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片子故事老套,情节破绽百出,经不起推敲,从头至尾,都靠范伟的表演做支撑,而实话说,此片里的范伟演出严重模式化,像演小品一样去诠释人物,对比去年的《耳朵大有福》,实在是巨大无比的倒退。
看过《疯狂的石头》,看过里奇盖伊片子的朋友们一定会觉得这个片子很索然无趣,编剧水准平平,还用N年前的戏剧包袱和情节包袱来制造噱头,真是没有智慧含量。
很不错的国产喜剧片。
情节比较流畅,没有雷人的桥段,没有明显的漏洞,搞笑自然,不咯吱人,属于王小波推崇的有趣而无害的类型。
现在能让人看过之后说声不错的国产片太少了,投资都给了大导演拍大片雷片去了,拍摄小成本电影的创作者也多数很浮躁,于是这样比较靠谱的电影就尤为难得。
范伟的表演很不错,他演这种老实又热心的倒霉蛋已经轻车熟路了。
女主角居文沛头一次见,演技没有多出色,但是胜在角色讨巧,怒时杏眼圆睁,悲时梨花带雨,很讨人喜欢。
两个人居然也擦出了火花,那场分别的戏很有看头。
此外,居文沛本是学音乐的出身,本片的音乐是她创作的,演奏也是由她指挥的,她写的主题歌很好听。
有些桥段很有趣,比如南无阿弥陀佛墙前(疑似后海的广化寺)老崔与装修经理对峙的那场戏,双方的对话很有意思。
还有刘桦扮演的群导把妹的那场戏,古怪的气氛,做作的台词,把影视圈里导演与女演员之间的那点子乱七八糟着实调侃了一番。
老崔和群导关于《荆轲秘史》电视剧的一问一答,也颇有点儿针砭时弊的意思。
也有问题,比如老崔和小夏的感情发展,从误会到感动,再从感动到动情,这个过程还是挺清晰的,不过最后这一下,大宝推得太猛了些,显得导演有点儿操之过急了。
我觉得,即便是一个疑心重的人,也不至于有那么强烈的猜忌,特别是得知小夏怀孕,居然认为孩子是老崔的。
对于大宝和小夏的关系,导演似乎给过一点儿暗示,老崔曾经问过小夏,大宝对你怎么样,小夏支吾了一下,说还行;不过,如果能够再稍微透露一下大宝是个疑心很强的人,到后来可能也就不会显得这样突兀了。
还有一个就是影片的开头,来了一段装修经理在洗浴中心追大宝的戏,后来随着情节的发展,这一段与其他部分连贯起来了,可是一开始也没有什么悬念,连贯起来之后也没有什么恍然大悟的感觉,倒是觉得导演有点儿卖弄小聪明、小技巧,反而弄巧成拙了。
小夏去KTV接大宝电话那一节是对后面情节的一个伏笔,还是有必要的。
关于老崔提着箱子走还是拖着箱子走的细节具有象征意味,不过个人感觉有点儿生硬,不够水到渠成。
《疯狂的石头》后的小成本电影的成功,蛮好看的,这样的电影换几年前肯定能大大的感动我,可是现在有点困惑了,一种看的到结果的幸福,一种猜得到结局的爱情剧本,所有的模式都已深深的刻在成长的脑海里,形成了固定的爱情模式,长久,是否也是一种爱情的审美疲劳。
而且让人产生了疑惑,剧本有结束的时候,爱情如何维持,生活还要继续。
所以这样的电影能得到三星的肯定评价,却缺乏四星的如长篇小说那样的深刻,不过美丽的散文何尝不好呢,生活有时需要抒情的点缀,但抒情不是生活的全部。
电影看多了,有麻木,也会有一点点洞察力。
老崔双脚刚落上中国的土地,一个电话打来,又得往国外赶,可惜这落地和启程都非他所愿。
“两头都没着落”?
是的。
无论是有老婆的那个家,还是有合伙人的那个店,都不给他留容身之地。
靠不住,谁也靠不住。
不管是老婆、朋友,还是生意伙伴,这部电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
别跟我说“群导”是老崔的朋友,仔细看看他对老崔的“帮助”,就会发现,“群导”这个角色,恰恰透露了老崔身边人们的本质:人人都既是群众演员也是导演,都善于自导自演一出糊弄他人的好戏,只有老崔,容易相信别人的表演,末了不过落一套戏服。
骗?
骗你还是好的。
在必要的时候,他们会脱下戏装,向你挥来拳头和巴掌。
小夏好像比整天呆在国外的老崔更“聪明”,懂得脚底抹油、随机应变、见缝插针,但骨子里她和老崔是一样的,因为,她还愿意相信大宝,相信未来的火锅店。
不过在现实中,大宝和火锅店也不比老崔的老婆和塞浦路斯的中餐馆更安全。
于是,我们看到了霍布斯的战争状态:暴力和欺骗,成为每个人生存的逻辑。
可是,片子里的人们显然没有足以摆脱战争状态的“普遍理性”,在彼此之间建立契约。
而那高高在上的“利维坦”,当然也不可能把警察派到每个人的身边,甚至人们也不敢向警察求助。
因为他们知道警察的效率有多高,也知道警察会先怀疑你,更何况自己往往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只有像小夏邻居那样的“安分守己的良民”敢于“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那么,还有什么靠得住呢?
有人说,这片子里的老崔就是个傻冒,还有人说,他是个生编硬造的好人,不符合现实情况。
是的,因为我们身边和自己都是“群导”,都是像老崔老婆、大宝、光光这样的“聪明人”。
其实,老崔不过就是多点同情心,才送小夏回家;不过就是想拿钱能换回自己的护照,才帮小夏去拿钱;不过就是有点爷们劲头,才不把小夏交出去;不过就是不能让小夏在医院躺着不管,才卖了坠儿来付医药费;当然,跟小夏有了亲近的感情,也就更不能见死不救。
老崔绝对谈不上是什么道德高尚的模范,不过是个有同情心、讲信用、有时还有点爷们劲头的老实人而已。
但是,就靠这些“傻冒”的品质,老崔和小夏,两个陌生人之间,建立起了相互的信任,而后通过共同的患难体会到人情的温暖。
有人说这片子算爱情剧,但我觉得,老崔和小夏之间的感情,远不是炽热的爱情。
老崔的拥抱很勉强,但是他看着小夏送他的手机会湿润眼眶。
小夏对老崔的依恋,其实也并不多过终于发现可以信赖和依靠的男人的安全感。
不过,这种温情弥足珍贵,它比塞浦路斯的阳光更温暖。
越来越喜欢范伟老师了,真的是能把小人物演的活灵活现。
并且把小品的风格带到电影里,能做到完全不违和,也就是赵本山和范伟能做到了(比郭德纲要强)国产小成本喜剧电影在千禧年代的末期找到一条将恶搞与戏谑坚持到底的创作之路,这集中体现在《十全九美》《熊猫大侠》《隋朝来客》等喜剧影片获得了广泛的热议和不俗的票房。
然而,这些影片的口碑都经不起时间的推敲和发酵。
如今看来,当时这股如火如荼的“恶搞之风”是国产喜剧片探索之路上的必然风景,现在也时常会在各种网络大电影中看到那令人尴尬到十指扣地的不适和烂俗无趣的玩梗。
各种纯粹为了搞笑而拼贴与恶搞的情节段落层出不穷,这些影片把不讲逻辑和故事只爆笑料当作最终目标,只是为了逗乐和搞笑,完全忽视了故事本身的叙事线索以及贴近生活的艺术追求。
这就使影片中本该有故事、有思想、有成长的小人物变成了荒诞不羁、丑态百出的“跳梁小丑”,脱离了现实依据与生活化的情境,无法令人感动身受和体味生活。
在不动声色的冷幽默背后隐藏的是对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状态和生存困境的深入体察,也是对当代物欲横流人心浮躁喧嚣扰攘的社会的写真性记录。
正是有着这份对于生活化色彩的描绘以及对于社会的真实化记录才使得这部影片在观众的欢笑之余还能够达到启发人们与反思人生的目的,将观众的视线转移到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之中,把喜剧电影的本质重新带回到关注日常生活,见证小人物的成长之路上。
刚看完。
感觉影片的后期编辑做的比较好,镜头剪接的很流畅。
同期配音略显不足,几段插曲还都可以。
情节比较简单,以范伟几次回SYPRUS未果为引线,主情节是范伟帮助女主人公要钱,次情节总体来说有3个。
一个是范伟和他认识的编导之间的故事,一个是女主人公和他男朋友等一干人之间的纠葛。
最后就是他男朋友和那帮要钱的人之间的冲突。
我认为,这部电影情节构思一般,音乐尚可,画面和后期比较出彩。
1,一群老男人从头到尾小夏小夏地叫,令我身上一层又一层地起鸡皮疙瘩,小你个头,夏你个头。
还是民警同志地道,“你就是夏天吧?
”娘咧,原来姑娘叫夏天啊,一直憋到最后两分钟才说。
2,穿帮挺多的,尤其吃饭那个镜头,根本一筷子都没往盘子里夹,不过剧情已然这么抽了,个把细节大概没人会在乎。
然而女扮男装那个桥段还是轻微地令我感到不适,这种程度的装扮在古装剧里搞搞“这位公子”的把戏也就罢了,“这位先生”?
睫毛膏都没卸掉呢,当观众都是二傻子啊。
3,范伟延续了《芳香之旅》和《求求你表扬我》中的戏路,然而为什么每次都挑大眼睛小脾气的火辣美女跟他配戏?
同样的光打上去,一半光洁鲜亮一半沟壑纵横,其中必然应和了某些中年圆脸闷骚男内心深处的yy。
4,发自内心地喜欢小夏姑娘,她电死人的大眼睛,她孩子般哭哭笑笑,她女侠般喊喊杀杀,这角色塑造得太讨巧了,让人不能不爱,有几场戏根本是为她量身定做的,没办法,谁让她是漫山绿叶中唯一一朵红花呢。
换句话说,若只剩下一群华丽的猥琐男争相飚戏,你还能坚持看完吗?
5,老男人到底好不好,这问题见仁见智,然而导演态度是明确的,那单眼皮小帅哥翻脸比翻书还快,再扯上一个孩子,生死关头不再是好不好帅不帅,而是靠不靠得住的问题。
画皮和李米已经用血的事实教育我们:小白脸靠的住,母猪会上树。
那么靠得住的老男人到底值不值得失足少女托付终生?
我个人的想法是:别把艺术典型当生活常态。
6,作为第5点的反例,我要盛赞流氓导演把妹的那段华彩桥段,那蜡烛,那啤酒瓶,那塑料饭盒,那背景音乐,“人生就是一杯苦酒”,靠,我一个人窝在床上硬是憋住狂笑,某某教授,某某导演,某某大师和某某播音员在那一瞬间灵魂附体,齐声高唱:“我们搞艺术的,都有一颗容易受伤的,心灵的伤害”,如果能把所有老流氓们把妹的语录整理出来,那将是广大人民群众多么喜闻乐见的一道盛宴。
《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后,国内冒出一大批号称“石头第二”的片子,如《鸡犬不宁》《棒子老虎鸡》《十全九美》之类。
可惜这些片子实在与《石头》相差太远。
这部《即日启程》却相当不凡,多线结构的故事环环相扣而不显生硬,笑料足够,范伟和居文沛包括刘桦都有精彩发挥,几个配角更是有板有眼。
唯一觉得有点过的是那个老大居然把博物馆的秘道画在美元上,而且还是水印,太夸张。
但瑕不掩瑜,个人觉得这是两年来唯一一部能称得上是“石头第二”的低成本国产喜剧片。
为了男朋友不顾一切,最后发现冒险得到却是假币和男朋友的污蔑与抛弃。。。
被她隐藏护照而利用来跟她一起冒险的男人却在最伤心的时候卖掉家传宝玉给她看病。。。
她,得到了真情。
恩,这是个爱情喜剧!
学校的电影场每周五晚放两部电影,今天晚上的第二部就是《即日启程》。
两三年了很少在电影场看电影,今天想来真是错过了。
《即日启程》这样的一部电影,我不会去电影院看,买碟更是不可能,下载的可能性也微乎极微吧。
但在电影场和几千人在冬之寒意中一起看,却极有气场。
整个剧情其实没有什么出乎意料的,场景也很简单,大约有:机场、朋友的公寓、小夏和大宝的家、浴室、一面写有“南无阿弥陀佛”的墙、天桥、一个小屋子做警察局、群导的住处。
再加上一两辆出租、警车,影片整体成本想来不会太高。
故事的叙述上比较流畅,有时还很有趣,整体上不刻意,我蛮喜欢。
喜欢那个拎着而不是拖着箱子的桥段,影片强调了三四次,虽然后来小夏要他拖着,但打电话来要他去救小夏(情急之下)他又拎着箱子跑了。
有的只是力气,不过那也很好呀。
豆瓣上这个6.9分到底是怎么打出来的。还有女主角是不是电影频道的主持人?
故事本身就相当无聊
相当能扯。给2星好像少了点,给3星又多了点。
亚洲喜剧片的通病,幽默的同时非要加上那么一点赚眼泪的冷场。如果能去掉这些,这片就能和历史上那些著名的黑色幽默的喜剧不相上下了。这里面的搞笑部分都是靠语言和剧本支撑的,这一点已经非常非常难能可贵了,冲这一点给四星。
如果没有范伟,此戏将变得毫无趣味。
女主角换个人能好点
这么傻的情节,还有这演技.....
片头拍摄的非常不错,很有好莱坞风格,但后面就差了。犯罪分子何必要将地图印在假美元上的?太弱智了吧。而且包工头还有做假币的本事,太牛了。越看越失望的电影。若不是片头和那句“电视剧没那么严谨”恐怕只能给到一分了。
值得一看
2遍
09年看的第一部挺好的电影
居文沛真是好看,什么时候混到电影界了?
有点乱,故事拖沓
很愉快~居文沛是我喜欢的型。范伟也是我喜欢的型哈哈。他跑起来好像一只仓鼠。闪电狗里的那只。太可爱了。4.7第十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海分会场开幕展映。导演&文沛出列
值得鼓励的国产类型片尝试 和《人在囧途》比没有拼贴感 台词写得也凑合
这样的故事,俗归俗,可就是让人喜欢
青年导演刘江处女作。多管闲事引发的闹剧,范伟没少演这种窝囊老实人,居文沛这女主真是又婊又贱。有些剧情过于鬼扯了,根据假钞美金编号排列摆放居然是博物馆挖掘路线图
小成本,有诚意,虽然明显的头重脚轻,其实这样也就挺好了。
不是谁都能演喜剧的
范伟的助阵没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