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一个人看 刚开始看他们絮絮叨叨真的无聊啊 后来简直越看越害怕 背后发凉 。
看完之后只能懂个大概 具体细节我真的没怎么注意 现在还有点懵 看了一些影评才懂。
电影以米勒彗星来临为背景 8个人在一起聚餐所发生的不同平行时空的人聚在一起考虑如何面对另一时空自己的事 也诠释了著名物理学假象实验薛定谔的猫。
电影就是已一个被"打开"盒子为背景 展现给我们多世界理论和一致性历史 最后也看到了和哥本哈根诠释的不同之处 我们以为这些在不同平行时空走乱的人会想办法各回各处 没想到却是证明理论真实性 也揭露了人性自私黑暗的一面。
女主为了获得发生打乱事情前的原貌毅然决然杀死了另平行时空的自己 结尾处Kevin手机接通 意味深长看着女主 不难想象 是那个被按在浴池里的另个自己打来的电话。
这张海报真是看完了以后才会发觉是有多少小细节 包括电影里面各个角色交流话语 衣领扣子是否系好 还有酒杯的不同 写字的颜色不同 甚至后来投骰子有多少种可能 以及出门所带的荧光棒颜色不同 手机是否损坏 等等。
电影细思极恐到不得不看完影评分析又退回恍然大悟。
因为实在是太喜欢这部电影了,所以做了一个图解加影评,这部电影前期还是比较无聊的,但是越到后面越有意思,所以只要看下去,就会越来越烧脑,让人忍不住看下去,而且硬科幻结合人文思考的元素。
还有,这部电影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有几个疑惑模棱两可,你按照电影里的逻辑去思考一下最后的几个疑惑,其实真的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答案,细思恐极
女主游行在一个又一个的房间的时候,那就是在看一个又一个自己的人生啊。
那个当年没有和男友分手的你,现在过得如何。
当年选择了另外一份事业的你,现在过得如何。
当年去了另外一个地方的你,现在过得如何。
自己每次做选择的时候特别困难,因为总觉得做了这个选择,很多事情会因此改变。
做一个好的选择,可能会影响我今后人生。
所以每一次,每一次都焦头烂额。
会推演做了这个选择之后可能发生的情况。
想来就是在推演自己的每个平行时空啊。
可能那个我放弃过的选择里的某个推演,正在某个平行时空里发生着。
多次选择总结下来的一个要素就是。
至少要说服自己——就算重来一次,我还是会这么选。
那样就没有后悔的理由。
某种意义上,是告诉自己其实别无选择。
我就是这样的人,我就是这样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这个性格每一次都会这么选。
你人生的遗憾,是否有另外一个房间里的人,帮你弥补了。
你是不是所有房间里,过得比较差那一个。
又可怕又唏嘘。
又想多了,这些似乎跟电影没多大关系。
规则1: 黑色地带会把所有过路人带进一个不同的世界,无论是你走过去还是走过来;规则2: 1号房间A : Amir :B : BethE : EmmaH :HughK : KavinL : LaurieM : MikeLee2.00 E的手机碎了4.25 E,M,B,Lee讨论药水4.39 B问Lee插花哪买的,Lee说在Galaxy12.20 E述说自己演艺生涯的失败20.35 H在房间外敲门22.00 发电机发电22.43 H3与A3回来,带回一个箱子24.05 箱子里有乒乓球,照片背面的字是红色的27.17 门上出现个便条,和H3刚写的一模一样27.29 Lee1给H1上绷带133.00 带着蓝色荧光棒,K,E,L,M出门33.40 四个人前往查看,遇见带着红色荧光棒的K,E,L,M(来自哪个房间不清楚)4号房间34.37 E1,K1,L1,M1 回到房间内(4号房间),这个房间不再是他们原来的房间,那么H与A也就不再是来自3号房间,暂命名为5号;40.08 M1说另外房间的自己可能是个酒鬼(他们还不知道存在n个房间)45.50 H4问了Lee4花是哪买的,Lee4说是在Galaxy,E1恍然大悟,这不是她的房间46.28 A5,H5知道他们来错了房间,带着书离开46.55 M1出去送了封恐吓信,回到4房间的H不再是M1,而是M647.29 M6说他出去了45分钟,但是K1说不只有5分钟,原来房间之间存在时间差50.00 M6嗜酒,成了M1所说的酒鬼55.50 停电56.03 屋外车被砸57.20 E1遇见了的K,沉默中了解他不是K1便心慌意乱跑回屋内58.45 E1回到房内59.30 窗外有人59.52 H7与A7回来,绷带不一样(绷带2)63.05 Lee4找到一个箱子,和1号房间内的一模一样,但是Lee似乎不记得她见过这个箱子。
68.10 Lee和B从未离开房间,其他人都是visitor,都不属于这个房间70.00 收到另一个M递送恐吓信72.19 H7,A7来自于订书机房间,4号房间是手套,1号房间是乒乓球拍,6号房间是餐巾74.04 某个房间M跑过来揍了一顿M675.00 E1决定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房间80.00 E1打晕了E12,放在后备箱中82.10 E12醒来爬到洗手间喝水,E1又把E12打晕,藏在洗手间86.00 K12把戒指还给E1,然后收到Emma打来的电话。
结束!
【从剧作角度,电影主题角度,手持镜头作用等方面,小谈。
欢迎探讨。
关于“平行世界”我不相信大家从来没想过。
有很多时候,我身处一个情景,突然有个念头出现:这地方我好像来过,或者这个情景好像原来也出现过。
——这个情况我相信在大家身上发生过不止一次。
2010年《盗梦空间》上映后,在生日当天去看了,我想那应该是最早让我脑洞大开的一部电影。
并且诺兰把我想过的问题拍了出来,关于什么是真实,什么是梦。
我甚至在琢磨 如何证明我现在不是在一个梦里 难道要坠落吗难道要永远循环下去吗 真的会这样吗 等等至此之后我无时不刻在想着很多种平行世界的情景:如果真的有,我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会选择什么专业呢不会是计算机吧我和谁在一起呢我开心吗朋友还是这些么?
以及,那句有点矫情的,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我们在一起。
于是导演James Ward Byrkit 帮我们实现了这个小幻想。
就好像在《Coherence》里,Emmy最后经过各种房子,最后选择那个最幸福的房子留下,总有一个平行的世界,事情是幸福的。
在那个平行的情境中,众人环坐在客厅亲密的聊天,Emmy拿着酒坐在Kavin旁边靠过去亲了一下,Emmy是著名的舞蹈首席(在最后大家都在后院看彗星的时候画外提到Emmy跟着去越南一个月的话不会影响她的首席地位的),众人也没有被彗星的事件所干扰。
一切都很好。
但我不得不承认,结尾那一通拉回现实的电话 设定真是棒呆了。
事情不会因为彗星的消失而结束的,没有结束这个概念,这才是现实。
不论是从一个专业学编剧的角度,还是一个电影爱好者的角度来说,Coherence都该算是着实精彩的作品。
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不如说着更像是一部实验作品。
它并不会受到奥斯卡这样的电影奖项的青睐,全程手持镜头,构图并不严谨更像是记录随性一点的拍摄风格,让它的商业气息减少到零,反而吸引了烧脑片发烧友的高b格追求——针对片子的哲学思考和剧情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这也是coherence实验性的最好体现。
他把大众脑子里脑洞里深夜瞎琢磨的东西,讲成了一个故事,淋漓尽致。
我认为它精彩在结构的巧妙利用和剧情的走向。
电影类型基本框架没有改变:一个空间(屋子),不同性格的多人情景。
很明显是走玩结构的风格,所以片子在人物纵向挖掘方面没有做很深,但是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不同性格,基本可以到位。
但是它的精彩之处在于并没有局限于“多人困在一个封闭诡异空间中,为求生人性的各种揭露”这个点上,创作者加进来“平行世界”和“量子物理理论”等哲学命题的思考上,整个电影的主题格调一下子高了起来。
精妙的呈现的方式又是几个朋友普通的晚餐聚会,背后牵扯的高b格哲学命题,以小见大,发生在每个人的周围,让这样的一种命题很容易的被接受,并且对身边事情产生同样的幻想。
相比之下,诸多玩结构的烧脑片《盗梦空间》《记忆碎片》或者《11:14》,甚至包括国产的《最佳嫌疑人》,在主题方面的探讨就是另外一种路线了。
所有设定的关注点在“事件”本身,打乱结构最后穿出一条完整的时间逻辑线。
而《Coherence》显然有更大的野心。
片名就是物理中很有名的“相关性”也可以理解为“相干扰性”,并且最后主题还是涉及到了dark version的人性面上来。
整个团队从始至终表面上还是一个团队,但其实因为那片漆黑的空地,每个人都可以迅速交换到另一个地方而不自知。
在女主Em探寻一些事情的同时,自己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也被交换到了别的屋子,以至于自己最后不仅仅是一个探寻者,也同样是一个来访者。
而作为客观视角的我们,在不自觉的情况下,眼前的人全部换了一遍,连Emmy也穿越了,那作为镜头(相当于一个客观的参与者)我们自然会觉得不寒而栗——我们是不是也已经穿越了无数次呢?
想想也觉得后怕。
连人都不一样了变成随机的自己,哪里还存在结构——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大结构。
我们都太渺小了,趁早别出门洗洗睡吧。
言归正传。
从剧情的角度说,剧情没有停。
人物的行动,故事的发展,没有一刻是在停止的,甚至说,每一个行动,都慢慢地走向了更大的高潮。
一开始的时候几个人在屋里寒暄对话我以为这又是会有平缓延续抒情的片子,但很快的,自从Laurie和Mike开始互相说对方职业的时候,something gets wrong. 有些事情我隐隐感觉不对劲,Laurie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是另一个Laurie了,后来得到了印证。
创作者用了很长的部分把整个电影时空架构自圆其说:彗星来临前,平行时空和“薛定谔的猫”理论植入,在房子外面有另外一户红色荧光棒的自己,问题就是该不该冲过去解决。
那个装着照片和乒乓拍的盒子是“麦高芬”(剧作中用来推动情节发展或凝聚主要人物行动的物件),本以为是环形时空后来通过有不同内容的盒子打破传统的环形,而变成平行。
我以为这到头了,直到终于在最后二十分钟里,随着Mike字条的出现,人物之间的冲突爆发导致了无数个平行时空交错事实的呈现——相信大家看到那里的时候都脑洞大开。
虽然说“12年的旧情”这个人物冲突有点生硬但是因为本身这群人就是多年的好友,从这个剧情角度说也算合情合理,足够让Hugh情绪躁动。
而脑洞开到最大的时候就是平行时空中,无数无数个自己,在每一个选择点,作出的不同决定,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蓝色荧光棒的Mike担心红色Mike酗酒一无是处,而决定出去解决掉那个无用的自己,后来因为害怕并未实施;过一会这个MIke回来以后就自己拿起了酒瓶子开始喝酒,颓废沮丧,显然就是之前的Mike最看不起的那一种人格;但是在最后另一个绿色Mike冲进门内对着Mike挥拳将其打晕——平行时空中总有另一个自己选择了你没选的那个行动。
Lee和Beth在厨房关于“干花很cute在哪里买的” 的对话(在Galaxy商店也是暗示宇宙,呼应一下片尾曲),也让Emmy几乎崩溃,因为她意识到这个小情景她自己已经经历过一遍,而那一遍是在蓝色荧光棒那个房子里聚会还没真正开始时候发生的(影片开头寒暄处)。
电影中的平行时空比大多观众脑海中对于它的印象要更加的专业高深,并且具理论支撑。
不止一个时空是平行的,甚至连时空中每一段情景(干花、一小瓶药物、照片、提示物)都是具有可重复性且彼此之间毫不相干。
——因为按照这些科学理论,人物们每做出一个选择的时候,其实就是自己创造出了一个平行世界。
从导演的角度出发,难以找到一个废镜头。
从一开始打电话,到女主角进屋,开始多人对话,每一句对话,对应其他相关人的反应镜头。
因为个人本身不喜欢手持镜头,一开始的时候那么多反应镜头并且有的给的很隐晦整个画面大部分都是过肩,人脸占很小的部分。
如此构图我以为只是为了表现电影的记录性,很没用一直觉得很啰嗦,但是越到后来越觉得那很巧妙,创作者很聪明,懂得借用镜头的视角把观众拉进这个屋子来,这不就是平时聚会大家的样子吗别人说一句话,我们的眼睛总会扫过一些人的脸看到他们的反应。
并且越到后来,当我已经习惯了反应镜头,才发现越往后随着穿越的次数越多,大家的反应也渐渐不同。
女主角发现了,我们也发现了,脑洞也就开了。
平行世界有,哪儿都有,就在你身边。
你和朋友吃个饭的时候,人家上个厕所回来,就已经不再是刚才的那一位了。
没错,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残酷到你根本不会知道你自己随时也会穿越到另一个平行世界,你也不是刚才的自己了。
永远不会察觉,这是最残酷的地方。
在我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也许另一个我也在思考,但是我们彼此互不干涉,如果没有彗星的干扰,我们不会遇见的。
《彗星来的那一夜》的粉丝们,大家好!
感谢大家如此钟爱这部电影。
我从没想过一部在自家客厅拍摄的电影能够传播到大洋彼岸,让我与这么多的影迷认识。
希望能在豆瓣和粉丝们多多沟通,听到你们的见解和建议。
欢迎大家发表你们对电影的看法或问题!
能在这个平台和大家认识,我简直不敢相信!
谢谢大家的支持詹姆斯·沃德·布柯特
休的弟弟在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如果发生奇怪的事,最好一直待在房间里。
很多惊悚电影都在开始道出了规则,遵循规则往往是得到HE的唯一途径。。。
个人觉得情节上比较牵强的是:1、好几个人出去,回来的房间不是原来的房间,但是房间里正好也是这几个人不在或刚出去,按照赌场轮盘的原理,回到的房间应该是乱七八糟的才比较合理;2、平行世界里的人生活际遇完全不同,却在同一时间聚在一起做一样的菜一样的摆设,难道虽然平行世界的生活不同,但是客观物质全都一样么?
3、女主选定了一个恰好是她想要的生活的房间,这个房间恰好没有出现过混乱,女主打晕了房里原来的她后,躺在浴缸里的女主后来怎么样了?
从早上贝丝洗澡出来的情况看应该是离开了浴室,但是既然可以离开浴室,醒过来的时候应该第一反应是找同伴啊,不可能自己独自离开这栋房屋(因为她根本不知道平行世界的事情)。
如果真的离开了这个房屋,彗星走了之后她怎么还能留在这个世界里?
如果这样的话,其他平行世界里岂不是乱套的一塌糊涂了?
还是因为女主拿了她的戒指,所以和她产生了联系,而规则是打开盒子前互相不允许联系,所以最后这个世界里留下了两个女主?
那其他互相穿越的房间里的那些人到第二天早晨来临是就是一场灾难啊。。。
4、影片的视角是女主存在的这个房屋,但是除了电影拍的这个房屋,其他住在附近的人应该也被彗星影响了吧?
是否意味着即使最后女主选择的世界不知道平行世界,但是他们的邻居、同事等等可能都不是原来的人了?
5、房间停电,第一反应要去借电话与外界联系,为什么会选择两个街区以外有电的房间,而不是直接选择隔壁邻居?
隔壁邻居虽然没有电,但是可能有电话啊。。
发现对面亮灯房间的蹊跷后也没有试图找邻居或其他人,就一个劲的来回两个房间之间穿来穿去?
此外,从开车门来看,车应该是可以发动的,为什么不尝试开车去别的地方?
死待在一个充满恐怖气氛的房间里急的团团转而不尝试任何其他离开此地的方法似乎有点不和常理。。。
虽然从电影的意思来看,他们已经关进了一个充满平行世界的大盒子,只能等彗星离开盒子才会打开才能和外界联系,但是怎么也得尝试一下啊。。
以上是看了电影和影评之后的一点疑惑,绝非对电影的批评。
无论怎样,电影还是看得很过瘾,自迷雾后好看的惊悚电影断档好久,每一部好电影都不容易。。
彗星——会醒观《彗星来的那一夜》影析看过之后最大的困惑是人物错乱,分不清到底哪个是最初那组人了,或者到底有几组人,难道会有无数个空间组成吗,我不了解空间物理,但是我想我们从始至终都应该听休的弟弟说的那句话,呆在屋子里比什么都重要,从他们开始纷乱地离开屋子开始,就注定了混乱的结局。
但是我们也明确了呆在屋子里的时候人物暂时是不会更变的,只是每有人出去之后再回来就有可能不是原来的人了,而出去后的人,再回到屋子里也有可能不再是原来的屋子了。
首先明确一件事,在选择荧光棒颜色时,一共只有三种颜色,蓝色,红色和绿色,但是到后面问最初发现的盒子里的随机物品时,有订书机(休),烤箱手套(李和贝思),乒乓球拍(艾米),餐巾(迈克)。
(后面艾米寻找最完美空间时还出现了猴子玩具的随机物)说明不是拿着蓝色荧光棒的就是最初的8个人,另外,因为贝思和李没有离开过,所以这间房子的随机物就是烤箱手套,照片数字是绿色的。
(绿色:2凯文2迈克3艾米3贝思4阿米尔5李5休5劳瑞)(红色:1迈克1李1休2劳瑞4贝思4艾米5阿米尔6凯文)艾米一直没有告诉凯文的那件今晚必须要知道的事就是是否陪凯文去工作的地方。
这点从后面凯文和劳瑞在过道里谈话时劳瑞说很遗憾艾米没和你去你工作的地方之类的相呼应,说明那时的凯文和劳瑞已经变换过一次了,至于是什么时候变的我也没弄清,也许是四人行时经过暗黑地带的时候吧,而结尾时只有他俩和阿米尔没有说出自己的随机物,也许也是一个原因吧。
根据风水,通向一道无用的门的路上放有与自己未解纠纷的人照片会导致诡秘能量的流动。
我的理解是灵异方面的能量没有出口,所以就会徘徊停聚在那个地方。
但是这部电影显然不是讲灵异世界的,是讲科学未知领域的事,当然某些层次的理解上看,灵异世界也属于科学中的未知领域。
这道无用之门和近结尾处主视角艾米打伤另一个艾米后进入屋里时有呼应,当时贝思问她“你从那道门进来的?
”。
最初一组人:艾米和凯文一对,休和贝思一对,迈克和李一对,劳瑞和阿米尔。
人际关系:大家貌似都不喜欢劳瑞,只有凯文不是不喜欢,只是觉得尴尬,因为俩人貌似之前有过某些事,从晚饭中迈克问劳瑞是否练过瑜伽时劳瑞的眼神转向凯文可以看出,当劳瑞讽刺迈克时,艾米力挺迈克支持他当演员,然后劳瑞的矛头立马指向艾米问她从事什么工作。
而艾米不如意的事业挫败也暗喻了她的感情世界,正如劳瑞所说“某些人创造了什么,却被排挤在外”。
凯文可以比作艾米的创作(投入很多情感),而自己却被第三者插足,艾米说自己在事业上有了教训,所以才让她在最后的结局里,即使知道凯文和劳瑞的事后还是选择了找到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凯文重新开始。
因为她学会了不到最后关头不放弃不退让,这是事业上的挫败教给她的人生哲理。
剧情理论基础:1.退相干:通俗地解释就是退相干效应指的是“当没有人看月亮时,月亮只以一定概率挂在天上;而当有人看了一眼后,月亮原来不确定的存在性就在人看的一瞬间突变为现实。
”2.薛定谔的猫:按照量子力学的解释,箱中之猫处于“死-活叠加态”——既死了又活着!
要等到打开箱子看猫一眼才决定其生死。
3.通古斯事件:简单说就是森林大面积毁灭,人类却没什么损失的诡异爆炸事件。
4.彗星:是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变化而变化的绕日运动的天体,彗星物质蒸发,在冰核周围形成朦胧的彗发和一条稀薄物质流构成的彗尾。
由于太阳风的压力,彗尾总是指向背离太阳的方向。
剧情分析:第一次出门:全体人员拿着蓝色荧光棒,因为只是在门口徘徊看看远处尚未到达暗黑地带,所以全体回归。
回到屋里后:全体成员,没有变更。
但是有一个之前没被发现破碎的杯子,甚至不记得杯子是放在那的。
说明大家回到的并不是原先的屋子。
但是人员没有更替。
且看做是最初空间吧。
第二次出门:休和阿米尔,出门时阿米尔说找不到自己的鞋了,再一次证明屋子已经不是原先的屋子了。
艾米讲通古斯事件时,突然一声巨响,凯文看时说前门锁上了什么都没有(这里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过了,一般门的锁都是在里面一层,但是刚刚休和阿米尔出门去肯定要打开而且不可能在外面锁里面吧,如果这是一个未解之谜,那么就是说除了在暗黑地带人会被随机扔到一个空间里之外,空间本身也在不停的轮转之中,就像不停旋转的罗盘里的每一个格子并不是静止不动的,但是每个格子里的数字不会变更,也因此说明了呆在屋子里的人不会变更,因为他们就好像格子里的数字。
但是这么想的话,剧情就太复杂了,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多了。
请教高人指点。
)回到屋里后:休右额角有伤,取回一个盒子(随机物为乒乓球拍)。
阿米尔说自己以为看到休把盒子放下然后跑到转角,就拿回来了。
那时他们还不知道时空选择的事,所以说他以为,实际上他没有看错,就是休放下的,至于是哪个空间的休还不知道。
这个时候的休和阿米尔不能确定是否是最初这个空间的那个自己了,但是他们都还没有弄个有随机物的盒子,所以如果按首次随机物来标记的话,他们就是红色照片乒乓球拍的两个人。
但是看后面的剧情也可以推断,他们有可能是拿红色荧光棒的人。
休把自己看到的一切说出来了,然后休打算写便条,这个时候不知道哪个时空的休已经写好便条跑来了,所以大家会看到有个大高个在门口,并发现一张类似休正在写的便条。
到这里,大家彻底崩溃无语。
整理照片后面的数字:(红色:1迈克1李1休2劳瑞4贝思4艾米5阿米尔6凯文)(电影近结尾处有记录)艾米和凯文发现俩人合照被剪与后文需要各自照片时艾米赌气劳瑞有凯文的照片而剪了俩人合照呼应。
第三次出门:迈克,劳瑞,凯文和艾米。
迈克认出自己的房子,迈克往房子里看到了李,回去路上看到了拿着红色荧光棒的四个自己。
回到屋里后:虽然还是拿蓝色荧光棒的屋子,但是他们四个人进入的是另一个空间的屋子,也就是女主呆的倒数第二个空间,这个空间中只有李和贝思从未离开过,而这个空间里曾被休和阿米尔带回来的盒子里随机物是烤箱手套,照片数字是绿色的。
也就是说虽然此时的休和阿米尔也是拿着红色荧光棒和这个蓝色屋子不符,但也不是之前那屋的了,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推断出第二次回来的休和阿米尔拿的是什么颜色荧光棒了,因为对于那个空间没有后文可以做根据了。
艾米提到了一个暗黑地带,阿米尔说他和休也经过过那里。
休和阿米尔在角落里暗谈。
贝思提到休弟弟的书,于是有了第四次出门。
第四次出门:休和凯文是去取书。
从第三次出门后的回归,李一直没出现,她在睡觉,因为向贝思要了点药喝。
回到屋里后:很快,休和凯文回来了。
大家聆听了休的弟弟布莱恩的理论之后明白了很多。
此时,迈克有点激动,打算去杀掉另一个迈克,并且假定那个迈克在烂饮,此处和后面女主所在的倒数第二个屋子里的迈克被突然破门而入的迈克袭击前后呼应了。
(呼应不代表同一人所为,但是证明了人所在空间虽可有分叉,但人还是那个人,人的思维都一样,分叉只是因为我们的现实行为导致的。
电影以女主一人视角而作,说明最重要的还是当下的现实的我们,我们怎么想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做了什么。
一个人的思维越开阔,就越不具备独特性,占有越多,就越普通,能决定你是谁的只是当下的所作所为。
)迈克回忆说没有在另一个屋子里看到贝思,大家觉得还有转机,只要不让他们发现布莱恩的书。
李睡醒了。
迈克私下和凯文说自己要去用贝思和自己的情事威胁另一个迈克,此处和后面女主所在的倒数第二个屋子受到威胁纸条前后呼应了。
这就是第五次出门。
第五次出门:迈克私自出门了,打算去威胁另一个自己。
这时候,厨房里,贝思和李关于干花瓶的谈话使女主艾米产生了怀疑,因为开头他们已经谈论过这个问题了。
其实这就是拿着蓝色荧光棒,首次盒子随机物是烤箱手套,照片数字是绿色的这间房子。
拿着红色荧光棒的休和阿米尔进入一间房间,原来他们之前在第三次出门回来后的暗暗交谈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是这个空间的人,是属于红色荧光棒的空间。
回到屋里后:迈克回来了,自认为去了45分钟,说自己送了纸条看反应,没有砸车窗,但凯文说他只离开了5分钟左右。
所以回来的这个迈克也不是离开的迈克了,是哪个呢,是首次盒子里随机物是餐巾的迈克。
此时,休和阿米尔偷了书和盒子离开,迈克开始酗酒。
李在厨房抱怨迈克喝酒,一边洗杯子,而这个杯子就是之前那个没被大家注意已经破碎的同款杯子,说明这个空间和最初那个空间也不是一个空间。
第六次出门:凯文,迈克,李,艾米,贝思和劳瑞一行六人拿着蓝色荧光棒出门了。
看到车子被砸后,艾米脱离了大家,取回戒指的时候看到凯文,但是这个凯文好像并不知道查看休的车子的事,于是彼此明白了,分开走回去。
回到屋里后:大家回来后,不明白为什么要砸破车窗,此处与最后女主砸破车子引出大家好把自己换进去有呼应。
(注意前面说到迈克本想砸车但是没有做)而凯文似乎已经对艾米心灰意冷了,让艾米很伤心。
此时,拿着蓝色荧光棒的休(贴着不同邦迪)和阿米尔回来了。
他们说自己去的那个屋子里的人都拿着红色荧光棒。
虽然他们看到的首次随机物是订书机,但也不能排除他们不是最初空间的人,因为毕竟首次随机物是出现在选择荧光棒颜色后面的。
所以也有可能就是和女主来自最初空间,只是发现盒子的随机物不同罢了。
此时,艾米算出一共有4张便条。
说明至少出现了4个空间,但实际上,因为屋子变了,所以至少有6张便条了。
大家决定给房子做标记。
随机物是杯垫。
(蓝色:2艾米3休4迈克6李6贝思等)大家决定不在出屋了,而李又问了艾米一句想知道和首次盒子里的数字有什么不同。
艾米打开记录,发现是绿色的,应该是红色的才对。
说明他们在第六次出门后回来的不是之前的屋子了。
并且艾米发现休的手机没坏,因此怀疑休和阿米尔来自第三个房子。
凯文把盒子放在外面后回到屋里,这时候另一个迈克送来了威胁纸条,休打了迈克后不久,另一个拿着绿色荧光棒的迈克闯进来打了迈克。
大混乱了,艾米彻底醒悟了,她不要做那只死猫,她也理解了自己所在的地方是最暗黑的。
她打开门,看到另一张纸条(第7张),于是她开始了疯狂地四处寻找。
第七次出门:艾米在有猴子玩具的随机物盒子房子里看到有很多红色荧光棒前落寞的艾米,第二个房子是大家混乱吵架的蓝色荧光棒房子。
第三个房子里看到绿色和红色荧光棒的两个迈克被绑在椅子上。
第四个房子红色荧光棒,凯文和劳瑞勾肩搭背相谈甚欢。
第五个房子没有荧光棒,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一样。
她决定了要进入这个时空中,砸车,迷晕艾米,一切醒来,好像都完美了,谁知一个电话,大家自己构思吧。
首次随机物:是大家发现的第一个盒子的随机物,并不是属于自己决定标记的屋子的随机物。
可以叫屋内随机物。
屋外随机物才是真正给自己房子标记用的。
想要弄清楚空间个数和人物变更次数就要跟着女主走,因为电影始终是以女主的视角进行的。
女主是艾米。
八个人一起出门后回来的空间肯定是换过了,但是不知道是哪个颜色的荧光棒被打开了,但是大家拿的是蓝色的。
但这个被换过的空间因为人员没有换,索性被称为最初空间。
休最初空间的休:蓝色棒。
第一次出门:蓝色棒,后来去哪不可知,但也可能是最后回来的那个休,因为此时首次随机物还没出现,如果只是和女主看到随机物不同,不能完全否认他是最初的休。
第一次回来:棒色不可知,拿回了女主所见的首次盒子。
盒子里是红字照片和乒乓球拍。
第一次回来后的阿米尔说看到放下盒子的休:是很超前的空间休,他们已经在为自己的房子标记,并且懂得不再应门了,这说明这是一个超前于当下空间的空间。
第一次来贴纸条的休:这个空间也比当下空间超前一点点,已经来帖纸条了,但正因为他来贴了,导致当下空间的休没出去帖,产生了一个空间分叉,也导致当下房子里有两张纸条。
四人出门后回来的屋子里的休:和阿米尔对眼神,红色棒,但当下屋子已变更,所以不是之前那个休了。
取书回来的休:我认为是没变的。
还是红色棒,首次看到的盒子随机物是烤箱手套,照片数字绿色的休。
带着盒子和书逃走的休:这个被带走的盒子里面装的应该就是烤箱手套和绿色数字的照片。
拿着蓝色棒,贴着普通邦迪回来的休:自称进入一个全是红色棒的空间,声称没有贴便条。
这个休手机没有坏。
声称首次所见盒子随机物是订书机,自己首次见照片数字是3。
女主寻找归宿空间过程中所看到的四个空间里的休忽略不谈。
最终空间里的休。
阿米尔基本上与休是一致的。
备注:除了休出去拿书那次他没有跟去,但是我认为不走进暗黑地带是不会变更的,而且休拿回书后还和阿米尔预谋偷书逃跑的事。
贝思最初空间的贝思:迷信,风水之说。
四人外出回来后的贝思:此时因为房子已变更,所以贝思也不是原来的贝思了。
女主寻找归宿空间过程中所看到的四个空间里的贝思。
最终空间里的贝思。
李基本上与休是一致的。
备注:除此之外,还有私人外出时迈克偷看到另一所房子里的李,以此他们推断那所房子里的贝思在小睡,但实际上是毫无根据的猜测。
迈克最初空间的迈克:四人外出回来后的迈克:应该也还没变,这四个人是同女主在一起的,以女主的视角看迈克还是之前的迈克。
私自出门打算送威胁纸条的迈克:一去不知了算是。
送完威胁纸条回来的迈克:颓废潦倒开始酗酒。
后来还被订书机休和另一个迈克殴打。
但是导演貌似借了这个酗酒者的嘴说话,总是语出惊人,最后也是他的一席话点醒了女主不能做一只死猫和承认自身暗黑性的。
导致女主最终孤注一掷,寻求归宿的征途。
订书机休和阿米尔在红色棒屋子里看到的迈克:再为别的迈克苦恼的迈克,应该是个不经历挣扎直接进入脆弱阶段的迈克,但也体现了他的善良吧,至少不会冲动地去贴威胁纸条。
送威胁纸条的迈克:送完后应该是在看屋子里的反应,与闯门而入殴打当下迈克的不一定是同一人。
闯门而入殴打当下迈克的迈克:也许是那个想要趁自己烂饮而杀死自己的迈克,也许是看到威胁纸条事件后懊悔痛恨自己的一个迈克。
但确定的是不是最初空间的迈克,因为他拿的是绿色棒。
女主寻找归宿空间过程中所看到的四个空间里的迈克。
这里要说下有个镜头很搞笑,逗死了。
就是一个红棒一个绿棒被捆绑在椅子上的两个迈克。
超逗的。
想象下,这两个迈克是被谁绑架的,可以是恼怒的休打算狠狠教训他们一番,可以是贝思发现来送威胁纸条的迈克,干脆两个一起绑架,省得他们惹是生非。
最终空间的迈克。
凯文最初空间的凯文:四人出门回来后的凯文:因为始终和女主在一起,所以姑且认为没变化。
陪休出门拿书回来的凯文:我觉得没变,即使变了,也没什么意义。
六人出门后回来的凯文:没变。
六人出门时女主在车前遇到的凯文:显然和自己不属同一空间。
但是比当下的凯文性情和善,与当下凯文对艾米的态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比,也算是鼓励心灰意冷的女主寻找最终归宿的导火索吧。
把装着杯垫的盒子放在门口标记后回来的凯文:我认为没变,因为女主核对数字时,他和女主都对上了红色数字那组,应该一直都是最初凯文,和女主一样。
女主寻找归宿空间过程中所看到的四个空间里的迈克。
最终空间的凯文。
劳瑞始终是最初的劳瑞,因为一直没离开过女主,四人外出那次她和女主一起,六人那次也是。
看到过一个人的影评认为劳瑞在到达晚宴前就已经被换过了,因为不认得迈克是电视剧演员,也不承认自己练过瑜伽,还说自己是在硅谷工作。
但是我不甚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劳瑞这个人就喜欢讽刺别人,我觉得她说认不出只是想嘲笑迈克而已。
个人观点。
艾米无论世界怎么变,自己永远是自己,艾米还是那个艾米。
只是她也意识到了无限个空间里的自己的无限个选择。
站在空间罗盘的上空盘旋,看到了无数个比自己更美好或是更暗黑的自己。
最后女主暗袭的艾米没有死,她只是逃走了,最后还给凯文打电话,啦啦啦,没完没了的暗黑系来袭。
有几个难解之细节,屋内的照明问题,每次停电,是否也可以算是一次暗黑地带,是否会发生人物变更。
还有就是,暗黑地带,是不是只是像艾米所说有一个地方比任何地方都要黑的那个地方才是,还是随着彗星的运行和解体,暗黑地带也在随时变更,因为屋子的照明也在变换,一会这个屋子亮,一会那个屋子亮。
但我有个疑问,为什么他们不去邻居家看看呢,好吧,如果是那样,就太乱了,相当于无数个罗盘以一个中心点翻转,形成一个类似球体的自体运动。
一部颇有新意的科幻惊悚片。
没有酷炫的场面、外星生物、高科技的展示,只有一群普通人陷入未知的平行世界时所展现的真实人性。
絮叨的开场让我觉得有些沉闷,停电后好戏才渐渐登场,信息量大得让我有些反应不过来,时间、地点、人物甚至时空的联系让我变得跟故事中的角色一样神经质,不敢相信任何事物,角色也从一开始的一团和气变得相互猜忌、互不信任,人性中的阴暗面暴露无遗,女主角最后选择逃离却造就了一个意外的结局。
这种布景很简单,单靠剧本和表演来撑场面的科学电影本身就很有勇气。
看的时候专门对开场的一些细节做了留意,果然到了后面可以看出许多猫腻。
既表现了平行宇宙的概念,又在最后女主击打另一个宇宙中的自己中表现了人性的阴暗,看了影评才知道了更多的detail。
最后说一句,女主真的太美了。
请做一道选择题:1#时空的你事业平平,放弃了一个原本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机遇而遗憾至今;对已经分手的情人仍有感情,但现在也只能无奈地看着他和别人卿卿我我。
2#时空的你把握住了机会,事业如日中天;和心上人也感情融洽,可谓情场、职场双得意。
某天,1#时空的你有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进入2#时空,你可以干掉那个时空的自己想办法鸠占鹊巢。
你会这么做吗?
且慢,往下看。。。
1.即使2#时空的自己被你代替了,但你却没有那个时空的记忆。
和爱人的甜蜜回忆,共同经营爱情的甜酸苦辣全部没有;你无法与对方分享自己以前的回忆,因为对方不是属于你的时空的;而对方与你回忆过往时,你自然也只能惺惺作态勉强应对。
所谓的情感摩天楼,没有坚实的基础只有看似华丽的空中楼阁,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你有信心吗?
2.如日中天的事业同样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
穿越过来的你没有积累,如何能驾驭得起,眼看基业瞬间就会毁于一旦!
你如何应对?
3.这是个不属于你的陌生时空,你在原本时空里积累的经验,和世界互动留下的痕迹全部化为乌有;你身边的人看似没什么变化,但知人知面不知心,你不清楚危险会潜伏在哪个角落。
对你来说没有和这个时空进行过任何互动,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坐标,你能生存下来吗?
好了,看完这三点后,你会像女主那样毫不犹豫投入另一个时空吗?
制作太简陋了,创意也老套。杂糅了《世界末日》、《恐怖油轮》等等电影元素,看不出什么新意来,顶多也就算一部习作。
内容很杂很乱,观感差的很,评分这么高有多少脑补成分在里面就不得而知了。另外好讨厌什么东西都要拉出来薛定谔那只猫来说事。。。。
Too white for my taste.
失足少女一夜失忆,男友疑似接到欺诈电话,后经调查神秘小三暴露行踪。夫妻二人恩爱十年,竟发现女方曾经和好友上床,老汉一怒之下精神错乱竟以为是穿越。究竟是现实还是幻境,究竟哪个才是真我?敬请收看本期的“谁在第三调解室说”栏目,为您揭开隐藏在平行世界背后的真相。
和《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有相似,但观感不及;牵涉到太多个人因素或复杂情感,在短短一个半小时内既要处理人物关系,还要科普理论,观众脑补得恰当舒服时就会给出高分,这个路线证明屡试不爽;大量手持晃动,戛然而止的镜头,平行分叉的空间,太多珠玉在前,已燃不起来。
实在是看不下去。不是说你有一个好的剧本就不用认真摄影,认真打光和录音的。即使是小成本电影,也并不意味着可以大量的穿帮,不遵循视听语言,不去控制噪点和镜头运动 2014-11-20
乏味。喔,看到了我的小凌子
看到很多个自己,但每一个自己都不属于现在,这感觉真是恐惧又孤独
看了之后担心了一晚上会不会有一个没考上大学的我拎着菜刀穿越时空来把我杀了。
太话唠和嘴炮了,缺少一些留白和余地。最后十分钟才好看了些,结局戛然而止收尾漂亮。
绝逼的神棍科幻片。。关于薛定谔的猫,其实还是挺吓人的了,大半夜的,我都不敢去漱口了。。
影片一开始八个人快乐的叨逼叨,停电了慌张的叨逼叨,然后在错乱的空间撕逼,群撕,分组撕,一对一撕,最后女主赢了。当然也未必,也有可能被N空间的八个人继续撕逼。其实影片在诠释薛定谔和量子理论有点粗糙,不过挺抓人的。平行世界的理论是:某一时刻,存在多少种可能性,就会有多少个世界诞生。
前面有点难看,最后几分钟有被惊喜到,女主找到了平行空间里最好的男主,却杀死了最好的自己。
好神棍的惊悚片。人生经不起仔细推敲,一旦深度琢磨就容易陷入虚无主义。我们都害怕被阴暗面伤害,但如果自己本身就是那个阴暗面呢?我们都渴望变得更好,但如果现在已经是最好的呢?
看,我才花这么点钱就能拍电影,牛逼吗?滚。
镜头晃得有点儿晕
《那个男人来自地球》版《恐怖游轮》/这种时空交错戏码可能我已经看麻了 所以没什么感觉 开头一切都还没开始前 八个成年人因为停电被敲门声吓的一惊一乍就挺drama了 后来事情开始逐渐离奇 要是我 我就先睡了 天亮看看怎么回事再说 根本不会有探知欲 可能我就在睡梦中被另一个自己杀了 不过依我对自己的了解 另一个时空的我如果是我的性格 她大概也会去睡哈哈哈哈 最后大家互相残杀至只剩一个自己 然后世上只有千千万万的“我”哈哈哈哈哈哈
虽然导演只懂用恋爱劈腿当情感核心冲突点谈不上深度和立意,但世界观展开很吸引人,违和感陆续增加的气氛营造不错,基本自圆其说,可以满足烧脑的要求。
惊悚而百转千回的一夜,看完脑海里只能久久回响一首歌:那一夜,你没有拒绝我;那一夜,我伤害了你;那一夜,你满脸泪水;那一夜,你为我喝醉。那一夜,我与你分手;那一夜,我伤害了你;那一夜,我举起酒杯;那一夜,我不堪回味.……这不是偶然,也不是初愿,这是上天对重逢的安排……
想看脑洞大开的科幻,可惜拍成了俗套的悬疑。最后一段拍得比较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