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这里,也是觉得马上让主角崔组长的形象大打折扣,在和朱检察官吃过饭送他上车时,我还在才想,主角会不会半路派人杀了他,终于没有发生,大家因此觉得主角的牛逼哄哄的形象一落千丈,嗤之以鼻。
最近看了不少韩国电影,感觉韩国的检察官权力是比较大的,比警察要牛逼,朱检察官之前说要调查崔组长的通话记录,立马就有了,说要把崔组长的手下带走立马就带到他办公室了,连同他的妹妹一家人。
所以,要是杀掉检查官,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为了避免以后不给下属和妹妹找麻烦,低头认错也许是唯一的办法。
至于为什么脱掉衣服。
这应该是韩国的一种习俗吧,能表达出道歉的决心。
主角整体来说还是一个有情有义为身边人着想的人,可惜手下兄弟对他杀害大虎一事不很清楚,看过视频,匆忙之间杀害了主角。
至于他主角升职后,为啥把手下兄弟调离,有人觉得可能这正好表现了他的自私,但也可能是心中有愧,不愿面对弟兄了,还可能有他自知惹得麻较多,不想让兄弟参和进来了,免得重蹈大虎那样的覆辙。
柳昇范和黄政民主演。
前者是个检察官,和一个大地产商狼狈为奸。
后者是个警察组长,也是黑白通吃。
其中黄政民戏份更多一些,因为他为了办一个连环杀人案,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不得不出下策想找个替罪羊。
其中涉及到多次黑吃黑,以及狼狈为奸,相互利用的戏码。
虽然黄演的警察最终也付出了代价,但是观众角度也很难对他产生同情,确实他为了往上升有些过于卑鄙了。
看片子的时候,需要根据某个地区或地方的人文文化与影片相联系,要不然就会脱离实际,看起来显得浮夸而不真实。
比如美国人的片子,大部分人的表演加入肢体语言辅助,在我看来是略显夸张的。
不过,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只是你看之前要理解,要转到自己的“美国频道”下观看它。
又比如这部韩国人的片子《不当交易》,就是常见的权钱交易犯罪片,故事在无辜的百姓、商人、记者、罪犯、嫌犯、警察、检察官这些人展开。
韩国人相信丛林法则,有个普遍的食物链,比方说在这个片子里:检察官< >>警官< >>记者>商人>百姓,其中检察官地位一般高于警官,但因为互无隶属关系,警官有时也不把检察官放在眼里,看实际情况吧。
而记者掌握舆论,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制检察官或警官,是检察官、警官、商人或罪犯可以利用的棋子。
当然,当这个棋子尾大不掉时,也是压在上述嫌犯心里的一块大石,使得他们互相猜忌,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一般来说,食物链的上一级对下一级是绝对碾压的,出手就是降维打击。
像片中干练的警官,不配合检察官假公济私的工作,因为两人身上都有污点瑕疵,互相掣肘。
但检察官恼羞成怒,一个手令可以把与警官所有有关系的人召见调查,包括同事、妹妹等人,而且行为粗鲁,在警察办公室、在警官妹妹家里,像抄家一样搜索其认为有效的一切资料,最后连人一起带走。
警官因为被上述所有关系人埋怨,也因为内疚,意志迅速崩塌了,决定认输。
约检察官在高级会所吃饭喝酒低头认错,检察官得理不饶人,一脚踹飞酒瓶。
警官强忍怒气,脱光衣服只剩内裤,并跪下认错(这个可能是韩国人的仪式吧)。
检察官看着警官彻底放下尊严,抱着妓者得意的笑了。
无辜、老实的百姓李东石被屈打诬陷,入狱后被灭口。
看到这里是有点疑惑的,这个罪犯既然可以通过保护伞到监狱继续灭口,明显远远超出两位主角警官和检察官的能力范围,说明他有更加强大的背景,没必要跟两位主角深入互相绑架,这简直就是引火上身,自取灭亡。
算是剧情需要吧,反正是个故事无需深究。
演员都挺好的,都演出了自己的风格。
检察官高高在上,混迹在上流社会,混吃混喝,不管人间疾苦,只想自己飞黄腾达,有朝一日成为人上人,老百姓的牺牲只是他的垫脚石而已。
警官比较接地气,有一点鳄鱼之泪,但是也不多,明知李东石是冤枉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徇私枉法,见死不救,一步一步走向堕落,以致被罪犯逐渐控制沦为棋子,处处被动,最终坠入深渊。
罪犯张邱锡也相当出彩,其独特的外形是某一类大韩民族的代表,一看就知道是韩国人,把人性之恶演绎的相当到位。
相对于日本人在电影里处处表现如谦谦君子,营造礼仪之邦的行为,韩国人敢于直面现实,揭露丑恶,这也是韩国电影成功的因素之一吧。
1、组长和他的兄弟从开头办公室那场戏来看感情是很好的:其一,六个人都不是警校出身; 其二,两帮人因为晋升事件发生争执的时候组长出手揍大虎,大虎表现得十分顺服,说明以大虎为首的五个兄弟对组长是没有二话的。
2、组长答应去找演员除了考虑自己的处境之外也在替手下的几个兄弟考虑,毕竟升职之后自己和几位兄弟的处境都会发生变化,这一点说明组长心里面是有这几个兄弟的。
3、从片中的几场戏来看,组长和大虎走得非常近,彼此感情非常好:其一,吃大排档时组长批评大虎收钱;其二、两人出勤时组长在车上询问大虎家小孩的学习情况;其三,组长死之前因为失手杀掉了大虎坐在车上哭,不停地说对不起。
4、最关键的是:既然六个人的感情很好,大虎死之后剩下四个兄弟看到张石九手下的视频之后连问都不问就决定让人杀掉组长,这一点基本上就说不通了。
四个兄弟对组长的为人难道没有一点认识吗?
组长杀大虎的动机是什么?
难道电影是想表现有背景的检查官作恶之后没事,没有背景的组长作恶之后就得死这样的反差?
题外话:组长接了这个烫手山芋之后就算不跟大伙交代,至少应该跟大虎说一声。
组长完全瞒着这几个兄弟单枪匹马地去做这件事情又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他的五个兄弟一下子就跟故事脱节了,后面几位兄弟的出场都变成了一种强行连接,尤其是大虎的出场都是为了导出最后兄弟发现组长干的坏事而导致其丢掉性命。
这部电影的两位主演表现都很出色,整部片子想反映的问题也很多,节奏很紧凑,如果打磨得再细腻一点就更完美了。
影片总体以一种写实的手法暗讽政府职能机构的黑暗面,而在影片最后DNA测试后证明凶手就是他们找的“演员”时,这种暗讽的级别得到了升华,无论是角色还是观众此时必会有着比较奇怪的感受,罪恶感不会因此减轻,却相反地成倍地增加,在这一系列自认为为了前途而战的不公正行为在这一刻却讽刺性地“正义”了起来,对于这些正义之心残存的人群而言无疑是致命的,而对于那些现实中可以对号入座的官员们所起到的警示效果也是非同凡响的。
看电影很少和别人一起看,但是这次是和朋友一起看的,看完后,他提出了一个对剧情的质疑:大虎的出现难道就是为了让班长最后挂掉,营造一个悲惨的结局?
这样设置未免过于生硬。
看起来好像确实如此,但是大虎出现并不一定导致班长的结局,大虎的死去非常偶然,但是两人相互推拉有显示了结果的必然,毕竟班长手上拿着武器。
剧中有一句台词比较震撼:现在,选择相信这是对的,比对的本身更重要。
这也是上级给班长的指示,你应该服从我的命令,相信我的判断。
可笑的是,这并不是简单的对命令的服从,选择自己作为警员对警长的信任,而是一个对于更高位置的诱惑。
如果只是盲从,或许作为观众可以感受到角色的悲壮,有的时候真理是信仰,而这信仰来自于对一个人的信任,但班长不是。
所以当他被同伴弄死的时候,也觉得这可能是一个适合他的归宿。
但是检察官呢?
因为有后台撑腰,最终还是可以保全,可怜的班长就没这般好命运了。
整个电影看下来,我并不讨厌检查官这个人,他给人的感觉最真实,权钱交易,贼眉鼠眼的笑容,媚态,收到信封时的狂躁,无不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处在一个好位置,混得柔韧有余。
里面几个主要角色,就他还能活着,只能说胆小的人确实能逃避一些危险。
金会长纯傻逼,喷个水就冲上去跟别人嚷嚷,居然都不叫手下,不知道怎么混到的会长,智商肯定是有问题的。
张锡久在关键时刻还能独自去赴险,他确实胆大,在这个点,想杀他的人有几个,他看来是低估了别人,所以胆大害死人。
班长死得像张飞,差不多就是这种人了。
故事总是在主要的角色中展开,但是表面上的角色影射着整个警务系统的溃败,由于一起案件受到总统关注,由于舆论的宣传,就硬是要创造一个犯人,真是可笑。
最后DNA检测结果出来的时候,我们知道了犯人是谁,但是过程却显得那么的荒诞不经。
为什么不是通过正常的手段去破案,一个点的压迫牵引出其他的许多点,一环环的催出各种腐败。
为了自己的贪欲,一朝选择错误,可能就会行差踏错,步步为牢。
人生处处是交易,人人都会有交易。
不同的是,有些交易的代价可以负担得起,有些交易的代价却承受不起。
有时候,只是你以为自己可以承受得了这个代价。
一方面揭示了韩国司法系统的黑暗和官僚体系的腐败,另一方面展现了人性的弱点。
人都会犯错,谁也不是神仙。
不同的是,有些错误还可以补救和挽回,有些错误却无法弥补。
有些错误是无心之举,无意为之;有些错误却是主观选择,有意而为。
这就涉及到选择。
其实人都是有选择的,前提是你能看透人生的意义和事情的本质,能够放得下自己的执念和贪欲。
每个人要走的路,都是你自己选择的。
你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将决定你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以上这些算是本片对于我的一些启示。
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就是部分细节没有交代清楚。
有些地方是没有交代,有些地方是看上去交代了,却还是没有讲清楚。
不知道是导演故意为之,还是那些剧情过于简略以至于没有表达清楚。
这算是遗憾之处,但瑕不掩瑜,我给四颗星。
不当交易 影片标题已经毫不忌讳的告诉我们本片的主题 这是一个黑吃黑的故事 谁更有力量 谁就是boss 随着黄政民凭借此部电影获得青龙奖 亦将韩国司检部门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扯下 h社会黑?韩国司检更黑!
影片的剧情发展由三股势力推动 广调组代表的j方 张石九代表的黑势力 朱和代表的检察官 三股势力相互斗争 相互克制 警吃黑 检吃警 黑吃检 bigs fk smalls 三条线 没一个是好人(早期的jc崔组长尚存良知) jc组唯一的良心大虎也在崔组长与h社会的争斗中 意外身亡 而大虎的死亡也将崔班长推向的欲望的深渊 哪怕这不是他想干的 (正是如此 哪怕你不想做也会推着你走) 这样的特殊设定 推翻了传统的非黑即白 正邪对立的人物架构 染上了一层灰 每个人无辜却又有罪 在讽刺韩国黑暗的司法部门的同时 也探讨了人性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 是环境影响的主观世界 而不是个人去改变环境 而掌握了大环境的人 才会是最大的玩家 正是如此 只有身为青瓦台高管女婿 检查部长弟弟的朱检察官于斗争中活了下来 并且活的好好的 在影片最后的全景镜头 由大楼内部慢慢拉动再缩放到整个城市的远景 (政出于高层 民亦俯于高层)
这是一部全员恶人的电影,从黑社会到警察到检察官,黑社会为了在生意上获得便利的通道和警察合作,警察为了升官答应和黑社会合作,同时检察官掌握了警察与黑社会合作的证据,它自己的把柄也被警察抓住,到最后形成了警察两边为难的局面,检察官和黑社会都有足够的资本威胁他,以致于在最后一次天台和黑社会见面后和黑社会小弟联合杀死了黑社会又过河拆桥,自己也被曾经的同事出于愤怒给杀死,检察官也被调查。
每一个正义的身份只是他们内心贪婪的面具,他们将自己的野心、贪婪藏在面具之下,在外人看来他们是正义的,代表着法律,可实际上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做出许多想不出来的事,正如警察在出事之后和检察官打电话问他:“我们这么做是正确的吗?
” 韩国电影一直以犀利地讽刺官员为特点,这部电影更是讽刺了检察官和警察两种代表着正义的身份,我不知道在韩国这样的情况多不多,但我确定在中国这种警察与检察官、警察与黑社会、甚至一些意想不到的不当交易肯定存在,但没有这种电影将这些暗地里存在的事实拍出来,说实话,这蛮可悲的。
另外,影片的毛病还是挺多的,角色的智商有点堪忧。
片如其名,交易贯穿着整部影片,主线是张锡邱与黄哲基,朱阳与金会长,朱阳与黄哲基四人之间的交易。
简要关系黄哲基与朱阳有对方的黑料,相互制衡,金会长是最弱势的一方,无法控制朱,而张锡邱保留了与黄的一些记录,企图控制黄为自己办事。
黄哲基不是警校出生,又没有后台,在系统里备受排挤,而且亲人也不省心。
无奈接手备受青瓦台关注的案子后,在层层压力下,通过张锡邱,让案子的第二嫌疑人李东石认罪,做假案。
案子尘埃落定后,黄担心会出变故,也不想再受张的掣肘,指使张的手下秀日杀死了张之后,唯一的把柄还在秀日手中,于是将他也斩草除根。
这一过程中被大虎看见,想阻拦黄,在打斗中,黄失手开枪杀死了大虎。
这一切被另一个人拍了下来。
拍下的内容被黄的同事看见后,他们也做了一个交易:找小混混杀死黄,还让小混混再也不要回来。
朱阳也因有受贿的嫌疑被传唤,但他岳父有钱有势,朱还是活的好好的。
在韩国,有背景的人犯了大错也会平安无事,比如朱阳。
也有没背景的人,被拉去顶罪、被拉去“扛炸药包”,如李东石(当时无辜)和黄哲基,侧面说明韩国资本当道。
在青瓦台的压力面前,警局选择黄哲基来处理,一是看重他确实有实力,二是他没有后台。
如果完美解决,那么皆大欢喜。
如果解决得不好,直接将黄处理掉,以平息舆论,对高层而言是两全其美的选择。
本片还是黑了一把韩国的政府、检察官和警察。
直接的表现是警检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钱权交易,或者为了政治前途服务财阀。
对于全民关注的恶性事件,青瓦台在乎的不是案件的真相或者受害人的利益,他们在乎的是民众的舆论,这是政权稳固的基本。
最后说到黄哲基,我相信黄在开始的时候是个好警察,只不过被家人拖累,不得不屈服于资本,在杀死张锡邱后,我想他还是想彻底撇清自己与张锡邱那群人的关系,重新当一个正直的人,不再让亲人担惊受怕,只可惜错手杀死大虎。
除了经济,还有政治上的压力。
青瓦台关注的案件,要么破获案件,要么被当成弃子再无翻身可能,普通的警员对此真的是无能为力。
大虎的葬礼和晋升仪式,黄选择了晋升仪式,一同出生入死的同事也被调走,暗示着他与过去的一切划清界限。
其实在他杀死大虎的那一刻,他已经回不了头,不再是从前的黄班长,也不可能再当回黄班长。
本片《不当交易》还有一个译名是《神鬼交易》,可谁是神谁是鬼,还是都是鬼?
感觉有点混乱,商人、警察、检察官之间的角力没有很好地施展开来,男警察的粗暴让人生厌。后来警察向检察官赔罪一段以为是有阴谋的,结果令人失望。剧情开始有点意思是最后以为被冤枉的人居然真的是凶手,可惜最后着墨不多。
韩国这类电影里的人总透露一种说不清的凶狠,就是那种骨子里弱者抽刀向更弱者的凶狠…就一些很简单的事就反应很激烈,属于我多问一句都是伤他们自尊心那种… 就给人感觉很糟
本以为是警匪片,结果是官商勾结片
全员恶人,做事都没太用脑子,替罪羊最后是真凶,还误杀自己兄弟,自己兄弟又杀了自己,太抽象了,这片怎么做到7.5的
二不拉几
全片乐趣是马东锡好瘦,黄政民和柳海镇打架。其他的剧情在韩剧里老生常谈了,搞的这么长会很无聊的 @2022-02-13 15:21:17
演员对我的吸引,就像剧情中描述的一样,像深陷泥沼的主人公,拔不出腿来。
x1.5直接叫「全员恶人」得了!一部警匪政治电影,能拍成这样也真是没谁了
最近韩国警匪片看多了。
警察与黑社会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有点90年代港片的风格,检察官原来之前还演过嫌疑人X里的内敛数学教授呢,这戏路反差也太大了
无语……评论居然被删了
没期待的好
韩国的这种犯罪类型片真不错。。。
看不下去 感觉人物很多 都看到晕了
腐朽到底是自下而上的,还是自上而下的,这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无奈又无聊的问题,因为不论答案是什么,我们都早已被裹挟其中。电影线索纷繁、辐射广泛,从效果看情节交代基本清晰,悬念发展也比较顺畅,而颇具风格的影像以及利落而稳健的剪辑更为其表现加分,不足之处在于控诉的表达还是略显生硬
所以拉快进了怪我咯
编剧乱写,看着好烦啊,每个人都跟磕了药一样全程,毫无节制,主人公的塑造非常肤浅,为权势而权势,根本搞不清到底内心的震动在哪,最后半部分段救回来一点,真浪费演员啊。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换到人身上不也是如此吗?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个为了自己小弟的大哥,最后竟然被小弟们误解而撞死,真是讽刺啊……原本以为黄政民是好人,最后发现全员恶人;再看看那位检察官,有后台才不至于是一颗棋子,而没有棋子的小卒通通死掉,感叹啊!
看不下去
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