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叔·叔

叔·叔,Suk Suk

主演:太保,袁富华,区嘉雯,卢镇业,胡轶心,林耀声,江涛,王晓怡,刘亭君,施魅力,黄国辉,翟紫筠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19

《叔·叔》剧照

叔·叔 剧照 NO.1叔·叔 剧照 NO.2叔·叔 剧照 NO.3叔·叔 剧照 NO.4叔·叔 剧照 NO.5叔·叔 剧照 NO.6叔·叔 剧照 NO.13叔·叔 剧照 NO.14叔·叔 剧照 NO.15叔·叔 剧照 NO.16叔·叔 剧照 NO.17叔·叔 剧照 NO.18叔·叔 剧照 NO.19叔·叔 剧照 NO.20

《叔·叔》剧情介绍

叔·叔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计程车司机柏(太保饰演),以及退休单亲爸爸海(袁富华饰演),即使大半生受尽传统社会的规范与约束,两人仍对多年来努力建立的家庭为荣。不过,两人没料到能在人生的最后这段路上,与彼此邂逅…。 柏与清(区嘉雯饰演)结婚45年,育有一子一女,可谓上一代传统香港人眼中「幸福家庭」的典范。海的太太早年离他而去,与儿子永(卢镇业饰演)相依为命。虽然海与儿子一家同居,却无法感受到家的温暖。而柏与海迟来的相遇,也翻搅起两人尘封心底的爱慾。面对「爱情诱惑」与「社会道德价值」的拉扯,以及内心「原始慾望」跟社会传统「幸福家庭」的抉择,两人究竟要回归最原始的自己?还是重返风平浪静的生活,继续守护社会价值观所认可的「美好家庭」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霍华德庄园大唐魔盗团外来者波士顿法律第一季结婚吧YOU迷案追踪小虾米也想钓到鲷鱼看不见的女人生死博弈法医朝颜2022特别篇平行森林菠萝蜜之谜甜蜜蜜:7510飞天大盗第七季从来没有开枪血祭SPECサーガ黎明篇『Knockin’on冷泉’sSPECDoor』~絶対預言者冷泉俊明が守りたかった幸福の欠片桃剑买房夫妻风云碑骇客追缉令夏威夷特勤组第十季大玉儿传奇偶像梦幻祭倒霉蛋淘金记绝地逃亡博斯第六季小熊小虎寻宝记远古巨兽:狼蜥兽全境封锁

《叔·叔》长篇影评

 1 ) 受伤最大的是海吧?

海的付出是全身心的,扔掉了陪伴大半辈子的初恋记忆,想与柏厮守下去,但柏最后的转身实在决绝。

被儿子发现了之后黑暗中躺在床上的场景,让人觉得莫名的孤独。

另,有人说音乐太出戏,我觉得很好。

出租车上,微风细雨一响起,我哭了,虽然那是个甜蜜的场景,但歌声中一股淡淡的忧伤,让人明白这甜蜜的短暂。

比较两位男主的演技,我觉得袁老师更胜一筹,初见时的笑、一起做饭时的笑、拿回十字架时的苦笑,都很有感染力。

 2 ) 不谈主线,谈一谈片中的两个题外话。“同志养老院”和“同妻”。

影片主线太清晰了,剧情交代的也很清楚,不再做讨论。

这里我想说一下剧情中的一个真实的议题“同志养老院”。

这个话题我听到了很多年了,多年前在上海也有朋友谈起,但是还没像香港一样走上议员的提案。

看似很大胆很美好的方案,其实多么的渺小,多么的没有意义。

大环境不改变,试图在不平等的大环境下建立一个相对平等的小环境,这个话题多么的“傻”啊。

这种“傻”让人悲伤。

多么无奈的权宜之计,中国人的隐忍在同志群体的反抗中进一步体现。

但是这一步走的又这么的大,有人站出来,把问题提上社会讨论,背后是多少的牺牲。

为什么同志要出柜?

直男直女就不要出柜吗?

为什坦白自己的同性取向这么难?

异性恋不需要坦白自己喜欢异性的性取向?

“我是异性恋”这句话有人听到有人提起吗?

相比同志话题被人反复提起,还有个更可怜的群体就像是影子一样伴随着同志群体,但很少被人提及,那就是同妻。

大家都是普通人。

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影片中同妻的镜头屈指可数,但是带给我的悲伤更甚。

作为同性恋,选择了异性婚姻可能是时代背景下的权宜之计,可是痛苦是一辈子的,不仅自己,也带给同妻伴侣。

她再好,再体贴,再善解人意,可是依旧痛苦。

隐忍之下的痛苦,她知他也知。

女人都是很聪明敏感的,了了几个镜头交代了一切。

她的病痛他体会不到,他的心事她处处知晓。

爱这个家,就要一直忍下去。

多么痛。

我和我的同性伴侣在国外结婚,我所在的尤金市同性婚姻占比很高,我们小区就有不下四对。

当一个社会对同性伴侣“见怪不怪”才不需要什么同志养老院,才不会有同妻的悲剧。

有感随笔,凌乱之处请见谅。

感谢阅读。

 3 ) 名场面

阿海:(拿出十字项坠)送比你,挂係车头啊,佢会保佑你。

阿柏:我以前有个老死,佢叫阿宝,果阵时我地一齐游水落来,佢呢,成身都系符,但系佢第一个冇咗。

所以,咩菩萨啊,观世音啊,我都唔信嘎,我净系信我自己。

阿海:你知唔知我仔要我信主啊,佢同我讲滴咩啊?

阿柏:咩啊?

阿海:佢话……如果我信咗主,第时佢死咗,佢都识得地去揾翻我。

(阿柏接过十字项坠)……阿柏:我仔话,退咗休,每个月会落滴家用比我。

阿海:恭喜晒你喔,尼滴系每个老豆嘅梦想来噶嘛。

阿柏:都算系咁啦,我落来香港果阵时,咩都冇,两手空空,宜家有层楼,有头家,我都冇咩遗憾。

(阿柏拿出十字项坠还给阿海)我退咗休啦,唔需要尼个啦,你摞翻去啦。

阿海:即系话,你唔会同我翻教会?

不如,试一次咁多啊?

阿柏:我屋企都冇人信教嘅。

阿海:咁即系第时我地死咗,我都唔知係边度撞翻你。

阿柏:乜你讲得咁难听嘎?

阿海:系咯,讲得咁难听啊嚯?

 4 ) 柏與海

這是柏與海的故事,兩個老男同在公園不期而遇,一見傾心,有種相逢恨晚的況味。

柏是典型香港基層傳統男人,年青時與父親游水偷渡香港,一直由送米工人到開的士繼而成為車主,結婚後和老婆捱大一對仔女,擁有自己物業,生活無憂,一直開的士打發時間。

海的背景比較模糊,離婚後老婆再婚,他獨力湊大兒子並和他及媳婦孫女同住,身為虔誠基督徒的兒子對他起居飲食異常苛刻,相處疏離不融洽。

他一直希望政府能興建一所同志安老院,但礙於不能面對兒子而未能和同志朋友公開發聲而感到愧疚。

柏在這段關係上比較被動,最初只為性,沒有想過發展一段感情,反之海則較主動 (帶柏到同志浴室,趁兒媳孫不在邀柏到家玩煮飯仔,一夜纏綿),在這段關係上,感覺柏應該是「男」方,而海則是「女」方。

柏勉強地維繋著那種別人期望的夫婦關係,正如他那件舊恤衫,明明不屑一顧,但棄之可惜,但卻又只能被冷落在衣櫃一角,像他一樣永遠不能跳出這個衣櫃。

他把女兒和那架代表他人生最大成就的的士交託給女婿阿鄭(聽口音應該是新移民),這可能是把他投射到年青時的自己,剛從大陸到港的無助徬徨。

片中雖然沒有交代很多,但柏和老婆應該比較偏心兒子(從女兒口中提過和女兒在一家食飯時見母親夾雞髀給兒子閃過的眼神),柏幫女兒可能是一種補償。

海很努力地投兒子媳婦所好成為一個基督徒,他説不需要經常返團契,又分不清團契和查經班的分別,心不在焉地在教會唱歌等這顯示他並不投入虔誠,他知道自己同性戀者身份和基督徒本身是一個不能逆轉的矛盾,深知作為虔誠基督徒的兒子絕對不會接受他同志的身份,所以他表明不能公開出櫃,同志安老院對於他只是一個可望不可及的烏托邦。

柏和海都有嘗試邀請對方進入自己的生活。

柏邀海到女兒的婚宴;海邀柏到教會並送上十字架頸鏈。

但最後雙方都在同性之愛和家庭羈絆上無奈地選擇了後者。

柏和海的愛只能永遠停格在那天如夫妻般在街市一起買餸煮飯一起坐在梳化看電視親熱纏綿一起睡在同一張單人床上之後一齊食早餐,這些普通不過的日常對他們來說是偷回來的奢侈。

但他們都知道那一天那一晚將一去不復返,成為彼此一夜無眠的回憶。

片末海獨自在床上哭泣和柏在空無一人的教堂坐下,是對忘情棄愛的悼念與不捨?

太保這個遲來的金像影帝奬座就如柏那部早已供完的的士一樣,是這些年默默打拼回來的成就,衷心恭喜,太保破格精湛的演繹,實至名歸。

 5 ) 57

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要大胆表达自己,做真实的自己,无惧别人异样眼光。

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科技越来越发达,但我们的思想却越来越收局限呢?

同性的感情,目前大家常见的是比较年轻的人,因为年轻勇于发声。

无意的选择忽略更年长的群体。

能感受到他们最浓烈的感情是日常的生活,一起买菜做饭,一起去海边散步,一起在的士上听歌……为什么男女之间的性欲被普遍大众接受,反之则讳莫如深。

我审视自己的认知,觉得抱歉又无法直言,也无法帮助。

我能做到的也只是尊重。

影片中男主的妻子应该是最早察觉丈夫感情的,也是。

结婚几十年生儿育女,儿孙绕膝。

可能比男主自己都要了解他。

‘谢谢你请我来参加婚礼’‘是我要谢谢你赏脸来到场’ 两情相悦的人,无论是什么性别,这对话的杀伤力依然直击人心。

他看他贴心的照顾妻子的情绪,看他作为父亲慈爱的样子。

心里是不是想的是,我爱的人真的是个很好的人他告诉他信教是为了死后也能相见;他后来告诉他,我们家人都不信教。

影片到此已经阐述的很清楚两人的选择,做自己并不是光有勇气就可以。

开始不知道自己写这篇影评是出于什么原因,写到这里知道了希望自己能做到尊重。

不是把站在对面说给他们尊重,因为‘给’就偏离了。

我希望能做到更好的尊重,对身边任何一切值得尊重的情感和事物。

如果可以,人生真的须尽欢

 6 ) 权衡利弊的夕阳之恋

两个退休的老年人,年轻的时候符合主流文化,娶妻生子。

计程车司机柏按照现在来说应该是攻,也能和女人生活,所以对老婆不热情也不坏,另一个单亲爸爸海,现在口中的受,让她和老婆在一起就是煎熬,所以故意惹怒离婚,一个人抚养儿子。

攻好隐藏,孩子不会发现,妻子会发现,但是受,孩子都会发现。

不得不说电影的家庭都很不错,妻子包容爱家,孩子也尊重父亲,都赡养。

我想说这个岁数为什么还做这样的事儿呢,出于身体的欲望么?

身体的需要,想知道和男人做,是什么感觉,也有不满足的心里,一辈子了为了家庭,退休了,为了自己,活一次。

司机柏,一开始只想要肉体,但是海呢,有过几任男朋友,肉体不匮乏,心灵匮乏,柏被海打动了,但是长久的关系,会影响家庭生活,你恋爱了,枕边人能感受不到么,你越对对方做的越多,就对家里投入越少,精力就那么多,老了不能晚年不保,双方没在一起是必然,已经不是年少时说的勇气了,年轻都没有勇气,老了拥有了这么多,还会舍得放手么?

他们两个人是短暂的爱过的,只要不贪心,这就是意外的幸福,对于这份感情,是遗憾还是礼物全看个人怎么去看待。

没有这份爱情也是双方的选择,里面所有的无奈其实是交换的代价,不能说因为是同性所以不被世人接纳,无奈选择了家庭,是你害怕选择同性面对的未来,或者说你选择同性你损失了什么,没有子女送终,孤寡老人的痛无法承担,与其说自己的软弱失去了爱情,不如说这是一场权衡利弊,你选择了对自己有利的生活,代价就是你的婚姻爱情心动的感觉没有,很公平的一件事,最不公平的是伴侣,她带着满腔的爱与奉献投入家庭,得到是你口中所谓的爱,你爱一个人十分,你说这是爱,你爱另一个人一分你说你也爱,没错是爱,但是爱太笼统了,只有双方能够知道你的爱有多少,柏的老婆心里会有多难受呢,如何面对自己用一生去经营的婚姻,离婚还是继续?

这个年龄的女人应该没法离婚了,两个人谁离开谁生活都会凄惨,子女有家自顾不暇,一个人生活年龄越大越无法照顾自己,为了活着,起码说死的时候不会尸臭也要继续在一起吧,到头来自己的婚姻是一场梦。

人不能辜负自己所以选择诚实面对自己,可是你当初就是带着谎言来生活的,你要从一而终将谎言变成事实,你才能过好这一生,你才能不去辜负和你一起创建生活的人。

所以爱情重要么?

爱就是爱,在哪里就好,你知道你心会动就好,遇到一个自己爱的,又能一起生活的人是不容易,我们要如何努力经营才会让爱不消失,我想是承认爱本身会消失,在狗屁的生活面前就会被消耗,所以有些出轨我们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自己自律一些,人生很难,错误是不会被擦去,只能覆盖,诚实别加自我同情的滤镜去过这一生,或者说权衡利弊的去生活,当一个利己主义者。

在短暂出轨,不影响生活的前提下,这样的夕阳恋情,有肉体还有情感,这就是上天对勤勤恳恳的老人一份礼物,但是太贪就会万劫不复。

 7 ) 黄昏恋?!宝宝hold不住啊

温馨日常滤镜下的黄昏恋。

就我个人的审美取向来说,真的是很出戏。

尤其是床戏。

想用力开船,可是只有两幅干瘦发黄的皮囊。

国语低音男声配乐也让人不舒服。

可能是因为我始终认为,这种事在现实中只可能发生在西方国家。

白人男性与白人男性之间。

意乱情迷之间。

老大爷去公园里不下棋、打牌、抽烟而只是为了约炮??

一个中年流氓飞仔和白发苍苍的阿伯是十年以上的“伴侣”?

这样说或许有些自我东方主义。

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坐井观天。

总觉得这是同性题材传过来之后,Asian导演们拍无可拍,另辟蹊径的产物。

两个演员以后想起这一段不会发噩梦吗?

中间穿插了一条大的副线。

为老年同志者平权的政治运动。

提议建一座同志养老院。

建了又如何?

不就等于自找打吗?

大无语。

现实中有几个阿伯那么有空、有钱干这事呢?

说白了就是缺爱缺勇气啊。

两个叔都和家人感情一般。

有话不直说。

受不了。

似乎是因为自己的性取向而心有愧意。

但也可以反过来思考,因为自己无力改变现状,无力找到更高层次的满足,就把问题归结到性、爱欲这方面上来了。

海那么努力不让儿子知道,竟然半夜一点把演讲视频开得那么大声?

只能说是“失恋”刺激的。

可是我又想,真让你们去了那个老人院,天天对着彼此,看不到妻子儿子孙女,你们还会对彼此有感觉吗?

不会腻嘛?

还能天天像吃完爱心晚餐之后那样缠绵吗?

醒醒吧!

我的导演!

既然如此,还不如把这种爱情还原成友谊。

兄弟情。

这才是真正的基友啊。

同窗之爱 (1984)7.81984 / 英国 / 剧情 爱情 同性 传记 / 马雷克·卡尼耶夫斯卡 / 鲁伯特·艾弗雷特 科林·费尔斯

 8 ) 当GAY老了 ——我们该如何纪念《叔·叔》们

关注老年男同志群体的港片《叔·叔》夺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与最佳女配角,入选70届柏林电影节。

在和风细雨式的动人细节里,我们得以一窥老年同志被遮蔽的情欲和精神世界。

“我儿子劝我信教时说:‘爸,等我死了,就知道去哪里能找到你。

’”六十五岁的海望向七十岁的柏,平静的重复儿子当年的话。

而自称“不信神佛也不信观世音”的柏,伸手接过了十字架挂坠。

这是老年同志爱侣相见恨晚的海誓山盟:克制、直击生死。

柏与海海早年和妻子离婚,独自抚养儿子成人,如今儿子已经成家立业、育有一女,海和儿子一家三口同住。

三代同堂的生活虽然全无长辈威严,倒也还算温馨:和儿子一家人开玩笑,说“请你们送我去养老院”时,儿媳开解:“你儿子这么孝顺,送我去都不会送你去。

”柏年轻时一无所有游泳偷渡来港,和妻子一路相互扶持,如今儿女双全,第二个孙子将要出生。

他们各自保有秘密。

和不少五十年代前出生的男同志一般,香港电影《叔·叔》的两位主人公娴熟得将生活劈为两半:忠于自己的“同志”部分,融入社会的“父亲”、“妻子”、“好男人”部分。

海每周和儿子一家人去教会,也去社区服务中心和同志老友庆祝生日。

柏晚上接孙女放学回家吃饭,白天开出租的间隙在公厕猎艳。

两套生活有清晰的空间界限,属于自己的公厕、桑拿和公园,属于社会的居所、工作和街坊。

两者井水不犯河水,直到海与柏的相遇。

在晚年遇到想要共度余生的人,是一种罪吗?

第一次相遇,有家室的柏只想寻欢,单身的海更想要稳定的感情“先做朋友看”,柏讪讪说下次吧,两人不欢而散。

第二次在公园相遇,话题延展到家庭和人生经历,临别时柏决定送海回家,一边说不收朋友钱,一边却要他坐在后排。

如果说前两次相遇还在试探和犹豫,隔开私人空间与家庭空间的那道墙在其后轰然崩塌:先是时间的融合,再是空间的坍缩。

海在晚上传来消息,柏一边埋怨要注意时间,一边心急火燎的下楼打电话。

柏和海在同志桑拿约会,鱼水之欢后,海躺在柏的腿上,听他讲米店送货的发家史,倾诉自己曾经因为不会英文找不到工作的苦。

“我们这一代人谁没吃过苦”,柏一下下顺着海的头发,某层界限被轰然打破。

几天后,柏趁儿子一家旅行,邀请海来家里小住。

当儿子一家缺席时,海终于拾回一家之主的从容。

两人逛菜场,海尽显杀价的本领,在爱人面前表现得像他炫耀成绩的孙女。

晚饭有番茄牛肉、清蒸石斑,海给柏盛汤时视线离不开他的脸。

饭后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两人含情脉脉的对望,情欲一寸寸展开。

此刻属于“私人”和“家庭”的割裂空间终于被打破融合,柏和海在本属于自己又不属于本我的空间,仿佛享受着偷情的快感,却又大张旗鼓、名正言顺。

他们试图夺回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权,尽管短暂,尽管仰仗儿子不在家。

柏也礼尚往来,邀请海参加小女儿的婚礼。

喜酒高朋满座,柏用老邻居的名义将柏介绍给家人、同事和邻居。

觥筹交错,海祝福新人早生贵子,眼里是叮嘱自己的女儿女婿的笑意。

曲终人散,一家子人在门口列队和老友们道别,柏握住海的手良久。

“谢谢你邀请我”,“是要多谢你赏光”。

曲折爱意在大庭广众间说的明目张胆。

家有一GAY《叔·叔》剧本脱胎自香港大学教授江紹祺的口述历史作品《男男正传》。

作者一次谈及采访经历时,提到他惊讶于访谈对象竟然能把故事说得如此流畅通顺。

他追问这些受访者是否曾将故事告诉别人,却全是否定的回答。

他猜测,这些人或许已经在脑海里排练了几十年,只等待着一个出口。

江紹祺在另一本著作《华人男同志跨地域研究》中提出,对华人而言“出柜”不一定是和家庭的割裂,也有可能是和解的决心、对家庭的回归;而在“出柜”之前,家是华人男同志逃离的对象、不安的来源。

柏和海在老年试图整合一生的不同身份时,融合的空间带来做自己的畅快淋漓;但当海与柏试图允许空间的交织、寻找更完全的“自己”时,身份危机下潜藏着的重重矛盾也依次彰显。

他们成长于极端强调家庭价值的殖民统治,而在九十年代前,男性同性性行为在殖民法例是刑事罪行。

江紹祺引用Ho(2004)的观点,认为“香港殖民政府巧妙的撷取中国孝道和功利主义倾向”,借此建立「家庭生命政治」的统治秩序:在英国殖民统治、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各个阶层的香港家庭都努力工作、力争上游和严守纪律。

全社会的范围内,殖民政府借此建立了异性恋家庭规范的意识形态,要求子女,尤其是儿子,去遵从父母期待,结婚生子以延续香火,不能从事任何有损家庭声望的事。

对于海和柏一般的性少数群体而言,他们也因此被「规训为温顺的异性恋儿子」。

这一理论解释了海与儿子的复杂权力结构。

在母亲长年的缺位下,海没有成为威严、权威的父亲,反而在家中畏手畏脚:因为缺席查经班被儿子指责,在面对孙辈时屈居儿子之下(想要在晚上给孙女甜点,孙女却在儿子的命令下乖乖去洗澡),甚至在讨论到养老院议题时,也要看儿子、儿媳脸色说话。

导演在映后谈解释:海一辈子都因为性少数的身份而觉得愧对孩子,责怪自己没能建立完整的家庭,遗憾儿子成长中母爱的缺失。

海面对家庭时的怯懦,还因为同志身份是宗教信仰中的原罪,是不可告人、令全家在教会蒙羞之所在。

教会是海一家的固定社交场所、精神支柱、甚至是他儿子与儿媳相遇和定情之处。

但香港平等机会委员会2016年委托港中大发布的报告指出,同志教友一经出柜,可能面临被赶出教会、被逼在礼拜中认罪等等歧视。

一些教会散播恐同言论,还会要求同志信徒接受扭转治疗。

海尽管单身多年,经济自立,但出柜却可能意味着令儿子丧失长久的友谊和年少时的记忆。

“家庭美满”的柏面临的抉择或许比海更艰难。

柏和妻子相依为命多年,吃饭时拆开大闸蟹把蟹黄递给妻子,在婚礼拍大合照时握住忍不住流泪的她的手。

他兢兢业业得完成丈夫和父亲的角色,不甘心一辈子在米店送货,于是考了执照,买了的士又供了房,如今儿子事业有成,女儿也找到了心上人。

过往的人生里,他将同性情欲的部分压到最小,没去过桑拿泳池,偶尔在公厕寻欢也速战速决、不容许暗生情愫。

第三次相遇,海带他去心爱的茶餐厅,他却因为空间逼仄、和陌生人搭台而浑身不自在。

躺在小房间里,他问海“你知道那个知名同志桑拿吗”时,海一副“怎么会没去过”的谈笑风生,衬出柏对香港的同性空间几乎一无所知。

海带领柏走进了属于同性情欲表达的空间。

在流动着暧昧暗涌的同志桑拿,他看到相差三四十岁的爱侣,看到阅男无数的阿伯,看到互相扶持的同志好友。

当老板以三十块的晚餐友情价创造新的社交空间,请顾客们同台吃饭时,他迷惑了。

只有几面之缘的他和海被评价“你们看上去也不只十年了吧”,他尴尬地笑笑,低头扒饭吃,仿佛前半生都被否定。

柏的妻子当然也是受伤的一方。

男权社会下,隐忍作为美德被传颂。

多年来妻子怎么可能从没质疑过柏的身份?

尽管电影不曾着墨,但当柏第一次因为海的讯息借口买东西下楼时,妻子从厨房飘来充满质疑和慌张“买什么?

”。

只此一句话,婚姻中的不稳定,观众已经心知肚明。

婚礼当天,柏握住海的手久久不放,他身旁妻子的眼神写满真相大白的痛苦和惊慌。

当柏正式退休,收到儿子的第一笔家用(给父母的零花钱),他站在阳台一夜未眠;他不知道的是,妻子也在房间里辗转流泪一夜。

被遮蔽的长者经验《叔·叔》的副线探讨了同志养老问题。

海和另几位老年同志每隔一段时间会在社区中心参与活动,这是属于他们的安全空间和社交场所,日常生活中被遮蔽的身份此刻可以大胆展现。

海的一位老友超仔独居一辈子,老来行动不便,常需要接受针灸治疗。

海一次去中医馆接他回家,我们借导演的镜头得以一窥老年独居同志的生活:村屋中墙面开裂、风扇老旧。

海去帮他收拾衣服时,转头他已经在沙发上歪头睡着。

超仔因为在同志游行被电视拍到,被邻居种种非议,以至于再也不愿公开发声。

海去针灸馆接他,老板兴奋得提起,之前陪他的不总是那个穿漂亮衣服的男人;海扶他回家时,恰巧出门的隔壁邻居便在背后交换眼神。

影片描摹了保守社会环境里异性恋对同志的眼光——友善也好,歧视也罢,却总是探听隐私、充满想象而惹人不快。

数年来的香港同志运动在文化和经济领域极速扩展。

除了传统关注绯闻和噱头、发表恐同言论的八卦小报,一批批描述「比异性恋更浪漫」乃至「和异性恋一样浪漫」的小说、戏剧、电影、歌曲不断涌现,而已和男友在国外结婚的「出柜议员」,关锦鹏、林奕华等等同志明星,也在不断修正公众对于同志社群的认知。

但新自由主义下塑造的「男同志好公民」形象是中产、年轻、气质阳刚的。

周游列国、操流利英文、出入高档场所、热衷健身、身着名牌、聪明上进有事业心的男同志形象,借极高的消费权和文化定型一方面反抗异性恋叙事、一方面臣服于对男性气质和资本市场的极端崇拜。

新创造出的同志空间,如高档健身房和名牌店,排斥了其他年龄、身材、种族和性别气质的公民,而老年男同志是“最不可见”的群体之一。

江紹祺描述他们的生活是“一整个完全不同的文化,一个繁华背后迅速凋零的人生”。

在香港电影市场,尽管《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爱你,西蒙》、《谁先爱上他的》等关注男同性恋社群的电影获得不俗的票房成绩,而《欲火的少女画像》、《再见,南屏晚钟》等非商业片也获得一定的曝光,但聚焦“边缘中的边缘”的老年同志、女同性恋、跨性别、性别酷儿等电影,依然被认为是“票房毒药”。

《叔·叔》导演楊曜愷前两部作品关注酷儿离散,即海外华人男同志的生活。

他自2000年起担任香港同志影展(hklgff)行政总监,二十年后,以获得金马金像多项提名的《叔·叔》展开香港同志影史新的篇章,期待能将公众的视线投向少有涉及的老年同志领域。

维持《男男正传》的口述历史介质,电影琐碎而生活化,导演在映后谈笑称申请港府两笔基金都不成功,“一个觉得不够commercial(商业化),一个觉得不够experimental(先锋)。

”写剧本用了一年半,找演员花了将近一年。

而为了筹备经费,独爱本片的关锦鹏找了两岸三地的人脉,都不成功,最后靠在同志社群开共读会,争取参与者的投资兴趣——半是身份政治,半是化缘。

电影里,当老友超仔拒绝前往立法会公开咨询、支持兴建同志养老院时,爱出风头、行事夸张的Dior反问他:“你不为自己出声,将来谁为我们出声?

” 楊曜愷自己是同志,“因为我本身是同性恋,从头到尾都是少数”,因此“想替一个少数群体发声”,想做那个说话的人。

他期待:“我希望有一部分不常看同志电影的观众,看完后会改变对同志、长者的看法。

”酷儿的内在颠覆性年轻人(年轻gay)的爱情故事轰轰烈烈,老年人(老年gay)的故事却是“到老了,仍然不能做自己”。

然而,老年未必意味否定一切;酷儿身份对传统的反叛,一方面带来排斥和痛苦,一方面也蕴含颠覆主流叙事的力量。

“神婆”超仔墙上贴了神佛,也有宣传册和彩虹旗。

这是老年人的妥协和坚持,是社区中心里的定期聚会建立的认同和骄傲。

当妻子清为了女儿比男友小十岁、未婚先孕、男友找不到工作而坚决反对这桩婚事时,柏不仅调和两代人间的矛盾,也把车子给了女婿,帮他开启婚后生活。

或许在压抑情欲半生后,他拒绝社会的规训,决定支持爱情本身。

海心知“爱上有家室的,没结果”,将希望放在下一世,送出十字架是因为“我只是怕死了不知道去哪里找你”。

柏最终从黄粱一梦惊醒,他收下儿子的家用,将出租车交给待业的女婿,挽着女儿的手走进早餐店,坐公交接送孙女上学。

在故事的尾声,海在夜里打开公众咨询的视频,看到一身西装的Dior讲:“我们一辈子都活在柜子里,老了也没法做自己……兴建同志安老院,或许有点引人注目。

但没关系,因为不同,所以美丽。

”在门外全程听到视频里发言的儿子敲门说,孙女睡了,声音小点吧。

他选择保留了最后一层窗户纸,拉回了岌岌可危的父子关系。

希望下一代人不必如此,不再需要活在柜子里,不再必须在社会身份和自我认同里二选一。

故事的结局不算结局。

海丢掉了与年轻时男友的照片和纪念物,在台湾的合照背面写着“友谊永驻”。

柏若有所思的走进教堂,坐在长椅上望向祭坛。

最后的镜头给了祭坛一个特写,上面刻着“do this in remembrance of me”(你们应当这样行,为的是纪念我)。

我们该如何纪念叔叔们?

我们该记住什么?

参考资料[1]孫耀東、黃慧貞、黃怡美、黃妙賢、麥穎思、蔡寶瓊、林靜雯、劉德輝:《有关立法禁止性倾向、性别认同及双性人身份歧视的研究报告》(2016)[2]江紹祺:《华人男同志跨地域研究》中文大学出版社(2018)[3]許莉霞:《專訪〈叔.叔〉導演楊曜愷:為老年同志打開一道門》明周文化 05/05/2020[4]張書瑋:《專訪〈叔.叔〉導演楊曜愷:電影像戀愛,你會想像下一個情人的模樣》Initium 03/05/2020

 9 ) 关于suk suk的随想

“人家有老婆在的 注定没什么好结果”…第一次看这种聚焦年长群体的同志片 什么是同志的时代跫音 大概就是哪怕你知道自己是同志 知道自己和同性在一起才会感到幸福 但是还是会以社会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行为并逐渐摆渡回“正常”的模样///看了一些影评 发现还有好多蛮有深意的细节 比如儿子其实早就知道了但是他也很矛盾 还有阿海扔掉的是陪伴自己大半辈子的初恋决定与柏厮守但是最后却被还回了十字架 柏在儿子给家用的那晚上想的可能是为儿女的责任放下了 但是对妻子的还没有放下 于是才决定和海了断 还有柏身上是有着很多身份的 丈夫 父亲 岳父 爷爷 压抑了半辈子的同性 还有年轻时拥有香港梦的打拼过来人///又想了一下 那句死后不知道去哪里找你道出了老年同志的困境 一方面是孤独和对家庭的愧疚和羞耻 一方面是不能和同性爱人厮守 生的时候不能在一起 只能死后相会… 这是一部反现代西式同志文化的电影 没有青春和肉体 没有纵欲和放荡 更没有激进的反同斗士 只有一套厚厚的枷锁 自己给自己套上了

 10 ) 人世间还有更惨的爱情故事吗?

首发于QAF https://qafone.co/viewthread.php?tid=197505&extra= “我想也不能想,爱也不能爱”。

世间最痛苦的莫过于,想爱却不能爱,想忘却忘不了!《叔·叔》是我等的最久的一部片子了。

刚看完影片,很沉重,尤其是对国内的那些中老年同志,影片更是真实贴切。

经常会想:当我老了,我会过着一种怎么样的生活?

片子给我了一个回答。

1.歧视压力无处不在海爸在50分钟时,接送老超仔回家,背影是两个邻居家八婆对他们指指点点。

进入房门后,海爸打开窗,外边是长满霉菌的高层贫民窟。

老超仔因为参加骄傲行而暴露了身份,从此失去了贫民窟里的平静生活。

在海和柏两个人关系逐渐深入后,波澜开始出现。

柏司机邀海爸去参加孩子的婚礼。

婚礼上,海需要面对柏在社会中的合法家庭成员,肯定是对这对老基友是灾难性的,因为他们的关系是不合法的婚外情。

海一见到柏司机的老婆,海就突然第非常不自在,失去了往日自然的笑容。

告别时,两个人的几句默契地寒暄,却被柏敏感多疑的老婆看穿。

不解为何海爸的儿子那么自私,对一个人把他带大的父亲没有任何的感激,反而是到处的挑剔和厌烦。

海爸特别担心儿子发现自己是同志,生活中处处忍让儿子对他的不尊重。

因为儿子的厌烦,海哥丢掉了去台北旅行碰到的人给他的照片和蓝手帕。

柏决定按孩子的意思带着妻子去旅行。

柏司机无法两全和海的关系,坚决地选择了留守家庭,把代表信物的十字架还给了海哥,中断了两个人关系。

香港同志一直在积极争取同性婚姻合法化,有些老同志也勇敢第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但失意的海哥,单行的柏司机,虽然彼此思念,却不可能再聚。

2.深柜配深柜终归无果柏是典型的最深柜。

靠在公厕或公园打野食,是他在同志世界的生存之道。

这让我想起自己写的对于茶室文的解析文章中提到的世俗正义铠甲掩盖下的冷冰冰的人性(https://www.douban.com/note/668325558/)。

所以他是希望快抢解决性需要。

柏从来没考虑过处长久的男友,所以他在碰到认真的海第一次后,转身离开了。

第二次,还没有碰到他人,他才阴差阳错地暂时接受了海。

但柏在内心中没有海的位置,他一切都以家庭为重,他不希望同志走入他的生活。

邀请海来参加女儿婚礼,是他最错误的决定,这让海对两个人的关系充满了希望。

但婚礼上,海勉为其难地应酬着常人的社会关系场,尤其是在面对着柏妻子的灵魂面试后,海已经无力招架了。

之后,柏想继续浑水摸鱼肤浅地继续和海的关系,他勉强地接受了海送给他的定情信物:十字架。

之后,在女婿为了感谢他的帮助给了他夫妻一笔钱出去旅游后,柏决定要陪妻子旅游,认定他不能继续和海的关系,坚决地把十字架还给了海。

海受到了巨大打击。

海是离婚后,自己带着儿子生活,把儿子带大。

虽然是单身,但海还是不能为自己的生活做出突破性的选择。

很难想象为何海的儿子对他如此苛刻和不敬。

海也许是因为离婚,而对儿子带有歉意?

但这种让步,换来的是他虽单身却无法过上自由生活,他不敢对儿子出柜,变成了心灵上的囚徒,处于另一种深柜的状态。

他放弃了去找那些单身的老基,本能地想找个已婚人做男友。

他不敢向其他同志一样去争取自己的权益;凡事都想做和事佬,结果却是处处退让,让到自己无路可走。

信教也是为了讨好儿子。

他希望带着柏一起参加教会活动,以让两个人有更多的相处时间;但柏却以怕信教了后被家里知道的理由拒绝了海的权宜之计,并最终在妻子和他之间选择留守家庭。

海,自此从一个善于察言观色和善的老头变成了伤心落魄的老人。

电影最后一幕,柏自己路过一家教会,怀念着海,去感受了一下气氛,却不希望在现实中有任何的改变。

影片在抑郁的气氛中结束,带给人的是一种暗沉沉的伤感和无助。

故事虽然简单,朴实无华,但却足够沉重。

影片反映的就是中国同志目前真实的状态。

把故事发生地放在香港,还能看到一些权益争取的场景;而在内地就更加地一潭死水,这些人就任凭自己老去,放弃自己所有想要的东西和人生,死于悄无声息。

有人会问:为何有些老头基会选择坚持和女人死守到老?

因为封建思想的枷锁深入大脑,被观念洗脑或思维控制,自己是无法认识到也难于摆脱的;家庭是从金钱和亲情关系上同时进行对人的控制的,剥夺你的金钱和房子;儿女再以我是你的孩子所以你必须“孝顺”我的观念来控制父母,此时封建的父母为大的观念又被子女利益为先的当代宠溺儿女的观念取代了。

五六十年代人,过的是最糊涂的,被封建和当代两个阶段的不同观念搞的不知所以。

别看六十年代的人长的多像长者,他们的思维却会让后一代无法理解。

上一代的人过着最苦的生活,付出的最多,却被80后及之后最看不起。

已婚同志没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所以看着柏和海在公厕和浴池里找爱,也就不足为奇了。

同志群体中这种灰暗的艰难,对老年人来说是如何结束痛苦生活的煎熬;而就国内并不明朗的生存环境来说,对年轻同志是如何开始并度过艰难的一生:从自我认同,到是否结婚,到何时出柜,每一步都是战战兢兢又十分沉重的。

希望独生子女一代可以有改变自己生活的勇气和智慧,而不要重复老一代同志的悲剧。

3.没有合法的权益就过不上人的生活很多人认为同志不需要合法的权益,同性恋婚姻合法化没有意义,两个人能偷偷摸摸第在一起就可以了,要求那么多干啥,甚至是很多同志也是这么认为的。

前年看完《普通女人》一片,变性人因为老头男友死前没有给她合法的权益,造成了她在爱人死后受尽了爱人前妻和儿子的欺辱。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对于任何一个人(而不是说他是否是同志),有合法的生存和生活权力有多么的重要。

而一段感情关系,想要长久,没有现实的经济基础,没有法律的保护,是几乎没法维系的。

那种民不举官不究,你们忙您们的,不影响他人生活和社会就好的态度,是非常害人的。

当事人以自己原有家庭的利益为重,自己却过着偷鸡摸狗的生活。

没法有合法的权益,更是被扣上了有违良俗的帽子。

被迫地适应或变形,委屈地探求生存方式,对每个人都是非常艰难的。

而被迫适应僵化的婚姻模式,造成了很多人凄惨的一生,这不光是对同志的虐待,也同时把纠葛和矛盾带给了是对同志家庭其他成员。

社会对同志的忽视或歧视,造成了家庭问题和悲剧,不是用一句你们的存在无所谓就敷衍过去了的。

中国的《婚姻法》刚刚修改,但支文条款,各种权益里都没有同性恋等性小众人群的份。

发言人只提到了民众中有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呼声。

但基本上是20年一大修的《婚姻法》,只能让目前的中老年同志,带着非法身份走完人生了。

没有被自己的祖国认可自己的合法身份,是所有同志终身的遗憾。

4. 仅二座金像奖太少了男主角是如何定义的呢?

太保的表演无懈可击。

但袁富华的表演也很到位啊。

袁富华的表演更有跌宕起伏感。

我也是更喜欢袁。

袁作为第二男主,就没有竞争男主的机会了吗?

都没被提名呢?

要是像《七月与安生》那样有双主角奖就好了。

毕竟,那些贫民窟里,两位老头古铜色的皮肤,映衬出来的光泽感,都太具有浑厚的穿透力了。

影片在为同志,尤其是在为老同志说话,为这些人在争取大众的理解和同情,这份关爱让人感动。

影片仅在金像奖中得到最佳男主和最佳女配,没有获得更多的奖项,这让我太感遗憾了。

《叔·叔》短评

并不只有老年同志的题材分,是切实拍出了家庭细缝里的龃龉。都上了年纪,知道感情没有结果,不做太多撕扯,可又没法不动声色,于是无奈和挣扎,维持在一个很低的音量里。多难过,人活一世,到老也不能信任爱、做自己。最大的瑕疵在检视衰老肉体刻意的抒情,但这唯美的表达,好像又是导演为他们的欲望赋予的尊严或者说正当性。觉得袁富华演得比太保更好,一个眼神、一个苦笑里全是生活。

4分钟前
  • 晚不安
  • 还行

老年版《断背山》,只能暂时缓解心中寂寞孤独,终究还得分道扬镳

9分钟前
  • Paddy
  • 还行

在太保的眼睛里看到爱情。

14分钟前
  • 阿暖
  • 还行

男同骗个婚还要为了这个为了那个的,真可笑

17分钟前
  • 一介书生
  • 很差

+0.5,至少不讨厌。

18分钟前
  • 迷宫中的站起来
  • 较差

老年断背山,然而我不喜欢这个题材

19分钟前
  • 疯画匠
  • 较差

gay

24分钟前
  • xiong
  • 很差

太保擦出租车的画面让我想起了《运转手之恋》,跨越了20年的时间,太保更老了。袁富华原来就是《喜剧之王》最后一段戏中戏中的黑社会头头,真的特别意外。“生活,静静似是湖水,全为你,泛起生气,全为你,泛起了涟漪。”“细雨漫漫飘落大地,淋着我淋着你,淋得世界充满诗意,微风伴着细雨,像我伴着可爱的你,看着我看着你,看这世界多么美丽。”

27分钟前
  • Cranberry
  • 还行

8行啊,基于那么好的文本素材结果拍得这么学院派。如果不是原版故事那么好,这故事也就是个学生毕制,各方面都好拉跨。看着香港台湾把这类议题都拿出来了,真的很酸。

29分钟前
  • παρατηρ
  • 较差

只是感慨相比于上一代人,我们这一代能有空间更勇敢地做自己(和不伤害别人),真的很可贵了。

34分钟前
  • 小风一吹
  • 还行

可能我还没到那个年纪,于我来说有些突兀,连中年人的爱情都十分难写,反而五十岁的爱情感觉平地而起,总感觉缺少了一些人生某些角度的厚度。这个电影也在问百年归老要不要做自己,或者从某种角度来说,可能这就是你自己,两位男主角的家庭算是幸福,要听的几乎只有内心的声音,这些都不算深刻,唯有含情脉脉好像才感觉到了时间流淌,我最喜欢的戏都在父子和父女关系的戏中了。

37分钟前
  • Morning
  • 还行

影片为老年男同志生活做了具有广度的展现,包括养老权益、时代造就的形婚、家庭内部关系、个人情感态度、外界反应等,播撒了很大的一张网。导演也很用心地去增加影片细节,但整合效果还是有些缺乏平衡经验,精神层面并未太细致。倒是两位男主角跟随故事推进,所触发的情绪变化非常丰富。太保和袁富华的角色,一个充满欲望却外露内敛、一个和善热络却内心孤寂,都是相当难处理的角色,两人拿捏得颇为精准。

42分钟前
  • HarperDie
  • 还行

骗婚一身老年激情同性出轨这对于青少年可谓误导甚多属实恶心

45分钟前
  • 賣圖紙換糖吃
  • 很差

电影很平和,老年同性黄昏恋,我们不会站在道德制高点指指点点,所以人的高贵之处,在于有思想,懂得取舍,既然当初决定过什么生活,就应该对自己、对家人负责,别到了花甲之年才会说去做真正的自己。

47分钟前
  • 就是废话流
  • 较差

男小三也是小三,对抗世俗的压力大没有人否认,但这也不是男同性恋祸害女性的借口。我对骗婚gay如何找到自我/真爱的事情没有任何兴趣,用这种方式和故事呈现人文表达基层思考边缘关注也是有点看不懂。音乐很不错,拍摄很好,演员很好,同性恋养老院的想法很好,其他的没了。

51分钟前
  • 烟花季节丶
  • 较差

“为了生活,被迫隐藏自己有异于常人的性取向,有的为了家庭、父母、前途而被迫结婚,好不容易捱到晚年,但都没办法做回自己”。/ 儿子站在门外静静地听着父亲放同志养老院的视频,说让他小声一点;丈夫周六当天收拾行李准备出去,妻子提醒他有没有带回乡证。影片在讲述同志老人这个群体时,除了用慢镜头、空镜头、静态构图、柔和光线来展现爱情与欲望的美,还用了很多时间在讲述他们与身边亲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为了彼此,所以看破不说破。

55分钟前
  • May
  • 还行

太不行了

59分钟前
  • 栅栏间隙偷窥你
  • 较差

我们关注年轻,肉体,自由,反抗…关注所有美好的事物,但常常会忽略掉那些平凡,丑陋,苍老,贫穷的大多数,而这些才是普通人生活的真相。光是直面这些真相就是残忍的,有勇气的,我不敢想象自己像这样老去,将来会是什么模样。电影难得的是平淡和克制,阿海丢掉回忆准备重新开始的时候,阿柏割舍不下家庭选择离开。阿海慌张着关掉灯在黑暗中继续装睡,失去信仰的阿柏静坐在教堂中注视着上苍。徒留一声叹息,但还是不够有力量吧,余味差了些,太简单,太直给了。

1小时前
  • 泽利格
  • 还行

嗯,太保的那部高峰作品,饰演一名出租车司机…说是为自己活着,但终究还是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哩哩啦啦看过片段,不算看过,毕竟,男男还是接受不了。

1小时前
  • 神哥
  • 还行

1、真敢拍2、两人感情还蛮虐恋情深的3、真实4、但不要霍霍别人的幸福 把老婆的一生毁了 晚年自己想自由?做梦

1小时前
  • 我是直的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