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早就想看的一部电影 最近才看到 嗯~~没有想象中那么惊艳吧 但还是好看的 非常浓郁的台湾腔调 感觉如果剧中人物语速不是那么慢的话 这电影是不是能早个二十分钟半小时结束哈哈哈 开个玩笑~故事还是很好看的虽然开篇就表述了两个女孩喜欢上了同一个男生 但前半部分看下来两个女孩仍然给人既微妙又浓郁的同性之爱的感觉 不只是单纯的闺蜜情感宛婷这个角色前面部分表演的神态其实特别像我们中学时候那种瘦瘦弱弱白白净净有点娘娘的小男孩儿 虽然打扮是很小女生的样子 其实有些表演看起来有些过头 略显做作尴尬 而且她的语速真的真的是超级超级慢 不知道是为了角色这样演绎还是本人就是这样的 不过 在有许光汉搭戏的部分 这种感觉就莫名的消除了 一切又变得自然了 所以 我觉得许光汉的演技是真的可以的 演中学生一点都不违和~宛婷受伤后 希真和文棠生在学校门口见面那里 希真既有对宛婷的伤情和身体状况的难言之隐 感觉又有先前跟宛婷之间的微妙情感在遭遇到这一状况时所反应出的复杂情绪 所以面对文棠生时 很焦躁 很不知所措其实前半部分希真和宛婷的表现都很双性向 只是可能当事人自己并没有明确察觉到这件事 一是角色都是中学生对这些东西都是很懵懂的 对“正常”的异性之爱都是懵懂的 何况是正常生活中比较隐晦的同性之爱呢 所以对这个并没有明确的认知和察觉 第二 因为两人也都有喜欢的男孩 所以就很自然的忽视掉了同性之间这部分微妙的情愫奇怪的是 当宛婷变成男孩回来后 宛婷和希真两人的相处反而没有那种暧昧感了 变成了正常的闺蜜的感觉 两人就算睡在一张床上 观者也没有那种暗涌着微妙情愫的感受了 直到文棠生在情不自禁与刘廷拥吻但突然真切的意识到他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她了的时候 突然不知所措逃跑了 那天晚上 宛婷与希真喝酒醉了 两人看似沉睡了的那部分情感又再觉醒 直到这时候 重逢的两人才把从前那些隐秘的情绪以非常浓烈的方式倾泄了出来 然而此时 我们似乎已经无法定义两人之间究竟是同性之爱还是异性之爱了 而更让人感觉不知所措的是 就在宛婷决定接受自己与希真这份爱的时候 准备去向文棠生表明自己的选择的时候 文棠生却接受了宛婷已经是刘廷了这个现实 接受了不管宛婷是她还是他自己仍然深爱着这个人的事实 而宛婷也没有拒绝——当然不会因为与希真两人的突然情感迸发而轻易否定与文棠生的爱影片的最后 宛婷还没有做出选择 她是觉得幸福的 因为收获了双份的又有本质上的区别的爱 又是惶惑的 因为直到这一刻才是她/他真正要做出抉择的时刻 在她受伤的时候、被检查出双性体征的时候、出国治疗的时候、甚至是在进行生理的性别选择的手术的时候 都不是她真正做出性别的确认的时刻 在影片最后片段 才是她/他对于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究竟是一个女人还是男人的真正确认和抉择的时刻~导演是在发出一个疑问吧 人在性别(或者说性向)这个问题上对于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认知 是否可以混为一谈 还是说应该分开去讨论 一个人的性生理特征和性心理特征是一致的吗 或者说 是应该一致的吗~P.S.百度了一下 海吉拉(Hijra):在南亚乌尔都语中 通常被认为是第三性征的人——既非男人 亦非女人~
真的太好了,台湾对于性别认同、跨性别者的关注,不论是理念还是创作,都远高于内地。
小清新的外壳,却包裹着一个沉重而深刻的内核。
姚爱宁、许光汉把这种百转千回都演活了,这种想触碰又收回手的感觉,正是因为过于纯粹美好,反而在无可逆转的现实面前更加无解。
我们又如何定义自己?
你是异性恋?
你是同性恋?
你是双性恋?
你是无性恋?
倘若你爱上了某个人,而TA恰好是某个性别,亦或是另一个性别,而你,又是谁?
或许一切只是标签而已。
最终能拯救我们的,只是爱而已。
就台湾的电影就很敢,海吉拉作为第三性别,从心理到生理的转变,抛开电影里的爱情友情元素来说,这点还是很震撼我的。
整个电影两个亮点,一个是对于海吉拉这一群体的普及,还有一个就是女主的表现,30岁的女孩子去演高中生太生动了,没有任何硬拗做作的感觉,完全完全不违和,看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刘宛婷真的好甜呀,她每说一句话作为女孩子我都为她心动;大学之后,又变成日系小男友也是绝绝子。
我太喜欢女主的演技了,从此爱上姚爱甯!
许光汉演的男主文棠生也确实演出了我想象的样子,不得不说许光汉真是演校园剧的一把好手,但不知道为什么来内地发展之后拍的你的婚礼反而开始感觉演技生硬了。
再说说结局吧,这部电影是跟我朋友一起看的,我俩对结局的理解竟然完全不一样,这是我感到惊喜的,看到了希望,确实同一个电影画面是可以拍出那种千人千面的感觉的。
我认为女主会和男主好好的生活在一起完成对灵魂的救赎,但我朋友却认为女主因为无法面对男主和她的好朋友而选择跳楼自杀,也是从根本上解除了灵魂的束缚。
无论导演的初衷是哪一种结局,我都为他拍摄出来的画面鼓掌致敬。
看过的台湾片,多是清新如夏日午后的海风,连这类题材的故事都能拍出这样干净的感觉。
喜欢林清玄的就不会躲过那本《 人间有味是清欢 》。
整部片子还是很好的。
整部片子里有多少“货”呢?
男女、女女、男男、劈腿、公车露Y、校园早恋、痴女与渣男、小三面大妇,还有闺蜜同时喜欢一个男生啦,为了友情放弃爱情啦...真想对编剧说一声“很辛苦吧?
”,“算了啦,就算你当时告诉我,我也帮不了你。
”这么多错综复杂的感情线理顺了就是,爱情和性别无关。
相爱的是彼此的灵魂,躯体只是灵魂的一个容器,至于容器的美观与否,也只是吸引其他灵魂的方式之一。
感情的事,不用想的太远,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想到。
刚畅想了未来,献上了初吻第二天就消失数年...至于最后看过了两只飞翔的鸟后,她(灵魂还是宛)张开的双臂,我一心等她跳下去呢,结果影片结束了...前面的酒吧卫生间、被弯男宿舍你剪就剪了吧,可你这悬念留着啥意思?
那俩鸟(人)让她的“灵魂重生”了?
“请拥抱我的灵魂,在我的躯壳之上,相信爱能带着灵魂重生,让幸与不幸的我,成为被神祝福的使者”
他没有说恶心、变态之类的话他没有谩骂和厌恶,他说的是辛苦了和一个拥抱。
前段的爱情懵懂且美好,比起现在的狗血青春剧,那才是爱情最真实的模样,懵懂害羞悸动,小心翼翼的牵手,带着试探的轻吻。
题材真的很大胆,结局也令人印象深刻。
看完影片以后,脑中不仅留下了许光汉的脸、还留下了海吉拉。
因为许光汉一张剧照过来的,刚好昨天看到就下载下来了。
前半部分剧情好俗套啊,太俗套了,但是架不住男女主又好看恋爱又甜。
到了后部分剧情又很扯,女主变成男生了,女主上了闺蜜又上了前男友,大写的服气。
后来品品又觉得挺有意思,男女主最初谈恋爱的年纪应该是初一初二(女主还没有初潮…),我跟室友回忆了下我们初中时候也都有暗恋的男孩子,真的是很单纯的那种,懵懵懂懂 可能连喜欢是什么也分不清。
那时年纪太小了,真的会把对方当成自己的小世界,教室里偶然目光的对视,放学路上前后走路,什么都想碰巧和他在一起,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初中喜欢的那个男孩他校服的味道。
所以看到女主离开男主 男主伤心的时候,好像能体会到那种小世界崩塌了的感觉。
反而大了之后,好像情绪没那么外在,对方离开了也不能成为天塌了一样的事情。
然后觉得最浪漫纯粹的恋爱可能是在初中啊,喜欢一个人就是喜欢一个人,不是因为他的任何外在附加条件。
最后结尾女主的独白有给电影升华一下,爱的是一个人的灵魂,还是ta的躯壳,电影说“爱在躯壳之上” 。
我爱你,真的无关性别吗……如果不是那场意外,我们也许会一直快乐的在一起,结婚,生子,或者你会发现我的不好,然后吵架,分手,但是总比一切来的那么突然要好,就像是做了一场梦,催促着我醒来面对现实,我可以忍受疼痛、辛苦,却无法忍受你看到我时的异样目光……在这荒谬、失控的关系里,我不知道是该选择放弃你,还是放弃我自己……"海吉拉"从来不是被神明祝福的人,他们是游离于男女之外的第三世界,等待他们的,只有痛苦,没有解脱
昨夜熬夜看完《海吉拉》,在黑暗中享受宛婷、棠生以及希真所构筑的纯爱氛围,作出关于性、性别、爱情的思考。
宛婷、棠生在路边亲吻 希真和宛婷为闺蜜,棠生和宛婷为恋人。
宛婷是一名“海吉拉”——也即第三性别者,“ 印度人称海吉拉为“神的使者”、“神的新娘”,而实际上,在一般印度人眼里,不男不女的海吉拉等同贱民。
他们是印度最受轻视、最孤立的群体,被排斥在社会的边缘,生活在阴暗的世界里,遵循着自己的习惯和规矩,与普通人保持着距离。
”宛婷意外坠楼,子宫、卵巢受损,只等放弃女性的生理性别,以男性的身份生活,朋友、恋人不能相认,自我认同遭遇危机。
几年后宛婷归来,三人的关系发生微妙变化。
希真对宛婷暧昧模糊的感情因宛婷男性身份而发生转折,她从前喜欢对方而不自知,友谊变成爱情。
棠生犹豫过后接受了男生的刘廷。
宛婷既是男生,又是女生,性取向也变得模糊不清,爱情的领域骤然扩大,“请拥抱我的灵魂,在我的躯壳之上,相信爱能带着灵魂重生,让幸与不幸的我,成为被祝福的使者”。
这天上午阳光很好,棠生上楼 想起去年抄自龚姝微博的几段话: 我说,要是全世界的男的都是gay就好了,世界会变得美一点,同时所有人的余地都扩大了。
他说:那你呢?
我说:我是gay还是拉都行,反正我本来就不男不女,爱男也爱女。
塞车还在继续,他手握方向盘,就那样侧着脸对我说:我也是gay或拉都行,我是什么主要取决于你是什么。
“那等下吃什么?
”我一下把话题打断了,因为在我被感动(被感动的点总会特怪)的时候总是特别不自在。
我意识到我和他,我们压根不是男人和女人,我们不想就这么简单地被割离出身份,也可以说是正是因为男人和女人的分化太复杂,我们才情愿将男女概念整个地从自己的生命中剥除出去,退化为简单的“人”。
我爱他,因为他是个完整的人;他爱我,这使我成为完整的人。
这就是一个简单明了的二步证明推论,爱就是很科学的。
抄自龚姝的微博
李银河在《性的问题》一书最后提出展望,希望未来某一天,我们可以超越性别——男女的划分,以及超越性取向——异性恋、同性恋的对立,以一个自由人的身份去爱、去生活,这是新世纪的曙光。
大學寢室快畢業的時候曾談到「直男」與「自我意識」的關係,和室友們說「直男」在年少的時光裡很難有「自我意識」,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被「邊緣化」,也從來沒有被「客體化」,自然也很難有「自我意識」的覺醒。
幾個直男室友竟然表示十分認同,一點也不像四年前在臥談時與我針鋒相對的樣子。
想起從年少的日子一直成長到現在,似乎只是與自我周旋。
性別的身分認同或者自我期待可以說是年少時光裡的主軸,其餘的一切都圍繞此展開。
當然這裡的性別是社會性別而非生理性別。
我從未厭惡生理上的性別,但對社會性別的界定始終保持距離。
年少的我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麼要在所有表格上填寫性別。
這難道不是一目了然,也毫無必要的事情嗎。
在十幾歲的漫長日子裡,我也有一個(其實不止)像棠生一樣的男孩子,一個(其實也不止)像希真一樣的女孩子,所有的日子也都像在柔光裡。
有球場、天台的風、淋濕的背心和最純粹的喜歡。
長大以後,也曾流連在台北的街頭,在師大夜市上閒逛,只是怎麼也找不到像他們一樣的至死方休的喜歡。
與自我周旋久了,其實也就和解了。
不再擁有年少時大把的時光,就再無心思計較性別云云。
女佛曾引《世說》裡那句「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實在是年少之後的自我和解。
年少的孤獨或許是一種共同的選擇,在自我邊緣化之後,覺得沒有人可以靠近,或者願意靠近。
但那些孤獨中一閃的光亮,那些有點愚蠢的關於喜歡的故事。
就像許光漢的這張臉,耐不住仔細端詳,但永遠都是初戀的模樣。
这是整体看下来一部我还蛮喜欢的片子。
电影名称,海吉拉,意为第三性人群,他们是游走在社会边缘的双性人。
他们也许对自己有过歧视,或许也对自己有着质疑和不安。
婉婷气质甜美,希真个性洒脱,同时暗恋上棠生,因为一次误会产生隔阂。
形成了一段亲密又特殊的三角关系,他们在之后的时间里化解矛盾,经受住了友谊的考验。
影片给了我一种强烈的冲击感,从校园的青涩懵懂,荷尔蒙的躁动氛围到变性后痛苦折磨,不安与束缚的包裹中,探讨着情爱,人性,重生的种种问题。
棠生最终接受了婉婷,其实也是跟随了心灵,淡忘伤痛的过去,选择直面未来的一种错综复杂的人性方式。
最后想引用一句“请在我的躯壳上拥抱我的灵魂”尽情的享受精神世界带给我们的慰藉吧。
这种片子有拍的必要吗?
這誰頂得住啊!?
1、题材🉑️2、女主演技🙅3、女二好像赵又廷4、许光汉你小子什么都演呀5、拉腿那里懂得都懂
这是我今年看的最硬核的电影
看得好悲伤,为主角的命运而感到悲伤,其实男主喜欢的是那个人啊!跨越了性别,跨越了界限。男主太帅!
前30分钟清新校园爱情,甜死个人;后面一个小时就是三人之间挣扎的心路历程。挺有趣的一个题材,三个主要角色的演技放在当下的年轻演员中,还算不错,生动自然,看着不尴尬。收尾着急,估计编剧编不下去了,只能就这么一个开放性结局,让观众自己思索三人的后续感情。
3/10。我是真的看不懂这个评分了,明明电视剧到不行。是没看过《蓝色大门》是不是!我是为了男主看的,但发现不是电影脸。
主要是看颜吧,其他就不重要了,编剧脑洞不是一般的大,现实中女主角估计会被撕扯粉碎
学校摔一跤,姐妹变姐弟,女友变情敌,闺蜜变情侣,鸳鸯变BL,排列组合三角关系,人生不易;所以结尾仰天长笑是想怎样?
是自我认知和性少数群体的台本,但确实有点儿BG向,而且比较像在说真爱掰弯论——我可以克服一切,甚至取向,只要所爱是你。怎么说呢,看在意什么了。作为腐女加深情狗血爱好者看这种梗还蛮爽的,但是现实来说,性向天生论才是平权运动的基础吧,所以立意其实是在倒退的,并不是题材小众拍出来的东西就进步就先锋。吐槽一下结尾,这种老爱弄开放式结局,但真的不如给个明白,毕竟想说的已经说完了,打个句号利落的结束就好,省略号真的太矫情~ps宝岛小清新柔光滤镜好评,以及许光汉真的帅哎,身材也好有料!青涩风和学长风都完全hold住,果然是宝藏男孩啊。
这是一部听起来很刺激,看起来小清新,前半程让你嗑糖,后半程喂你吃shi,结尾还能让你在阳台点根烟思考爱情真谛与人生的神电影。
一个莫名其妙的故事……但是……男主好帅啊啊啊!
5.6(6⃣️),非常随意潦草的故事,全靠噱头支撑,并且拍得如此“素净”和寡淡,比较重要或者能凸显闪光处的片段竟都用自作聪明的方式意图做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高级感,可惜技术完全不过关。几位主演的表现相当的可笑,情节设计成这样说这是小学生谈恋爱也不为过吧?!
剧情…
前半段很纯爱,结尾太仓促,“很辛苦吧”仅这一句就给男主加分不少
前半段以为是蓝色大门,后半段…转折太突如其来了…
3.5。有点厉害,许光汉很可以,这才是爱一个人就是爱上ta的灵魂。
用十分清新的方式讨论了一个严肃的话题,全片最man其实是女配…许光汉可以,火了有道理。
剧本和人物很简单,片子也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而且要探讨的双性人主题看似很宏大,导演也没有搞得那么沉重,只是用纯粹的情情爱爱交织起了这个故事,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到底是因为他的性别而爱还是因为爱这个人而爱呢 ,请拥抱我的灵魂吧,在我的自由之上 // 这款台湾男孩很好啃耶,许光汉有几个镜头忒纯情了!
前女友变现男友,酒后闺蜜变py,都是性别惹的祸。敏感题材青春片、通篇小清新,情节转折之下拍得非常柔软,一看是位女性导演。不能和老戏骨比但年轻演员演得还算可以,只是“转变”之后的扮相太让人出戏。友情、爱情、性别之间,所有关系是接纳发展还是变异崩塌……故事后段情感上的起落幅度没有充分拉开有些落于平庸,重中之重的矛盾点有的没有展开,有的化解太快。题材和创意不错,“请在我的躯壳之上拥抱我的灵魂”其实是很透人心灵的一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