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来捋一捋思路,15年《爱你的7000天》的前身是台剧《我可能不会爱你》,而《我可能不会爱你》又或多或少借鉴了07的韩剧《九局下 二出局》。
九局下 二出局,出自棒球术语,意为:棒球比赛9局下半场,2个击球手已出局,只剩最后一个击球手,比喻只剩下最后的机会。
两小无嫌猜,绕床弄青梅。
这是一部友情以上,恋人未满,由友情转化为爱情的故事。
30岁的青春男女,在满怀希望走上社会后,遭到背叛,彷徨不定身心受伤后互相治愈的故事。
孔子有言,三十而立。
而事实却是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未能活得清醒活得明白,本剧女主人公兰熙,年近三十依旧一事无成,在母亲的屋檐下低头过日子,在濒临倒闭的出版社领着拖欠百分之三十的工资过日子,与一个小八岁的学生谈着不靠谱的火热的恋爱,家庭、事业、恋爱都似乎谈不上完美。
“没有位子了,已经坐满了,右边坐著我的留恋,左边坐著我的伤感,对面坐著我的恐惧,还有那里,那里坐着的,是我的青春...哎,她坐得还真远。
”年满三十,依旧迷茫,依旧不安,依旧无所适从。
你是否也曾跟友人开玩笑的时候蹦出,“如果三十岁的时候,你未娶,我未嫁,我们就结婚。
”而现实情况大多是,青梅老去,竹马远离,各安天涯。
在三十关头,剧中的兰溪向炯泰“逼婚",炯泰立刻回绝,亲故,你现在需要的是朋友,而不是男人啊,于是送上一个满怀的拥抱。
恋人之间会有结束,朋友却可以一直保持平和状态。
“我的情意,怕你知道,又怕你不知道,还怕你知道假装不知道"因为太过珍惜,所以兰溪跟炯泰宁愿一直以朋友的名义陪伴着对方,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在场。
而缘分亦或爱情的另一个名字是叫timing,第一次兰溪的隐形初恋是炯泰,而那时的炯泰正处在万人迷中间,外加俊穆的一心向兰溪。
第二次炯泰从军队休假相约看午夜场电影,在兰溪的家门前守一夜准备告白却得知兰溪和马春峰过夜。
第三次,兰溪等炯泰回来时,炯泰身边又有了星儿。
而后出现的智善、政朱的出现,也不过是她们各自过客,兜兜转转,炯泰和兰熙的身边一直彼此守护。
一次如往常的旅行,在度假誓要怀二胎的夫妻的怂恿下,一场假扮情侣的游戏,到底谁迷失了谁的心,终究是回不去的,各自小心思无所遁形。
衣柜能锁住艳丽的红裙,却不能困住溢满的情意。
前女友归来,她忍痛再次退避三舍,而难耐相思之苦的两人辗转反侧。
小姑娘泻光时,她不由自主的捂住炯泰的眼,能瞬间说出他心中所想,能旁若无人的互相投喂,而他也知道她的病史,她的内衣size,她的喜好,她的梦想,她的六次恋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前女友看着他们在同一屋檐下,一个从浴室洗完澡出来,一个穿着家居服随意的招呼着,本该是女主人却更像一个入侵者。
是啊,要多珍惜,多隐忍,多努力,多克制的他们为这段关系留有余地,别人,是插不进去的。
五次恋爱,三次错过,电视的结局是温存的,同时也是留有余地的。
三十岁,似乎要是能把一切做好的年纪,但也是可以是青春的结束,成熟的开始。
兰熙暂停了作家的写作步伐,也许人生历练能让自己更好的踏在调子上,相比仪式化的结婚程序,现在更想享受全身全意无保留的恋爱状态,因为在他身边本就是一件令人激动不已的事情,没有什么能比握着他的手更让人心安,爱他的全部,包括伤口。
青春年少,一刷后,竟然坚定地存在硬盘里。
这个剧,或许是被名字耽误了,其实比较小众。
当时,因为羡慕剧中人物青梅竹马的感情以及从校园到社会历久弥深的同学朋友情(本人没有,因此格外青睐这一类型题材的剧),再加上主角们贴近生活化的表演,让我对它心生喜欢。
当时的我,没有年龄焦虑,关注的点可能更多地在感情方面,男女主从相互爱慕到珍惜相处到成为恋人,每一步都牵动心弦,也无暇顾及角色本身的性格及处事方式(这里不做评价)。
今天,由于网络受限,我翻遍硬盘,重温这部剧,境由心转,又有一些新的感悟。
编剧借用主角的口道出了这个年龄段的心态与无奈——年龄焦虑。
20几岁的羡慕小学初中的,接近30岁的有婚育焦虑,到40岁及以后,就更多的是年龄焦虑了。
女主接近30岁的年龄,因婚育焦虑亦产生年龄的担忧。
总有年轻活力的青年,总有富有胶原蛋白的脸,亦有毫无禁忌勇往无前的心,而年龄与阅历只能让这些东西消磨,换来所谓的成熟与老练。
虽然热血的心依然跳动,学习的劲头依然充足,但社会渐渐对你另眼相看,35岁、40岁的门槛,暴露了多少人的心酸。
在年轻孩子眼中,30-40岁已经偏老了,是应该称为叔、姨的年龄,是应该卓有成绩的年纪,是成熟稳重有车有房的一代,但是,真的自己到了这个年龄,升职加薪不是必然,有车有房也有负担,快乐与惊喜成为限量,而我,依然认为自己还很年轻,依然还想大展拳脚,依然想与潮流融合……然而,每个年龄都有独特的境遇与思考,代沟可能是无法跨越的鸿沟,如果自己不够强大,老人说话你不懂,青年玩的你又跟不上,说到底,一切都得靠自己。
当然,这条路上,如果有人与你并肩同行,能够跟你商量或给你建议,抑或有位年长者适当给予指点,路程走起来可能更通畅一些。
每个人的路走得都不一样,有快有慢,有疾有徐,除了代际差异,同龄人之间的比较更是扎心。
无论是依靠资源优势还是自身努力,总有人混得风生水起,总有人成为佼佼者,总有那些别人家的孩子,而平庸的我,除了羡慕,可能只剩自卑、无奈与摆烂了。
心态调整,是一生都要学的必修课。
很多感悟,不是只有自己才有,也不是只有这个年代才有,前人的智慧绝对不在我们之下,所谓的经典,就是无论经过多少年,依然能够与你产生共鸣。
“只是非常宝贵的东西,消失了一样的感觉。。。
早知道不那样做了。。。
原来那样就已经够好了,好好地维持下去就好了。。。
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样做。。。
”他喝醉酒,眼眶有点红红地在自说自话,后悔不已自己稍早时的冲动行为。
他们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这样的地步,也许慢慢来,她会真的卸下心防。
最近看一部几年前的韩剧,话说论坛上好多人推荐,说平淡中见真情,年轻浅的不够懂,讲得这么玄,我就打开PPS瞄了几眼,挑了据说最精彩的一集开始看。
男女猪脚从学生时代开始就陪伴彼此身边,他是她的蓝颜,她亦是他的红颜。
成长路程中所有的欢乐啊,悲伤啊,狼狈也好,荣耀也罢,都在彼此眼中见证,我想就算再怎样不堪的一幕,都可以很坦荡地在对方面前呈现吧。
但其实在他们的另一半眼中,对方永远是心里的一根刺,恨不得狠狠踩踏并连根拔去。
他们自己都没有发觉,只要他们2个同时存在一个空间,连空气都变得暧昧不已。
就算吵架了冷战了互不理睬,她还是那么自然地在他喝完啤酒时顺手给他杯子满上,然后他们都看到坐在他身旁的,他的女朋友那举着酒瓶的手停在半空中,倒也不是,放也不是。
朋友间讨论爱情是什么,她说爱情对于她是timing,轮到他时死活讲不出词来形容,被大家集体鄙视之。
其实只因为他想说的已经从她的口中说出来了。
他一直缺乏一个对的timing来和她重新相遇,然后得以相爱。
她因为家庭革命被老妈赶出家门来,他二话不说让出睡房让她安心住下,天天准时下班回家给她做饭,或者等她做饭。
后来他和前女友复合,他说我们之间根本没有发生什么,你不要多想。
他前女友幽幽地回一句说,就是因为没有发生什么才最担心,那要多珍惜对方,才能忍住不让自己去做些什么呢。
这句话真的完全震撼到我了。
之前我总觉得男猪是个花心的人,一夜情,对前女友念念不忘,和公司新人立马陷入热恋,等等等等,完全不符合完美男人的条件。
但是细细回想,就像他前女友所说的那样,正是因为太在乎了,他才会让自己变得那样不在乎啊,那样他才可以安全地以朋友的身份陪在她身边,不被她潜意识里排斥,能够继续参与她生命里接下去的时光,能够继续在她需要人陪伴的时候陪伴她,哭泣时拥抱她,有了新的恋情时祝福她,哪怕自己内心痛苦到不行。
这种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状态,真的好折磨人。
从最初的学生时代开始的喜欢,自己都没有发觉,但当明白时已经无法回头的爱恋,只能以异性好朋友的身份在她身旁看着她与别人分分合合,却连奢望都不敢去想自己会有拥有她的一天。
如果是在20岁的年纪里,我真的只会看了后一笑了之吧。
因为太年轻,这么沉重的感情我无法体会与品味,我无法想像这样用几乎整个青春来恋着并陪伴一个人的岁月,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撑过来。
还好最后他们走在了一起,没有辜负之前30年的纠缠。
她说,失去你就等于失去了我整个人生,他说,对我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这篇影评花了我两天时间才写完,拖延症。。
9局下2出局,在各位网友大神的解释下,我是这么理解的:呐,一场棒球比赛共有9局,每局分上下半局,每半局允许3人出局。
所以剧名就是现在已经到了比赛的最后一局的下半局,并且有2个人出局了——总结一下就是到了最后至关重要的时刻了的意思吧。
这么说,还真有点像兰熙的语气哎,青春的尾巴了呢,最后一场恋爱之类的呢。
这剧是2007年7月播出的,那个时候,我刚从安逸的初中毕业,进入一所略苦逼的高中。
08年,高二的时候,和不在同一所中学的男票分了手,他说晚自习的时候看着别人都是出双入对的觉得很寂寞。
09年,考入大学,和一个聊了很多年的朋友在一起了,直到现在。
2011年9月,我在上大三,开始追《我可能不会爱你》。
每周一集,守了13个星期,到现在大结局那一集还存在我的移动硬盘里。
2014年2月20号,我在豆瓣上标记了想看《9局下2出局》,理由是这剧跟《我可能不会爱你》很像,好奇心和强迫症促使我必须要搞清楚到底有多像。
2015年6月28号,我看完了。
About 青春“我右边坐着我的留恋,左边坐着我的伤感,对面坐着我的恐惧,还有那里,那里坐着的,是我的青春……嗟,她坐得还真远。
”说这句话的女主角30岁了,听她说这句话的男主角是她30年的好朋友。
喏,仅凭这一点,真的是秒杀了很多的我们。
然后,她还有一群学生时代就在一起厮混交心的亲故们。
六七个朋友,时不时聚在一起,吐槽或是诉苦,都是值得羡慕的。
兰熙搬去一个小小的单人间,朋友们自己带吃的去庆祝乔迁,房间里挤得满满当当,却是格外的温馨与自在——能和朋友们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是我关于青春的注解。
About 爱情为什么会选择和炯泰在一起?
哈哈,初恋呗,日久生情旧情复燃呗。
已经记不得程又青大姐为什么会选择李大仁了,看着热门评论里一大波的说亲爱的这不是爱情。
相反,这部剧里这两个人倒是正儿八经地相爱了。
在此之前,炯泰和星儿,兰熙和政朱,也是爱情。
只是时机不对罢了。
爱情这种东西,真的太需要timing了,我爱你的时候恰好你也爱着我,需要多大的运气。
譬如剧里的这两只,30年一起混都没能混出点成绩,5个月一起住,就成板上钉钉的关系了。
快写完了,突然想问一个问题:父母觉得不好的恋人都是真的不好吗?
真的没有未来吗?
九局下二出局这个是棒球比赛中的术语,用来做电视剧的题目是有点点另类的我是大学的时候看的这部电视剧,它的OST直到今天我还是百听不厌,这部剧是我所看的韩剧中最最经典的,没有之一!时至今日,它依然是我的NO.1其中我记得有这样的一个镜头,秀爱跟她的好朋友一起去照裸体艺术照,中间秀爱在照照片的时候有一个脸部特写,而且还有旁白,看到那个镜头的时候我情不自禁的眼泪就下来了,内心不知道就被什么东西给触动了掐了一下后面好几个定格的特写镜头也有这样的感觉当时的我不知道这种感动或者感觉是什么?
在以后的日子我想了很久那是一种作为女人的感慨特别是女人对于已逝岁月的感慨我们唯一不用努力得到的就是年龄年龄于女人来言,亦敌亦友,年龄拴住了我们的容颜,拴住了我们的皱纹,但是却绑不住我们的心和我们的感情九局下二出局,棒球比赛中是唯一的机会,但同时也是新的开始,《九局下二出局》,见证了即将三十岁的女人们把自己的每一次恋爱都作为结婚前的最后一次,但是当真爱真的到来的时候,我们庆幸的却是这恰恰是自己新生活的开始。
秀爱把握住了自己“九局”比赛的最后一次,挥挥手,青春走了,爱情来了。。。
第一次看这部韩剧的时候我还是上大学,那时将要实习的时候,百无聊赖的在网上找电视剧,看完了我的团长我的团,实在是没设么可看,看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韩剧9局下2出局,凭着对棒球英豪给我的棒球知识才打开看了,还好是当时手的一哆嗦,否则真得要错过一部很棒的韩剧。
很喜欢片头曲,旋律很好,节奏也很不错,最重要的是歌词很棒,随着一点点的看下去发现那歌词就是在写兰熙嘛,兰熙和炯泰是熟悉到骨子里的发小,那种青梅竹马的默契是会让恋人嫉妒的,所以政朱才会对炯泰充满敌意,在旁人看来,他们分明是结婚已久的夫妻嘛,而兰熙和政朱的爱情则是充满了荷尔蒙的激情碰撞,年轻的政朱给了兰熙对爱情火热和激情,但是面对现实,一个将近30岁的小出版社编辑,和一个大学生投手是不可能有多么美好的结局的,如果真的在一起,兰熙和政朱要克服很多才能练成一段佳话,这部韩剧最好的地方就在于真实,兰熙为了政朱的未来放他走,因为他以后会遇到更多的人,而不是只属于现在和以后的她,到最后政朱流着泪离开泪流满面的政朱,感谢他给自己的一次美好的爱情的时候,我在剧外也是唏嘘不已,这真现实,但是如果真的放在自己身上是否有勇气坚持下去呢?
为了安慰兰熙,炯泰和兰熙去旅行,在旅行中炯泰向熙溪坦白了自己的感情,当炯泰握住兰熙的手时,兰熙很羞涩,炯泰也是,也许就是因为两人都是彼此的初恋,但是都不自知彼此错过,才使得他们在30岁时表白自己的时候犹如初恋的青涩和悸动,那个在这里试着以情侣的约定,让他们有了彼此真正的恋爱的感觉,或许只有在陌生的环境中他们才能真正的爱对方吧,兰熙没有带走那天红色的裙子,因为那是兰熙和炯泰在一起时喜欢的,这不是很好的证明吗,他们心里都有对方。
就在星儿出现的时候,两人又退回了朋友的位置,但是眉里行间都透露出刻意的距离,也许是很在乎才会如此吧,但兰熙搬走后,炯泰终于回到自己的卧室,满室都是兰熙的味道,炯泰是如何不会思念兰熙啊,有的时候嗅觉比视觉的记忆更然人持久,两个人都是那么更狂的思念对方,当兰熙生病的时候因为想念炯泰去他家周围溜达就是为了看一眼疯狂想念的人,而她疯狂想念的人也在因想念她而重游,在他们曾经去的小吃店的炯泰看到他想念的兰熙,尾随她回到他们的家的时候,那个不自主的一吻是一次感情的喷发,两人在电梯里的沉默只是暂时的压抑,回到家中的那个激烈和缠绵的吻说明了一切,兰熙说喜欢你真好,满的到了胸口,这次他们终于说出口,终于彼此牵手成功了,最后炯泰等兰熙下班,兰熙对同事说那个小伙是我的时候是何等的骄傲,是啊,我爱的人也爱我是何等的骄傲和美好啊。
在自己30岁的时候收到20岁的自己写给自己的信的时候会是怎样呢,自己是否已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自己预期的一样呢。
十之八九是不如意,是啊,我们都会如此,兰熙和炯泰也是如此,但是生活要继续,至少他们都找到了彼此的爱情,并能够一直走下去,其实有这些就够了,不是吗?
之前兰熙的桌上总有一支玫瑰,一直在猜会是谁,在最后炯泰说求婚没那么容易的时候找到了答案啊!
原来你一直在那里啊!
我记得那个长长的暑假,我看了咖啡王子1号店和这部,这部颠覆了我看过的韩剧,在讲一个期待着人生期待未来的人生故事,特别喜欢剧里面在20岁给10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这个剧情,还有他们几个好朋友纪念自己30岁的方式,这部剧讲述了到30岁的心情和感受。
还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角的可爱和人生态度,男主角很帅哦!
非常值得一看的哦
这部剧的的名字实在有些拗口,对于不懂棒球的观众来说,更是不知所云。
通常韩剧那些曲折复杂的故事,爆笑或催泪的情节,在这部剧中也几乎无处可寻。
但看完全剧,才知道,它是一个惊喜,点点滴滴的细节描绘出细腻的感情和生活,它就像一阵清新的微风,拂过你的面颊,拨动你的发丝,恬淡怡人。
一开始,摆出的,就是一个讲述大龄女故事的架势。
漫画稿被撞落一地,斑马线隐喻着人生的十字路口。
姐弟恋?
可爱的政朱在窗口出现,那么甜蜜,一个帅气的棒球男孩,一往情深的眼神,的确让人沉醉,八岁的差距,能克服吗?
果然,兰熙对妈妈隐瞒着政朱的存在。
三十岁的女人与二十二岁的男孩恋爱,的确不符合常理。
她追求爱,却也在现实面前怀揣着不安。
但她并不缺乏努力去爱的勇气,哪怕这份爱包含着无尽的未知。
——“这也许是我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恋爱了”,兰熙的心中,埋着忧虑,但是,也分外珍惜。
政朱的确是让兰熙无法抗拒的男孩,他对她怀着最简单纯粹的爱。
在场上投出好球后,开心的对兰熙做着只属于他们两人的手势;在熙熙攘攘的街头跳下车对她大喊着“姐姐”,灿烂的笑着飞奔而来……他眼中只有姐姐一个,哪怕少女作家对他百般放电,他也视而不见。
第一次分手后冲到炯泰家,抱着兰熙哭着说不能没有姐姐,甚至对之前充满敌意的炯泰,也哭着求情,说,哥哥,帮帮我吧。
着实让人感动和怜惜。
这个男孩也意识到兰熙的压力,他诚心诚意的要去担当。
求婚,去兰熙家拜见家长,强忍着紧张却已汗湿了衣服,甚至为她放弃了参选美国棒球队的机会,这样浓烈单纯的爱,怎能叫人轻易放弃。
于是,我们看到兰熙努力着融入政朱的生活,穿着与自己不相称的“年轻”的衣服,在政朱的队友朋友前活泼的唱歌,请吃饭……,独自回家后,却也感到疲惫。
现实仍旧是现实,差距还是差距,不管是年龄上,生活阅历上,对家庭的责任上……他们的世界隔得太远,单靠爱是不能将之连接起来的。
这时,兰熙三十岁女人的成熟理智起了决定作用,她懂得爱,也懂得适时放手。
分手痛彻心扉,却也为政朱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未来。
她知道,哪怕这一刻政朱不能完全明白,但时间会来证明。
曾经一度怀疑过这部剧的男一是谁,看剧情介绍或BBS中的讨论当然可以知道,但我向来不喜欢提前知道结局,认为那样实在无趣。
随着剧情感受过程,是我一贯的坚持。
以至于在前半段,总有些希望兰熙和政朱最终是能排除万难走到一起的。
如果当真如此,那就是一部姐弟恋的剧了,韩剧并不缺这样的故事,《狐狸啊,你在做什么》、《达子的春天》……,已经足够。
显然,编剧和导演并不需要为观众再添一个这样的故事。
三十年的友情?
从小一起长大,三十年的朋友,该是一份怎样的感情?
这样的感情,能使兰熙在失意时找到炯泰,无所顾忌的要求一个安慰的拥抱;能使炯泰在兰熙面对压力搬出家而无处可去时将她收留,同住一个屋檐下…… 起初,较多的是一些轻松有趣的情节。
兰熙居家生活的不修边幅让炯泰无法忍受,两人常有小拌嘴,现在看来,那几乎可以算是颇有情趣的打闹。
炯泰是一路看着兰熙与政朱的发展的,对这个弟弟男友,成熟的炯泰一直不看好。
在我看来,他不屑的态度,可能是现实的判断和对兰熙说不清的独占情结都有。
但他这个挚友,这个不用过多的言语就能与兰熙懂得彼此的三十年的朋友,完全体会了兰熙的心,她两难的感情。
于是,尽管不大力支持,他也不再泼冷水,带着自己开始交往的女同事与他们一起聚会。
这宽松的空间和态度,让一直承受着压力的兰熙多了几分难得的轻松自在。
而在兰熙分手之后的痛苦中,炯泰并没有像人们理所当然认为的那样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大部分仍是平常自若的交流相处,唯一称得上细心安慰的,应该是炯泰将兰熙手机的1号键设成自己的号码,说:暂时当一下你的1号键。
一个动作包含了最坚实的支持。
他懂得,对于他们,这种漫不经心的轻松气氛会是更好的良药,对于感情的痊愈更加有效。
兰熙也了解炯泰的心底,星儿是他最隐秘的伤疤,“还没有好吧?
”,一句轻轻的问候,和浅浅的微笑,云淡风轻,便已足够。
让她读懂心的炯泰,也能对她毫无掩饰的承认自己不愿对别人提起的感情。
卸下负担,轻松相对,是岁月赋予他们深厚友情的魔力。
他们彼此看着对方的感情故事,不插手,不多言,却能在对方伤心或快乐的时候给予分担和分享,男女之间有纯友谊吗?
看着他们的相处,似乎能毫无疑问的答出:有。
送给兰熙的台灯,给了她温暖的颜色;夜晚听着屋外的动静,其实是炯泰不自主的等门;兰熙做的早餐,是温暖的体贴;送花给隔壁的大妈代兰熙道歉,是炯泰的包容……这些这些,发生在男女朋友之间的确是再正常不过,但在他们之间,却是以朋友的形式存在发生着,竟也不觉突兀,更有一种自在踏实的感觉。
看着兰熙与炯泰的“同居”生活,竟感觉如此的轻松温馨,就连在体味出他们两人最终很可能变为情侣时,也没有对剧情产生出一丝一毫的心急,反倒更悠然的感受着他们这美好的时光。
质变?
什么时候觉得他们之间可能会有变化呢?
对了,在那次聚会上,少女作家颇有心计的借洒了酒而脱下外衣,众人措愕,而这时兰熙竟先用手去捂住炯泰的眼,反应过来,才想到她应该去捂的,是政朱。
这一动作,也许没能使他们自己明白什么,却是在最没有防备的时候暴露了兰熙那可能已略有变化的心。
炯泰这个表面上的“花花公子”,在兰熙住进他家后,下班后准时回家吃饭,不去酒吧,早睡早起。
周围的人都觉诧异。
这不知不觉的改变,也应该是炯泰心绪变化的体现吧,尽管当时他不自知。
是从何时开始,他们之间若有似无的有了暧昧的情绪?
好象没有具体的时间可循。
可能他们的感情早已悄然变化,但他们从没有审视判断过自己的感情。
那一次结伴旅行,无疑对他们三十年的友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旅行中,两人约定做暂时的情侣。
是带着几分玩笑和探险心情的。
房间内试探着牵手,他们是如此害羞,河边的亲吻,宁静温暖。
这个假期太过短暂,他们说好回家后一切恢复原样。
只是临走前,炯泰带走了兰熙那天穿的红裙,是纪念吗?
可能更多的是留恋。
事情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容易,那次旅行将他们一直保持着的三十年的“友情”催化了,他们发现已回不到从前,无法用原来的心情来面对对方。
于是,自我安慰,告诫,躲闪,矛盾着……他们害怕一旦走出一步,可能无法完满,更害怕因此失去一个最亲密可信的挚友。
可就在他们慢慢靠拢,试图走近时,星儿回来了,炯泰心底的最初感情被激起。
这是他的心结,他无法自己解开。
爱情是什么?
兰熙的一句“timing”是对她和炯泰关系的准确映射,炯泰无法回答,因为他的答案已被兰熙说出。
最后的出口由兰熙打破,酒后相遇,两人都少了束缚。
兰熙的亲吻那么突然,炯泰竟愣了片刻,而后他的亲吻深情动容。
自己感情的真实释放,他们没有防备,两人在电梯里有几分不知所措,但炯泰进门后毫不犹豫的转身拥抱给了笃定的答案。
“一切好像都习以为常似的”,他们之间,没有尴尬别扭,感情早已如此。
“我爱你,是满到了这里(指喉咙),就说出来的。
” “现在我也明白了我的心,……我爱你。
” Timing 这部剧没有激动人心的情节,一个个的细节串连成生活故事,看似平静,但细细品位,却是宁静致远,动人心弦。
剧中穿插着对兰熙、炯泰、俊穆和星儿几人年少时光的回忆。
俊穆在学校广播中对兰熙告白,当同学都惊讶欢呼时,兰熙回头与炯泰眼神交接,是怀疑,询问,还是试探,很难说清这其中包含的意味。
但毫无疑问,炯泰是她每每感情发展时第一个想到的人。
在课桌前,兰熙从镜子的反射中看着身后炯泰的样子,是调皮,捉弄,还是羞涩的偷看,也许都有。
记得之后有那么一次,炯泰加班,兰熙去他公司,也是坐在他旁边座位上,摆弄凝视着镜子,两个细节如出一辙,心中细微的情愫,可见一斑。
而当时,他们各有各的感情故事,他们之间,“timing” 总是不到,或者说,不足够。
炯泰要去当兵那年的一个晚上,他们曾有一个约会,可当炯泰在兰熙家们口等到深夜才回来的她,却从她口中得知她有了新的男友。
如果不是这样,而是那晚他们顺利的见面约会了,会怎样呢?
他们的关系可能在那时就不同了吧?
又是“timing”,他们之间,一次次的印证着这句话,爱情该是在对的时间发生的事,而他们,总是错过。
那时,兰熙曾为了炯泰放弃了已经开始交往的俊穆;而后,炯泰也曾对交往的女同事犹豫着说:我好象爱上兰熙了。
其实他们早该知道自己对对方的感情,但给自己定位的“三十年的朋友”,却将他们自己固困住,认为那才是属于他们的最好的方式,他们看不清自己的感情,甚至没能认真大胆的判断自己的内心,所以一直停留在原地。
在搬出炯泰公寓前的一晚,兰熙打电话给炯泰说:今天早点回来,我做晚饭给你吃。
炯泰沉默几秒,说:你刚才的话再说一遍吧。
因为,“那是我最后一次听你说这句话了”,温暖的感觉萦绕着,却要失去了,他是如此的不舍。
星儿知道兰熙住在炯泰家,两人是单纯的“同居”关系,他对炯泰说过一句话:“就是什么都没有发生才让人更担心,两个人得多珍惜彼此才能做到这样。
”。
是的,他们彼此珍惜,互相支持,是最好的心灵伴侣,却也是因为太珍惜彼此,使他们一直保持着这难能可贵的“友情”,即便爱情早已在他们之间萌生。
他们的感情早已足够,所以关系转变后也是如此的自然。
下班后发现炯泰在公司楼下等着自己,兰熙对一脸惊讶的同事说:是的,那个帅小伙——是我的。
甜蜜的感觉在他们中间流动,幸福来得稍有些晚吗?
不,那是刚刚好的“timing”。
兰熙与炯泰之间,共同拥有着太多太多,他们一起成长,体味着人生,他们的感情,不需要理由,所有所有,也都是理由。
很庆幸没有提前追寻结局,一集集看着这部剧的时候,心里一直感到一片温暖安宁,微风拂面,就是这种清新舒适的感觉,伴随着其中的过程,也给我们的心带来了一次美丽的旅程。
暑假的时候太无聊了,所以看了很多片子,打发时间浪费精力...原以为这也只是一部很普通的片子。
看了几集就发现里面的旁白很出彩虽然不懂打棒球里面的规则,但是被解说的还是很通俗易懂讲的不仅仅是关于爱情的故事其实更多的讲述的是成人之后,我们在面对各种压力时应采取的积极姿态。
很高兴在那时发现了这样一部轻松又有内涵的迷你韩剧
这部剧不红,的确,有它的原因,原因就是太过写实,没有韩剧中俗套的浪漫。
整部剧让人带着压抑的心情看完,到了结尾,也没吐出胸中一块垒的感觉,那种感情的宣泄也是拿着的,没有完全放出去,剧中人物不需要观众自我代入,因为主角就是活生生的现实中的普通人。
剧情看似平平淡淡,但却处处戳痛着红尘男女的心。
先说女主兰熙,初恋(暗恋男主炯泰)是懵懵懂懂的,看到他因为帅气的脸和发达的肌肉而备受女同学欢迎时,明明心里不爽,却自我催眠,认为她们怎么那么没眼光,小小的醋意,淡淡的暧昧,一切都那么温暖而美好,在这容易心跳的年纪,兰熙远远望着炯泰,可与此同时,炯泰的好朋友也在望着兰熙,并且大胆表白,让兰熙无法拒绝,就这么勉强接受了第一任男朋友。
多少女孩子的所谓初恋不就是这样开始了吗,不讨厌,但也没到喜欢的程度,被表白,众人起哄,不好意思拒绝,就勉强接受了,相处了一段时间,可还是达不到爱这个层面上,然后就因为种种小事而分手,兰熙的情况略有不同,她和男友分手的原因竟是她无法与炯泰撇清关系。
后来的一部台剧《我可能不会爱你》明显是借鉴了这里的桥段,女主明明谈着恋爱,却不肯和“好朋友”男主疏远,就算自己不和他恋爱,潜意识里也不希望他有别的女人,这就是男女之间所谓的友谊啊.......接下来,还会有一次热血沸腾的恋爱,一见钟情,一夜激情,一怒绝情,然后就是相亲,平平淡淡的恋而不爱的“搞对象”,其实也不怎么喜欢彼此,只不过找不到更”合适“的,对嫁不出去的恐惧迫使她们不断地接受相亲,不再相信也不敢奢求爱情,便开始渴望婚姻。
大多数人没有兰熙这样的幸运,她至少还有一个认识快三十年的炯泰,最终和她走到了一起。
现实的情况是,快奔三的女人,没有青梅竹马,初恋也并不刻骨铭心,只是被追时头脑发热,而且自己也并不知道自己被追求成功可能只是源于男孩子的好胜心,自己的所谓爱情也不过是男朋友和哥们朋友之间打赌的赌注,他没那么喜欢自己,步入社会,瞬间变得实际,却又很难找到物质上可以提供保障的大叔,更难遇到同龄又有经济实力又纯情专一的白马王子,如果对爱情还抱有期待,不甘心对现实妥协,不愿意为了物质放弃内心里最后的清纯,不愿意因为”到岁数了“而结婚,那么就只有选择剩下。
再说男主,中学时代,帅锅一枚,总被女生所环绕,可心里最在乎的那位却若即若离,后来又被自己的好哥们追去了。
好多这个年龄的男孩子都是这样,把友情看得高于一切,小儿女间的情愫跟哥们义气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到了大学,曾经心仪的兰熙形象气质都处于最低谷的时候,他有遇到了美女兼才女的”初恋“女友,怎么会不奋起直追呢!
步入社会,历练几年之后,物质上宽裕些了以后,不再奢望一往情深的爱情,只想经济实惠地满足生理需要,爱不爱并不重要,动物本能的吸引占了上风,等到了”应该“结婚的年龄,父母的压力又迫使他不断地相亲,寻找物质上匹配的结婚对象。
这便是寻常男子的现状,理想渐渐被遗忘,对物质的追求掩盖了内心深处曾经青春的冲动,对感情越来越吝惜,越来越成熟懂得自我保护不吃亏,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又没有真正高富帅的那种狂妄的自信,害怕大起大落,只想稳步前行。
这时候的炯泰还是有一丝理想主义,对美好的情感的回忆也没有被冷却,这一点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体现,而且炯泰也没有处女情结,不介意恋人的过往,只要是他愿意开始的感情,他就不计较得失。
其实所谓的处女情结也未必是男人在乎女人以前的性经验,只不过是他们对爱情的纯粹程度的一种向往,他们希望女朋友或妻子精神上完全属于自己,但很难实现,所以退而求其次,渴望肉体上的纯洁,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现实中的恋爱掺杂了太多的利益因素,使得人对纯真爱情的渴望退化成了畸形病态的情结,他们想要的不过是真、善、美而已。
剧中有一处细节最让人心痛,就是炯泰回忆当年想要表白爱意的那个晚上,兰熙却和新男友去了旅馆,当炯泰在兰熙家门口彻夜未眠的等待却换来这么一个消息时,他内心深处的幻灭感是许多人感同身受的,可是这并不影响他牵挂兰熙,爱着兰熙,其实他一直都把兰熙放在内心深处,即便是在和别的女人恋爱时。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兰熙被父母逼去相亲时,兰熙妈妈还特意强调女儿”还没谈过恋爱“,可事实观众都看着眼里,21岁的兰熙就把初夜给了那个有才无德的人渣学长,这是对现实中丈母娘形象的辛辣讽刺,母爱当然是不掺假的,可是这样欲盖弥彰地维护女儿清纯的形象,只能让观者作呕。
两者对比,恰恰引起了现代人渴望真爱的强烈共鸣。
其实这部戏是彻头彻尾写给剩女们看的,虽然用剩女这个词汇带有一定的侮辱性。
大多数人奔三而未嫁的女孩子都是渴望真爱的,她们内心依然纯洁,即使受过伤,走错过路,看错过人;即使已经对现实低头;即使不敢再有太多的与柴米油盐无关的梦想;她们依然爱着这个世界,依然相信世界的美好。
剧本血淋淋地白描了现实,邪恶的现实就是,此时的她们很难再得到同龄的单身男子会青睐,要么选择中年人,要么就像剧中的兰熙和小自己八岁的大学生搞姐弟恋狂补被爱的安全感,可是兰熙有炯泰这个青梅竹马的蓝颜知己,现实呢?
多数人根本就没有什么青梅竹马,蓝颜知己也不过是为了填补精神空虚而暧昧不清的幌子,这部戏,对于广大单身大龄女青年来说,就是一剂止痛药,可以掩盖住内心寂寞的伤痛,可是药效一过,痛醒了之后呢,多数人是不是要马不停蹄地寻找下一部精神食粮了?
......
看着一般,难道是太年轻了?。。。
劇情太婆媽,故事有點老土,節奏太慢了。
前面几集觉得不错 看到一半觉得很无聊 决定弃剧~ 喜欢这个剧的人必须有符合此剧的价值观--亚洲男权社会之下的剩女心态以及一定的现实主义; 看惯美剧的女性主义者也许会突然对之嗤之以鼻。 我还是更喜欢《需要浪漫2012》
一对做了30年的好朋友,说没有动心过,肯定是假的。因为太喜欢你了,不愿意失去你,所以只能委曲求全在你身边,只做一个朋友。要从朋友变成恋人,真的需要太多太多勇气了。
网上推荐才看的,曾经2次连第一集都没有看完,太平淡了,现在静下心看了第2集,平实的剧情,经典的旁白,慢慢有了兴趣。还是很不错的韩剧,特点正是平实,感觉更加贴近生活。人生需要梦想,如果有爱,就大胆爱!
用溫吞吞的生活,一點點撥開男女友情的真正界限,值得思考,不過愛情來了,管他那麼多呢~
人生中最奢侈的事就是理所当然地渡过青春的每一天
有点墨迹
看过
很喜欢的一部剧~给人感觉草根生活的各种温暖
韩版“我可能不会爱你”。
看完之后心想,啊,原来也有这样简单地只描绘生活的样子的韩剧啊。因为不知道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子,大概工作与家庭的艰辛也应该是同等程度,每走一步都觉得艰难无比。兰熙幸运的地方就在于,她还有这样好的窝边草可以吃一吃,而我却没有。因此感到万分悲痛。
太温吞了
力荐!!
羡慕嫉妒恨 男猪好帅啊!!!
2019.10.15看完;2021.9过来补一句,这剧虽然老套一般,但男女主沙发那一段戏我到现在还记得,又现实又有性张力
如果有3.5,我比較想給這樣的分數……發揮得是不錯,但這種主題—三十歲的緊張、意外同居,日劇實在太多了。看著看著就覺得沒有比較好。
这是一部没有王子和公主的韩剧 但是也是一部感人的韩剧 剧中有很多让人怦然心动的时刻 不得不佩服秀爱和李延镇的演技 编剧也真的非常给力 是一部能让人成长的韩剧
因为剧名在想看里存了好几年,今年终于掏出来当cp代餐看。前半段有年轻人搅局还算有点意思,从“不想失去我们之间的友谊所以还是做朋友吧”开始演了些什么东西(。
啊有点想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