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光线
Természetes fény,Natural Light
导演:迪奈施·纳吉
主演:费伦茨·萨博,拉斯洛·巴伊科,塔玛斯·加巴兹,Gyula Franczia,Stuhl Erno,Szilágyi Gyula,Mareks Lapeskis,Kozó Krisztián,Nánási Csaba,Fodor Zsolt,Mondovics Mihály,Barta József,Illés
类型:电影地区:匈牙利,拉脱维亚,法国,德国语言:匈牙利语,俄语年份:2021
简介: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占领的苏联即将迎来漫长的冬天。István Semetka是一支匈牙利特种部队的一员,他的任务是挨家挨户搜寻游击队员。一天,部队在向一个偏僻的村庄行军时,遭到敌人的炮火袭击。指挥官被击毙,作为最高级别的军官,Semetka必须接任。穿过一片沼泽地,他把幸存者领到一个被占领的村庄,..详细 >
85/100 风格突出的战争片。减少戏剧冲突、配乐、对话、煽情、说教等,放大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摄影、构图等真的加分。电影让你沉浸式感受战争下的人性日常罪恶与无助。没有战争英雄事迹,只有普通人煎熬的战争生活与危机。
东欧二战末世黄昏。类奈迈施的极端密闭纯感官环境,焦点从未移开人物周遭的视线,镜头运动和剧作节奏上相比之也更为缓慢,大概也是最安静的战争电影之一:声音是用来突围的武器,而影像局部即一切的又一典型例证。摄影视觉上真的太突出了,几乎可以观众吸引全部注意力,按往年惯例来说怎么看也该拿个银熊最佳艺术贡献而不是导演奖啊……属于那类只能献给大银幕的电影,只有达成“沉浸”才能被动索取一定信息,在战争这种机能反应胜于情感思索的题材类型中是绝对相悖的,于底层逻辑中就已经奠定了回归人性主体的宿命基调。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普遍的现代观点中,创作者拍摄战争即为反对战争是一条绝对不变的真理,因为摄像机的介入反抗了自然法则自我消化的规律,留恋、眷恋着本不能纪录的发生,也和一众反战文学小说的个人第一视角叙事呈现的方式所一致。
光线自然,人不却再是人。
#LFF21 第23场 一部很适合在影院观看的作品,质感很绝,一名非职业的演员能够送出这样的表演,导演真的指导有方。
摄影极美,情绪也极为克制,几个浅焦运动镜头看的很满足。影片整体让我联想到谢尔盖洛兹尼察的电影风格。
服装不错,故事太平淡了。
#berlinale71 GREAT!!!没白期待。男主全程严肃脸,全靠微小的变化表达内心起伏,演技膜拜。(竟然是非职演员,导演花了两年时间找到的,顶礼膜拜。)片中有很多“自然光线”,印象最深的是映在士兵和村民脸上和眼中的冲天火光与远处乌云下夕阳的余晖,而对于这个题目,也可以有很多解读,妙。凝视在本片中多次出现,凝视远方,凝视火光,凝视对方,凝视你,Soldier! camera很gewaltig,配乐恰到好处。已与同事达成共识,影院上映时再去看一遍。(同事也抱怨太黑了🤣有两次我都把脸贴到屏幕上看了🤣
你们匈国自然光浅焦跟拍已是标配?男主诗人脸,或说游魂脸,很适合这表达。
拖沓冗长,意思不大。
这一部期待了好几个月了,在陆家嘴百丽宫观影体验极佳。同样也是查了一点资料,匈牙利军官是普通农民出身,因为战事在军中服役,不知他面对后来被挖掉双目悬挂于村口的老村长时是何种心情,也会有战栗、恐惧,直到事态失控。然后学到了starosta在俄语里是村长的意思。
#71st Berlin#最佳导演 片如其名 摄影突出 战争之中普通人的恐惧与挣扎
#71st Berlianle# 主竞赛最佳导演。应该直接发给摄影师一个艺术贡献奖。摄影实在是太精致了,线上看完全是糟蹋这部影片。视听上显然受到了《索尔之子》的影响,大量的浅焦跟拍运动镜头,不过影片并不是像《索尔之子》那么极端地把所有“不道德”的东西放在焦点之外,而是通过控制焦点来进行调度(调焦这个方法贯彻全片大部分镜头),一方面强调沉浸感,一方面也铺陈环境。美术方面做得很细致,加上画意摄影,以及对低照度的精妙呈现,使得影片在视觉上非常突出。另外这部二战题材影片涉及的也是甚少被提及的历史,虽说从“入侵者”的角度很难找到一个相对“正义”的角度,不过影片的关键情节聚焦在男主角的道德判断上,让影片也具有了相当的文学性。
美则美矣
a visionary director; looking forward to his future works
说实话比较无趣。
6.5分左右。镜头太美了,故事太单薄了,唯一一个深刻的镜头是燃烧的木屋,但是又给人浅尝辄止的感觉,片名就像在表彰本片的摄影,光影实在是细腻动人,可是给到本片,真是浪费。
电影在于摄影。晦暗画面中时时浮动的金光,如节制的台词后隐忍的情绪张力。很多场景让人想起画,比如一家人围在桌边那场仿佛《吃土豆的人》。一切结束于黑色背景前男主铺满暖光的脸,很好
#71’Berlinale 影像风格和去年戛纳片单里的《薄暮之间》类似,但完成度比它高很多(可以冲击下导演奖、艺术贡献奖),男主是导演两年内发掘的非职业演员
沉闷。但是那把火实在太震撼,男演员的眼睛太漂亮了。
摄影很。。。黑。强调沉浸感,聚焦男主内心。但是就这点意思的话还不如拍个短片。作为长片有些羸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