义的镜头,前排都要走空了。中间插播一段北大女的中文口述真是贴心,几个小时的葡语对白英文字幕后听到这段,犹如清泉涌出。最后的老捕鸟人,配合儿童和声,终看出了用心
影像叙事性全无,去掉满屏的字幕根本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加上字幕也不知道)。
想了很久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如果作为单独成片肯定有四星 但作为三部曲的尾声 还是值得商榷……
还是比较喜欢书
个人感觉好多该拍出来的段落用了文字或旁白(可以当做是对“电影”这种形式的解构),很难讲这是风格还是偷懒。这个三部曲其实非常地先锋,尤其后两部,相比电影院电影甚至更像美术馆电影(当然它太长了)。三部片中都有几乎让我看不下去的时刻,但每部当完结时,却又让我感到一种说不清的情愫。我觉得这套作品很难评价,但不烂。
只能说,有这样的电影可看真是幸福。
神奇的中国元素。居然知道鱼玄机。
葡萄牙版天注定
什么鬼啊槽
歌和风景不错
虽然看得昏昏噩噩,居然坚持看完了,第三部最无语,养鸟人的心境实在无法理解,可能有啥深意吧。北大女孩的故事又是出于西方导演对中国人的臆想吧,北大政治关系学院学霸,就这样葬送了自己的青春?想啥呢?为啥这个导演老是喜欢@中国呢?每一集里都有,不是负面就是荒诞,第二集里十三个情妇也看着可气。估计对葡萄牙的黄金计划非常不满意吧。但还是看下来了,这些演员,演得可真好呀,大部份画面也好。还有音乐,包括某个地区群众集会唱得国歌,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