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惯了华丽而空洞的形式主义至上的国产伪大片之后见到《请将我遗忘》这样的电影,第一感觉就是粗糙,看不到脸熟的演员也没有精细的制作,无论是画面的色彩光线还是剪接和镜头运用都毫不讲究。
不过粗糙的表面并没有掩盖内容的前卫。
说内容前卫是和近些年内地电影剧本或空洞无物或无病呻吟或矫情刻意的普遍现状相比较而言,这个改编自网络走红小说的本子细究起来或许够不上上乘但已足够领先了,就像原著小说能吸引到大批的读者那样,至少说明故事本身触摸到了现今这个年代中能引发人心共鸣的某些贴近真实的东西。
电影开篇就以激烈的戏剧冲突直奔主题,很显然这是一个关于男人女人如何对待情感背叛以及男人们之间友情纠葛的故事。
男主人公陈重出轨发现情人叶梅将要结婚的对象竟然是自己的好朋友李良,而此时他哄骗爱人赵悦的谎言也面临被揭穿,更糟的是叶梅在婚礼上向众人暗示了真相,情人爱人和朋友的信任同时呈现危机,他将该如何面对。
男人和女人在对待同一事情上那种鲜明而具有普遍共性的差异,其根源似乎是难于解释的。
电影里有两处细节展现了这种差异,一处是陈重离婚回家,老妈反应强烈忙不迭地叮嘱财产分割的问题,老爸却像没事人一样继续悠哉地下棋,而他本人也跟老爸一样满不在乎要离开时想的还是如何把下一步棋走完。
另一处是陈重和前妻重逢意欲缠绵时,赵悦说有件事陈重有权利要知道,而陈重则打断说自己能猜的到,当然他猜的和她想说的完全是两码事。
男人和女人想法总是会不一样,而做法往往更是让对方难于理解。
陈重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叶梅在情感上报复他的方式竟然是嫁给自己的好朋友,而叶梅恐怕也不会想到她这样做的结果将是永远失去陈重对她的好感。
陈重事先肯定想不到事情败露后赵悦对离婚的决然,而赵悦则难以理解丈夫在离婚签字时的毫不迟疑。
女人总是会极端总是会犹豫总是要言不由衷,有时绝情的不可挽回有时又心软的纠结不清。
而男人则总是离不开哥们义气总是要强撑面子掩盖脆弱,总是容易花心而其实内心会有份情感无法割舍。
或许男人和女人都没有错,只不过男人永远也搞不明白女人想什么,而女人也永远弄不懂男人。
男人女人之间沟通的故事一直延续。
男人和男人之间或许就没那么复杂了,因为至少男人之间的事情可以说的清楚。
是非对错情义深浅心生嫌隙,这些问题也许不需要太多的解释不需要费力地沟通,总有一天会相互明白。
陈重并非有意愧对李良,而他能够直面李良为此的一系列反应,即使什么话都不说也能看出他对朋友依然在意,而最终李良帮他找到赵悦消息的时候,男人的问题已经化解。
可能小说是男人写的电影也是男人拍的,正因如此这个故事对于男人友情能说的完整,而对于男人与女人的情感冲突则略显一厢情愿了。
电影中赵悦还是在意陈重的,尤其是最后将照顾孩子做为寄托,现实中恐怕不会如此,一个女人如果没有遇到其他男人时可能会这样,但如果已经遇到了另一个爱她的人比如剧中的杨涛,她很可能会将全部情感转移给那个人,她没有理由不再继续寻求自己的幸福快乐。
电影中还穿插了陈重事业上的挫折和职场上的勾心斗角,与情感的主题没多大关联而且也没讲出个所以然来,显得有些画蛇添足了。
2007-12-8
片子中被改编了的歌曲名字叫《成都好吃嘴》 , 我down 下来放在电脑里听了好几遍,感慨,成都话还真是有意思!
亲切的歌声,飘香的街道,安逸闲致的氛围,飞扬的歌声——这就是成都留给我的回忆,确实是个很难让人遗忘的地方
谁在天堂,谁在地狱,谁在年轻的梦里一直找你?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
一切都是轮回!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
于是,看见的,看不见的;记住的,遗忘了。
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
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
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
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所有的青春散场在即,爱恨绞缠;所有的恩怨相抵不过,旦夕交锋。
一个谎言引出连串反目,真相只是揭开一个又一个伤筋动骨的裂痕。
偷腥之后的男人,永堕负罪之海,连悔恨都变得可怜可笑。
然而外遇之后还是外遇,外遇成为一个惯性,男人依赖它,饮鸩止渴。
妻子离去,职场争斗又机关算尽,四下冲撞不得出路.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挣扎与挽留,在怀疑的阴霾中演变成报复,明知无益却欲罢不能。
兄弟踏上歧路,而还给兄弟的,只能是令自己踏上更深的歧路。
爱人害怕背叛,而交到爱人手中的,不是忠诚却是一把抓狂的妒火当爱比死更冷,所有真切、悔意、爱恋,统统不是对手。
年少时豪情成诗,如今动一动感情都已是担待不起的奢侈。
最后一刻,哪怕浪子回头,也回头路断。
当男人遭遇欲望的急流时,还懂得选择遵守誓言的贞洁吗?
女人被孤独围困时,偏离方向是不是命运必然的安排?
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
而当我设身为他想象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
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好人或者坏人。
终年不夜的成都,从未散场过的过往。
请在今晚,将那段锦绣般繁复华美却轻薄易碎的岁月,遗忘。
国产电影剧本里能算得上文学创作级别的作品实在是凤毛麟角;而《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只用了十几分钟就让我不禁感叹:源自小说的改编剧本味道就是不一样。
你可以说陈重在叶梅即将结婚的前一刻才知道她是李良的未婚妻未免不可思议;也可以认为李良的颓废表现与之前的有为青年形象对比之强烈过于鲜明。
我对诸如此类的略显夸张的情节安排并非全盘照收;但我觉得这些略显夸张与偏执但绝不矫揉和造作的描写正是其文学味道的表现。
略过这些细枝末节之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影片营造的世界中,那种游离畅快的感觉几乎自始至终伴随着我。
怎样的环境营造算是接近真实?
我觉得就是你在欣赏它的时候总会联想到现实。
有哥们做警察有什么实惠?
办公室政治究竟有多微妙?
晚上灯红酒绿背后人们都在干些什么……我惊异于片子竟然能把无数细节糅合得如此完美而又不留痕迹,甚至忍不住发问这个片子是怎么通过审查的?
什么样的人物描写算是接近真实?
陈重,他精明能干,但几乎不考虑约束行为,基本上为其所欲为;他“不是好人,可有时候又透着善良”。
我们不用非要从某个人的口中才能获得这些评价,正是他的一言一行干净利落地勾勒出这样一个形象,而且几乎没有让观众感到莫名其妙的突兀的言行——太多装神弄鬼的电影都在这么做。
陈重很复杂,但他的个性完全可以使人理解。
最后是节奏。
我看这部片子感觉十分舒服,没有让我觉得冗长煽情的部分,也没有故弄玄虚地疯狂切镜。
就像小说,字到哪里,读者就在哪里,鲜有被挤出故事之外的感觉。
很明显这是一部低成本制作,我也很为我和朋友两个人就包场的现实而遗憾,但它却是今年让我最受感染的国产电影——没有之一。
推荐所有年轻人一看,但切忌和情侣共赏。
今夜 阳光明媚与荷尔蒙一起飞舞成都你柔软的肌肤犹如我悲伤的心情在上帝的微笑里 裸体行走三月的盐市口我无可选择成都,一座不夜城,任各自的荷尔蒙飘散,真诚与虚假,承诺与伪善,都被扒得一干二净。
剩下的不是性感,而是血淋淋的真实。
不管是荣华富贵,还是生疮害病,躲不过的,是男女的债。
20071223。
今天看了《请将我遗忘》。
我先是听一个同事跟我介绍的一篇网络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后来不经意发现了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
看了之后,颇有些感受,没有说处,就想写下来。
由于我打字的速度以及我思维的懒惰,也不想整理成文了,暂且随着台词,写下自己零散的感受。
想必这样写出来的感受,也比整理成整篇的感觉更自然真切。
借用一个形容词——这是我“原生态”的感受。
——陈重:对了,大头,你帮我查辆车,车号是川A5……尾数是什么62——李良:谁的车啊,——陈重:我怀疑赵悦有外遇——李良:你娃头上也冒绿光啊——大头:这我没法帮你查,就算是你知道赵悦怎么怎么,你总不能说你在外面乱搞,她也在外面乱搞,你们俩就扯平了,回去以后日子继续过,可能吗——陈重:你们说,当初我们没有救赵悦,她现在会躺上谁的床上?
——李良:就是学校假山救赵悦的那次——陈重:赵悦一直在说没进去,没都进去,呵呵,有意思么?
没意思是啊,男男女女的,就那么点事,有意思么?
我想,答案是因人而异吧,有人是乐此不疲,有人是不能自拔,还有人无知无觉,还有人后知后觉,当然还有一种,先是乐此不疲,后是不能自拔。
回去以后日子继续过,可能吗?
日子能不能继续过,这个还真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如果单一从感情的角度来看,估计两人就没戏了。
所谓的爱情,就是这么娇气,容不得一点杂质。
话又说回来了,日子能不能继续过,不单单是感情,还有很多别的原因,别的事情。
钱啦,孩子啊,名声啊,多着了。
所以为了别的而苟且地把日子过下去,还是有可能的。
就像《谈谈情跳跳舞》里面的台词说的:“爱情是门艺术,婚姻是一门工程”。
看你要搞得是什么了。
“艺术”,还是“工程”,这是一个问题。
“没进去,没都进去”,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没太注意是什么意思,后面又说了一遍这件事,才明白。
挺灰的……——陈重:大头,大头,你娃这么多年了,一丁当亏都没吃过,一步弯路都没有走过,不可能只是运气。
——大头:我不像你们,一天东想本想的,我只要白天有喝的,晚上有把摸的就够了,我就像试一下,一辈子就爱一个女的,到底是啥子感觉——陈重:大头,我现在,好想像你这个样子哦,但是不可能哦,晓不晓得,不可能哦在当下的世道,从一而终?
的确是太难了。
莫非大头真得能够做一个绝种的好男人,一个不沾腥的猫么,传承人类文明之经典——“老婆孩子热坑头”生活方式?
莫非他真得能成为传说中童话男主角,“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且听下文分解吧。
——陈重:为了一个该死的杨涛,她居然跟我急了,还大庭广众地扇我一嘴巴。
这么多年,我连动她一个手指头,都舍不得动,她还真下得了手啊!
什么恩爱夫妻,什么白头到老,全是狗屁扯蛋,谁离了谁不能活——大头:你身上的钱还够用不(陈重蔫了,大头笑了)——大头:走吃饭,吃饭才是真的以大头清醒的眼光看,同时也是看起来最平实最现实最大众的眼光看来,“甭说什么爱不爱的,你没捞着也甭嘴巴逞强,用不着吃不着就说酸,”于是才有他那两句“你身上的钱还够用不”“走吃饭,吃饭才是真的”。
但是“人吃饭是为了活着,而不活着不仅仅是为活着”啊!
除了吃饭是真的,还有没有别的也是真的?
毛主席他老人家没说。
所以我每个人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自求多福之余,求个冷暖自知吧。
——陈重:离就离了么,有时间找一个更好的,你傻啊?
喝酒!
最终大头还是离了,没有成为童话男主角,他的婚姻也没有给他一个成就绝种好男人的机会。
按照《无极》里的逻辑,一个馒头就可以引发一场血案,摊上大头这事,这还不得引发出一个战争狂人啊?
但是大头没有,正想那沉默的大多数人民群众一样,平实地生活着。
毕竟地球还是要转的,人还是要吃饭的!
——大头:你娃敢说李良的今天和你没有关系——陈重:是(seyi)!
我对不起你老人家对我的多年教育,我受教育失败,我人格破产,你娃紧张啥么这当然是陈重在犯混耍贫,但也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
现而今,以家庭和学校进行的教育,怎么抵挡社会之大教育呢?
人格?
现在,四舍五入地算,能算个人就已经不错了。
人,都他妈难说了,还谈什么格?
——陈重:你为什么叫她老婆——李良:那我叫他什么,她在生活里为做我想要做的一切,她在虚拟世界里,为人冲锋陷阵,为我流血流汗,你说,我不叫她老婆我叫她什么?
老婆就是这么定义的话,那倒也简单。
老多事倒也省了,老人,房子,孩子,工作,福利……——女同事:你不相信我,——陈重:相信又能怎样,不相信又能怎样?
是啊,又能怎样呢?
圣经上说“相信的人,你们有福了”,问题的关键是,相信什么?
什么又是福?
不过又陷入一个问题的怪圈。
——女同事:陈哥,我请了几天假,等领完了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我就辞职——陈重:你要去哪儿啊——女同事:不知道也许,找个人嫁了呗。
陈哥,你一定要提高警惕,你这个人吧,不算好人,可是坏也没坏到家,有时候还有点傻乎乎的善良,恐怕最后吃亏的还是你自己,我走了记下这一段台词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感慨“找个人嫁了呗”这一句。
那他嫁的那个人要么是跟她一样是个对婚姻无可无不可的混蛋,要么是一个不识好歹不谙世事的傻蛋。
总之这个蛋,他是当定了。
男人玩够了娶女人,女人玩够了嫁男人。
但是谁能保证他娶得人、她嫁的人,不是还没玩够的人呢?
想来想去,似乎,就剩下那句“相信又能怎样,不相信又能怎样?
”二是因为,她眼中的陈重,我自认的自己很是相似。
也许世上少得是两种人一是坏得彻彻底底的,和好得无可挑剔的,此外剩下了或者是心向善的,或者是心向恶的,或者是闷头过活的,总而言之,是他们构成了这不好不坏的大多数。
——李良:大头,二次批发,我相信她不会有更多的快感——大头:你别瞎说快感啊,快感似乎这个年头,最流行的让人愉悦身心的东西了想起一句话了:给阳光,你就灿烂,有了快感你就喊!
是啊人生短暂,人心浮躁,对于快感,有了就要勇敢表白,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陈重:成都还有什么值得我留恋的地方,我走了就不想再回来,再过半个月我就要去上海了……骗人的把戏,有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
”男男女女的,也就那么回事吧。
——陈重:大头,大头,她还在成都。
我需要她,我要她回来,——大头:你看你做的这些事——陈重:大头,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我是爱她的啊——大头:你爱她的表现就是不断地去找别的女人——陈重:那我能怎么办?
我实在是没办法了,她电话不接,短信不回,QQ不上,MSN也没动静,我在博客上给她留言,她也不回我,我还能怎么办?
——大头:一个你,一个李良,我要有两个这样的儿子,一枪一个毙了算了——李良:大头,我饿了,吃饭了不说什么了,本身就挺有味道的,自己品吧。
——李良:大头,他哭了,我认识这龟儿子十年了,这十年我第一次看见他哭!
真希罕啊呐!
对,失恋嘛,你就应该做出一个失恋的样子来,得时不时地做出那种相思状,以及焦虑,彷徨,不知所措,以及惊恐。
真的,失恋你要是不做出一个样子来,别人根本就不知道你真正难受过,或者是你真正受过伤,不就是一个面子问题吗?
啊?
我都不在乎,你在乎什么呀?
人们不用点带点夸张的举动,就不足以表现自己的内在。
“失恋嘛,你就应该做出一个失恋的样子来。
真的,失恋你要是不做出一个样子来,别人根本就不知道你真正难受过,或者是你真正受过伤”,这是一个什么时代啊?
表达感情,也要跟做广告似的。
再也不会有那种只因为相顾一眼,就情定一生的故事了,更多的只是相顾一眼,就情定一夜的一夜情了。
那些美好故事只能是故事了,甚至被人遗忘,连故事也不再是了。
我还能说什么?
这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而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陈重:赵悦,你说如果当初我们没有救你,你现在会躺在谁的床上啊,这个我们两清了(赵悦的老公来了) ——陈重:没事儿,面子问题。
(关门)这一段呼应了前面“没进去,没完全进去”的那一段。
说的是个男人的一个处女情结的问题。
对于这个,男人应该都有点吧。
没表现出来,要么因为他走运正好碰上了处女这种稀有动物,要么是反应程度较底,不足以表现出来。
想起一句话:过去把第一次留给丈夫,现在把第一胎留给丈夫。
呵呵……其实男人对女人无可抱怨,正是有那些花心男人的祸害,才造成了处女的濒危。
这个道理简单的很:造物主的设计本是一对一的,所那有那么多的一手货,可以满足这种情结啊,总不能,疯狂地生一大堆女人,打破上帝他老人家天衣无缝的设计,只为满足一种对发展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没什么具体意义的情结吧。
所以,怨来怨去,还是怨男人自己的同类。
“凭什么他有,我没有?
”于是有的男人愤怒了,他忍辱负重,韬光养晦,奋发图强,为得是有朝一日飞黄腾达,出人头地,,用某种手段来实现这种夙愿。
当然这是后话。
从某种意义上说,处女膜,就跟裹脚布一样,有碍于广大妇女同志的身心自由。
也许有一天,男人都不介意了,女人都不重视了,也就没人再去计较了。
也算是世风开化吧(泼酒)——陈重:你就这么招待客人啊(再泼)——叶梅:这第一杯是为了赵悦,第二杯是为了我,来,我们喝酒——陈重:那应该还有第三杯啊,为了李良——叶梅:我没资格代替他——陈重:叶梅,你恨我吗——叶梅:我咋个不恨呢,我连杀你的心都有——陈重:别人都不理我,你为什么愿意陪我喝酒——叶梅:你是顾客啊!
上个星期我在医院碰见赵悦了,她怀孕了,是你的——陈重:(楞)你说什么,赵悦怀了我的孩子?
——叶梅:(追出来了)陈重,你为什么不问问我为什么要去医院呢!!!
——董胖子:我董小琪,对不起组织上,对不起公司领导,对不起广大同事对我的期望和帮助,我这次犯下了那么严重的错误,给公司抹了黑,是因为我放松了对自己的教育抑制不住灯红酒绿对我腐蚀,幸亏人民警察及时赶到,把我从悬崖边给我拉了回来学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还是很有用的嘛!
至少让人学会勇敢面对自己错误的方法——写检讨。
想起在大一有一个同学犯错误,被辅导员逮着了。
在大家面前读检讨。
基本上跟这个没多大区别,什么“放弃了对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啊,什么“辜负了组织对我的培养”啊,什么“幸亏XX及时挽救了我”,诸如此类吧。
当时以为他跟董胖子一样犯男女关系问题,结果他只是因为抽烟。
以此看得出来,这检讨应用范围是多么广,初等教育对人生的影响又是多么深远啊!
电影的最终,陈重死了。
也许,相对于他的所作所为,他的死似乎是一种理所当然。
用星爷的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嘛!
”然而这毕竟只是书本上哄小孩子的逻辑。
这样一种结局,在我看来是潦草的。
作者在此是有些偷懒的。
然而让人想想,他的结局也无非是这几种:第一就是他死了。
这样一来,就符合那些喜欢拿道德来说事的人的高级趣味了,也算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又一个事例了。
再者就是他浪子回头。
如此下去,便又要接上那大圆满的结局。
又俗又假,很是没劲。
再或者,就是他继续坏下去,甚至还活得很滋润。
然而,对于那此诚心向善的人,实在一种打击,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很是不利。
没有更好的结局,作者的结局也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故事的事,说是就是吧。
好久以前,看过《成都,请将我遗忘》,内容已经不记得了,还残留的记忆就是有点黑暗有些震动。
去看电影之前也没有重温一下小说,隐约知道故事的环境,却又不知道具体的情节是最好的观影准备。
太普通了,普通得就像电视电影,甚至都不如,象电视奇情片。
导演对网络和网络小说的认识程度太低了,没有办法把这个从网络诞生的故事表现出一成的魅力。
导演也知道自己的弱点,所以根本就没有和网络扯上关系,后来为了安慰一下对网络还有期待的人类,就加上了一个blog的情节,我晕,越加越乱。
哦,还有一个和网络有点关系的就是网瘾,反正说到网络和电脑的东西,导演都是隔靴搔痒自曝短处。
冲着导演还是要讲一个故事的诚意,让自己尽量的代入人物的情绪,就是这么的配合都还是不断的被他漏出的破绽引出戏外,终于导演自己也忍不住了,让一个女人直接说出他要塑造的主角是“坏又不是太坏,还有些善良”之类的话,可是老大你拍不出这种感觉,说出来真让人有点恶心。
关于真实。
有些地方貌似比较真实,对于一些未入社会的人看起来会觉得可以管中窥豹,其实不然,小说中具体内容我不记得,但是那里才真的把那种成人世界的无耻和无赖说得彻心入肺;电影里面为了审查好多东西都没有说,而那个办公室斗争由于演员太演了,所以太脸谱化了,看小说去吧。
上面说了一堆坏话,其实我的观影感觉还不算太坏,故事讲的俗,但是不算滥。
而且还有一个吸引我的地方,是这个故事的环境,因为我没有去过成都,但是成都的大名如雷贯耳,从电影中看到了一些成都的东西,可能真正对成都熟悉的人一样会认为我在这里管中窥豹会被误导。
传说中散懒的成都人居生活环境,只有通过画面才能看到,看小说的时候很难有这种直接的视觉环境,看过了电影再去温习一下小说,说不定有更多的感觉。
等我去成都耍一趟,可能就更有感觉了。
对白奇怪.莫名其妙.普通话说出来生硬.四川话出来还是生硬.用小崔的话说,是大众的口感被好莱屋惯坏了。
没什么道德感.是个主人公就得赞美他不是好东西,但其实坏不到那去,还有点傻得可爱吗。
大众的口味是喜欢把自己往主人公身上拉吗。
小说读者和电影观众一样吗。
国产吧.
看它就像看生活。
谈不上喜欢或是不喜欢。
生活就是这个样子,或者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
难以作出任何价值评判。
一年前看《三峡好人》的时候,我就觉得是在看生活。
我向来对那种看生活的片子没有什么喜好,生活本来就很惨了,特别是小人物的生活。
看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就像看这自己,看着自己的朋友……无所谓对片子的惊喜或是否定。
生活就是如此,此类片子就是真实记录生活而已。
对我没有什么意义,或许对以后的人看待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会有意义!
根据慕容雪村的网络名著改编。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我非常喜欢,当年两次从图书馆借出来。这个电影的版本大概因为成本的问题拍的比较实在,而最大的问题是90分钟的时间讲述比较杂乱的感情显然不够。很多原著里加深气氛和理解的东西电影都没来得及展现,如果没看过原著,对于陈重以及其他几位人物的性格特点观众直到看完也摸不太轻。可以考虑拍个电视剧版,我很期待。另外,演员还不错。
身不由己的草根
原著不太记得清了。陈重这样的的人生,自己选择了遗忘自己,于是别人也将他遗忘了。谁在天堂谁在地狱谁在年轻的梦里一直找你。
这是电视剧,不是电影
小说:"成都请将我遗忘"的电视版.商人,无商不奸.我想得很远,甚至有点跑题.我想如果整个社会都是这个样子,那么你身处一个大染缸,很难置身事外.所以社会风气需要变.
被改编后的剧情想要表达的内容显得过于仓促盲目.
那首成都好吃佬的歌在哪里找到呢?今天中午又看了一遍,注意到那首成都好吃地的歌(牙尖帮)出现在全局40分钟处,注意与全局比例为0.41,倒黄金比例呀!,不过那首歌真够味。
被人推荐才发现很久以前看过了,久到我已经忘了它了说。。。还是挺好看的
究极垃圾男 死了才是最好的下场
谁在天堂,谁在地狱,谁在年轻的梦里一直找你
乱七八糟的感情纠葛,管不住下半身引发的血案
浓郁的四川风味,不过感觉电影没有小说有味道
荷尔蒙的诱惑,幸福而又罪恶
和原作差太多!!!
出轨的男人
2008-3-9 讲述年轻职场人娱乐,外遇,工作,家庭。不错的片子,用四川话,很真实。
让我想起了一个人。
特别喜欢原著,看完的时候印像还很深的
糟蹋小说了。。。
结局太矫情