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绝非讨厌《跑男》的人,因为节目带给了我很多欢乐,也让我和朋友之间有了一些有趣的谈资。
正因为有这样不讨厌的前提,才让我对《跑男》的电影版极其的厌恶,因为那种略带期待之后吃到苍蝇的快感,是远非做好准备再吃能比的。
我并不反对影院播放综艺节目,因为我觉得只要你不强迫别人去看,你爱放什么就放什么。
在相对成熟的观众群中,你放一坨垃圾上去,自然会吃到应有的苦果。
这当然是带有理想主义的想法,现实是观众群还是离成熟很远,因为我居然还在微博上看到有人替《跑男》辩解叫好的。
综艺节目,没有问题;拍了6天,也没有问题。
问题是,这6天出来的东西,连原本《跑男》节目的水准都达不到!
这才是关键所在。
这次只有两个环节。
合着,平时我在电视上看广告的时候有三个环节,而我掏了钱之后看的东西反而少了?
第一个环节还是稍微有一些意思的,因为和综艺节目的水准差不多,还是比较开心的。
可是到了第二个环节基本上就彻底崩溃了。
我本以为在第一个环节之后,会有类似在韩国那几期的夜晚房间对话拍摄,爆点料,搞下笑,多有意思。
结果什么都没有,直接就到了第二天。
第一个环节煞有介事的分房子弄了那么久,让观众好不容易有了代入感,这时候画面一转,直接没了。
那么那些房间呢?
这一次的《跑男》电影版,模式基本和邓超做内奸那次是一样的,而那一集的《跑男》也是我本人看过觉得最紧张的一集,因为要偷偷摸摸地下手脚,而且还不能被人发现,这是多么好玩的一件事。
可是,在电影版之中,除了留出谁是内奸这个悬念之外,所有那些能让人感觉紧张和刺激的东西都消失了。
不仅如此,还多了很多莫名其妙的煽情,我连人物的出场都不明所以(不仅是我,连演员自己也说“我也不知道怎么被丢了进来”),就开始展露她的委屈,你好歹让她多被孤立一会儿啊。
也就是说,整个第二节都是为了维持一个悬念而存在。
显然导演的想法出了问题,看跑男的人是为了看悬念吗?
综艺节目上的《跑男》,基本上都不是最后揭晓内奸的,而是一开始就展示这个人是谁,然后拍摄此人的小细节,让人们看到其他人被蒙在鼓里的好玩。
既然是为了悬念服务,那么也就只能略去那些好玩的小动作,只剩下猜,你猜我,我猜你,窝里斗这感觉看着让人添堵。
《跑男》的一大精华是什么,对的,就是撕名牌。
连我的朋友圈都有人自发玩起了撕名牌游戏,可见这个环节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这次的电影版有撕吗?
有,也没有。
你以为有了金钟国的参与会有很精彩的撕名牌,可是他们只是象征性的扭了两下就结束了战斗,不对,是结束了爱抚。
而这是影片中仅有的两个“人撕名牌”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有抗争的撕名牌。
这显然不是我要的撕名牌!
我想可能因为这次是在大银幕上放,整个制作团队都处于一个绷着的状态,都不会做事了。
也许是考虑到大银幕会无限放大丑态,所以制作组照顾大家的形象,有些电视机和电脑上合适的动作表情到了大银幕上就显得不合时宜,所以被删掉了。
同样,亮点和精华也被删掉了。
当然,这是我为《跑男》电影的烂找的理由。
不然我实在是无法想象为什么这帮人在明摆着圈钱之后,不能态度认真地圈一次钱,能不能至少让我感觉不至于这么亏!
看了很多人的评论,其中一部分人表示自己本来就喜欢这个综艺节目,所以来电影院哈哈一乐也挺好的。
我看到这样的感想后就忍不住写了这个评论。
从那些所谓自己哈哈一乐的观众角度来说,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大错误。
但是角度不同,或许看到的也不同。
近年来中国式的搞笑电影开始多了起来,那些比较有名的,我都有看过,我却是真心笑不出来。
我看到的搞笑作品往往是通过整人,或者囧态来吸引观众,毫无文化可言,如同站街女一般。
在已经如此浮躁的社会情况下,这种快餐式的电影居然还经过大卖,任其发展。
从前一年的爸爸去哪儿到今天的这一部奔跑吧兄弟,只能说将整个中国的电影事业拉低了,大家纷纷问综艺片为何也能上荧幕?
可见综艺片与电影之间本身就有着巨大的差别。
那些说为了乐呵乐呵无可厚非的观众只是满足了自身观看娱乐类节目的心理,却忽视了它这次是作为一部电影这么一个方式出现的。
因此理应要制止,不能让这类无聊,毫无意义的“节目”,变成一种电影上的艺术。
又是一部大火综艺节目延伸的大电影,绝对的商业运作和营销。
不过光从娱乐角度看,真不错,蛮搞笑的。
几个跑男兄弟娱众的本事了得,笑翻全场!
含含很开心,不过看的人不多,全场也就十来个人,简直就是VIP[憨笑][憨笑]又是一部大火综艺节目延伸的大电影,绝对的商业运作和营销。
不过光从娱乐角度看,真不错,蛮搞笑的。
几个跑男兄弟娱众的本事了得,笑翻全场!
含含很开心,不过看的人不多,全场也就十来个人,简直就是VIP[憨笑][憨笑]又是一部大火综艺节目延伸的大电影,绝对的商业运作和营销。
不过光从娱乐角度看,真不错,蛮搞笑的。
几个跑男兄弟娱众的本事了得,笑翻全场!
含含很开心,不过看的人不多,全场也就十来个人,简直就是VIP[憨笑][憨笑]又是一部大火综艺节目延伸的大电影,绝对的商业运作和营销。
不过光从娱乐角度看,真不错,蛮搞笑的。
几个跑男兄弟娱众的本事了得,笑翻全场!
含含很开心,不过看的人不多,全场也就十来个人,简直就是VIP[憨笑][憨笑]
被拉去看了跑男大电影,发现票价竟然和霍比特人一样,天哪,这是什么世道,投机取巧和认真做事竟然能走到一起。
后来想想,既然叫大电影,也许会弄点和平时电视不一样的剧情吧,也算一个年终总结吧。
结果电影很快就结束了,啪啪的打脸严肃的告诉所有观影的人,俺这电影就是赤果果的圈钱,俺就是圈钱怎么了?
说完,下面一群粉大声叫好:圈钱我们也爱你!
电影一开始就是翻来覆去秀一个个公司的logo,貌似只要有股份的都上了吧。
话说影迷都有这样一个说法:电影开头如果遇到钓鱼的,雪山的,狮子吼吼的,还有城堡和宇宙的,基本就不会让你失望。
所以当我看完跑男后,很奇怪这些公司为啥争先恐后的往上打logo,本来就不出名,闷声挣钱就完了,非要把自己的logo和烂片划等号,太不珍惜自己的碧莲了。
剧情啥的就不说了,弄个找杀手的段子,毫无创意不说,还不中间某集拍的用心,除了谢依霖还在那里拼命卖萌(虽然有点低级,但好歹也有点付出),伊一还有点感情流露,其他人一副耗时间打卡收工的感觉,那个韩国来的大叔,除了英语说的还不错就没啥了,一直就是傻笑卖萌,撕B大战连肌肉还没亮就下场吃牛肉了。。。
在电视里还算个亮点郑baby小暧昧,电影里。。。
唉,也许人家就没那份心思,搞得一群粉在台下为之心碎,为之醉。
至于陈赫就不说了,拍电影的时候应该还没出那档子事吧,不然真不知道有什么fece去面对摄像机。。
邓超人没有出场,开始还以为电影中间会作为一个超级BOSS的形象在白虎被干掉之后华丽出场,结果是白虎干掉后,大伙很嗨森的收工回家了,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影迷:我去,就这演完了??
说好的一波三折呢?
说好的雨林传说呢?
也许邓超人还有点碧莲,娘娘教育他留点人品是极好的。。
其实呢,跑男之所以有这么高的人气,一则是借用了韩国的原版的思路(现在打开电视满眼的韩风啊。。。
无语),二则是这些演员们也挺拼的(想起羽凡那句找李晨生孩子的段子,不是一般的拼啊。。。
)所以全国观众也算买账,但如果本来应该作为贺岁大片,把大家再聚在一起再好好乐呵一下,结果却是赤果果的圈钱,偷工减料。
只能让所有支持的人寒心。
最后说句不谦虚的话:还不如我们年会视频做的用心呢。。。
去看电影版《奔跑吧兄弟》前,我得到如下信息,跟同名综艺节目没有两样,拍摄为期6天,豆瓣评分3.2,上映4天票房2.27亿元,以及,没有队长邓超出演。
明知道不够好,却蜂拥至电影院花钱看电视。
有人下断言这是审丑文化,有人给定义说是粉丝电影,有人痛斥综艺节目大银幕圈钱。
没想到最终,都敌不过买票观众的一句“在家无聊”。
套用网络上的一句流行语,他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90分钟就玩了俩游戏,一个泳池推人,寻找凶手。
感觉认真玩游戏的就Hold住姐,其他人都是其他片场串门来的。
熊黛林姐姐忽闪着大眼睛、嘟着嘴问李晨,你是凶手吗?
当下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有辣么多小朋友来捧场。
片尾上字幕,主演们才开始角色扮演,拿着玩具枪跟山贼乱斗。
终于想起来片头的那个纳米比亚还是纳米尼克的传说设定。
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看完就想问一个问题,这是哪个新开发的度假区?
以后绝对要绕开此地出行。
追美剧的通常有这样的经历,大家都在看,也来凑个热闹,看到一半想、要弃剧,却又忍不住守着看完结局,新的一季出来了,还是忍不住再看一眼,现在大家生活都富裕了,40块钱的电影票满足好奇心,纵然90分钟的电影还不如90分钟的电视节目有内容,也算了却一桩心事。
认真分析,跑男银幕领跑,从电视迁移,转战影院追节目,只是定位为“综艺粉”过于简单粗暴,影院一圈问下来,也没有冲着谁来的观众,更别提“脑残粉”了。
适逢寒假档,《熊出没》《喜羊羊》系列电影露头,魔幻大片《霍比特人》、温馨喜剧《重返20岁》也已进入后半程,只剩下安吉丽娜•朱莉执导的《坚不可摧》同期竞争,然而战争题材在国内,一向是不讨喜。
成就了“跑男”,和《泰囧》的爆红,如出一辙。
大概电影人、影评人耿耿于怀的是,《泰囧》这类喜剧片,在逗笑观众之外,尚能讲好一个故事,而《奔跑吧兄弟》连剧情都没有,看一众二线明星做游戏玩得欢催,没头没尾闹足90分钟,有人感慨“难怪邓超没来趟这浑水”。
可不要忘了,去年的一部《分手大师》,也是让我们见识过他的大银幕水准的,国产电影的下限,不是一个档期,一部片子就能够刷新的。
其实,去年《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狂揽7亿票房的时候,我们就该明白“综艺电影”的诞生,是满足快消费的产物。
某电影在线购票网站甚至打出“买票看电视,愿者上钩”的宣传语,良心提醒也好,恶意嘲弄也罢,在这场消费里,观众既不担心被冠上“脑残粉”的名号,主创也不是奔着金鸡百花奖去的——对于这类电影,真正决定观影的动机排序中,话题热度、演员知名度、节目品牌效应等等都是不能忽视的原因。
有时,甚至排在口碑、艺术性的前面。
正如一些评论所说,每年《跑男》《爸爸去哪儿》这样的综艺电影不过几部,相信未来或许会有《中国好声音》大电影《我是歌手》大电影加入竞争,但综艺人的手艺,电影人未必玩得转,更不必说渠道的先发优势。
真正愿意看好电影、真电影的人,也不会因为多了一部综艺电影,就少买一张电影票。
那些自觉电影曲高和寡的导演们,不要把综艺电影的火爆,当成不好好拍片的借口。
《泰囧》后,“公路”喜剧片陆续登场;《失恋33天》后,都市爱情轻喜剧风靡一时;《致青春》后,撒狗血校园片铺天盖地……急于圈钱的,又何止综艺电影?
在此要提醒国内导演们,值得对标的,不是“跑男们”,不是“帅爹萌娃们”,而是一众汹涌而来“进口大片”“海外佳片”,院线排片或可抵挡一时,却非长久之计。
不管是雄心壮志振兴艺术的,还是快消费做一次性买卖的,只有一句话,我们电影院见真章。
似乎是《爸爸去哪》开了个好头,综艺节目现在也可以明目张胆的打着电影的旗号,入驻影院骗钱了。
我们经常吐槽电影光看预告片就知道了电影的全部内容,而奔兄反其道而行之。
预告片出现的内容,电影版里完全没有,也是够任性。
片长88分,刨除回顾往期,以及莫名其妙的旁白和众人浮夸的表演,内容容量在60分钟左右。
如果是喜欢看韩版的同学,可以发现电影内容基本就running man 2014.10.26那一期的翻版。
同一主题,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官体验。
作为娱乐节目,非要搞的像艺术人生一样死命煽情也是醉人。
“内奸”作为一个重要的主题,韩版都是以当“内奸”为荣。
反观奔兄,成为“内奸”的人,感觉自己是罪人一样。
难道我们和韩国的价值观完全不同,“内奸 ”就必须是坏人,被唾弃,死了活该。
还想要分量?
没门。
是不是以后,只要很火的综艺节目,都可以冠冕堂皇的进入影院,自称电影。
是不是广大的观影者都是任性的有钱人,你敢称自己是电影我就敢看。
奔跑吧!
money,在中国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了。
看完跑男电影,最后悔的莫是给了这片子贡献了票房。
悔不当初,还是觉得该写个影评祭奠一下。
【影评含剧透,谨慎阅读!!
】—————————————————————抱着无限美好的心情,去看了这部大电影,之前脑残片看过不少,小时代我也贡献了票房,此处可忽略。
但是如此低智商的电影,确实第一次看原先觉得【闺蜜】就够恶心的了,>>>躺枪,请原谅谁知跑男大电影还是继续在刷新人们的智商提出几点我至今无法理解的地方,>>>真希望制作团队能用心看看大家评价!
1)请问,费了那么大劲玩推手游戏是为什么,伊一在岸上拿着5张优质房卡和5张落魄房卡让大家争取胜利。
胜利的果实在哪,好歹爸爸去哪儿选个房子,还能让我们看一下房子好坏的标准。
这倒好,胜了就胜了,输了就输了,大家都在睡觉,看陈赫搞怪睡相,伴着做噩梦都觉得恐怖的旁白,这就莫名其妙的过去了!
你是在坑爹嘛!
你告诉我玩游戏的意义在哪好嘛?!
之前的节目,游戏也算是一环扣一环,总归是有些线索,这倒好,完全就是游戏,毫无关联,推手游戏,恍惚在看快本的感觉。
2)开始就一直在说丛林丛林,请亲爱的剪辑师傅告诉我,为什么我全程除了开始的航拍,完全木有看到树呢!
预告、海报都是唬人的对不对!
唬人也就算了,我认了,最后结尾花絮搞一些这个镜头,你是想告诉我还有第二部是不是!
3)这不是撕名牌,这是在玩杀人游戏啊有木有!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评论,说跑男收视率最高的点就在于撕名牌,也是最让人津津乐道的。
但是,电影里!
居!
然!
没!
有!
撕!
名!
牌!
请问,这是在逗我么?
难道你们拍电影或者拍下一集的时候都不看看网上专业和非专业人士的评论么!
为什么要把最精彩的地方全部out!这是有多恨浙江卫视的导演才能干出来的事儿啊。
这不是找骂是什么?
不撕名牌,你叫金钟国来干嘛?
让一个不懂中文的歪果仁陪着你们这帮人玩推理游戏...嗯,加强中问学习,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到吐葡萄皮4)人物表现太刻意,酱油酱油还是酱油!
好同情郭京飞,完全就是酱油君好不,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上来机场见了一面,推手的时候出现了一下,到那个一看就看出来是个【好刻意的旅游景区】出现了一下,然后就消失在观众盆友们的视线中了,好歹人家也是拍电影的,多给几个镜头会死是不是!
悲剧的伊一,不知道是动了真情还是有意为之,伊一全程都是个悲剧。
不是导游嘛?
为什么又会出现在撕名牌队伍里,敢不敢给个镜头提示,说她是接到任务什么的也可以。
莫名其妙的出现了,然后又莫名其妙的哭了,举报了个人就被带走了。。
留给了观众一万个疑问号。
金钟国,除了跟李晨在最后撕了20″左右的名牌,全程都在跟大伙哼哼唧唧的学中文王宝强out的时候,也没有确切的讲到底是不是自己掉的?
感觉这段跟剪辑师有关。
陈赫,不知道为什么,看着他搞笑突然有种心酸的感觉。。
谢依霖,相比较其他人,她算是很出彩的了5)导演请你出来,告诉我拼拼图是为什么?!
最后布置任务,说集齐9个拼图,可以得到88888现金,当时就很疑惑,肯定后面还有大任务,这只是其中小boss 而已!
再说,对于各位大咖来讲,面对88888,有比较露出如此夸张的表情吗?
太装了吧。
任务布置来了之后,大家开森的去找拼图了....但是,从郭京飞out之后,似乎就再也没有看到找拼图的事情了...各位啊,你们不要88888了么,开始玩杀人游戏了么!
拼图君,此刻肯定在默默流泪了,表抛弃我。
果然,直到最后,再也没有拼图君的事情了。
大家在找出凶手(白虎?
还是黑虎来着)之后,愉快的结束此次旅程。
虎头蛇尾,错,就没有尾巴的任务就这样悄然消失了。。
6)分组干嘛,有比较吗,换人显得更加扯好吧。。。
从一开始玩推手之前,就分为红黄两组,展开对决。
可是直到结尾,除了爆出李晨的提示【血,野兽,美女】能让人联想到穿红色衣服以外,貌似分组完全没依据啊。
既没有对决,分组是为什么?!
更加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第二天起来还换了个队员,baby跟王宝强,队员换了衣服没换,各位兄弟都分不清谁是哪个组了,伊一更是穿着红色衣服就来了。
有没有一点竞技精神!
分组在干吗,我到现在真的是一头雾水。。。
用曾小贤在爱情公寓的一句话来讲真的是一失足成大瘸子!!!!!
跑男如此优秀的电视节目(买版权的事情放放再说,毕竟这么多期过来给各位带来的欢笑是有目共睹的,这说明浙江卫视还是可以的。
)真的是被这个大电影毁了。。。
那么好的评价在年终落下【圈钱】两个字不知道各位编导是如何想的。。
也许浙江卫视不在乎,挣到钱就好。。。
但还是希望尊重一下观众,尊重一下观众的智商。。
未来还会有跑男第二季、第三季,别太不把观众当回事儿了。。。。
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over .
中国电影市场太火热了,以至于只要有粉丝,就能拍电影,而且大卖的几率很高。
《奔跑吧,兄弟》电影版 ,其实就是一期节目放到了大银幕上。
大银幕只是个平台,人家不考虑内容。
看过这综艺节目的,会发现电影版还没电视版好看。
至少电视版的节目是完整的呀!
对于我这个经常提前看片的毒舌男来说,没提前爆出这是个烂片已经算给片方面子了。
当然其实很多电影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是什么货色。
拍摄者自己也清楚,他们无非想再骗一点,万一捞着了呢。
看到这部电影最后惨无人道的放出没播放出来的片段时,我心说片方真的太不勇敢了。
你就整一个完整的3个多小时的《奔跑吧,兄弟》,这才是有一点诚意啊!
不要想用电影版骗钱,最后把电视版的粉丝也给得罪了。
在这一点上,浙江卫视不得不沦为没头脑。
至于不高兴是谁,大家猜。
2015年2月15日
冯小刚炮轰自己担任股东的华谊兄弟拍这种垃圾是在自杀,我赞同了两句,下面有人留言说能上映,能卖钱就可以,你那么高冷矫情干嘛?
看了我一下子就来火了,现在高冷两个字这么不值钱啊?
高冷和底线分的清吗。
一个娱乐节目,花五到十天制作,就能上映去卖钱,我是闻所未闻。
别说是美国,就是隔壁韩国,这综艺节目的祖宗,想把综艺节目搬上电影院也遭到了韩国电影工会的集体抵制,为什么?
人家高冷?
人家还有底线而已。
这国家俗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没有底线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最不缺的就是高冷。
上个礼拜想去看电影,打开电影院的排片,三部国产幼儿动画片加两部综艺节目,你还说高冷?
你TM去给我找世界上另外一个国家可以排出这样的排片来。
稍微有点要求吧,比能卖钱要求高那么一点点就是高冷啦?
电影是门现代艺术 是一门把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和工业文明高度结合的现代工业,是一门有独立学科,独立学院,独立研究,独立奖项的学问,全世界都对电影有这这样的尊重 连综艺如此盛行的国家,综艺人谈到电影人还是充满尊敬的。
难道我们就不能多一点尊重?
难道能让人尊重的就只有产生票房这件事情?
这完全就是在亵渎这个行业。
我对国产电影的要求就是导演有诚意,想拍部对得起买这个票的观众。
这TM就高冷啦?
想看娱乐节目你家里网上看看重放不就行啦,糟蹋什么钱呀。
你进餐馆,厨师给你炒两菜卖你一百,回头给你出去买两个盒饭也卖你七十,你会买吗?人家连伪装都不带伪装的清楚的告诉你,盒饭!!
你会买吗?傻呀?
比喻成吃的能明白的人就多了。
使劲买这种电影的票吧,等每一部这种“电影”都能卖好几个亿了,谁还费那老劲拍电影去啊,一样的道理。
我又想说广电总局呢?
管台词管服装馆演员管立场,就不管这个行业的死活啊?
人家有行业协会可以自己抵制,我们的行业协会没这能力,家长制管理,既然你要管你倒是好好管呀,只管小孩穿衣不管小孩学坏呀。
不是要建设文化强国吗?
这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吗?
如果你不想看到以后中国只能拍出这种垃圾,还是高冷的不要买票,并在看到宣传看板的时候鄙视的骂一句,少TM恶心人。
长得好看的人都知道奔兄是买的韩国Running Man的版权(绝对还有部分脑残粉不明真相),节目模式人员、角色设定等基本就是复制来的,刚开播的前几期韩国团队还来帮忙摄像剪辑,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很喜欢看Running Man,也一直期待着中国有自己的跑男,但是,中国蓝拍出来的跑男,真的让我失望。。。。
既然是一样的节目两批人马,我免不得要相互比较下,经过我深刻的研究分析,总结出中国版的跑男最失败的几点。
脑残粉可以走,下面的分析可能让你感觉到不舒服。
1.制作单位经验不足《Running Man》是韩国SBS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韩国真人秀节目起步早,创新快,而韩国SBS电视台更是是韩国最具有影响力的电视台,节目更是新奇、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SBS旗下有很多综艺、真人秀节目,经验丰富,创新力强。
而中国蓝几档火的综艺节目比如中国好声音、奔兄等都是直接照搬外国的综艺,自己策划的节目基本没啥收视率,创新能力我是没看到(貌似国内的任何产业都喜欢抄袭,自主创新什么的太累了,还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舒服),经验不足,除了第一季有点意思外,韩国团队撤回后一季不如一季,节目乏力,笑点太少。
根本不注重节目的娱乐性和休闲性,倒是特效做的越来越好,你怎么不去拍科幻片啊!
2.国情、全民体制原因我国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素质普遍较低。
再加上韩国的明星数量多竞争激烈,很多机会能近距离接触他们,而在我国却很难,很多好玩的模式不适合中国的国情,比如在中国让你在马路上比赛,还要等红灯什么的,没几千的保安明星都不敢去,免不得有脑残粉像扑倒刘亦菲一样的扑倒BABY。
还有中国的路况车流量,一个游戏拍一天。
再加上政策、体制问题,我们现在对真人秀节目监管力度加大,能不能播放要经过层层审核、从新剪辑。
3.主持人能力不足,经验尚欠这是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
中国的主持人邀请的这几个一看就是想设定成和Running Man一样的角色,但是这7个人没有一个是专业的主持人,更没有过像刘在石那样经验丰富、有人格魅力、反应灵敏机智的资深MC。
总体看来,人员选配有问题,Running Man:2专业主持人;2专业演员;2专业歌手;哈哈能演能唱会主持。
奔跑吧兄弟:专业主持人无;演员6;歌手1;这还是鹿晗来了之后,以前都是奔跑吧,演员!
而且韩国艺人普遍能歌善舞,中国的唱跳型歌手太少,每次让他们跳舞,那整个一个群魔乱舞,最有笑点的居然是郑凯学赵四,,而且偶像歌手多少有点偶像包袱,也难为中国蓝找不到。
还有一点,你们7个是主持人!
不是嘉宾!
这个节目不是说找小伙伴陪你们的玩的,你们定位做好好吧,基本都是你们几个在互动,把嘉宾放在一边,人家有的过来是想宣传新电影新歌,你们问都不问,寒酸一下都不会?
韩国来一个嘉宾个个都热情套近乎,都知道为了节目效果,嘉宾不说话7个主持人追着和他互动,让他的放送可以多点,你们呢?
上次杜淳来,李晨你明明和人家合作的那么多的电视剧,说都不说,和第一次见一样。
来一个,7个人和傻子一样,啊!
谁谁谁,完事 下一个,啊!
是谁谁谁!
完事 ,然后就开始战斗吧,全军出击!
全程傻笑,耍宝,自以为很幽默,是我笑点高吗?
这几个MC我想一个个说邓超VS刘在石:真心话邓超我还是很喜欢他的,长得帅,演技好,不大牌,人品也好。
但是毕竟演员出身,主持功力太浅,角色设定他是这个主持团队的领导,但是邓超根本做不到带动整个节目的节奏,感觉压不住场。
他确实很努力,很辛苦,但我想说,邓超的才华,真的一般,反应慢,说话说不到点子上,语言匮乏。。。
反观刘在石,他是一名搞笑艺人。
会跳舞,有才华,临场反应快,最重要的是他并不由一人掌控全场,而是把更多发挥的空间留给其他辅助主持人或嘉宾,更多时候起到的是起承转合,画龙点睛的作用。
他是Running Man的灵魂。
杨颖VS宋智孝:BABY我个人觉得做得还不错,不矫情挺努力的,有自己的定位“女汉子”,但是作为MC团队中唯一的女士,很多优势没发挥出来,有时候女人撒撒娇耍耍泼挺可爱,她太中规中矩了,感觉节目中很难让人特别爱上她的角色。
懵智并不是一开始就懵,她也是慢慢找到自己的定位,而且一点也不做作,有时候爆出一句粗口,更让人感觉这个人真实、亲切、可爱。
李晨VS金钟国:李晨这个人很绅士,其实也不用特意模仿金钟国,各有特色吧,但总觉得差一点,大家的角色定位都是大BOSS,欺负人的活都是你们来做,该做恶人就做恶人,都是为了节目更好看,没什么欲望说什么。
郑凯VS姜狗哥:节目组一开始想让郑凯和BABY炒CP,结果BABY和教主结婚。。
尴尬,这个梗明显不能用刘,郑凯这孩子幽默感其实不错,胜负欲有些强,做游戏的时候太认真了,那次和韩国跑男对决,他撕智孝名牌的时候差点把她推到。
我感觉姜Gary貌似很生气的感觉。
gary的角色是团队的老好人,整个人感觉都是平和少根线,是不是冒出来的话能笑死你,感觉中国的MC每个人都活波过了头。
鹿晗、王祖蓝、陈赫VS李光洙、池石镇、haha:这仨个我真是对不上号,王祖蓝和陈赫是一个类型的,一个言语上搞笑点点,一个是用身体在搞笑,我不明白为啥很多人看到他俩笑的大便都啦的出来,反正我只能轻轻一笑,有点意思而已。
鹿晗还是不错的,年纪小,懂得尊重前辈。
可是感觉其他人不怎么给他机会,很多期就是个小酱油,就鹿晗一个会跳舞的,还不让他多展示展示?
韩国方三个背叛者联盟,他们3个幽默感十足,李光洙的角色傻子一样,总有一些小心思;池石镇弱体老大哥,很多时候他的“死亡”是一个阶段开始和结束的信号;HAHA心机鬼一个,总是搞鬼。
反正每个人的定位明确,角色感强。
毕竟中国版的7人基本都是第一次参加真人秀,经验不足情有可原,但是我觉得是不是还是应该提高下自己的能力,学习下韩国版的精髓呢?
我很确定这之前他们都没深刻研究分析过韩国的跑男,有的可能连看都没看过。
虽然这是一个竞技真人秀节目,但更主要是个综艺节目,胜负欲不要太强好不好?
撕名牌需要认真,但也需要搞笑啊,激烈程度你们比得过WWE?
节目能不能注意安全啊?
是海澜之家的衣服质量太差吗?
那次和韩国对决,李晨轮金钟国那下,要是我都被打飞了。
能不能不要总秀你们的兄弟情义?
我们不是傻逼,都知道这是个节目,说白了也是有剧本的真人电视剧,难道你们在节目里为了效果做点“坏事”,我们就说你这个人人品怎么吗??
一个个都是大好人,让你当期间谍你就不行了,我有愧疚感,我不是这样的人,我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巴拉巴拉,好烦。
NB以后你们都别演坏蛋。
这是场秀,虽然很多网友反映节目造假,有剧本,但无规矩不成方圆,节目需要总体的规则流程,如果为了好看,给观众最好的一面,也未尝不可。
但还是希望尽可能的保持最真实的流程。
恨铁不成钢啊。
拉低智商拉低下限的低级庸俗傻逼破玩意,也把演员的明星光环也拉低的败类东西!
就是用来圈钱的,现在的电影难道是个人都能拍了,又是烂片一个。
这是综艺,并不是电影,另一种赚钱手段而已……
蛮欢乐的。
说实在话的,这个顶多在放在综艺频道里面放放,但是拿它弄在电影院放就有点过了,照这么说,《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也可以上映来圈钱。
为啥没邓超
挺好笑的 这就够了 本来就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电影 不在乎电影票钱的可以去看看 等下载版也是可以的~
作为一部电影来说太嫩了,作为加长版综艺挺有意思
看了一场闹剧
我感觉类似同样的综艺类影片以后可以统一归类为“综艺电影”,不参加文艺水准竞争,可以理直气壮的表明我们是来收票房的,由此也免得遭受真正在努力辛作的电影导演们的诟病。其实作为一期综艺还是可看的,也能理解也愿意为这些人的努力贡献票房,没必要打着电影的名声拍综艺,这样反而千夫所指。
主要是看人,王宝强搞笑了……
这种都可以叫电影,中国的电影圈为了圈钱真的可以做到无止境的下限。可笑的是,居然还有人去看。什么玩意,综艺idea花钱抄别人的就算了,还脸皮厚到制作成电影。为了给差评还得忍受那里写着“我看过这部电影”这么噁心的字眼,强烈要求豆瓣出“我不想看这种烂片”和“负分滚粗”的选项!!!
不当做是电影单做一起娱乐节目来看的话比他们平时每周五的要好看精致很多
全场爆笑,掌声雷动,上一次在影院里见到这种情况还是让子弹飞。深切感到你国乙烷。
足以证明中国电影市场有多好。
这电影还没平时的节目好看啊!!!幸亏我是逃票看的!不算太亏,浪费了点时间!!!
17年补录
八错
爆笑不停 打发时间可一观
大四,时间太多了,看些综艺节目放松心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