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写实犯罪题材还是有相对稳定的群众基础,本片与吴彦祖的《除暴》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后者更侧重影像风格,本片更走心,人物刻画更具维度,一群好演员撑起一个并不丰满的剧本,尤其是大鹏,惊雷平地起,未成想深谙喜剧之道的编导全能选手认真演起戏来如此惊艳,尤其最后那段歇斯底里的声泪俱下,罪恶的眼泪里夹杂着些许人性,微表情的展现太真实了!
优秀的男人确实不靠脸吃饭,足够的才华支撑着内秀由里及外散发魅力,大鹏这一路泥泞兼程风雨过来的屌丝男士逆袭记太励志了,从他身上能够发现无限的可能性!
可惜电影的可看性始终依赖真实案件改编及演员的精彩发挥,故事的完整性、细节的铺排及节奏的把控还是有待提升,犯罪电影的悬疑及反转底色做得不到位,详细可参考韩国的现实题材犯罪电影。
两星半吧,无聊,平庸,全程没有爆点没有反转没有多余悬念,感觉拍成了纪录片。
镜头语言刻意明显,像是一个电影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
槽点蛮多的,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最后劝自首那一段,“我们三个人在一起就是一个家”,然后给一个低视角的烟花绽放的画面,不看前面我以为是慷慨赴死的壮士在和家人告别呢😅。
女主的面瘫脸和做作的表现也是挺出戏的。
硬要说点好的大概就是能以嫌犯的视角展开整个故事,有一些教育意义吧。
预估一下开分不会超过6.5
看《第八个嫌疑人》第一次知道,广东竟然产梨,立刻去 pdd 上搜了一下,清远连州水晶梨,驰名中外。
也是看这个电影,第一次知道,孙阳竟然是香港人,一直以为是内地演员呢,他身上的北京电影学院气息很重啊,而且他内纯情的眼神,谦卑的态度,跟香港演员桀骜不驯的劲儿真的很大相径庭。
也是看完电影才知道,这电影竟然是香港导演和编剧,搞出的作品。
真的很内地文艺片 style 。
虽然我说,这电影类型化程度不及《除暴》,尺度不及《断桥》,真实感不及《白日焰火》,综合艺术造诣不及《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但想到是香港导演拍的,就又有点释然,浓浓的内地罪案电影风格下,又很有自由价值观下审视的态度,是跟内地导演作品的精神内核很不一样的。
说起来真有意思,这三样东西:梨,孙阳,电影的风格,都很北方,但他们仨却都来自南方。
首映礼现场,俞白眉说,这电影像《狂飙》,我其实是不太认可的。
《狂飙》、《绝命毒师》,这些影片的主角,都是好人被社会逼着作恶,所以观众会跟他们共情。
但大鹏演的这位,从头到尾都是坏 b 一个,尽管结婚当天给爸爸打电话的一幕很触动,但这人确实是人渣啊,我到底该不该跟他共情呢?
我内心很矛盾。
这可能就是香港导演和编剧的的特殊视角和我的道德观局限性吧!
还有就是,第一次意识到,大鹏还真的很会演戏呢。
《第八个嫌疑人》放映结束,片尾响起一首歌,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
对很多影迷来说,这个曲子并不陌生。
在娄烨执导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片尾,“那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的沧桑曲调,同样将观众调离当下,迅速拉回上世纪90年代的情绪漩涡中。
巧合的是,两部制作时间邻近的电影,也都用了广东籍演员张颂文。
他略带一点古板的形象和香港歌星王杰的歌声一起,在90年代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南方故事里,已然成为一种符号。
对90年代的高度还原《第八个嫌疑人》的故事取材于1995年发生在广东清远的抢劫案。
5名悍匪在短短几分钟内拦截运钞车,枪杀3人,抢下1500万元现钞。
这起建国以来金额最大的武装劫钞案当时轰动全国,尽管5名凶手很快伏法,2名主谋却隐姓埋名逃匿多年,直到21年之后才被抓获,案件真正水落石出。
电影讲述凶案的方式有很多种。
《第八个嫌疑人》无疑要用一种高度还原现实的方法,将当下生活在互联网科技时代的人们迅速拉回到那个一切都已逝去的年代。
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我始终被一种不急不忙、节奏却始终紧凑的讲述引领。
讲述者似乎并不急于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而是要带领我们进入到他们曾经熟悉的环境里,一一领略城镇、乡村、人和人的“风景”,在那之后,发生了一系列枪响之后,我们再来静观其变,看看有什么东西留下或消失。
发生的变化,在多年以后如何像古早胶片真正显影。
《第八个嫌疑人》的主线是警察追凶的故事,但实际上它有一个“上帝视角”,两条线并行,告诉我们警察和凶手两边同时发生了什么,直到他们会合相交,故事真正结束。
在主角陈信文(大鹏)和警察王守月(林家栋)最终相遇之前,他们各自向前的人生带我们看到了逝去的时间。
如果说林家栋代表一种坚守,那么大鹏作为主角,他的人生巨变骤然集结了时代的烙印。
——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大厦倾,眼看他隐姓埋名直到老钝迟暮……在这个人物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传统枭雄片要带我们领略的浪漫英雄主义,而是一个再凶狠、再有野心、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最终他也不能逃脱时间的宿命,归于衰老和无能为力,归于无人再记得风光的尘土。
在尘归尘之前,扬起风沙的基调便是《第八个嫌疑人》着力铺陈的氛围。
比方说,那缓缓驶入月台的绿皮火车,那发灰的水磨石瓷砖铺就的车站地面,那始终光线不足的派出所、储蓄所室内,那有着各种书法笔锋的街面招牌、那灯光昏黄的小镇夜总会、那稀稀拉拉堆满破败棚户的渔港码头……服化道的细致呈现,使人们恍如隔世般看到过去。
穿着“梦特娇”丝质POLO衫、梳着油头、红光满面的“陈总/文爷”,代表了一种意气风发的形象,与突如其来的大笔财富紧紧相连。
穿着灰色拉链夹克衫、腋下总是夹着小方皮包的“王公安”,也代表了务实低调的形象,始终在抵抗泡沫般骤升的野心和欲望。
两者之间还夹杂着摇摆不定的人物,比如孙阳饰演的堂弟陈欣年,他忽而想安分守己,忽而又想扬名立万,他穿着灰色POLO衫踌躇不安的样子也代表了一种人,他们在抉择中享有极为短促的荣耀,却长久忍受个人难以背负的选择之痛。
如果说《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将90年代抽象成一种意象,以极为迅疾的方式带人翻阅时代引至当下不可逆转的结果,那么《第八个嫌疑人》则要往前细细铺排,从具体的环境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具体选择,都要让大众想起,经历90年代变革浪潮的人们曾经过着怎样具体的生活。
个人和群体表演的层次感饰演主角陈信文的演员大鹏,在过去的影视作品中,多以底层诙谐的喜剧形象示人。
在《第八个嫌疑人》里,他首次大尺度扮演了一个从年龄到个性、面貌都发生巨变的枭雄式人物,打破了观众的刻板印象,并凭此角色摘得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专业奖项。
大鹏的精彩表演,和几个同台飙戏的演员的配合密不可分。
饰演追凶警察的林家栋,饰演妻子的齐溪,饰演堂弟陈欣年的孙阳,以及饰演因公殉职警察的张颂文,这五位演员合奏了一支时代曲,宛如不同音色的乐器合鸣,在故事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调性,他们在表演技艺上的稳定和变化给电影带来角色的质感。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香港演员林家栋。
和大鹏相似,从影多年的他总在港产片中饰演市井小人物,看似忠厚,实为奸角。
在《第八个嫌疑人》里,他首次扮演一位90年代的内地公安,正气凛然,拥有保守固执的个性,与以往反派角色明显区分开来。
一个原先演坏人的香港演员,变成了沉稳有素的内地警察;一个原先演底层小人物的喜剧演员,变成了惊世枭雄。
创作团队对两位演员反其道而行的调用,给电影带来扑面而来的新鲜。
最紧张的两场对手戏,就发生在大鹏和林家栋之间。
一次是大鹏饰演的陈信文在办公室密谋抢劫,遇到警察王守月闯进会议室投诉,众凶犯都难掩紧张神情,唯有主谋陈信文保持八面玲珑的柔软身段,谦卑有礼地迎客来,送客走。
他送走警察之后才摘下眼镜,狠狠抹了一把脸,把紧张却掩饰极深的呼吸调整至平日状态,继续带领众人密谋。
大鹏在这场戏的表演,让人想到他在电影《无名》中也贡献过颇有质感的市侩狠辣,是入世攀爬多年的人才拥有的“天赋”,不留一丝天真,油滑已达至臻之境。
而在警察和凶手真正相遇的对手戏里,我们看到了大鹏和林家栋两位演员势均力敌的较量。
没有音乐,没有打斗,仅凭文戏,两个人眼神的交会,就道尽善与恶缠斗的大半生。
林家栋注视着大鹏苍老佝偻的背影,大鹏缓缓转身,他停顿了一下,很快便回到曾经叱咤的岁月,此刻宁静的生活被一束穷追不舍的目光打破。
他微微一笑,依然像往日保持镇定,但他知道,镇定已来日无多,他即将迎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结局……大鹏始终闪躲、游离的目光,在饭桌上与林家栋闪闪发亮的双眼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两人“相知”多年,再遇时却没有警察追到凶手那种常见的一番痛快打斗,而是在静静的对峙中达到一种“这件事终于要完结”的平静。
他们甚至合奏出了彼此怜悯的微妙感觉,相比于两个人本来执着的命运,时间已经更长久地将他们推到渺小的边缘。
其实一切早已结束了,因为各自的衰老,写下了平等的句号。
信任危机下的电影思潮在电影结束以后,回看《第八个嫌疑人》的制作班底,你会惊奇地发现,这部有着浓厚内地现实主义氛围的电影,制作团队竟多由香港影人构成。
导演李子俊、编剧周汶儒、制作人郑保瑞,他们都带着港片基因制作了这部颇有国产悬疑片质感的电影,但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港片的氛围,细细想来,因为故事的呈现方式和精神内核已经发生了变化。
按照香港枭雄片的路数,陈信文这样的人物,在《跛豪》、《英雄本色》时是吕良伟、周润发那样的风光无两、不可一世,在《无间道》时是曾志伟、吴镇宇那样的深藏不露、度尽劫波,在《树大招风》时是任贤齐、林家栋那样的虎落平阳,一瞬黯然退场。
道尽世间百态的香港警匪片,早就将枭雄题材写出了各种细分类别,人们从慕强、慕富的浪漫往昔到现在只有《风再起时》的华丽哀叹。
港式警匪片难离色调丰厚的滤镜,即使面对荒芜崩塌的现实世界,也总会谱一曲壮歌。
然而《第八个嫌疑人》是一部静静将过去呈现的悬疑电影。
几乎不太用激烈的动作打斗,甚至很少用音乐。
只有几处紧张时刻,弦乐渲染了诡谲氛围。
依靠对白、演员神态和细节铺垫的环境,创作团队精心构置了一个真实平行的“过去”。
那个“过去”里依然有各种可能,企业家可能变大盗,储蓄所长可能一夜逃亡,他们只是摊开来给你看,没有谁是真正的英雄,他也有老去或无能为力的一天。
与时下上映的热门影片放在一起比对,《第八个嫌疑人》更是延续了暑期档《消失的她》、《孤注一掷》等热门影片的调性。
当下人们不再宣扬英雄式的浪漫悲歌,而是保持十分警戒:和你生活在一起多年的老实人,可能是个可怖的凶手。
——尽管这部电影在四年前拍摄,然而放到当下的社会环境里,却有一种莫名的融洽。
它也不失为一种曾经设定好的预言:信任崩塌,“英雄”迟暮,迟早都会到来。
始终稳定的角色并非没有。
例如齐溪饰演的妻子,单纯如从未走出桃花源。
她应对变化的方式是自欺,即使知道人心叵测,她也执拗地相信,家庭是必须守卫的最后一块堡垒。
对单纯的陈欣年来说也是如此。
纵使罪恶滔天,他也甘愿陪着哥哥浪迹天涯。
承受不能承受的创伤,最终换来一场荒凉噩梦。
电影落幕时,凶手落网成了必然的结局。
只是王杰的一首老歌让我们想起,无论怎样善或恶的人,他们都有过赤诚少年时。
那种自由驰骋的画面已成为一种想象。
它携带着旧时人们曾怀有的远大志向,驶向不可预知的未来。
而未来总在某一天平静地告诉你,结局早已写在过去。
《第八个嫌疑人》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犯罪片,于2023年9月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这部电影的背景设定在1995年的广州,以一宗武装劫钞案为切入点,通过刻画主犯陈信文为首的犯罪团伙,展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罪案追踪。
首先,电影的剧情设计出色,将真实事件与虚构故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编剧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推测,为真实事件赋予了更多的戏剧性和紧张感。
犯罪团伙的设定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同时也突显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黑暗面。
主犯陈信文消失于茫茫人海后的21年追凶历程,更是将剧情推向了一个高潮。
在演员方面,董成鹏和林家栋领衔主演,他们的表演功力深厚,成功地塑造了陈信文和警探这两个核心角色。
张颂文、齐溪、孙阳等演员的表演也相当出色,为电影增色不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衣云鹤、邵胜杰、王梓尘、徐锦明、王建兵等演员的精彩表现,他们的角色个性鲜明,为电影增添了许多笑料和轻松的氛围。
此外,电影制作方面也相当用心。
导演李子俊将一个复杂且紧张的故事讲述得有条不紊,画面感极强。
音效和配乐也相当出色,为电影营造出了一种紧张而富有张力的氛围。
同时,电影中的场景设计和服装搭配也非常符合90年代初的广州特色,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
然而,尽管《第八个嫌疑人》在剧情和演员表现上都有很高的水准,但在某些细节处理和剧情转折上仍有不足之处。
有些地方的情节设置略显突兀,缺乏一定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如果能在这方面进行改进,相信这部电影会更受观众喜爱。
总的来说,《第八个嫌疑人》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犯罪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它通过一个惊心动魄的罪案追踪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黑暗面。
虽然存在一些小的瑕疵,但整体上这部电影仍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如果你喜欢犯罪题材的电影,我强烈推荐你去看一看。
1、大鹏着实让人惊喜!
他再一次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不但是好导演还是好演员,未来可期!
2、本片是真实案件改编,结局令人唏嘘。
周润发在《阿郎的故事》里说的那句话,有些错男人真的不能犯,否则一辈子回不了头。
大鹏在本片里的经历也如出一辙,警示啊,莫以恶小而为之。
3、想起一首老歌,“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写得真好。
的确,平安是福,平淡是福,家人是福,健康是福,平常心是福。
人常在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何苦!
4、故事的结尾,当年的那辆出租车再一次驶进幽暗的隧道。
如果当时没有起心动念,后来的一切会不会不同?
可惜没有如果。
5、片尾放的是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听哭了。
若人生真是一场游戏一场梦,那祝大家平安,好梦。
豪气的出手,阔气的攀谈到日日夜夜胆怯的观向四周,如同时时受惊的老鼠一般,直到最后的声泪俱下,悔恨,绝望。
眼泪中充斥着他的罪恶也参杂着他的最后一丝人性。
这些细腻的情感在大鹏的脸上显得真切且自然,至于如林家栋,张颂文等老演员的演技不用说都是可圈可点,但导演的视听却将本片本可以好好利用的一大优点毁于一旦,他对视听变量的把控与电影剧情节奏的安排堪称灾难。
本部影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常看电影的小伙伴一般开片看到这几个字都会知道这种片怎样也不会差到哪去,但这一部真的可以说是我看过此类电影中最差的一部,因为它对特写类的极端镜头使用实在是毫无节制,特写的作用一般是用来强调,夸大某样事物。
看似每次在情感烘托时或者展示某个重要信息时候这样的作法更有冲击力,也更让观众记住某个点,但其实过量的使用却会导致其适得其反,影片中不管是哪一部分,演员表情,动作,或是影片中稍显重要的地点建筑,导演都会立马推上去给个特写,这样做的极大弊端就是打破了时空的连续性,特写此类的极端镜头会对画面造成与普通镜头截然不同的时空观感,所以一些本该让一件事清晰完整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时,他却大量用此类镜头把时空打的支离破碎这也直接阻碍了观影者对于事件或人物了解的一个完整性,这在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个人认为相当重要,完整性是一个真实故事时事件的前提。
也是众多好电影中的一个基本素养。
另一方面就是滥用特写也会让观众对此类镜头逐渐适应与审美疲劳,过多的特写用在了一些无用的镜头也就造成了真正需要此类镜头时,用上也难以发挥出它本来的效果了,因为整场电影观众一直在接受这种镜头,真正要用这种镜头给予观众冲击之时,观众也早已适应这种镜头的冲击力,情感烘托能力大幅降低,甚至造成了后面大鹏杀志强那一段剧情,来回的在孙阳脸上切特写造成了一种如鬼畜一般的可笑场面,一段本精心准备的杀手戏,却成了如一个小孩看着自己玩具被砸了一般的笑料,直接毁了这一场戏的情感基调。
这些就是其视觉方面的问题,可惜还得继续喷,应为它在剧本与剧情节奏把控方面也同样存在诸多漏洞。
在开篇大鹏的演技就先把一个大土豪的形象立起来了,但是随着其他角色的出现我们会发现除了大鹏其他角色形象都极其单薄,故事也就这样还算规矩的展开了,下面开始大篇幅的也就在讲他们组团打劫过程与警察发现后抓捕的一个过程,其中也没设置什么阻碍点,对于发现一个贝壳推理出走水路这样的极其精简的探案过程,使得像是一走了一次简单的逃跑与抓捕流程。
也就是从这开始,一些情感的联系,与人物动机的交代变得越来越模糊与不清不楚,从字帖开始我就有些疑惑,他咋就看出破绽了,这嫌疑犯留这又为了什么,也许是为后路?
但它交代的也真够急促的,毫无思考的空间,这一段推理可以说是一闪而过。
就姑且算这一段是因为我智商不够用,但是张颂文为什么临死要搞这么长一段动作烘托氛围,有什么寓意吗?
还有他与林家栋演的那个角色之间的关系,观众知道他们两个关系肯定属于那种情比金坚的,要不然也不会有后面的那番执着,但是这些情谊导演却毫无表现,好像在告诉观众这些你知道就好了嘛,我就负责把每个演员那张大脸拍给你看。
但志强的媳妇为何如此死心塌地?
他又为什么要提第八个嫌疑人?
他最后杀死他弟怎么就成了一种逃脱方法?
一个老板与另外几位嫌疑人又是怎么建立起这样精密的联系?
这些问题影片全都没有一点交代,只是全在最后二十分中将这些疑惑随意的丢给观众,却不给一点线索与思考空间,这也就导致了案件不够悬疑,情感够不上真实,所以我看完就在想,为什么这部片就像我在烧饼店买了个大饼但却在快吃完时老板让我想想他做这大饼时他揉了多少次面团?
无论怎样,大鹏演技的进步与影片部分片段对同期声的处理还算值得赞赏,但这样随意的剧情架构与视听运用,无不彰显着导演的不严谨与对镜头运用的一种轻视,这也同时是越来越多国产电影的一个通病,越来越多国内导演只会去追求短暂的一种视觉冲击,却忘了电影将近120分钟,每一分钟都是电影时空的流逝,不存在次要与重要之分。
当这部电影在前段不断近距离的展现着大鹏的嚣张表情时,也注定了焰火下的那次痛哭将不再绚烂。
本片采用了倒叙的叙事手法,最开始交代了警员王守月无意中在一条视频中发现了二十年前的一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并只身前往搜集证据,追拿犯人的故事,从而引起了对二十年前犯罪嫌疑人所犯下罪过的来龙去脉的叙述。
可以说影片将大篇幅用来描述了案情的前因后果,并同时对每个角色在不同阶段的外在和心理状态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
全片最值得大力赞赏的当属大鹏老师的演技了,他所饰演的角色陈信文从头到尾经历了意气风发的大土豪、因犯罪沦落天涯的亡命之徒、改头换面后小心翼翼地苟且生活的老实人。
不同阶段下的角色差异巨大,都被大鹏老师演绎得极为真实形象。
他的演技足够精湛,尤其是片尾处那一场伏法认罪后即将被执行死刑时的撕心裂肺地哭泣呐喊,满满的悔恨之意,但可惜一切都晚了。
不过这似乎也算是为整个人物的落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除此之外,林家栋、张颂文等老戏骨在片中的表现也都有特别可圈可点之处,很值得一看。
第一次看,超高清版;该片剧情以1995年广东省番禺市特大抢劫运钞车案为基础改编;片中还原了好几处真实案件的情节:例如,该案件的主谋确实是个工程公司老板,因为承接了一项大工程,资金链断裂,竟然决定打劫运钞车,还事先抢劫储蓄所“演练”;当年案发,劫匪所持枪械,确实是主谋认识一名银行押运员从单位窃取提供的,并且当时此人请假筹备婚礼,补印请柬以及事后警方在其家中发现粘着枪油的抹布,也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抢劫的过程,影片展现的算不上多么精彩,但也不是不算太差,感觉这个地方改编的火爆刺激一些更合适;之后抓捕劫匪的过程,感觉好多东西没有拍出来,例如当时这帮劫匪其中两人租货车逃往广西,广东省警方派出数名特警以及武警进行追捕,这么好的素材,影片中却进行了简化处理:几个人在一家KTV喝酒时被警方围捕;制片方这样做,有可能是因为“广电审核”;更又可能就是为了节省拍摄成本;结局部分较真实案件改动较大,不过主谋的化名姓氏与真实案犯一致;曾经出逃越南,改成了缅甸,可能是因为这两年缅北电诈比较“火”的原因吧;此外,该片的布景和道具不错,年代感得到了体现;不过,仔细看依然可以发现穿帮镜头:当年的运钞车是贵州航天汽车组装第四代丰田海狮,车头是:HANGTIAN字母;片中的运钞面包车车头是:TOYOTA字母,车门上却有JIN BEI拼音,感觉有些不伦不类;另外,两辆普桑警车,装备了长排LED警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警车,可没有这种装备;该片剧情最大的“败笔”之处应该是:路上堵车太吵,一个普通警察竟然冲进一家可以承包市里大工程的公司,找到老板,让人家快点建好;如果在现实中,即便这名警察的亲戚朋友是高干,也不应该做出这种事情;如果这名警察没有任何“背景”这样做肯定是脑子出了毛病;最后说一下,虽然这部影片一些地方不是那么“完美”,但是三星评价肯定没有问题,在国产电影中还是值得一看的。
看完琢磨了一下,具体的原因可能是导演(香港导演)缺少内地那段时期生活的具体体验,所以很多地方明显是有点「隔」,不够准确。
无论是剧本、台词还是演员的选角,都显而易见的出了一点问题,问题并不大,但是一个香港导演是无论如何感受不到差异的。
或许有顾问的存在,但也还是不行。
这个问题在若干香港导演拍内地题材上都会有。
除非他们是拍历史题材,但他们拍当下,总是拍不好。
好在这部电影有大鹏的表现救了场,否则的话,不知道将会是如何的一塌糊涂。
【2】实在是清汤寡水,甚至还不如《除暴》。犯罪和侦探的部分都做得很勉强,后期转向人物写作,但这里面有任何人物是值得琢磨的吗?强度上不去就开始强行让大鹏堆砌表演了,以及最后放这歌的意图又是?好好好你这样拍是吧。
一塌糊涂,狗屁不通,全是错的,浪费时间
整体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还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里面每个主演的演技都太好了,特别是最后大鹏老师实饰演的陈信文要捂死堂弟的时候,演技大爆发,大鹏老师太厉害了。然后这个电影告诫我们不要做违反犯罪的事情,一旦开了头,就没有回头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犯罪片和刑侦片杂糅,不知道到底是想表达什么
全片全方位臣服于演员的电影,又或者说,各方面都为了演员“展现演技”而出现的电影,效果就是只有单场的高光片段,以及只成就了一番演员,其余人都沦为陪衬
上次吃惊大鹏的表演是《无名》里的唐部长,这次陈信文更是一次颠覆性演出,影帝实至名归!印象很深刻的还有家栋哥演的王队暗夜里颤抖地叼着烟,张颂文老师巷子里的那段戏又是一次教科书级表演课,齐溪演出了杨芳最初的天真烂漫和后期的纠结的复杂情绪,她真的是个好演员,希望以后有更好的角色。孙阳也是个认真演戏的演员。导演火眼金星,4年前就能凑这么一副好牌!可惜剧情上稍稍有点虎头蛇尾了…希望他们的努力不被辜负,大麦!!
大鹏的个人show,其他角色都不太完整,围绕大鹏这个角色服务罢了。导演抛弃了悬疑类型的刺激,剩下的人性哲理的探讨并没有展现出来,像因果循环啥的设计,好多都过于刻意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大鹏演技很不错,张颂文的粤语加了不少分,剧本太平淡了,可能是对于这部电影的期待过高,有待改进
感谢导演让我花四十五块钱看了加长版社会与法,下次我还是选择直接看原节目吧
太荒谬了,第一次看犯罪片看得满头问号?整体拍得不好,也太浪费真实事件了!既然时间跨度这么大,人物内心转变一点都没拍出来,你说他是后悔呢,还是怎么样,完全感受不到。叙事上,展现过去的因和现在的果之间又想表达什么呢?也没有感受到,警匪之间追寻的关系,是想说什么?彼此牵绊拉扯?我也不知道!最后的片尾曲《一场游戏一场梦》又是在干什么呢?和人物和事件又有什么关系呢?又想表达什么呢?是想说人生是一场梦?不知道,就挺好笑的哈~#唯一可以夸得,90年代氛围的确做的不错
是怎么把电影拍得不如旧新闻好看的?我不理解
#SIFF25# 也是没想到,今年金爵主竞赛三部华语片,这部居然是观感最好的。惊讶于李子俊进步神速,更惊讶于大鹏的表演,情绪拿捏细节到位,有几场戏的眼神还有微表情简直绝了,拿影帝完全够格。相比而言林家栋张颂文就比较正常发挥,至于孙阳的角色有点吃亏,因为比较受到限制。整个故事很规规矩矩不整花活,而且尺度也尽可能保留了,人物的内心转变也是有迹可循更是清晰可感的,放到当下的犯罪类型片体系里看,能做到这几点其实整个故事的看点就基本满足了。至于大家说像娄烨我倒没太觉得,这部明显更走写实的路子,总不能因为都用了一样的歌就是抄吧。希望正式上映后能尽量保留尺度吧,三星半。
两个bug。1、陈信文老婆是个正常的成年人,怎么会在没有任何确认信息的情况下把一个陌生人带回家呢?3岁小孩还知道不能给陌生人开门呢。2、那个喜帖为什么单单就他们5个的印有瑕疵?搞枪的劫匪都要抢劫了,还认认真真搞喜帖结婚啊?还特意要请几个八杆子打不着一起的人?是对自己过于自信觉得警察查不到自己?还是故意留给警察线索?这块处理地特别不好。这部电影的优点是气质很好,让我想到了林家栋另一部作品《树大招风》,都是从另一面角度展现特大型犯罪人员的故事。希望导演再接再厉吧,还差点火候,三星半。
只能说是平铺直叙完整达到展现案件的程度,至于亮点实在是很难找。大鹏的演技对我来说还是有点过头,故意营造夸张的表情和落魄的模样,张颂文很明显比他自然的多。还有这样的包工头到哪找,赌上自己后半生来抢钱公司修桥,让恒大乐视老板看看,明明是大善人,却混得这么惨。(
这电影也太差了吧,悬疑电影没有悬疑,还刻画了一个赦无可赦的通缉犯,意义在哪儿…
整体都很含糊,表达什么呢?是说劫匪残暴吗?说警匪双方斗智斗勇吗?说犯罪分子潜伏多年也很煎熬吗?好像啥都有,又都不突出,太平淡了,看完就是莫名其妙,不明白图什么
你就说这个金爵奖影帝有多水吧!拍的什么玩意演的什么东西
看的影城千人首映场,算最早一批观众吧!电影质量很高,所有人的演技都是炸裂,大鹏就不用说了,作为绝对主角,他撑起了这个复杂的角色,十几年的跨度,这样一个逃犯,他杀人的时候,在逃的时候,隐姓埋名的时候,这种人性的复杂如果没有一点阅历和对人性的体察是演不出来的。作为一部犯罪题材的电影,导演虽然是香港人,但却拍出了和港片完全不同的黑色电影,林家栋这个警察和大鹏这个罪犯的对峙特别精彩,没有什么打斗戏,是真正的内心深处的斗争,就是看上去很文的戏却暗潮汹涌,这是很特别的。然后年代感、大陆特质,都拍得很到位。唯一觉得奇怪的是结尾为啥用“一场游戏一场梦”这是歌啊。。。
拍得很好 下次不要再拍了
英文片名 Dust to Dust 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