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追日剧。
这部剧是因为潘妮妮老师强力“安利”之下,本着看乐子的心态追了。
现在只看到第八集,但我实在是乐得不行了,一定要把这剧的欢乐分享给大家。
本剧前大半段,大概1到6集都是很传统的日本正剧样板戏。
首先人设很套路。
穿西装的大河剧男主、男主的可爱女儿与美丽人妻及老家的老母亲、关键时候助攻的好基友、脸上写着我是反派的反派、无能的上级等等等。
人设套路到不能再套路,脸谱化的角色一点都不讨喜。
然后非常典型的下克上情节。
男主本着我是主角谁敢炒我的态度对着上级吼着人民生命第一的大道理bababab,再配上主角专用bgm。
呵呵,就差土下座了。
同时,把我乐到的就是了,男主BB完后就被停职了。
哈哈哈。
男主终于有时间谈恋爱了,发展感情线了。
反观现实的日本却是打着个现代幌子的封建国家,等级森严。
男主行为能在现实死好几回了。
接着,非常幼稚的政治斗争。
东山首相弱鸡不得了,开始搞环保能源的时候意气风发,像极了那些开局就喊别送,我c的队友。
然后就被各种打脸。
被男主突脸嘴炮输出,被女主胁迫开记招,被副首相背刺,被各路人马忽悠牵着鼻子走。
这一个惨字了得。
可这首相也不冤啊,他做事决策优柔寡断,全靠男主和剧情逼着走。
即使副首相是前期的反派各种给主角团使绊子,但感觉不会太招人厌啊,因为他至少有点本事。
相对之下,首相完全是个无能的东西,他是凭什么干到搞到首相的位置?
好吧。
首相和副首相的两派人开始政治斗法了,具体怎么斗法就是找对方的黑料。
虽说越是高级的斗争往往是使用最简单的手段,但只是找黑料似乎有点幼稚吧。
不要求像纸牌屋那种两面三刀,把控人性的高端操作,但挖挖墙角,偷偷文件这些还是可以的吧。
然而这些都没有。
还有实施政治操弄可以弄隐蔽一点,各种如实名制下毒的操作把我乐得受不了。
最后,说说关于前几集整体感受。
整体太套路了,没有让人太惊喜的地方。
虽然其中不乏有学阀垄断学术话语权,日本政府运行效率低下等现象展示。
但都仅限展示,没有深入探讨反思具体成因。
哪怕将这些现象造成的后果展示出来警惕观众关注相关事物,该剧都没有做到。
相反把大部分笔墨着重描写各种下克上情节。
整体观感非常无聊,逼着人退坑。
但大和田部长(划掉)田所博士每一集都跳预言家般说,日本要沉了,日本要沉了。
然后,我就觉得日本快沉了,再看一集吧。
结果到了第四集才沉了一点点。
另外,第九集还没有出。
等看完第九集后,再把乐点密集的后半段分享给大家。
这剧推荐对日本政治比较了解朋友一定要看下,你会找到非常多的槽点。
普通观众如果本着图一个乐得态度,也可以2.5倍速看下。
看过一篇文章,地球已有40多亿的年龄了,如果把地球历史比作一天,那么这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混沌。
生命出现得很早,但都是些低等生物。
直到晚上23点刚过,恐龙迈着缓慢的脚步登上了舞台,支配世界达三刻钟左右。
午夜前20分钟(23点40左右),它们消失了,哺乳动物的时代开始了,人类在午夜前 1分17秒(23:58:43)才出现。
人类注定只是地球的过客,肯定不是统治地球的最终生物。
恐龙统治地球1.6亿年才经历过地球地形的大变迁(有可能是外来小行星引起的),人类充其量才生存了几十万年(从智人开始算),建立文明最多不过5千年。
想看到地球毁灭,地球问你凭什么?
按现在人类的作法,恐怕很难再在地球上生存超过万年吧。
战争、疾病或人工智能……都可加速人类灭亡。
地球也会消亡,从地形大变动开始……慢慢地再也不适合任何生命生存……可能再经过几十亿年的混沌期……然后消散得无影无踪……当然,这些和人类毫不相干了。
给低分的原因就是剧情远达不到期望值,比较失望。
看得出来编剧很擅长写热血剧本,但是hold不住这种宏大的题材。
其实开场是很好的,以小见大让人有一种危机感,但是剧情一旦铺开来后,无穷无尽的开会与政治博弈(算吧?
)把前边种下的危机感一点一点给磨没了,以至于看到东京乃至关东真的沉没也没有太大的情绪起伏而后面就有点蛇尾了,特别是最后两集,“遇到难题=>解决难题”的公式化剧情不但不真实,而且会让观众感觉结尾有些草草了事。
最后其实提出了很多问题:1、移民单位;2、抽签移民;3、疫情;4、遗留居民。
由于前面过多的着墨内部斗争,以至于后面只能压缩剧情,通过剧本来“解决问题”,比如避开遗留居民或者政府是否要抛弃国民的难题,强行让小部分国土不沉下去,又比如只字不提囚犯如何解决等等,只顾表现政府和主角们的伟大丝毫不去对现实问题进行,可以说这是本剧最失败的点了。
电影版出的时候我就看过,具体剧情细节记不太清了,电影版的中国形象是负面的。
无论日本人故意也好还是大环境问题,总体来说,电影版的中国形象是基本是负面的。
电视剧版的形象涉及中国的时候我是不报希望能叫日本人给中国正面形象的。
但是看到大结局,发觉和电影版结局是不一样的。
以下涉及剧透请谨慎观看:电影版是通过将海洋地壳板块炸断解决日本陆地板块被连带滑坡式的沉没。
看电视剧版本的时候我就抱着再次出现相同的剧情然后日本没沉没。
然而似乎电视剧版本编剧们遵循了原著并且根据实际国际热点「环保和碳中和」做了一定时代修改,但是总体结局用了原著版。
所以根据结局日本陆地板块沉没所以日本人也对中国的形象,以及美国的形象做了不同的塑造,美国形象趋于不敢深入的点到即止的负面,比如总统影射川普非常粗暴的将汽车企业定性必须搬去美国合并到美国的车企。
而中国虽然有一定风波,但是通过退休主席斡旋,第一个公布接受一千万移民。
但是也有很多桥段很小白,以世界各地唐人街做例子认为中国会答应日本人移民中国后建设所谓日本城,这绝对不可能的。
现实我们如果真接受日本移民也不会允许他们单独聚居一个日本人主体的城市的。
更多可能是每个城市乡村都分散安置日本移民,形成日本移民尽早融入。
其他还有一些点懒得打了,太冷,冻手!
顺便,长评又出现小圣母了,真无语,中国大陆国家,总有一整个亚洲大陆架的安全,所以没法假设中国陆地物理沉没,然后搞所谓其他沉没论😂😂😂.. .....真无语
这部剧的正片9集已经更新完毕,结局也很明了:本州岛和四国岛几乎全部沉没。
沉没过程中发生了板块断裂,使北海道岛(及南边的青森县)和九州岛得以幸免。
冲绳群岛没有提及,可能被编剧给忘了?
(bug)大结局中的波折是鲁比病菌的突然爆发,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现实中的新冠疫情。
不过,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冻土融化,进而导致封存的远古病菌泄露出世、祸害人间倒是早已有之的警告,也不算太突兀。
回顾全剧,有很多值得关注的点:1. 前半部分的“关东沉没”与后半部分的“日本沉没“,都是学者警告后果比实际发生后果很严重。
但是,剧情重心显然在灾难的不可预料性上。
2.男主作为环境省官僚,却能越过环境大臣直接与首相、副首相沟通,是否不太合理?
虽说男主是“未来推进会议”成员,属于受到首相重视的特别工作组成员,但理论上,他上面还有个“未来推进会议议长”常盘纮一。
他越过常盘直接向首相递交提案,首相都懒得以越级上报为理由把提案打回去吗?
不过,也可以认为,男主写的分散首都职能提案引起了首相的兴趣,是剧情需要。
3. 上面提到的,冲绳群岛到底怎么样?
如果不受日本本土四岛的影响,那为何没有提及从本土疏散居民到冲绳的剧情?
有小伙伴提到,冲绳人口承载量太小,不适合作为人口疏散地。
这当然是重要原因。
只是我想强调的是,剧里没有直接提到“日本沉没”仅限于本土四岛的沉没,还是本土四岛加上冲绳群岛全部沉没。
••••••(待补充)
日本真的是非常有危机感的民族。
看点1:对中美博弈的探讨。
简言之,如此明确的亲中的作品,台湾看了都气死。
我也不知道是近些年日本民间对中国态度有所转变,还是单纯只是这个剧组的想法,但是,如此态度鲜明的亲中,还是很令人讶异。
我觉得就奔着这点,这剧就不应该在豆瓣低于8分,这是啥,这是政治觉悟啊!
看点2:日系洗白术——里城大臣和世良教授。
一开始是篡改数据的世良教授。
还对田所冷嘲热讽+诋毁。
里城大臣又是和财阀通气机密情报,又是自己偷偷卖掉了东京湾的房产。
过了几集都洗白了。
感慨。
日剧在塑造立体人物上还是比国产剧略胜一筹的。
作为平民当然会觉得里城大臣这样和财阀沆瀣一气很过分,但是想一想,不管是哪个阶层,在朝中都要有代言人的,难道不是吗?
只不过这个代言人是里城大臣。
但是在日本沉没的关口,需要财阀配合政府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里城的协调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所以说这个剧,不光是剖析了里城的两面,同时对财阀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有一定的双面解析。
毕竟在大难来临之时,比起一团散沙的平民,企业更能拧成一股绳出力。
关于中国政府出让土地建设日本城这件事,我就不做评价了。
如果真的有那一天,政府之间会如何谈判,和我等平民其实关系也不大。
但是如果真的到那一步,日本需要出卖的,绝对不止企业,艺术品和知识产权。
这个充其量是艺术创造者对于大国博弈的想象罢了。
如果真有那一天,谈判一定不会这么简单的。
最后安利一下日本旅行之千叶篇。
上面是美食篇,移民政策出来以后以后,天海一行在日料定食店里的就餐。
我看了很馋。
这时候我已经在上海关了快一个月了。
天海最后回家劝母亲移民的时候的散步的场景,很戳我
后来朋友帮忙找了,摄影地点在千叶。
有机会一定去打卡!!!!
End。
(3.5星)编剧把背景改得很切合当下流行的环境议题,切入点也很好,立足于各方出于利益而进行的博弈。
不少人诟病没有如美国灾难片般的大场面,我却觉得与其被戳个爽点,不如在利益博弈中展现人性的复杂。
日剧的优势不在大场面而在感情之细腻,这点在男女主角的感情发展上处理得挺好,在工作中建立的情感,很克制,但有着不经意的温情。
全片最科幻之处并不是日本沉没的原因——这反而让我觉得很贴合实际并不科幻(早几年或许科幻,可经过疫情魔幻的两年,反倒觉得这就是触手可及的未来),而是面对困境的解决方案,这让本可以严肃的对政治、社会、人性的探讨变得肤浅。
很多设置感觉不切实际非常架空,极大削弱了探讨的力度(比如男主是环境省的官僚,直接和首相交流,全剧没看到环境省的大臣)。
最有意思的是在中美之间博弈的7、8集,可惜浮光掠影两笔,又以简单的方式解决了问题。
最后一集匆匆出现的疫情点题了我们当下所处的现实,而又迅速地得到解决,似乎是为了拖长度,整个关于疫情的几十分钟删除也不会影响全剧进度。
人物塑造方面,最有感觉的反而是里城副相。
一个前半部把经济放于人命之上的政治家,在后半部从各种细处更细腻展现了他的动机:经历过日本战后快速发展时期的人,念念不忘日本经济的重振,而一切的努力在自然面前顷刻化为乌有,毕生奋斗意义丧失之痛,比起一味高喊“面向未来”的正义的男主角更让人动容。
看到他时,很自然地想到《东亚观察局》讲东京奥运会的一期节目。
讲到安倍,当年在64年东京奥运会的时候还是个孩子,开幕式上盘旋的飞机给幼时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日本当时高速发展的“黄金回忆”。
而当他成为政治家之后,重现当年的“黄金回忆”似乎也成为他的一个情结。
可惜,扮作Mario出现在闭幕八分钟的安倍并没有想到,四年后的东京奥运会会如此惨淡开幕。
也许他看到风光不再的东京奥运会的心情,和看到日本沉没的里城副相的心情相差无几吧。
最后感慨一下日剧里的人也陪着我一起成长。
小栗旬从高中生变成了帅大叔,松山研一从阴郁冷酷的L变成了正能量大叔。
而最意外是仲村亨,当年在众多港片里难忘的一张脸——冷酷阴郁的帅,在各种类型的香港男星中毫不逊色。
如今身型气质仍一流,在本剧中居然出演首相:导演or监督大人对历届首相的颜值有什么怨念么?
很难想象这样形象的人会在料亭里和各大佬推杯换盏,气质上更应该是去料亭刺杀大佬的杀手……而这位首相塑造得似乎更像是男主的牵线木偶,在关键时刻还犯策略错误,和里城副相比毫无个人魅力可言,浪费了仲村亨的气质。
最后的最后:全剧一点都没提到,如果日本沉没了,天皇如何安置?
按照日本电视剧的剧情,日本用5个大型公司作为交换,安排1000万日本人,分成5个地区集中安置。
这1000万人会形成独立的日本社区,可能会保留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政府。
这种鬼扯的设定,任何政府都不可能答应。
2020年,中国(不含港澳台)共有215个人口超过200万以上的城市。
日本要5个。
这些人形成国中之国,很明显他们不会热爱中国的土地。
西方很容易就在这1000万人中找到合作者。
中国怎么办?
1000万人如果想要半独立怎么办?
1000万人想要更多的资源怎么办?
1000万人是否要给中国政府交税?
还是给自己的单独政府交税?
这5家大企业给中国,日本人是否需要在企业工作?
剧中为了避免石油煤炭此类化石燃料进一步开采使用造成温室效应的加速,采用了一种叫COMS的新型能源,这让我想到了之前《太太请小心轻放 电影版》里提及的可燃冰开发。
网上科普了一下,原来这种能源是未来的新型环保能源,存储量非常巨大。
可以取代石油等化石燃料被人类使用数千年之久。
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南海海底和墨西哥湾海底。
呵呵,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难怪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了。
不过科普的下一段也提到了和剧中一样的大规模开采隐患,会造成本来就脆弱的海底地壳环境恶化,严重的会诱发海底山崩和地壳滑坡。
这也就是剧中提到的海底板块慢滑的理论所在吧。
抛开地图没有TW,或者剧情太扯之外,我们来谈谈这些人的安置点这一千万人安置的5个地方,地点有些意思。
一个临海的地方,好像是连云港。
2个都在湖南,地点好像是岳阳和张家界。
另外两个地方在西部,1个在青海,好像是西宁,1个在西藏和青海交界的地方,好像是昌都。
这五个地方选择的莫名其妙,连云港还好解释,毕竟沿海。
其他地方就不懂了
要点脸吧…
槽点过多 虽然剧情也算流畅可看 但处处透露着一些弱智 很难说能从哪里开始槽起
还不如老老实实拍灾难片,本剧的政治权谋真是既天真又可笑……
62/100.关东要沉拉,关东要沉拉,关东要沉拉
【TBS 21秋 日九】好铁,好无聊。
建国出品,必属精品。理想主义者必看佳作。如此宏大的背景,居然驾驭得游刃有余。又有深度又煽情,五星推荐。
值得看
剧本太无聊
加了不少政治细分和对于当下国际环境的畅想,但是结尾还是过于自我感动了。开始看起来还可以的政治戏最后就变为全员好人了,少了很多角逐。
最近关东天天地震这个剧看得我瑟瑟发抖
日本第一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第二没有真正的认识中国。这是日本自己忽悠自己的一部片子,说实话没什么意思。
理想主义过剩
前半比较沉闷,后半段才发力,第7集开始形势越发紧迫探讨的问题更沉重有力,逐渐发挥出日影强共情力的长处,要是压缩一下减少个3、4集,节奏应该会更紧凑
5星給香川照之
旬,你最终还是走到了小栗本山这一天!
这剧拖了两年才看完。想融入的点太多,无法做好取舍,以至于故事太杂乱。。。最后原来是个环保宣传片,可信度不高。
呕
编剧对于兔子的腹黑是真的挺了解的。
又一个持有科学家不是“脾气古怪的邋遢老头”,就是“道貌岸然的心机老者”刻板印象的影视剧。剧中社会里整个自然科学界可以说是不存在的,政府决策所依赖的所有科学推演全凭怪脾气老头(和他的两个工具人助手)在一间小屋里大呼小叫完成,再通过两个号称业界权威的老头的或被打脸或佐证就足够取信政府啦!结尾非得故弄玄虚的反转套路和怪老头演员总是故意用力颤抖着的嘴皮一样令人厌恶。
倭奴明明是个婊子,非要给自己立牌坊洗白,真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