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且抛开题材不说,《幻想之爱》真的是一部美轮美奂的电影,观影的过程中,感官受到极致的享受和满足。
用矫揉造作来形容这部电影的外观也毫不为过,因为它真的太美妙。
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十分考究并色彩唯美,任意屋企或风景配以光线都拥有截取的价值,配合剧情的提琴配乐让人沉溺其中,而演员精致的外形和散发的魅力更是随着内心的展现而愈加迷人。
电影为同志题材,常见的一男一女同追一男,并不新鲜。
在弗朗西斯和玛丽眼中,拥有一头金色卷发,幽默可爱并有修养的尼古拉斯犹如大卫雕像般近乎完美。
他们同时陷入了对尼克的幻想之爱中。
他们都渴望尼克的爱,但彼此间又装作毫不在意,不愿被对方看穿,实际上心知肚明暗中较劲。
最终在乡间度假时因为争风吃醋而大打出手。
尼克明白,三人友谊的裂痕已然无法弥合。
而弗朗西斯和玛丽对尼古拉斯的爱情更是成为奢望。
是什么成就了幻想?
无疑是暧昧的情绪。
正如玛丽所说,弗朗西斯是一个敏感的男人,对于感情。
他无法克制地将朋友间的亲昵当做是爱情的暗示以至于让自己深陷沉沦。
尼古拉斯是迷人的,而弗朗西斯只是众多观众中的一员,只是有幸地成为尼可朋友中的一位,他却将自己视作了中心,卑微易碎的中心。
结局让人心下恻然,两人选择了在最糟糕的时刻表白,两人都得到了冰冷的拒绝。
爱情消逝了便无从再度追回,友情却可以缝补。
玛丽和弗朗西斯在经历了尼克之后互相怜悯般地再度结成了统一战线。
一年后两人再次在一次派对上再次遇见尼克,却都摆出了高傲的表情,甚至不给尼克寒暄的机会。
这是出于本意吗,我想不,从弗朗西斯紧闭眼睛靠在玛丽的肩膀上便可以看出。
得不到的,何不大方承认自己的失去呢。
真正摆脱之后,就只会留下一段不好的回忆而已,和那些美好的回忆一样。
影片稍显沉闷,不痛不痒,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许多百试不爽的缓慢镜头,吞云吐雾的诱惑和那首出现了三次的歌曲《BangBang》。
还有涉及到性爱镜头的光色处理——蓝色,红色,黄色。
之前并不了解Xavier Dolan这位天才的年轻导演,身兼六职着实让人钦佩。
不论电影的深度,拍摄的技巧,是否过于形式而疏于人物情节的丰满;光是这美到极致的异国风景和可人的演员,也已经足以吸引我的目光,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同样。
只是整日吟唱青春死亡的男人,也有一天会老去,丢了青春,丢了敏感,最后丢了自己的那种挣扎。
听闻多兰下一部电影将完全退居幕后,虽然可惜了那张精致面孔,但也拭目以待。
现实中也的确有这种人,谁也不爱,只爱自己。
因为空虚,所以让别人来爱自己。
也许觉得高处不胜寒所以坠落人间,让凡人为之疯狂。
然后来一个王之藐视。
不过如果一辈子都遇不到自己爱的人那也是种悲哀。
一辈子没有追求。
电影最后看到卷毛男在聚会中的样子又有点失望。
不太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热爱文学,真正热爱文学的不会周游鬼混于混混朋友之间。
相比之下更喜欢卷毛男的另一部作品《妙之异境巴黎》中的感觉。
刚才接了一个同学的电话,他似乎对于把所有的事情都跟我倾诉感到十分开心,我也并不反感这样的事情,只是脑中开始思考那个始终没有答案的问题:我该把谁当做这倾诉的人呢?
换句话说,他到底在哪里啊究竟?
昨天看了这部片子,到片子的最后面,Frankie向Nicholas表白的时候,他说,可能只是因为秋天快要结束了寒冷的冬天将要来了一个人在家里也许会很冷的如果有一个人可以陪伴着也许会让自己感觉更温暖点的。
正如我昨天所说,这部片子向我们解答了爱情除了打炮之外还剩下什么的问题。
我始终觉得爱情并不是什么两个人的东西,一个巴掌和这个巴掌的幻想已经可以让人获得满足;然而另一个巴掌拍过来的时候,获得的感受应该会显得十分美好吧。
关于这个我没有办法说得太多,因为我并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有些时刻,有很多时刻,孤独的感受会侵吞内心。
这样的时刻通常出现在呼叫徐燕尔和马润生失败的时刻,满心忧郁却无法言说的时刻,乐队在台上演出唱到I need you baby to warm the lonely night的时刻,深夜从情侣朋友家里打牌出来,身边却只有方才相识的人和我一同冲进夜色的时刻,猛烈的情绪压得我想跟人在黑暗中喝酒的时刻,看电影的时候希望有人握我的手的时刻,手淫时迫切希望有人可以在我身旁亲吻我的时刻,想说些心里话的时刻。
只有在这个人的面前,你才能在这些时刻不被孤独所侵吞。
只有在这个人的面前,你才真正成了完整的你。
只有在这个人的面前,你才能够在冬天感受到两个身体相互触碰、两颗心相互贴近的那种温暖。
还好我并不失眠,没有什么猛烈的情绪在我睡不着的时候折磨着我,让我疯狂地去想这样一个人。
在看幻想之爱之前我从未了解到多兰的背景,吸引我的元素一是电影的名字“幻想之爱”,作为一个幻想之爱的受害者,关注是一种必然;元素二是海报,红色主题的多兰的4/3侧面;元素三是同性题材(腐女的菜)。
关于幻想之爱的感悟单恋的苦涩我想许多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体会,男主卫生间洗手台上的被拒绝的记录一面显示了对爱情执着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他一直陷于幻想之爱的苦涩,而本篇故事只是他众多苦涩中的一个。
他只是陷入这种内卷化的循环中无法逃脱。
这是成年人的难题。
所幸的是片尾当男主再次遇到幻想之爱的对象的时候,一阵敌意性质的尖叫已经彰显他的伤口已经结茧,但我认为并不是痊愈。
关于幻想因为尉迟上九(http://i.mtime.com/shangjiu/blog/5727654/)的评论太好了,我也只好原封不动的抄写在这里“幻想其实是在对某人事怀有无限的欲望与渴求的驱动下,所诱发出来的一种美好而自我满足的虚幻意境。
不过很多时候每每想要将 这种幻想变为现实时,往往都会被现实的残酷无常击得支离破碎瞬间化为泡影,但或喜或悲的是作为一种生活的希望与动力,人类对情欲的渴望与迷恋却会出于本能的生生不息的一直被延续下去。
”关于风格很多人提到影片有王家卫的风格,我只是在观看过程中想到了阿莫多瓦。
或许是色彩的原因。
另外,由于是导演、编剧、主演以及其他的很多工作由多兰一人承担,强烈的个人色彩才是引人的关键。
所以我不介意多兰的重复,重复也是一种自我加强。
就像阿莫多瓦的电影,总是剧中剧,套中套的,强烈的个人色彩而已。
反而因为自我、因为自恋才更加精彩。
关于和上一部电影的对比本片与导演的第一步作品完全不一样。
《我杀了我的母亲》讲的是青少年的主题。
《幻想之爱》则完全是成年人的体裁。
虽然形式上有些相近,但的确如导演本人所言:完全不一样。
觉得这篇也不算是《戏梦巴黎》的致敬,就连两男一女的组合也不是一个模式啊。
美工和配乐反正都是公认的上品,我就不做评论了。
喜欢一个人比较类似于是个幻觉,我想这是导演比较想要表达的意思之一,表白的刹那,手心出汗,皮肤紧绷。
不论表白的结果为何,这一刻,一个美好的暗恋划上休止。
相较于片尾发泄式的尖叫,我想这个部分是全片的高潮。
曾经有一个朋友说过,暗恋才是最美好的恋爱,因为你不会真的输掉什么,我突然想起SKIN,有的人由爱生恨,有的人则会转身离开,唯一遗憾的是这个结局,好像是讽刺我们永远逃不脱这个幻觉。
“当你和闺蜜同时爱上同一个人时,会怎么样?
”有趣!
和传统闺蜜撕逼大戏不同,这里的闺蜜二人中,其中一位,是男性。
又是天才加拿大导演及演员Dolan的作品。
自从看了他的《我杀了我妈妈》,就喜欢上了这种荒谬、怪诞却又直击心灵的电影风格。
相比起《我杀了我妈妈》,剧情稍弱,但也不难发现亮点。
复古风潮流从角色的服装搭配及拍摄地的布景上看,无不呈现一股复古风。
尤其体现在Marie的服装上。
因为Nicolas喜欢奥黛丽赫本,Marie每逢和他见面都会打扮成赫本的样子。
高梳的盘头,斑斓的A字裙。
侧面反映出其向Francis强烈宣战的心思。
慢悠悠的床戏如没记错,好像有三段床戏。
在红、绿、蓝,三种信号灯的照映下,惯用的慢镜头加上大尺度的色欲镜头,把这三段床戏拍成唯美的法式情色电影。
剧透一下,一个是Francis的床戏,其它两个都是Marie的床戏。
但他们的“炮友”,都不是Nicolas。
这也切合了主题,Nicolas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幻想之爱,幻想情人。
尽管不能享受肉欲,也不碍心灵自慰。
耐人寻味又滑稽可笑的结尾尽管二人为同一位幻想情人在小树林大打出手(Dolan就特别喜欢拍小树林啊),但后来也冰释前嫌,共撑一伞。
但好景不长。
在派对上,刚击退试图前来搭讪的Nicolas,又对同一位帅哥倾心了。
影片,前后呼应后,又戛然而止。
路人的访谈镜头影片中有很大一部分篇幅在描述一些吃瓜群众的访谈。
他们口中说的仿佛能对应上三人,但好像又不是。
他们说的到底是谁呢?
接受采访的人又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我看此片留下的最大的一个疑问。
但他们说话的内容与主题是无比契合的,都在倾吐自己幻想之恋的经历。
直击心灵的场景厕所墙上的被拒数目刻画记录,为尼可买昂贵的礼物,勇敢表露心声却再遭拒绝,头埋在炮友肩上痛哭,想念对方去买棉花糖。
不得不说,Dolan对同性恋者的内心刻画极为细致和精彩,似乎使观者心灵也受到他那样的痛心打击。
关于主题幻想之爱可以延伸至幻想爱情,幻想情人。
剧中的Nicolas就是这样一位幻想情人(再透露,他就是《我杀了我妈妈》中带男主逃学嗑药的那位男同学!
后面妈妈也来了。。
),交际草,自带撩人气质,把二人撩得团团转。
但此类情人也就只存在幻想中,真实并不能拥有。
既诠释了人们心中对爱情的浪漫幻想,又告诫人们不要沉迷其中,毕竟最后受伤的,是自己。
另外,对于同性恋者,像Francis那样勇敢袒露表意,是榜样,但你的内心必须强大,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乃家常便饭。
当然,生活是令人卑微的,我们通通不免为了五斗米折腰;还有更卑微的吗?
我想。
是爱情吗?
宋押司问:你手上拿的什么?
阎婆惜答:你的帽子。
宋押司:哎,明明不是一双鞋吗?
阎婆惜:那你知道了还问。
这就是不想与你说话的神气。
我们一起去郊外,似乎心里有个结,所有的拥抱、同榻、喂樱桃与棉花糖,都是幻想。
于是分开后,他没有联系任何人。
这段沉默折磨所有人。
于是一个拿起了电话,一个拿起了信纸。
拿起电话的人与他终于见面了,被自己的爱情折磨着,他不得不吐露心声,以求心灵释放,于是获得了一个心碎的答案,他跌跌撞撞地走下楼梯;拿起信纸的那个,写了一首情诗:我在无人的秋天等你!
可是久等不至。
偶遇的时候,紧张地解释了一通,告诉他,那情诗原是错寄了的。
他说:我炉子上烤着东西;她很不该又或者很应该地追问了一句,如果那本就是寄给你的呢?
他说:那我的回答仍然是,我的炉子上烤着东西。
这便是回答一切的答案,足以让所有人知难而退的答案。
是他的无情,抑或是我们的幻想,或许,只是因为爱之卑微!
这篇文章不能算是影评,而应该算是一篇观后感,其中包含了我对这部电影的回顾与理解。
如果你的理解和我不同,抑或是我有何偏颇,欢迎留言。
一. 关于情节1.最初的心跳从最开始,M在厨房与F漫不经心却小心翼翼地谈起N,到接下来M和F相继转头,偷窥N,已经显示出M、N开始隐隐约约地喜欢上了N。
就连F和M被N约出来喝咖啡,F打电话对M的那种兴奋劲儿很难掩饰此时F内心的激动。
F偷看N喝咖啡的过程中,N讲到关于自己职业相关知识的时候,M、N表情附和但他们的心思完全是在欣赏N的一举一动而非谈话的内容了。
看M和N那花痴的小眼神,简直太痴情,太可爱了。
这诱惑的小眼神
再后来选衣服时,F和M明明都很在意却又漫不经心地谈起N的时候,都纷纷表示出了“他不是我的菜”。
这个场景和最开始那段谈话似曾相识,明明内心都是小鹿乱撞,却又腼腆羞于表达,即便是对自己最亲近的一对闺蜜说都不行。
可以说多兰在这3分30秒的时间里将年轻人的心跳与羞涩展示得淋漓尽致。
2.情感的发展期这个过程可以说是俩好姐妹始终是在欣喜与失落中循环的过程。
当《Bang Bang》音乐响起的时候,M精心地梳妆打扮,F喷香水和照着照片上的男星烫头,相继赴约时,无不是想向N展示最好的自己。
无论是F买赫本的画像,在街角咖啡馆制造的偶遇,还是M与N去剧院看戏,去越南餐厅吃饭,这一系列的举动都是为了搏得N的好感,并且极力地希望与N多待那么一会儿。
而在他们独处的时候,他们二者心里却始终是高度紧张的,语速加快动作毛手毛脚。
嫉妒的表情在参加N的party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准备好了礼物,而因为N和其他朋友喝high了,甚至都没有看礼物一眼,使得这俩姐妹在房间里无趣地尬聊起来,相互说对方穿着打扮精致,而这些并没有得到N的注意,让他俩都很失落。
之后N和别的女人跳舞,俩姐妹同时投来不屑的眼神与表情,说了一些很吃醋的话。
但是在这一部分可以看出,陷入恋爱漩涡的男男女女心里的情感是及其脆弱与敏感的。
只要对方有点点表示,在心中都是无限放大这个动作或是表示,并幻想成饱含深情的行为,因而产生由心的感动。
而一旦对方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时,内心却又无限失落,痛苦与空虚占领了整个心灵。
3.矛盾的激化
看不惯虐狗细节hhh三人出去乡间郊游,却成了俩好姐妹争宠吃醋的极点。
先是F看不惯M对假装喜欢赫本时说的想尿尿,再是晚上篝火边M看不惯N给F喂棉花糖(这段简直太撩了,羞耻地一笑)时,说的想睡觉,都满含火药味。
而当M次日早晨醒来发现F和N在外嬉闹时,M忍无可忍,情感矛盾发生激化,最终M和F在小树林里面疯狂地打了起来。
而此时的N也将M和F调戏够了,觉得十分无趣,总之高傲地结束了一切。
爱我的跟我来
帅兰4.伤心的分手在这次事件发生,N有意回避M和F。
在M和F孤独难耐的时候,他们都给N打了电话,毫不意外,这些电话全部都变成了语音信箱,而M给N寄的情书也是有去无回。
在长时间的等待与寂寞中,F决定亲自去N家找他。
在N听完F满怀深情的告白后,只冷漠地说了一句:“你为什么会觉得我是同性恋。
”这句话已是话题的终结,伴随着F下楼,整个灯光都黯淡下来,其实也暗示着F心如死灰。
M最终也在咖啡馆与N制造偶遇,而当提起信的时候,她却撒了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谎,到这里她还没有100%的勇气去告白,因为她害怕被拒绝,害怕心碎。
当这个谎言不得不被拆穿,她必须要告白的时候,M说:“如果那首诗是寄给你的呢?
”N冷漠地说:“那我……还是回厨房炖汤。
”尽管M料到结果会是这样,尽管M做足了心碎的准备,但是她的心还是遁入深渊,心碎得连火柴都点不燃。
有的时候真的很心碎,别人把你的情感当屎,你却还义无反顾地去贴上去,最终苦自己吞,泪要自己擦。
但这又是谁能避免得了的呢?
谁叫人是一种情感充沛的物种?
真心觉得多兰能捕捉到属于青年特有的这种细腻的情感,并完完整整地展现出来。
不说别人,看到这里我彻底产生了共鸣,心里一颤一颤的。
二. 关于主题电影标题——幻想之爱中的幻想或许可以这样理解:F和M,或者说我们,所爱上的对象只是内心渴望的,并且自己幻想出来的形象,这个对象无所谓是谁,只是内心幻想的一个载体罢了,可以是尼克,也可以是迪克,还可以是库克。
这个人其实并不一定有我们想的那么好,或许一点点相似都没有,但是我们一旦从他那里得到了哪怕那么一丁点的感觉,然后就在脑海里不断复加对于他的幻想,在心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形象。
而这种所谓的“爱情”来的也快,散得也快,主要是如何摆脱内心的泥潭,F和M被N一个巴掌打醒了后,即刻对N生出了厌恶。
影片最后就可以很好地反映这一点:M和F被N残忍拒绝以后,却又在party找到了新的爱情的载体,开始新一轮的“幻想之爱”。
更深一层来说,为什么会产生幻想呢?
我认为,这部影片更多的是在反映青年人,或者说现代人内心普遍的寂寞缺爱与内心的空虚。
M在影片快结尾的时候说:“也不是搞不搞的问题,我要的不是肉体的关系,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能够与某人一起醒来,两个人相拥入眠,能拥抱,这是很重要的……就算你在寒风中惊醒,你能感觉到爱的体温,你爱的人在身旁呼吸着,这就够了,这是拥抱的精髓。
”的确,正如电影最开头的引言,爱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一个爱人,可以和Ta一起醒来,一起入眠,感受Ta的呼吸,气味,体温等等等等。
但是,那个爱的人又在哪里呢?
可悲的记号F尝试过那么多次,在墙上画了无数道记号,记录着自己被拒绝的次数,然后每次得到一点点小的感动都会低头看一看这些记号,希望有一天能够彻底停止,到头来却只是徒劳地用不同颜色的铅笔无奈地再添一笔。
绝望的泪珠影片中有四段约*炮画面。
约*炮的确可以让人感受到另一个人的呼吸,可以感受另一个人的体温,但是这不算爱。
企图通过生理上满足,来填补心理上的空虚寂寞,但事后心理上的折磨甚至来得更猛烈。
与素不相识的人约,可以在他们面前什么也不用掩饰,一个劲儿的抽烟,麻痹自己的神经以切断痛苦,抑或是抱头哭得像个孩子,泪珠在夜光下晶莹透亮,享受拥抱却毫无感觉。
事后没有温存,各自回到自己的轨道上,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这里和Sam Smith的《Stay With Me》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里将他们的空虚寂寞拍到了极致。
眼中分明没有无神为了表现这种空虚感的普遍性,第一,多兰特意采用M和F两个人爱上一个人的所做的事情两条线来叙事的,这两条线看似是对比,而实际上却是相互补充,尽管M和F性向不同,但是他们所表达的爱与表达爱情的方式却是相同的。
第二,在M在发廊说完关于爱情和拥抱的话后,理发师说:“这种情况我见多了!
” 第三,我认为电影穿插进来的独白与访谈中,所有人都在诉说自己或他人的爱情悲剧,可能也是出于提现这种空虚感的普遍(不过也可以理解为多兰自己拍电影的风格啦)三. 关于多兰最后,再次表白多兰,他是真正懂这个时代青年人内心活动的一个导演。
我并不是一个专业人士,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来说,从他的剪辑,到每一个镜头,从复古的配乐到复古却又时尚的穿搭,让人能感受到满满的艺术感,真的很精致。
从情节与主题上来说很有内涵,能让我真正心动,这就是我喜欢他,喜欢他作品的原因。
艺术感满满在这之前,我只看过《我杀了我妈妈》,《只是世界尽头》和《双面劳伦斯》,但是我最喜欢这一部,并且对它感触最深。
p.s .lady gaga唱的《Bang Bang》也很好听哦!
(写于2011-03-20 )多兰绝对称得上是让人羡慕嫉妒恨的首选对象,不仅有迷死人不偿命的外表与气质,更重要的是他还拥有惊世的电影才华。
从他的处女作《我杀了我的妈妈》中就已经让人见识到了他非凡而卓越的人格魅力与创作天赋,他的作品不是好莱坞式的主流商业片,也并非是走纯现实主义的欧洲文艺片,而是将现实中的问题通过先锋时尚而极具特色的影像风格表达出来,透出一种华丽而极具艺术性的风采,绚丽夺目而充满无限的魅力。
《幻想之爱》讲的也是个非常浅显易懂的故事,一男一女同时爱上了一男人,虽然剧情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但本片重点凸显的则是这一男一女因同一男人被深深吸引与迷恋后,如何在情欲的诱惑与心怀芥蒂中挣扎与纠结的过程。
虽然他们心中都拥有着一团熊熊燃烧的情欲之火。
但却被以异性的身份单恋时的羞涩与以同性的身份单恋时的顾忌所牵绊,在情感上形成了一种让人极为纠结与郁闷的矛盾感。
然而当最后树立在三人间的那一层薄纸被捅破,各自袒露内心的情感与意向后,才发现之前的盲目执迷只不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冲动。
一年后,两人还是陶醉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最后双方却又同时陷入了同一情欲诱惑的无法自拔中……。
比起处女作《我杀了我的妈妈》,个人觉得这部电影在内容的充实与饱满度上要稍感逊色一点,虽然片中穿插了几段路人的独白,同时也都是一些处于一种情感的苦恼与被伤害中的人,无形中似乎也加强了导演想要表达的那种情感的矛盾性与惆怅的氛围,但与《我杀了我妈妈》中母子间思想与观念上滋生矛盾后流露出的那种尖锐与冲突比起来,这部电影则稍显平淡寻常了些。
对于社会现实的抨击与反思性,也没有处女作来得强烈与大胆。
但影片在色彩与节奏的运用与掌控上却很好的弥补了剧情的单薄与空洞。
虽然依旧延续着之前的影像风格,其中也参杂着诸多新浪潮时期前卫而标新立异的影像特征,但那种精致绚烂的画面,几处慢镜头的穿插,以及优雅复古配乐之间的完美结合,让人不知不觉心甘情愿的陶醉在这场视听盛宴中,仿佛在欣赏一部关于现代前卫与优雅复古类艺术的纪录片,特别是影片中的几段情欲戏,在单色调的衬托与大提琴的优雅配乐,外加慢镜头的搭配下,呈现出了一种非常时尚、优雅、浪漫与美妙的形体艺术,让人流连忘返。
另一方面,对于片中女主角酷似安娜的着装打扮,或是酷似戈达尔式在色彩上对于暖色调与单色调的大胆运动(参考电影《女人就是女人》),还是酷似王家卫将人物的行为和情感通过慢镜头的形式表现,喜爱的人会赞不绝口的称其为绝佳的致敬,但不爽的人却会发出质疑之声称其为有意的模仿,不过在我看来这正是多兰最屌最吸引人也是最能体现出自身潜力与功底的地方。
为什么很多人会认为他是异军突起的‘天才’?
那是因为他对于自己特殊身份生存于现实中所产生的矛盾、敏感与禁忌,有一个非常清醒、准确而深刻的认识与体会,加上对影像老道而成熟的掌控上,完全与他的实际年龄不成正比。
而最为难得的是他还能将一些大师的风格融为一体,把自己对于现实的认识与态度融入其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最重要的是他还拥有大把大把的时间,足够让他在历练与学习中吸取更多的经验与灵感,从而创作出更多属于多兰式的独有闪光点。
在表达欲望和因欲望而产生的幻想上多兰也通过了一些细节与新颖的手法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例如通过跟别人做爱与不停地抽烟来排解被欲望侵蚀后无法占有爱恋对象的苦闷与悲痛;不断吸取衣服上残留下来的体味以满足自身日益膨胀的欲望;在派对上通过镜头的频繁切换与一些简易线条的抽象画作相结合很形象的显现出了他们的幻想;以及后来在超市吃了棉花糖后出现的梦幻画面都很恰当的表现出了片中多兰与女主角心中强烈而难以抑制的欲望,而这些片段也充分的展现了多兰富有想法和创新的一面。
片中凸显情欲的诱惑最为强烈的一点,也是为抵御日益膨胀的欲望而树立的心理防线被彻底瓦解后的高潮体现,就是朋友间日渐的疏离与嫉妒,特别是片中多兰与女主角在树林里摔跤的那一幕,两人大打出手,友谊与情欲瞬间失去了平衡,然而关系被激化后的两人也奋勇而坦白的将一直不断被抑制的情感表达了出来,成为了本片的转折点,两人也因此得知原来自己一直苦苦迷恋的这位每天都在游戏人生的“花美男”对自个根本就没兴趣,随后面临危机的友谊被修复,清醒后的两人破镜重圆。
在我看来,就这部电影而言幻想其实是在对某人事怀有无限的欲望与渴求的驱动下,所诱发出来的一种美好而自我满足的虚幻意境。
不过很多时候每每想要将这种幻想变为现实时,往往都会被现实的残酷无常击得支离破碎瞬间化为泡影,但或喜或悲的是作为一种生活的希望与动力,人类对情欲的渴望与迷恋却会出于本能的生生不息的一直被延续下去。
音乐不错,色调,服饰都很有赶脚。
那个卷毛啊,真是,一句你怎么能认为我是同性恋,太伤人了。
多兰好萌,导演啊,太有才了,看长相完全想不到啊。
看对白,多兰这个编剧的知识面也很广。
就是剧情略为压抑了一些,看小萌那个指甲,唉,不过结尾很帅气哈哈,终于报仇了。
两个人在乡下打架,真的惊到我了。
吃棉花糖,哈哈哈。
蓝色的西装,橙色的毛衣,过时的裙子。
香烟不离手的女人,有法国女人的随性优雅,就是老了点,出场还以为是小萌哥的妈。
卷毛是个文学青年,那种要么爱我,要么走的阴郁自恋又霸道的性子,到底是怎么养成的。
世界围着我转,大家一起快乐,不要想别的,肿么可能,肿么可能嘛。
小萌好可怜,最后两人一袭橙色的帅气翻身,哇哇,解气啊!
其實還蠻好看的,各種養眼啊。關於暗戀的種種。音樂也很好聽,雖然有洗腦嫌疑。但是我聽有人說媲美《戲夢巴黎》就誇張了。
拍摄手法很新颖,音乐也好听~导演和我一样大,实在是太牛了~
青少年导演还是适合棉花糖电影。
小导演过于沉溺自己的首作之功,怠慢文意,在风格化方面钻入牛角。那升不完的格与收不拢的色差让我感到疲惫,像是在看一个人戴着脚镣舞蹈。
慢镜头讲述爱之争 恶性循环还是拼凑幻想?
喜欢他的诚实。他告诉人们,我是个年轻导演,我不装逼,也不装深沉,我就是我,我拍的就是年轻人的电影。尽管有很多向前辈致敬的片断,却一点也不做作。这种对电影的真诚让这小家伙前途无量!
小资
还是喜欢处女作。这个显得有些装了。为了文艺而文艺。虽然Xavier依旧很帅,穿衣很有品,用的音乐也很赞,但能不能换一批演员,我真没觉得金色卷发男有多惊为天人。PS:Xavier绝对是James Dean的铁粉!!
慢放、音乐和色彩实在是太美了。可是故事真的不那么吸引人。多兰毕竟还年轻。我们都要加油。问题是,这里面你的发型太不帅了。
无聊的小格局
我得宽容一点了,虽然最受不了华丽丽的文艺片。至少这个小伙子还有那么点儿想法,只是皮毛。
我不明白这和一部超长MV有什么区别。
一对风骚又贱的闺蜜同时对一个自大傲慢的男孩有了幻想之爱,同时暗恋同时表白同时被拒绝,一年后他们的关系又回到了起点,男孩还是交际圈子中最受欢迎的,但他们对他的态度却已不屑一顾。最后LOUIS GARRE的出线,那记抛媚眼太销魂了,瞬间被秒杀。
正太大叔与中年御姐对决大卫雕像卷发法国男。新锐导演,我太看好你了,但是能触动我的东西太少。
幻想之屎
“要么爱我,要么就离开我。”友情和爱情的微妙关系。画面很美,慢镜头中声色流转。
向祖与占致敬,向花样年华致敬。
一男一女好友为同一个男人吃醋,针锋相对,好胜心强。最终两个疯狂的人都得不到这个男人,别说有多尴尬了。被羞辱一番后,俩人终于在一年后放下他,当有机会时,就反过来羞辱这个男人,扬眉吐气。那首插曲非常洗脑,全剧下来印象最深的东西,每次响起都会放慢镜头,bang bang。
着实没劲,空镜头用那么多干嘛呢。多兰你那套玩多了也就不新鲜了。弄个好剧本,好好讲故事它不香么
这是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抢男人的故事。Ps:影片开头那个女人,简直就是丸尾同学上身,丫的,这斯还出来恶心了我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