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本以及小故事并不影响其成为一部科幻佳作。
作为一部小成本作品,重要的就是把故事讲好,孤岛恰到好处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电影采用穿插叙事,手法很生硬,但是不影响故事的走向。
特效总体不错,唯一的遗憾和槽点也就是曳光弹的表现,实在太5毛。
从电影的内容可以看出,电影设定中有很多刘慈欣的影子(超新星等作品),但作品讲的不是科幻,而是科幻表象之下的人类自我问答,电影里的苔丝,代表着理性,而女主,代表的感性,这一同构成了完整的人类情感。
硬科幻的包装,使得这部软科幻作品比起文字性的小说更具可读性和说服力,受众面更广,但这中表达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观看者的想象空间。
好在孤岛团队并没有偏离故事主体,去像一些小说一样,把各种各样的数据和设想都以特效的形式给放出来,使得观众能够把注意力更集中于故事本身(小成本是弱势也是优势,哈哈)。
希望以后有更多此类的作品可以出现在我们的荧幕上,感谢孤岛给我带来的这个好故事。
评分:7.5优点:在整部电影出场人物不超过8人(还包括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姐姐”、“TESS”、“领导”),其真正有脸部镜头的不超过3人的情况下,竟仍然给观影人一种宏大的感觉,这不得不佩服导演,以小见到,以声音引导观众自行脑补的叙事能力,一个都没有给人一种小家子气的感觉。
缺点:这是有多缺演员和经费啊,女主演真的不好看啊,而且演技也真的一般啊!
摄影也是一般般,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就是DV爱好者的拍摄水平啊!
电影采用两条线穿插的线性进行,个人觉得对位一部剧情单薄,演技着急的小成本的电影来说,不失为一种有效取巧方式,而且导演很擅长用小场景,小片段来隐喻大环境,地铁上戴口罩的女孩,患病的上级领导、从来没出场过的,先抗议后下跪的暴民,只有一句台词的姐姐,都给人一种大势已去的无奈,这一点,我觉得是中国很多所谓的电影导演做不到的!
在评论开始之前,大家可以先想想,自己看过的真正的科幻电影中,有没有一部是国产的?
反正我是没有。
等了三体这么久,我只能说菊花都要谢了,真真有一种入了洞房的新娘苦等掀盖头的感觉。
这么多年来,国产科幻电影始终是空白,《孤岛终结》的导演王人超有勇气去拍这样一个大家都不敢碰的题材,我觉得应该支持一下。
《孤岛终结》的科幻是货真价实的科幻,绝对不是那种超能、机器人、巴拉巴拉小魔仙什么的糊弄小孩儿的玩意儿是在今年的世界科幻大会展映过的片子,而且是75年历史以来第一次获此殊荣的国产科幻影片。
还在几个国际电影节上拿了好些奖项。
总之,对于国产科幻空白的光景来说,实属不易!
照实讲,这片子不怎么好懂,双线叙事,穿插进行,没经验的童鞋可能要多刷上几遍才能搞明白。
大概讲的就是末日背景下,一个中国的女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前往一座孤岛,试图延续人类文明的故事。
超新星爆发,末日危机,人工智能,深空探索,一等一高大上的科幻命题,异常宏大的世界观。
然后还有,比高考选择题还要难的选择题:1)当世界末日来临,大家一年之后都会死,但你可以牺牲自己换取延续人类香火的几个人的命,而且这几个人不一定能活下来,你会如何选择?
只是交换一种可能性?
不是确定可以延续人类香火?
还可以多活一年?
嗯——我要好好想一想。
2)当地球人类和深空旅行者同时陷入绝境,前者存活希望渺茫,后者有极大获救可能,而你只能选择救一个,你会如何选择?
拯救全人类?
很可能白忙活一场,断送人类文明。
拯救深空旅行者?
难道要用全世界人的命来换几个人的命吗?
嗯——要怎么办呢?
在这个做选择的过程中,人们感受到的是对自己的内心的重新审视,当绝境真的来临,面对人性、道德和现实的重重矛盾,我们会坚守初心、临危不动吗?
人们都说科幻“尖锐”、“冷酷”,它总是以上帝视角看待世界,经常性地反道德甚至反人类。
这不可否认,因为科幻正是敢于突破一切,直面真实,以超越人类道德的角度看待世界,才拥有了不掺杂质的理性,拥有了其他电影题材不可替代的魔力。
真正的科幻基于科学,尊重物理规律和现实依据,不会因为道德而歪曲真理,它们讲述的是未来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可以说它们就是未来人类社会的写照。
真正的科幻,总是引导观众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定位,预言人类社会未来的命运,它们让我们对未来不再慌张,不再迷惘,也不再逃离注定的残酷。
从20世纪末开始,《星球大战》的成功使得科幻片迎来了真正的春天,然而“科幻”的成分似乎被淡化了,很多所谓的科幻大片实质上是科幻包装的动作片,少了对世界的思考与对世界认知的挑战。
而《孤岛终结》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充分,一部小成本的国产科幻片,真正让我们领略到了科幻片应该具有的哲学思考。
因为受到成本的限制,这部片子的场景和特效在严格意义上还没有达到科幻大片的水准,但其中包含的哲学思辨确实是值得细细品味的,这就是我推荐它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个科幻迷,我真心希望国产的科幻电影越来越多,中国的科幻电影有一天能够真正崛起,在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8月底,一部小众国产片上线网络。
将近一个月过去,它无声无息,几乎没有激起任何「水花」。
没有几个国人知道,它在国外已经掀起「巨浪」。
在科幻界盛典「世界科幻大会」,它创造了中国的第一次——大会75年历史以来,首次展映来自中国的科幻电影。
它载誉归来——斩获美国Raw Science电影节专业长片银奖;加拿大CREATION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入围竞争激烈的迈阿密国际科幻电影节(Miscifi),美国菲利普K迪克科幻电影节,SCI-FI-LONDON伦敦科幻电影节;获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邀请,参加大型艺术展「通往科幻小说之旅」。
却乏人问津——上线至今,网络播放量不足500万。
不可思议的还不止这些。
电影是「烧钱」的艺术,科幻电影更是「烧钱届」的佼佼者。
《阿凡达》拍摄成本2.61亿美元,《星际穿越》1.65亿美元。
而这部国产独立科幻片,拍摄成本是《阿凡达》的两万分之一;仅7万元人民币。
它甚至是一部「网络大电影」。
7万元的网大,却让派爷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孤岛终结》(2017)
故事发生在近未来的某一天,人类正面临「灭顶之灾」。
超新星爆发,流浪巨行星的撞击,造成的核辐射危及地球。
经过科学计算,人类的存续时间不会超过8个月。
世界末日,主角登场。
这一次,有希望拯救全人类的,不再是好莱坞的超级英雄。
而是一对中国的科学界情侣。
女主林夏,钻研人工智能;男主致远,研究星际旅行。
事情要从四年前说起。
林夏和导师制造的一台高级人工智能,取名Tess。
Tess懂语言,有逻辑,甚至通情感。
唯一的毛病是,人类还没把它的逻辑模式研究透。
意外就这样发生
Tess的阀门突然打开,引发爆炸。
殃及一个石油钻井平台,有500人在这场事故中丧命。
林夏的导师被500人的家属愤怒袭击,不幸身亡。
这场重大事故有两种解释—Tess存在数据缺陷,导致意外;Tess人工智能的自主意识产生「邪念」,恶意伤害人类。
民怨沸腾,Tess从此被打入冷宫。
林夏对Tess的研究毫无进展,男友致远又出了幺蛾子。
他打算报名星际旅行,前往半人马座行星系统。
这场深空探索的旅途被称为「彼岸」工程,飞行时间长达8年。
遭到女友反对,致远一个嘴炮,指责起了害死500条人命的Tess。
林夏一耳光打在致远脸上。
爱情诚可贵,科学价更高。
「异星恋」8年不要紧,侮辱她的发明可不行。
致远飞走后4年,核辐射灾难爆发,人类陷入绝境。
「彼岸」工程的飞船也偏离航线,飘向宇宙深处。
林夏只好重启Tess。
Tess的运算给出两大结论:地球上的人类的DNA已经彻底损坏,得救几率为0;我们无能为力,只能坐等毁灭。
「彼岸」工程飞船却还有救——但必须得到Tess的协助。
人类最后的希望,押给了林夏和Tess。
林夏拖着病体,前往一个致远告诉过她的孤岛。
岛上的引力波高维通信系统,可以向致远的深空飞船传输信息。
拯救人类,她只剩下最后24小时。
影片不长,短短一小时。
片中,它延伸到整个庞大的宇宙;戏外,它被认为「开启了中国电影新的时代」。
国内观众早就习惯了轰炸的视觉,糟心的故事。
《孤岛终结》的故事,宏大,精彩。
然而单看视觉,7万元的超低成本,「穷」得简直不忍直视。
导演叫来自己的亲戚朋友,阵容全是业余演员。
简陋的场景,谜一般的服化道。
人工智能Tess的配音,导演亲自上阵。
科幻电影最关键的特效,也由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导演本人操刀。
极光最终呈现的效果,居然不止「五毛」,反而可圈可点。
尽管只有7万元,导演却都花在了刀刃上。
这是一部「硬科幻」电影,立足科学,里里外外经得起推敲。
但最引起派爷兴趣的,是贯穿全片的伦理问题——火车悖论。
火车要经过的铁轨上有一百个孩子,有一个孩子在废弃的轨道上。
你站在岔道边,可以扳动轨道。
如果你不扳,会有一百个孩子死去;如果你扳了,只会轧死一个孩子,但他是无辜的。
你作何选择?
这条著名的伦理学悖论对Tess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调查显示,Tess的那次爆炸不是意外。
Tess打开阀门,引起爆炸,正好阻绝了石油泄漏的可能。
换句话说。
为了保护更多的人,Tess的运算法则告诉它,必须牺牲500条人命。
Tess的「利益最大化」原则影响了林夏。
地球上的数十亿人类已经被Tess的运算宣判死刑;人类文明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致远的「彼岸」工程飞船。
一边是活生生的人命,一边是人类的「灭绝危机」。
林夏选择做那个「杀死」无数人类的罪人。
为人类文明的存亡,殊死一搏。
Tess也忍不住感叹——你们人类能数次挽救绝境,也许正是因为你们之中,总有人抱有希望,愿意牺牲。
明知不可为而为
《孤岛终结》由导演王人超自编自导。
7万元的成本背后,有许多不得已。
作为一部「网大」,科幻题材并不讨喜。
王人超放弃了所有流行的商业元素,不搞笑,不娱乐,不打情色的擦边球。
结果不出意外——拉不到投资,他只好自己出钱拍摄。
王人超导演说——当我们努力创作出这样一个作品的时候,世界会看到的。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美国的科幻迷看完影片后激动不已。
认为电影「太惊喜了,中国导演令人佩服」。
他们说——末日如果真的到来,每个国家都有拯救世界的英雄。
中国的科幻,中国的英雄
太垃圾了,无论是剧本,演员,演技,画面,编辑,音乐,都非常差。
首先演员就没找对,看了十分钟就看不下去了,硬着头皮看了半个小时,果断删除。
哪来那么多水军在那里胡说八道?
演技生硬,台词拖沓,剧本毫无吸引力,。
就这种水平的电影还得奖,瞎扯淡吧。
同样是低成本电影。
国外的好过十万八千里,国外的老片子《12怒汉》都比这个强一百倍。
至少我想看下去,有接着往后看的欲望。。
我在豆瓣中为这部电影打四星(推荐)是因为我希望更多的国人能看到这部电影。
我知道一定会有很多人对这部片子非常不满,因为和好莱坞大片比起来,这部电影简直可以说是粗制滥造,演员也不够专业,特效场景也不够震撼,但另一些人了解了这部片子的制作成本后,又会认为还是很难能可贵的。
可我不想讨论8万元的成本能拍出什么样的电影,仅从作为一个科幻迷审视一部科幻电影的角度,我认为这部电影值得一看,因为我们终于看到了一部不会让人笑出声的中国科幻电影了,在观看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电影中的科幻元素带给我的吸引力,并引发了我的无限思考,这些感觉在原来只有在观看欧美科幻片时才会出现,这让我对中国科幻电影也有了新的认识,也见到了曙光。
孤岛终结的故事很简单,地球附近的一颗超新星爆发引起的宇宙射线辐射导致人类即将灭绝,一些人希望用最新研究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上演算救命的疗法,但人工智能的发明者之一——也就是女主角在知道这已没有任何希望之后,不顾阻挠的私自将人工智能程序发送给了刚刚遭受深空探索失败的殖民者,让他们在人工智能程序的帮助下可以纠正错误,从而完成新的行星探索,给人类以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
超新星爆发、人工智能、宇宙探索,三个科幻元素通过上面的小故事被联系在一起,故事还是说得通的。
同时电影也表现出了人类在末日之时被迫放弃自己的无奈和伤感,以及人性中独有的不怕牺牲的探索精神必将带给人类新的希望!
也许有一天,我们不得不放弃这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但我相信勇于探索的人们一定会在广袤的宇宙中找到一个新的家园,甚至更多的家园。
即使付出无数人的心血和生命,也要让人类的文明之光照亮整个宇宙!
题外话,封面的女孩儿很好看,但那不是真正的女主角,应该只是为了海报宣传用的,真正的女主角没有这么好看。。。
小的时候,我去过上海的海边。
从来不是想象中的碧海蓝天,也没有阳光沙滩。
那里只有无尽的灰暗,阴云密布,海天在视线的尽头相接,延伸到很远。
比人还高的芦苇,在阵阵海风中东摇西摆。
道路尽头,空无一人。
影片一开头,导演就还原了我的记忆。
色调压抑,手持摄影机的晃动本是无奈的经费限制,在这个末日的故事里,似乎也并不显得十分突兀。
在全片情感的表现上,简洁而克制,细节功力十足。
比如女主姐姐的死,比如行人的突然倒下,比如只用声音交代背景的广播和领导,比如远处陆家嘴标志性三建筑冒出的滚滚浓烟。
主角人物的刻画也很棒。
尤其是回忆与现实交织的部分,女主由一个直率天真而带着几分倔强的典型理工女,一点点变得成熟而理智。
可以体会到压抑着的感情的阵阵涟漪,连说话的语速都变慢了。
带着上海口音普通话的人工智能Tess, 后来知道是导演自己的配音,细听,很有趣,带着宠溺的语调,又有几分神似着机器人马文的悲观。
一个爱思考的叨逼。
至于男主,偏弱,不谈。
七万的全部预算,够不上上海内环里次新房子的一个平米。
却成就了一部有着伟大精神内核的作品。
“心理史学”在台词里出现的时候,导演阿西莫夫粉的本质瞬间暴露了。
至于孤独的远征军,《三体》估计也被深度阅读过。
所以由衷的喜欢。
一个讲述孤独与别离的主题,一次关于冒险与取舍的思考。
结合着人工智能与宇宙探索的故事,也算是站到风口了吧?
哈哈。
一直觉得,最棒的科幻片就是你能从中看到现实的影子,体会到恒久不变的人性,却又隐隐觉得其中虚构的未来并不像看上去那么虚假,思考过后,窥视世界又多了一个全新的观测点。
导演已经很努力了。
《小径分叉的花园》告诉我们一个关于时间的谜语。
任何一段都可以成为这个影评的开头。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因为总有些东西能看懂。
每个人又都是一座孤岛,因为这世上永远不存在百分之百的理解。
末日来临的时候,Tess计算出了人类最后的希望。
电影结束的一刻,我看到了国产科幻片的希望之火,星星点点,在暗夜的平原上,悄然放光。
孤岛终结的精彩,在于国内有这样的一帮人,他们不以客观条件为糊弄人的理由,而在用心的探索尝试去好好的讲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主题明确,你说思想有多深倒也不见得,但主创人员在努力的尝试发问,并刺激人去思考一些价值观的问题;这个故事,没太多旋臂摇拍等大场面摄影,为了避免固定机位的呆板,并营造一点纪实感和紧张感,采用了手持拍摄,作为完全的外行人,我觉得它展现的手持拍摄还是很不错的;这个电影的剪辑,在末日和回忆中不断交叉,虽然表达方式并不能算新颖,但剪辑的节奏和剧情的发展并不违和,并颇有呼应,这是导演剪辑功力的体现吧。
阴差阳错的,我看到这部电影,前前后后看了一些关于这个片子的报道,好奇剧组是如何用八万块钱拍出一部科幻电影。
据说(注意是据说),导演拿着剧本前前后后找了很多公司投资发片,但是科幻电影其实本来就不是电影市场的热门,尤其是网络电影,导演也不知名,剧本写的不错但是没有噱头,没有狗血,没有喜剧,谁他妈看啊,你这剧本前前后后的说了一大堆别人听不懂的话,导演是王人超,王人超?
我还超人王呢?
你以为你韩寒啊,随便一个烂剧本我就给你钱去拍。
所以剧组或者说是导演在没有投资的情况下自己攒钱去拍,听说,中间有一次钱不够,还停了一下,又去赚钱了,哎。
然后剧组没有设备,导演就手持摄影,没有灯光,没有特写。
没有爆炸,什么都没有。
就这样,一部片子算是完成了。
《孤岛终结》上映之后,在美国Raw Science Film Festival上荣获专业长片银奖,并且是电影节上评分排名第二的影片,星云奖雨果奖著名科幻作家David Brin对作品给予了高度赞美和大力推荐;入围2017迈阿密国际科幻电影节(Miscifi),该电影节被称为竞争最激烈的科幻电影节之一;作为第一部来自中国的独立科幻电影,入围第17届伦敦科幻电影节;荣获第五届美国菲利普K迪克科幻电影节最佳剧情片奖;荣获加拿大CREATION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
此外,影片还受到了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邀请,以片段形式参加夏天在巴比肯艺术中心举行的大型艺术展“Into the Unknown:A Journey through Science Fiction”。
今天我也不想聊剧本,我相信王人超用这么长时间去细心修改剧本,能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拍一部小众电影,至少感动我了。
电影中可能真的情节逻辑有些不清楚,但是真的足够了。
王人超用这几万块钱打了多少一线导演的脸。
打了多少投资方的脸。
最近几年电影市场多少热钱不断地滚进来。
像他妈拉屎一般弄出一堆狗血的片子。
所有人都觉得中国电影每况愈下的时候,是王人超这样的导演,让我们看到中国科幻电影的希望,让我们看到中国电影的未来。
我们相信,随着时间推移,大众审美会迅速提高,当那些商人导演还自认精明的热衷于狗血电影的时候。
中国的电影市场终究会让这些投机取巧的人无路可走,
我觉得大部分人被低成本这个事儿带偏了,有点逆反。首先它是国产科幻片,剧本没什么特点但呈现得很完整。其次它基本靠台词支撑,一部讲台词为主的国产科幻片能让人耐心看完,已经了不起了。第三它基本上算是学生或影迷自拍片的标杆了,投入产出比绝高。四是为不要颜不要钱但各种在线的女主打call!
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真的是一点吸引我的点都没有,剪辑得好糟糕。
将偌大的宇宙比作没有终点的海洋,将地球比作孤岛的比喻的确生动。最终我们都会死去,是选择尝试远行,被随处的暗礁裹挟冲撞而死,还是停止不前,在地球无所事事的缓慢死去,只是两种人生观罢了,一个自私而豁达,一个冲动而迷茫。
剧情紧凑,喜欢这样的叙事手法。人生一年或一百年,对宇宙来说都只是一瞬,那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开头意境氛围特别好,就是很难入戏,但得知它只有八万的制作费以后,觉得这一切都可以谅解了吧!这是一部完完全全的硬科幻!有三体和降临的那么点内核~很好!
烂片终究是烂片
爱情的插入没有任何必要,不管是时代背景还是人物身份都跟这段爱情戏格格不入。女主角个性不明显,一路上不听人工智能的指示,自己干自己的,也没见到有什么这么干的必要。Tess如果是必须运行于某台超级计算机的话,就没办法直接通过信号传输了,这说明它是很先进的代码,既然是代码,那为什么不能复制?另外黑衣人什么身份,没看明白。
如果放到现在拍,前途不可限量啊
很不容易,成本这么少完成度却很高,给导演点赞,期待下一部
电影背后的故事很励志,电影不太好进入。
槽点太多,总结为两个字:就这??
整體概念太單薄
1. 加一星鼓励吧,虽然有很多设定上的bug。2. 剧本认真地讲完了整个故事,并且尽可能做到了扬长避短,来节省成本。3. 如果能够再细致打磨一下,会更好,但剧本本身仍然存在上限,这部电影已经发挥出剧本80%的潜力了。
摄影风格不是很喜欢,台词有些书面化还有再打磨的空间,非专业演员演技什么的不太好说
据说7万块拍的?哪整的还行。
不错的片子,多1星鼓励。但感觉bug很多啊,作为科幻片要尽力去避免这些。tess就只有一份?不能复制?而且从结尾看,男主角已经走了4光年了,亚光速飞行证明走了不止4年,而整个旅程8年就能走完。你现在让tess去追,它还能追上吗。
台词太僵硬,后期剪辑 处理太差
真的是科幻,虽然有些软。没想到网大也能拍出这样的作品,编剧真的很不容易。
想法不错,剧本不好,性价比高,女主太丑
这会浪费你人生中宝贵的一个小时,我已经浪费了,希望你们别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