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ppstream,看到传说中很cult的《Shaun of the Dead》,冲着名气心想看个5分钟,结果从第一个镜头开始,一种久违的愉悦享受的感觉伴随了我整个观影旅程,我的评价是:很值的1个半小时!
想想我们自己,而立之年没目标没情趣工作乏味,上班回家每天重复一样的生活,和交往3年的女友白开水似的爱情濒临破裂,还有一个时时需要你擦屁股的死党,及疏离的父母……本来自嘲的活着,忽然那么一天,阳光依旧灿烂,大街却空空荡荡四处都是吃人僵尸,就我们这一家还扯着皮的老小是活人!
影片中有你预料得到的血浆飞溅,也有你预料不到的…………开怀大笑!
僵尸片以这种风格呈现,我对英国人的幽默着实看高两线。
话说拍僵尸片成功的导演转型非富则贵,远有《群尸玩过界》Peter Jackson戴上魔戒,近有《活死人的黎明》Zack Snyder饮恨300,这个叫Edgar Wright的仁兄会不会也是大牛股一支呢印象深刻的地方:出门 被小男孩撞 给乞丐钱 过马路 被袢交 进超市 一个长镜头下来,再返回来一次;僵尸上马路后又来个往返和另一组逃命小分队(也是6口一家人)狭路相逢,像比赛前握手的球员一样一对一的say hiShaun比划着自己吞枪后血会怎么喷,又说:我已经干掉了我的室友、妈妈,对你(前女友)下不了手末尾,和从小照顾大的死胖子(已变僵尸)玩TV GAME,一如既往原文:http://www.friends6.com/117497/viewspace_2261.html
HOW DO I SURVIVE WITH OUT LOVE IN THE Z WORLD/只有有爱才能活在这行尸走肉的世界里PART 1 很严肃的僵尸肖恩,电影其实也就是应该这么拍。
B级片的元素,S级片的内涵。
既能满足那些追求刺激爽快的心,又能满足追求深远思考的脑。
电影对于角色的刻画实在是万分的成功,在开头处用了简单几笔就把这两个活宝的性格勾勒出来,然后又在开头30分种之内把此2人的生活爱好交代的清楚,最终,通过这些交代,我们在大量的Z物体出现之前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他们两个真是——极·杯具废柴。
幸而,在主角光环的照耀下,我们的肖恩还有个女朋友,还是长的不错的女朋友,ED就彻底杯具。
而僵尸也出现的形形色色,非常有意思,片头出现的所有正常人都在后面僵尸化里找到的呼应(啊,真会节省演员费用啊)僵尸肖恩对于节奏的把握实在是让我疯狂了。
几乎就没有什么冷场的时候。
无论是笑话还是械斗都拿捏的恰到好处。
加上那些帅而不做作的‘英雄’时刻,着实令人心狂神逸啊!
肖恩是一个普通人,这是亮点。
他不是那种别人开多少枪都打不死,自己打别人一枪就爆头的男子。
也不是天生没有理由的就会用各种武功的天才。
他只是一个连枪的打不准的普通人。
他要用一些我们也能见到的工具来自卫,用我们也会想到的笨拙的方法来逃生。
(只是逐句光环加身,有点小聪明的成分)他们也会血肉模糊也会死的很惨。
这是值得后来的电影借鉴的拍法,也是很多人在如今追求的东西——真实。
或者说,我个人看来,应该叫做实感。
(当然,我并不认为那叫真实,只是它拍的比较有实感或质感,没有太多的无敌光环)要论真实还相差很多。
其实,很多欧洲电影都有这种特质,所以,喜欢的话可以多看一些。
身为男人,最标致,在这个电影里,也许只有肖恩的继父飞利浦一个人了。
因为他充满了身为一个男人的担当,身为一个父亲的责任。
后者尤为重要,因为他懂得,对于一个男人的成长,什么才是最关键的东西——“做一个父亲并不容易。
我第一次遇见你的时候,你已经是一个12岁的大男孩了。
我只是希望你能够坚强,不要因为你过世的父亲而自暴自弃,我一直很爱你,肖恩。
我一直觉得你很有天赋,你只是需要一点激励,一个可以作为榜样的人。
我原本以为这个人会是我。
好好照顾你的母亲,那样才乖。
”这是他的继父最后的遗言。
在这里,对每一个身为人父母的人说一句很重要的话,你们不要贬低你们的孩子,你们应当鼓励他们,并从开始就为他们树立一个榜样——要么你成为孩子们眼中的英雄,要么你选择一个英雄让孩子们去模仿。
但永远不要忘记激励。
中国的教育就是鼓励太少,现实中真正好的榜样太少(因为榜样们都和现实矛盾)。
而家长们总在比较、虚荣和嫉妒当中误解了教育的真谛。
你看看人家飞利浦,虽然是继父,但是仍然那么努力的去做一件有些父母对亲生孩子都不会做的事情。
(其实,我也很希望某个人能站出来激励我前行,可是,如今,时过境迁,这个人不懂我的希望,我放弃了这种希望,改到别处去了)肖恩能在这个世界最后存活下来,不是因为他能,而是因为他有爱。
他的爱不只是仅限于对女朋友,也不是国产英雄片中的那种爱。
而是他对生活,对人生对周围的一切所诞生的一种颇为关切的‘爱‘。
这种爱带有自私性,但是同时也带有保护性。
也只有怀着这种爱活下去的人,才最终会获得应有的快乐与幸福。
否则,在这个行尸走肉充斥的世界里,我们凭借什么活着?
就像VONNE三次和他寒暄,他都带着同样的答案:SURVIVING。
其实肖恩不知道,能在这该死的世界保持这样的生存状态的人才是最幸福的,起码,他们不会想太多,虽然有点无奈,起码不会因为现状而感到痛苦,却又无力去解除这种痛苦。
这是身为小人物的一点小幸福,但是,虽然小,也非常的足够了。
PART 2 有点不正经的如果有人问起,你这么喜欢的电影,是什么片?
我只能告诉他,这其实是一部爱情片,虽然它包装着僵尸片的外壳。
是的,这就是一部爱情片,还是一部教你如何挽回一场爱情的教学片。
好吧,这个流程是这样的:ACT 1,你得是一个失败的一塌糊涂的男人,并且,你得确定你和你的女友是确实相爱而不是随便玩玩。
AC T 2: 你得确定你们的感情危机是在于情感层面而不是经济层面的。
(不过在英国如房子车子这样的困惑英国会相对我国要少一些)ACT 3:好了,你们感情出现问题了。
女友抱怨你一事无成这就不说了而且还没有情调没有志向。
你火大,你答应人家要好好补偿,可是,最无奈的是你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结果泡汤了。
ACT 4 :你永远都不明白这个女人其实很爱你,只是她希望你能够变得更好。
你大约只会自暴自弃很久。
(这时候损友一般都叫你去喝酒)ACT 5 :大灾难是你们的爱情是否能存活下去的关键。
这个并不需要像是僵尸袭城那么恐怖。
但是起码要有一些大的伤亡事故,起码要波及到关心,关照,探望,见面等关键字。
而内容大致上则包括——疼你的责任,把悲伤留给自己,过火,爱如潮水,只想一生跟你走,冷雨夜等歌曲的内容。
最终,表达你们只是误会,其实还是两情相悦的。
PS·在这个阶段我不赞成出现搅局者,因为真实的人物没有主角光环,所以搅局者的出现很可能会致使事情黄了。
不过,废柴搅局者出现,会让事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
PS2·您们这个时候一定要敢于表达,不要害羞不要赌气。
PS3·。。。
未来将会购入的游戏机根据以上5个步骤的结算,您应该可以再次抱得美人归。
而你们的感情就更加深浓。
这也许是一段爱情必须要经历的坎之一。
提前知晓一下,免得到时候吃亏。
记住,冷静与控制是让爱情存活下来的第一位原则。
PART3 非常不正经的这个世界其实充满了行尸走肉,这一点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认同。
而那个感染众生的病毒,就是那个M WORD(MONEY)。
而在这个世界中,又永远有那么一批平日不起眼,最后却幸存的人们,他们都是小人物,但是总是可以活到最后。
缘何?
只是因为人家有爱。
像是肖恩这样的男子,用小人物三个字来形容他已经不足够了。
确切的说,应该是杯具人物。
在单位没地位,老是在犯错,生活有一搭没一搭,无计划,随意,邋遢。
这些作为一个男人千万不能有的特点在他身上显得很协调,他似乎就是为了代言LOOSER而生的。
看到这里,不要笑。
请你想想,我们是不是也渐渐的朝着他的方向走——在单位没地位(有时还被新晋有关系的年轻人指点点说三道四),有气发不出,还有一点恻隐之心可是钱包却不容许自己有,越来越讨厌邻居家童言无忌的小孩,女朋友开始渐渐的嫌弃自己,比女朋友更甚的是她那些P都不知道还在指指点点的脑残装逼的朋友们,还有一个和自己的生活有鲜明对比度的男子不断的刺激着自己。
妈的,是不是,很像?
好吧,比肖恩更杯具的是他的ED。
ED不是脑残或者SB这样的字眼能够形容其万一的男子。
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是这样的经常脱线的男子最值得相处,而且是年龄越大,越值得相处。
因为他真实,诚恳,耿直,没什么坏心,你可以完全信任,而且,人家还充满高尚的友谊情操和兄弟义气。
虽然他懒惰,邋遢,爱找借口,爱逃避,爱玩游戏机,但是,他终归会是你最好的兄弟。
无论他SB与否。
这样令人羡慕又愤怒的兄弟,你有一个吗?
没有的话,且您的年龄已经超过了25的话,您的人参也太缺乏喜感了。
还有,我们身边总少不了那个又想装逼,又没有啥脸皮去装逼,最后鼓起勇气去装逼最后却被众人驳回的超级大烧饼!
还有那些小小油菜而大多痴线的美女。
还有心地善良与美丽从容的自然系妈咪还有责任心超强但不懂得表达自己的认真的父亲。
啊,其实,肖恩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
恩?!
你说他们大街上充斥了僵尸?!
哈,你看看你周围,那样的反应迟钝威胁性超强的行尸走肉还少吗?
你难道不是像肖恩一样整天提防着有人莫名其妙的来咬你一口吗?
难道你不是每天都做好了好朋友也会变僵尸来咬你一口的心理准备吗?
如果你没有,那么,我猜答案只有2个——1.您是学生2.您是待业的。
恩,缺乏经验者,万万不明白。
太明白者,你们清楚自己是Z还是H吗?
希望你们清楚。
僵尸肖恩给我们的启示:1、 约女孩子一定要细心的安排好一切。
不需要你注意到所有细节,但是起码你他妈的要把该订的东西提前弄好再给她打那个甜蜜的电话吧。
2、 尽量少的临时决定任何事。
无论是在生活中,职场上,恋爱中,都要尽量有计划和预判。
3、 无论你的现状如何,请永远有一个追求(梦想),这样会让你活的有尊严。
因为你一直在努力(爱多VCD)4、 珍惜那个笨笨的但是肯为你拼命的傻小子5、 对待老员工尽量好一点,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财富,否则,或者报复6、 尊敬每一个父亲7、 不要去对别人指指点点挑毛拣刺吹毛求疵,那样真的很讨厌。
8、 女孩,不要去找看似文静的装逼的懦弱的文艺青年。
9、 珍惜那个和你从小玩到大,你包容你忍耐你维护着的那个废柴损友10、如果别人有武器而你赤手空拳,最好还是跟着有武器的混,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牛逼。
11、该痛下杀手时绝对不能留情面。
12、如果你看一部电影觉得配乐相当爽,记得把片尾曲也听完,然后再去下一张OST!
一个词总结:英式。
影片开头,shaun的生活让我对原本坚定的留英生活再次ponder:Shaun,电器“老”销售员,一个谈了好几年的女友,一个死党loser Ed,每天都是程序式的routine,这就是他生活的全部,毫无新意,毫无变化,毫无,乐趣。
他活的世界简单得可怜,渺小得可怜,无聊得可怕。
可是,这又是那么真实的英国工薪阶层的生活,店、家、pub三点一线,没有什么深交的朋友,没有什么广泛的交际圈。
看着他走过neigbourhood,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
我都能想象到几年后的自己,如果留在英国,我也将会是“僵尸”的一员。
也许这就是导演的触角所及之处,这就是导演叫肖恩zombie的原因。
他是那么地视若无睹,当他发现第一个在自家庭院的僵尸时,室友pete,继父philipe在内的几乎大部分人都已经变成了僵尸。
此时女友也已经跟他分手。
在这样的巨大刺激下,他终于做出了反应。
他开始扮演起了领导者的绝色,做了一个简单的计划,就救上一众自己所关心的人(也就是5人),逃进了他眼中非常安全的,他和ed经常去的酒吧winchester。
只是他的眼光远远不够长远,决定着实过于草率。
到了酒吧里面后,问题重重。
没有电,当然也不能用电。
酒制成的弹和后来运气好能用的有29发子弹的枪是他们仅有的武器。
在各种自己失策和基友主动犯逼的夹击下,酒吧沦陷。
是的,他的母亲是他害死的,他女友的两个死党也是相信了他来了酒馆才死的。
你会说他们呆在原来的家也是死啊,但是他的错在于没有这个能力确揽了这个事。
从很多细节看得出shaun是个善良的好孩子,比如当ed开车撞到something/somebody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要倒回去看看是不是人;他会给begger零钱。
可惜品质是一回事,能力又是另一回事了。
他的生活方式、他的思考能力、他的周密性......一切的一切决定了他没有能力做到带领一帮子人在充满僵尸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这是悲哀的。
如果他是夏洛克,我相信结果就完全不同了(忽然觉得拍个僵尸题材的夏洛克是个好想法- -!
)终于在他,只剩下自己和女友未感染,回到大街上被僵尸包围时,武装部队赶到,救了他们。
6个月后一切恢复正常,他也和女友住在了一起。
他还是没有计划,他还是那么“僵尸”。
没有计划,没有报复,没有想法。
结局是他走进了shed,跟变成了僵尸的ed玩起了游戏。
这样一段经历,让他打了无数僵尸,却没有灭掉自己身上的这只。
如此一个可悲的故事,被轻松诙谐的语言,富有特色的人物表演,套上了一个英式的喜剧头衔,这本身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黑色幽默。
电影里面出现了多位现在大家很熟的演员,像打酱油的华生医生,还有肖恩的母亲是唐顿庄园的大表哥妈妈。
我因为英式喜剧题材被吸引,却因为故事本身而沉思。
大一时的我追求故事的深刻性,现在的我几乎对沉重的主题提不起兴趣。
大学对我最大的洗礼是什么?
是我在倒退(改变)还是时代在进步(改变)?
这个片子很早就听说了,当时还在大学里,《看电影》是必备读物,所以即使有很多片子并没有看过,但是大概讲的什么还是了然于心的,僵尸肖恩就是这么一部片子。
因为获悉是僵尸片,所以我本能地有些不以为然,僵尸无非就那个套路吧,血肉横飞、残肢遍地、众叛亲离……因此这个片子知道很久了,也知道评价好像还不错,但是一直都没有看过,直到今天实在无聊了才拾起来。
没想到却完全不是我印象中的僵尸片,非常有趣、聪明,看完后我一下子喜欢上这片子了,所以想到上来谈几句感想。
主角肖恩是个一事无成的家伙,整天混迹于酒吧,和比他更一事无成的爱德臭味相投,每天睡到自然醒,醒了跑去超市买牛奶和甜筒,回家路上给乞丐一点钱,完了和爱德打游戏……好几次他赤脚踩在地毯上打哈欠的时候都让人觉得他其实就是个僵尸。
因为一个不明原因整个地区的人都被感染,逐渐变成了食人僵尸,肖恩和爱德以及其他几个朋友死里逃生,为了生存铤而走险,奋起反抗。
但是这片子根本没有想要营造出什么末世英雄舍己为人之类的雄伟概念,本来么,肖恩这个人在正常情况下就是过着僵尸一样的生活,能指望他有多大本事呢?
那个很帅地飞跃篱笆结果摔了个嘴啃泥的镜头已经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本片“反英雄”的主旨了,反而是周围人都变成僵尸的时候,这个被生活折磨得行尸走肉的肖恩倒是精神焕发起来,也许可以这么解释,每个人小人物,即使有再多的平庸与粗俗,在某种特定场合下没准也能体现一点超凡脱俗的品性。
不过这样子的解释我又觉得较之编剧那么聪明的脑袋太过简单化概念化。
或许这就是一部好玩的电影,并不想阐发多么深刻的寓意,只想打破以往僵尸片的俗套,给这个类型的电影注入一点新鲜劲。
全片尤其黑色的幽默之处我想莫过于结尾了。
当肖恩与女友打算与僵尸同归于尽杀出一条血路的时候,人间蒸发多日的军队突然从天而降,拯救了他们。
而六个月之后,人类又占据了地球的主导权,搞笑的是人们并没有研发什么药物来逆转已经变成僵尸的人,而是自然而然地接纳了这个“非人”族群的存在,电视节目里是各种说法,因为科学家发现僵尸们仍然保持着个人原本的兴趣爱好,所以让喜欢当超市营业员的僵尸继续在超市门外整理推车;一个女人每天与自己的僵尸丈夫同床共枕;电视主持人甚至为自己曾经在节目中教导居民猎杀僵尸要爆头一事感到羞亏,忏悔这践踏人权的言论……当然这些僵尸都是被锁住的。
而肖恩最后也颇为享受这样的生活,终于抱得美人归,而他的好友爱德,虽然成了僵尸,但是肖恩还是给了他一个容身之处,两人每天还是一起打游戏——所有的行为都跟过去一样,唯一不同的是爱德被锁着。
也就是说,到了影片的最后,无聊的人继续无聊,平庸的人还是平庸,一切重归平静,大概这生活实在是太枯燥了,连世界末日和僵尸也不得不被这种强大的枯燥溶解、消化,直至成为它的一部分。
我现在想明白了,为啥这片名要叫Shaun of the dead,主角肖恩,他只是千千万万个僵尸中的一个,他与那些生理上不幸变为僵尸的人相比,其实并没有多大的不同,他的身体是活的,行为是死的,他的思维其实也就停留在僵尸的层面(只能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保持一种原始的反射)。
这种荒谬的人生状态与僵尸比起来不知道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
我想大概这就是导演和编剧们想要调侃的东西了,哈哈所以我要说,这部影片很聪明,很可爱,我很喜欢。
好吧,也该说说Simon Pegg了。
这些天窝在家把他的电影看了又看。
然后就真真正正成了自认为的big fan。
他是个老小孩,生日在每年情人节。
真的很不可思议,但身为他的粉丝,也许还是会认为他其实骨子里还是有那一份浪漫潜质的。
关于才华对于Simon Pegg来说是他制胜的根本了。
如果一个人没有布拉德皮特的帅,约翰尼德普的醋,也是能混出名堂,老少皆爱的。
只要他有Simon Pegg的才气。
【僵尸肖恩】一飞冲天,【HOT FUZZ】再接再厉,编剧兼主演,让人不爱都难。
不过,毕竟是来自绅士的国度英国,含蓄的黑色幽默玩到极致,本就高级得多,再加上科班出身,传说中名为“a Marxist overview of popular Seventies cinema and hegemonic discourses”的论文。
注定了是金子早晚要发光的定律。
【僵尸肖恩】里玩CULT,用黑胶唱片丢僵尸恐怕是史上头一遭。
标着‘NO PARKING'和‘LOOK OUT'的话就偏要反其道而行。
也会在周围全是僵尸的情况下到厕所摘掉小人物的标签,担起英雄救美的角色。
僵尸肖恩是一部成功的僵尸片。
因为Simon告诉我们僵尸片没有定律,为什么不可以这么拍。
就这么拍,我还管它叫僵尸片!
在Simon的片中,大多数是对小人物的关注,幽默来自生活,贴近生活,更能引起观者共鸣。
整部片里就肖恩还完好无损地活着,可片名偏就叫做僵尸肖恩。
其实变不变僵尸不要紧,有没有僵尸也没关系,之前与之后,肖恩都过着僵尸一样的生活,他本就是个僵尸。
可是Simon不在乎别人说他是怪胎,因为他也承认,他本就是。
到了【HOT FUZZ】,Simon剥了僵尸的外衣,穿上正规行头,装帅扮酷演起了警察。
不过对于Simon的警察形象,不得不承认,扮酷十分成功。
就算他那圆圆地脑袋和并不帅气的外表也掩盖不住“天使”警察的酷劲。
Simon就是这样可酷可衰。
在HOT FUZZ中也一雪僵尸肖恩的前耻。
在走捷径翻栅栏的时候来了个绝地大反攻。
本来肖恩也想扮酷地对David说:”what's the matter,David?Never taken a short cut before?"如果剧情卡到这为止肖恩已经成功变为草根英雄了。
可惜他在翻栅栏时摔了个人仰马翻,有损英明。
不过HOT FUZZ总算扳回一局,一样的台词,一样的紧急情况,ANGEL酷酷地飞过所有栅栏,给之前肖恩里的小小遗憾满分答卷。
HOT FUZZ的吴宇森式白鸽起飞,小马哥的牙签战,还有许许多多蛛丝马迹算是对大片的KUSO,也算致敬。
如果深究Simon片中的cult情节恐怕还要再看上个几十遍再加一定的阅片量。
如果不知Simon的底细,还真以为他是插科打诨的。
不过了解Simon的无敌班底那肯定是要崇敬度提升百分百的。
偶尔和NICK玩点暧昧兄弟亲,无敌铁三角Simon&Nick&Edgar.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就是以细节取胜,连一块告示板也不放过的CULT王,三句话不离电影的电影痴。
Simon的身份越变越多,从小职员肖恩,到热血警探,到逃婚老爸,然后“众叛亲离”的好运编辑。
09年也终于圆了太空梦,虽然是星际迷航里的没谱工程师,但好歹也亲历星战了一次。
从来都是玩转电影,不会被电影玩。
主控权在手,电影之路越来越顺畅。
希望Simon能一直保持本色,就做那个情人节出生的老小孩,把CULT进行到底。
生化危机4 打到凌晨,总在一个地方非法操作,只好关了看电影:《僵尸肖恩》。
众僵尸拍打玻璃的场景让我误以为还在游戏中。
不能操刀上阵,只有暗自着急。
肖恩是个小职员,已近而立却浑浑噩噩--让人想起了《半个尼尔森》。
有天他一觉醒来发现街坊都变成了僵尸,惊魂未定的肖恩打开房门,踏上了拯救老妈,干掉继父和骗回女友的疯狂之旅。
电影玩黑色幽默就不会走正章,最爆笑一幕是讨厌摇滚的继父变成了僵尸被关在车内,双手平伸呲牙咧嘴之余竟仍不忘关掉音响--谓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除了剧情讨巧,化妆也够味儿。
贞子的欲露还羞令人胆寒,夸张的面目却让人喷饭,本片就是如此化妆。
详述僵尸特征那幕嘲讽了所有僵尸片--接下去僵尸们果然一律目光呆滞眼如灯泡,两臂前举艰难移动。
自嘲之后娱人娱己,算不得新意,但总能惹你发笑。
本片唯一的血腥镜头给了暗恋(仅仅是暗恋)别人女友的“David”,突然出现令人作呕,对内脏进行写实的风格也与影片氛围脱节。
导演八成有被情敌挖角的经历,八卦同仁可以调查一下,没准名字也一样。
看了一些影评,多言及影片的现实意义--你我都如肖恩般是个小人物,身怀屠龙之技怎奈无龙可杀,身边有令人不爽的同事、邻居和猜不透的女友,周而复始的生活乏善可陈。。。
也许吧,不过黑色幽默也能看出现实主义,也许大家活的都很轻松。
按时上班下班,超市里的不同的收银员重复着相同的动作,车站的人一起把手机拿出来看一看时间,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毫无意义的,但是还是会去看。
也许你也想肖恩一样一事无成而且不想在一个破地方工作一辈子,眼看那些弟弟妹妹赶了上来,你确实最老员工。
每次经过家门口那条路,肖恩还是会习惯性被绊到,这也许就是生活,你以为你会在摔倒的地方爬起来,实际确实你在同一地方不停的被绊倒。
想要拯救世界?
这也许是每个默默无闻小男人的梦想,我也是。
现实生活中永远也不会有僵尸出现,如果真出现了,那一定是比僵尸还恐怖的房贷和车贷,你能应付的过来吗?
在影片的结尾,肖恩终于和利兹和好了,还能和自己的好兄弟玩上了游戏,管你是不是僵尸呢,反正你能打游戏就行了,这句话好像:管你是不是僵尸呢,反正能挣钱就行了。
片子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情节,慢慢欣赏,我手机当中唯一的电影,就是这部。
《僵尸肖恩》诞生在距今十七年前。
没想到随着疫情下英伦三岛的风云激荡,这部老片又再次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它的有趣之处不仅在于僵尸类型和幽默喜剧结合的创举,更在于通过好莱坞模板与黑色幽默的杂糅,塑造了一个激变而又静滞的荒谬世界,在正能量故事包装下保留了颇有余韵的荒诞之核。
人生危机撇开僵尸类型,从人物角度纵览全片,《僵尸肖恩》讲述一个颇为大众的剧情类型:人生危机。
主角肖恩面临的人生危机其实非常有典型性:底层工薪阶层年轻人在接近而立之年时的迷惘与压力。
刚毕业不久,事业平平,靠合租房度日,婚恋与家庭关系的危机若隐若现,人生开始由无忧无虑、可以尽情试错的青年时代向肩负各种责任的中年期转变。
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人生阶段,是一种早上醒来摸着稀疏的头发,忽然意识到不再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的惊惶,一种是时候要“安定”下来了却没做好准备时的恐慌与无助。
而肖恩和他的室友恰恰就象征面对这种危机的三种态度。
室友彼得属于那种早就完成了转变的“现充”人物,即完全活在现实里的人。
他的台词“我们不再是学生了”托起了笼罩全片的压抑氛围。
彼得早就接受了现实的规则,靠清教式的奋斗精神与自律去应对,平日西装笔挺,受了伤还在周末加班,怒斥肥宅室友浪费人生。
可以说彼得象征了我们内心冲突中的那个勤奋小人,人的理性与执行功能,关注长远目标和任务进度,但由于没办法享受当下的快乐,也会带来焦虑与愤怒,常常咆哮发飙,是人的压力之源。
而第二个室友艾德,则属于拒绝成长与转变的巨婴,一个享乐主义者与嬉皮士,宅与丧文化的代言人。
艾德是真正意义上的死肥宅,有吃有喝有的玩就能非常满足,能做到和现实完全脱节,不仅不做任何长远规划,更拒绝承担任何责任。
艾德代表了人们心中的那个懒惰小人,只关注眼前的即时享乐,如食物、游戏与性,能带来快感与欢乐,但却是长远目标的破坏者与腐蚀意志的罪魁祸首,让肖恩对他又爱又恨。
而和两个极端室友不同,主角肖恩事实上是个普通人,被夹在两种人生之间,思想分裂,左右为难。
他一方面面临着婚姻与人生的重大责任,却没有现充的工作狂热去直面;另一方面,他童心十足喜欢玩乐,却也不能像死宅一样抛开现实不管不顾。
换言之,肖恩属于那种现代社会常见的彼得潘:表面男人,内心男孩。
女友为未来忧虑,朋友买房等等蛛丝马迹无不在营造一个催人成长氛围,肖恩心智却始终停滞,每天的快乐依旧是和宅友打游戏,去同一家酒吧喝酒吃零食。
在在这种变相的逃避人生中,他精神日渐麻木,活在一种僵尸状态中:每天机械地出门、买饮料、上公交,机械地娱乐、约会、见父母,机械地做着高中生也能干的销售工作,头发日渐稀少,面相渐渐显老,和继父、母亲、女友与朋友间的矛盾也渐渐升级。
这也是女友与他分手的原因——在麻木中逃避转变和责任,失去了动力的人生和僵尸没有两样。
如果说在第一幕,主角的身上出现了一种缺陷,那他就得在之后的影片中不断为克服这一缺陷战斗。
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好莱坞套路:一个有缺陷、不成熟的主人公(通常是个年轻白人小伙)在面临挑战后终于成长成熟,独当一面,也是这部影片之后的剧情。
那《僵尸肖恩》与一般的剧本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这可能是这部作品真正的核心——黑色幽默与讽刺元素。
成人童话第一重讽刺就是对宅文化的自我解构与嘲讽。
肖恩与一般正统英雄之旅的主角区别在哪里?
可能就在于他是个宅男。
喜欢玩游戏,收集唱片,不爱出门旅行。
他代表了当时的非主流小众文化,也是他与宅友同现充彼得与女友格格不入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讲,僵尸肖恩是专属于宅男的成人童话。
成人童话通俗点就是爽文。
它的特点在于不执著于以现实合理的方法解决危机,而是利用巧合与奇遇。
所以本片看上去是僵尸片,实际上更接近梦想成真的浪漫喜剧:主人公是默默无闻的边缘人士,直到得到了一个天赐机会发挥潜能,大杀四方,走上人生巅峰。
同样,一直倒霉而消沉肖恩得到了一个发挥潜能的完美机会,就是僵尸危机。
僵尸危机让消沉失意的死宅肖恩忽然成为了领袖与英雄。
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小队里不是老弱妇孺,就是傻子呆子。
尽管在工作生活中都不如意,肖恩在面临僵尸时却变得顽强果断、战力惊人、无往不利、领导力强大,得到了女友的认可,收获了情敌和继父的肯定,解开了同母亲的芥蒂,也和好朋友在争吵后和好如初。
而这个过程就是主角的觉醒与社会化,走出了自己的小房间去迎接新的挑战,也可以说是一个终极的宅男幻想——在自己擅长的超自然奇幻领域中打败现充,登上人生巅峰。
这种猥琐死宅与英雄形象的反差也成了本片的喜剧之源。
黑色英雄而另一个被解构的常见元素则是个人英雄主义。
肖恩的确是本片中的英雄,但他的形象与作为并不够伟光正,甚至还有些滑稽可笑,其英勇、自私与愚蠢等元素交织呈现出的极强荒诞感。
勇气是知其不可能而为之,但愚蠢也是如此。
这就是为什么片中主角的英勇行为也能给人带来欢乐。
例如两人不听专家在家隔离的建议,硬要跑出家门带上亲友千里奔袭酒店,只因为那里安全又熟悉,还可以抽烟喝啤酒。
一行人一路承受了无数暴露风险,接触了无数感染源,虽然最后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却只剩两人幸存。
而两名主角之所以生还,最后还是靠政府军队摆平。
所以回头看看,这个计划真的合理么?
最后两人面对孤身一人的朋友,对方得知“只剩两个人”时心照不宣的神情,也是对这种套路的讽刺。
那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情节?
因为和大众对立就是个人英雄主义的特点:英雄就是要与众不同,英雄行为的要义就是绝不配合政府和专家,如果和别人一样听话,你就不英雄了,即使专家的建议是正确的(电影中当然不会),即使你个人的想法并没什么价值。
结果虽然间接害死了很多人,但肖恩最终激发了潜能,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也算是个幸福结局。
这个结局不仅黑色幽默,也颇能反映现实,即英美新自由主义价值观所倡导的无为而治,适者生存。
到最后,结局肯定是快乐的,因为不快乐的人都已经死了,又有谁能否认这种动人的逻辑呢?
但这个结局真的是happy ending么?
或者说,回到开头的人生危机,主角真的在结局完成了危机的解决,实现了自己和世界的改变么?
僵尸人生针对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是,也不是”。
结局无疑有成长进步的一面,从表面上看来工整而闭环:主角的每个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包括与继父的矛盾、与母亲的矛盾、与情敌的矛盾、与女友的矛盾、以及与死肥宅好友的矛盾,是一种完满的英雄之旅,满足了一个剧本法则——你的主人公在故事开始前和开始后必然要有所不同。
但结局也有静滞而不变的一面。
不仅是因为主人公的生活又逐渐回归了平淡无奇的日常,也是因为这个结局的古怪暗示:僵尸和人好像没有本质区别。
在片头我们看到一群行尸走肉般的打工仔,如机器般排队、工作、赶路,而在结局中,变成僵尸后的他们依旧在做同样的事。
死肥宅艾德死后依旧玩着生前的游戏,让人怀疑另一个僵尸室友彼得倘若没有被爆头,可能也会如生前那样奋战在加班一线。
这可能就是主角无法改善,也是全片隐喻的另一重真相:工业社会中人性的异化。
资本主义产生以来促进了生产的极大发展,推动了社会分工的丰富与细化,但代价就是逐渐剥夺了人类的尊严与自主性,将人类异化为机器上的螺丝钉。
例如在农业时代,做鞋是一门手艺,劳动者可以享受构思、实践、成品、精进技艺的快乐与成就感,但现在随着生产发展留给手艺人的只有在制鞋流水线上的一个个机械动作,日常工作由做出一只鞋变成了拧一天的螺丝。
这种分工与标准化作业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却也剥夺了劳动的快乐与成就感。
这也是即使待遇优厚,许多年轻人也不愿进厂打工:如机械一般磨损生命换来金钱,是对人性的巨大摧残。
但机械、重复、乏味的繁复工作不只存在于流水线上,更是现代生活的常态。
如僵尸一样靠惯性行动,每天朝九晚五被一套工作锁定而身心俱疲,已经逐渐变成了现代人的现实。
让人感慨自由意志究竟是否存在?
如果我变成了一个能重复我生前工作与休闲周期的僵尸,是不是社会价值还会更高一点呢?
而即使不工作,以固定规律肝着游戏的我就真的能从社会中解脱么?
还只是变成了另一种僵尸与奴隶?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结局算是静滞与变化的统一:不变的是“僵尸”横行的世界,变化的却是主角策略的成熟。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能同时容忍两套冲突价值观的存在,这就是肖恩的变化:他既能在女友面前表现得像个坚实可靠的现充男人,又能偷偷和肥宅室友享受宅男游戏的乐趣,现实生活与个人兴趣得到了平衡与统一。
这个结局我很喜欢,因为它既现实又不乏禅意:多数时候,你无法改变生活,只能去适应它;同样你也无法为他人,比如女人和老板,真正改变自己,所以只有在他们面前呈现自我改变的假象。
你或许说这种伪装下的生活有如僵尸,但有谁不是僵尸呢?
幽默感与自嘲或许没办法改变世界,但还是能让人在精神上对抗它,感到更加轻松幸福,光这个理由就已经足够让它们在人类社会生生不息了。
作者:丘贝贝Kyubei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9132216出处: bilibili
1. 片名《Shaun of the Dead》在向罗梅罗的僵尸系列片《XXXX of the Dead》致敬2. 本片部分内容直接取自罗梅罗电影,如故事构架以《死亡黎明》(Dawn of the Dead)为主要来源——所有相关人等均被困在一栋建筑物里;大卫死亡的场景与《丧尸出笼》(Day of the Dead)里罗德一角的死亡情景相似;以及《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中台词“芭芭拉,我们来接你了!
”(We're coming to get you, Barbara!)的应用;在放环球影业商标时的背景音乐,也是《死亡黎明》(Dawn of the Dead)中出现的电子合成乐。
再有就是不明显的:肖恩工作的电器商店:Foree Electric,是取自主演1978年版《死亡黎明》(Dawn of the Dead)中的男演员Ken Foree。
3. 片中也涉及到其他恐怖片(《尸变》(Evil Dead)系列、《28天毁灭倒数》(28 Days Later))和几位恐怖片导演(如:Lucio Fulci、约翰·卡本特)。
4. 片中还有许多小细节影射自其它作品:《刀锋战士》(Blade)的漫画原著、《越战猎鹿人》、《霸道横行》(Reservoir Dogs)、詹姆斯·卡麦隆的电影和星际大战三部曲;以及僵尸为主题的电视游戏,如:《恶灵古堡》、《穿越时空2》(TimeSplitters 2)和《邻居不是人》(Zombies Ate My Neighbors)。
小时候我坐在电脑面前玩网络游戏的时候,爸爸给我拍了一张照片给我看。
照片里面的那个人目光呆滞,嘴巴微张,毫无血色,活像一个行动迟缓的白痴,哦不,是死像!
特别是电脑屏幕的灰光把脸照射的惨白,活生生一个僵尸啊就在照片里面。
Well,It's called "Me of the Dead".我从来没有忘了那张照片。
《僵尸肖恩》(Shaun of the Dead)的主角Shaun整天泡吧,女朋友弃他而去,室友骂他是窝囊废,而他只能和另一个比他更窝囊的肥仔继续在烟酒里面找安慰。
他的生活麻木到什么地步?
宅啊宅啊宅啊,甚至满大街都是僵尸了还不知道,还出去在僵尸群中一罐碳酸饮料、一个甜筒回去继续宅。
工作无聊、生活无趣,呆呆地玩着TV GAME。
他不像个僵尸么?
导演其实有很明显的暗示了,Shaun起床打哈欠的模样和声音和僵尸毫无二致(呵呵我太喜欢英式的幽默了)Shaun发现满街都是僵尸的现实后,他丢失的勇气和激情回来了,虽然他仍然不是那么明智的人,但此时的他内心充满了能量和爱,对女友的爱、对妈妈的爱、对朋友的爱,乃至对平素最憎恨的继父的爱。
这时候的他在一群僵尸里面,散发出真正的人的光辉。
后来,实体僵尸在全副武装的特警们面前大多给消灭了,地球又回复了“正常”,精神僵尸重新占领了这个世界。
Shaun在TV面前无意识的换台:实体僵尸们成了新闻和综艺节目的主角,人人都在调侃实体僵尸,人们期望在他们身上找点乐子以填补自己的空虚;主持人在展示世界的虚伪。
Holy motherfu-ker sh-t!!!Shaun又打起了哈欠。
然后找他的窝囊废好友继续玩TV GAME。
那个窝囊废好友除了相貌更骇人,与之前也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
就像我写了这玩意以后,我的生活还是没有什么实质的改变。
f-ck that!
边吃红油肉干边看,不禁感叹,妆化得真不错~~~看完全片又重新看了一遍开头,所以这场丧尸大狂欢到底因何而起呢? 我觉得演行尸走肉的那些群演们好棒呢!
父亲那里很感人····又重口··又搞笑!
一群傻X 好像刻意要让人感觉“很那么回事”---剧情太刻意(不过这也是种风格---呵呵)想法很不错--^-^
最轻松最好玩的一部丧尸片,英国人多可爱阿
看到一半不想看了,看到继父被咬 后,还做在车里面,彻底不想看了,有爱但是不现实,我喜欢直接爆他头,看别的僵尸片去了!
血腥暴力和特技效果都不到位 剧情就不用多说了 老套而又恶搞 到总是有些幽默和搞笑的桥段为影片增添了许多亮点 如果细细品味细节 会觉得导演的用心 也很有意思 但结局就可以直接忽略了
这个片子的确是僵尸片中的异类经典!小人物的生活不过如此吧……真实的生活也是这样吧……
hot fuzz更好看...不過simon pegg的都是好片子啦,主要是我個人不喜歡殭屍之類的東西...還有那個dave太欠抽了.
本片是对打击乐的表白,艾德象征着打击乐,或许有些人劝你放弃过时的打击乐,最后那些唱片只能堆在仓库,陪你长大的音乐只能关在一个房间里的角落里嘶吼,但是你始终维护着他。那不只是一张张唱片、一句句歌词,那是一个默默陪伴在身边的老朋友。 大近景快剪,到构想快剪多重对比,熟悉万合天宜的会对此很眼熟,很适合制造王大锤样板(喜剧基调、蠢萌)的人设。硬切多,容易打断情绪、打断思考,是在模拟断片式虚度光阴的主角的大脑记忆点。主角“振作”起来后就没有快剪了。 肖恩(男主) 艾德(室友) 彼得(室友2) 丽兹(女方) 大卫,小黛(朋友) 尼尔森(便利店) 菲利普(其继父) 芭芭拉(其母)
看不懂的英式幽默
三星半,死胖子总是好玩的。男主也一直喜感十足
我本以为故事的设定是肖恩就是僵尸,每天过的行尸走肉一样即使表面不是内心也早就是僵尸了,要不他怎么可以活着还可以把僵尸们引开,还有那句you got red on you,结局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所以我很失望
你身邊是不是會有這樣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胖子朋友 但即便他再怎麼懶惰 你都會力挺他到底?!
我不喜欢把好朋友当做僵尸养起来的结局~
布莱克书店里面的主角有客串。
我突然突然好希望有一个 Shaun一样的男友。真心的。又那么那么可爱。
/熟悉的西蒙佩吉,熟悉的剪辑节奏,跟《热血警探》一样,是我喜欢的。/肖恩他妈有够恋爱脑/对于一个有厌蠢症的人来说,这根本不是喜剧!一群猪队友!/真的好想一拳打死那个死胖子/不是有主角光环这几个b早就死了/越到后观感越差!
一部充满英式冷幽默的僵尸片,醉生梦死漫不经心深陷人生低谷的卢瑟勇斗真·行尸走肉,最终抱得美人归的故事。戏谑讽刺和呼应桥段数不胜数,分分钟让我笑得前仰后合,结尾又被戳中泪点。(8.0/10)
居然让我不害怕的恐怖片,黑色幽默,小人物里的爱恨情仇,有个可以陪自己2的朋友是一件乐事
要是没结尾可真是,有种想笑笑不出来的感觉。这是个探讨人性的片子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